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25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生幼童化
大学生幼童化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大学官僚化
大学官僚化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北京化工大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学校名称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文:北京化工大学
英文: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成立时间
 建于1958年
现任领导
王芳
王子镐
王贵
盛维勇
任新钢
王同奇
付志峰
陈标华
谭天伟
李显扬

目录

[显示全部]

【学校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化工大学三维地图及实景展示:http://buct.6dxy.com/

北京化工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 “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院校。经过近 50 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文、法、管、经济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学校由 3 个校区组成,东校区位于北京北三环东路,交通便利;西校区坐落于北京紫竹院公园西测,环境优雅;北校区在昌平区内,临近著名的十三陵风景区,景色宜人。学校总体占地面积 1116,建筑面积约 60 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大楼、田径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和一批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10 个学院, 22 个处(部、办), 5 个博士后流动站, 3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4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50 个硕士点, 42 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在校生总数已达 26300 人,其中博士、硕士生 4000 人,本科生 12000 人,高职生 1100 人,函授、夜大学等继续教育学生 8000 多人,另外还有北京化工大学 200 余名留学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2007 年学校拥有专任教师 918 人,正、副教授 600 多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 9 人,云集了一批奋发有为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等中青年学者,拥有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和化工过程机械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应用化学、自动化仪表与装置、工业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管理工程等 13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享有盛誉;一批新兴学科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生物功能材料、制药工程、通信工程、安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创建了 10 个示范性专业;重视教学基地建设,并在化学、物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拥有 3 个国家级教学基地、 1 个北京市级定点实习基地、 4 个校级教学基地。为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投入 5000 万元启动了 “ 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形成了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级精品课程体系,其中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 7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数学建模等 28 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构建了 “ 三层次四模块 ” 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实验中心、学科实验平台和专业特色实验室,创新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设立了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基金制度和优秀硕士论文奖励制度;引入 “ 末尾淘汰 ” 机制;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设立了优秀博士生与导师奖励基金;接受免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实行了直博制,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2003 年学校启动了 “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 ,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学校的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拥有一批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建有 1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6 个部级工程技术中心;还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等 23 个校级研究所;超重力工程技术中心等 15 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近百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学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部委及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承担各类研究与开发项目 3000 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 300 多项,全校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2001 年以来,已有 14 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大奖,拥有 3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创新性、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项目、成果层出不穷,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 2007 年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 2 个、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2 个,申请专利 210 项,科研到款 1.84 亿。学校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已经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 20 多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在密云县大兴区等地建有高科技产业基地,产值超亿元。为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十分注重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教育交流,并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 40 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杜邦公司、陶氏公司、巴斯夫公司、拜尔公司、罗纳普朗克公司等 10 余家公司向在校学生提供奖学金。目前北京化工大学已与英国、芬兰、丹麦、日本等国的大学等开展了学生互换、出国攻读硕士生等项目,为在校学生提供了短期或长期出国留学的机会。并多次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众多外国学者、知名教授与学校进行互访、讲学或科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与外国教授进行交流的机会。学校可招收从语言生到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层次化的留学生。每年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百余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建校以来,北京化工大学已为国家输送了 7 万余名各类人才。为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把高校毕业生的资源优势变为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北京化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学校题词,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人多次到学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在 21 世纪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北京化工大学的全体师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的、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全体师生将更加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迎接我校 50 年校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以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携手奋进,谱写和谐篇章,共铸新的辉煌!  

【学院设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理学院
文法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 北京化工大学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吉化公司共同组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科研机构 2 个:
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个: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4 个: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个:
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
化工行业系统仿真工程技术中心
化工行业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炼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实验室 1 个:
国防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 6 个: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国防新材料研究中心
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安全科学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
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聚合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心

校级工程技术中心 14 个:
超重力工程技术中心         
过程模拟与调研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心     
分子与材料模拟实验室
化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       
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研究中心
设备诊断工程研究中心       
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         
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化工安全管理研究中心
特种流体装备技术开发中心    
过程机械设计研究中心
中国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

校级研究所 23 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功能材料研究所         
材料保护研究所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
塑料机械与塑料工程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测控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近代化学研究所         
催化科学研究所
橡塑机械研究所         
植物化学物理研究所
电化学研究所           
计算化学研究所
工业化学研究所         
现代药物研究所
金融工程研究所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政治与行政学研究所     
法学与知识产权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发展目标】编辑本段回目录

学校建设目标是:
把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使北京化工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化工、石油化工和其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处于国内高校先进行列,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化工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原化学工业部领导,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把我校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建校初期学校设有3个系1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3150人,校舍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1970年5年间,学校停课,中断招生。1971年-1976年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1971年10月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校名为北京化工学院),这期间学校对专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停办了全部尖端绝密专业,增设了若干新专业,全院共设置5个系14个专业。1977年10月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招收首届研究生,同年10月北京化纤工学院从我校分出。1994年2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4月原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1年7月通过国家"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

【院系设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理学院
文法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师资队伍】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化工大学教师现有835人,其中院士5人(含北京化工大学双聘院士4人),正高级职务教师165人(含博士生导师68人),副高级职务教师2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5人。同时,云集了一批杰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奖”入选者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此外, 还聘请了胡英、徐僖、江元生院士和李静教授等48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兴国的希望在教育,兴校的希望在教师。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校党委、行政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改善条件、提高待遇等一系列措施,使师资队伍的建设和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著名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学科覆盖面广,政治业务素质高,年龄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群体效益明显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我校 “十五”规划和“211工程”二期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教师聘用制度的改革进程,逐渐实现教师“能进能出”、在职务岗位上“能上能下”、个人薪酬随岗位变化而“能多能少”、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积极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力保教师队伍数量上稳步增长和质量上不断提高。学校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教人[2004]4号)。2004年学校在“211工程”二期建设经费中划拨出1500万元专款用于高层次杰出人才的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今后学校还将继续加大这方面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评价、培养机制,紧盯前沿学科,抓住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学科领域或交叉学科,前瞻性的、有针对性的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杰出人才,特别是具有拓展新学科能力,并能组织带队协同攻关的领军人才,带动学科的全面发展。 可以展望 ,到2010年前后我校固定编制教师将达10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40%以上,重点学科中则应达到60%以上。同时,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建设为心,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在3~5个学科领域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创新团体,组建15个左右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科技创新团队,稳定一支400人左右从事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高水平队伍。北京化工大学正通过系统的机制创新 ,使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并为造就和培养一支学术造诣深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交流合作】编辑本段回目录

发展与国外院校,尤其是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北京化工大学国际交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的这种稳定的协议关系以及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我校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推进了我校向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迈进,扩大了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目前,北京化工大学已经和15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大学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
序号
签协议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1
韩国忠南大学     
2
日本国工学院大学 
3
德国巴斯夫公司   
4
俄罗斯库班化工大学
5
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
6
德国汉高公司     
7
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 
8
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材料学院

9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
10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工学院
11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
12
莫斯科国立环境工程大学
13
乌克兰国立化工大学
乌克兰国立化工大学“科技交流协议”
14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理学院
15
法国伯莱斯·帕斯卡尔大学
16
大阪大学理学科
17
英国萨里大学  
18
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
19

美国戴顿大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20
日本福井大学 
21
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
22
台湾中州技术学院
23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
24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25
美国InnoCentive 公司
26
美国RTD Embedded Technologies, Inc.
27
丹麦技术大学
28
法国TPA (TOTAL道达尔教授协会)
29
美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30
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31
德国Martin-Luther-University Halle-Wittenberg
32
澳大利亚Flinders University
33
法国 University Du Maine (Le Mans)
34
韩国祥明大学(Sangmyung University)
35
英国University of Liverpool
36
美国Kenoah Technology 建立实验室
37
台湾南台科技大学
38
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39
日本丰田工业大学 
40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
41
日本北见工业大学
42
日本早稻田大学
43
俄罗斯碦山技术大学
44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Nikolaev 无机化学研究所
45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北京化工大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