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99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M2M
M2M
SPDY
SPDY
MOVE模式
MOVE模式
WebRTC
WebRTC
网页分类技术
网页分类技术
Li-Fi
Li-Fi
Teaser Page
Teaser Page
数字蚂蚁
数字蚂蚁
FOE
FOE
远程立体视频会议
远程立体视频会议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通信网络化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名称: 通信网络化
主题词或关键词: 信息科学 通信
目录

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通信(通讯是它的曾用名),顾名思义是指通达信息。虽然人们迄今尚未给“什么是信息”下过一个确切的、公认的定义,但信息的可流动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信息的价值在于流动,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为众人所共享。换句话说,信息本身不显示价值,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产生其功效。
按照经济学观点,信息流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倍乘因子,用公式可表示为:
社会净产值=物质生产投入总和(主要包括人力和资金)×信息流量
前已提及,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由“信源”、“信道”和“信宿”3部分构成。任何一种信息总有一个发源地和目的地,比如李四向张三通报一个重要信息,那么,李四是信息的源头,叫“信源”;张三是信息的归宿,叫“信宿”;李四与张三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叫“信道”。
在信源、信道和信宿3个要素中,信源与信宿可以互相易位。甲、乙双方打电话,甲方讲话时传出的信息是信源,乙方接受了甲方传来的信息是信宿;但当乙方根据甲方传来的信息作出反馈时,乙方就成了信源,甲方接受了乙方反馈的信息,此时就转变成了信宿,如此反复不已。然而,作为信源与信宿之间流通的桥梁——信道,则是相对不变的。信息是可以流通的,但信息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来,这就是“信号”。换句话说,信息是通过一定的信号传递的,信号起着信息载体的作用。信源发出信息时,一般是以某种信号表现出来,有以电信号为载体的,如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等,有以光信号为载体的,如无线光通信(大气激光通信)、有线光通信(光导纤维通信)等。同样一条信息可以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如用电话传递信息),也可以用字符(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统称)、图像的方式表达(如用电报机、传真机传递信息),还可以转换成电子计算机代码等。此外,信源送出的信息可以压缩在很短时间内快速传递,也可以缩小到很小的空间范围内先储存起来。
信息传输系统中的信源、信道和信宿三要素与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车辆和道路有点类似。交通运输中有装货和卸货的过程,信息传输时也有“装”和“卸”的问题。“装”就是将欲传递的信息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卸”是指将从信道上送来的信号转换成使信宿能够接收的形式。在信息系统中,前者称作“编码”,后者叫做“译码”。
譬如说,传递一份电报,发报人(信源)先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拟成电文,经报务员把电文通过机器或按键转换成电码,这就是“编码”,这里的“码”就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的符号序列,经过编码,消息(信息)就演变成了信号。在实际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往往要经过多次编码才被送入信道传输。
电码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以后,收报员先将电信号接收下来,随之将电码还原成电文,这就是“译码”。译码实际上是编码的反变换,经过变换,使收报人(信宿)理解发报人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电报传递信息的过程。不仅发电报如此,一切信息传递过程概莫例外,只是具体的信源、信道、信宿以及编码、译码的方式方法可能有所不同罢了。
信息沿信道传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噪杂音的干扰,有人为的干扰,也有自然的干扰(如雷电),有来自信息系统内部的干扰(如热噪声等),也有来自信息系统外部的干扰,使信宿不能原原本本、准确无误地收到信源发出的信息,因而导致传输质量劣化。严重时,信息甚至完全被噪杂音湮没,使信息传输无法进行。因此,如何同噪杂音作斗争就成为信息传输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使信宿能从编码的码子序列中无失真的复制出原始信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疑义度,信息论研究中提出了滤波理论。所谓“滤波”,通俗地说,是指从获得的信号与干扰的合成波中,尽可能将干扰波滤除掉,分离出所期望的信息。这与过滤嘴香烟能滤掉有害的尼古丁有点类似。
前已提到,传递信息离不开信道,电报、电话刚问世时,是采取建立直通的专用电路的方法,将通信双方连通。随着通信用户的不断增多,这种直接连通的方法日益暴露出其弊端。
我们知道,两部电话机(电报机)要有1对线路连通才能进行通话(也可以用1条线连通,另1条线以大地作回路)。如果有两部以上电话机接在同1对线路上,就需要规定不同的呼叫信号;否则,一家摇铃,大家都会出来应接。实际工作中,直接用1对线(画图时通常用1条线表示)将两部电话机连通(这叫“直通的专用电话”)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随着电话用户的增多,这种直接连通的方法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不难看出,2个用户相通需要1对线;3个用户相通需要3对线;4个用户相通需要6对线……如果有N个通信用户间相互直通时,根据数学中的组合原理,每个用户连接的线路需要对线。例如,有5个用户,则需要=10对线;倘若N=8,则需要=28对线;假设用户增加到1000个,则共需连接499500对线路。N再增大,所需线路将急剧地增加。再说,当N很大时,每1部电话机要连接(N-1)对线,接续、安装和使用起来无疑都很不方便。显然,采用一一直接连通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如果在电话用户分布区域的中心设置1台电话交换机,每个电话用户都拉1对线到它上面,由交换机将要通话的两个用户临时连接起来,这样,总共只需要N对线路(辐射连接的线对数等于用户数)就可以完成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通话接续,而其他用户则不接入。通信是跨地区、跨部门的,人们总希望在一定范围内所有的通信点之间都能任意进行通信,这就要求将分散在各地的交换机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繁多,结构不一。在实际通信中,最简单的通信网络有环状式、栅格式、网状式和星状式等多种。环状式也叫格形式。甲、乙、丙、丁长途电话局之间都建立有直达电路(称点点相连),中间不需要经过接转。当其中有任何一条电路发生障碍时,只要经过第三者一次接转,即可建立迂回通信。例如,甲丁间的长途直达电路发生中断,可以通过乙或丙长途电话局接转,必要时也可经过乙和丙2个长途电话局联合接转。
建立环状式通信网,优点是接续迅速,可靠性高。缺点是当通信业务量少时,电路的利用率低。因此,它通常适于通信业务量大的通信点之间使用。
如果在环状网的基础上,将任一对角线之间用电路连接,就成了栅格式网;如果2条对角线之间都建立有直达电路,就构成了网状式网。
星状网也叫辐射网,它以一个通信局为中心(通常称作交换中心)向其他通信支局辐射。各中心局之间按照环状式组网,各通信局之间没有直达电路,必须经过中心局转接。1号电话通信网中的1号电话局所辖用户,如果想找本网中的4号电话局所辖用户通话,只要经过中心局甲一次转接即可;倘若要与4号电话通信网中的用户通话,则需要再经中心局乙和中心局丙等长途电话局接转。建立星状式通信网,优点是节省传输线路、设备和投资,通信网中的任意两个用户借助于中心局的接转,可以随时达成通信,适宜于长途电话业务量比较少、网点散布较为广阔的区域内使用。但由于这种网络结构特别强调网络的中心局的作用,一旦中心局发生了障碍,由于没有建立迂回电路,往往造成群龙无首而影响全网通信。
上面说的2种组网方式在功能上各有千秋,有所长也有其短。为了集二者之优,在通信网的组织上出现了综合式(也叫汇接辐射式)通信网络。
汇接辐射网既有环状网的功能,又有星状网的特点。在通信量较少的地区采用中继转接,在通信量大的地区设置直达电路。
为了增强通信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传输信道的利用效率,使其能够覆盖较大地域的长途通信,目前,国内外综合通信网的汇接方式通常采用多级式(有三级、四级乃至五级)结构。
一级汇接中心是国家中心汇接局;二级汇接中心相互之间以及与一级汇接中心之间按环状式联接,建立直达式长途电话网;三级汇接中心与二级汇接中心,以及各三级汇接中心之间通常都建立有长途直达电路;四级汇接中心通常系地区的汇接局,它与三级汇接局建有长途直达电路;五级汇接中心通常系最后一级汇接局,一般是按辐射式组网。 多级汇接辐射式综合通信网因为通信覆盖面大,可以使网内任何一地的用户都能找到相距很远的用户通话,只不过随着距离的增长,电话的转接次数要相应地增多罢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方式越来越多。除了一般的电话电报外,又出现了移动电、寻呼电话、电视电话、用户电报、图像文件电报、用户传真、数据业务,以及由这些终端设备综合而成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将来可能还有新的突破。如果把全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那么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就是一个个信息处理中心,而支撑这个信息中心的则是各种电信网络。
先进、高效的长途通信网络是完成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基本淘汰了人工接续网,而用自动交换网来替代。过去长途通信网都是采用模拟式的,现在已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或者是数模兼容)。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ISDN)已被认为是通信网建设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可以用来进行电话通信,也可传送非电话信号(如文件、图表和电脑数据等),开放电报、传真、电视、数据传输等各种通信业务。
在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中,传输和交换的信号都是离散的数字信号,其设备都需要采用数字设备,如果是模拟电话需要进行传输或交换,则必须先经过“模/数”转换设备(A/D)把它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才能进网,到达接收终端时,再经“数/模”转换设备(D/A)变换为原始的模拟电话信号。
随着信息交换量的日益增大,建立有线和无线综合利用的通信网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当有线信道发生障碍时,信息传输就会自动改道,用无线信道接替传输。
目前,国外使用较多的“自动通信集成网络”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电信网络。这种网络由3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电话中枢网、无线电话网和控制中心。其主要优点是通信可靠,能保证用户随时同任何地点的其他用户取得联系;机动性强,当它转移时通信不会中断;安装速度快,建立一个电话中枢仅需半小时;抗毁性强,当一部分通信设备遭受意外摧毁或干扰时,信息的传输就会自动迂回,以保证通信联络不间断。
随着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日益增多,通信已经跨过国门通达全球。为使信息流遍五洲四海,只要在综合电话通信网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道(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电缆通信等)将各国的一级汇接中心相互间联络起来,就能组建起一个全球性通信网络,偌大的蔚蓝色星球都在这个通信巨网覆盖之下。你只要拥有一台电话机,通过国际长途直拨电话通信网络,就能迅速地与位于异国他乡的亲友通话,打国际电话如同打市内电话那样方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邻”,这段唐代诗人王勃的绝句,不再是夸张比喻和情感抒发,而是真能做到的事了。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先进发达的全球通信网络,世界各国人们的友好交往和工作、生活将会有多么大的不便!
通信网络的诞生,被誉为是通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通信网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它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胜利的当今社会,时间的价值明显上升,有时信息早到或晚到一刹那,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传递与交换信息的通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人青睐。人们要求通信要迅速、可靠、不间断。在按“点对点”的形式组织通信联络时,如果两地间的传输信道受到阻塞,就会使全线瘫痪不能实现通信,从而贻误信息的及时传递。而在建立了通信网络的条件下,情况就大不一样。通信两地间既有直达路由,又有众多的迂回电路。当通信网络部分电路或设备发生障碍时,能自动选择路由,实现迂回通信,此断彼通,此阻彼达,可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条条大路通罗马”。 当4个通信节点呈网状互相连接时,运用排列求和公式可以算出,从通信始端到通信终端的路由共有5条,换句话说,可以通过5个方向建立通信联络;当5个通信节点互相连接时,从通信始端到通信终端的路由共有16条;当6个通信节点互相连接时,从通信始端到通信终端的路由增至65条。由于路由众多,当某一方向出现信息传递拥挤时,就可利用空闲信道接替,实现无阻塞传输,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联络的时效性,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
在电子抗争日益尖锐的今天,通信设施往往成为敌方首选的打击目标。如何提高通信的抗毁生存能力,以确保信息不间断的畅通,这也是人们所期盼的问题。在这一方面,通信网络也能一显身手。
当将众多的通信信道按照一定的规律编织成网时,网络的局部受损只是影响一定的通信呼损率,使接通率下降,但仍能保证生存用户间的通信,不会影响通信联络的全局。例如,当4个通信节点用6对线连接组成网状式网络时,如果其中有一对线出了故障,仍能保持各通信节点间互相连通;即使只有在3对线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一点,因而大大增强了通信网络的抗毁能力,使信息传递不间断。
通信网络以其优异的特性,在通信领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成为通信系统中的神经中枢。随着社会日益信息化,无论是军用通信网络还是民用通信网络都在不断地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秀。下面介绍的是在网络世界中绽放出来的几朵久开不衰的耀眼鲜花,它们分别是光纤通信网、微波接力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这三大通信网络从地面到空中直至九天,将整个地球覆盖,成为组成现代通信网络的三大支柱。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通信网络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