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四部委已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新标准划出了微型企业标准,有利于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而就在上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考察地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时表示,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缘何中小企业融资难再度引发高层关注并举措不断?今年以来,央行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连续多次加息,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倒闭潮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大规模货币与信贷刺激政策对冲了2008年不少行业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而目前刺激的潮水退去,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加大,正逐步回归07-08年的转型与结构调整主题。
细分中小企类型力促转型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看来,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仍然会延续来自于2007-2008年经济紧缩时期的转型压力。“如果说2009-2010年期间的宏观政策基调是超常规宽松政策,那么,当前宏观政策以常态化为基调,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回到危机之前的类似环境之中。”
“由于广东在07年就率先力推产业升级转型,所以今年以来,长三角企业倒闭潮的消息远胜于珠三角,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转型仍不容乐观,只能说稍微好一点。”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中小企业要强化创新能力,提高品牌价值,在销售渠道上走外销和内销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新的模式来推广产品,从而快速实现转型。
而今四部委出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意在加强分类指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其中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这是此次标准修订的重要突破。四部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新标准专门划出微型企业,使我国企业规模类型分为大、中、小、微。规模类型细分后,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特点,有利宏观分类指导和政策,以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找出问题的关键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出台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措施。”
何为微型企业?新标准明确微型企业一般在20人或10人以下,规模小,技术相对简单,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服务业,将是需要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按照新标准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加上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8.7%。
不过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更多是基础上的意义,在融资问题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胡刚向南都记者表示:“我认为中小企业的大环境还是没有改变,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很少,民间借贷风险高,融资难度还是很大。”
巴曙松认为,在宏观政策上可以考虑在适当加息以抑制通胀预期的同时,适当降低准备金率以改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同时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来减轻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压力。此外,以金融、财税等多种手段鼓励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
中小企业压力缘何陡增?
事实上,当前中小企业转型的经济环境应当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要宽松得多。“从信贷总量来看,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其比例还稳中有升。从浙江省前5个月的情况来看,信贷增量同比减少1000亿,但是仅房地产按揭贷款一项就减少了600亿,解释了信贷增量下降的一大部分。同时,由于各个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重视,为此在新增信贷总量当中,对中小企业贷款给予了明确的占比保证。”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从结构、占比的相对意义上来说,中小企业并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加强,但中小企业为何资金压力却更大?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出口收入回款时间明显延长、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收入出现下降、土地和租金成本大幅上升,这些都导致了相应的资金需求急剧上升。其中,劳动力、原材料等的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对资金的交易需求增加,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性;另外,由于国际信用体系问题的溢出影响,出口收入回款时间明显延长,也增加了企业出于谨慎的预防性动机而需要多持有资金。
“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提高,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是劳动力密集型,劳动力成本提高,也会增加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胡刚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小企业向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而投资商看到中小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的困难,不愿投资,反而更愿意投资房地产这样的暴力行业。”
草根调研:品牌、技术和融资三大瓶颈
“以出口代工为主、缺乏自主品牌主要为大企业做O EM和缺乏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其发展结构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自主品牌创新;二是缺乏产品的创新和生产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学生陈智俊在佛山进行了主题为“广东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的调查实践,该调查报告获得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调查广东———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征文大赛”的特等奖。
报告认为,在金融危机下,部分国外进口商支付意愿和能力不断下降,破产也不断增加,使更多广东中小企业坏账增加,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其实资金短缺从来就是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银行不轻易向中小企业贷款。不敢向负债率较高的和信用观念比较淡薄的中小企业轻易贷款,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一般来说要求中小企业以土地和厂房这类保值的物品作为抵押品,而中小企业往往很难向银行提供土地作为抵押品,但银行也很少接受土地以外的其它抵押品。而即使是银行愿意向中小企贷款,年期往往太短,满足不了企业对长期贷款的需要。”陈智俊认为。
而由中山大学学生团队进行的广州小额信贷机构经营状况调研亦显示,小额信贷业务在我国发展缓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小额信贷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而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又极有可能造成与长三角差距加大,商业环境恶化以及创业没有保障等一系列恶劣影响。
在陈智俊看来,自主品牌创新是现时广东中小企业的一条出路。但一般来说他们缺乏自主品牌创新。这是因为长期习惯了O EM或O D M生产,缺少处理客户关系的经验;广东中小企业缺乏大量人力物力和长期积累推广自己的品牌。
微型企业的国家战略编辑本段回目录
今年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市场主体中新增了微型企业,标志着微型企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在重庆提出发展微型企业这个事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微型企业”这一说。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将累计发展微型企业15万户,解决150万人就业,平均每年要发展3万户。
在山城重庆,有200多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需要就业,每年还有10万多大中专毕业生和大量返乡农民工待就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通过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仅9个月时间,重庆就创造了12.57万个就业岗位。
云阳县高阳镇农民王道中曾在广东东莞务工,返乡后于去年10月与人合伙创办了微型企业云阳县中银工艺品厂,生产儿童智力竹木玩具,吸纳库区移民和返乡农民工19人就业。
微型企业作为最贴近寻常百姓的市场“细胞”,其生长和繁衍带动了民间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去年9月~12月期间,刚刚发展起来的微型企业中,已有3094户开始纳税,合计746万元。通过“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重庆释放了民间创造活力,让一批有想法、有技能、有专长、有知识的人如鱼得水,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陈潇自己出资6万元,市财政补助资本金4万元,创办了注册资本金10万元的重庆恒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重庆大学2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就业,而且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10个。公司成立几个月的时间,已经上缴税收2.72万元。微型企业的扶持政策,使重庆已经成为西部创业环境最优的城市,全民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
据了解,政府每年给每一名下岗失业人员的救济等补助资金在5000元左右,而通过扶持他们创办微型企业来解决待业人口,不仅减少了政府的支出,还能为国家增加税收。去年,全市试点发展了1万户微型企业,财政给了补助金3亿元,解决了10万人就业。
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重庆微型企业协会会长黄波说,这10万人如果不就业,政府每年要发放各种补助费5亿元,而这10万人就业后不但不发补助费,还由企业上交政府的社会统筹金近3亿元。
随着重庆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持续推进,一批微型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梁平县返乡农民工蒋礼燕在广东打工近20年,重庆微型企业政策出台后,她回到家乡,利用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和微型企业帮扶政策,建起了梁平县骏松玩具厂。目前从业人员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112人,月产值30多万元,产品远销美国、韩国等国家。
迁入铜梁县的三峡库区移民陈云、陈海林、张孝芳,曾因就业和移民后续帮扶资金分配使用等问题,多次上访。去年10月,他们在政府的扶持下创办了各自的微型企业,分别从事野鸭养殖、环保型秸秆燃料块生产和皮具加工等行业,还吸纳42人就业。如今,他们生活有了稳定的来源,再也不上访了。
截至今年6月底,重庆市共发展微型企业2.9万余户,微型企业共解决和带动就业22万人。黄波说,微型企业从无到有,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在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微型企业进行后续帮扶指导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的基础上,工商、财政、人社、经信、人行重庆营管部等相关部门或单独、或联合下发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文件23个,涵盖了微型企业发展政策扶持的诸多方面。
据统计,全市已经有6233户微型企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发展前景鼓舞人心。
目前,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已经落户两江新区,正在加速建设之中。重庆市正努力在各区县设立50个微型企业特色孵化园,在有条件的市级重点街镇设立80个微型企业创业基地或微型企业创业示范街。
重庆市工商局微型企业发展监督管理处处长聂刚介绍说,重庆将继续加强在高校、园区、乡镇、街道、社区和工商所设立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的力度,加强创业指导员的培训,力争做到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全覆盖,打造微型企业电子商务和交易结算中心,为微型企业提供电子政务、网上贸易和电子商务服务。
今年7月13日,重庆市微型企业协会正式成立,目标是建成重庆微型企业的“情感家园”“财智沙龙”“权益卫士”和“发展推手”,促进微型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还将建立微型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形成微型企业的信用长效监管体系。对恶意骗取、套取政府扶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除依法给予查处外,还将纳入信用黑名单,在今后的市场准入、个人银行信贷等方面予以限制。(《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8期,记者 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