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女性化学生物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 Bertozzi)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颁发的价值50万美元的莱梅尔逊奖(Lemelson-MIT Prize)。被誉为“发明家奥斯卡奖”的Lemelson奖,旨在奖励那些在职业生涯中期对改善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家。今年43岁的 Bertozzi是所有Lemelson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科学家。
在获得Lemelson奖之前,Bertozzi就已获得了诸多荣誉:32岁时,她获得了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学金;一年之后,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的终身教职,接着她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在38岁 时,Bertozzi入选美国科学院。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位女科学家眼中的科学和人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李嘉诚基金会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Carolyn Bertozzi莅校访问,并作精彩演讲,向师生们展示了一名卓越女科学家独特的个人魅力。
用平实的语言讲解学问
30日下午,Carolyn Bertozzi教授在汕头大学生物医药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报告厅为师生们作了题为《生命系统中的化学——糖生物学研究新途径》的报告。讲座由汕头大学生物医药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魏炽炬教授主持,副校长李丹出席讲座并代表学校向嘉宾赠送了纪念品。
Bertozzi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在生命系统中建立聚糖成像的化学方法,她以斑马鱼发育过程中聚糖成像的应用为例,阐述细胞表面的聚糖在发育与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调控的现象。她表示,具备在视觉上观察多糖的组成及分布随体内生理变化的展开而变化的能力,这对研究发育生物学及癌变的监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讲座中,Bertozzi教授热情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并积极地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她充满激情的精彩演讲不时引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用自身的经验解读成功
30日晚,Carolyn Bertozzi教授在学术交流中心五号会议室与师生分享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心路历程,讲座由法学院教师谭康林主持。
由于家庭的殷切希望,Bertozzi教授放弃了儿时做足球运动员或者摇滚乐手的想法。1984年,她来到哈佛大学生物系,第二年转向化学系。学习的过程让她爱上了这个专业。“第一,继续攻读化学;第二,转回生物;第三,寻找著名教授;第四,追求个人科学领域的兴趣。” 毕业时,她遵从个人兴趣,做出了第二和第四的决定。“正是这些他们说的‘冲到马桶里面’的决定让我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她称这样的学习和选择的过程“非常奇妙”。
2008年,儿子的出世让她又多了一个角度去观察世界。“我常常和我的学生们说,如果你觉得个人生活总是很痛苦,那么你的职业生涯也会是一样的状况。”
“没有老板,控制自己的时间,研究是自身的兴趣,享受帮助学生成功的成就感,随时面对各种选择和挑战……”Bertozzi教授列举自己工作的好处。但是,她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她总是面临着时间的压迫感和经济来源的危机感。“人所能做的,就是至少把事情都做好。”
Bertozzi教授认为,成功就是自己在工作中享受乐趣与自我实现。她希望汕大学子能跟随自己真正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成功。
12月1日上午,Bertozzi教授会见了医学院罗敏洁顾问罗敏洁博士向Bertozzi教授介绍了医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李嘉诚基金会大力支持的“宁养院”、“重生计划”、“关心是潮流”等医疗慈善服务项目。Bertozzi教授对医学院在教学上的创新十分感兴趣,对医学院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和通过推动社会扶贫、慈善事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示了由衷的赞许。
Carolun Bertozzi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研究领域主要是将化学与纳米科学运用到细胞过程研究中。她曾获恩斯特•先灵奖,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美国化学学会理论化学奖,蛋白质研究学会鄂文西格奖,美国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总统奖,美国化学学会库伯学者奖,以及伯克利优秀教学奖。
伯克利大学每年有两名优秀女教师获得“李嘉诚基金会杰出女科学工作者”称号,她们可以自主选择访问两所中国大学。Bertozzi教授随后还将前往清华大学进行访问。
伯克利加州大学卡罗琳·贝尔托齐教授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12月3日下午,伯克利加州大学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 Bertozzi)教授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在科学馆一层会议室做题为“给有志于科研事业女性的一些建议”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是清华海外名师讲堂第61讲。
在报告中,贝尔托齐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她的成长历程和学术生涯,鼓励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以兴趣为导向,不断探索,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演讲结束后,贝尔托齐教授对于同学们关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对于从事科研的女生有哪些建议”以及“如何正确的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等问题做了一一解答。
贝尔托齐教授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化学系,1993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得碳苷研究方面的博士学位。目前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分子基地主任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科学院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分子和细胞药理学领域任教。贝尔托齐教授的研究方向侧重于将化学与纳米科学运用于对分子过程的研究。
获得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Lemelson-MIT Prize, (2010)
Willard Gibbs Award (2008)
Ernst Schering Prize (2007)
Elected member (2005),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avinga Medal, Univ. Leiden (2005)
Agnes Fay Morgan Research Award (2004), Iota Sigma Pi
The T.Z. and Irmgard Ch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in Chemistry, UC Berkeley (2005)
Berkeley's Distinguished Teaching Award (2001)
The Donald Sterling Noyce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2001)
MacArthur Fellowship (1999)
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 (199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Elected member (2003),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Fellow,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02)
Irving Sig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of the Protein Society (2002)
Phi Beta Kappa (1987)
ACS Award in Pure Chemistry
Merck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 Award
Glaxo Wellcome Scholars' Award
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mille Dreyfus Teacher-Scholar Award
Hoarce S. Isbell Award in Carbohydrate Chemistry
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