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590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17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世界最古老的计算机
世界最古老的计算机
计算机史前时代
计算机史前时代
古希腊人千年前制造计算机
古希腊人千年前制造计算机
保罗·尼普科夫
保罗·尼普科夫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保罗·尼普科夫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Paul NipkowPaul Nipkow

尼普科夫,P.G.  Paul Gottlieb Nipkow (1860~1940)
Nipukefu
尼普科夫,P.G.(卷名:电子学与计算机)
Paul Gottlieb Nipkow (1860~1940)
  德国工程师。1860年8月22日生于德国劳恩堡,1940年8 月24日卒于柏林。他在1884年获得专利的圆盘扫描法,被认为是解决电视机械扫描问题的经典方法,在电视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圆盘被称作尼普科夫圆盘。它是在一个圆盘的周边,按螺旋形开若干小孔,圆盘转动时便对图像进行顺序扫描,并通过硒光电管进行电转换,实现了画像电传扫描的设想。后来,J.L.贝尔德在实验中使用了这一圆盘,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Paul Julius Gottlieb Nipkow (22 August 1860 – 24 August 1940) was a German technician and inventor.
Nipkow was born in Lauenburg (Lębork) in Pomerania. While at school in Neustadt (Wejherowo), West Prussia, Nipkow experimented in telephon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moving pictures. After graduation, he went to Berlin in order to study science. He studied physiological optics with Hermann von Helmholtz, and electro-physics with Adolf Slaby.
(图)Paul Gottlieb NipkowPaul Gottlieb Nipkow


While still a student, he invented the Nipkow disk. Accounts of its invention state that he conceived the idea of using a spiral-perforated disk to divide a picture into a mosaic of points and lines while sitting alone at home with an oil lamp on Christmas Eve, 1883. It should be noted here that Alexander Bain had transmitted images telegraphically in the 1840s but the Nipkow disk improved the encoding process.

He applied to the imperial patent office in Berlin for a patent covering an electric telescope for the electric reproduction of illuminating objects, in the category "electric apparatuses". This was granted on 15 January 1885, retroactive to 6 January 1884.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Nipkow ever attempted a practical realization of this disk but one may assume that he himself never constructed one. The patent lapsed after 15 years owing to lack of interest. Nipkow took up a position as a designer at an institute in Berlin-Buchloh and did not continue work on the broadcasting of pictures.

The first telecasts used an optical-mechanical picture scanning method, the method that Nipkow had helped create with his disk; he could claim some credit for the invention. Nipkow recounted his first sight of television at a Berlin radio show in 1928: "the televisions stood in dark cells. Hundreds stood and waited patiently for the moment at which they would see television for the first time. I waited among them, growing ever more nervous. Now for the first time I would see what I had devised 45 years ago. Finally I reached the front row; a dark cloth was pushed to the side, and I saw before me a flickering image, not easy to discern." The system demonstrated was from John Logie Baird's Baird Television Company. Baird was the first inventor to use Nipkow's disc successfully, creating the first television pictures in his laboratory in October of 1925.

From the early 1940s, total electronic picture scanning, based on the work of Manfred von Ardenne and the iconoscope invented by Vladimir Zworykin, beca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and Nipkow's invention was no longer essential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Germany's first public television channel, started in Berlin in 1935, was named Fernsehsender Paul Nipkow after Paul Nipkow - the "spiritual father" of the core element of first generation television technology. He became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television council" of the "Imperial Broadcasting Chamber". Nipkow died in Berlin.

尼普可夫圆盘编辑本段回目录

    1885年,24岁的德国青年保尔·尼普可夫(Paul Nipkow,1860~1940)获得了一项名为“电动望远镜”的专利,这是电视发展史上的第一项发明。
    这项发明就是被称为“尼普可夫圆盘”的光电机械扫描装置,带有许多小孔的“尼普可夫圆盘”在需要被传送图像的物体前面旋转,光线透过圆盘上的小孔将图像转化成一系列电信号。直至20世纪30年代,这项发明都是机械式电视系统的基础。其通过扫描将光学图像分解为像素并转变为电信号进行传输的思想,构成了现代电视的基本原理。
    1924年,尼普可夫以“圆盘同步”的设计再次获得专利,1930年尼普可夫将这项同步专利转让给西门子公司。

尼普科夫与扫描仪编辑本段回目录

    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Paul Gottlieb Nipkow)利用硒光电池发明了一种机械扫描装置,这种装置在后来的早期电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到1939年机械扫描系统被淘汰。虽然跟后来100多年后利用计算机来操作的扫描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扫描技术。
  扫描仪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由扫描头、控制电路和机械部件组成。采取逐行扫描,得到的数字信号以点阵的形式保存,再使用文件编辑软件将它编辑成标准格式的文本储存在磁盘上。

电视的过去:尼普柯夫圆盘、机械电视、电子电视铸就三座里程碑编辑本段回目录

  1883年,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Paul Nipkow)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尼普柯夫圆盘”也成了电视的老祖宗。
(图)Paul Nipkow示意图Paul Nipkow示意图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于1925年问世,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John Baird)在“尼普柯夫圆盘”的基础上,发明了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并首次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方传送了一个“十”字影像,宣告了世界首台电视的诞生,贝尔德也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但机械电视存在着清晰度和灵敏度低下的致命缺陷,很快被随后出现的电子电视所取代。
  1931年,美国科学家兹沃雷金(Vladimir Kosma Zworykin)制造出比较成熟的光电摄像管,即电视摄像机,并在一次试验中将一个由240条扫描线组成的图像传送给4英里以外的一台电视机,再利用镜子把9英寸显像管的图像反射到电视机前,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随着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开始成为真正的信息传播媒介。而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也开始作为电视的核心部件,一直沿用至今,使用阴极射线管为显像部件的电视,被简称为CRT电视。

电视的现状:CRT逐步淘汰,液晶、等离子抢占市场
  在当前,老百姓家中的电视较之前的老古董,不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都有了巨大的飞跃,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视类型,除了已显老态的CRT电视在慢慢淡出市场外,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正迅速成为消费者所青睐的对象。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了一种白浊而有粘性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这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由此而取名为Liquid Crystal,即液晶。液晶显示设备也就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电视的基本原理是对两面玻璃之间的液晶施加电压,从而控制分子的排列变化和曲折变化,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图像。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时至今日,液晶电视已经占据了平板电视市场的最大份额
(图)Paul Nipkow示意图Paul Nipkow示意图


1964年7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提出PDP等离子体显示的概念。PDP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即我们所说的等离子。PDP是一种利用惰性气体电离放电发光的显示装置。同LCD一样,PDP也属于矩阵模式显示设备,面板由一个个规则排列的像素单元构成,每个像素单元对应一个内部充有氖、氙混合气体的等离子管密封小室来作为发光元件。当向等离子管电极间加上高压后,小室中的气体就会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并产生紫外光,进而激发前面板内表面涂有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发出相应颜色的可见光来形成图像。
 电视的未来:OLED蓄势待发 多种技术各有所长
  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未来电视会是什么样的呢?这个话题不但具有挑战,更带有一丝神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未来电视肯定会满足各类人士的不同需求:可能是智能的、便携的、超大的……想像是无穷无尽的,什么样的要求也不显过分。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ul_Gottlieb_Nipkow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789d792017df213c
http://inventors.about.com/library/inventors/blnipkov.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

标签: 保罗·尼普科夫 Paul Gottlieb Nipkow Paul Nipkow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Paul Gottlieb Nipkow,Paul Nipkow,尼普科夫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