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99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7-23
言鸽
言鸽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高等教育公平制度
高等教育公平制度
时代变局中教育家悲剧
时代变局中教育家悲剧
优秀人才不当教师
优秀人才不当教师
放弃高考十二大另类细节
放弃高考十二大另类细节
高考政审
高考政审
生命衰竭重要表征
生命衰竭重要表征
人类灵魂豆腐渣工程
人类灵魂豆腐渣工程
青春底色
青春底色
中法美高考作文比较
中法美高考作文比较
教科书问题
教科书问题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时代变局中教育家悲剧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时代变局中教育家悲剧 编辑本段回目录

黄峻

 

时代变局中一个教育家的晚境
————读张伯苓
作者:王昊    发表日期:2007-01-13   文章来源:思与文    字号:大 中 小   [查看和发表评论]   阅读指数:9
--------------------------------------------------------------------------------
 
 
    内容提要:一生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凭着苦干、硬干、傻干而奉献于南开教育的张伯苓,最终却被人民南开所抛弃,岂非天大的笑话!现在南开人每提起这事,有人总是忿忿不平。岂不知,在这群抱怨的人里就有当年给老校长泼污水的人,这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1951年4月8日,一个不大隆重的追悼会在天津南开女中大礼堂内举行了,被悼念者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人张伯苓。生前弟子"三千","两园桃李"的张伯苓身后清寂,很悄然地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不免让人慨叹历史的忽龙忽狗之变。作为张伯苓的学生--黄钰生在悼词中讲:"他叹息老境不能参与这个伟大时代的工作,他悲伤他是被新中国所扬弃的人,他悲伤在新社会里无有他的地位,他悲伤他不如他的老友颜惠庆,他悲伤他的一生的工作都被否定了,他悲伤他的一生心血所在的南开中学已经不认识他了,在校庆的那一天到礼堂里去坐一坐都得不到许可,他伤心极了。"这段隐于整篇悼词末尾且不太能引人注意的话语隐隐地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新政权冷落了旧时代的张伯苓。这种冷落绝不是一次失漏和偶然。这种局面的造成既与时代变局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更迭密切相关,又与张伯苓个人的思想状态、认知方式、处世原则紧密相连。

  于个人感受而言,张伯苓以老迈之躯迎来一个开天辟地的新时代,他难免会有不合乎时代要求的思想和认识。然而,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前,他选择留在大陆,其拳拳爱国之心肯定与当时许多留在大陆,不愿赴台的爱国人士是一样的。但无论是从当时新中国的社会评价来看,还是将其与诸多故友的社会地位比较,张伯苓显然已是今非昔比。特别是他已不能像在国民党时代那样游刃有余地参加政治、社会、文教等多方面的活动了,其晚境会落得如此冷寂,恐怕是他决定留在大陆之前未曾料到的。

  别样两重天--对国共的认识

  1949年11月的山城重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已经危如累卵。27日,就是这一天,蒋介石再次造访张伯苓,肯盼他能赴台或赴美。而张谢绝蒋氏的托词据说是"衰老多病,不利远道飞航","不愿意离开南开学校,更不愿意离开祖国"等等。

  对于去留问题,张伯苓不可能轻易地做出决定,不走的决定肯定是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不过,处在时代十字路口的张伯苓,其内心所思所感,想必如大海扬波,久久难平。在蒋介石最后一次到府敦请他离开大陆之前,据说张早已得到周恩来稍来的口信,即"老同学飞飞不让老校长动"。这句后来被传得像个"定心丹"式的话语,究竟给张伯苓带来多少安慰,恐怕还有待推敲。私意以为,张伯苓决定不走,并不是出于对共产党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他当时所以要留下,多半是出于一种要继续报效国家的冲动,他对建设新的国家是怀有希望的。毕竟,国民党统治后期,政权的日益腐败使其感触日深,而他对于百废待兴的家国,其热切期盼之情是溢于言表的。

  走,也许张伯苓能开创出南开的另一片海外天地!清华、复旦、辅仁、东吴等名校大都部分地移砚孤岛,继续以"资本主义"的方式办学。虽说,海峡两岸当年形同水火,教育制度和办学方式也是天壤有别,但两岸各同名学校毕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每当台海局势稍稍缓和,兄弟之间一苇互航,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这一景象让现在的很多人羡慕不已。假使当时张伯苓浮海东渡,那么在大陆教育文化思想领域内,他的事功和思想必然会受到意识形态话语暴风雨般地批判。不过,从其他远遁海外的民国文化人后来的命运看,要想在大陆获得公正而客观的评价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走,张伯苓自然保住了在大陆的晚节,尽管留下后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虽然身后的否定和不实的评价只是暂时的,但毕竟是迟到了三十年,张本人没有来得及看到这一天。不过,令人欣慰的是,1986年,在张伯苓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纪念活动,缅怀他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奋斗的一生和做出的巨大贡献,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朝代更易之际,前朝的宠臣往往会被新朝拿来祭旗,偶尔也有例外,不过,张伯苓没有那么幸运!张伯苓与蒋介石的私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新中国的荣辱浮沉,按理讲张伯苓应该是那种能经得起风浪的"宠辱不惊"之人,毕竟一生以教育为安身立命的所在。对于张伯苓来讲,教育是他一生事业之本,政治不过是事业上的细枝末节,是一条歧路。若是在国民政府时期,即使政治玩得不那么得心应手,退而求教育,舍末求本,无所谓损失。按照一般规律讲,往往官场上失意的人,可能会在商场、情场,或是其它方面有所得。不过,1949年的那场变革,绝不同于往昔的任何一次革命、改良和改朝换代,这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革命。"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毛泽东语)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头,小到个人,大到各阶级,必须做出选择。

  张伯苓虽然做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但他个人的悲剧却不能避免。他为国民党跑了多年的"龙套",始终没有深谙出政治的一丝奥妙,在身份上虽然"教育家"的色彩依然重些,毕竟还是有着前朝考试院院长的尴尬经历,而且这种经历又恰恰与国民党政权的败亡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成王败寇"的道理看似简单,但这确实是在惨烈的政治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而且这四个字,字字带着血和泪。张伯苓秉性豪直,凡厚待南开之人,他亦必倾心相待。重庆解放不久,张伯苓决定将私立重庆南开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献给国家,表示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他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以诚相待共产党。

  也许张伯苓对于国民党是有深入了解的,至少抗战后期对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是有深刻的洞察和强烈的不满。但他对于共产党了解多少,或许只能用"知之甚少"四个字来形容。国共两党二十多年的相持和聚散离合,造就了中国两个不同色彩的政治空间,身处两个空间的不同人物必然在精神构成和思想状态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社会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人的思想状态不容易立刻发生改变,张伯苓也不能例外。反过来,在另一空间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共产党亦会对张伯苓存有戒虑,这些都是时代变局中的正常现象。

  张伯苓的命运又不仅仅属于他个人,也是他那一代从旧时代迈入新时代的爱国人士的群体命运。

  被剥夺的"义务"--"苦干"的无奈

  一生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凭着苦干、硬干、傻干而奉献于南开教育的张伯苓,最终却被人民南开所抛弃,岂非天大的笑话!现在南开人每提起这事,有人总是忿忿不平。岂不知,在这群抱怨的人里就有当年给老校长泼污水的人,这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张伯苓留在大陆,从他个人考虑角度考虑,恐怕就是自认为那一个政权都要办教育,自己总不至于沦落到"教育的门槛"之外吧!作为一个一生办教育的教育者总可以继续报效国家吧!但关键是,安身立命之"本"被剥夺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解放后,津渝等地的南开学校相继归公。1950年,张伯苓打算从重庆回到北方,必须经过新政权的首肯。尽管从表面看,周恩来对张的北返,安排得极为周到。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官方参与的色彩极淡,在当时社会政治氛围中,明眼人很容易能看出新政权对于一个人的好恶态度。

  回想1944年南开四十年大庆之际,张伯苓说:"惟其奋斗也,故日新月异奋斗之准则,则为公为能,为公为能则能增智有为公服务之能力,以此种精神来复校也好,将来建国也好,决无不成之理。--我还想干十五年,我极羡慕在做事时死了,最不喜欢养老等死。凡事决非顺利轻易成功的,必须经过若干挫折,若干困难以及若干失败方能成功。即使自己承认失败才算真失败,如不承认失败,另想办法去'顶'去'干',则天不战胜失败者。"据学生们回忆,张伯苓常爱讲,南开总有难的遭遇,不怕难,反要顶过难。经过一番难,就进步,愈难愈顶,愈顶愈进步,愈进步愈不知足,愈不知足愈有进步。而在战后那个鼓足干劲准备再干一场,且最不喜欢"养老等死"的张伯苓,在新中国的晚境明显不似其最初料想的那样。

  1950年周叔弢代表周氏家族向南开大学捐赠图书,而参加捐赠的张伯苓不能入座主宾席。同年10月南开校庆前夕,中学方面派人转达了学校不希望张伯苓出席校庆活动的意思,当儿子张锡祚将"学校不欢迎你去"告知他时,"张伯苓全明白了。他没说什么,颓然坐在椅子上。"希望与现实的落差太大,读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可知,晚年张伯苓在被拒之南开门外之后,从此精神一蹶不振,意志十分消沉。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张伯苓壮怀激烈的豪迈情怀已经丧失殆尽,徒有一腔悲凉。每当读到张伯苓被拒绝于亲手创立的南开学校之外的情景,总不免揣测这个老人当时的面部表情,是尴尬错愕?是颓然无助?是悲哀愤怒……总之,他的悲剧已经定格在那里了。

  在人生舞台上,张伯苓没有大起,似乎有大落,他的成功是通过一点点地积累教育成绩而来的,而失败则像是一夜间的事情。如果国民党政权没有败亡,也许他能够功成身退,但历史确实不能假设。在大历史的情景中,对于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教育先行者,人们对其往往疏于理解。而这种理解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也不是在否定之后的肯定,更不仅仅在于每逢"纪念"的日子,将他的牌位拿出来供一供!而是需要人们走进这个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和他交流、沟通,尽量地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尽管做到这些有些痴人说梦,但还是要尽力去做。(文中引文主要引自梁吉生著《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张伯苓与南开大学》等)

 

参考文献:

------------------------------------------------------------------------------------------

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7/0113/article_29602.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教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