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56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29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英国中部华人会
英国中部华人会
IEEE
IEEE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新野学生联盟
新野学生联盟
中国散文诗学会
中国散文诗学会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卡文迪许实验室
卡文迪许实验室
高良润
高良润
科学岛
科学岛
姚建华
姚建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建于198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93年定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2003年正式加入GTOS系统,成为其网络成员。作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是中国亚热带海洋科学研究唯一的综合研究与技术支撑平台,具有20多年亚热带海湾研究的历史,在国内外海湾生态学及其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研究享有较高的声誉与知名度,与温带的胶州湾站、热带的三亚站组成较为系统的中国海洋生态网络站。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是中国唯一的亚热带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海域属于南海海区,在中国这个广阔的区域内,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是唯一的一个亚热带海洋科学研究基地。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全景
全景


中国亚热带海域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大陆和澳洲大陆之间,东北部有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东部有民都海峡、巴拉巴克海峡;西南方有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海域周围国家有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文莱等,是世界军事、政治的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
南海海域海洋资源丰富,在中国“四海”之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油气蕴藏量可与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北海相提并论;钛、锆矿产占全国第一;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种类极为丰富,已有记录1万多种,生物多样性丰富。沿海滩涂和岛礁可供养殖利用的面积宽阔,热带海洋生物如珊瑚礁动物、红树林动植物、海草等极具特色。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气象站
气象站


大亚湾站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美丽的海滨城市深圳市,大亚湾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左侧、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西南部,界于113°29'42"-114°49'42"E,23°31'12"-24°50'00"N之间。西属深圳市,北居惠州市,东属惠东县,面积约600km2,平均水深11m,最深处21m,是南海北部一个较大的半封闭性海湾,湾内有大小岛屿50多个。年平均气压为1010hPa、温度22℃、降雨量为1500-2000mm;湾内生物资源丰富,生物类型众多,属亚热带海湾兼有热带特色,而红树林(沿岸面积约4500亩,尤其范和港生长较茂盛)和珊瑚群落则是该亚热带海湾显示出热带生境的特色,是中国亚热带海域的重要海湾之一。大亚湾站具有20多年海湾研究的历史,是中国亚热带海洋科学研究唯一的综合研究与技术支撑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83年大亚湾就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划为水产资源保护区,1984年广东省又将大亚湾列为重点经济开发区;大亚湾是中国目前唯一有2座核电站同时运行的典型亚热带海湾,位于湾的西岸,与大亚湾站隔海想望。大亚湾海域是受人类活动与自然影响驱动的复合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生态楼
生态楼

研究方向与定位编辑本段回目录

(1)、大亚湾及临近海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采样
采样


(2)、经济海洋生物的实验生物学(包括遗传育种)等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养殖池
养殖池

 

 

 

 

 


(3)、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目标和任务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招待所
招待所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学科定位:亚热带海湾及其临近海域生态系统动力过程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创新重点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研究和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开展亚热带临海实验研究唯一的综合研究基地和技术支撑平台。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正门
正门

热带海湾及其临近海域生态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结构和功能的长期监测、研究与数据管理,深入研究亚热带海湾及其临近海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揭示大亚湾及其临近海域环境与生态系统变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开展生态调控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开展经济海洋生物的实验生物学以及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为发展亚热带海洋科学理论,加强近海生态环境保护积累基础资料。目标是将大亚湾建成一个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学研究基地,以亚热带沿岸生态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发展为科学目标。以海湾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为核心,开展长期综合观测和试验研究。其任务是为生态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野外试验和研究平台,为中国生态系统优化与综合管理提供典型示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自然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大亚湾俯瞰图
大亚湾俯瞰图
大亚湾站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美丽的海滨城市深圳市,大亚湾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左侧、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西南部,界于113°29'42"-114°49'42"E,23°31'12"-24°50'00"N之间。西属深圳市,北居惠州市,东属惠东县,面积约600km2,平均水深11m,最深处21m,是南海北部一个较大的半封闭性海湾,湾内有大小岛屿50多个。年平均气压为1010hPa、温度22℃、降雨量为1500-2000mm;湾内生物资源丰富,生物类型众多,属亚热带海湾兼有热带特色,而红树林(沿岸面积约4500亩,尤其范和港生长较茂盛)和珊瑚群落则是该亚热带海湾显示出热带生境的特色,是中国亚热带海域的重要海湾之一。

申请项目编辑本段回目录

1。鱼类病原弧菌致病基因与疾病发生。

2。珍珠贝和牡蛎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国家863项目课题2006-2010
3。珠江口沉积物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表达规律研究。国家基金2007-2010
4。Fe、Cu等痕量元素及营养盐现场在线高精度光谱分析技术。国家863专题课题2006-2009
5。受损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国家908专项2008-2009
6。广东省908专项生物生态和海洋化学。广东省908专题2006-2009
7。江苏省洋口港海洋环境调查项目邻近海域污损生物调查。广州三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中心2007-2009
8。广东陆丰核电厂邻近海域水质环境、水生生态和渔业资源调查。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8-2009
     
9。大亚湾站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6-2008
10。广东大亚湾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仪器建设。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7-2008
11。典型亚热带海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累积动力学。国家基金2005-2008
12。遥感分析藻华的季节性变化对大亚湾核电站热排放的响应。广东省重点基金2005-2008
13。大亚湾海域重金属污染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及来源分析。广东省基金2006-2008
14。大亚湾珊瑚对近50年来赤潮的记录与响应。广东省基金2006-2008
15。大亚湾生物生产力、重要生物种群动态及人为活动影响。广东省科技专项2005-2008
16。大亚湾几种重要经济养殖鱼类的氮收支及氮输出对环境胁迫的评估。南海水产所开放基金2007-2008
17。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5000吨级公用石化码头工程影响海域海底珊瑚状况调查项目惠州大亚湾欧德油储公用石化码头有限公司2008-2008
18。珠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海域环境与生态调查研究国家环保专项2006-2008
19。广东省人工渔礁附着生物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2006-2008
20。电站邻近海域理化指标监测与分析及海洋生态调查岭东核电有限公司2007-2008
     
21。我国赤潮高发区赤潮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比研究国家“973”项目2002-2007
22。赤潮水体光谱模拟研究和赤潮高发区水体水色素国家“973”项目2002-2007
23。扭转南中国海与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海草专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2002-2007
24。热带亚热带海湾特殊类型生态系统动力过程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交叉性项目2004-2007
25。珠江口生态系营养盐和重金属的食物链传递过程与机制。广东省科技专项重点引导项目2004-2007
26。卫星遥感分析南海海水表层昼夜温差与赤潮的相关性。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7
27。我国赤潮高发区赤潮生物生境和生态系统对比研究。国家973课题2001-2007
28。典型亚热带海湾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国家主任基金2006-2007
29。藤壶幼虫附着的微生物粘膜抑制作用。国家基金2006-2007
30。广西白龙核电厂邻近海域水生生态调查项目生物调查。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中心2006-2007
31。江苏省洋口港海洋环境调查项目邻近海域污损生物调查。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2007-2007
32。广东台山核电厂邻近海域水生生态调查项目生物调查。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中心2006-2007
     
33。军曹鱼深水网箱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863”计划2005-2006
34。我国紫红笛鲷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
35。广东省沿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现状、恢复与保护研究。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04-2006
36。海洋贝类养殖网笼上附着的污损生物及其防除研究。广东省基金2004-2006
     
37。合浦珠母贝多倍体育种研究。国家“863”项目2002-2005
38。海水黄色物质遥感探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国家“863”项目2002-2005
39。军曹鱼人工繁殖及规模育苗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2002-2005
40。核电站温排水等因素对大亚湾石珊瑚群落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
41。珠江口浮游生态系中磷的动力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
42。造礁石珊瑚及其共生藻类对水温异常的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
43。珠江河口海洋浮游动物对碳和痕量金属的摄食、消化与吸收。国家杰出青年港澳台合作项目2003-2005
44。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典型海湾生态系统变化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2002-2005
45。大亚湾水体-沉积物中的脱氮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
46。广东沿海赤潮的监测、预警预报及防治技术。广东省重大项目2002-2005
47。军曹鱼生产性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广东省重大专项2001-2005
48。大亚湾/岭澳核电站附近海域渔业和水文调查。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委托2004-2005
49。广东省人工鱼礁本底及建设效果跟踪调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2002-2005
50。马氏珠母贝遗传改良技术。国家863课题2002-2005
51。珠江口浮游生态系中磷的动力效应研究。国家基金2002-2005
52。核电站温排水等因素对大亚湾石珊瑚群落影响研究。国家基金2002-2005
53。大亚湾水体-沉积物中的脱氮作用。广东省基金2003-2005
54。大亚湾海域典型毒害有机污染物的食物链富集特征。广东省科技项目2003-2005
     
55。扇贝大规模死亡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家“973”项目2000-2004
56。扇贝突发性大规模死亡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
57。健康水生态系评价指标体系及生物净化效能动力学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2001-2004
58。微生物对污染和污损的防治。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2001-2004
59。浅海网箱养殖容量与退化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广东省重大专题项目2001-2004
60。大亚湾海域叶绿素浓度及水温研究;

61。大亚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及变化趋势研究;

62。大亚湾营养过程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作用。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