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与胶片电影的区别 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可视为完整意义上数字电影。 ● 与传统电影相比,数字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之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数字化播映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电子放映机依托宽带数字存储、传统技术实现的。 ● 数字化电影技术进入到了微观世界,它将图像分解为最小的单元——像素,然后再重新组合,以改变或者重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创造出一般摄影方法根本达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镜头,在创作上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 ●3D每个镜头的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制作实物模型——扫描模型得到草图——电脑建模——还原质感——加入灯光、特效等渲染方面的后期处理——画面合成达到最终效果。 ● 数字电影能演绎全新的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极大地扩展了电影声音的表现空间,使电影声音的感染力、震撼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图像效果看,色彩更加鲜明、饱满,清晰度大大提高。虽然每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售价高达150万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胶片放映设备的10倍,但数字电影改变了胶片放映时银幕中间亮、四边暗的缺陷,其均匀度近乎完善。此外,数字技术营造出极度的虚拟空间和各种匪夷所思的景象,这些都是普通电影制作手段无法展示的。 ● 数字电影最大程度解决了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的损失问题,数字技术避免厂传统电影从原始拍摄的素材到拷贝发7寸经过力多次翻制及电影放映多次后出现的画面、声带划伤,即使反复放映也丝毫不影响响音画质量。 ● 制作好的数字电影可以通过数字软盘进行发行或通过国际卫星发送到世界各地的影院放映,省去了费时费力的拷贝复制和运输过程。 ●数字化电影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天地,给正在衰落的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代具有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员和电影产业中的新兴职业,如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视觉效果设计师等会在21世纪的电影舞台上成为主角。 ● 数字化电影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字化电影是电影艺术展开创造翅膀的新天地;数字化电影对于防盗版技术的突破使我们拥有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数字电影非线性编辑不受时间限制,随意编辑,实现输入系统、图片处理的现代化;软件、辅助设备、输出系统等技术的飞跃都会带给传统电影新面目;而在电影之外,发展游戏产品、网络产品等,都为数字化电影时代的艺术家提供了飞速发展的空间。参考资料:baidu百科:数字电影词条
IMAX电影IMAX源自英文“Image Maxium”(图像最大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统,它集电影技术之大成,拥有最大的银幕、最清晰的图像、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六声道多喇叭音响系统。IMAX在被誉为“电影的终极体验”,因为在看IMAX电影的时候,不仅是用你的眼睛在看,而是纵容全身的感官欺骗自己——七层楼高、20多米宽的超大屏幕、水晶般清晰的画面、极逼真的六声道加超低音音响,你会觉得自己顿时变成《变形记》里那只大甲虫,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了:你与各种硕大的细胞一起浮游在一个人的身体里;你就站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之巅与企鹅一起吹冷风;你刚刚潜入深蓝的海底,一只海豚从你手上游过;你漫步在白垩纪原始森林中,张牙舞爪的恐龙舌头几乎舔到你的脸上……
如果仅止于此,IMAX电影大概和娱乐城里的动感电影,或者天文馆的球幕电影没什么区别,最多不过是过往游客满足一下好奇心的调剂品,不可能吸引人们长久的兴趣。IMAX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开发的数码深化处理技术(DMR)能够将普通的35毫米胶片转制成IMAX版本的70毫米胶片,从而能将好莱坞大片搬上无以匹敌的超大屏幕而丝毫不损坏其“水晶般”的画质。尽管这种技术才刚刚成熟,转换出来的影片也只有《星战前传》、《黑客帝国》、《蜘蛛侠II》、《哈利·波特3》等寥寥数部,而且转制价格高达200万美元,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使30多年来一直偏安于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海洋馆、主题公园等科普教育机构的IMAX电影在近几年迅速汇入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圈。因拍摄《泰坦尼克号》而名动天下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甚至发出了“未来的五六年里,IMAX影院将逐步取代传统影院”的盛世危言。
不过,对于大部分好莱坞片商来说,SONY公司副主席布莱克的话可能更符合他们对于IMAX的立场。“当你手头有一部像《蜘蛛侠II》这样的电影,如果你不把它转换成这种无与伦比的IMAX格式来让观众们欣赏,那是一种惊人的浪费。”如今好莱坞拍摄《黑客帝国》、《哈利·波特》之类大片动辄投入上亿美元,200万美元的转制费相比之下并不高。而且由于大片片源的加入,IMAX院线正显示出惊人的票房潜力,前段时间正在上映的三维动画大片《极地特快》虽然在普通院线的竞争中败给了《超人家族》,但却在IMAX院线创造了票房奇迹,一周之内在59个IMAX电影院创造了30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受到《极地特快》票房的鼓舞,福克斯的下一部动画大片《机器人》也将在IMAX影院全线上映. 由IMAX公司发明并不断加以完善的IMAX电影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统,该系统集电影技术之大成,拥有最大的银幕、最清晰的图象、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六声道加超低音音响系统。 IMAX的矩形银幕可高达七八层楼,球形银幕的直径可长达三十米,让逼真的图像呼之欲出,巨大的震撼力惊天动地。 观看影片的观众们如身临其境,与电影场景浑然一体,从而获得与其它各类电影截然不同的、全身心的感受。 IMAX电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电影胶片,是普通的35毫米胶片的十倍,一般的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三倍。电影画格越大,所容纳的内容就越多,图象也就越清晰,加之精密度极高的IMAX放映设备,这就是IMAX电影获得无与伦比的真切感和最高清晰度的奥秘所在。 IMAX放映机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水平。其运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是采用了独特的 “波状环行” (ROLLING LOOP) 进片技术,这项技术使电影胶片如波浪般沿水平方运行。在放映过程中,每一画格都由真空装置牢牢吸附在镜头的后部,使画面的稳定性大大超过任何常规标准,而图象更是水晶般清晰。IMAX放映机15千瓦灯箱的功率之大,可以让人的肉眼看见它在月球上发射出的光点。 IMAX体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音响。IMAX音响系统是未加压缩的六声道加超低音频道。专门为IMAX影院设计的声源均衡喇叭系统使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观众无论坐在哪儿都能享受同样质量的音响效果。为了使声音传播畅通无阻,银幕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小孔。同时,大坡度的座位设计使得每个观众的视野无阻碍。
应该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优先考虑看IMAX。
解密数字版IMAX编辑本段回目录
上周末和片方一同前往了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IMAX公司总部,公司坐落于Mississauga市一片安静的园区内。短短几天走一圈回来,发现加拿大果然是地广人稀,经常放眼望去周围没有一个人影...
这次去的目的主要是片方想考察未来发行IMAX版数字电影的可行性,包括胶片修复和数字版制作在内。此行在IMAX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制作过程的演示,由于本文会涉及到一些IMAX不是很愿意广而告之的技术细节,所以请大家尽量低调,转载什么的就免了吧~
大体来讲,数字版IMAX拥有两件秘密武器,一件在制作端,一件在放映端,下面首先登场的是为人熟知的.....
IMAX DMR
数字母带重制(Digital Media Remastering,DMR)是现在很流行的IMAX制作技术,片方对这个兴趣也非常大,刚到就要求工作人员演示这个。简单说,目前绝大部分冠以IMAX的电影,包括35毫米胶片拍的、数字摄像机拍的甚至70/65毫米原片拍的,都会经过DMR这个步骤。DMR流程由数字信源母带(DSM)开始,制片方提供影片制作完成之后的数字文件(通常为2K分辨率,有个例,下文会提到),IMAX拿到素材之后,首先由工作人员对影片进行技术分析,一般是从色彩、图像质量、细节、光影方面评估,然后使用IMAX自己研发的一套“很神秘”的软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各种参数。这个环节,工作人员没有透露多少,但根据我观察,DMR和DVD时代的“倍线”在概念上类似,当时我问一个工程师,DMR是不是就是高级的倍线(up-res),她很吃惊,说这两个是绝对不属于一个数量级的没法比。DMR貌似是基于IMAX独有的某种算法,分析帧间的像素变换,能推测出新的像素从而增加图像细节,这个实在太高深,有没有图形学专业的出来解释解释... 其他的操作还有锐化、噪点颗粒去除等等。
参数调节完成之后,素材会根据软件的设置送入渲染农场进行渲染,渲染出的理论分辨率通常为4k到8k之间,另外会有一部分渲染完成的图像需要手工进一步调校。最终完成的素材就可以制作DCP或印制到IMAX胶片上了。
一些真正使用了IMAX摄影机的影片,比如黑暗骑士,部分镜头是以8K/5.6K的分辨率扫描和制作的,变形金刚2中的几个IMAX镜头,是采用的4K中间片,而IMAX胶片最优放映条件下能达到12K左右,也就是说,即便使用了IMAX胶片,只要制作环节有数字技术参与,那么分辨率瓶颈就会出现在这里。据一位工程师讲,目前最高水准的IMAX电影是Baraka天地玄黄,全程使用8K分辨率扫描制作。
那么IMAX是如何在放映端保证震撼的观影体验呢?IMAX数字影院在银幕大小上比普通数字影院稍大、略呈弧形,离观众更近。在技术规格上,IMAX数字电影是完全基于DCI的规范的,在我前一篇揭秘文章里已经详细讲过,而强于普通数字电影的放映效果,秘密就在于其特别设计的放映系统。
IMAX数字影院的放映系统有三部分组成,音频机架、投影机组、控制面板。投影机使用的是两台Christie,分辨率为2K。IMAX 2D和3D电影,都会同时使用两台投影机,为什么是两台?这就是IMAX的另一件秘密武器——画质增强系统(Image Enhancer,IE),两台投影机之间有一台摄像机,正对整个影厅的银幕,实时获取画质数据反馈给IE,双机的画面是准确重叠的,第一步是避免画面亮度和白点随着播放时间而改变,放映过程中IE在双机之间智能切换功率保证画质连贯性,其他的一些画质增强步骤,就是IMAX的小秘密了,比如两个投影画面并不一样,也不会是是简单重叠,至于是如何使用两个投影机达到更好的画质,我也猜不出所以然...
硬件上看,据我观察,IE可能采用了一个或多个Nvidia Tesla GPU实时运算。
IMAX自己声称,这样的画质增强系统,观感上略强于单机索尼4K SXRD投影,而且数字IMAX未来也有升级为两台4K投影的计划。
这次IMAX总部之行,我个人感觉,数字IMAX是向商业妥协的产物,原生IMAX的成本和可行性使得大规模应用变得非常艰难,所以说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完全驾驭IMAX技术,真正的IMAX画面也只藏于一些科技馆内。
.
.
.
IMAX放映系统控制面板屏摄,正在开机过程中偷偷拍的....
IMAX数字放映技术的核心——Image Enhancer! 显示属性。可以看到GPU一项,极有可能是Tesla。
有什么疑问,欢迎跟帖参与讨论~
正宗IMAX 3D观影计划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切都源于IMAX最近两年的“新花招”。眼看着电影市场红火,IMAX高层心里老抓猫了:按正常程序扩展新的IMAX影院吧,成本太高,影院改造一次性费用高,70mm胶片的印制还老费钱。
为了搵快钱,IMAX高层虎躯一震,想出了个外招:鼓吹所谓数码IMAX影厅(Digital IMAX),在不需要推翻重建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多厅影院的建筑结构;在播放设备方面,则摒弃70mm胶片投影机,采用两台Christie 2k投影系统重复影像、外加IMAX专利的图像处理技术(不清楚是否DMR扩展系统),企图是最终成像分辨率超过2k。
不管有没有超过2K,数字IMAX影院的画面分辨率肯定是无法超越4K的;而正宗的70mmIMAX胶片,其分辨率却相当于6K(当然,是在原始素材也是用IMAX专利摄像机拍摄的条件下)。
其次,从普通多厅影院改造过来的数字IMAX影厅银幕面积,绝大多数无法达到标准传统IMAX银幕的大小(50*70英尺,约为22米宽,16米高)。如果要想获得一种“融入画面”的感觉,就只能缩短银幕与观众的距离——或者说——将多排座椅的坡度弄得更逗,好让更多的观众更贴近银幕。但是,常规的多厅影院建筑结构其高度本来就比常规IMAX矮很多(见下图对比),再改造也无法加高25%以上。所以,数字IMAX厅的银幕是铁定是比“正宗”IMAX电影院的小的。
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不太适用。祖国人民就是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影厅直接按IMAX规模造呗,所以完全不同于老美这边改造常规多厅影院的费力不讨好。例如北京石景山万达影城的IMAX厅里的银幕,宽度是标准的22米左右(高度13左右,不同于常规的1。44:1的IMAX银幕)。
不过,石景山万达老是标榜大陆第一座数字IMAX影城,仿佛是了不得的荣誉,就颇有些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如前所述,数码IMAX播放系统的主要优势,其实是便利与成本两方面,在成像画面的效果上——往好里说——是完全不占优势的。所谓数码系统的亮度与对比度优势,以及胶片系统容易磨损的传言,其实都是靠不住的。且不说正宗IMAX胶片播放系统所采用的15KW功率灯泡亮度超越DLP投影机,单就IMAX独有的进片机械设定(真空吸附)而言,也不容易造成磨损。虽然是数码时代了,但迷信数码就不一定正确了,尤其是在IMAX常规胶片本来就相对数码系统具有画质和观感优势的情况下。
可是,天杀的,DC这农村居然就没有播放《AVATAR》“正宗”IMAX 3D版的影厅!那些打着IMAX招牌的,都是些AMC/REGAL这些多厅院线改造过来的数字IMAX影厅,在前文所定的语境下(成本与便利优势),其实就是山寨版的IMAX。而DC闻名遐迩的那几家博物馆里的、根红苗壮的正宗IMAX影院,则一律不播放《AVATAR》!其中有两个傻蛋宁肯播放《星舰迷航》与《博物馆奇妙夜》!偶顶你个肺~~~~
话说偶们流氓无产阶级别的没有,阶级骨气和胆量最强了。上次到航空航天博物馆的IMAX厅看《变2》时,旁边坐着一位老爷爷和他一家四口,交谈时说起看IMAX的经历,我本以为自己驱车一个小时已经算有毅力的了,谁知这哥们说他是开了两个半小时从别的州过来看的!
看来,贼老天和死IMAX也得逼我步那老爷爷的后尘了!非胶片版IMAX 3D不看!
在这个网站(http://www.lfexaminer.com/theaUSA.htm)找了下全美IMAX影院的资料,当然只看那些标注为胶片播放(15/70,表示胶片格式为15孔、70mm)、同时也能播放3D版本的正宗IMAX影院。可惜,在DC这个农村的附近,还真没有太多选择。
最后,偶终于在海边找到了一家,放google地图一查,不仅倒吸一口凉气:这家距离偶住的地方有191英里(合307公里)、来回就是600多公里!得,人关老爷是千里走单骑(古代一里相当于576米,关老爷“千里”也就是现代576公里),偶是“千里开破车”!
为了卡大神,值么?
千万不能这么说,提都不能提!为啥?要不,偶家那口子要发飙了:什么时候为我走千里看看!!!老婆第一,小卡哥第二,绝对的。立马网上订票,单价10刀,加上手续费等共计24刀。所以,权当这次是带老婆渡蜜月了,还挺便宜的,符合偶们流氓无产阶级的造型。有诗为证:
一骑黑尘老婆笑
无人知是小丑来
欧耶~~~(最后,希望偶家那哐啷作响的“爱车”能坚持住着600多公里,成功了就给它沐浴……^_^)
GO!AVATAR!
更新:
嘻嘻,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此贴发完不到两个小时,整个美国东部地区下起了大雪......整夜未停......早上起来已经一片雪白的世界,路上积雪差不多有5英寸。
还不甘心,将老婆拖起来,带齐家当就上路了。一上路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时速根本无法超过20英里,超过车轮就打滑,车身就开始摇摆.......在经历了数次“车身摇滚”的历险之后,时速20英里,距离191英里,一切都变成了浮云......偶们只能无奈地打道回府......
MISSION ABORTED!
贼老天!回来的路上,广播里通告:此乃美国东部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雪风暴!NND,居然在看AVATAR的这天碰上了!偶感觉自己要变成谢逊了,一会就揸把菜刀冒充屠龙跑到阳台上对天狂吼去......
这场雪风暴估计会对AVATAR的票房有比较严重的影响,偶的IMAX 3D票是不能退的,损失24刀,无产阶级得更彻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