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10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3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墨菲定律大全
墨菲定律大全
2009年夫妻生活流行指南
2009年夫妻生活流行指南
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
海格立斯效应
海格立斯效应
鲦鱼效应
鲦鱼效应
刺猬理论
刺猬理论
海洛因效应
海洛因效应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
猪大肠效应
猪大肠效应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愚人节
愚人节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也称万愚节。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目录

[显示全部]

起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另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愚人节
愚人节

 4月1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鱼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或是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不言而喻,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有人曾经描述过一个典型的愚人节菜谱:先是一道“色拉”,莴苣叶上撒满了绿胡椒,但是把叶子揭开后,才发现下面原来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实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鲜蘑;此后上的菜还有用蟹肉作伪装的烧鸡和埋藏在西红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饭后,客人还可以从丸药盒里取食糖果。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成莱昂(狮子)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另一种说法,愚人节起源于一个很有名的希腊神话传说。 
农业女神得墨忒尔,在希腊是个妇孺皆知的神祗。她具有无边的法力,可以使土地肥沃,五谷丰登,也可以令田园荒芜,万物凋零。在希腊众神中,她也是最受尊崇的女神之一。万神之王宙斯是她的弟弟,也是她的丈夫。仅仅这个身份,就足以使众神在她的脚下俯首帖耳了。 

但是,这位权势无比的女神的生活并非十全十美。宙斯凭借着神王的地位,到处拈花惹草,闹出了许多风流韵事,给得墨忒尔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唯一能够让她享受生活乐趣的,还是她和宙斯生的女儿佩尔塞福涅,一个聪慧、美丽、天真、活泼的姑娘,和她在一起,任何人都不会悲伤和忧愁。 

 这一天,冥王哈得斯驾车巡视西西里岛,恰好被在云端中走过的爱与美女神阿芙罗狄忒看到了,同时让她看到的,还有正在田野里散步的佩尔塞福涅,以及她的伙伴女战神雅典娜,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 愚人节

一看到这几个人,阿芙罗狄忒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几个男女,从来不议论爱情,也不谈婚论嫁,眼睛里可还有她爱神的地位吗?雅典娜和阿尔忒弥斯是出名的贞洁女神,又都以武艺高强,神通广大,闻名神界天国,还是不惹为好。但对佩尔塞福涅这小丫头,可就不必客气了。 

于是,头上晃动着神圣光环的阿芙洛蒂德唤过自己的儿子??小爱神厄罗斯,对他说:“看看吧,这几个人是怎洋对待爱情的?如果人和神都学他们的样,我们还怎样统治这个世界?来,给哈得斯射上一箭,让他疯狂地爱上佩尔塞福涅!” 

厄罗斯是个百发百中的神射手。他弯弓劲射,一技无形的情欲之箭,正扎进哈得斯的心窝。然后,他便跟随着阿芙洛蒂德,扬长而去,静等着看好戏了。 

果然,哈得斯中箭后,对佩尔塞福涅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但他明白得很,这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儿,绝不会情愿放弃阳光明媚的大地和天空,跟他到阴暗的冥府中去。因此,他找到自己的兄弟??众神之王宙斯,请求他作主将女儿嫁到冥府。 
“这个么……我作不了主”,众神的主宰沉思着说,“你也知道,得墨忒尔难缠得很。不过,你要是有本事把佩尔塞福涅抢走,我倒不反对。”  得到了神王的默许和暗示,哈得斯满心欢喜,他立刻返回冥土,做好抢亲的准备。 

一天,佩尔塞福涅在田野里正欲弯腰采摘一朵野花时,大地突然裂开了一条宽宽的地缝。随后,一辆闪闪发光的金车,冲上了地面,驾车的就是威风凛凛的冥王。他不由分说,一把抱起佩尔塞福涅,放到他身边的座位上,一声吆喝,马车便以迅不可及的速度沉入地下。裂开的大地倏然合上了,依然是阳光灿烂,绿草如茵,除了天空中还回荡着佩尔塞福涅的呼救声外,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得墨忒尔在很遥远的地方,听到了女儿撕心裂肺般的呼救声。但当她以最快的速度飞回来时,女儿已经不见了。她只知道女儿被“强盗”劫走了,但是,这个强盗是谁,却一点蛛丝马迹也寻不出来。那些知道佩尔塞福涅下落的神灵们,全都缄口不言。他们知道这件事的背景,宙斯和哈得斯都不是好惹的,谁也不想引火烧身。有几个神祗被*问急了,也是东西南北瞎扯一通。女神按照他们的指点,没头苍蝇般乱闯乱撞,不用说,这些都成了徒劳无功的跋涉。 

然而,对女儿的爱,促使得墨忒尔永无休止地找下去。无论哪个神说了什么,她都确信不疑。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无奈之下,她在深不可测的埃特纳火山口点燃了两支松木火把,把整个世界照得一片通明。从那时起,无论黎明女神还是黑夜女神,都未见她坐下来休息片刻。 
    
就这样,得墨忒尔走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成了水汽和浮云似的,仍然踪影全无。众神对她也逐渐由同情转为厌恶。因为这个“女疯子”为寻找女儿,搅得世界上没有片刻安宁。他们越加拿她开起心来,忽而指向东南,忽而指向西北,无非是想把她支走,过几天太平日子。 

愚人节最后,得墨忒尔只得拖着疲倦的身子,返回了西西里岛,佩尔塞福涅失踪的地方。奔波了这许多天,连罪魁祸首是谁都不知道,女神的气恼可想而知。于是,她便把一肚子的怨气,都撒到了西西里农人身上。她杀死了岛上所有的耕牛,命令土地坚如钢铁,封住地里的种子,让所有的植物都枯黄凋零。把这个地域辽阔的大岛弄得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宙斯见她闹得太不像话,就“好心”地劝她再到别处看看,别拿无辜的农民出气。得墨忒尔不知其中有诈,再一次踏上了东西逛的征途。这一下了可不得了,不知多少地方,由于女神的愤怒,变得颗粒无收,到处都弥漫着饥馑和灾荒的绝望气氛。 

 当她明白自己又上了丈夫一个大当时,才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该怎洋办,无意中她抬起头来,看到了驾着金车,在茫茫太空巡行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猛然想到,只有他高高在上,普照一切,明察秋毫,天底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逃过他的双眼。这才手执火把,飞到赫利俄斯面前,请他指点迷津。 

 伟大的太阳神怜悯女神的遭遇,又无需畏惧冥王的权势。而且,他也不愿意得墨忒尔再这样大闹下去,让众神看笑话,让老百姓受难,便把哈得斯抢亲的情况,仔细描述了一番。得墨忒尔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此时此刻,佩尔塞福涅在哈得斯的威*利诱下,已然成了尊贵的冥后,无法再到地上和母亲团聚了。何况,得墨忒尔再神通广大,也没本事把女儿从哈得斯手中硬夺过来。 

得墨忒尔知道自己受了众神的欺骗、愚弄,愤懑和气恼又加深了一层。她干脆下了一道命令,让全世界的植物一起凋零,所有的庄稼全部枯死,大地上不允许出现一丝绿色。自己则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不再露面。 愚人节

这一来,天上地下全部乱了套。老百姓没有粮食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饿死。成群结队的亡魂拥入冥府,吵吵闹闹,把哈得斯弄得心烦意乱,狼狈不堪。众神也因为得不到人间的祭祀和礼物,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宙斯没办法,只好让佩尔塞福涅每年有1/3时间住在冥府,2/3时间则返回人世,侍奉她的母亲。以后,每当佩尔塞福涅留居冥土时,得墨忒尔便愁眉不展,大地也是一片萧条。而女儿一旦和她团聚,女神便喜笑颜开,世界也重现草木复苏,群芳争艳的勃勃生机。 

很明显,在这个故事里,得墨忒尔是一个十足的傻瓜。她不知道爱神的把戏,不知道丈夫和哈得斯的同谋,事件发生后,又被众神支得团团转,屡屡受骗上当,被人戏弄。此后,人们便设立了愚人节,用善意的谎言,告诫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不要由于轻信,干出贻笑大方的蠢事

 除上述这个故事外,关于愚人节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在中世纪时,多数基督教国家都使用儒略历,把3月25日到4月1日作为新年节日来庆祝。按习俗4月1日这天,人们要互赠礼物致贺。公元1752年,格里高利历开始颁行,新年移到了1月1日。但人们旧俗难改,仍愿意在4月1日向别人送贺礼,这个“新年”,本身就是虚假的了。后来,有些爱恶作剧的人,干脆把礼物也变成虚假的。说是送一盒点心,里边可能是块石头。声言前去拜访,却让主人干等半天。受骗的人不甘心,也照方抓药,进行报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愚人节。 

今天,愚人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差不多在整个欧洲和北美都流行。苏格兰称这一天的受骗者为“布谷鸟”,似乎和农业女神仍有些关系。法国人则叫作“四月鱼”这大概是因为小鱼在四月刚孵出,糊里糊涂地见饵就吞,容易上钩的缘故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愚人节作弄人的手法,也是花样翻新,新意百出。如:新婚的妻子可能会收到告发丈夫不忠的信件,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会接到提升的调令,儿子会接到父亲去世的电报。某年4月1日,英国《每日镜报》登出一帧照片,一个面容酷似某国总统的男人,一手挽着一个几乎全裸的美女。凡此种种,如果你都信以为真,就上了大当。当然,如果你真受了愚弄,也不必像得墨忒尔女神那样大光其火,最好拿出点“绅士”风度,一笑置之,才符合愚人节与人为善的真谛。

风俗编辑本段回目录

愚人节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成莱昂(狮子)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在西方国家里,每年4月1日的“愚人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玩弄各种小把戏而不必承担后果。叫一声“愚人节玩笑”你的恶作剧就会被原谅。
  
这是一个区别软心肠和硬心肠的日子,软心肠者却使被骗的人看上去的却愚蠢万分。有位妇女攒集了几年来她从别的妇女那儿得到的名片,再向对自己用心毫无察觉的朋友那儿索取一些,然后带着大把这样的名片去赴愚人节聚会。她肆无忌惮地同人调情,暗示与她共度一夜将会得到“不一般”的乐趣,然后塞给每一位要求再次相会的男人一张别的女人的名片

无疑,每逢这个节日,魔术品商店也会提供不少翻新的花样。例如坐上去就会发生刺耳噪音的坐垫;划着后会变成烟花的火柴;以及为那些要在舞会上装出另一副面孔的人准备的肉瘤、假鼻子、眼镜、胡子和油灰

不止一个恶作剧者用录音磁带中的争吵使客人们陷入“愚人节傻瓜”的境地,男女主人离开了客厅,仿佛是去厨房,从那儿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实际上,两位把这场戏剧性争吵事先录下音来的主任,此时就躲在起居室,这样他们便能够站在客厅后面查看客人们的种种反应。

以编著“烹饪年鉴”而为当今人们熟知的18世纪末法国恶作剧者格里莫雷涅赫,在某次愚人节时,举办了一个模仿葬礼布置的聚餐会。在用黑色装饰的房间里,一个灵台放在餐桌的正中央,没完没了的进餐过程中,旁观者在环绕着餐厅的廊台上走来走去,送葬者被邀请来注视着进餐者的宾客。雷涅赫担心来客中的有些会提前离去、从而破坏了他的晚宴。既然晚宴气氛如此,他也许有理由担心,不过对此采取了措施——他关上了所有的出口,在宣布晚宴结束之前谢绝任何人退席。

在西方国家里,每年4月1日的“愚人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玩弄各种小把戏而不必承担后果。叫一声“愚人节玩笑”你的恶作剧就会被原谅。

愚人不过12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愚人节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大的傻瓜。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自找没趣儿。有一首小诗是这样描述的:

愚人节已过十二点,
你这个大傻瓜来得晚。
待到来年愚人节,
你将是最大个的大笨蛋

“愚人节”里的“吃书节”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于“贪吃”的读者来说,4月1日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日子。这一天是“吃书节"。 一年一度“吃书”的日子,全世界图书馆、书店、画廊和个人家庭都要庆祝这一节日。

1999年感恩节时,美国收藏家兼评论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与3位书籍艺术家相聚,当火鸡伴随美食、美酒下肚之后,她心生一念,若是书也可以吃,不知能做出什么样的书来?她选定千禧年的愚人节为首届“国际吃书节”,鼓吹爱吃又爱书的个人与团体,制作出可食用的书,在4月1日下午2点到4点(以每个人的时区为准),将“作品”公之于网站或特定场所,然后在4点整,动手将它们祭入五脏庙中。

把“吃书节”定在4月1日“愚人节”,自然带有幽默色彩。有别于以纸、油墨为原料的传统书籍,历届吃书节的成品运用了巧克力、糖、奶油、海苔、饼干、蛋、果冻、鱼子酱、通心面、各色水果与蔬菜。

这一天,大多数能吃的书都是做成书状的蛋糕,另外的一些能吃的书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但是,至少你可以翻开那些用面包片、海带做成的书页。

《圣经》也记载着“吃书”的故事。在旧约《以西结》里,上帝给了先知以西结一卷书,书卷的两面上都写着“哀悼、悲痛和悲叹”。上帝让以西结把这卷书吃下去,他吃后答道:“它在我的口中像蜜一样甜。”

据说埃塞俄比亚的皇帝莫内里克二世,每当感到有罪时,就在口中嚼几页经文,最后这位皇帝死于用金过量。

愚人节之世界名人“被涮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又快到是愚人节了,每年4月1日愚人节,总有些童心未泯的人大开玩笑,而名人往往成为他们的目标。以下回顾了那些不幸被涮的名人:

英国女王冒出亲叔叔

1991年4月1日,英国《独立报》报道,有一位65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换句话说,他拥有继承英国王位的权力。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题,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后来人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个愚人节玩笑!

尼克松复出

1992年的愚人节,美国公众广播电台报道说,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前总统尼克松已经宣布复出,角逐总统宝座。节目中还播出了一段“尼克松”的演讲,宣布他的复出,并称“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事”。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纷纷打电话到电台抗议,主持人才道出事实真相:其实尼克松的讲话只是喜剧演员的表演。 

 比尔·盖茨不幸成“愚人”

愚人节 2002年4月1日,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一家法语电台的两位喜剧播音员决定愚人节要找个“更难欺骗的家伙”来“开心”一下,于是他们打电话给微软公司总部,声称是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让盖茨接听克雷蒂安总理的电话。令人惊讶的是,盖茨的助手竟然没有核实对方身份就轻易接通了老板的电话。于是,这两个“骗子”冒充克雷蒂安与盖茨进行了10分钟的电话交谈。话题天马行空,从经济到Windows XP,谈得十分投机。最后,“克雷蒂安”还邀请盖茨有空来加拿大玩,盖茨欣然接受。

《日本时报》拿小泉开涮

 也是在2002年愚人节,《日本时报》开玩笑对象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该报拿小泉的狮子头发型开涮,在搞笑版报道中称:“日本政府将采取一连串‘温和措施’刺激经济,包括把大受欢迎的迪斯尼卡通片《狮子王》列为‘重要文化资产’……小泉首相一头乱发状似狮鬣毛常抢手。”

我的愚人节经历

愚人节,被人给黑了啊。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愚人节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