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12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10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MIT辐射实验室
MIT辐射实验室
ENIAC诞生
ENIAC诞生
Bug的由来
Bug的由来
计算机电子管时代
计算机电子管时代
计算机电子时代
计算机电子时代
显示器的演变过程
显示器的演变过程
真空三极管
真空三极管
磁芯存储器
磁芯存储器
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家电脑公司
第一家电脑公司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世界各国真空管历史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真空管工作原理真空管工作原理

1904年11月16日,约翰·安布鲁斯·弗莱明发明了真空管。

真空管是一种电子设备,由抽真空的容器(通常是玻璃或陶瓷)组成,它具有发射电子的阴极(旁热式是由灯丝加热,直热式则灯丝就是阴极)和工作时通常加上高压的阳极。阴极和阳极之间,自阴极算起,第一个电极称为栅极,再增加一个电极则称为帘栅极。第三个电极则称为遏止栅极,可以消除因加入帘栅极引起的二次电子放射现象。栅极能够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对电流起到控制作用。已经制造的真空二极管,三极管,四极管,五极管等有几百种不同的种类和额定功率,在晶体管发明以前,使所有电子学和一切无线电和电视发射与接收装置的基础。

目前,由于消耗功率及体积的考量,真空管多半只运用在少数的特定用途中,特别是高功率高频的通信用途,但近年来,或许是怀旧的气氛使然,某些特定音响用途的真空管再次流行,形成消费电子领域奇特的风潮。另外,像是阳极射线管,X射线管等等则是属于特殊的真空管。

目录

世界各国真空管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英国电子管发展

(图)真空管真空管


    1838年,英国法拉第对1mm/Hg低压空气放电、发光、电导度等加以研究,可以说开启了真空管技术的序幕。二极管的发明人佛莱明也是英国人,1904年他把爱迪生实验用装有电极的电灯泡拿来改装,发明了二极管(他称为振荡管),现在英国以Valve称呼电子管,即引用佛莱明的命名。最初佛莱明检波器与矿石检波器一样没有阳极,不久就加入电阳极,可惜提出专利的时间比Le de Forest稍晚,把电子管之父的美誉拱手让人。由于英国不像美国那么迫切需要长途电话,所以电子管的开发脚步并不急。1911年马可尼公司的兰尼首度开发出三极管,多用于军方的无线电收信机,但由于管内真空无法长期保存,工作很不稳定,后来从美国引进球型真空管的排气,才改良了安定性。1916年BTH推出Type R管,与法国的TM管几乎一样。一次大战中,英国海军致力开发发信管,生产大型真空管,1917年Marconi-Osram Valve所生产的Type T1,是最早的大型发信管。1937年,与RCA有关系的马可尼与GEC两家公司,发表了International Octal系列真空管,以KT(Kinkless Tetrode)这个型号加入束射功率管的行列,也为英国真空管开辟了另一片天空。不论与6V6同级的KT61,或者与6L6相近的KT66,都获得许多人的喜爱。稍后所开发的KT88,成为与RCA 6550鼎足而立的产品。

  法国的电子管
    1908年,Le de Forest到法国宣传他的新球型管Audion,法国本身没有设计真空管的经验,而德国军力扩充迅速,随时有爆发欧战的可能,通信部队的需求迫在眉睫。1914年大战前夕,一位美国人保罗皮森,受德律风根的指派在美国收集最新通信器材情报,当他准备返回德国而在伦敦过境时,德国已经对法宣战。保罗潜入法国被捕,他被引见菲力将军,并从口袋拿出Audion电子管详述其优点,菲力将军立刻安排他在通信部队成立电子管紧急开发项目,这是法国电子管的起源。保罗找到里昂一家灯泡厂Grammont合作,推出原筒型的三极管,成品称为Fotos。虽然法国很晚才加入,但Fotos中的设计精巧,充分发会法国人的创意天分,所以推出后订单如雪。另一家曾试做过佛莱明管的Generale des Lampes公司也紧急加入生产,产品命名为Metal,而产品编号就以负责开发的法军通信队的缩写-TM(Telegraph Military)命名。TM管是一次大战中公认最好的三极管,英国马可尼公司战后买下专利生产。它所采用的管座/插座设计,可轻易的分离开来,也是电子管的一大突破,四脚结构也在欧洲被长期采用。

德国真空管的起源
    1903年,德国人威奈特将放电管上面涂以钡钙等碱性金属氧化物,开发出氧化膜热阴极的原型,这项发明对后来的佛莱明二极管有很大的启示。1906年利班由Braun管得到灵感,以阴极射线Relay的名称申请专利,日后经过多次改良,在1911年8月发表了新的真空管。新真空管在柏林大学举行发表会,结果AEG/德律风根、西门子等公司愿一起合作进行改良,他们的完成品叫LRS Relay。LRS Relay易受温度等外在环境与电源电压的影响,杂音多,灯丝氧化膜也容易剥落,但一次大战前却是长距离电话线的主角。德国在1914年决定为民间电话线路开发新真空管,克服LRS Relay的缺点,最后西门子的Type A获选。Type A师承球型三极真空管,1916年开始发售,一部份用于战场上窃听敌军通信用的手提放大器。之后德国真空管就由西门子与德律风根两家公司为主导,陆续推出许多真空管。

    美国西屋公司的贡献
    美国由于幅员广阔,对长距离电话特别需要,国营的AT&T与他的制造商西屋电器WH(Westinghouse),也因此很早就投入相关研究,甚至将触角延伸到欧洲。西屋公司曾是家电大厂也参与最早的有声电影开发,并积极介入电话相关制造业。Lede Forest尝试把他的三极管用在低周波放大而没有成功,直到1912年终于有些成果,他立刻把中继放大器权利卖给AT&T/WE,并向西屋公司展示其Audion。当时Audion讯号增强会有失真,管内残留气体,阳极电压提高后容易失控,灯丝寿命极短,物理特性不易维持,每个Audion规格都不固定。这个情况对电话中继放大器并不合适,曾经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真空技术,同时在西屋公司从事水银弧光灯中继器研究的阿诺博士,却看出Audion的潜力。阿诺博士首先强化Audion电极的结构,再采用氧化皮膜灯丝,降低工作温度,提高真空度,结果使Audion寿命提高到一千小时。1918年10月,这项成果实际用于费城、纽约、华盛顿间的电话线上,这是世界首度将真空管运用于商用通信电路中,真空管的编号为Type A。之后西屋继续研究,推出广为收音机使用的UV管(Unit Vacuum Tube),比欧洲的四脚管早一年。第一个附有管座的Type M,用于1915年开放的纽约-旧金山大陆横断电话线路中,寿命约400小时。1915年推出的Type L灯丝为Type M的两倍长,寿命则延长为4500小时。一次大战期间,美国政府责成西屋优先投入军用真空管开发。军用管需承受严酷的温度变化、震动、电压不稳等考验,西屋公司最有名的军用管为VT-1与VT-2。最初西屋的电话真空管称为Telephono Repeater Element,军用管则称Vacuum Tube。1920年匹兹堡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无线广播局,在KDKA开播,引起很大回响,西屋以Aeriola的品牌投入家用收音机制造。不过以西屋为名所开发的真空管数量并不多,美国主要的直热式三极管都是Radiotron的产品,有人认为是RCA制造,实际上像112、171、250、245等都是出自西屋手中,西屋在低周波功率管方面技术领先。

    通用电器与真空管
    通用电器以制造直流发电机、电动机、汽车引擎等而闻名,他们介入无线电通信也是从高周波发电机开始。初期无线电公司为得到高周波连续功率而煞费苦心,最初使用电弧式发信机,但工作不稳定。后来想到利用电力交流发电机,并委托通用电器生产,1906年完成的产品只能达到10KHz频率。不过通用预见此后的发展,于是积极投入,1913年完成200KHz,数KW出力的发电机。另一方面,通用的研究室也很快开发出真空管,Pliotron(希腊语,多的意思)与Kenotron(希腊语,真空之意)为通用早期真空管的名字。Pliotron很快朝大型化发展,1914年使用于67KM长距离小型高周波发电机调变实验成功;而通用也发展出200KW的大规模调变发电机。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用把技术加以活用,以克里夫兰的工厂为中心,生产了多种真空管,大战中约生产了20多万个,而西屋责生产了50多万个,对军方贡献良多。

    后来居上的美国RCA
    一次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征收了大西洋横断无限电信局(原隶属于美国马可尼无线电信公司),并致力扩充规模,将原来50W高周波发射机改为GE制造的200KW机器。这部机器由GE免费提供,对当时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战争结束后,英国马可尼等待军方归还电信局,并计画在美国、欧洲设立多处据点大展鸿图。美国海军得知马可尼的企图,于是说服GE公司,干脆买下美国马可尼,于1919年10月先成立Radio Corporation America(RCA),第二年正式并购美国马可尼。由于这层特殊关系,RCA顺利取得GE真空管销售权,同时积极投入无线广播业务,开发家庭用的机器。1921年RCA推出纯钨灯丝的UV-216,成为一般收音机、留声机所用的整流专用真空管鼻祖。1920年RCA/GE联合与AT&T/WE缔结互相使用专利权的契约,次年WE加入这个Radio集团,以Radiotron的品牌销售真空管,并努力扩展真空管的用途,使得美国成为真空管的大本营。GE制造由RCA负责销售的Radiotron,最初型号为UV-200、UV-201,外型和GE军用管类似,内部电极则完全更新,这些GE改良版,成为后来直热式真空管的标准形状。由于上述复杂的协议关系,当西屋以自有品牌销售真空管时,引起RCA强烈不满,经过长期协调,1925年决定AT&T与WE只能局限于民生用无线电收信机的制造和销售,西屋则另外成立一家格雷堡公司经营一般消费用的家电。至于广播用发信设备、录音室用机器、电影音响系统、航空船舶的无线电器材,西屋另外成立Non-Associate公司来销售真空管。1930年美国实施反市场垄断法律,这几家公司组成的「Radio  Group」宣布解体,有先见之明的RCA则早一步成立Radiotron  Manufacturing公司,买下GE的哈里逊工厂,开始自己生产收信管。在Group解体时大家有共识,RCA在1935年以前可生产真空管,而GE与西屋在1935年后才能投入生产。RCA为避免独占地位遭非议,1929年起开始授权给中小厂商参与制造真空管,这使得美国制真空管互换性良好,插座种类降到最低,比起欧洲真空管流通性更佳。1936年,RCA发表了最早的束射管6L6,为业界带来一阵鼓舞。束射管新增阴极同电位之束射形成电极,同时控制栅极与廉栅极的结合,虽然是从四极管发展而来,但它比五极管有更低的阳极特性、更高的效率,以及廉栅极电流低等特性,可以算是真空管发展史上的大跃进。最早的6L6是黑色金属管,后来才变成玻璃管,被许多大型电唱机和扩大机所采用,输出规格为6.5瓦。1937年底RCA同时发表输出4.5瓦的小型6L6,型号为6V6与6V6G,用于一般的收音机中。

      

以民生为导向的Philips
    1891年在荷兰安特奥芬乡下由父子共同创业的Philips,到1903年已经成为欧洲第四大灯泡厂。由于荷兰并未参加一次大战,所以并未投入军用管开发。战后一位无线电工程师Idzerda要求替Philips制造第一号电子管,并以其名字IDZ命名,此人日后成立了无线电台而相当著名。IDZ也是根据Audion改造而来,得到许多业余玩家的青睐,Philips在1919年改良为A、B、C三种型号,正式介入电子管制造与发展。

只做专业用电子管的WE
    由于WE(Western Electric)是世界最大电话公司AT&T的制造部门,所以他们制造的电子管都以专业用途为主,几乎没有民生用管。九0代兴起的300B热潮,把WE的300B捧上天空,这大概也是WE始料未及的。WE很早就因应市场需求,推出104、205、211、212等三极管,同时还把205D、211D等运用在当时几乎独占市场的电影院扩大机上(Type 42、43、46等型号)。WE早期的直热式三极管,阳极为金属网(后改为黑色金属板)、氧化膜灯丝,电极顶部有陶瓷的支撑板,制作非常坚固。1937年发表最早的超短波用电子管316A,戏剧性的将300MHz的传统界线一举提升到UHF频带,此电子管用于飞机的敌我识别系统,可见得WE在这方面的实力。1938年,WE的300B问世,比RCA的2A3晚了几年。这时已接近三极管的末期,但因累积了过去的技能,所以产生平衡性极佳的杰作。300B和同厂的252A相比,只用6W的灯丝电力,阳极最大定格(450V/80mA)时可得到将近18瓦的功率(252A输出8瓦)。比300B稍早的300A在1933年推出,300A的接脚是刺刀式的,为了与2A3竞争因此改成四脚的300B,它们构造、尺寸、特性完全相同。由于300A/300B的优良性能与高信赖性,还有长寿命,不仅是用在WE Type 86、91、92等扩大机上,定电压电源等工业用、军用器材也都有使用,直到六0年代美国太空总署内的仪器都还用300B做电源稳压,它是美国直热式三极管告别世间珍存的一颗耀眼巨星。1996年WE重开坎萨斯城的生产线,重整旗鼓让300B复出,但350美元一支的定价早已今非昔比。

欧美主要真空管厂一览编辑本段回目录

 Arcturus - 美国小厂, 1927年取得RCA授权开始生产旁热管,特色是运用了Carbon Heater。1952年创立者过事后仍继续经营,以使用蓝色灯管著名。

Eitel McCullough - 1925年推出西屋公司的第一支交流真空管,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送信管。

Amperex - 1936年开始制造真空管的美国公司,1955年被Philips收购。

Cunningham - 1915年开始生产三极管,打破Le deForest垄断的局面,后来成为RCA经销商,1931年被RCA并入旗下,而Cunningham则在1933年成为RCA Radiotron的总裁。

Ken-Rad - 1926年创业,以Archatron的品牌行销。

Sylvania - 1924年创立的美国小厂,曾一度停工,1980年代初期恢复生产。

Tung-Sol - 1930年代开始生产真空管,1932年发售自己设计的真空管,二次大战后终止。

De Dorest - 真空管发明人的自有品牌,1915年开始生产,1933年被RCA并购。

National Union - 1930年初由Magnatron、Marathon、Sonatron、Televocal四家公司合并成立,在纽泽西州生产旧型管与传统真空管,二次大战中生产发射管与特殊管,1950年初停产,旋即又重开生产线。

Hytron - 1926年设立,二次大战后被CBS并购。

McCandless - 最早的球型真空管制造商,也是1915年以前美国唯一的真空管生产商,后来成为RCA的经销商直到1930年代。

Myers - 创办人曾在Le de Forest公司工作,不久即独立创业,但遭到多家公司控告侵权。一次大战后改名为RadioAudion,被WE告得躲回加拿大;1920年后重新开业,旋即被RCA控告而破产。

Moorhead - 1915年开始生产,以Electron Relay品牌发售,1923年停业。

GE(General Electric) -世界最大的电机公司,也生产了许多军用真空管。

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1919年设立,世界最大的真空管制造商,1977年关闭生产线。

WE(Western Electric) - 世界最大电话公司AT&T的制造部门,1988年关闭真空管生产线。
WH(Westinghouse) - GE的子公司,最初帮忙GE与RCA生产真空管。

Ediswan -1883年由爱迪生灯泡公司英国分公司与Swan电灯公司合并而成,世界第一支二极真空管由他们所制造,由于蒙英国皇室青睐,得以使用Royalediswan的标志。

A.C. Cossor -1896年成立生产科学用玻璃器具,1902年起生产X射线管,1908年开始制造医疗用灯泡。一次大战时加入真空管生产,开发具有头盔型阳极的特殊管,1930年发表世界最早的高周波五极管。二次大战后与美国喜万年合作,改组为ElectronicTube,1949年被EMI收购而停止生产。

Hivac - 从1932年开始生产特殊真空管的英国小厂。

Mullard -1920年成立,Mullard曾是爱吉斯奥灯泡研究所所长,最初开发了许多特殊的无线电发射管,1927年被英国Philips收购。

Marconi - 1900年成立,从事与无线电有关的真空管制造。

Lissen - 最早是制造收音机零件,1929年开始销售BTH生产的真空管,两年后自己生产,擅长电池式收音机真空管,1935年终止。

BTH (British Thomson-Houston) - 1986年美国GE的前身Thomson-Houston Company的英国分公司,主要产品为重机电,也生产灯泡,战后成为英国首席无线电制造商。1927年与其它公司合并成AEI,以Mazda品牌行

MOV(Marconi-Osram Valve) -1911年首度生产三极管,一次大战期间率先生产大型真空管,1919年与GEC合并,以MOV品牌销售GEC产品。

STC(Standard Telephone & Cable) - 1925年美国WE在英国成立的分公司,1934年后以Brimar品牌出现,最后被并入AEI。

Philips -1891年以制造灯泡起家,1917年加入真空管的生产,近年来已成世界最大的真空管生产集团。Volvo - 1924年成立的德国公司,隶属于Muller的制造部门,后为Philips收购。

Siemens - 德国AGE旗下的大厂,从事真空管与有线电话的制造。

Telefunken -  同样隶属于德国AGE旗下的无线电部门,六○年代停止生产。

Loewe - 1926年开发出复合管的德国公司。

A. Grammont - 一次大战中最早制造球型三极管的法国厂商,成品叫Fotos。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真空管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