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507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2-20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电子边疆艺术
电子边疆艺术
赛伯经典电影
赛伯经典电影
虚拟社区传播研究述略
虚拟社区传播研究述略
读图时代的文化危机
读图时代的文化危机
网络数字节
网络数字节
拷贝教
拷贝教
警察淘宝体
警察淘宝体
开放无线网运动
开放无线网运动
好莱坞的科技公司新题材
好莱坞的科技公司新题材
网络“客文化”
网络“客文化”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Facebook自恋狂效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Facebook自恋狂效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临床心理学上看,自恋已不再被视为人格紊乱。在Facebook时代,人们对这一点还会感到惊讶吗? 

  根据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来衡量,我没什么精神问题。但我自己知道,其实我有精神方面的毛病。如果以非临床术语表达的话,我是个彻彻底底的、无出其右的、沉溺于社交媒体的自恋狂,在我重归现实之前,应该先暂停使用各类社交媒体的账户。

    我曾对社交网络Facebook进行过多次报道。它不仅是我浏览时间最长的网站,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已在这条令人振奋、永不停歇的道路上行走多年。在这条路上,动态、实时的动态汇总(News Feeds)代替了路标;有些人会屈尊喜欢我的帖子,甚至对之发表评论(那更好了),而我那脆弱的自我,也会因为这一人数的增减而变化,忽而被彻底摧毁,忽而一下子膨胀到天上去了。

    更糟的是,一些面目可憎的用户——包括我在内——必须在Facebook上拥有大量朋友。你可能有100或者200个朋友就很知足了,而我认为这还不够,多多益善嘛。目前我在Facebook上有1,148个朋友。有时,我还会在“你可能认识的人”里耐心搜寻,看有哪些人是我可能认识的,哪怕彼此之间的关系隔着十万八千里。曾经在某个鸡尾酒会上碰过面吗?加为好友。双方有共同的朋友吗?发出朋友邀请。碰巧是我所厌恶的一个熟人的朋友的朋友吗?那也没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加上。

    过去我非常讨厌照相。看看过于一本正经的我的头像,你就知道本人的尊容比布拉德•皮特、查宁•塔图姆、甚至贾斯汀•朗都差远了。但是这些日子,每当我的照片出现在Facebook上,我都会兴奋不已,但前提是他们得满足我的标准才行。言外之意就是,这些照片得比我本人好看:没有大肚子、青春痘、伤疤、痦子或者黑眼圈。为此我不反对对照片稍加编辑:如果我看起来胖乎乎的,那不妨对身体轮廓进行一下修剪;如果我脸上有斑,那就得用“调和”功能让我的皮肤看起来更细腻。

    没错,我的照片都是经过修整的。为此,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用iPhoto或者Photoshop Express,一丝不苟地把照片放大,再用“增强”工具,让我的脸看起来模模糊糊的,就好像照相时有人把一大块石蜡油扔到了相机镜头上。

    如果有人上传了一张我的照片,但不符合我严格的审核标准,我就会对它发起攻击,把我的名字从照片上拿下来。我可不想看到自己惨不忍睹的照片,更不想让其他Facebook用户看到。另一方面,如果我在哪张照片里看起来很迷人,我就会点击进去,把自己圈出来。就算那张照片上除我之外只有一棵棕榈树,我也会这么干,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把树当成了我,或者仅仅只为了有足够多的“我的照片”在网上流传。

    事情就是如此。尽管我希望这种自恋症只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但我知道,这不是事实。尽管我应该保护那些迷途的羔羊,但是我仍想公布一下我的“动态汇总”中的最新内容:

约翰•道:时尚周。第4天。跟杰伊•Z以及汤姆•福特一起在派对结束后痛饮。真痛快呀!

-12人喜欢,24条评论。

珍妮•道:谁要结婚了???是我!是我!还是我!!!

-19人喜欢,17条评论。

    现在,到底是谁在跟谁说“醒醒吧”?

    我越来越发现,人们是多么地爱他们自己,并为此不厌其烦地做各种事:上传由职业摄影师拍摄的婚礼照片或者头像作为个人档案的照片,即使这些照片早已是陈年往事;或者上传一些明显经过制作或者修整的照片,仅仅就为了吸引大家评论。

    Facebook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自恋的机会,而且它还鼓励这种情节,让自恋癖成为了大气候。Facebook不再只是有关“分享”的网站,它让人们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在线角色,哪怕这个照片经过了审慎编辑和修剪,最终让人认不出来也没关系。原因很简单,我们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越多,我们在Facebook上停留的时间自然也越长。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宿舍里构想出的这家网站,说白了就是让人们基于肤浅的信息或表象做出武断判断,如今它却已拥有5亿用户,这些人平均每天有55分钟,也就是说每周6.5小时、每月1.2天用来访问Facebook,这实在让人咂舌称奇。全球有这么多人参与这些活动,自恋不再被临床诊断为人格紊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这部电影讲述了Facebook诞生的故事,情节不乏虚构之处。你如果有幸已经观看过这部片子,就会知道该网站最初的定位是帮助大学在校生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并因此备受关注。但是,自此以后的几年间,它实际上已经远不止这么简单了。我认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是动态汇总。这个特性虽然于2006年才出现在Facebook上,但它现在已经跟会员档案一样无处不在,而且对于用户体验来说,重要性丝毫也不输于前者。借助它,我们能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密切关注他人。正因如此,它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社交网络,人们变得更重视在线角色,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动态汇总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这同时意味着它让情况更加糟糕:几乎每个新增加的特性,以及每个用户接口的升级,都是为了完善动态汇总,以便让用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发现大量内容。比如说,通过最新的会员档案刷新功能,找张照片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也正是这一日益完善的特性集,让每个用户对于自己在网站上的形象更加万分小心,不仅是对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且是自己眼中的形象。

    基础心理学指出,人类渴望通过表扬或奖励获得正面的肯定。问题在于,正面的肯定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人们越是喜欢某件事,对它评论越多,他们渴望得到的反馈也越多。成为Facebook上的万人迷的感觉,与小学四年级时收到纸质情人节卡片最多的那个孩子的飘飘然心理,大概异曲同工,只不过前者收到的反馈是数字版的而已。也许今天人们选择的媒介有所不同,但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从来未曾改变: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扎克伯格创造的网络世界,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被人喜爱。Facebook不过是认识到人类这一基本需求、并且成功地对此加以利用的最新产品而已。

    译者:红权

研究Facebook与自恋和自卑的关系编辑本段回目录

你是个自恋的人吗?请查看你最近在Facebook上的活动吧。

  社交服务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展现理想自我形象的简易方法,即使这些理想形象与他们的真实个性并不总是相符。心理学研究员索拉亚-美迪扎德发现了戳穿线上-线下之幕的方法:她使用Facebook来预测一个人的自恋程度和自尊心。

  美迪扎德是多伦多约克大学的研究生。她在从事这项研究的时候,获权访问100名大学生Facebook帐号。她测量他们在Facebook上的活动如分享照片、涂鸦墙贴和更新状态,并研究他们多久会登录一次以及每次登录后的在线时间。她的研究成果最近发布在《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

  在使用《自恋人格清单》和《罗森博格自尊心量表》测量了每个研究对象之后,今年春天从约克大学毕业的美迪扎德发现:自恋者和自卑者更有可能每天在Facebook上花一小时以上的时间,他们也更倾向于发推广自我的照片(比如说,摆姿势或Photoshop美化)。自恋者也更有可能通过状态更新(使用诸如“魔力四射,星光熠熠”的花哨词汇)和涂鸦墙贴(发诸如“我的名人模仿秀”的私人链接)来秀自己。

  虽然自尊和自恋常常互相关联,但是它们并不总是齐头并进。一些心理学家相信自恋者 - 那些沾沾自喜,四处夸耀,渴望别人仰慕却缺乏同情心的人 - 通过无意识自我膨胀来弥补信心不足。虽然美迪扎德的研究似乎支持自尊和自恋存在相关性,并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确认这种关系。因为自恋者与别人保持长期亲密关系的能力较弱,所以美迪扎德认为他们更容易被网络世界的虚拟朋友和远距离情感交流方式所吸引。

  虽然自恋者用Facebook来加强自我膨胀,美迪扎德并不认为在Facebook上花太多的时间会把正常人变成自恋狂。她也注意到社交网站或许对自卑者和抑郁症患者有正面的影响。

  她说,“如果自卑者更倾向于使用Facebook,问题就变成"在Facebook上自卑者可以互相交谈和互相帮助,这样的社会互动环境是否有助于提高自尊心呢?"我并不认为自卑者使用Facebook有什么不好。”

社交网页和自恋狂编辑本段回目录

       

                Barakeke    保留部分权利 

多的注意力一定会产生反作用力。现在是社交网站来付出它们被高度关注后的代价的时候了。

在被采访的时候,记者Danny O’Braien 这么对BBC(英国广播电视公司)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这么讨厌博客的原因! 我的天哪,人们说,这些人怎么会这么自恋?他们怎么就不闭嘴呢?”

记者Elizabeth Bernstein 在《华尔街日报》中这么写道:“我根本无所谓你‘正在度过一个繁忙的星期一’或者是你的孩子‘刷牙用了30分钟’,你的狗‘刚刚吃了个蚂蚁巢’或者是你救出了‘一只小猪’”。

那些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在网上与人分享的人被称为:“自恋狂”。谁在乎你的日子怎么过,真的?而且它有那么重要或者说是很娱乐,以至于你一定要与大众分享吗?有点慈悲心,饶了你的朋友们吧,让他们不要被你的俗事干扰,你这个自恋狂。

不过,那只是一种看这个问题的方式。自然,谁晚餐吃了什么不会变成报纸头条。但这不代表它不会有趣—看你关心的是做报纸头条还是什么叫友谊。友谊不就是关于分享生活中的苦恼吗—比如你太忙了,已经忙得不舒服了;你的狗吃了蚂蚁窝 -这样一些的喜剧而痛苦的小事的分享?放到网上去分享的唯一区别就是它可以更有效、更经常。否则,上网和面对面比,和煲电话粥比还有什么新意呢?

我的理论是那些抱怨网上的个人生活细节分享的人,都是些对别人没兴趣的人。时间有限,日程爆满,网上分享会给我们互相报告情况的机会,而且是向更多的人报告。要不然,基本就没有时间这么做了。

它当然永远代替不了对话。但知道某人想要救出一支小猪,也给了我们在那一刻给点回复的机会,哪怕说只是给了我们一张关于这人此刻在干什么的快照。一个朋友把他孩子的照片放在网页上,可能是让你了解到他在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的机会。很多的小汇报,就组成了一个更近的沟通,特别是对于那些你没有机会经常说话的朋友。这些制造了更深入的谈话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兴趣更深一步了解别人的人。

也许那些宣扬自己反对网上分享的人,只对别人感兴趣,而不对自己感兴趣?

最后,也许可以从另一面看看这个问题:谁是真的自恋?

 

 

 

 

在一次的饭局中,我碰到了一个男孩(24岁是男人还是男孩?),他曾经是Facebook 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马克)在哈佛大学时的同寝室同学。他大侃马克当年借钱运行Facebook 的窘况(还向他借过,他没有借给马克),今天人家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想买facebook 的人不少,就连在IT业界混成元老级的微软也花了2亿美金的白花花的银子买了它1.6%的股份!可是,马克不卖公司。他说,自己的远景是把facebook 创造成全球人民的大社区。你想在哪个角旮旯里找哪只猴子都找得到。这一点,让我颇为心有戚戚焉。我知道这小子有大志,而且我怀疑他可以实现。

有这么一个我的亲身经历。14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美国女孩。我们成为了莫逆之交。后来在流动的岁月里走散了。她走了全球,我走几个小国,彼此都找不到了。我反复地把她想起来,但以为这个好友也就散了罢。今年的某一日,我就是那么灵机一动,突然要在facebook 里去找她。我在facebook 里找过其它一、两人,但就是没有找过她。把她的名字打进去,居然跳出了她的照片…就这样,经过十多年的失散,我们又接头了,这对于双方都是压倒性的惊喜。就这件事,使我特别能理解马克想做的远景,以及如果建立这样的社区,它所隐含的无限潜力。

问题是,这仍然没有给我制造出老上facebook 的动力。我的Facebook 友人以每年不超过2个的速度增加。如果靠我这样的,facebook 要实现全球社区需要…100年?

不过我有朋友是这样使用的。她不仅加我,还把我的联络给了她的儿子、老公和她老妈,于是认识一个人,我就被加了4次。这样的用户,她的朋友圈人数高达1千人!

我认为,你的网上朋友圈人数绝对反映出你的社交模式:
概略地说,朋友圈人数多过200-300的人,重质不重量,生活中总觉得时间不够,于是和人交谈都很表面;在200-300之间的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们大方、激进、开朗,有目标性;在100-200之间的是爱热闹的家伙,就怕哪个潮流他没赶上。在50-100之间的是温和、可爱的人,很好相处,但不热情;至于在20左右的,就是我这种类型的,不易讨好总企图引领潮流,而不是被潮流引领。

当梵蒂冈的教皇都有了facebook 的个人主页的时候(是的,他有),你觉得facebook 会变成什么?它会从一个可有可无的网站变成像手机号码一样的必需品。我基本相信,靠facebook 就可以实现世界统一,世界公民的身份证号,就是你在facebook 上的注册号。以后我们的名片是这样的:

                      李妞
                      手机号:1378 924 9356
                      地址:中国天津市五指路3号7楼
                      Facebook 号:FCK 66666765(加我!)

但是我仍然认为我不会去facebook上面注册我的一言一行,我只是没时间,也不觉得于己于他人有用。对我来讲,没有经过整理和思考的发言,偶然出现几次还算有趣,要是常常出现,我就忽略不计了。

关于用社交网站社交,人们最主要的争论还是在于一点:难道我们不应该提高人和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吗?人的气息、温暖和真实的接触才能填充当代人的孤独感吧!

整个人类社会都有工业化的倾向:更理性、更透明。那么它也容易滑向另一面:过于冷静。如果你认为在facebook、开心网、msn QQ 上与一个朋友打了两句招呼就算是联系了,那么你很可能错了。你可能会被消融了深刻地了解另一位人类的欲望,而随之无法品尝到那些真实的甜蜜、痛苦、牵挂与信赖。这些感觉好美,尝过的人就不愿意放弃。人和人之间如果真枪实弹地接触,真的会剪不断、理还乱。嗯… 最起码李煜如果当年用的是facebook ,就写不出这样的诗句......还是要相见欢。

社交网页会让人产生你离朋友很近的假象,就在你其实离他很远的那一刻。

这不是facebook 需要回答的,这是我们当代人需要问自己的问题。


新研究发现:自恋狂自卑者多爱Facebook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研究显示﹐Facebook社交网站对自恋狂和自怜者有巨大吸引力﹐他们透过过网站自我宣传。

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的研究发现﹐人们自恋狂较大﹑自卑感较强﹐往往花费更多时间在Facebook网站上。

约克大学研究人员麦德扎德(Soraya Mehdizadeh)研究这个课题﹐分析100名18到25岁的Facebook用户﹐查看他们的网络习惯和个性﹐并在《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期刊(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发表这篇本科毕业论文。

报道2:《每日邮报》报道,最新研究表明,使用Facebook社交网站就如同在镜前自我欣赏。研究人员称,花费较多时间更新社交网站个人资料的人更有可能是自恋狂。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研究员Soraya Mehdizadeh对100名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学生使用Facebook的习惯进行了调查,男女人数各半。受访者都参加了衡量自恋程度的心理测试。该研究把自恋定义为“自大、寻求仰慕、并具有强烈自负意识的普遍心理类型。”自恋测试得分较高的人每天查看Facebook个人主页的频率更高。男性与女性之间也有差别:男性常通过在Facebook个人主页上发表新帖来展示自己,而女性倾向于细心挑选个人资料照片。自卑者登录Facebook的频率也比其他人要高。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期刊上。

  最新研究表明,使用Facebook社交网站就如同在镜前自我欣赏。

  研究人员称,花费较多时间更新社交网站个人资料的人更有可能是自恋狂。

  研究显示,Facebook允许网友大力发展“浅层”交情,不必付出真情实感,因而成为众多自恋狂关注自身形象和“好友”数量的理想之地。

  研究结论称,人们还倾向于利用社交网站把自己引荐给朋友或想要结识的人。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研究员索拉雅·麦蒂扎德对100名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学生使用Facebook的习惯进行了调查,男女人数各半。

  受访者都参加了衡量自恋程度的心理测试。该研究把自恋定义为“自大、寻求仰慕、并具有强烈自负意识的普遍心理类型。”

  自恋测试得分较高的人每天查看Facebook个人主页的频率更高。

  男性与女性之间也有差别:男性常通过在Facebook个人主页上发表新帖来展示自己,而女性倾向于细心挑选个人资料照片。

  研究结果还表明,自卑者登录Facebook的频率也比其他人要高。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网络心理学、行为和社交网络》期刊上。

  这些发现也许并不会让人吃惊,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自恋与根植于内心的自卑有关,尽管这看起来很矛盾。

  麦蒂扎德小姐承认并非所有人都赞同她的结论。

  她说:“我想人们对此都有些抵触,因为谁都不想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有人会说,‘我不是因为这个才上Facebook的’。”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在世界各地拥有5亿多用户,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男人来自Facebook;女人来自Twitter?编辑本段回目录

  研究表明,性别确实影响在线行为。

    作者:Anna Kattan

    对北卡罗来纳州查普希尔的乔纳森•欧普(Jonathan Opp)和米歇尔•欧普(Michelle Opp)夫妇而言,网络就像电和室内水管设施一样,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iPhone,定时核对旅行信息和天气预报,甚至用该设备查找另类问题的答案。但这对夫妇在使用iPhone和网络连接方面也有较大不同。

    担任市场传播经理的乔纳森表示:“米歇尔可能做更多实用的事情,像是购物和支付账单。我喜欢花更多空闲时间阅读音乐评论、查看足球比赛得分。”

    事实上,在决定我们在网上如何浏览、浏览什么这两方面,性别比人种、种族或经济状况的影响更大。eMarketer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宣称自己使用网络的女性人数略高于男性。然而一旦上网,男性网络用户倾向于比女性花更多时间浏览网络。

    与此同时,在一份单独的报告中,eMarketer预计,到2013年,美国营销商将在网络广告上花费372亿美元。对于在网上购买广告位的企业而言,清楚地了解男性和女性所关注的内容具有经济意义。

    然而,从互联网协议地址无法看出上网者的性别。因此,渴望覆盖男性受众的公司倾向于将广告集中投放在运动、技术和新闻站点。而瞄准女性的公司经常集中在典型的女性主导站点,例如育儿网站。

    eMarketer高级分析师、报告《男性在线》("Men Online")的作者丽莎•菲利普斯(Lisa Phillips)表示:“聪明的公司使用行为目标选择接触自己渴望的线上目标样本,但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无法知晓自己所跟踪的IP地址背后到底是谁。”

    企业可能会问,那是什么使得男性和女性不愿离开电脑屏幕?菲利普斯指出,举例来说,在观看在线视频方面,男性比女性的兴趣要大得多。

    网络图像对男性更具吸引力这一推定应该不太令人惊讶:男性一直被认为是更注重视觉的一个性别。其他关于性别的模式化看法似乎也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保持:通常被视为家庭看护人的女性倾向于比男性更频繁的访问医疗保健网站。

    然而,各公司应该意识到,并非所有的网络倾向都反映线下的概括。

    玛丽•梅登(Mary Madden)是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高级研究专家,她表示:“我会说,对于你认为某种趋势可能证实了某种模式化看法的每一种情况,似乎都会有另一种与直觉相悖的趋势可能出现。”

    比如说,女性通常被称为更擅长言辞的一个性别。然而,在使用电子邮件、博客或社交网络等线上沟通工具方面,她们并不比男性多。

    而且尽管女性有时被认为更热衷于购物,但实际上男性和女性一样渴望进行网络购物。但他们的购物行为可能有所不同。

    菲利普斯表示:“男性通常有这样的态度,我要去那儿,我必须买到那个东西然后离开。女性喜欢上网、进行社交然后四处购物——跟去商场很像。”

    此外,菲利普斯表示,在寻找在线信息以提高子女健康和教育方面,父亲们同母亲们一样贪婪。与精通网络的妈妈们一样,爸爸们也倾向于在购买产品时考虑到家庭成员。

    在概括男性和女性如何管理自己的资金这方面,各公司也应该谨慎。多年来,男性被认为是很多家庭中的财务专家。但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发现,现在女性也同男性一样使用网上银行。

    而且尽管男性更可能在网上搜索股票报价和按揭利率,菲利普斯表示,经济萎缩使得更多的女性开始访问在线求职网站。尽管实际情况是受到失业打击的男性比女性多。

    与此同时,担任软件开发人员的米歇尔•欧普很乐意承认她比自己丈夫更频繁的进行网上购物。但她坚称这与性别无关。   译者:小熊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fortunechina.com/business/c/2010-12/17/content_46114.htm
http://www.z-vita.com/shenghe/index.php?articlID=622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Facebook自恋狂效应 社交网页和自恋狂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Facebook与自恋狂,Facebook与自恋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