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08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9-16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预测中国的崛起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预测中国的崛起编辑本段回目录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这位被誉为“早熟”的超级大国所遇到的条件以及所面对的困难又于1970年代的美国和1870年代的英国有所不同。

到2030年,中国经济可能逼急英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或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

Sep 10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2011.9.10 | 来自纸质版本



IT IS perhaps a measure of America’s resilience as an economic power that its demise is so often foretold. In 1956 the Russians politely informed Westerners that “history is on our side. We will bury you.” In the 1980s history seemed to side instead with Japan. Now it appears to be taking China’s part.

作为一个经常被预言灭亡的经济力量,这可能是对美国的恢复能力的预测。1956年,俄罗斯人礼貌地通知西方人“历史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将会埋葬你。”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历史似乎站到了日本那边去了。现在,历史又好像眷顾了中国。

These prophesies are “self-denying”, according to Larry Summers, a former economic adviser to President Barack Obama. They fail to come to pass partly because America buys into them, then rouses itself to defy them. “As long as we’re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the future will be better,” he said, shortly before leaving the White House. His speech is quoted in “Eclipse”, a new book by Arvind Subramanian of 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r Subramanian argues that China’s economic might will overshadow America’s sooner than people think. He denies that his prophecy is self-denying. Even if America heeds its warning, there is precious little it can do about it.

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前经济顾问Larry Summers称,这些预言都是“自我否定的”。预言没有实现的部分原因是美国相信了它们,然后提醒自己去防范其发生。在他即将离开白宫之前,他说:“只要我们担心着未来,未来就会变得更好。”他的演讲还被《日蚀》(全名是《日蚀:活在中国经济统治的阴影下》)所引用,该书由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Arvind Subramanian著写。Subramanian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以比人们想象还要快的速度掩盖了美国。他不认同说他的预言是自我否定的。即使美国留意到这个警号,但是它能做的可能为零。

Three forces will dictate China’s rise, Mr Subramanian argues: demography, convergence and “gravity”. Since China has over four times America’s population, it only has to produce a quarter of America’s output per head to exceed America’s total output. Indeed, Mr Subramanian thinks China is already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y, when due account is taken of the low prices charged for many local Chinese goods and services outside its cities. Big though it is, China’s economy is also somewhat “backward”. That gives it plenty of scope to enjoy catch-up growth, unlike Japan’s economy, which was still far smaller than America’s when it reached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

Subramanian先生认为,将会有三股力量决定中国的崛起:人口、集结和“重力”。因为中国人口超过了美国的四倍,所以它只需要做到人均产值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就足以超越美国的总产值。实际上,Subramanian先生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考虑到预期数目按照本地中国商品和服务在其它城市所要的低价计算的。虽然这是个大问题,中国经济显得稍微有点“倒退”。但是却给了中国许多机会去享受追赶成长的乐趣,不像日本经济那样,即使日本走在了科技的前沿,可是日本经济仍然比美国的小很多。

Buoyed by these two forces, China will account for over 23% of world GDP by 2030, measured at PPP, Mr Subramanian calculates. America will account for less than 12%. China will be equally dominant in trade, accounting for twice America’s shar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That projection relies on the “gravity” model of trade, which assumes that commerce between countries depends on their economic weight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China’s trade will outpace America’s both because its own economy will expand faster and also because its neighbours will grow faster than those in America’s backyard.

Subramanian先生推算,受到这两股力量的推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30年中国的GDP将占超过全球的23%。中国贸易将同样占到主导地位,其贸易量占美国进出口份额的两倍。这个设想是依赖于贸易“重力”模型,此模型是这样的,假设两国之间的商务是取决于它们的经济比重和两国之间的距离。中国的贸易将会超越美国是因为它自身的经济会更快扩张,还因为它的邻国的成长速度会比那些在美国后花园的要快。

Mr Subramanian combines each country’s share of world GDP,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to an index of economic “dominance”. By 2030 China’s share of global economic power will match America’s in the 1970s and Britain’s a century before (see chart). Those prudent American strategists preparing their countrymen for a “multipolar” world are wrong.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remain unipolar, dominated by a “G1”, Mr Subramanian argues. It’s just that the one will be China not America.

Subramanian先生结合各国的世界GDP份额、贸易份额和境外投资份额,做出了一个经济“主导”指数。到2030年,中国的全球经济力量份额将会达到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英国一个世纪前的水平(上图)。那些美国同胞为迎接一个“多级”世界作准备的精明策略是错误的。Subramanian先生认为,全球经济依然是单极的,由一个"G1"主导。只不过那一个将会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Mr Subramanian’s conclusion is controversial. The assumptions, however, are conservative. He does not rule out a “major financial crisis”. He projects that China’s per-person income will grow by 5.5% a year over the next two decades, 3.3 percentage points slower than it grew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or so. You might almost say that Mr Subramanian is a “China bear”. He lists several countries (Japan, Hong Kong, Germany, Spain, Taiwan, Greece, South Korea) that reached a comparable stage of development—a living standard equivalent to 25% of America’s at the time—and then grew faster than 5.5% per head over the subsequent 20 years. He could find only one, Nicolae Ceausescu’s Romania, which reached that threshold and then suffered a worse slowdown than the one he envisages for China.

Subramanian先生的结论引起了争议。然而这个假设还是保守的。他没有排除一个“严重经济危机”。他预计在未来二十年中国人均收入将会以每年5.5%的增速增长,这个数字比其过去二十年的大约少了3.3个百分点。他列出了一些具有可比发展阶段——生活标准相当于美国同时期的25%——并且之后20年以超过人均5.5%的增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日本、香港、德国、西班牙、台湾、希腊、韩国)。最后他只找到了一个国家——尼古拉·齐奥塞斯库领导的罗马尼亚——能够达到这个门槛而且之后遭受了比他给中国设想的还要严重的经济放缓。

He is overly sanguine only on the problems posed by China’s ageing population. In the next few years, the ratio of Chinese workers to dependants will stop rising and start falling. He dismisses this demographic turnaround in a footnote, arguing that it will not weigh heavily on China’s growth until after 2030.

他只是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过于乐观。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劳动力与非劳动力的比例将会停止上升,并且开始下滑。他在一个脚注里表明了不予考虑这个人口转变问题,认为在2030年之前这在中国成长里头不会占很大比重。

Both China and America could surprise people, of course. If China’s political regime implodes, “all bets will be off”, Mr Subramanian admits. Indonesia’s economy, by way of comparison, took over four years to right itself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ended President Suharto’s 32-year reign. But even that upheaval only interrupted Indonesia’s progress without halting it. America might also rediscover the vim of the 1990s boom, growing by 2.7% per head, rather than the 1.7% Mr Subramanian otherwise assumes. But even that stirring comeback would not stop it falling behind a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at twice that pace. So Americans are wrong to think their “pre-eminence is America’s to lose”.

当然,中国和美国都会有令人大跌眼镜的时候。Subramanian承认,如果中国政治体制突然崩溃,“一切打赌都玩完了”。相比之下,在经济危机结束了苏哈托总统32年的统治之后,印尼经济用了超过四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但是,即使是动乱也只是打断了印尼的进程,而没有让它停止。美国还有可能重拾上世纪九十年代繁盛时期的力量,以人均2.7%的增速增长,而不是Subramanian先生另外假设的1.7%。但是,即使那股力量回来也未能阻止其落后于以两倍于其速度增长的中国经济。所以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出类拔萃就是是美国的失去”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Bratty or benign?

是顽皮还是仁慈?

If China does usurp America, what kind of hegemon will it be? Some argue that it will be a “premature” superpower. Because it will be big before it is rich, it will dwell on its domestic needs to the neglect of its global duties. If so, the world may resemble the headless global economy of the inter-war years, when Britain was unable, and America unwilling, to lead. But Mr Subramanian prefers to describe China as a precocious superpower. It will not be among the richest economies, but it will not be poor either. Its standard of living will be about half America’s in 2030, and a little higher than the European Union’s today.

如果中国真的篡夺了美国的地位,这会是一个怎样的霸主呢?一些人认为这会是一个“早熟的”超级大国。因为在它富裕之前它相当大,它会停留于其国内需求,而忽视了其全球责任。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可能就像一个没有领头的全球经济,正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样,英国没有能力领导,美国不愿意领导。但是Subramanian先生喜欢把中国描述成一个早熟的超级大国。它不会是最富有的经济体,但也绝对不会穷。到2030年,它的生活标准大约是美国的一半,略高于今天的欧盟。

With luck China will combine its precoc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plodding conservatism in economic diplomacy. It should remain committed to preserving an open world economy. Indeed, its commitment may run deeper than America’s, because its ratio of trade to GDP is far higher.

运气好的话,中国将会把经济发展中的早熟和经济外交中单调乏味的保守主义结合。它应该继续致力于维护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事实上,它的坚持可能比美国走得更远,因为其贸易占GDP的比例高很多。

China’s dominance will also have limits, as Mr Subramanian points out. Unlike America in the 1940s, it will not inherit a blank institutional slate, wiped clean by war. The economic order will not yield easily to bold new designs, and China is unlikely to offer any. Why use its dominant position to undermine the very system that helped secure that position in the first place? In a white paper published this week, China’s State Council insisted that “China does not seek regional hegemony or a sphere of influence.” Whether it is precocious or premature, China is still a tentative superpower. As long as it remains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its rivals need not worry too much.

正如Subramanian先生所指出的,中国的主导地位还是有很多局限性。不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战争把一切都刷得干干净净,中国不可能有一块白板来等着它去继承。经济秩序不会轻易地对大胆的新设计让步,而中国有不太可能提供任何东西。为什么要用它的主导地位去渐渐破坏唯独能帮助其稳坐首席的系统?在本周发行的一本白皮书中写道,中国国务院坚称“中国没有谋求地区霸权或势力范围。”无论它是早熟还是未成熟,中国依然是一个不确定的超级大国。只要它仍然担心着未来,它的对手没必要担心太多。

夏斌:2030年中国经济有望超赶美国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中证报记者 车亮 摄。

   中证网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27日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二十年面临四大历史机遇,中国经济的总体实力到2030年左右可能将赶超美国的经济实力。

   夏斌介绍,针对中国经济海外专家作出很多预测,其中普华永道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金砖四国提出者预测2037年,最近又改为2027年赶超美国。但不管有多种预测,但都认为按照目前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出重大的意外在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GDP将赶超美国。这一预测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中心正在往亚洲移动,中国正处于经过30年改革开放打基础之后进一步历史复兴的关键时期。

  今后十年、二十年,夏斌认为我国面临四大历史机遇。第一还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储蓄率,这个趋势没有改变。第二是全球化机遇,仍然要推动利用全球化潮。第三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阶段,这给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提供了空间。第四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潜力,30年来,我们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制度改革,目前我国还存在不合理的制度需要改革,这些制度的改革仍然能产生大量的生产率。

外媒称中国经济可能在2030年前赶上美国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华网消息 法国《回声报》12月18日文章,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盖保德(艾伯特·凯德尔)认为:伴随着危机,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30年之前赶上美国。

记者问:在中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很多观察家担心中国对出口依赖太强,认为中国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增长模式。您赞同这种分析吗?

盖保德答:过去三年中国贸易顺差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过热造成的,它使已经非常强劲的国内需求更加膨胀。

问:但是如果出口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那怎么解释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呢?

答:中国政府正好从一年前开始努力遏制通货膨胀,这是出现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在贸易上遇到的困境,使经济减速的幅度还会加剧。

问:中国怎么做才能使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活力?

答:中国人已经证明他们有能力刺激经济。他们已经完全消除了通货膨胀问题,而且他们有一个牢固的金融体系来支持重振经济。他们现在应该鼓励国内消费和家庭投资。中国人均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一直很低。

问:如果抛开当前的危机,你认为30年后中国庆祝改革开放60周年的时候会是什么状况?

答: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38年将超过美国。鉴于当前的危机,中国赶上美国的时间甚至会更早。倘若如我所言,中国能迅速重振经济,美国则多年陷入极低的经济增长,那么或许中国会在2030年之前赶上美国。

 林毅夫:2030年中国经济或为美国2倍编辑本段回目录

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23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可望达到8%以上。

届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达到美国的2倍,即使按照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也有望与美国经济持平。

林毅夫说,按2008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约相当于美国的21%,类似的比值,发生在1951年的日本、1977年的韩国以及1975年的中国台湾身上。

而上述提到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接下来的20年内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51至1971年之间,日本的经济增速达到9.2%,韩国在1977至1997年间的平均增速为7.6%,而中国台湾地区在1975至1995年间的平均增速则达到8.3%。

林毅夫认为,中国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和技术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的后发优势所在,而中国大陆在30多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是十分相似的。

届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达到美国的一半左右。

不过,中国对于发达国家的外贸顺差将在未来出现不可避免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将由外需主导逐步转向内需唱戏,这对中国来说,挑战不小。

林毅夫提醒说,当大多数人都在说需要提高内需的时候,还要小心处理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因为后者对于工业的改造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等至关重要。

收入分配不公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挑战之一。林毅夫沿用他多年来的说法,称“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中国需要有实质性的改革动作。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25673/218286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预测中国的崛起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