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8675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3-10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信息社会畅想
信息社会畅想
纸笔书写生存空间
纸笔书写生存空间
法国拒绝数字革命
法国拒绝数字革命
网络公共性与私密性
网络公共性与私密性
网上公共领域
网上公共领域
数字社会可见性
数字社会可见性
屌丝之城
屌丝之城
后工业时代产品
后工业时代产品
哈尔登监狱
哈尔登监狱
数字遗产继承
数字遗产继承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社交网络防自杀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社交网络防自杀编辑本段回目录

Facebook与英国慈善机构撒玛利亚会合作,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提供心理咨询。

1082位好友,没人伸出援手?借助社交网站的力量,英国已故女士西蒙妮·拜克(SimoneBack)的悲剧有望不再重演。根据英国《卫报》的消息,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本周一宣布与英国慈善机构撒玛利亚会 (The Samaritans)合作,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提供心理咨询。

suicidePrevention1

Facebook与撒玛利亚会合作,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提供咨询。
来源:inflexwetrust

从本周一起,任何Facebook用户看到有人发帖或者更新状态暗示自己有轻生的念头,都可以将这一信息报告到Facebook帮助中心( Facebook Help Centre)。然后Facebook就会联系一位撒玛利亚会的咨询师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必要时候还会向警方提交细节报告。

撒玛利亚会还通过Facebook发起了一项觉醒运动,来教给人们如何发现痛苦的信号并给那些正处于脆弱境地的朋友们提供帮助。这项运动紧随去年圣诞节西蒙妮·拜克的不幸事件之后。拜克当晚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布自杀的消息,但是她的1082位好友都没有提供帮助,直到17个小时后警察才发现。

撒玛利亚会的首席执行官凯瑟琳 ·约翰斯通(Catherine Johnstone)说:“借助 Facebook的流行,我们应该发挥好友的能量来帮助别人。……我们希望提醒人们,如果有好友说生活没有希望的话应该被认真对待。 对于很多人来说,Facebook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保证人们在线的时候也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支持。”

Facebook欧洲政策主任理查德 ·艾伦(Richard Allan)说:“这能使我们强有力的报告系统更加有效,因为好友被鼓励去查看彼此的状态,就像在真实世界里一样。”

随着社交网站占据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网络上的安全事件成为主流媒越来越多讨论的焦点。这并不是Facebook首次与其他机构合作将安全事宜提上日程。去年,该公司发布了它的安全中心(Safety Center),与英国儿童剥削和在线保护中心(Child Exploitation and Online Protection Centre)联合发布了一款应用程序,成功证实了多起可疑的行为报告。

Facebook一位发言人说,司除了与英国的撒玛利亚会之外,公司还与美国和挪威的类似组织进行了联系。

安全专家呼吁Facebook采取措施预防自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1月7日,互联网安全公司SSP Blue创始人赫姆·尼加姆(Hemu Nigam)呼吁Facebook采取措施,预防Facebook用户提到的可能的自杀事件。

  近期,一名名为西蒙·贝克(Simone Back)的英国女性在圣诞节当天自杀。在自杀之前,贝克向Facebook上的1048名好友发布消息称:“我已经吞下所有药丸,我就要死了,再见大家。”不过对于这条消息,只有几名好友做出回应,并且大多为怀疑和嘲笑的语气。

  尼加姆是MySpace前首席安全官。他表示,Facebook应当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帮助用户报告可能的自杀事件。他还表示,Facebook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向司法机关和预防自杀顾问报告自杀案例。尼加姆表示:“当企业开发了一种被社会广泛使用的技术,而有人使用这一技术求助,那么企业应当尽可能往前更进一步。这是核心的企业责任。”

  Facebook发言人玛丽安·希斯(Marian Heath)表示,Facebook非常严肃地对待用户的安全问题,并采取了许多措施去预防自杀。在所有用户留言墙的右上方都有一个蓝色的“x”标志,点击该标志后将会弹出一个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窗口报告“自我伤害”事件。

  希斯表示:“我们尝试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报告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都有人在评估自我伤害报告,并做出回应。”希斯拒绝透露Facebook每天收到多少自我伤害报告,以及Facebook有多少员工专门负责这一事宜。她表示,这些员工会与司法机关和预防自杀顾问联系,对自杀事件进行干预。

  Facebook用户报告的另一个途径是“帮助中心”。通过帮助中心,用户可以找到“报告自杀内容”表格。用户可以填写该表格并提交,Facebook的相关员工将会看到这些表格。希斯表示:“我们给予及时的关注。但最终如果你关心某人,那么你应当拨打911。我们无法像911一样做出快速反应。”

  不过尼加姆对此持不同看法。他指出,相对Facebook,MySpace采用了一种更透明、更易于使用的系统,能够快速、直接地与当地司法机关和预防自杀顾问联系。MySpace这一系统已经拯救了近100人的生命。

1082位好友 没人伸出援手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0年12月25日,圣诞节,晚上10:53分,42岁的英国妇女西蒙妮·拜克(Simone Back)在自己的Facebook状态栏上留下最后一贴:“吃了所有的药片,马上就死了。所有的人,再见。” 17个小时后,警察在拜克位于布莱顿镇的公寓里,发现了她的尸体。

令英国媒体和现实社会感到震惊的,不是拜克通过社交网络发布自己计划自杀的消息,而是由于在拜克Facebook上的1082位“好友”中,没有一人试图向她伸出援手,反而是在跟贴中对她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位“好友”在跟贴中称拜克是“撒谎者”,说她经常“吸毒过量”(社交网站戒毒:你能帮助我!),另一位“好友”则称那是“她的选择”。虽然一些外地的“好友”看到留言后,“跪求”拜克的地址和电话以报警求助,那些“同城好友”或邻居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有所行动。

一位不相识的Facebook留言到:“如果你们真的还能称自己为‘好友’的话,就应该去打过电话问问,或者亲自去看看她是不是还好。真庆幸,我不认得你们当中的任何人,这么冷漠。”

拜克的母亲对媒体说:“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直到第二天我收到一个求助短信,我是残疾人,不能起床上下楼梯,所以我马上报了警。没有人为我女儿做些什么,这太让人伤心了。”

拜克女士的朋友萨曼莎·欧文(Samantha Pia Owen)说:“大家都在Facebook上争论不休,就像自杀根本没有发生。其中一些人住在离拜克只有步行的距离。”她说,“但凡有个人离开电脑一会儿,去她家看看,或许她还有救。”

Facebook的发言人表示,对拜克的死讯“深感悲痛”,该网站用户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并给出“帮助中心”的链接,提醒用户们可以向网站反映用户的异常举动。

拜克的死并非第一次通过Facebook宣布自杀并实施的事件,2010年2月,一名英国女子在Facebook上发布了遗书后,在西班牙跳楼自杀;另一位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的学生更新了状态“准备跳下乔治·华盛顿大桥,对不起。”不久,他的尸体被人在哈德逊河里发现。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mittrchinese.com/single.php?p=28717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社交网络防自杀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