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98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18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金融危机周年祭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金融危机“周年祭”:为什么,经济学家如此不靠谱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  保罗·克鲁格曼

无论是从哪个层面考量,这都是自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经历的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面对这样的窘境,决策者该怎么做?很不幸,宏观经济学爱莫能助,因为本应对经济衰退提供明确指导的宏观经济学本身已陷入一片混乱。
错误的乐观

不久前,经济学家还在为自己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弹冠相庆,但现在看来这种行为让人难以置信。

鲜有经济学家预见到了经济危机,其实这不算什么大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家对市场经济中可能发生灾难性失灵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在黄金时代里,金融经济学家盲信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他们坚信股票和其他资产的定价正确无误。各种流行的模型中,没有一个对去年发生的经济危机有任何暗示。

紧随经济危机,经济学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分歧。卢卡斯说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是基于“水货经济学”;他的同事,芝加哥大学约翰·柯克兰也说,经济刺激计划的理论基础是一个已被驳得体无完肤的“童话”。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德隆教授对此的回应是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已经“崩溃”,而我本人则写道“芝加哥学派的观点是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的产物,我们辛苦学来的知识全被忘到脑后。”

经济学界怎么了?将向何处去?

在我看来,经济学界的迷失是因为经济学家常把披着精妙数学外衣的美丽误当作真理。直到大萧条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还幻想着资本主义是一个完美或近乎完美制度的幻象。这一幻想在面对大规模失业之时变得支离破碎。但是,随着对大萧条的记忆日益淡漠,经济学家又重拾“经济行为是理性人在完美的市场里的互动”这一古老而理想的经济学视角,一切都重新穿起了精美方程式做的华丽衣裳。

无可否认,这一次对完美市场的旧爱重燃,部分是因为政治风向发生转变,部分是因为金钱激励。确实,大量的使用数学工具的动机部分是为了能在胡佛研究所或是在华尔街获得好的职位,但是经济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学家们苦苦追求一种包罗万象、思维优雅、并能给经济学家炫耀数学才能机会的研究思路。

很不幸,这种浪漫主义的或者理想主义的经济哲学观导致了大多数经济学家忽略了错误的可能。他们对很多市场的缺陷视而不见。例如,人类的有限理性常常会导致泡沫发生和破灭;机构会因失控而胡作非为;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可以导致经济的操作系统发生突然的、难以预料的崩溃;以及由于监管者本身对监管不信任所产生的种种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要讨论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就变得更困难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学家们将不得不学会与无序共存。也就是说,他们将不得不承认无理性的不可预知的行为的重要性,不得不正视各种独特的市场不完善之处,并接受一个优雅的“万能经济理论”在现在还遥遥无期的事实。在实践方面,这种认识将变成更加谨慎的政策建议—不会再因相信市场万能而随意拆除各种经济保障。

凯恩斯的轮回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亚当斯密居功至伟。此后,经济理论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核心理论即对市场的充分信任。当然经济学家也承认,在某些不能预知的情形里市场可能会失效,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一种被称为“外部性”的情形。所谓“外部性”,也就是一些人不为自身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却将费用强加在他人头上,比如交通堵塞或者是环境污染。但是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本预设就是:我们应该对市场经济体系有信心。

不管你曾经听说了什么,凯恩斯并没有像谣传的那样企图让政府来掌控经济的运行。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纠正资本主义存在的不良问题。但凯恩斯的确是在叫板“自由市场经济于无人照管的情况下仍能如常运行”的观念,表现出了他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极度蔑视。在他看来,金融市场完全被短期投机行为所操控,连基本的经济规则也几乎被忽略。为了降低经济沉降期的失业率,凯恩斯呼吁政府对市场进行积极干预:加大货币发行量,必要时还应为公共基础设施做出更多投入。

凯恩斯精到深邃的言论无疑让当年那些年轻的经济学家由衷佩服,然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经济学史却发生了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的历史倒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说的复兴最初由芝加哥大学的弗里德曼领导。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主义观点的反击是从货币主义论开始的。力主货币主义的人们认为,只要政府对金融市场给予相应合理的干预,指示央行保持国家的货币供给,使之处在平稳增长的道路上,就足以防止经济的衰退。而弗里德曼和他的合作者施瓦茨则拿出他们的著名论调对此进行反驳:如果美联储足够恪尽职守,也许经济大萧条就不会发生了。据此,弗里德曼还预测,过度扩张的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和高企不下的失业率的到来。这个预言后来为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经济滞胀所证实,为反对凯恩斯主义运动赢得了更高的呼声。

最终,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们甚至抛弃了立场相对温和的弗里德曼,宣扬起“有效市场论”。这自然让相当一部分的人选择相信,任何对抗经济衰退的行为都是弊大于利的。甚至即便是那些自我标榜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的人们也存在这样的观念—只要投资者和消费者足够理性,金融市场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办好事情。

瞧,那些潘格罗斯

(潘格罗斯—伏尔泰讽刺作品《老实人》中的哲学家,一个不可救药的盲目乐观主义者)

上世纪30年代,由于一些显见的因素,金融市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凯恩斯甚至把当时的金融市场比作“一些报纸上哗众取宠的竞赛”—参赛者须从一百张人物照中挑选出六张最漂亮的面孔,谁挑选出的脸孔与全体参赛者的选择趋势最接近,谁就能获胜。参赛者们都无可避免地走进了仅仅考虑其他选手喜好的误区而完全忽略了自身的真正需求。

凯恩斯还认为,投机者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紧张激烈的相互角逐与利益争夺,如果让如此混乱的市场参与重要商业决策的判断无疑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决定。“当国家的资本发展沦为赌场活动的副产品时,这简直是糟糕透了。”

可是到了1970年左右,金融市场这个研究领域似乎都被伏尔泰笔下的潘格罗斯博士占领了,此人坚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所有可能性中最好的一个。对投资者非理性的讨论、对泡沫的讨论、对破坏性投机的讨论,几乎都从学术话语中消失。支配学术领域的是由芝加哥大学尤金•法玛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声称,在给定所有公开信息的条件下,金融市场中资产的定价正好等于该资产的内在价值。(例如,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给定所有可获得的诸如公司收益、企业前景等资料的条件下,始终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到了上世纪80年代,金融经济学家们,特别是哈佛商学院的詹森争辩说,由于金融市场总是正确定价,公司头目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不仅对其本人而言,也是为了整个经济,就是令股票价值最大化。换句话说,金融经济学家认为,我们应该把国家的资本发展,交让给被凯恩斯称为“赌场”的手中。

公平地说,金融理论家接受有效市场假说并非仅仅因为它既优雅、方便、易生财。他们也提出过许许多多的统计证据,起初似乎都强烈支持该假说。但是,这样的证据都带有一个奇怪的有限形式:金融经济学家只研究给定其他资产价格的前提下某资产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但是很少研究给定现实世界的基本面比如说收益,某资产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后一问题看似明显,其实不易回答。萨默斯,现为奥巴马政府头号经济顾问,曾经用一个“番茄酱经济学家”的比喻嘲讽过金融学教授—番茄酱经济学家“证明了两夸脱瓶装的番茄酱所卖价格刚好两倍于一夸脱瓶装的番茄酱”,因此得出结论说,番茄酱市场是完全有效市场。

但是,无论是如此辛辣的讽刺,还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希勒比较客气的批评, 都没起什么大作用,金融理论家继续相信,他们的模型基本正确。许多进行现实经济决策的人士也这样相信,其中的强硬派尤以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为首。他对于放松金融管制向来抱以支持态度。他之所以对人们要求控制次贷的呼声毫不理会,对人们要求他回应日益膨胀的房地产泡沫的声讨充耳不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始终相信现代金融经济学已经可以掌控一切。2005年,在一个为表彰格林斯潘长期任职于美联储而举行的会议上,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一位出身芝加哥大学的勇敢的与会者当场出示一篇论文警告说,当前金融体系所担的风险水平已经具有潜在危险。这一举动无疑遭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哂笑,其中当然包括美联储主席萨默斯,当时的他也将这个突如其来的警告当作是“被误导”的言论而拒绝考虑。

终于在去年10月,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格林斯潘承认说,当金融海啸发生的时候,他正处于“极度震惊,甚至难以置信”的状态中,灾难的发生对他而言意味着“整个理智大厦”的崩溃。更可怕的是,理智大厦崩溃的同时也是真实世界里市场经济的崩溃,直接后果是不能想象的经济衰退。无论是从哪个层面考量,这都是自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经历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面对这样的窘境,决策者该怎么做?很不幸,宏观经济学爱莫能助,因为本应对经济衰退提供明确指导的宏观经济学本身已陷入一片混乱。

作者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朱兀尘、关晓蕾、单丽霞 译

回顾金融危机一周年的几个关键词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华网纽约9月16日专电(记者陈刚)随着雷曼兄弟公司去年9月15日破产,华尔街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并最终引发世界性经济衰退。在这场危机中,一些关键词将在金融史上被铭记。

    关键词之一:雷曼破产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经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由于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公司股价从2008年年初至9月12日(破产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近95%。由于资不抵债、收购谈判流产以及美国政府拒绝救助,雷曼兄弟公司去年9月15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引爆了金融危机。之后两周内,华尔街其他几家著名投行或被收购、或改为银行控股公司。

美国政府是否应该救助雷曼一直是舆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当时态度非常坚决,明确表示政府不会出资救助雷曼,理由是雷曼的危机已存在较长时间,市场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而美联储当时已向投行开设了特别融资渠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事后承认,当时没有相应的机制来挽救雷曼。    

    关键词之二:麦道夫骗局

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2008年12月浮出水面的麦道夫骗局也许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伯纳德·麦道夫的欺诈案被认为是金融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涉案金额高达500亿美元,受害者中既有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等机构投资者,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2009年6月29日,麦道夫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

在长达几十年里,尽管有人举报,美国的监管当局却毫无作为,结果使投资者深受其害。麦道夫案件不仅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系统的漏洞,也使投资者对华尔街的信任降至低点。 

    关键词之三:薪酬丑闻

在华尔街风光的时候,金融机构动辄千万美元的薪酬或许让人羡慕。但当华尔街陷入危机,并向纳税人伸手要求援资金后,金融机构一掷千金的做法只能让人愤怒。

关于薪酬问题的怒火从美国政府救助美国国际集团开始烧起。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出面,训斥美国国际集团的年终分红太离谱。在市场契约精神与道德良心的争论中,华尔街不得不低头,处于舆论焦点下的美国国际集团部分高管最终退回了分红。但是,关于华尔街薪酬体制的争论却远没有结束。 

    关键词之四:银行国有化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曾是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花旗集团先后接受了美国政府450亿美元的救助,政府还向花旗提供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资产担保,美国政府成为花旗最大股东。

奥巴马上台后尝试通过“临时国有化”模式来解决陷入困境的大型金融机构的问题,通过债转股入股花旗就是一种尝试。不过,对美国政府是否应对金融企业实施临时国有化的争论一直存在,美国政府能否全身而退也有待观察。 

    关键词之五: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奥巴马政府金融救援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让金融机构遭遇某种假设的极端市场情况,来测试这些机构在压力下的表现,以便让资金救助有的放矢。

经过两个月的等待,今年5月7日,美国金融业压力测试报告终于出炉。尽管报告没有给出详细的结论,但报告的出台帮助市场释放了对金融系统不确定性的担忧。在压力测试结果公布后,被认定需要增资的美国商业银行完成了增资要求,金融市场的信心得到修复。 

    关键词之六:后华尔街时代

过去一年里,华尔街主要投行消失,新的四大商业银行重新排序,政府大规模入股金融企业,一些金融衍生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华尔街的金融生态发生了急剧变化。

金融危机过后,华尔街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但在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尘埃落定之前,华尔街与华盛顿的博弈不会轻易结束。如何在保持美国金融业竞争力的同时,打破“危机-管制-放松-危机”的循环,仍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

奥巴马金融海啸1周年讲话:批华尔街鲁莽祸国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新网9月15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金融海啸1周年发表讲话,他指华尔街未有从雷曼兄弟倒闭事件汲取教训,警告他们不要重蹈过去鲁莽的行为,因为这样不单危害自身,亦危害国家。奥巴马指有迹象显示,美国的金融体系正回复正常,但不能因此自满,敦促国会早日通过立法,加强金融监管。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演说于当地时间14日12时举行,地点是纽约联邦国家纪念堂,邻近纽约证券交易所。奥巴马重申上任以来稳定经济措施的成效,并强调华府已成功避免第2次大萧条重临。

  他指全球金融海啸是华府、华尔街以至全个美国“集体失败”所导致的结果。奥巴马提到最近有新迹象显示,华尔街再次出现高风险商业行为,他警告金融业界不要重蹈覆辙,否则华府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出手救蒥。

  演说中,奥巴马表示国家的金融体系已转趋稳定,他对此感到充满信心,虽然当前仍需要政府协助稳定蒥况,但需要程度已大为减低。他呼吁金融机构不要反对政府进行监管改革,又促请国会在本年底前通过他提出的立法建议。

  奥巴马上任后曾提出大规模金融改革的建议,但大多仍未落实,不是受到国会阻挠,便是遭商界及游说团体强烈反对。奥巴马承诺会在下周四、五举行的G20首脑峰会上,促请G20国家采取更进取的监管改革措施。至于华尔街派钜额花红给高层的问题,他警告金融机构自律,不要进一步损害公众的信心。

次贷金融危机一周年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 
3月13日 美国银行宣布今年前两个月实现盈利,道指大涨近240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共上涨了600余点。
3月11日 花旗宣布今年1月和2月实现盈利190亿美元,几乎达到去年前3个月的210亿美元盈利业绩。道指暴涨5.8%创2009年最大涨幅
3月9日 俄罗斯过去5个月耗尽了35%的外汇储备,GDP单月同比下降8.8%,工业生产产值同比下降16%,创15年来最大降幅。
3月6日 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先后将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分别降至0.5%和1.5%,各自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3月2日 AIG公布的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在该季度巨亏617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单季亏损额。相当于每股亏损22.95美元。
2月27日 美国政府与花旗达成股权转换协议,美政府在花旗中的股权比例将升至36%,同一天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宣布2008财年巨亏241亿英镑,英国政府担保3250亿资产
2月24日 经济危机对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影响日益加深,汇率直线上升、外资逃离,使得部分东欧国家可能考虑不再偿还债务,金融危机“第二波”担忧蔓延
2月19日 规模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终于尘埃落定,这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刺激方案
2月15日 日本GDP萎缩12.7%,降幅超过预测,为自1974年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一次 
2月12日 美国会两院达成妥协,总额为7980亿美元的新政府经济刺激方案最终文本形成
2月11日 瑞士信贷四季度亏损60.2亿瑞士法郎,计划裁员5200人
2月10日 瑞银集团发布四季报显示,该集团当季出现约69亿美元的亏损,主要来自于投资银行风险头寸损失,全年亏损170亿美元
2月6日 日本丰田公司宣布将出现数十年来首次年度净亏,公司业绩将从原先预计的500亿日元纯利润变成3500亿日元净亏损。
2月5日 日立公司预计2008财年亏损可能达到7000亿日元(折合美元78亿),这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亚洲企业出现的最大年度亏损。
2月4日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积极敦促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总额高达8190亿美元的拯救美国经济的新经济刺激方案。
1月27日 美国汽车市场10月的销量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跌了32%,这是美国汽车市场自1991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1月24日 微软第二财季净利润下跌11% 计划裁员5000人。
1月19日 英国首相布朗19日再次宣布推出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以促进银行发放贷款。
1月7日 美国政府正式向花旗通用提供200亿美元紧急贷款
2008年
 
12月30日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出口为主的日本企业遭受了沉重打击,到明年年底,单是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就将有10万员工要被解雇。
12月29日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明年人类历史上将首次出现多达10亿人因粮食短缺而挨饿。 
11月8日
 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2008年年会9在巴西圣保罗开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0月21日
 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所余最后两家改弦易张——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已获批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监管。 
10月13日
 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向法庭申请债权人保护,成为日本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破产的首家金融机构。
10月8日
 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降息50个基点;中国降息27个基点,并暂停利息税。 
9月30日
 美股经历黑色星期一,道指跌幅6.98%,分别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点数跌幅和2001年“911”事件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9月25日
 美国第三大银行摩根大通公司以19亿美元收购了陷入困境的美国最大的存贷款机构华盛顿互助银行。 
9月24日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两房与雷曼等公司展开贷款欺诈调查。
9月21日
 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所余最后两家改弦易张——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已获批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监管。 
9月18日
 美联储为首的六大央行再度联手,宣布共同向金融体系注入高达1800亿美元的资金,以缓解货币市场的吃紧状况。
9月17日
 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不足两天,美联储开创先河,宣布向危在旦夕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变相接管该集团。
9月16日
 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收购有着94年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售价仅有美林股价峰值的三成。
9月15日
 雷曼申请美史上最大破产保护 债务逾6130亿美元 
9月14日
 美国银行14日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已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 
9月7日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将出面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3月16日
 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由3.5%下调至3.25%,并为初级交易商创设新的贴现窗口融资工具。 
3月12日
 美联储宣布,将扩大证券借贷项目,向其一级交易商出借最多2000亿美元的国债。 
1月31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3.0%,将贴现率下调0.5%,至3.5%。 
1月30日
 瑞士银行宣布,受高达140亿美元的次贷资产冲减拖累,去年第四季度预计出现约114亿美元亏损。 
1月22日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基点至3.50%,隔夜拆借利率下调75基点至4.00%
1月17日
 美林公司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每股由同比的2.41亿收益转而亏损12.01美元。 
1月15日
 花旗宣布,该行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并表示将通过公开发行及私人配售方式筹资125亿美元。 
2007年
 
12月13日
 美欧央行联手应对信贷危机
12月12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贴现率下调至4.75%
12月06日
 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布什宣布次级房贷解困计划
11月01日
 美联储再度降息0.25个百分点
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美次级债危机波及英国 北岩银行遭挤兑拟分拆出售
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 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8月30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
8月29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
8月28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
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
8月22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 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
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
8月20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 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
8月17日
 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
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 面临破产 美次级债危机恶化 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
8月14日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 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
8月14日
 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 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各经济体或推迟加息
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8月10日
 美次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出手干预
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8月6日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8月5日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
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7月10日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4月4日
 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
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金融危机周年祭 金融危机一周年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