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与英国慈善机构撒玛利亚会合作,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提供心理咨询。
1082位好友,没人伸出援手?借助社交网站的力量,英国已故女士西蒙妮·拜克(SimoneBack)的悲剧有望不再重演。根据英国《卫报》的消息,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本周一宣布与英国慈善机构撒玛利亚会 (The Samaritans)合作,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提供心理咨询。

Facebook与撒玛利亚会合作,为那些有自杀倾向的用户提供咨询。
来源:inflexwetrust
从本周一起,任何Facebook用户看到有人发帖或者更新状态暗示自己有轻生的念头,都可以将这一信息报告到Facebook帮助中心( Facebook Help Centre)。然后Facebook就会联系一位撒玛利亚会的咨询师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必要时候还会向警方提交细节报告。
撒玛利亚会还通过Facebook发起了一项觉醒运动,来教给人们如何发现痛苦的信号并给那些正处于脆弱境地的朋友们提供帮助。这项运动紧随去年圣诞节西蒙妮·拜克的不幸事件之后。拜克当晚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布自杀的消息,但是她的1082位好友都没有提供帮助,直到17个小时后警察才发现。
撒玛利亚会的首席执行官凯瑟琳 ·约翰斯通(Catherine Johnstone)说:“借助 Facebook的流行,我们应该发挥好友的能量来帮助别人。……我们希望提醒人们,如果有好友说生活没有希望的话应该被认真对待。 对于很多人来说,Facebook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保证人们在线的时候也在有需要的时候得到支持。”
Facebook欧洲政策主任理查德 ·艾伦(Richard Allan)说:“这能使我们强有力的报告系统更加有效,因为好友被鼓励去查看彼此的状态,就像在真实世界里一样。”
随着社交网站占据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网络上的安全事件成为主流媒越来越多讨论的焦点。这并不是Facebook首次与其他机构合作将安全事宜提上日程。去年,该公司发布了它的安全中心(Safety Center),与英国儿童剥削和在线保护中心(Child Exploitation and Online Protection Centre)联合发布了一款应用程序,成功证实了多起可疑的行为报告。
Facebook一位发言人说,司除了与英国的撒玛利亚会之外,公司还与美国和挪威的类似组织进行了联系。
北京时间1月7日,互联网安全公司SSP Blue创始人赫姆·尼加姆(Hemu Nigam)呼吁Facebook采取措施,预防Facebook用户提到的可能的自杀事件。
近期,一名名为西蒙·贝克(Simone Back)的英国女性在圣诞节当天自杀。在自杀之前,贝克向Facebook上的1048名好友发布消息称:“我已经吞下所有药丸,我就要死了,再见大家。”不过对于这条消息,只有几名好友做出回应,并且大多为怀疑和嘲笑的语气。
尼加姆是MySpace前首席安全官。他表示,Facebook应当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帮助用户报告可能的自杀事件。他还表示,Facebook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向司法机关和预防自杀顾问报告自杀案例。尼加姆表示:“当企业开发了一种被社会广泛使用的技术,而有人使用这一技术求助,那么企业应当尽可能往前更进一步。这是核心的企业责任。”
Facebook发言人玛丽安·希斯(Marian Heath)表示,Facebook非常严肃地对待用户的安全问题,并采取了许多措施去预防自杀。在所有用户留言墙的右上方都有一个蓝色的“x”标志,点击该标志后将会弹出一个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窗口报告“自我伤害”事件。
希斯表示:“我们尝试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报告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都有人在评估自我伤害报告,并做出回应。”希斯拒绝透露Facebook每天收到多少自我伤害报告,以及Facebook有多少员工专门负责这一事宜。她表示,这些员工会与司法机关和预防自杀顾问联系,对自杀事件进行干预。
Facebook用户报告的另一个途径是“帮助中心”。通过帮助中心,用户可以找到“报告自杀内容”表格。用户可以填写该表格并提交,Facebook的相关员工将会看到这些表格。希斯表示:“我们给予及时的关注。但最终如果你关心某人,那么你应当拨打911。我们无法像911一样做出快速反应。”
不过尼加姆对此持不同看法。他指出,相对Facebook,MySpace采用了一种更透明、更易于使用的系统,能够快速、直接地与当地司法机关和预防自杀顾问联系。MySpace这一系统已经拯救了近100人的生命。
2010年12月25日,圣诞节,晚上10:53分,42岁的英国妇女西蒙妮·拜克(Simone Back)在自己的Facebook状态栏上留下最后一贴:“吃了所有的药片,马上就死了。所有的人,再见。” 17个小时后,警察在拜克位于布莱顿镇的公寓里,发现了她的尸体。

令英国媒体和现实社会感到震惊的,不是拜克通过社交网络发布自己计划自杀的消息,而是由于在拜克Facebook上的1082位“好友”中,没有一人试图向她伸出援手,反而是在跟贴中对她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位“好友”在跟贴中称拜克是“撒谎者”,说她经常“吸毒过量”(社交网站戒毒:你能帮助我!),另一位“好友”则称那是“她的选择”。虽然一些外地的“好友”看到留言后,“跪求”拜克的地址和电话以报警求助,那些“同城好友”或邻居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有所行动。
一位不相识的Facebook留言到:“如果你们真的还能称自己为‘好友’的话,就应该去打过电话问问,或者亲自去看看她是不是还好。真庆幸,我不认得你们当中的任何人,这么冷漠。”
拜克的母亲对媒体说:“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直到第二天我收到一个求助短信,我是残疾人,不能起床上下楼梯,所以我马上报了警。没有人为我女儿做些什么,这太让人伤心了。”
拜克女士的朋友萨曼莎·欧文(Samantha Pia Owen)说:“大家都在Facebook上争论不休,就像自杀根本没有发生。其中一些人住在离拜克只有步行的距离。”她说,“但凡有个人离开电脑一会儿,去她家看看,或许她还有救。”
Facebook的发言人表示,对拜克的死讯“深感悲痛”,该网站用户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并给出“帮助中心”的链接,提醒用户们可以向网站反映用户的异常举动。
拜克的死并非第一次通过Facebook宣布自杀并实施的事件,2010年2月,一名英国女子在Facebook上发布了遗书后,在西班牙跳楼自杀;另一位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的学生更新了状态“准备跳下乔治·华盛顿大桥,对不起。”不久,他的尸体被人在哈德逊河里发现。
http://www.mittrchinese.com/single.php?p=28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