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03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8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贾春旺
贾春旺
贾跃亭
贾跃亭
侯自强
侯自强
韩浩月
韩浩月
古贺茂明
古贺茂明
蔡美儿
蔡美儿
尼尔·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
桂质廷
桂质廷
赵访熊
赵访熊
钱宝琮
钱宝琮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郎钟騋
郎钟騋
郎钟騋,铁路机械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铁路及其工厂的管理和技术组织领导工作。对机车车辆工业的技术发展和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开拓,对推动中国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起到了显著作用,为铁路运输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显示全部]

人物简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北京
北京
1903年12月26日 生于北京
1928年 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
1928—1932年 任东北呼(兰)海(伦)铁路松浦机厂实习生、工务员、工作股主任。
1932—1937年 任平汉铁路长辛店机厂工务员、帮工程司、工作股股长。
1937—1939年 负责筹建平汉铁路李家寨机厂、湘黔铁路湘乡机厂,并任厂长。
1939—1941年 任湘桂铁路工程局苏桥机厂厂长。
1941—1945年 任黔桂铁路工程局正工程司、机务处副处长兼苏桥机厂厂长、代理机务处长。
1945—1946年 由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派赴美国考察。
1946—1948年 任京沪区铁路管理局副总工程司兼戚墅堰机厂厂长。
1947年 受国立交通大学聘为特约教授。
1948—1949年 任台湾铁路管理局首任局长。
1949年5月4日 由台湾返抵上海,任京沪区铁路管理局专门委员。
1949—1950年 任上海铁路局戚墅堰铁路工厂副厂长(主管技术工作)。
1950—1953年 任铁道部厂务局局长。
1953—1954年 任铁道部机车车辆修理局副局长。
1954—1958年 任铁道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
1958—1982年 任铁道部机车车辆工厂管理总局及机车车辆工业总局总工程师。
1979年 当选为中国铁道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2年 受聘为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1982—1990年 任铁道部副部级技术顾问。
1984年 受聘为中国铁道学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
1990年1月 退休。
1990年12月16日 病逝于北京。

生平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化铁炉
化铁炉
郎钟騋,字稚骧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1903年12月26日生于北京。父为清朝举人,曾任国子监教官。4岁丧父,家道清贫,由胞兄抚养成人。学生时代思想进步,学习认真,深得老师嘉勉。1919年参加过“五?四”运动。1926年3月18日,参加抗议北洋军阀卖国政府的学生示威游行。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

大学毕业后,到东北呼海铁路松浦机厂实习,与工人一起操作,向司机学习驾驶机车。在铸造车间对化铁炉出渣困难,提出增加稀释剂的建议,增强了熔渣的流动性,解决了这一难题,受到厂长的嘉许。不久便提升为工务员。任工作股主任后,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怕脏,不怕累,注重实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占东北,郎辗转到平汉铁路长辛店机厂任工务员、帮工程司。不久,任工作股长,主持全厂生产技术工作。当时机车零部件名称混乱,对工作诸多不便。郎在工作之余,编写了《机车名称鉴》 ,图文并茂,1936年出版后,促进了机车零部件名称的统一。

建厂、修车、造桥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货车
货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郎钟騋怀着满腔民族义愤,带着部分员工撤退到郑州,汇合太原铁路机厂及北平各厂段后撤员工及机器设备,在河南信阳李家寨筹建临时工厂。立足未定,武汉告急,又会同江岸铁路机厂部分员工,撤至湖南湘乡建厂,并任厂长。1939年,工厂初步建成,准备修车。5月,日军进攻湖南,郎又奉命将工厂拆迁至广西湘桂铁路线上的苏桥建厂,并任厂长。郎怀着支援抗战之情,在一片荒地上建厂,以破旧车辆为家,厂房还未建成,便开工露天作业。

苏桥机厂仅有员工350人,月大修机车2台,新造客车2辆,大修客车8辆,大修货车30辆,制造铁路桥梁及轨道配件150吨,条件艰苦,而其工作效率很高,倍受称誉。为抗战期间湘桂黔铁路运输立下了功劳。

为应抗战急需,1938年8月,兴建湘桂铁路桂(桂林)柳(柳州)段。其关键工程为柳江大桥。大桥原计划采用钢筋混凝土墩台,向国外订制60米钢桁梁10孔。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国外进口的钢材水泥等材料来源阻断。当时适有撤退下来的一批85磅旧钢轨和几十孔10—13米的钢梁。负责桂柳段勘测设计的湘桂铁路桂南段工程局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桥梁专家罗英,提出以手头材料拼建桥梁的设计方案,要求苏桥机厂承担制造。郎毅然接受了任务,因材制宜,就地制造。组织全厂采用剪裁修补,可铆则铆,否则用螺栓,少数部位焊接,制成了1350吨重的钢桥。大桥1939年10月开工,1940年11月制造完工,1941年底接轨通车。这座大桥的建成,为抗日战争中南铁路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郎的大胆创新和艰苦奋斗,受到各方赞赏。

1944年4月,日军大举进犯湖南广西,桂林、柳州失守。郎代理黔桂铁路机务处长,冒着敌机轰炸,负责机务工作,后率苏桥机厂部分员工撤至贵定。

建设铁路编辑本段回目录

1945年春,郎钟騋奉派赴美国考察。先后在美国“纽约中央铁路”和美国“机车制造公司”研习美国铁路运营、机车车辆修理和制造业务。并针对国内铁路机厂的薄弱环节,收集很多有关生产的技术和工艺资料(如相当完整的冷铸生铁车轮生产技术资料)。回国时,还订购了一些当时先进的器材设备,如1、5吨液压升降电弧炼钢炉、自动控温锻造加热炉、渗碳炉快速定碳仪光学测温仪、全套型砂试验仪器等。这些资料和器材,对后来戚墅堰机厂铸造技术的提高和冷轮的试制都起了很大作用。

1946年回国后,撰写了《美国机车进展之趋向》《中国铁路机车将来之趋势》等论文,颇具独到见解。

戚墅堰厂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焦炭
焦炭
1946年,郎钟騋出任京沪(南京上海)区铁路管理局副总工程司兼戚墅堰机厂厂长,兼国立交通大学特约教授。

当时,戚墅堰机厂,有员工2900多人,修理机、客、货车及修造配件,副业生产焦炭电石氧气等。郎任厂长后,采取了不少技术组织措施,调整组织机构,改进生产管理,扩建厂房,改进装备;将机车厂修按修理繁简程度分五级,制订修理程序表;拟订机、客、货车检修规章和配件消耗定额,作好修车配件储备,缩短在修周期;改进铸件浇注方法,试铸机车汽缸车钩等复杂铸件,自制车床和刨床。机、客、货车厂修能力即提高到月修机车10台、客车120辆及货车246辆的水平。改变了日伪时期留下的落后面貌,成绩昭著。

1947年国内货车缺乏车轮,郎倡导试制铸钢车轮,随后,又参考美国资料,组织试制冷铸生铁轮。同年,工厂设计制造成一列流线型空调客车(共9辆),车辆底架及车体采用全焊接结构,装有整体铸钢转向架、滚柱轴承的轮对、可躺式转椅和空调设备。用太平洋型即P—5型(2—3—1)蒸汽机车加装薄钢钣制成流线型。车辆上下踏梯全部自动折起。整体转向架铸造难度较大,技术上属国内第一流。这列行驶于南京上海间的流线型客车,充分显示了郎及广大技术人员的技术才能。

自力更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车轴
车轴
郎钟騋于1948至1949年初,曾任台湾铁路管理局首任局长近一年,由于整顿改革工作难以开展,乃潜离台湾,于5月4日回到上海,迎接解放。上海解放后,担任上海科学技术界赴山东老解放区考察团团长;1949年10月,被任命为戚墅堰铁路工厂副厂长,主管技术工作,与工厂党政领导一起,冒着空袭危险,组织领导生产。

1950年郎任铁道部厂务局局长。针对当时技术人员不足,他率先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郎的提议,接纳唐山交大冶金系部分毕业生,集中到戚墅堰工厂,在实践中加以培养。这些技术人员后来分配到有关工厂,成为机车车辆工厂热加工方面的骨干。郎还特别关注热加工的技术改造。在他的推动下,绝大部分修理工厂对锻铸车间的厂房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热处理设备也有不少补充和改善,理化检验仪器设备得到充实,理化检验水平获得提高。

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过去靠进口的机车车辆配件没有来源,尤其是货车车轮,更换量大,供应不上,严重威胁着铁路运输。1949年10月,任戚墅堰铁路工厂副厂长的郎钟騋,毅然决定组织铸钢车轮和冷铸生铁轮的试制工作。试制冷铸生铁轮,在技术上难度很大。郎利用在美国考察时收集的冷轮生产技术资料,特别是冷轮铸造成分控制和美国格里芬公司的“冷轮焖火温度曲线图”,使试制工作、专用设备的制作得以顺利进行,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使试制出的冷轮达到了美国铁路协会的验收标准。接着又解决了铸钢轮和冷轮的潮模铸造问题,使生产能力大为提高,投入批量生产,解决了货车修理燃眉之急。郎任厂务局长后,又把冷轮生产扩大到唐山和齐齐哈尔等六个铁路工厂。单戚墅堰工厂铸钢轮从1949—1979年共生产23万多个,冷铁轮从1949—1964年共生产56万多个。在60年代马鞍山碾钢轮厂投产前的十余年间,货车全部使用这些国产铸造车轮,使铁路运输得以正常运行。对此,郎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为解决修车急需,工厂还自己试制车轴。试制并批量生产货车的侧架、摇枕、客车转向架的整体构架、蒸汽机车的汽缸等大中型铸钢件,这都充分说明郎钟騋狠抓热加工的预见性和正确性。

蒸汽机车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
1955年初,第一机械工业部根据铁道部提出的“干线货运蒸汽机车设计技术条件”,决定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进行“和平型”(后称“前进型”)蒸汽机车设计。草图设计做了三个机车方案,其中两个机车锅炉有燃烧室,一个无燃烧室。无燃烧室的方案与有燃烧室方案比,烟管过长,火箱容积和火箱蒸发面较小,对完全燃烧、锅炉蒸发率及锅炉效率不利。工厂为尊重苏联专家意见,向两部召开的审查会上只提出了一个无燃烧室方案。会上,郎钟騋等专家根据中国燃煤火焰长的特点,阐释锅炉无燃烧室,燃煤在火箱里得不到充分燃烧、在长大上坡道上会出现供汽不足,影响牵引性能,极力主张采用有燃烧室方案。可惜没被采纳。第一批无燃烧室锅炉的机车,虽然采用了许多新成就、新技术,安全可靠、功率等级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主要缺点则在于锅炉蒸发率和供汽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只生产了42台。郎担任机车车辆工厂总局总工程师后,1963年,积极向铁道部领导重提采用锅炉有燃烧室方案,由大同机车工厂改进锅炉设计。改进后的机车,克服了无燃烧室锅炉的主要缺点,锅炉计算蒸发率由70公斤/平方米小时提高到75公斤/平方米小时,机车轮周功率由2960马力提高到2980马力。这种经过改进的机车,截至1988年停止生产,共生产了4708台,成为当时中国铁路干线主型货运机车。
先仿后创,加速内燃牵引发展。

1958年,铁路掀起牵引动力改革,在内燃机车方面设计试制了东方红1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型电传动内燃机车。1962年,铁道部制订了“内燃、电力机车并举,以内燃为主”的技术政策。遵照这一政策,除抓紧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改进外,决定逐步批量生产大功率货运内燃机车。内燃机车关键是柴油机。有人建议采用苏联Д70型柴油机,很多人则持不同意见。铁道部领导对此极为重视,铁道部部长吕正操1962年在大连,亲自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副部长石志仁也在南口工厂召集铁道部有关单位干部、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在这关键时刻,郎钟騋等人从实际出发,极力主张先仿制苏联批量生产的2Д100型柴油机和T3型内燃机车。他认为该柴油机,虽不先进,但较成熟,工艺也较易掌握,且已有样机、整套设计图纸和全套工艺文件,可以较快上马。部领导采纳了各方面正确意见,决定大连工厂生产10L207E型(仿2Д100型)柴油机及相应的东风型内燃机车。郎钟騋在这一决策中,起了积极作用。1963年试制成功,1965年投入批量生产。到1975年转入制造新机型为止,共生产了908台。此外,1963年,在10L207E型柴油机10缸基础上自行设计了6缸的6L207E型柴油机,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试制和生产,到1975年共生产了141台。由此锻炼了自己的研究、设计、试验、工艺和生产制造队伍,推动了中国牵引动力改革和铁路运输内燃化。郎钟騋在组织推动生产技术工作,保质保量地批量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开创时期,他主张先仿后创,加快了中国内燃机车的生产。

郎钟騋积极主张研制新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为研制东风4型机车作出了贡献。

郎钟騋火箱
火箱
早在1959年底,郎钟騋在《大跃进的产物—新型机车的诞生》一文中,指出各国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发展规模上,都是根据资源情况和具体条件而定;中国要配合电力、石油生产发展情况,逐渐大批生产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对内燃机车的液力传动,要求积极研究试验并大力发展。在货运方面,提出首先发展2000马力电传动内燃机车,并进行3000马力柴油机的研制。这些意见,对铁道部60年代的技术政策,产品发展以至工厂建设,都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对发展内燃机车,铁道部1964年确定了“高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并举”、“电传动和液力传动并举”的方针。它符合中国当时实际情况,有利于不同类型铁路牵引动力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各自特长。1965年,开始进入自行设计和研制中国第二代内燃机车的新阶段。在机车传动方面除发展电传动外,还发展液力传动。在柴油机方面,1965年即开始研制12180Z型及16200Z型高速柴油机和16240z型以及稍后的12240Z型中速柴油机。

1964年11月机车车辆工厂总局在株洲召开的总工程师会议期间,郎钟騋即提出研制大功率新中速柴油机。1965年初,有关科研单位和大连工厂进行240毫米缸径、中速、四冲程、大功率新型柴油机方案设计。1965年7月,铁道部内燃、电力机车会战指挥小组在青岛召开会议,听取了方案汇报后,郎同意这个方案,但提出活塞行程要区别于国外同类型柴油机,同意取275毫米,会议决定由大连工厂牵头研制。

在新机型研制时,郎钟騋强调“稳老攻新”,对刚投入批量生产的10L207E型柴油机和东风型机车要保质保量地稳步前进,同时开展对新产品的攻坚战。1965年,大连工厂在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大连热力机车研究所的协同下,开始新型柴油机的施工设计。1966年试制出双缸机。1967年设计完成16缸机。1969年初试制成第一台16缸的16240Z型柴油机,并于9月末组装出3300马力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随后进行了14万公里的牵引试运和5台柴油机的台架试验,对暴露的一些问题做了改进。由于对大功率柴油机研制缺少经验,同时对柴油机试验,特别是装车没有进行较长期的运用考验,1974年下半年就忙于投入批量生产。结果出厂上百台机车,运用20万公里后,柴油机陆续暴露了很多问题。对此,部局领导非常关心,帮助工厂确定了“耐久可靠,站稳脚跟,升级换代,坚定不移”的攻关方针。在东风4型机车面临质量缺陷的关键时刻刚从“五七”干校劳动回来不久的郎钟騋,热情指出内燃机车(特别是大功率柴油机)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大;国外很多新产品发展,也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才能逐步趋于成熟;坚信经过不断攻关改进,东风4型机车是一定会完善的。这对统一不同意见起到了很大作用,促进了工厂走上“攻关、改进”的道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东风4型内燃机车成为中国干线主型货运内燃机车。郎钟騋为此付出的心血,为大家所称道。

电力机车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
郎钟騋除抓内燃机车外,也积极促进电力机车的发展。

1958年,一机部和铁道部参照苏联H60型电力机车作出6Y1型(即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后,成立了电力机车联合设计处,进行施工图设计。湘潭电机厂于1959年试制出1号机车,1960年田心机车车辆厂组装成2号机车。田心厂在湘潭厂协助下,开始制造5600千伏安电力变压器、40立方米空气压缩机配套的同步电动机及天桥吊车的电机等。由于取得电机生产的初步经验,随后在郎钟騋的倡导下,承修由匈牙利进口的ND1型调车内燃机车的电机。扩大了工厂对机车电机的了解。1965年电传动的东风型内燃机车投入批量生产,由于一机部对配套的204千瓦牵引电动机、1350千瓦直流发电机及双机组难于大量供应,铁道部领导考虑自己造电机,郎钟騋当机立断,要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下货车修理,腾出厂房生产电机,工厂总局领导批准了这一建议。1966年即生产204千瓦牵引电机192台、1350千瓦直流发电机30台。双机组36台,产量逐年增加,由于有了电机生产的经验和基地,为了配合东风4型机车的开发,工厂组织设计了3000千伏安三相交流同步牵引发电机、410千瓦牵引电动机、80千瓦起动发电机、45千伏安三相交流同步励磁发电机,1973年投入批量生产。同时还生产了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650千瓦牵引电动机。内燃机车电机的及时供应,电力机车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说明当初决策下货车上电机,打破机车和电机行业的界限,实为一个重要转折。郎钟騋在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

韶山1型电力机车试生产的头6台投入运用后,水银整流器引燃管逆弧、调压开关烧损及牵引电动机环火成了影响机车正常运行的三大关键。田心工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合作进行攻关。随着中国单晶硅生产技术的发展,在郎钟騋的支持下,1964年,株洲研究所进行了硅半导体整流器的台架试验,进而与工厂一起,于1965年在韶山1型3号机车的半台车上用硅半导体整流器取代水银整流器。试成后,即在4号车上进行整台改装。攻克了电力机车的首要关键,为电力机车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后又设计了4极牵引电动机,加装了电阻制动,采用了炭滑板单臂受电弓。1969年机车基本定型,投入批量生产。接着又设计了用转换硅机组代替过度电抗器的调压开关,改进了机车走行部等等,使机车日臻完善,到1988年底共出车826台,成为中国电气化线路的主型机车。

为事业奋斗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高温显微镜
高温显微镜
文化大革命”期间,郎钟騋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回到北京,时已68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75岁的郎钟騋,继续担任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局总工程师。虽已耄耋之年,仍时常下厂调查,督促恢复并改进热加工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倡导采用国内外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在热处理方面,几个机车厂更是有所突破,如采用高温显微镜、大型齿轮埋油淬火、大型曲轴采用表面氮化、激光等。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成就的采用,都与郎钟騋的支持密切相关。

1982年,郎钟騋被铁道部任命为副部长级技术顾问。虽然退居二线,仍关心铁道部的技术方针政策,关心机车车辆工业的技术工作。

郎钟騋献身铁路工作62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自立更生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魄力,积极贯彻执行部局关于牵引动力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对生产技术进行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和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辛勤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郎钟騋是一位富有事业心的爱国主义者,孜孜不倦地奋发图强,一心工作。身处逆境时,仍不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于79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90年12月16日患癌症不治,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

主要论著编辑本段回目录

郎钟騋《现代铁路》
《现代铁路》
1 郎钟騋.机车名称鉴.1936.
2 郎钟騋.美国机车进展之趋向.上海:现代铁路杂志社.现代铁路(创刊号),1947.
3 郎钟騋.中国铁路机车将来之趋势.现代铁路,1947,1(2).
4 郎钟騋,胡道彦.添煤机之使用及保养.现代铁路,1948,3(1).
5 郎钟騋.台湾铁路的复兴.现代铁路,1949,5(2).
6 郎钟騋,潘世宁.大跃进的产物——新型机车的诞生.机车车辆,1959,(11).
7 郎钟騋.东风4型大有前途.人民铁道,1980.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郎钟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