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国媒体报道,谷歌近日对其主要竞争对手微软提出指控,指责微软剽窃了谷歌的互联网搜索结果,以此来缩小与谷歌在高利润的搜索业务领域内的巨大差距。
Google此前进行了一项测试,试图弄清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是如何剽窃谷歌的搜索结果数据。他们在其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些篡改的关键词,此后又粘贴了一些虚假的搜索结果以作为对这项搜索的回应,随后当把这些篡改的关键词输入到必应搜索服务之后,也同样出现这些虚假的结果。谷歌以此判断存在剽窃问题。
目前,面对Google的指责,微软方面并未直接加以否决,但表示Google的指控只是根据“少量的异常事例”而已。而且微软还辩白称,使用互联网用户在Google上搜索的数据结果来帮助提升微软必应服务的质量,这只是网络上的一种普通做法而已。负责微软搜索服务的高管哈利·沙鲁姆说:“我们不可能剽窃Google的搜索数据。我们只是从用户与我们共享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谷歌工程师指责微软必应复制谷歌搜索结果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消息,谷歌工程师阿密特·辛格(Amit Singhal)称,微软正通过IE浏览器的“推荐站点”功能及搜索引擎必应(Bing)的工具栏,复制谷歌的搜索结果。
美国科技博客Search Engine Land主编丹尼·苏利文(Danny Sullivan)今天向谷歌和微软通报了这一情况,并向前者提供证据。他认为,能够搜集用户搜索数据的IE浏览器“推荐站点”功能和必应工具栏是微软复制谷歌搜索结果的主要途径。
谷歌搜索引擎带有“自动纠错”功能,即当用户输入错误的搜索关键词时,谷歌会自动更正,并按更正后的结果进行搜索并显示结果。负责该功能研发的谷歌团队一直密切监控各大搜索引擎的运行状况。他们注意到,必应也能显示自动纠错后的搜索结果,却并未提醒用户搜索关键词已被更正。
工程师们设计了一个“陷阱”:他们编写了一个特殊代码,当用户通过谷歌搜索“hiybbprqag”等预先设定的关键词时,由于十分古怪,通常并不会得到太多有用的搜索结果;而在该代码被激活后,搜索结果页面的顶端会显示某些预先人工设定的、与这些怪异的关键词并无关联的结果,如大型企业的网站等。假如用户使用其他搜索引擎,该代码就不会被激活,从而无法得到与谷歌相同的搜索结果。
然后,他们打开IE浏览器的“推荐站点”功能和必应工具栏,并搜索这些关键词。起初,必应并未搜索到任何结果;但在两周后,它开始在结果页面显示谷歌专门设定的搜索结果。
微软对此做出简短回应:“我们没有复制谷歌的搜索结果。”
谷歌对此十分不满。辛格说:“我对于竞争对手开发创新算法毫无异议。但我认为,复制不等于创新。这对我而言是在作弊:我们付出多年努力才取得的成果,被他们轻松获得。这就像有人坐在你的背上‘跑’完马拉松,却在终点前跳下。”
辛格并不同意微软的态度,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测试已经证明,必应在复制谷歌网页搜索的结果。”
微软必应业务总监斯蒂芬·韦兹(Stefan Weitz)称:“与其他搜索引擎一样,必应工具栏帮助我们收集用户点击数据,以对网站进行排序。谷歌的试验看起来扰乱了这些数据。”
但沙利文指出,谷歌仅仅制造了大约100个人工排序的搜索结果,很难对搜索造成实质性影响。(彦飞)
微软高管回击谷歌抄袭指责:这是侮辱微软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3日下午消息,在谷歌指责微软必应抄袭其搜索结果后,微软高级副总裁约瑟夫·迈赫迪(Yusuf Mehdi)周三发表博客文章称,谷歌这是在“侮辱”微软,导致双方的口水战进一步升级。
谷歌的多名管理人员最近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试图证明微软必应搜索引擎抄袭谷歌,而迈赫迪则对此进行反驳。他表示:“我们没有抄袭任何竞争对手的结果。”他还补充道:“我们在搜索的质量和相关性领域拥有全球最好的人才,竞争对手对其中任何一个人有关这类行为的指责都完全是一种侮辱。”
迈赫迪还对谷歌开炮,他指出:“如果你注意观察,便会发现谷歌‘抄袭了’必应的多项功能。”
尽管谷歌和微软多年以来都在众多领域存在竞争,但是这场口水战却异常激烈。
谷歌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
本周二,谷歌搜索引擎算法主管阿米特·辛哈(Amit Singhal)指责必应抄袭谷歌搜索结果。就在此后不久,来自谷歌和微软两家公司的高管便在旧金山举行的Farsight搜索大会上相互抨击。
微软高管并不否认必应为部分关键词提供的搜索结果与谷歌相同,但该公司指出,在谷歌的测试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足10%,而且微软是根据1000个因素来决定必应搜索结果的。
“如果我们真的抄袭,那就应该是100%。”微软发言人亚当·索恩(Adam Sohn)说。(鼎宏)
Google 与微软的春节大戏 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东部时间 2 月 1 日早上,《Google:Bing在抄袭我们的搜索结果》一文在 SearchEngineLand 发表,根据文章介绍,Google 声称自己在去年五月末就开始注意到在 Bing 上的搜索经常返回和 Google 完全相同的结果,十月份开始某些关键词在两家网站的搜索结果相似率迅速增高。Google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终认定 Bing 在通过 IE 浏览器和 Bing 工具栏收集用户在 Google 获得的搜索结果。
这篇文章的发布时间很微妙,恰好在微软 Bing 和 BigThink在旧金山举行“展望 2011:超越搜索框”(Farsight 2011: Beyond the Search Box)技术论坛前几小时。文章激起了极大的反响,Bing 在几个小时后举办的论坛上被 Google 搜索团队成员当面质问抄袭问题。微软发言人肯定地回答:“我们没有抄袭 Google 的搜索结果”,团队主管 Stefan Weitz 解释说:“我们使用工具栏等工具采集点击流数据,用于改进搜索结果”。
之后 Bing 搜索团队在官方博客上迅速发布了《关于搜索质量的想法》,回答十分官方,态度也很模糊:我们只是在用户的许可下分析他们的行为,并将数据用于改进搜索结果,分析的行为很多,不止 Google 一家。Google 的反击也很迅速,官方博客上《微软 Bing 抄袭我们的搜索结果并抵赖》引用了 SearchEngineLand 的文章,并详细举出更多 Bing 抄袭 Google 的例子,称 Bing 的搜索结果为“廉价的赝品”,并高呼“我们要求(Bing)停止这项行为”。
微软高级副总裁、在线服务负责人 Yusuf Mehdi 2 月 2 日中午又在官方博客撰文《澄清是非》,不仅宣告“我们从来不抄竞争对手的结果”,还反击说 Google 也抄袭了 Bing 的很多特色。他进一步怀疑此次行为是 Google 感到去年十月份 Bing 宣布的重大算法改进对自己造成了威胁而进行的报复。
钓鱼行动
Goole 怀疑 Bing 借鉴其搜索结果还要从去年五月说起。在 Google 上搜索 torsoraphy 这个拼写错误的词时,Google 会默认搜索其认为正确的词,并给出继续搜索错词的选项:
Google 发现,Bing 没有识别出拼写错误的情况下,但搜索 torsoraphy 所找到的仅有四个结果中,第一个结果也是 Tarsorrhaphy 的维基百科页面:
搜索类似拼写错误的词时,在 Bing 上总能得到和 Google 提供拼写建议后相似的结果,这让 Google 的工程师们开始警觉。去年十月份,Google 称自己注意到 Bing 的搜索结果越来越多的和 Google 重合,同时两家网站搜索后,头条结果相同的趋势也越来越高。Google 认为 Bing 抄袭了他们的搜索结果,并且怀疑 IE 浏览器或者 Bing 工具栏是监测 Google 搜索结果的主要工具。
为了验证 Bing 抄袭的猜想,Google 在去年十二月进行了一场钓鱼行动。他们选择了一百个关键词,大部分都是无规律的字母组合,之后临时进行手动搜索排名,将这些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指向毫无关联的页面。约二十位 Google 工程师在电脑上使用 IE 浏览器来搜索这些关键词,浏览器都启用了搜索建议和 Bing 工具条。两周的钓鱼行动结束时——通过 Bing 搜索部分关键词(9/100)所获得的结果已经变成 Google 预设的答案。
下面这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被无厘头地指向 Food Network 提供的一个菜谱:
Bing 的结果,指向同一个菜谱:
上面的截图引自 SearchEngineLand 的文章,文中和 Google 官方博客还有更多例子。Google 在进行手动排名时设置了搜索人数过多后恢复自动排名的保护机制,现在查询这个关键词时获得的结果已经不同。一百个关键词中只有九个被验证,但 Google 认为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他们还进一步分析,Bing 的算法中包含许多传统因子,当搜索一些热门关键词时他们用这些传统算法。而当搜索一些生僻词,Bing 对搜索结果感到信心不足,就会更多依赖于 Google 的劳动成果。
一千种因子
微软的反击相比 Google 则简短了很多,几篇文章的反驳观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 微软是在用户同意下匿名搜集点击流信息,帮助 Bing 更有效率地改善搜索结果。这样的数据搜集不过是在向用户学习,并不是抄袭。而这样的搜集方式方式微软在 2009 年就公开了。
- 微软的搜索算法使用超过一千种因子,浏览器和工具条捕捉到的 Google 搜索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这种手段也被很多搜索引擎采用。
微软还表示 Google 同样也通过 Chrome 浏览器和 Google 工具栏搜集数据,是五十步笑百步。Google 在 SEL 的采访中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将 Chrome 和 Google 工具栏搜集到的数据用于搜索结果,以后也不会这么做。
此外微软在反击中也罗列了 Google 抄袭 Bing 的功能,包括:社会化网络搜索、主页背景图(Google 需要手动)、左侧边栏、购物/旅行服务、照片搜索中的无限滚动等。
有趣的是微软方面更有力的声音来自外界,比如 Direct Match Media 公司创始人 Ben Cook 就撰文声援微软,认为 Bing 应该使用用户搜索数据(搜索关键词,点击链接的信息)以改善搜索结果,并且这些数据属于用户,而不是 Google。Google 工程师在钓鱼行动中确实作为用户向 Bing 提交了点击数据。
Ben 还指称 Google 的钓鱼行为很有误导性,因为这些关键词毫无意义,有效地消去了 Bing 搜索算法中绝大多数因素的影响。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功率也只有 9%,如果 Bing 的算法看重来自 Google 的点击流信息,成功率恐怕不会这么低。
纠葛的过去
微软和 Google 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多年。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没有摩擦或争执反倒不太正常。早在 2007 年微软就有意无意的指示旗下 IT 界领袖们组成的游说团体反对 Google 收购 DoubleClick。ICOMP——一个一直坚定反对 Google 的组织也被曝光长期受微软赞助,并与几名微软高管保持密切联系。
把时间拉近一些,去年十月微软起诉摩托罗拉侵犯专利权就是针对其旗下的 Android 平台手机。当时恰值近 Windows Phone 7 操作系统的发布,摩托罗拉是唯一一家不打算推出 WP7 手机的主流 Android 厂商,被选中起诉的原因也许并不难猜。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微软、Google 和苹果三家公司不可避免地在大多数产品上都有所交集。来自 Gizmodo 的一张图很好地描绘了这些短兵相接。
而 Google 和微软在搜索市场的竞争更加无法避免。根据 Hitwise 的统计,在美国搜索引擎市场, Google 占据 63%,而 Bing 位居第二得到 13%。
看起来 Google 霸主地位十分稳固,不过考虑到雅虎在美国完全采用 Bing 的搜索结果,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将雅虎的访问量重新纳入计算后,Bing 的市场份额变为了 27.7%,接近 Google 的一半。这未必是 Google 采取如此大规模行动的原因,却一定是激化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围观时间线
这样一场精彩的唇枪舌剑应该是策划已久,毕竟 Google 在去年底就进行了实验。选择在这个时机公开发表、选择在 Bing 举行搜索技术论坛当天发难,想必是有意为之。无论 Bing 抄与不抄,无论 Google 是伸张正义还是转移话题,这次发难都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举证的难度过大。
总结一下时间线:
2010 年 12 月 31 日:Google 钓鱼行动结束,认定 Bing 抄袭。
2011 年 1 月 1 日:TechCrunch 发表文章《为什么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搜索引擎》,引起业界指责 Google 搜索质量的风潮。
2011 年 1 月 13 日:SearchEngineLand 的一位作者发表文章《Google vs Bing:超级搜索引擎的谬论》,隔天 SearchEngineLand 的作者 Danny Sullivan 接到 Google 邀请于 1 月 28 日探讨搜索技术相关问题。这次会面中,Google 搜索团队向他公开了他们对 Bing 的怀疑和实验。Google 方面希望相关信息在 Bing 的搜索论坛活动之前被公开。
2011 年 1 月 14 日:Bing 邀请 Danny Sullivan 参加其 2 月 1 日的搜索技术论坛。这项活动是由 TechCrunch 谴责 Google 的文章作者 Wadhwa 协同组织的。Wadhwa 后来在 Twitter 上表示一切都是巧合。
2011 年 2 月 1 日:SearchEngineLand 作者 Danny Sullivan 首发《Google:Bing在抄袭我们的搜索结果》,Bing 团队成员在技术论坛上回应称自己没有抄袭,在官博发布《关于搜索质量的想法》,Google 迅速回击:《微软 Bing 抄袭我们的搜索结果并抵赖》。
2011 年 2 月 2 日:Bing 高级副总裁撰文《澄清是非》
两大巨头在官方声明上摆好阵势,高管们也在 Twitter 上争论不休,火药味更重了许多。微软的副总裁 Frank X. Shaw 在 Twitter 上表示:
1. 别被 Google 骗了,他们只不过是想转移话题。 Google 在美国和欧洲正因被操纵搜索结果而被调查。
2. Google 也从 Chrome 和 Android 上收集用户数据,五十步笑百步?
3. 我们的算法考虑了一千多种因子,Google 不过是其中一种。
Frank 还表示 Google 让员工登录微软的用户体验反馈系统并提交结果,所以得出的结论并不可信。Google 搜索质量团队成员 Matt Cutts 反驳说:”你说的用户体验反馈系统该不会就是 IE8 浏览器吧。”
当 Bing 在 2009 年上线时,业界开玩笑 Bing 是 “Because It’s Not Google” (因为它不是 Google)或者 “But It’s Not Google”(然而他不是 Google),如今这个笑话也许要改成“Bing is Now Googe”(现在 Bing 就是 Google)。Bing 博客文章的评论区有很多评论者指责微软抄袭,过去两天,“Powered by Google”(基于 Google 技术)这句话在 Bing 博客出现的频率很高。不开放评论区的 Google 官方博客在这方面就占了不少便宜。
这场战争也许止于 Google 和 Bing 的技术之争,也许爆发为微软和 Google 关系全面恶化,微软选择在今天宣布对 H.264 的支持不知道有没有受这次事件的影响。农历新年时节有这样一场比春晚好看许多的大戏,不失为看热闹的好选择。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ifanr.com/32907#more-3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