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经济剩余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admin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经济剩余《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     经济术语。指产出的总体的令人满意程度或效用水平超过其生产成本的部分。等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满意度超过总购买价值的部分)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收入超过成本的部分)之和。经济剩余又称经济租金,是指能超过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利润。就是对某种生产要素的超额报酬,也就是超过了能使该要素投入使用的最低报酬。

目录

[显示全部]

概念提出 回目录

经济剩余的概念最早出自于美国激进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巴兰 ,他在《成长的政治经济学》(1966年)中论述了经济剩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他把社会现有的生产物和社会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实际经济剩余;把“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技术环境内,借助可资利用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生产物和可能的基本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潜在的经济剩余。后来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作完成的著作《垄断资本》中给经济剩余的“最简短定义就是,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并系统提出了经济剩余理论,即关于经济剩余产生和吸收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成为他们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而且还成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核心理论。

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鼻祖——保罗·斯威齐
在他们的“剩余”概念里,不仅包括利润、地租和利息,而且也包括不从利润提供的那一部分私人投资,再加上一切公共的消费和投资以及所谓“不必要的消费”(比如浪费)。他们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成本的日益降低意昧着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而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所占国民产值的份额上增长。因此,有必要“用剩余增长的规律代替利润下降的规律”,并认为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巴兰和斯威齐还指出,在经济剩余的总量中,寻找投资出路的那部分比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日益增大,剩余的吸收越来越困难。因为投资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多余的生产能力会限制投资。当投资下降时,收入和就业就会下降,因而剩余本身就会减少,经济趋向下降,衰退和萧条必将开始。

巴兰和斯威齐用经济剩余概念取代了剩余价值概念。在他们看来,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采取多种形式和伪装,单纯的剩余价值概念已经不适用了,有必要进行“术语的更换”。(1997)他们的动机是想通过对经济剩余规律的分析证明垄断资本的腐朽性和不合理性。他们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正统西方经济学说的反对派,他们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的现状,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揭露帝国主义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他们认为,贫穷、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环境破坏、工人的异化和帝国主义并不是制度的病理反常,而恰恰是资本主义正常作用的结果。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只能通过根本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能解决。他们的激进观点遭致许多批评,不仅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许多社会主义者也认为他们歪曲了剩余价值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修正。尽管如此,经济剩余一词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许多经济学文献都在使用经济剩余的概念,但涵义却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者将经济剩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同起来,认为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是有利的,买方获得了消费者剩余,卖方获得了生产者剩余。这两个剩余加在一起就是交易所创造的经济剩余。人们通过比较已获得的剩余和潜在的可获得的剩余,来分析市场效率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另一种中立性质的表述;还有的学者只是简单地把利润等同于经济剩余。有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经济剩余的含义,以便于对经济剩余的来源进行分析。这里所探讨的经济剩余,与巴兰和斯威齐初次提出的经济剩余含义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可以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总成果中扣除成本消耗以外的所有剩余。这种剩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的积累或货币价值的积累,并进一步促进精神财富的积累。

产生的物质基础回目录

经济剩余《基础经济学》
《基础经济学》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形成经济剩余和社会财富的源泉。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决不能破坏和损害自然。“发展”和“需求”要以生物圈的承受能力为限度,“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关爱自然实际上是关爱人类自身。充裕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能为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剩余,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又能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存环境,高质量的生活内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将会影响和惠及子孙后代和人类社会的兴衰存亡。我们要牢牢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生产力系统和各种经济系统都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将生产原料、资金、技术、信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等输入系统,在系统内进行加工处理后,输出的是产品、服务等,可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其次,经济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
(1)集合性。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生产力系统至少也要包括两个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自然力,复杂的生产力系统还可能包括技术、信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
(2)相关性。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3)目的性。经济系统是一种人工系统,人工系统都是具有目的性的系统,经济系统以生产特定的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为目的,各个层次的经济系统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为目的。
(4)功能性。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人造系统是根据系统的目的设定系统的功能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值以及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
(5)层次性。复合系统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如前所述,国民经济系统包含若干区域经济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还包含更低层次的部门经济子系统,最低层次的子系统才是最简单的生产力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最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可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系统效应的产生,源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与互动。耦合是系统中某些子系统或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互补互需的关系,即一个子系统或要素的输出是另一个子系统或要素的输入,只有存在耦合效应,各子系统或组成要素才能通过中介环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系统,从而产生独立状态下不可能产生的整体效应;要素及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对于系统效应的产生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经济系统内科技要素的创新突破会促进整个系统功能的改进与效率的提高,产生更大的系统效应。

以上对经济系统以及系统原理的分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经济剩余的来源。通过分析一个简单的生产力系统来说明经济剩余的产生。例如一个以修理电器为生的小手工业者,他所拥有资源是:自己可以劳动的双手、维修技术和简单的工具,这些资源就可以组合成一个简单的生产力系统,输入这个系统的是有故障甚至完全不能工作的电器,在系统内进行维修以后,可以输出正常工作的电器。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三个要素——劳动技术、工具协同作用,共同完成维修工作,三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消耗和工具的磨损折旧都较小,而技术不但没有折损,反而可能因反复操作而更加精湛高效,因此输入系统的要素成本很低,但输出品由于恢复了原有的功能而表现出较高的价值,二者之差形成经济剩余,这其中要素问协同合作所产生的系统效应是经济剩余的主要来源。一个复杂的国民经济系统也是如此,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与互动,有利于产生更大的系统效应,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扩大经济剩余,提高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经济剩余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参与财富的创造而不参与财富分配,它的无偿提供是物质形态经济剩余的主要来源;
第二,人类智慧对自然力的深入挖掘,使得一些自然状态下不能释放出来的能量得以高效的利用,甚至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的物质也可以转化、制造出来,从而节约了人类的体力甚至是脑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剩余;
第三,生产要素的协同与合作可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这也是经济活动可以产生剩余的一个基础条件。

表现方式回目录

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西方经济史论》
首先,经济剩余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马歇尔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愿意为某物所支付的价格与它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生产者剩余的含义也大抵如此。这两种剩余并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是一种心理感觉,实质上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运用。但是经济剩余的存在是产生消费者剩余的一个原因,下文对经济剩余来源的分析将证明这一点。

其次,经济剩余也不同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提出的,是指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的确,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感情色彩,但这并不是经济剩余与剩余价值的主要区别。剩余价值只是经济剩余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经济剩余的全部;经济剩余与分配无关,不论分配给谁,剩余都是存在的,而剩余价值则与分配有关,如果把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分配给工人,那么就不存在剩余价值,但存在经济剩余;而且一般来说,剩余价值采取价值形式,而经济剩余可以是价值形式也可以是物质财富形式。

经济剩余一方面表现为财富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增值。人类从远古发展到今天,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城市到乡村,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公路网、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优雅宁静的乡间别墅、沟通天堑的公路铁路大桥、气势恢宏的水利电力工程等等,都是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人类精神财富的积累可以说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刻、戏剧、科学、宗教都是人类精神世界对理想的追求。但是,必须承认,精神财富的积累是以物质财富的积累为基础的,只有当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经济剩余,一些人不必为生计而劳作,他们才可能以文学、艺术创作或科学研究为主,分化出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为人类积累精神财富。经济剩余的另一种表现是价值增值。对任何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或投入产出分析)都会发现,以货币计量的成本投入,总会小于以货币计量的产出,投入与产出的差额就是价值的增值部分。在一个常态的经济实体中,价值与财富是对等的,价值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如果社会生产出的财富增多,货币数量不变,那么单位货币所能换取的财富数量就会相应增加。反之,如果社会生产出的财富减少,单位货币所能换取的财富数量就会减少。在资本市场相对独立运营的虚拟经济中,价值的增值与财富的增加可能是不一致的,当价值的增值远远超过财富的增加时,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不可能永远膨胀下去,迟早要向实体经济回归,使货币价值与财富保持相应对等的关系。

经济剩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组织所生产的经济成果只能抵消生产成本,那么,这个社会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原始的发展水平上,人们永远要为生存而奔波劳碌。有了经济剩余,人类不仅能生存,而且还可以发展,古往今来,人类就是凭借经济剩余积累起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往往将其归功于人类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然而,自然科学已经证明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宇宙的普遍法则,人类不可能凭空创造任何物质和能量。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劳动首先是人类体能的消耗,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可以转化做功,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同时告诉我们,能量转化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要转变为不能再做功的能量(熵),也就是说,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提供的能量(体能消耗)总有一部分以熵的形式耗散掉了,劳动力消耗的能量不可能全部做功凝结在商品中,而劳动者索要的报酬至少要能够抵消其体能的消耗,否则,劳动者是不可能提供劳动的。

例如,一个劳动者,假如他不从事任何体力劳动,每天为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必需消耗1500卡的热量,如果他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将增加到5000卡,那么,他期望的工资水平至少是能购买到含3500卡热量的食品,否则它是绝不肯做这项工作的,因为入不敷出会使他的状态变得更糟。事实上,即使在被认为劳动者受到剥削的社会里,劳动力的工资也确定在可以维持劳动力本身和劳动力家属生活的必需费用,以及劳动力参加必要培训的费用等。这样算来,劳动者收获的能量远远大于他所支付的能量,这是劳动者的经济剩余。

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回目录

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西方经济思想史18讲》
人类财富的增长固然离不开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知识和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显著。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技术可以将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和知识。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剩余的增长同样还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自然界在创造使用价值即财富中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大自然并不索取报酬,这一点往往会被忽视。人们要征服自然,也要保护自然,因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珍爱自然,自然才能持续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经济剩余;保护自然,才能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剩余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财富的增多,人类社会的前进和经济剩余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从最初级的原始社会分析,当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大自然。开始仅仅以打猎和采集野果子维持生存,野兽和野果子都是大自然提供的,后来发展到以农业为主,收成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自然,即土地、阳光、雨水、风能地热等,是大自然造就了人类,孕育了人类。财富的创造一方面依靠人类的劳动,另一方面确实也离不开大自然。

早在1662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弟《赋税论》中就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的精辟论断。土地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土地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种子播撒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中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需投入很少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一般认为,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包括三个生产要素:劳动(L)、土地(N)、生产资料即资本(K)。事实上除了这三个要素外,还有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等的协同作用。如果土地和资本都是由劳动者自己提供,那么他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收获,这其中扣除资本消耗和劳动报酬以外,剩余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来源于土地及相关自然要素提供的生产力。这些自然要素对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们却不要报酬。是自然资源的无偿贡献构成了经济剩余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自然力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出了纯产品学说。在他看来,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外,还有剩余的产品,这些剩余产品称为纯产品。而这些纯产品的取得是由于农业生产中有各种自然力的参与,是自然的赐予。法国经济学家弗雷法里克·巴斯夏在其《经济和谐论》中,则反复强调自然力是无偿的。他认为,“我们用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大部分材料,只是在人的劳动对其施加了作用后,才能达到效用状态。可是组成这些材料的元素、原子等等,都是自然的无偿赐予。”“我在这里就物质所说的一切,都同样适用于自然给予我们的力量。重力、气体的弹力、风力、平衡法则、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学会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我们为此付出的体力和智力都可以得到回报,因为我们不能被看成是在为他人无偿地付出努力。但是,除了我们的体力和智力外,这些自然力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上帝的无偿赐予。”尽管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他们确实认识和重视了自然力的作用,自然力对经济剩余的贡献。自然力无偿提供的经济剩余在农业、畜牧业、水产捕捞业、采掘业等基础产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且多以提供物质财富积累的方式出现。这些经济剩余不仅由参与生产的各方分享,而且也为消费者所分享,消费者分享这部分经济剩余的方式是可以廉价购买初级资源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住在森林附近的地区,木材是廉价的;盛产水果的地区,水果是廉价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消费者剩余时认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是高的,原意支付的价格也高,但这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因为这类产品一般都是初级资源产品,自然力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剩余。这些廉价的初级产品如果作为生产资料继续进入生产领域,还可以将经济剩余向其他相关产业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逐渐被掩盖,它所提供的经济剩余也逐次转化为价值剩余,表现为制造业、加工业的高利润。工业品的高利润实际上是分享了农业品等初级资源产品的经济剩余。从而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那么快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剥夺了落后国初级资源产品提供的大量的经济剩余。利用了他国自然力提供的经济剩余,加速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相关词条回目录

参考资料回目录

1.http://wiki.mbalib.com/wiki/%E7%BB%8F%E6%B5%8E%E5%89%A9%E4%BD%99
2、《当代经济科学》  2007年第29卷第3期
3、保罗·巴兰, 《成长的政治经济学》(1966年)
4、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经济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