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88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1-05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土地稀缺和浪费悖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土地稀缺和浪费悖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国土地利用面临稀缺和浪费悖论亟待深化改革
资料图:善待土地

  编者按:众所周知,我国GDP能耗高。按照部署,到 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显示了国家在降低经济增长能耗上的决心。然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地耗同样惊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继上期 土地浪费凸显经济增长的地耗之忧  后,半月谈网如何摆脱土地利用的中国式悖论进行了探讨。

  截至2009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为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更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 /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与此同时,许多地方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仍在继续。在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收紧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的压力下,各地又通过占补平衡、集中居住等变通方法获取土地。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前不久指出,占补平衡的原则是占用多少耕地就要补多少,但补的耕地基本都是通过山上开荒来实现。许多山区浅薄的土层一旦失去植被保护造成流失,几百年都难以恢复,而且这样补充的耕地与被占用的耕地在质量上不可同日而语。

  党国英则认为,虽然现在的耕地面积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不存在问题,但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耕地不嫌多,只嫌少。“目前粮食高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为此,我们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

  近年来,由于过量抽采地下水,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现象屡屡发生,从北向南已经涉及辽宁、河北、山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多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

  “如果我们的耕地多,就可以少用化肥、农药,少灌溉,甚至轮种、休耕,这样既能保障粮食的数量安全,也能保障粮食的质量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国英说。

  土地制度亟待深化改革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然而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现在来看,保护耕地就中央及相关部委有积极性,地方政府甚至农民都没有积极性。”党国英说,这表明我国土地制度在设计上存在问题。

  对此,他提出两个具体的改革建议。

  一是“管住规划,放开产权”。在规划法律化、民主化的基础上,确保规划执行,然后“放开产权”,让土地使用权永久化、物权化,而使用权可以有国家的,集体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这样,城市建成区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就不必一律搞成国家所有。

  二是进一步确定公共利益征地的边界。只能因部分重要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强制征地,且议价要依市场价。并用列举法对重要公共利益进行界定,如国防设施、高速公路、铁路、城市主要道路、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共安全等设施的占地,才属于重要公共利益需要的占地。其他如绿地、湿地、图书馆、博物馆、一般性政府办公楼等,即使是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走市场化的路子。

  “只有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调动各方面集约利用土地的积极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党国英说。(《半月谈》2010年第20期/记者 高远至)

  土地利用的“中国式悖论”

  一方面是“极稀缺”,另一方面是“大浪费”,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正面临这一悖论。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反复强调,我国土地国情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资源极度稀缺,二是利用严重浪费。要突出重围,必须彻底打破土地利用“极稀缺大浪费”格局。

  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日”之际提供的材料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发展战略与城镇资源环境容量不相协调。在很多地区,脱离实际的大规划不仅加速了土地占用,而且造成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统计显示,全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高达133平方米,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

  在此情况下,必须坚决贯彻土地管理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强调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科学管理城镇建设用地,坚决防止加快城镇化过程中的“摊大饼”倾向。

  打破“极稀缺大浪费”土地利用格局,必须坚决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扩大有偿使用范围。要加强经营性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成本测算,最终目标就是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滞后的节约集约用地相关标准和规程研究必须快步跟上。1989年至今,我国陆续编制并颁布实施了22个行业的28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在国内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剧烈并行情况下,要不断加强研究,针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最新动向,早日建立覆盖国民经济全行业的标准体系。

  浪费土地形式多样,闲置土地是最突出的一种。根据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的查处结果,政府原因闲置用地竟占到所有挂牌督办案例的一半还多,群众意见很大。政府原因闲置用地,有因拆迁、征地难不能如期交地的,有城市规划调整、政府承诺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的,还有已供应土地产权不清等因素。对此既要区别对待,更要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作用,坚决扭转闲置土地问题上“因政府原因、不做处罚”的难看局面。

  打破“极稀缺大浪费”土地利用格局,一个根本途径是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状况评价考核。修订《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规程》,明确城镇建设用地潜力评价技术路线。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以及相关的人事、组织部门要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评价考核办法》等,把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目标,落实为具体的、可问责的领导干部责任。

  坚决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纲要强调重点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控制,抓住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问题的一个症结。

  由于建设用地缺乏明确的边界控制,我国城市建设蚕食耕地现象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已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动辄数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征地,导致大量耕地被侵占和闲置浪费。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更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南方地区农村居住点分散,北方地区“空心村”多,土地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一旦城乡建设用地边界失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将会落空。目前,我国人均拥有耕地面积排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位以后。最近1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3418.9万亩。按现有人口增长和占用耕地速度计算,10年或20年以后,我国人均耕地会减少四分之三。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应当看到,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边界,不仅不会影响城乡建设发展,反而会使城乡建设真正走上集约节约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5%处于闲置状态,城镇化建设用地潜力巨大;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低,再利用开发潜力很大;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数倍于城镇建设用地,通过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节地潜力大。此外,我国公路、铁路、水利建设工业用地也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主动迎接集约节约用地的深刻变革,不仅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且能确保我国耕地保有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管严用好“土地闸门”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访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既是表达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人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倍加珍惜土地,倍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大地不能承受之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无不与土地息息相关。“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徐绍史说,改革开放30年来,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我们创造了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最深刻的动因源于土地,最强大的支撑来自于土地。

  “在看到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囿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模式,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如果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仍然是投资拉动、规模扩张、资源高耗的粗放外延型增长模式,那么,我国资源、环境必将更加紧张,人地矛盾必将更加尖锐。”徐绍史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

  徐绍史表示,2010年是贯彻中央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土资源系统将继续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原则,既要保稳定增长,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

  “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以土地供应政策和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依法管地 维护土地法规权威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严格保护耕地是硬任务。”徐绍史说,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手段,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当前,尤其要以贯彻落实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为契机,充分发挥违法问责制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对违法严重的地区实行严格问责,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切实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调控政策措施的权威性、严肃性、一致性。

  徐绍史强调,要充分运用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全面加强卫星图片执法检查,构建“天上看得见、网上查得实、地上管得住”的执法监管新格局,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违规违法高发态势。

  “国土资源部已作出部署,从今年起持续深入开展‘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进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徐绍史说,借助这一平台和抓手,国土资源部门将不遗余力地动员全社会,弘扬科学的发展观和文明的用地观,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绝不遗祸子孙 为千秋万代集约用地

  实践证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土地供给刚性约束,可以有效抑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促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徐绍史说,目前我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还不健全、不完善,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法规,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财税、社会保障政策等还不够协调配套,对节约集约用地科学机制还在探索。

  新形势下,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赋予土地管理工作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内涵,用新理念、新机制强化土地管理工作,使土地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转向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告别单纯依赖资源消耗拉动,走向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拉动。

  徐绍史说,土地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秋万代。在土地问题上,绝不能遗祸子孙。“要积极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用地全程监管机制,努力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依法从严从紧管理土地,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半月谈网/记者王立彬)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土地稀缺和浪费悖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