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37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7-21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物理学大事年表
物理学大事年表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英汉电脑与网络名词列表
英汉电脑与网络名词列表
101条伟大的计算机编程名言
101条伟大的计算机编程名言
网络用语大全
网络用语大全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名单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微机计算机》创刊十周年之际,该刊对十年以来影响IT发展的硬件做了精彩回顾,评出了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本次入选《微型计算机》100款经典硬件的标准为:用户口碑极佳,对产业影响深远并且改变竞争趋势,代表当时所处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用户关注度极高,在同类产品中质量设计,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曾经多次获得MC编辑选择奖或技术创新奖等等,其荣誉不亚于为其颁发了一个厚重的“终身成就奖”!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图)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Description:
《微型计算机》评选出10年以来最经典的100款硬件:
 1.1995年11月  3Dfx   Voodoo
 2.1996年10月  丽台   Winfast 3D S600
 3.1996年11月  创新   Sound Blaster AWE64 Gold
 4.1997年 1月  昆腾   Quantum Bigfoot CY
 5. 1997年 1月  Intel   奔腾MMX 166MHz
 6.1997年 3月  华硕   TX97系列主板
 7.1997年11月  索尼   VAIO PCG-505
 8.1997年11月  3Dfx   Voodoo2
 9.1997年12月  Acer   52M
 10.1997年12月  创新   PCworks 2.1
 11.1997年12月  Kingmax  PC133 SDRAM
 12.1998年 2月  Intel   740
 13.1998年 2月  帝盟   Diamong Viper 330
 14.1998年 4月  雅马哈  YMF-724
 15.1998年 4月  丽台   WinFast 3D S700 AGP
 16.1998年 4月  Intel   Celeron 300A
 17.1998年 4月  IBM    ThinkPad 600
 18.1998年 5月  AMD    K6-2 350MHx
 19.1998年 6月  漫步者  R1000TC北美版
 20.1998年 7月  帝盟   S90
 21.1998年 8月  创新   SBlive! Value
 22.1998年 9月  帝盟   Rio PMP300
 23.1998年11月  麦兰   M-200
 24.1998年11月  昆腾   火球8 CR
 25.1999年 1月  创新   WebCamⅡ USB
 26.1999年 3月  Matrox  G400
 27.1999年 4月  致福   GVC 56K 网际银梭
 28.1999年 5月  丽台   WinFast S320Ⅱ
 29.1999年 7月  七喜   大水牛电源(当时由台达代工)
 30.1999年 8月  AMD    Athlon 700MHz
 31.1999年 8月  LG    未来窗795FT Plus
 32.1999年10月  Intel   PentiumⅢ 550E
 33.1999年11月  美格   796FD
 34.1999年12月  技嘉   GA-BX2000+
 35.1999年12月  爱尔莎  影雷者X
 36.2000年 3月  微星   6309
 37.2000年 4月  AMD    Duron 600MHz
 38.2000年 4月  索尼   E200
 39.2000年 6月  爱国者  月光宝盒
 40.2000年 9月  罗技   极光旋雕
 41.2000年10月  大白鲨  44X CDROM
 42.2000年11月  惠威   M-200
 43.2001年 4月  先锋   106S DVD
 44.2001年 5月  苹果   iBook G3
 45.2001年 6月  微软   IE 3.0
 46.2001年 6月  希捷   酷鱼4
 47.2001年10月  ATI    Radeon 8500
 48.2001年11月  苹果   iPod
 49.2001年11月  Intel   图拉丁赛扬
 50.2001年12月  迈拓   金钻7代 DiamondMax Plus D740X
 51.2002年 1月  耕昇   钛极3500
 52.2002年 1月  Intel   Pentium 4 1.8A
 53.2002年 5月  东芝   Portege 2000
 54.2002年 6月  AMD    Athlon XP 1700+
 55.2002年 8月  三星   康宝SM-332B
 56.2002年 8月  惠威   T200a
 57.2002年 9月  丽台   WinFast TV2000 XP豪华版
 58.2002年 9月  IBM    腾龙5代 Deskstar 180GXP
 59.2002年10月  Razer   Boomslang 2100
 60.2002年11月  SONY   DRU-500A
 61.2002年12月  希捷   酷鱼7200.7
 62.2003年 1月  金士顿  ValueRAM DDR400
 63.2003年 2月  AMD    Athlon XP 2500+
 64.2003年 3月  升技   BH7
 65.2003年 3月  三星   X10
 66.2003年 3月  IBM    ThinkPad T40
 67.2003年 4月  三菱   Diamond Plus 74SB
 68.2003年 4月  升技   NF7
 69.2003年 5月  飞利浦  107P4
 70.2003年 5月  Intel   Pentium 4 2.4C
 71.2003年 5月  华硕   P4P800
 72.2003年 7月  迪兰恒进 9800SE黄金版
 73.2003年 8月  三诺   N20G
 74.2003年10月  傲森   大白鲨PA-328P
 75.2003年12月  AMD    Athon 64 3000+
 76.2004年 4月  七彩虹  9550 CT冰封骑士
 77.2004年 6月  航嘉   冷静王钻石1.3版
 78.2004年 7月  英飞凌  星河DDR400
 79.2004年10月  爱普生  ME1
 80.2004年12月  漫步者  S2000
 81.2005年 1月  钻石   LanParty UT NF4 SLI-D
 82.2005年 3月  Tt    Mini Tower
 83.2005年 4月  明基   DW1640
 84.2005年 4月  三星   173P+
 85.2005年 5月  西部数据 鱼子酱SE16
 86.2005年 8月  AMD    Athlon 64 X2 3800+
 87.2005年 9月  罗技   G5
 88.2005年 9月  富士通  Lifebook P1510
 89.2005年10月  索尼   VAIO VGN-TX16LP/W
 90.2006年 1月  西部数据 Raptor X
 91.2006年 4月  希捷   酷鱼7200.10
 92.2006年 5月  映泰   TForce 6100 AM2
 93.2006年 5月  明基   FP92W
 94.2006年 6月  技嘉   GA-965P-DQ6
 95.2006年 7月  Intel   Core 2 Duo E6300
 96.2006年 8月  AMD    Athlon 64 X2 3600+
 97.2006年 8月  天敏   电视大师4
 98.2006年 9月  三星   931BW
 99.2006年12月  映泰   “超新星”V7603GS21
100.2007年 2月  讯景   GeForce 8800 GTS 320MB

附:经典产品入选标准(满足3项以上)
  用户口碑极佳
  用户关注程度极高
  因高兴价比而热销
  对产业影响深远并且改变竞争趋势
  代表当时所处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当年在同类产品中质量、设计、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
  当时暂未被市场接受但创新思路被后续产品借鉴
  曾经获得《微型计算机》年度编辑选择或者技术创新奖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编辑本段回目录

 回首十年DIY之路,最先被我们从记忆中提取的往往不是技术变革或者业界大事有的人首先想到的是颠覆游戏视觉效果的Voodoo 3D加速卡,有的人会想起开创网络时代的MODEM有的人则想起千挑万选买来的极品超频处理器……其实对于极富钻研和实践精神,并以精打细算见长的DIYer来说,在逝去的十年中真正无法忘记的无疑是历年的经典硬件。所谓经典硬件,改变或者加速了IT硬件发展进程自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使DIYer的成长之路充满期盼、喜悦和成就感,令冰冷枯燥的硬件世界变得火热朝天、激情四射。十年足以改变太多事物,但却无法改变我们对硬件的热爱更无法湮灭经典硬件带给大家的美好回忆。在此《微型计算机》编辑部盘点出1997年至2007年间最经典的100款硬件,献给伴随MC改版十年一路走来的广大电脑爱好者,与大家共勉。
  经典产品入选标准(满足3项以上)
  ●用户口碑极佳
  ●用户关注程度极高
  ●因高性价比而热销
  ●对产业影响深远并且改变竞争趋势
  ●代表当时所处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当年在同类产品中质量、设计、技术部处于领先地位
  ●当时暂未被市场接受但创新思路被后续产品借鉴
  ●曾经获得MC年度编辑选择或者技术创新奖
  
  ☆1995年11月
  3DfX Voodoo
  1995年11月,Voodoo诞生了,它第一次让电脑用户认识到原来3D时代是如此的美好!Voodoo支持的3D效果非常丰富,其像素填充率更是达到惊人的45MPixels/s,在《红线飚车》、《古墓丽影》等游戏中,是否使用Voodoo加速的效果简直有天壤之别,深深地震撼了所有游戏玩家的心!尽管只是一款3D子卡,Voodoo刚出来时的价格竟然高达数千元,极少有人买得起!直到1997年初,它的价格才逐渐降低。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用省吃俭用,存下钱来买一块Voodoo,实现在3D画面中驰骋的梦想。
  
  ☆1996年10月
  丽台WinFast 3D S600
  如果说Voodoo是3D时代初期最耀眼的明星,那么S3公司推出的S3 Virge系列图形核心则是最普及的第一代3D图形芯片。其中,采用S3 Virge/DX图形芯片的丽台WinFast 3D S600及其后续的3D S680就是第一代普及型3D显卡中的经典。S3 Virge系列图形核心是在主流的2D图形芯片(Tri064+)的基础上加入初级3D加速引擎而来。当时,显卡的公版驱动很少并且性能不佳,丽台凭借着出众的驱动开发能力,把S3图形芯片的性能发掘到极致,不但画质比同期其他显卡更优秀,运行很多早期经典3D游戏也挺流畅。1997年,用这款显卡搭配Pentium MMX处理器更是可以让你的电脑流畅播放VCD,让不少家庭用户首次感受到电脑的视频多媒体应用功能。
  
  ☆1996年11月
  创新Sound BlaSter AWE64 Gold
  如果要评选出ISA声卡之王,那么1996年Creative推出的Sound BlasterAWE64 Gold声卡绝对会毫无争议的当选。这款声卡具备硬件64位复音合成能力,并拥有4MB的波表容量,成为当时MIDI表现力最优秀的声卡。金色的PCB、金色的音频接口、金色的LOGO,使得它的外观极其华贵,而且它的实际音质也相当优秀,音色温暖的特点使其十分讨好听众的耳朵。通过扩展波表内存,你可以将它的音色库提高到28MB,通过扩展子卡,Sound B1aster AWE64 Gold能提供20-bit的S/PDIF数字输出能力……如此丰富的特点让它成为1997年音乐发烧友的最爱。即使是几年以后,还有人为它疯狂寻找支持ISA接口的主板!
  ☆1997年1月
  昆明QUantum Bigfoot CY
  如果你不从90年代中期开始玩电脑,大概不会知道还有光驱那么大的硬盘!在5.25英寸硬盘中,昆腾QuantumBigfoot CY(俗称大脚2代)可算是最后的经典。这款硬盘的转速为3600rpm,虽然看起来转速不高,但由于盘片直径较大,实际传输率也只是比当时的3.5英寸硬盘稍低一些。而它的稳定性非常好,运行时相当安静,价格也比当时的3.5英寸硬盘便宜很多,因此在1997年成为人门级消费者的最爱,最终成为一代经典产品。
  
  ☆1997年3月
  华硕TX97系列主板
  Pentium MMX处理器搭配什么主板最好呢?Intel专门推出7430TX芯片组来支持Pentium MMX处理器。当年,最知名的430TX芯片组主板非华硕TX97莫属,一时我们还真想不起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其它430TX主板。TX97系列主板支持EDO内存,也支持SDRAM内存,兼容性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硬跳线支持75MHz、83MHz等非标准外频,非常适合用来搭配Pentium MMX超频。对于国内早期的DIY发烧玩家来说,TX97系列绝对是必选主板之一。
  
  ☆1997年1月
  Intel Pentium MMX166MHZ
  还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CPU被称为多媒体处理器吗?不错,就是从Intel Pentium MMX系列处理器开始。MMX指令集是Intel公司针对x86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一次重大扩充,使电脑处理多媒体相关任务的能力提高了1.5~2倍。在MMX技术的CPU出现之前,要想流畅地播放电影必须另外购买专用电影解压卡,而MMX CPU则正式宣布了软解压播放电影成为现实,同时代表着处理器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另一方面,PentiumMMX 166MHz以及它的同族兄弟Pentium MMX 200MHz还是当时最好超频的处理器,很多都可以稳定超频一个档次(例如,从166MHz到200MHz),让用户用较少的花费体验更强的性能。本刊不少资深编辑所购买的第一台电脑都是选择的Pentium MMX处理器,可见其当年的风靡。
 ☆1997年11月
  索尼VAIO PCG-505
  10.4英寸显示屏、1.35kg重量、23.9mm厚度,能在1997年就集合这些现在看来也毫不落伍的规格于一身,索尼VAIO PCG-505确实是一款革命性的经典产品。在这个大多数笔记本电脑还免不了“宽大厚重”的时代,PCG-505轻薄的外形、无与伦比的便携性、精巧的设计、主流的硬件配置以及丰富的随机软件,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也让我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轻薄笔记本电脑的魅力。同时凭借出众的表现,PCG-505作为505系列的第一款产品,为505系列逐渐发展成为索尼VAIO最负盛名、也是最为长寿的产品系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7年底
  Acer 52M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经典的键盘是什么?功能花哨的未必经典,耐用好用才最实在。Acer 52M(后来改名为明基52M)键盘就是久经市场考验的经典键盘。它由欧洲著名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内衬钢板,坚固无比。其键帽和键柱塞采用了分体式结构专利设计,每一键都能承受2000万次3牛顿力的敲击,键帽字体全部采用激光蚀刻,非常耐磨。明基52M最大的特色是具有真正的防水功能,其内部结构特别设计有引水槽与排水孔,即使水倒在键盘上也不会损伤内部元件。即使是到了今天,这款键盘在我们心中仍然完美,永不褪色。
  ☆1997年11月
  3DR VoOdOO 2
  提到SLI,也许新玩家认为这是NVIDIA的专利,但如果你是资深玩家,一定记得3Dfx才是家用SLI技术(尽管两种SLI技术有一定差别)的鼻祖。早在1997年11月,3Dfx发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3D加速卡——Voodoo2。相对于Voodoo,Voodoo 2的核心/显存频率提高了将近50%;显存容量也从4MB一下扩充到了8MB或12MB。当时这个支持90MPixel/s图像填充率、Z-Buffering、Anti—Aliasing(反锯齿)、Multi Texture(多重纹理)的怪兽产品让所有竞争对手黯然失色,进一步巩固了3Dfx的霸主地位。更令人惊叹的是,Voodoo 2支持SLI(Scan LineInterleave扫瞄线交错式)技术。通过串连两张Voodoo 2显卡可以使图像的材质填充率大幅增加,处理速度较原本的单张Voodoo 2显卡几乎提高了一倍。虽然购买两张Voodoo 2显示卡的价格相当高昂,但是通过Voodoo 2 SLI技术获得更强性能却是当年每一个游戏爱好者的梦想!
  
  ☆1997年12月
  创新PCWorks 2.1
  1997年,由世界音频权威艾美奖得主Henrry Kloss设计的创新PCWorks音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让X.1多媒体音箱系统的概念在中国生根发芽。PCWorks 2.1音箱的声音通透度、解析力以及近声场还原能力都非常不错,但受限于单元实在太小,因此高频相对刺耳,低音下潜也不深。尽管如此,PCWorks 2.1音箱在当时国内电脑音箱界仍然引起了轰动,它那将低音炮和环绕音箱分离的结构,使电脑音箱从简单的2.0音乐模式拓展到了针对游戏和电影的3D音频模式,使电影和游戏中的声像定位更清晰,声场更加宽阔、宏伟,可谓是电脑2.1多媒体音箱的鼻祖。
  
  ☆1997年底
  KINGMAX PC-133SDRAM
  当Intel开始狂推i820+RDRAM内存时,VIA却继续在支持PC-133 SDRAM的平台上耕耘。此时内存市场深受打磨内存颗粒的困扰,最容易防伪的就是KINGMAX在1997年就已经推出的采用TinyBGA封装的内存。这款PC-133 SDRAM内存的特殊封装形式保证了其内存颗粒大小与众不同,杜绝了仿冒产品的出现。而且,它的超频能力特别好,很多PC-133 SDRAM内存都能超频到PC-150甚至PC-166规格,因此是搭配Celeron等处理器超频的极佳选择。
  
  ☆1998年2月
  Intel 740
  3D时代之初,Intel正式进军图形芯片市场。i740是Intel同Rea13D联合开发的2D/3D图形加速芯片,以画质优秀出名。它也是首款支持先进的AGP2X规范的显卡,支持板载8MB SDRAM,每秒可以生成120万个多边形并拥有130万像素每秒的填充速度。i740的性能在当时可能与NVIDIA Riva 128和Voodoo还存在差距,但是它的兼容性挺好的,又可以较好地运行包括《古墓丽影Ⅱ》等在内的主流3D游戏。对于当时的游戏玩家来说,无论Voodoo还是Riva 128的价格都相当昂贵,i740显卡正好补充了中端主流价位的空白,所以包括不少《微型计算机》编辑在内的不少玩家的第一选择都是i740。
  
  ☆1998年2月
  帝盟Diamond Viper 330
  没有经历过“帝盟”年代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这个品牌的价值。当年,艾尔莎、华硕、这些现在响当当的显卡牌子,各帝盟比起来都只是二流!Diamond Viper 330就是帝盟推出的一款经典显卡。当时采用Voodoo图形芯片的显卡价格偏高,NVIDA的Riva 128成为仅次于Voodoo的选择。Riva 128的特长在于支持OpenGL接口,这是当年Voodoo所不支持的,在运行当时风靡一时的《Quake》时,Riva 128的表现甚至比Voodoo更好。Viper 330当时销量颇佳,正好与帝盟采用Voodoo芯片的显卡激烈竞争,见了这一NVIDIA崛起的年代。
  
  ☆1998年4月
  雅马MYMF-724
  当创新声卡高端市场称王时,我们这些资金有限的玩家买的是什么声卡呢?相信你一定不会忘记雅马哈YMF-724。该声卡音色不错,MIDI合成能力相当出色,支持192个复音(其中64个硬件复音和128个由性能优秀的软波表生成的软件复音),采用了原理类似于A3D的Sensaura3D音效演算方法,实际效果不比A3D 1.0差。更关键的是,它的各种版本驱动非常丰富,配合最新的驱动程序可以支持包括A3D1.0、EAX1.0等在内的多种音效。YMF724声卡的风靡甚至引出了假冒的所谓YMF734声卡,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1998年4月
  Intel Celeron 300A
  在Pentium Ⅱ时代,哪款处理器的性能可以媲美Pentium Ⅱ呢?不是别的,竟然是Intel自家面向低端入门级用户的Celeron!早期的Celeron处理器采用0.35微米工艺制造,去掉了二级缓存,其性能甚至不如Pentium MMX,所以市场反应并不好。很快,Intel又发布了采用0.25微米制程的新Celeron处理器——Celeron 300A(为了与老Celeron300区别,所以加了A字)。Celeron 300A采用Slot 1架构,内建32KB一级缓存并且采用128KB全速二级缓存,综合性能大大提高。不但如此,Celeron 300A的最大优点在于超频非常出色,由于外频仅为66MHz,Celeron 300A几乎都可以轻松超频至标准的100MHz使用,实际频率可达450MHz(100MHz×4.5)。由于采用了全速二级缓存,其性能甚至能超过半速二级缓存的Pentium Ⅱ处理器,第一次创造了“穷人法拉利”的神话。后来,新Celeron还出现过采用Socket 370架构的型号。两者的性能和超频能力没有太大差别。
  
  ☆1998年4月
  丽台WinFast 3D
  S700 AGP
  说到SiS,我们现在的第一反应是其芯片组。不过,不要忘记,SiS也是老牌的图形芯片生产商,它推出的第一款3D加速芯片SiS6326,就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经典。SiS 6326最大的特点是支持DVD硬解压功能,不需要其它辅助芯片就支持DVD/MPEG-Ⅱ影像的流畅播放,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SiS 6326的3D性能虽然不强,但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再加上低廉的售价和DVD硬解压功能,成为很多低价电脑的绝佳选择。丽台WinFast 3D S700 AGP是采用SIS6326的经典显卡代表。它做工优秀,并且附带有丰富的播放软件,再加上丽台本身所拥有的强大驱动开发能力,使得其在同类产品中特别引人关注。
  
  ☆1998年4月
  IBM ThinkPad 600
  如果说ThinkPad是笔记本电脑业界的神话,那ThinkPad 600就是神话中的神话,因为它取得的成就恐怕连ThinkPad自己都无法超越。在吸收了前代产品的经验和在设计上力求完美之后,它把性能和便携性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而且采用了手感极佳的键盘和抽屉式的互换光驱创新设计,无论是做工用料、性能、散热性以及人性化设计,ThinkPad 600在当时都堪称完美,受到了各种类型的市场和用户的一致欢迎。ThinkPad 600也因此成为了ThinkPad历史上销量最大机型,总销量超过200万台,ThinkPad品牌也从此正式步入辉煌。
  
  ☆1998年5月
  AMD K6-2 350MHZ
  到了1998年,Cyrix已经彻底衰落,还能与Intel Pentium Ⅱ和Celeron抗衡的处理器,就只剩下AMD的K6-2了。K6-2处理器尽管浮点运算能力不如Intel的同期产品,二级缓存只能是板载,但它内部集成了64KB高速一级缓存,是Pentium Ⅱ的两倍,并首次集 成了AMD独有的3DNow!多媒体指令集,是Intel MMX指令集的唯一对手,因此号称在游戏中比英特尔的表现还好!不但如此,价格便宜的K6-2 300/350MHz等型号的处理器还有一批带金色N标记的极品处理器,可以稳定超频至500MHz使用。当时的玩家看到这批极品就绝对不会放过!这也是AMD真正开始向Intel挑战的第一款产品,最具历史意义。
  
  ☆1998年6月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
  仅看外表,谁也想不到R1000TC北美版竟然是漫步者最畅销的产品型号,这款售价180元的音箱竟然号称销售了200万套。R1000TC北美版采用了3/4英寸的PV膜软球顶高音单元,指向性宽广柔和而且明快,配套的4英寸陶瓷纸盆低音单元、中低音恬美柔畅。另一方面,它采用仿真木贴皮,动感十足的新造型,十分时尚。最后,“北美版”的字样一直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什么是北美版?官方并没有给过具体说明,但对用户却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1998年7月
  帝盟S90
  当声卡进入PCI时代以后,傲锐(Aureal)的名字迅速随着帝盟S90声卡一举成名。S90声卡采用了傲锐VortexAU8820音频控制芯片,支持A3D 1.0效果。当时,要想用创新的声卡实现声音定位,用户至少需要4.1音箱,而$90第一次用最普及的2.1音箱就可以感受到声音是从何方而来。可以这么说,3D音效的概念就是从帝盟S90声卡开始被大众所接受的。而相对便宜的S90声卡和创新PCWorks 2.1音箱一起成为当年最酷的入门级经典音频配置。
  
  ☆1998年8月
  创新Sound Blaster
  Live!ValUe
  创新公司当时的旗舰产品Sound Blaster Live!问世,这也是创新首款PCI接口的王牌声卡。Sound Blaster Live!的主芯片是功能强大的可编程DSP芯片EMU10K1,是最佳的PC家庭影院与游戏声卡。创新的高端声卡价格一直很昂贵,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它只是一个梦想。终于,Sound Blaster Live!Value推出了,同样采用EMU10K1的它,虽然在一些专业的功能上有所缩减,但从大多数应用来说却和Sound BlasterLive!没有太大差别。我们终于有机会享受到EMU10K1芯片带来的震撼音质!由于价格便宜很多,而且驱动更新很快,它很快成为主流音频爱好者的最爱。
  
  ☆1998年9月
  帝盟Rio PMP300
  习惯于听着iPod生活的新人类们大概永远也不清楚,如今大家能自由地听MP3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当年帝盟(Diamond)正式推出Rio 300MP3播放器,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机器竟然引起惊涛骇浪般的法律纠纷。唱片出版商们联合起来,对MP3的合法性进行围攻。然而,最终这场官司以帝盟胜诉而结束。Rio 300 MP3播放器并非第一款MP3播放器,基本内存只有32MB,只能放在10多首歌曲,但这场官司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宣传,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个人随身数字设备。
  
  ☆1998年11月
  MiCrolab M-200
  作为早期南派音箱的代表和国产多媒体2.1音箱的先锋,麦兰(Microlab,现在的麦博公司)M-200受到了DIY市场的一致好评。相对当时粗制滥造并且大量充斥市场的杂牌多媒体音箱,M-200简约时尚的造型和良好的做工给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如此该音箱的音质在主流产品中也处于上乘,音质以细腻的中高音和出色的低音见长。与音质相当的国际品牌同类产品相比,M-200的价格相当平易近人,一时间倍受消费者推崇,最终成为最畅销的国产2.1多媒体音箱之一,甚至到了2007年麦博仍推出了以该型号命名的新产品,可见其巨大的影响力。
  
  ☆1998年11月
  昆腾火球8 CR
  1998年,作为Ultra ATA-66规范的发起人,昆腾率先发布了其首款支持Ultra ATA-66规范的火球八代(Fireball CR)硬盘。这款硬盘采用MR磁头、拥有512KB缓存、5400rpm的转速等规格,典型平均寻道时间为9.0ms。火球八代硬盘可算是昆腾火球系列硬盘中的巅峰之作,其数据传输率非常稳定,平均寻道时间也是当时5400rpm硬盘中最快的。更关键的是,火球八代硬盘秉承了火球系列硬盘一贯优异的超频性能,可以稳定地工作在41.6MHz的PCI总线频率下。当时大多数主板没有锁定PCI总线频率的功能,因此要想对Celeron 300A等处理器超频,火球8代系列硬盘是必然的选择。
  
  ☆1999年1月
  创WiwebCam Ⅱ USB现在宽带普及,每个人都在家里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视频交流很普遍。而在网络并不发达的98、99年,上网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更别说视频聊天了。99年初,创新推出了USB接口的WebCam Ⅱ,让玩家能够便捷地体验视频交流的乐趣。这款摄像头采用了USB 1.1接口,能够在160×120分辨率下以30帧/秒的速度捕获视频图像,并达到插值40万像素的静态拍摄画面。当时数码相机相当昂贵,创新WebCam ⅡUSB已经能够替代入门级数码相机使用了,物超所值。
  
  ☆1999年3月
  Matrox G400
  尽管Matrox目前已经退出PC显卡市场,但说3D时代初期画质最的显卡,相信很多老玩家仍然要给Matrox G400显卡投上一票。G400显卡3D处理能力在时来看是并不强,但仍然有不少亮点,例如第一个提出了凹凸贴图的概念。凭借着双头输出和出色的2D画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和它的后继者G450等一直是2D作图用户的首选显卡。即使是多年以后,仍有很多玩家在互联网上收购2手的Matrox G400、显卡收藏。
  ☆1999年4月
  致福GVC 56K网际银梭
  在宽带上网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你还记得拨号上网的“滴……滴……”声吗?1999年,国家大幅度下调拨号上网资费,网民数量大幅度增加,家里养只“猫”(MODEM)成为时尚。来自我国台湾省的致福GVC 56K网际银梭就是其中一款非常经典的MODEM。当时3Com等国际品牌的MODEM产品都比较贵,而MODEM对拨号网络的速度影响又很大,用户们都为到底购买哪款MODEM而烦恼。而在本刊当年的测试中,致福GVC 56K网际银梭的性能非常不错,工作也很稳定,获得编辑选择奖,而且它的价格相对于国际品牌要实惠不少,获得很多早期互联网用户的肯定。
  
  ☆1999年5月
  丽台WinFast S320 Ⅱ
  当NVIDIA发布Riva TNT2以后,3Dfx的日子就难过了。TNT2支持32MB显存,峰值像素填充率为250Mpixels/s,真正支持AGP 4X接口,支持32,bit真彩渲染,最大材质贴图也达到了2048×2048。而当时3Dfx的主力显卡Voodoo3仅支持16-bit真彩渲染和256×256材质贴图,而且并不能真正利用AGP接口带宽。Voodoo3只有在16位色的3D加速渲染方面和Riva TNT2系列打成平手。丽台WinFast S320 Ⅱ显卡就是采用Riva TNT2中的巅峰之作,不但附送一些优秀的3D试玩游戏,而且驱动和做工也让人满意。
  
  ☆1999年7月
  七喜大水牛
  1999年,随着超频的流行,电源的品质开始逐渐被用户所关注。当时有很多山寨电源做工极差,因此很多玩家即使有极品处理器也超频不了。而那时台达生产的电源用料扎实,做工优秀,是很多玩家心仪的产品。此时,七喜开始推出大水牛品牌的电源。初期的大水牛电源全部是由台达OEM生产,并且价格比台达品牌的同类产品更便宜,一举成为市场中的大热门。很多想超频的玩家都点名要这款电源,因此它也成为一代经典。
  
  ☆1999年8月
  AMD Athlon
  700MHZ
  在1999年8月,AMD革命性地推出了采用EV6总线的K7架构Athlon处理器,在处理器架构上与Intel彻底分手。K7架构CPU的接口插槽由Socket 7改为Slot A,与Intel处理器不再兼容。新的EV6系统总线架构让AMD处理器频率上限大幅度提升,效率也远远超越Pentium Ⅲ。此外Athlon处理器一改以往AMD处理器的浮点运算能力较弱的毛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比Intel Pentium Ⅲ处理器更强。Athlon的出现让AMD拥有了挑战Intel的资本,同时也促使处理器开始高速向前发展。
 ☆1999年8月
  LG未来窗795FT Plus
  你还记得以前有一种看起来画面内凹的纯平显示器吗?在那个由特丽珑和钻石珑两大显像管垄断高端CRT显示器的年代,似乎采用其它显像管就等于低端显示器,但是LG的推出的“未来窗”795FT Plus物理纯平显示器改变了这种状况。795FT Plus使用了被称为“方管”的显像管,让显像管内外都做到了真正的完全平面,使画面没有任何扭曲变形,可视视角达到180°。因此这款真正纯平显示的未来窗795FT Plus成为了LG最畅销、口碑最好的CRT显示器之一。
  
  ☆1999年10月
  Intel Penltium Ⅲ 550E
  1999年2月,Intel发布了经典的Pentium Ⅲ处理器。初期的Pentium Ⅲ处理器采用0.25微米制造工艺的Katmai核心,其512KB L2缓存仅以半速运行,性能比Pentium Ⅱ没有太大提升。很快Intel推出了0.18微米制程的Coppermine核心、256KB全速L2缓存的新版Pentium Ⅲ处理器。由于制程升级,Coppermine的核心电压从2.0V降低到1.65V左右,而其中编号中末尾为E的型号初始外频只有100MHz,成为非常容易超频的极品。原本频率为550MHz的Pentium Ⅲ 550E在很多i440BX主板上可以轻松超频至133MHz前端总线,实际频率达到733MHz,让玩家一举体验当时最强处理器的魅力。
  
  ☆1999年11月
  美格796FD
  在美格796FD上市之前,所有的15、17英寸纯平显示器都使用多个按键来控制显示器的OSD菜单。美格796FD却创新地采用了“单键飞梭”,这种控制扭将所有OSD菜单操作都集于一身,操作起来直观方便,在当时“单健飞梭”变成了高端、时尚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特丽珑显像管,是当时最便宜的珑管显示器,甚至被玩家们当作了SONY特丽珑显示器的二品牌产品。因此美格796FD供不应求,也成就了美格显示器的辉煌。
  
  ☆1999年12月
  技嘉GA-BX2000+
  20世纪末,最让玩家恐惧的病毒是什么?当然是主板杀手CIH。CIH病毒专门破坏主板的BIOS和硬盘的分区表,可以直接让你的电脑瘫痪。然而,当时选择技嘉的BX2000系列主板却不用担心主板损坏的问题,因为技嘉拥有独特的DualBios技术,设计有2颗BIOS芯片,坏了一个还可以用另一个修复。GA-BX2000+是技嘉公司推出的2000年纪念版本,同样采用Intel 440BX芯片组增加了CPU电压及外频的调整功能,外频最高甚至能调整到152MHz,板上跳线的组合还可以调节是否在133MHz下使用PCI总线4分频。BX2000+还支持超频电压自动调整跳线,主板可以自动将CPU的电压上调到一个安全范围,既保证安全又帮助超频。1999年是i440BX芯片组最后的辉煌,许多各具特色的超频主板在这段时间出现,例如升技的BH6和华硕的P3B-F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20世纪末的超频经典时代。
  
  ☆1999年12月
  ELSA 影雷者X
  这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显卡,影雷者X采用GeForce 256图形芯片。GeForce 256是首次支持硬件T&L(多边形转换和光照处理)的图形芯片,让T&L运算速度达到了当时由CPU运算的2~4倍,减轻了CPU的浮点运算负担。从此,原本功能简单的图形芯片也从这里开始演变为GPU(图形处理单元),是现代GPU的雏形。依靠这一点,GeForce 256打败了同时期的Voodoo3和G400显卡。其中,ELSA影雷者X凭借优秀的显卡品质和强大的驱动设计,获得了发烧友的推崇,被奉为一代经典显卡。
  
  ☆2000年3月
  微星6309
  在Intel Pentium Ⅲ时代,VIA作为能与Intel相抗衡的芯片组大厂,推出了性价比优秀的694X芯片组,其中以微星6309主板的功能和配置最为出众。微星6309具有当时非常少有的LED侦错灯,通过LED灯你可以简单地判断主板的启动错误,它的另一大特色是集成了创新5880音频芯片,令主板集成声卡的音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性价比突出。因此微星6309主板上市之后便大受市场欢迎,销量非常高,而且还一度出现了假货的情况,足以可见其热销程度。
  
  ☆2000年4月
  AMD Duron 600MHz
  还记得用铅笔给处理器超频的日子吗?不错,那就是AMD的另一款超频极品,Duron 600处理器。和Celeron一样,Duron也是一款缩减版的处理器,但是其缩减的主要是L2 Cache,架构却是当时很先进的EV6总线架构,完全保留了Athlon处理器浮点运算能力超强的特点,再加上Duron的L1和L2缓存均采用全速Cache,使得当时Intel同档次的Coppermine核心Celeron在浮点运算方面完全不是其对手。不但如此,由于Duron芯片的L2 Cache较小,功耗及发热量相对较低,因此拥有极为强大的超频能力。为了避免超频影响高端产品的销售,AMD甚至首次采用了锁定倍频的方式。不过很快玩家们发现,Duron 600可以通过用铅笔(或导电漆)连通处理器金桥来破解倍频锁定,破解后至少能够超频到800MHz,不少极品甚至达到1GHz。一时之间,Duron 600和B2以上的铅笔非常抢手,在Tualatin核心Celeron出现之前,简直就是中低端超频玩家的首选。
  
  ☆2000年9月
  罗技极光旋雕
  罗技鼠标中的经典一直层出不穷,但是极光旋貂鼠标却是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款。它采用安捷伦A2051光学引擎,配备了800dpi的感应器,扫描速度为每秒2500帧/s。当时,光电鼠标虽然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在玩游戏时的却普遍存在定位不好,容易跳帧的问题。而极光旋貂鼠标在游戏中的定位十分精确,几乎杜绝了跳帧的现象,是第一款普遍获得FPS游戏玩家认可的光电鼠标。这款鼠标采用对称设计,因此双手通用,手感也十分舒适。其上市参考价格为249元,后来市场价逐渐降低到170元左右,当时市场销售相当火爆。

 ☆2000年4月
  SONY E200
  在CRT时代,SONY原厂的特丽珑显示器绝对是广大玩家的终极梦想之一。然而SONY的G系列专业级显示器价格实在太贵,绝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因此,当SONY E200显示器出现以后,大家一下有了一个可以体验SONY特丽珑显示器的机会。E200显示器的指标虽然没有G200那样高端,但仍然拥有出色的聚焦与艳丽的色彩,画面失真极小,而且其售价也逐渐降到3000元左右,成为大家买得起的高端显示器,因此颇受发烧友追捧。
  
  ☆2000年6月
  华旗爱国者月光宝盒
  面对越来越火爆的DIY市场,华旗推出了爱国者系列机箱中极具代表性的精品一月光宝盒。这款以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中特色道具命名的机箱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免工具装卸的概念,把多年不变的机箱设计理念带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那以后,各个机箱品牌都开始考虑用户安装时的便捷化设计,各种采用手拧螺丝或者免螺丝的机箱产品层出不穷,DIY玩家装机也变得更加方便。
  
  ☆2000年10月
  大白鲨144X CD-ROM
  就算你在2000~2001年没买过电脑,也一定知道大白鲨光驱的大名。当时CD-ROM光驱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没有一款产品特别突出;同时,当时电脑玩家流行用CD-ROM来播放VCD光盘,而VCD光盘的质量参差不齐。此时大白鲨44X CD-ROM光驱以“通吃所有烂盘”的口号和能力杀人市场,立刻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仅从层出不穷的大白鲨假货光驱中,我们就能知道这款产品是多么受欢迎。
  
  
  ☆2000年11月
  惠威M-200
  2000年,第一款Hi-Fi级高保真电脑音箱面世了,这就是惠威的M-200音箱。M-200音箱是惠威进军多媒体音箱领域的第一款产品,首次将Hi-Fi音箱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多媒体音箱上,让电脑用户也有了聆听天籁的机会。它采用了经典的TN-25高音单元和S5N低音单元,并首次运用了准非对称箱体结构,避免普通多媒体音箱的高音延迟现象。M200的音色温暖醇厚,质感出色,自然柔美,强调音乐中细节的表现,是用电脑听CD的最佳选择。这款2.0音箱的价格当时高达千元,多年以后售价仍在900元以上。
  
  ☆2001年4月
  先锋106S DVD
  在光驱中,先锋的DVD-106S是一款不得不提的经典产品。这款DVD-ROM驱动器采用吸入式设计,只要将碟片放在驱动器的入盘口,稍微用力推一点,光盘就会被自动吸入。这样做的好处是防尘能力好,没有托盘式驱动器的进出托盘的噪音,即使垂直摆放使用也相当方便。这也是先锋首款支持DMA66的光驱,资源占用率比DMA33的产品更低。先锋106S的读盘能力不错,发热量较小,是当时玩家心中的极品DVD光驱之一。
  
  ☆2001年5月
  苹果iBook G3
  即使你不是苹果笔记本电脑的忠实用户,相信你也听说过苹果“小白”,是的,它是苹果用户对2001年5月面世的白色版iBook G3的昵称。这个如同艺术品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绝对是笔记本电脑设计史上的经典,不但奠定了iBook的设计风格,它的许多设计在现在也颇为流行,比如顶盖上的透明塑料材质、无锁扣设计、白色透明键盘、无缝触摸板等等。同时,它为iBook打响名头,也为后来G4系列的畅销打下基础。
  
  ☆2001年6月
  微软IE 3.0
  在IT业界畅销6年之久的产品,你能找出几款?2001年中期,随着第2代IntelliEye引擎的研制成功,微软推出了最新的旗舰级产品光学银光鲨3.0(简称IE 3.0)——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游戏鼠标之一,在CS国度之中,它甚至被膜拜为“神品”。也正是IE 3.0的兴起,让游戏玩家真正开始懂得手感的价值。IE 3.0可以说开启了游戏鼠标的概念。在随后6年之中,微软甚至为IE 3.0推出过不下10款各种后续版本。
  
  ☆2001年6月
  希捷Barracuda IV
  在今天的硬盘市场,希捷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了。然而,你还记得希捷硬盘是从何时开始被玩家们认同的吗?不错,是Barracuda Ⅳ硬盘。虽然希捷是最早推出桌面级7200rpm硬盘的品牌,但是前几代产品要么发热量过大,要么返修率偏高,都不是很成熟的产品。到了Barracuda Ⅳ时代,希捷的7200rpm硬盘终于走向成熟。Barracuda Ⅳ硬盘的单碟容量为40GB、采用2碟片封装,最大容量80GB,平均寻道时间8.9ms。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液态轴承马达,大幅度降低了噪音,发热量也控制得很好。Barracuda Ⅳ硬盘是PATA硬盘时代的长寿产品,由于随后的Barracuda Ⅴ硬盘也存在发热量大的问题,所以直到2年后更经典的Barracuda 7200.7推出,Barracuda Ⅳ硬盘才真正停产并退出市场。
  
  ☆2001年10月
  ATI Radeon 8500
  在3Dfx倒下之后,NVIDIA成为显卡市场的霸主,能与之竞争的就只剩TATI。2000年,ATI推出了第一代Radeon显卡,但那还不足以和NVIDIA当时经典的GeForce 2系列显卡抗衡。在2001年,ATI终于发布了第一款足以令NVIDIA胆寒的产品——Radeon 8500显卡。Radeon 8500采用0.15微米工艺制造,拥有6000万个晶体管,支持DirectX 8.1和OpenGL 1.3,支持包括Truform、SmartShader等在内的不少全新技术,同时也是第一款将双头显示功能引入到中高端家用市场的显卡(此前高端的GeForce2/3或者Radeon显卡都没有提供“双头”功能)。当时的Radeon 8500多数都是ATI的原厂产品,做工相当优秀,再加上ATI的画质一向出色,因此颇受玩家追捧。
 ☆2001年10月
  苹果iPod
  到目前为止,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数码产品是什么?相信如果苹果iPod系列MP3播放器说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2001年底发布的iPod揭开了个人影音娱乐的一个新时代,它已经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产品,而是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因为它,苹果再次起死回生,因为它,闪存、微硬盘竟然都会不时的缺货,也因为它,WalkMan的鼻祖SONY竟然一败涂地。iPod还会火多久已经不重要,从硬件角度去分析iPod也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拿起iPod,尽情去享受最酷的音乐时代。
  
  ☆2001年11月
  Intel图拉丁赛扬
  在Intel赛扬处理器中,除了早期的赛扬300A,另一款“传奇”之作非图拉丁赛扬莫属。图拉丁处理是Pentium Ⅲ和Pentium 4之间的过渡产品,Intel原本希望苦心设计的第一代Pentium 4处理器(Willamette核心)能一炮打响,不料采用0.13微米制程,512KB二级全速缓存的图拉丁处理器在性能上超过了第一代Pentium 4处理器。因此Intel“痛下杀手”,将其二级缓存减半,前段总线从133MHz降至100MHz,推出图拉丁赛扬处理器,面向低端市场。但这反而成就了赛扬处理器新的辉煌,图拉丁赛扬可以轻松超频至133MHz使用,功耗仅为27w,超高的性价比完全压制了AMD雷鸟、毒龙处理器,成为当时电脑玩家的首选处理器。
  
  ☆2001年12月
  迈拓金钻7代DiamondMax
  Plus D740X
  2001年底,迈拓完成了对昆腾硬盘部门的收购。随后,迈拓金钻7代硬盘问世了。这是继希捷Barracuda Ⅳ之后,业界第二款单碟40GB的7200rpm硬盘。有人认为该系列硬盘的技术实际上源自昆腾。D740X的最大盘片数只有二张,最高容量为80GB,但其宣称的平均寻道时间仅为8.5ms,是同时代最低的产品之一,在小文件存取方面有明显优势。DiamondMax Plus D740X还是当时唯一支持Ultra ATA 133接口规范的硬盘之一,如果你选择VIA、SiS等芯片组,可以获得接口速度提升。这款硬盘的销售周期相当长,直到后来SATA接口硬盘开始出现后,才被DiamondMax Plus 9硬盘所替代,堪称PATA硬盘时代的经典。
  
  ☆2002年1月
  耕升钛极3500
  从GeForce 2时代开始,为了更好地运行3DMax、AutoCAD等专业软件,玩家们热衷于将几百元、几千元的普通显卡改造为上万的专业显卡。这种显卡改造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和危险性,而耕升从GeForce2 MX 400黄金版开始,在显卡上增加了“神奇跳线”,只要短接该跳线,普通显卡就能立刻变为专业显卡Quadro。耕升钛极3500采用GeForce3 Ti 500核心,优秀的做工、良好的超频能力和“神奇跳线”功能让它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超值显卡。“神奇跳线”系列还有GeForce2 MX 400普及版、钛极220/2200等,适合不同性能需求的玩家。
  
  ☆2002年1月
  Intel Pentium 4 1.8A
  真正开创奔4时代的并非性能令人诟病的Willamette核心Pentium 4,而是2002年初上市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它不仅将地级缓存容量扩大一倍,达到了512KB,还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0.13微米制程,超频潜力极佳。其中最具传奇色彩当属Pentium 4 1.8A,其B0和C1步进的版本基本都能够轻松超频至2.50Hz和3.0GHz以上,让普通DIY玩家也能享受天价处理器独有的极速快感。由于性价比极高加之货源相对充足,Pentium 4 1.8A成为2002年最受欢迎的Intel处理器,甚至在2003年仍有玩家跑遍电脑城抢购这款经典处理器。
  
  ☆2002年5月
  东芝Portege 2000
  被称为“World's Thinnest”(世界最薄)的Portege 2000是笔记本电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凭借14.9mm~19.1mm的超薄机身厚度,它击败同时期的夏普UM10成为当时最纤薄的笔记本电脑,也成为了东芝最为经典的超轻薄机型。Portege2000采用了更为小巧的1.8英寸硬盘、低温多晶硅显示屏和铝镁合金外壳等等优秀设计,而且双电池设计让它拥有了超长的电池使用时间,是追求极致便携用户的首选。同时,Portege 2000对东芝的后续超轻薄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Portege 2000为设计蓝本的R系列也获得成功,成为业界最为畅销的超轻薄系列之一。
  
  ☆2002年6月
  AMD Athlon XP 17004+实事求是地说,在采用Thoroughbred核心之前,为Athlon xP挑选散热器是十分伤神的事。基于0.13微米制程的Thoroughbred核心不仅大幅降低了发热量,还创造了AMD历史上最经典的超频神话——采用ThoroughbredBO步进核心的Athlon XP 1700+,通常情况下都能将外频从133MHz提升至166MHz,实际运行频率由1.47GHz稳超至1.83GHz,达到AthlonXP 2200+的水平,更有甚者能够超至2.2GHz,相当于Athlon XP 2800+,性能几乎翻番。更要命的是,这款处理器的价格相当低廉,以至于成为当时主流DIY玩家的首选处理器,并使AMD“粉丝”队伍迅速膨胀。
  
  ☆2002年8月
  三星康宝SM-332B
  尽管COMBO早已被功能完善的DVD刻录机取代,但却无法改写其在2002年引领光存储潮流的历史。作为COMBO的主导厂商,三星当年推出的康宝(COMBO)SM-332B可谓风光无限,其32X CD-R刻录、10X CD-RW刻录、40X CD-ROM读取、10X DVD-ROM读取的速度指标已经不亚于主流的CD刻录机和DVD光驱,还特别针对“国情”优化了读写性能以及取消了DVD区码保护。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SM-332B打破了COMBO的价格坚冰,其售价比购买CD刻录机加DVD光驱便宜很多,只需一次投资就可以获得当时所有的光存储功能,几乎成为既要玩刻录又要看DVD大片的玩家们的标配。
 
  ☆2002年8月
  惠威T200a
  在曲指可数的顶级多媒体2.0音箱中,惠威T200a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采用奇特的倒三角箱体的T200a时,万万没有想到这便是当年乃至今后多年内音质最出色的音箱之一。它完全按照Hi-Fi理念设计与制造,尽管没有令人血脉膨胀的低音和高亢人云的高音,但忠实还原音乐的能力却是多媒体音箱所不能企及的,声场的真实性完全可以媲美昂贵的Hi-Fi音箱,它会让你听到平时无法聆听到的乐章细节。T200a打破了当年多媒体2.0音箱的售价纪录,但超凡的音质、真实的音场以及极具创意的造型仍然使其持续热销,至今仍被音乐发烧友推崇。
  
  ☆2002年9月
  丽台WinFast TV2000
  XP豪华版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丽台在2002年初推出了好评如潮的WinFast TV2000 XP电视卡,作为这款知名产品的升级版,WinFast TV2000 XP豪华版除了播放电视和FM广播功能外,还具有视频采集、声音采集、音频输出功能,并且附带了功能强大的遥控器,在当时的电视卡中算得上是豪华配置。WinFastTV2000 XP豪华版针对电视节目录制功能提供了十余种编码格式,便于用户在效果和容量之间选择。电视播放软件还提供了时光平移、子母画面、频道自定义、影音即时邮件等实用功能。或许今天看来这些功能并不算什么,但在5年前却将这款电视卡推向了神坛。
  
  ☆2002年9月
  IBM腾龙5代DeskStar
  180GXP
  2002年,IBM在硬盘领域栽了大跟斗。其玻璃硬盘系列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使得IBM腾龙硬盘的名声大打折扣,市场人气一落千丈。为了挽回败局,IBM最终决定放弃玻璃盘片,从腾龙5代(Deskstar 180GXP)开始重新使用铝质盘片并运用液态轴承马达。180GXP硬盘当时背负着扭转败局的使命,因此产品规格超前。其单碟容量达到了60GB,最多可以封装3张碟片,最大容量可达180GB。这些规格都比当年主流的DiamondMax Plus D740X和BarracudaⅣ要高。180GXP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接近60MB/s,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也是持续传输速度最快的PC主流硬盘。虽然最终180GXP硬盘并没有挽回IBM硬盘部门的命运,但这并不影响它是当时性能最强的PC主流硬盘的事实。
  
  ☆2002年10月
  Razer BoomsIang 2100
  作为骨灰级玩家的梦幻品牌,Razer的每一款鼠标几乎都被视为神作。特别是Boomslang2100,由于深受Fatallty青睐,因此被奉为史上最经典的游戏鼠标。Boomslang 2100具有高达2100dpi的分辨率,能够在游戏中提供几近完美的准星移动速度与定位精度。最令人难忘的是其“on-the-fly'’灵敏度调节功能,能够即时为游戏中的各种武器设定不同的灵敏度,无论是《CS》中的AK-47和AWP,抑或是《QUAKE 3》中的轨迹枪和火箭炮,玩家都能得心应手发挥自如。与罗技和微软的游戏鼠标相比,Boomslang 2100不菲的身价很难令人接受,但我们至少应该记住它。
  
  ☆2002年11月
  SONY DRU-500A
  早年由于制定DVD刻录标准的DVD论坛和DVD联盟的互相对立,导致消费者要刻录DVD+R/RW和DVD—R/RW,就必须购买两台刻录机。经常为用户带来创意和惊喜的SONY,推出了首款同时支持DVD+R/RW和DVD—R/RW的刻录机DRU-500A,由此开创了DVD刻录格式的整合时代。尽管是第一款DVD±R/RW刻录机,但DRU-500A的体表现却非常成熟,各种DVD刻录和CD刻录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它还捆绑了丰富实用的刻录、备份和媒体播放软件,对于资金充沛的用户来说,它绝对是2002年至2003年最棒的DVD刻录解决方案。
  
  ☆2002年12月
  希捷酷鱼17200-7
  还记得吗?今天统领市场的希捷硬盘,在5年前只有当配角的份,甚至只能靠价格优势吸引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为扭转性能总是略低于竞争对手的情况,希捷于2002年底推出了酷鱼7200.7,采用当时领先的80GB单碟容量,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希捷专利的液态轴承马达还使酷鱼7200.7成为那时最安静的7200rpm硬盘。特别是酷鱼7200.7是第一款采用原生SATA接口的硬盘,与其他采用桥接芯片实现SATA的硬盘相比,寻道时间更低,而且还首先降至主流价位,以至于在上市后的4年内一直受到主流用户的厚爱,相信不少读者现在还在使用经典的酷鱼7200.7。
  
  ☆2003年1月
  金士顿ValUeRAM DDR400
  2003年随着400MHz FSB的Athlon XP和800MHz FSB的Pentium 4的风行,DDR400内存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金士顿于1999年推出的ValueRAM内存凭借良好的口碑和终身保固的售后服务,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当年上市的ValueRAMDDR400以成熟稳定、质优价廉著称,尽管有时会采用不同品牌的内存颗粒,但凭借优异的做工和精心的参数设置,始终能够保持品质稳定。最令玩家欣喜的是,ValueRAM DDR400的价格相当平易近人,即便与无品牌的散装内存相比也不算贵,因此从2003年开始它便成为大众消费者首选的DDR400内存,直到今天仍有不小的销量。
  
  ☆2003年2月
  AMD AthlOn XP 2500+
  AMD Athlon XP 2500+之所以名扬天下,关键在于它采用了已经堪称经典的Thoroughbred核心的改进版——Barton核心,二级缓存增加至512KB,外频为166MHz。不过最初谁也没想到Barton核心的最大好处,直到高端的Athlon XP3200+发布后才发现,它与Athlon XP 2500+采用了相同的倍频,区别仅在于外频分别为200MHz与166MHz。说白了Athlon XP 2500+就是Athlon XP3200+的降频版,因此几乎每颗Barton核心的Athlon XP 2500+都能够以超频的方式恢复本来面目,低廉价格竟然换来高端性能,令人痴狂的Athlon XP2500+迅速红透半边天,AMD借此又火了一把。

  ☆2003年3月
  升技BH7
  继经典的440BX超频主板BH6后,升级BH7又成为533/800MHz FSB Northwood Pentium 4时代的经典之作。BH7虽然采用的是845PE芯片组,但却可以支持800MHz前端总线和DDR400内存,并目,通过内置芯片的方式支持新一代SATA存储接口。超频是这款主板的看家本领,四相电源、6:1FSB-PCI分频、高品质Rubycon电容以及大名鼎鼎的SoftMenu ⅢBIOS超频功能,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主板在800MHzFSB下的稳定性,成就了无数玩家Northwood Pentium 4超频之梦。可以这样说,升技BH7是在865PE主板上市之前最经典最超值的845PE主板。
  
  ☆2003年3月
  三星X10
  不说别的,单就“全球第一款迅驰笔记本电脑”的头衔,就足以说明三星X10在笔记本电脑历史上的地位。同时,得益于迅驰平台优秀的功耗控制以及采用的9.5mm规格超薄COMBO光驱,这款14.1英寸全内置独立显卡机型还保持了相当轻薄的身材,1.85kg的重量和23mm的厚度即使是现在看来也非常出众,因此X10成为了第一代迅驰平台最热销的全能型笔记本电脑之一,而三星也凭借X10的优异表现,从后来者一跃成为国际一流笔记本电脑厂商之一。
  
  ☆2003年3月
  IBM ThinkPad T40
  TinkPad历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一举奠定ThinkPad在高端商务机型上的霸主地位,被称为IBM有史以来最经典的ThinkPad。经过T20、T30系列的经验积累,T40成为了一款堪称完美的商务笔记本电脑,它不但继承了ThinkPad的众多经典设计,而且采用了刚刚推出的第一代迅驰平台,不但机器更轻更薄,而且具备了更长的电池使用寿命和卓越的无线性能,在性能、功能、使用舒适度、稳定性等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从而广受推崇,甚至成为“专业”的代名词。
  
  ☆2003年4月
  三菱Diamond PlUS 74SB
  在CRT时代,高质高价的三菱显示器总是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兴叹,但是三菱2003年推出的Diamond Plus 74SB却是个例外。这款显示器定位于主流家庭用户,采用17英寸三菱钻石珑纯平显像管,画面清晰、色彩艳丽,无论文本还是图像的显示效果均近乎完美。非常特别的是Diamond Plus 74SB还能通过NaViSet软件用鼠标调节显示器属性,在当时是相当吸引眼球的技术。为了与高端专业产品拉开差距,Diamond Plus 74SB的带宽仅为110MHz,最高分辨率只能达到1280×1024,但是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并无太大影响,何况它还保持了三菱高水准的画质,绝对是当年主流CRT显示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2003年4月
  升技NF7
  2003年可谓升技最辉煌的一年,Intel平台和AMD平台两面开花。在所有老玩家的记忆中,nForce 2主板是Athlon XP的黄金搭档,其中升技NF7凭借优异的品质、极强的稳定性、极佳的超频性能,以及双通道DDR400、SATA RAID等高端配置博得了人家的喜爱。在当时这款主板几乎是Barton核心的AthlonXP 2500+的绝配,以至于经销商圈内流传出“每卖一颗Barton就等于帮升级卖一块NF7”的惊叹,而玩家群体中也出现“天下谁人不识君,K7谁不识此板”的佳话,足可见证NF7的经典地位。巨大的成功,使NF7和其后续版本的销售时间长达3年之久,在日新月异的配件市场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
  
  ☆2003年5月
  飞利浦107P4
  老玩家都知道,在CRT时代三菱钻石珑是与SONY特丽珑齐名的高端显像管。相信无人否认飞利浦107P4是三菱17英寸平面钻石珑显像管的经典代表产品,真实的色彩还原、准确的会聚能力、完美的呼吸效应控制能力以及203MHz带宽所带来的1920x 1440超高分辨率,使107P4屡获殊荣。特别是在2003年1月SONY特丽珑显像管停产之后,107P4更成为大量图形图像设计人员和高级玩家的不二之选。在随后到来的LCD时代,高端CRT显示器逐渐停产淡出市场,但在盛名之下,107P4的存货竟然被炒至天价,甚至在今天它仍是二手市场中最受欢迎的CRT显示器之一,经典毋庸置疑。
  
  ☆2003年5月
  Intel Pentium 4 2.4C
  2003年第二季度Intel对Northwood核心Pentium 4进行了大规模升级,不仅前端总线从原来的533MHz提升到了800MHz,而且还能够支持Intel当时最新的超线程技术,由此造就出大名鼎鼎的Pentium4 2.4C。该处理器的频率和价格在新Pentium 4系列中最低,但超频能力却格外惊人,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普遍可以稳超至3.0GHz,部分极品更可超到3.2GHz甚至3.6GHz,性能远超顶级处理器,自然成为当年Intel平台超频发烧友的最爱,使Pentium4 2.4C的价格在上市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均非常坚挺。而Intel也因此骑虎难下,毕竟这款经久不衰的处理器大大延缓了Prescott核心Pentium 4的普及进程。
  
  ☆2003年5月
  华硕P4P80d
  在被DIY玩家喻为Intel最成功的865PE主板中,华硕P4P800不仅上市最早,还首先公开支持PAT内存加速技术。迫于Intel的压力,华硕将P4P800的PAT技术命名为“Hyper Path”,让用户以865PE的价格享受到接近875P的性能,一时间其它厂商纷纷效仿。我们不仅佩服华硕的胆色,P4P800独具的特色技术也令人叫好,要知道今天众人皆知的华硕智能AI技术,便是伴随这款主板出现的,它还具有VCT虚拟线缆测试和Q-Fan智能风扇等功能,从内到外均显示出技术创新的风范。获得《微型计算机》2003年度技术创新奖和DIY玩家的极度青睐,是对这款经典产品最大的肯定。

  
  ☆2003年8月
  三诺N20G
  这是一款极具戏剧色彩的产品。N20G当年是三诺打算停掉的产品,因为他们当时并不看好低端2.0音箱的前景,认为2.0音箱应该走高端发烧友路线,低端是2.1音箱的天下。然而,当《微型计算机》测试了这款相貌平平的音箱以后,发现它在低价音箱产品中音质确实非常出众,甚至比很多贵得多的产品更好。于是,我们顶住压力大胆地给予它编辑推荐奖。由于当时很多人对于入门级音箱有低价低质的偏见,这一举动在当时在市场和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大家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一事实,认为《微型计算机》此举可能是枪手行径。随后,越来越多的爱好苦和其它媒体开始对N20G进行实际评估,最终的结果证明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而N20G后来也成为一代入门级音箱的经典。N20G的成功改变了三诺对于2.0音箱定位的看法,随后推出的N20GⅡ、N30G以及N50G等系列产品逐渐将这一系列发扬光大。
  
  ☆2003年10月
  傲森大白鲨PA-328P
  自从你发现面孔死板的多媒体音箱有破坏时尚家居环境嫌疑的那天起,音箱就不再是单纯的听音设备了。傲森大白鲨PA-328P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新潮造型和宜人效果之间找到平衡点的音箱。在音质能够令大多数人满意的前提下,这款音箱大胆地采用了鲨鳍式卫星箱,配合主箱低音炮的三段波浪造型,如同鲨鳍激起涟漪般动感十足。音箱外壳采用精细的乳白色漆面,质感令人过目不忘。作为2004年首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的得主,傲森大白鲨PA-328P注定成为了无数既要好听又要好看的“新声派”音箱争先效仿的典范。
  
  ☆2003年7月
  迪兰恒进9800SE黄金版
  从9500开始,玩家们就盛行破解显卡管线,把“阉割版”显卡恢复“正身”,让显卡更加超值。Radeon 9800SE的诞生正好满足了玩家的破解欲望,部分Radeon 9800SE可以通过改造,打开其被屏蔽的4条渲染流水线,从而成为一款标准的Radeon9800Pro显卡。其中,迪兰恒进9800SE黄金版的破解成功率相当高,同时其380MHz/680MHz的核心/显存频率与Radeon 9800Pro相同,一旦破解就便成了真正的Radeon 9800Pro显卡,这样的好事儿谁不愿意干呢?因此这款显卡成为了广大玩家追捧的对象,热销一时。
  
  ☆2003年12月
  AMD Athlon 64
  3000+
  无论新老玩家,只要是近两年玩超频的,相信无人不知Athlon 64 3000+的大名。这款处理器从2003年底到今天—直在销售,其间经历了多次核心升级,接口也由Socket754/939全面转向AM2。最初的ClawHsmmer和Newcastle核心Athlon 643000+采用1.3微米制程,以不实用64位应用为噱头,市场反应平平。2004年转为90mm制程的Winchester核心后,Athlon 64 3000+展现了高性能、高超频性的特点,价格也相对平实,开始受到玩家追棒。2005年升级到Venice核心后Athlon 64 3000+步入了巅峰时期,超频能力和性价比再次大幅提升,成为迄今为止热销时间最长的Athlon 64处理器。
  
  ☆2004年4月
  七彩虹9550 CT冰封骑士
  谁都无法否认Radeon 9550在2004年取得的巨大成功,由于采用与中高端Radeon 9600相同的RV350核心,加之ATI首次放开了PCB、显存频率和容量的限制,因此大量Radeon 9550可通过超频“变脸”为Radeon 9600 Pro/XL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大行其道。七彩虹9550 CT冰封骑士可谓众多Radeon 9550中的经典,它不仅用料做工出色,而且还采用了非常适合超频的MBGA封装的现代2.8ns DDR显存,更令人吃惊的是它还率先在主流显卡中导人了以往高端显卡才使用的热管散热器,散热效率高而且毫无噪音。为玩家提供了超频、改造、静音以及超值等全方位的乐趣。
  
  ☆2004年6月
  航嘉冷静王钻石版1.3
  在本刊编辑心目中,航嘉冷静王钻石版1.3就是2004年中高端电源的代表,它在《微型计算机》当年的电源横向评测和年底的“硬派大盘点”中都获得了编辑推荐奖。为了满足Prescott Pentium 4和GeForce 6800的供电需求,航嘉冷静王钻石版1.3率先支持ATX12V 1.3版电源规范,额定功率300W,供电稳定,冗余功率大,在高端用户和超频玩家中口碑极佳。该电源采用12cm大口径散热风扇,工作噪音低,并且还颇具超前性地提供了两个SATA硬盘电源接口,在当时免除了寻找SATA硬盘电源转接头的烦恼。
  
  ☆2004年7月
  英飞凌星河DDR400
  以往品质卓越的英飞凌原厂内存只有在IBM、DELL等品牌机中才能看到,从2004年开始英飞凌星河内存正式进入零售市场。星河DDR400虽然只采用普通DDR400颗粒,但从包装、做工、品质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体现出国际大厂严谨的作风。星河DDR400经过微型计算机评测室实际测试,可以稳定运行于DDR520,令国内玩家领略到英飞凌原厂内存的稳定性和高品质。由于非常适合辅助Pentium 4和Athlon64超频,而且售价也很实在,因此星河DDR400从上市起至2005年上半年一度成为国内玩家最喜爱的原厂内存。
  
  ☆2004年10月
  爱普生ME 1
  爱普生ME 1走俏市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低价。ME系列是爱普生充分考虑国内用户实际使用需求和消费习惯后,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产品。不但打印机价格低,而且耗材价格低,原装正品墨盒只要45元(黑色)和72元(彩色),真正做到了买得起,用得起。ME系列打印机让注重耗材价格的国内用户能够不受兼容墨盒和假冒墨盒的困扰,一度成为低打印成本的代表机型。
  ☆2004年12月
  漫步者S2000
  作为漫步者五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S2000在正式发布前就引起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密切关注。黑白配色、钢琴漆使这款Hi-Fi级2.0音箱具有极强的质感和视觉冲击,独立功放、全等容无源音箱、遥控器代表着高端多媒体音箱的发展方向。好的音质不仅依赖高品质元件,在世界著名音响大师Phil Jones的调教下,S2000的中高频极其出色,体现出Hi-Fi级音箱特有的纯净度、质感和密度,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俘获听众的耳朵和心灵,以至于手头宽裕的音乐爱好者会立即为这款售价不菲的音箱买单。
  
  ☆2005年1月
  DFI LanParty UT nF4 SLI-D
  不用我们多说,去看看2005年3DMark05名人堂中的超频高手所使用的主板型号,就知道DFI LanParty UT nF4系列主板受超频爱好者的欢迎程度,其中DF!LanParty UT nF4 SLI-D更是受到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玩家的一致认可。除了用户能想到的豪华配置、人性化功能、专业超频设计外,该主板还采用了DFI全球首创UV萤光感应技术,为MOD玩家以及追求感官体验的用户提供了发挥空间。按照当时玩家的话说,DFI LanParty UT nF4 SLI-D是集nForce 4主板的大成之作,可谓AMD K8平台的“板皇”,不认得它就不配做超频玩家。
  
  ☆2005年3月
  Tt Mini Tower
  性能强劲并且兼顾静音的Tt Tower 112热管散热器一直倍受发烧友推崇,但很多小型机箱却无法容纳下其硕大的尺寸。于是便出现了这款Mini Tower,尽管体积大幅缩小。但Mini Tower仍能够满足发烧友的需求,轻松搞定Prescott Pentium 4这种发热大户。令人赞赏的是,Mini Tower附带的四合一扣具能完美兼容LGA775、Socket 939以及后来的AM2等几大主流平台,即使用户今后更换平台也无需再另外购买散热器。Mini Tower的经典之处在于不仅继承了Tt塔式热管散热器的精髓,而且对机箱和平台的兼容性也无可挑剔。
  
  ☆2005年4月
  明基DW1640
  2005年16X单层刻录已经没有潜力可挖,光存储厂商开始导入双层刻录技术,在这种背景下明基推出了最快的8X双层DVD刻录机DW1640,将刻录一张8.5GB的双层DVD的时间从过去的5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同时强大的超刻功能还可将部分2.4X双层划录盘成功超刻到8X。配合明基开发的QSuite软件,刻录过程变得简单又高效。低价格也是DW1640取胜的法宝,599元的上市价格曾经引起了巨大轰动,当年暑期又将价格骤降至399元,揭开了DVD刻录机普及的序幕。此外,“大嘴鳄鱼不挑盘”一直是明基的口号,DW1640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影响力来看都无愧于经典称号。
  
  ☆2005年4月
  三星173P+
  三星作为LCD行业的领导者,旗下的高端机型非常受消费者青睐,提起2005年上市的173P+相信无人不知。这款采用PVA真彩色广视角面板的17英寸LCD,具有1 500:l对比度和8ms灰阶响应时间,显示效果存民用级LCD中几近完美,以至于如今能够在性能上超越173P+的17英寸LCD也是寥寥无几。173P+还是三星浑厚工业设计功底的集中体现,在简约的整体风格下提供了超薄屏幕、金属边框、磨砂表壳、无按键设计、转屏机构等多种时尚元素。难怪173P+几乎成为2005年底所有奖项评选中的座上宾,消费者更是不顾高价极力追捧。
  
  ☆2005年5月
  西部数据鱼子酱SE16
  与当年高性能的希捷酷鱼7200.8和迈拓金钻10相比,单碟容量上的差距使西部数据鱼子酱SE16的性能不占优势,当然它的性能也绝对不差,而且还因此拥有更平易近人的价格。除了一如既往地保持西部数据硬盘低噪音的特点外,鱼子酱SEl6还提供了在当时属于先进技术的SATAⅡ接口。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硬盘质量的情况下,鱼子酱SE16凭借低功耗元件和固件优化算法,成为当时工作温度最低的7200rpm硬盘,同时存容量也提升至16MB,不仅有利于提高存储性能,还能在流行的BT下载中更好地保护硬盘、降低故障几率。
  
  ☆2005年8月
  AMD Athlon 64 X2 3800+
  毫不夸张地说,在Athlon 64 X2 3600+上市之前,Athlon 64 X2 3800+一直是性能最好的入门级双核处理器,统治中端市场一年有余。得益于架构上的优势,Athlon 64 X23800+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领先同价位Pentium D,而且功耗更低,配套主板更丰富,价格也更实惠。即使Intel推出以高性能低功耗著称的“扣肉”后,Athlon 64 X2 3800+凭借着明显的价格优势,依然被追求性价比的双核玩家视若不二之选。经过多次大幅降价以及过渡至支持DDR2内存的AM2接口后,Athlon 64 X2 3800+的性价比一路飙升,帮助更多的普通用户实现了双核之梦。
  
  ☆2005年9月
  罗技G5
  双光头、MX光学引擎、激光引擎……罗技鼠标总能给游戏玩家带来惊喜,2005年发布的G系列游戏鼠标也不例外,其中令玩家趋之若鹜的G5当属经典之作。这款鼠标吸收了罗技第一款激光鼠标MX1000和第一款1600dpi鼠标MX518两者之大成,采用了高性能的游戏级激光引擎,分辨率和图像处理器能力分别高达2000dpi和640万像素/秒,在目前看来依然属于顶级规格,在最激烈的游戏中也保持迅速准确的移动和定位,毫不拖泥带水。最独特的是它还采用了可调节鼠标重量的配重块设计,玩家可以随意加减配重块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2005年9月
  富士通Lifebook P1510
  富士通Lifebook P1510是一款真正的“浓缩的精品”,作为当时最轻巧的笔触式可旋转屏幕笔记本电脑,它采用了8.9英寸的SVGA宽屏,重约1kg,体积与UMPC相比也不遑多让,具备了非常出色的移动性。同时,它支持显示屏180度旋转和笔触式手写输入,并内置AuthenTec TruePrint精确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其它如BIOS锁、硬盘锁等安全技术,凭借“小而强大”的综合表现,P1510迅速成为了追求极致便携和稳定的高端专业人士的不二之选。
  
  ☆2005年10月
  索尼VAIO VGN-TX16LP/W
  隶属于超轻薄机型的VAIO VGN-TX16LP/w并不是尺寸最小或者厚度最薄的笔记本电脑。不过小巧精致的外观、前瞻性的硬件配置和良好的销量足以让它成为一代经典。VGN-TX16LP/W第一个采用了1366×768分辨率11.1英寸宽屏,显示比例达到了真正的16:9,机身材料选择了更坚固和轻便的碳合金材质,同时作为首批采用LED背光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VGN-TXl6LP/W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到LED背光技术带来的强烈震撼,为LED背光显示今后的逐渐流行打下了基础。
  
  ☆2006年1月
  西部数据WD RaPtor X
  想不想看看超级硬盘是怎样工作的?西部数据WD Raptor X率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作为享有盛誉的Raptor(猛禽)系列10000rpm硬盘的最新产品,WD Raptor X除了采用SATA接口并且支持NCQ技术外,还将单碟容量提高了一倍,不仅使总容量达到150GB,更令内部传输率和寻道时间分别达到惊人的84MB/s和4.6ms,无可争议地成为性能最高的SATA硬盘。WD Raptor X还是创意十足地率先采用透明顶盖设计,除了让硬盘看起来更酷外,当你第一次看清盘片和磁头实时工作的样子,我们相信那种震撼是永生难忘的。
  
  ☆2006年4月
  希捷酷鱼7200.10
  假如垂直记录技术不出现,我们还以为7200rpm硬盘的容量和性能已经发展到头了呢。作为业界最先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桌面级硬盘,希捷酷鱼7200.10碟片的磁录密度得到显著提升,最高单碟容量高达188GB,总容量更是向TB级迈进,高达750GB。更高的单碟容量还使酷鱼7200.10刷新了7200rpm硬盘的性能纪录,尽管仍与10000rpm硬盘存在差距,但容量上的巨大优势却值得发烧玩家权衡斟酌。酷鱼7200.10并非高端专有,它同样拥有80GB至320GB的主流容量,价格与普通硬盘相当,对普及垂直记录技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5月
  映泰TForce 6100 AM2
  近两年最具人气的整合芯片组当属C51G,而最畅销的C51G主板当属明星级的映泰TForce 6100系列。作为该系列AM2接口版本,该主板在支持AMD最新处理器和DDR2内存的同时,还传承了一贯的优秀做工和超频潜力。尽管身为低价Micro-ATX主板,却依然采用三相供电、封闭式电感以及高品质电容,用料相当扎实,配合映泰V12超频引擎可轻松达到300MHz外频。主板还设有PCI-E x16显卡插槽,扩展能力不受板型影响。在众多C51G主板中,TForce 6100 AM2是能够满足从入门级用户到超频玩家多样化需求的经典之作。
  
  ☆2006年5月
  明基FP92W
  FP92W不仅填补了明基19英寸宽屏LCD产品空白,更是2006年宽屏LCD价格战的导火索。凭借极具震撼力的两千元出头的上市价格,FP92W使大量主流用户提前享受到了19英寸宽屏LCD。尽管价格低廉,但FP92W却具有超越主流的5ms响应时间并且配备了DVI数字视频输入接口。此外,这款产品的外观延续了明基FP系列经典的“金属男人”风格,银色窄边框加黑色拱形底座的设计沉稳大方、宜商宜家。被誉为性价比之王的FP92W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高度关注,直到两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最畅销的19英寸宽屏LCD之一。
  
  ☆2006年6月
  技嘉GA-965-P-DQ6
  从技术、稳定性和口碑来看,至今仍没有任何P965主板能够超越技嘉GA-965P-DQ6。作为非同质化主板的典范,GA-965P-DQ6拥有四重BIOS、四重热管散热、四重三相供电、支持Core 2 Quad四核处理器等6项四重设计。为了提高稳定性,整个芯片组和MOSFET都被热管散热片覆盖,并且采用了12相供电和全固态电容的超强配置。超频玩家应该还记得,在普通风冷条件下,该主板可将Core 2 Duo E6300超频至3.3GHz,运行Super Pi 1M仅需17,781秒。GA-965P-DQ6不仅是2006年最强的“扣肉”主板,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发烧友的眷恋。
  
  ☆2006年7月
  Intel Core 2 DUO E6300
  其实说“扣肉”不好的人,多少都有些酸葡萄心理,假如不考虑价格的话,它肯定是大多数玩家的首选。Core 2Duo E6300是当时价格最低的“扣肉”处理器,Core微架构使其在1.86GHz频率下性能依然异常出色,而65nm制程和应变硅等先进技术还将其功耗控制在65W以内,是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完美结合体。该处理器一度是中高端超频玩家的最爱,毫不费力便可超至3GHz以上,性能接近顶级的Core 2 Extreme X6800。作为“扣肉”的开路先锋,Core 2 Duo E6300给予我们太多激动人心的体验,这份记忆值得每位玩家珍藏。
  
  ☆2006年8月
  AMD Athlon 64 X2 3600+ 正如前面所说的,Athlon 64 X2 3800+一款非常热销的双核处理器,而在它基础上缩减一半的二级缓存的Athlon64 X2 3600+继承了这一辉煌。Athlon 64 X23600+处理器的性能与Athlon 64 X2 3800+相差不多,强于同级别的Pentium D处理器,同时发热量更低,而且它一上市就成为首款千元以内的双核处理器,引爆双核价格大战,因此成为了2006年最流行的双核处理器。历经制程从90纳米升级到65纳米,Athlon 64 X2 3600+至今仍然是最受主流玩家欢迎的处理器之一。
  
  ☆2006年8月
  天敏电视大师4
  凭借可靠的质量、强大的功能以及过人的性价比,天敏电视卡一直被用户津津乐道。电视大师4采用知名的PHILIPS SAA7130解码芯片和特纳高频头,电视效果深得用户赞许。电视大师4除了集成时光平移、实时采集压缩等高级电视卡功能外,还别出心裁地加入了EPG电子节目指南功能——从CCTV网站下载各个电视台的每周电视节目时间表,将其导人播放软件,这样在观看节目时就像数字电视一样显示各个频道的节目播放计划。EPG功能不仅使用户从此告别《中国电视报》,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电视卡的标准功能。
  
  ☆2006年9月
  三星931BW
  2006年伊始的19英寸宽屏普及风暴,将三星931BW推至风头浪尖,它早已成为无人不知的明星产品。得益于三星炉火纯青的设计功底,简单的黑色钢琴漆外壳和圆润边角设计便使931BW显得格外高贵时尚。最吸引人的当属931BW惊人的2000:1的高动态对比度和2ms的灰阶响应时间,前者能够改善明亮或者黑暗场景的对比度表现,后者可以提供更加流畅的游戏体验,整体显示效果明显领先同类产品,即便在后来的面板门事件中,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面板不同并不影响931BW的显示效果,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容动摇。
  
  ☆2006年12月
  映泰“超新星”V7603GS21
  不仅能超,而且好超是超新星V7603GS21的最大特点。映泰专为超新星系列开发的Turboclock 2和V-Ranger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显卡超频工具,无论是DIY初学者还是发烧玩家都能轻松获得满意的超频效果使显卡性能提高一到两个档次,而且毫无风险。在显卡同质化大潮下,超新星V760GS21再次让用户体会到了DIY的乐趣和成就感。难能可贵的是,令人欣喜若狂的超频能力并未体现在价格上,高性价比使这款显卡成为2006年底至2007年初最具购买价值的GeForce 7600 GS。
  
  ☆2007年2月
  XFX讯景GeFOrCe
  8800 GTS 320MB
  自从NVIDIA在去年11月发布GeForce 8800系列显卡以来,其价格一直高居不下,GeForce 8800 GTX显卡的价格普遍在5000元以上,令广大硬件和游戏发烧友望而兴叹。面对这种叫好不叫座的局面,NVIDIA又推出了简化版的GeForce 8800 GTS,其中XFX讯景GeForce 8800 GTS 320MB显卡最受消费者关注。这款显卡的核心/显存频率比公版显卡的默认频率高不少,因此尽管只有320MB显存,但其性能与GeForce 8800 GTX相当接近,而上市价格才2700元不到,成为当时最畅销的GeForce 8800显卡。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100款改变历史的经典硬件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