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3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30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变色的龙虾
变色的龙虾
蠕虫
蠕虫
虎斑颈槽蛇(疑似)
虎斑颈槽蛇(疑似)
俄卡皮野生动物保护区
俄卡皮野生动物保护区
《小豹杜玛》
《小豹杜玛》
欧亚河狸
欧亚河狸
黑蜘蛛猴
黑蜘蛛猴
褐喉树懒
褐喉树懒
双尾褐凤蝶
双尾褐凤蝶
并殖吸虫属
并殖吸虫属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的大部分鸟类由大约107种分布於整个欧亚大陆、非洲北美洲的活

椋鸟雀形目
雀形目
泼、好寻衅的鸟类构成。体长16.5?42公分(6.5?16.5吋)。嘴微下曲,翼长而尖,腿和脚粗壮。主要为黑色,有金属光泽。一些有冠或有供炫耀的垂肉,或皮肤裸斑。在飞行或栖息时喋喋不休,经常大群地聚集在一起。分布广泛的紫翅椋鸟(Sturnusvulgaris)捕食大量的昆虫,但也吃谷物和小果实,与其他鸣禽剧烈地争夺食物。自从1890年引进北美(纽约中央公园)以来,此鸟已成群地增加,在城效和市区普遍地被视为害鸟。亚洲鷯哥(Graculareligiosa)是著名的能学话的笼鸟。非洲牛椋鸟属(Buphagus)从大动物皮毛中啄食扁蝨。有几种椋鸟现已灭绝,其中最奇怪的当属辉椋鸟(Aplonismavornata),1774年在太平洋的某个地方采到一个标本,此後便未再见到。椋鸟科隶於燕雀亚目(Passeres)。

椋鸟是害虫的天敌,能捕捉许多害虫,一对正在喂养雏鸟灰椋鸟,每天要捕捉400克害虫,很多国家都把人工制作的巢箱挂在树上,以便椋鸟前来安家,帮助人们消灭害虫。椋鸟还是“口技演员”,它们不仅能学其他鸟的叫声,还能模仿青蛙小马以及汽车喇叭甚至的声音。椋鸟非常讲究团结友爱,它们对有伤病的同伴会做出令人类都赞叹关爱举动。

目录

[显示全部]

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椋鸟,包括一些重要的食虫鸟类,翅较尖,尾短而呈平尾状,习性大都为地栖性,有的为树栖,喜结群。叫声嘈

椋鸟
椋鸟
杂,善仿其他鸟的叫声,有些种类在饲养条件下可学人语。食物多变,有些种是吃昆虫的能手,巢常营于树洞中。 
椋鸟的种类有灰头椋鸟黑冠椋鸟丝光椋鸟北椋鸟紫背椋鸟灰背椋鸟粉红椋鸟紫翅椋鸟灰椋鸟斑椋鸟黑领椋鸟红嘴椋鸟家八哥灰背岸八哥等。

灰头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灰头椋鸟
灰头椋鸟

英文名称:Chestnut-tailedStarling

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malabaric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9)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浅灰色椋鸟。头及后枕具丝状珍珠色羽,肩无白纹。与灰背椋鸟及丝光椋鸟的幼鸟的区别在外侧尾羽栗色,腰色深,两胁具些许棕色。

虹膜-白色;-橄榄绿,嘴端黄色,基部钴蓝色;脚-棕黄色。

叫声:群鸟进食时发出吱吱的叫声。作高调的双音节叫声,单颤音、哨音及短而甜的鸣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缅甸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亚种nemoricolus为四川南部、西藏东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广西西南部及香港低矮丘陵、开阔林地、农田及园林中的不常见鸟;在台湾也有出现。

习性:成群活动;常见取食于花期的Erythrina及Bombax植株。

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冠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拉丁文学名SturnusPagodarum

黑冠椋鸟
黑冠椋鸟

英文名称BrahminyStarling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0)

雀形目>椋鸟科>椋鸟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pagodarum

描述:中等体型(21厘米)的椋鸟。头顶及长冠羽黑色,下体栗黄,及初级飞羽近黑,上体余部浅灰褐色。全长约190毫米。额至枕,冠羽均呈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头侧颈侧、背的两侧、颏、喉、胸及腹皮黄色,各羽均具淡色轴纹;上体余部、翅上覆羽、次级飞羽灰色,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色,羽边缘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白色的端斑,愈至外侧尾羽愈大。尾下覆羽白色。各种环境均可见。以虫和植物种实为食。

虹膜-白色;嘴-基部石板蓝,尖端黄色;脚-棕黄。

叫声:咕咕高叫接常声和假声的变幻。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云南耿马

分布状况:偶见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习性:常见于印度城镇、村庄及铁路沿线。群鸟共栖。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丝光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

拉丁文名:Sturnussericeus 

英文名:Silkystanling 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8
俗名:丝毛椋鸟
分类:雀形目>椋鸟科>椋鸟
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鸟。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尚无记录。
分布范围:中国越南菲律宾
分布状况: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米。
习性:迁徙时成大群。
  丝光椋鸟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近年来,丝光椋鸟无论是分布区域还是种群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目前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北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名:北椋鸟

北椋鸟
北椋鸟
(BěiLiánɡNiǎo)
「椋」,读音为「凉」,释义是「来」。   「北椋鸟」是学名,释义为「北方来的鸟」。
异名:GraculasturnicaPallas,1776
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6)
英文名:Purple-backedStarling
拉丁名:Sturnussturninus
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目名:雀形目>椋鸟科>椋鸟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sturninus

鸟种描述:体型略小(18厘米)、背部深色的椋鸟北椋鸟都属于候鸟

形态特征: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与紫背椋鸟的区别在颈背斑块黑色且颈侧无栗色。

雌鸟:上体烟灰,颈背具褐色点斑,两翼及尾黑。亚成鸟浅褐,下体具褐色斑驳。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色。

叫声:典型的椋鸟沙哑哨音及嘶叫声。

区系:东洋界古北界

分布范围;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及北方;越冬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海南岛。一般罕见,高可至中等海拔。

紫背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紫背椋鸟

鸟种

紫背椋鸟
紫背椋鸟
Chestnut-cheekedStarling

鸟种描述:描述:体型略小(17厘米)、背部深色的椋鸟。雄鸟头浅灰或皮黄,下体偏白,背闪辉深紫罗蓝色,两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纹。与北椋鸟的区别在耳羽及颈侧栗色。雌鸟上体灰褐,下体偏白,两翼及尾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绿。

叫声:响而尖的叫声及尖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Kuril岛;冬季迁徙至菲律宾婆罗洲

分布状况:迁徙时不常见于中国东部沿海。越冬在台湾及兰屿岛

习性:结小群生活,栖于开阔原野。在树上取食,取食于沿海开阔区域的地面。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背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灰背椋鸟
灰背椋鸟
灰背椋鸟White-shoulderedStarling

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sinens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8)

描述:体型略小(19厘米)的灰色椋鸟雄鸟:与其他椋鸟的区别在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通体灰色,头顶及腹部偏白,飞羽黑,外侧尾羽羽端白色。雌鸟翼覆羽的白色较少。亚成鸟多褐色。

虹膜-蓝白;嘴-灰色;脚-灰色。

叫声:沙哑和尖厉的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国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婆罗洲

分布状况:繁殖于华南及东南、台湾。部分性候鸟,在台湾及海南岛有越冬群体。

习性:吵嚷成群地在旷野及花园食无花果并取食于其他花期和结果期的树木。

俗名:白了哥番了哥噪林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粉红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粉红椋鸟(FěnHónɡLiánɡNiǎo

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

拉丁文学名:Sturnusroseus

英文名称:RosyStarling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

描述:中等体型(22厘米)的特异性粉色及黑色椋鸟。繁殖雄鸟亮黑,背、胸及两胁粉红。雌鸟图纹相似但较黯淡。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

虹膜-黑色;嘴-粉褐;脚-粉褐。

叫声:飞行时发Ki-ki-ki的叫声,也有平淡的shrr声。群鸟进食时发出卷舌音chik-ik-ik-ik的叫声。

分布范围: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鸟至泰国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中国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西藏西部。迷鸟有至上海香港

习性: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俗名:绯椋鸟铁甲兵

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紫翅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文名:紫翅椋鸟 拉丁名:Sturnusvulgaris英文名:CommonStarling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紫翅椋鸟
紫翅椋鸟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夏候鸟,迁徙时可见,为台湾冬候鸟

动物简介:全长约20cm。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夏羽冬羽稍有变化。野外观察,通体黑色,闪有紫铜色和暗绿色的金属光泽。

栖息于荒漠绿洲树丛中,多栖于村落附近的果园耕地、或开阔多树的村庄内。数量多,平时结小群活动,迁徙时集大群。有时与粉红椋鸟pastor)混群活动,往往分成小群,聚集在耕地上啄食,每遇骚扰,即飞到附近的树上。喜栖息于树梢或较高的树枝上,在阳光下沐浴、理毛和鸣叫。杂食性,以黄地老虎、蝗虫、草地暝等农田害虫和尺蠖、柳毒蛾、红松叶蜂等森林害虫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园中窃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

4~6月繁殖,往往集群营巢,巢营在村内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内以及天然的树洞中。巢以稻草、树叶、草根、芦苇、羽毛等编成。每年繁殖一次,每产4~7枚卵,卵色变化很大,呈乳黄色、翠绿或纯浅绿蓝色。孵卵期12天,亲鸟每天育雏95~328次,且有时一次衔数条虫返巢育雏。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灰椋(liáng)鸟

灰椋鸟
灰椋鸟

别名杜丽雀、高梁头、假画眉竹雀管连子等属雀形目,椋鸟科。体长约23-25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脚为橙色。
灰椋鸟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越冬或迁徙经过河南、河北等地。
灰椋鸟栖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性喜成群,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憩于电线和树枝上。
灰椋鸟以昆虫为食,如蚂蚁蝗虫金龟子,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灰椋鸟在我国较为常见,种群数量丰富,由于其嗜吃昆虫,在抑制害虫发生,保护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义。目前已被一些省区列为地方重点保护鸟类。

斑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斑椋鸟AsianPiedStarling

斑椋鸟
斑椋鸟

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Sturnuscontr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描述:中等体型(24厘米)的黑白色椋鸟。头顶、头侧、翼斑、腰及腹部白色,喉、胸及上体余部黑色(亚成鸟褐色)。

虹膜-灰色;眼周裸露皮肤-橘黄;嘴-黄色,嘴基红色;脚-黄色。

叫声:吵嚷而不连贯的得意高叫。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西南东南亚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岛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耕作低地。亚种superciliaris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
部;floweri为云南西南部及南部的留鸟。

习性:结小群活动,栖于开阔地。食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小型动物。夜群栖。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领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黑领椋鸟(Sturnusnigricollis)Black-collaredstarling

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

分类:鸟纲雀形目椋鸟科。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Paykull,1807)

生境:低山丘陵的疏林、村落、农田、草地。

捕食:在地上用嘴啄取食物。

食物:昆虫蚯蚓浆果植物种子

体型:全长28厘米。体重约160克。

特征:雄鸟上体黑色,具白色细鳞纹,具完整的黑色领环,整个头部白色,眼周黄色,下体白色。两翼黑色,具有白色的端斑。雌鸟似雄鸟,但黑色中多杂以褐色。

习性:留鸟。常在村落附近的树林、草地、田野间集小群活动,筑巢于高大树木的树冠枝杈上。觅食蚯蚓、蝇蛆、甲虫和浆果。4-6月繁殖,每窝产卵4~5枚。雄鸟在繁殖鸣期间的鸣叫声欢快响亮。因善于鸣叫,有人将它作为观赏鸟饲养。

分布:黑领椋鸟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为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稀见留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嘴椋鸟编辑本段回目录

红嘴椋鸟
红嘴椋鸟

红嘴椋鸟

拉丁文学名:Sturnusburmannic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Jerdon,1862)

英文名称:Vinous-breastedStarling

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

描述:体型略大(25厘米)的近灰色椋鸟。头近白,嘴红,过眼纹近黑,胸及腹部酒红色,两翼深灰,飞行时色初级飞羽基部的白斑明显。

虹膜-黄色;嘴-红色,基黑色;脚-褐黄。

叫声:结群进食时发出吱吱声。

分布范围:缅甸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罕见于云南极西南部。

习性:喜开阔而干燥郊野、耕地及花园。结群进食,夜晚群栖。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家八哥编辑本段回目录

分类名称:家八哥

椋鸟家八哥
家八哥
 
国名称:commonmyna(English),Hirtenmaina(German),Indianmyna(English),Indianmynah(English),mynah(English)
生命形态鸟类。
八哥原产于印度,但如今已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为了降低农作区害虫的族群数量,但由於它们要和其他种类竞争产卵的所在,又会杀害小鸟,破坏鸟蛋,以及驱逐小型哺乳动物,因此在引进的同时,也降低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背岸八哥编辑本段回目录

椋鸟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

拉丁文学名:Acridotheresginginianus英文名称:BankMyna

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
PASSERIFORMES>Sturnidae
描述:中等体型(25厘米)的八哥。眼周裸露皮肤红色,头黑,嘴黄色。比家八哥灰色重。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不成调的鸣声,有咕咕声及哨音。声不如家八哥沙哑。
分布范围:印度

分布状况:仅有出逃鸟记录,尤其是在香港广东。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习性:栖于城镇。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椋鸟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