历史纪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化纪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在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做过小吏。郑光祖是元代后期最有名望的杂剧作家,一生共编写剧本十八种(今存五种),其中以《倩女离魂》和《搊梅香》最佳。《倩女离魂》是一部鬼神戏,改编自唐陈玄祐的传奇《离魂记》,着重表现张倩女对自由婚恋的渴求与向往。《搊梅香》系仿效《西厢记》而作,有“小西厢”之称。后人因郑光祖曾作《倩女离魂》,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杂谭逸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颐帝杀燕帖古思于放逐途中
顺帝即位之初,文宗后卜答失里规定,顺帝死后,传位于文宗子燕帖古思,“若武宗、仁宗故事”。然事与愿违,后至元六年(1340)六月,顺帝追查其父明宗和世辣死因,诏撤文宗庙主,徙卜答失里后东安州(今河北安次西)安置,流放燕帖古思于高丽。七月,顺帝遣月阔察儿杀燕帖古思于途中。
脱脱逐伯颜
伯颜自诛唐其势后,升任大丞相,“独秉国钧,专权自恣”,更加肆无忌惮。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钱帛任意出纳。每外出,前导后卫,填满街巷,而顺帝身边仪卫反而少如晨星。他的各种封号、官衔加起来共达二百四十六字。“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为了打击异己,伯颜罗织罪名,奏请赐郯王彻彻笃死。顺帝不允,伯颜自行传旨行刑。又请贬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普花,不等顺帝传旨而强遣上路。伯颜的这些所做所为,引起了顺帝的强烈不满,“决意逐之”。 伯颜之侄、御史大夫脱脱对此深为忧虑,担心一旦事情败亡,同遭灭族之祸,因而准备主动将其伯父除掉。其父马札儿台(伯颜之弟)对此表示同意,脱脱又征询其师汉人吴直方的意见,吴直方叫他“大义灭亲”。脱脱主意已定,就向顺帝陈述自己“忘家徇国之意”,并与顺帝心腹阿鲁、世杰班深相结纳。后至元五年(1339),脱脱曾两次设谋擒逐伯颜,但均未得手。次年二月,伯颜请顺帝出城狩猎,顺帝称疾不往。伯颜乃转请太子燕帖古思(文宗子)猎于柳林(今北京西南郊)。脱脱与阿鲁、世杰班密谋,决定乘机逐伯颜。十五日,脱脱等关闭大都(今北京)城门,列精兵于城下,召杨瑀、范汇草诏,列数伯颜罪状,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当晚,命中书平章政事只儿瓦歹到柳林宜诏。次日,伯颜领骑兵到城下问故。脱脱坐城门上宣布,有旨黜丞相一人,从官无罪,各还本卫。于是伯颜所领诸卫兵散去。伯颜请入城陛辞,遭拒绝,只好经真定(今河北正定)南行。三月,有旨徙南恩州(今广东阳江)安置。后病死于龙兴路(今江西南昌)驿舍。
脱脱更化
脱脱字大用,蒙古蔑里乞氏。自幼养于伯父伯颜家。文宗至顺二年(1331),授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顺帝元统二年(1334),迁同知枢密院事。伯颜诛唐其势,脱脱有功,拜御史中丞、虎贲亲军都指挥使,进为御史大夫。伯颜被逐之后,顺帝命脱脱为知枢密院事,以其父马札儿台任中书右丞相。半年之后,后至元六年(1340)十月,马札儿台称病辞相位,脱脱继任中书右丞相。脱脱执掌朝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伯颜旧政,缓和社会矛盾,大兴文治,“中外翕然称为贤相”,史称“更化”。脱脱更化的主要内容有:一,采纳其师吴直方的意见,于后至元六年十二月恢复被伯颜废除了的科举取士法;二,恢复太庙四时祭祀之礼;三,昭雪被伯颜诛杀的郯王彻彻笃之冤,并召还宣让、威顺二王,使仍居旧藩;四,大兴国子监,使入学蒙古、回回、汉人生员达三千余人;五,开经筵,遴选儒臣欧阳玄、李好文、黄溍、许有壬等以四书五经启沃顺帝,致使顺帝“欣欣然有向慕之志”;六,至正三年(1343)顺帝诏修辽、金、宋史,以脱脱为都总裁官。五年(1345)十月,三史成;七,请修《至正条格》颁行天下;八,开马禁,减盐额,蠲负逋,使民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