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69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5-04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专家定义的变化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维基百科与“专家”定义的变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知其所言?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可信度?

At least in part, we rely on a set of cues -- titles, university degrees, papers published, lectures given -- that have long been bound up in the concept of "expertise". If a person is deemed an expert, we are more credulous of their claims, and their words carry more weight. But expertise is a fraught commodity -- lashed inextricably to the commodities of privilege and power. Does an expert on poverty know more than someone who is poor? Are women given expert status on issues relating to women, but not others? Does expertise itself invest people with perverse incentives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How we ascribe expertise shapes whose voices and ideas have purchase in our discourse -- whose books get published, whose writing fill op-ed column inches, who sits at what tables.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会依赖一系列的暗示——头衔、学历、出版的论文、所作的演讲——所有的这些长期与“专家”这个概念攸息相关。若一个人被认为是专家,我们便会轻易地相信他的言论,他们的言论会更有影响力。但是专家是货物,是日用品——与特权与力量不可分割的日用品。难道研究贫困的专家会比穷人更了解贫穷吗?女性在有关女性的话题上有着专家地位,但是别的话题呢?难道专家本身就是促使人们用不正当的动机来维持现状?我们如何评判一个人的意见和想法赢得我们的青睐?——无非是谁的书出版了,谁占据了特写专栏,谁又坐在什么桌旁。

Part of the beauty of Wikipedia is the hope that through its openness and its anonymity it could democratize the process of how knowledge gets built and organized. Last year The Awl published an essay "Wikipedia and the Death of the Expert," in which Maria Bustillos argued, "Wikipedia, along with other crowd-sourced resources, is wreaking a certain amount of McLuhanesque havoc on conventional notions of 'authority,' 'authorship,' and even 'knowledge.' " Online, the crowd was knocking the individual off its throne as the arbiter of information. As Bustillos quoted Clay Shirky, "On Wikipedia 'the author' is distributed, and this fact is indigestible to current models of thinking."

 维基百科之美部分在于其希望通过这种公开以及匿名的方式,能使得创建和组织知识的过程民主化。去年,尖钻网发表了一篇名为“维基百科与专家之死”,作者玛丽亚·巴斯蒂娜说,“维基百科以及其他的大众来源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麦克卢恩学说对于传统的‘权威’、‘原创’甚至‘知识’的挑衅。”网友们将信息独裁者踢下皇位。正如巴斯蒂娜所引用克莱·席尔克之言,“维基百科上的‘作者’是呈分布式的,这个事实与当代思考模范们格格不入。”

But, of course, this kind of collaboration doesn't itself imply the absence of expertise. Experts can, after all, collaborate together. And Wikipedia certainly benefits from academics with specialized knowledge developing and patrolling articles they care about.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when measured in terms of Wikipedia's breadth -- it's hard to imagine many of the extremely technical scientific articles existing at all without the input of scientists who made it their business to fill out the encyclopedia's periphery.)

 但是,这种合作本身当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专家了。毕竟专家们也能合作。而且维基百科当然也从那些专家们所研究的论文中获益。(这尤其表现在衡量维基百科的宽度上——很难想像,如果没有科学家们视科学为己任,辛勤充实百科全书,那些相当技术性的科学论文将如何存在。)

So "expert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e.g. academic pedigrees) do still matter in this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But a new study from researcher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Yahoo Research points to a complementary phenomenon: The definition of what makes someone an expert is changing. They search for expertise in Wikipedia's pages, and they find it, but what they're looking for -- what they call expertise -- uses different signals to project itself. Expertise, to these researchers, isn't who a writer is but what a writer knows, as measured by what they read online.

 因此,“专家”一词在传统意义上(例如学术血统),在当今这个合作环境中,还是起重要作用的。但是,最近由斯坦福大学和雅虎研究中心合作举行的一项新研究却指向一个相反的现象:专家的定义在改变。他们在维基百科网站上搜索专家,发现,他们所寻找的——所谓专家就是——使用不同的信号投射自身。对于那些研究者来说,以他们在网上看到的标准来衡量,专家并不是作者是谁,而是作者知道什么。

They write (pdf):

 他们写道:

"We define an editor e's interest in a Wikipedia article a as the mean similarity between e's search queries and a ... Then we define e's expertise in a as the ratio of e's interest in a to the average editor's interest in a. Intuitively, someone is an expert in a topic if their interest is significantly above average." (bold added)

 “我们定义编者e对维基百科文章a感兴趣,是因为他搜索查询的内容与a有着相似之处……之后我们便会定义e是a方面的专家,因为他对于a的兴趣比普通编者对于a的兴趣浓厚很多。直观来讲,若某人对于某话题的兴趣深于大众,那么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粗体为补充内容)

This may be "intuitive" to those immersed in Wikipedia's pages, structure, and data, but it's a new and radically distilled understanding of expertise: An expert is someone who knows something.

 这可能对于那些维基百科网页、结构以及数据都太“直观”,但是这是对于“专家”一词的一种新鲜而且深入的理解:专家即对某话题有所了解。

By this measure they do find Wikipedia's editors to be an expert bunch, with edits being made by people who have read more online in related fields than the average editor (their data comes from people who have allowed for tracking in Yahoo's toolbar). Their data also showed that people with greater "expertise" make the more significant Wikipedia edits -- "a good sign" they say, as "we would hope [such edits] would come from real experts." (bold again added)

 从这种标准来衡量,维基百科的编者们就是一组专家。他们编辑一些由网上对于相关领域比一般编者了解更深入的人们所提供的数据。(他们的数据来自于那些跟踪雅虎工具栏的人们。)他们的数据也显示出专业技能越高超,对于维基百科的贡献越大——“这是一个良好的迹象”,他们说,“因为我们希望(这些内容)都来源于真正的专家。”(粗体为补充内容)

The rest of their study fills out the picture of Wikipedia's editors a bit, based on browsing history. Editors "search more, read more news, play more games, and, perhaps surprisingly, are more immersed in pop culture," spending more time on sites such as YouTube. They also frequent porn and social-networking sites less frequently than the average web user, as a percent of places they visit. They visit three times as many web pages than Wikipedia readers who are not editors, and nine times as many as those who don't read Wikipedia at all. Overall, the authors write, Wikipedia's editors are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usual Web users."

 研究的后部分基于浏览的历史,稍微描绘出一个维基百科编者的形象。花更多的时间在像YouTube的网站上的编者们“搜索地更勤,阅读更多的新闻,玩更多的游戏,却可能更能体验流行文化”。从他们访问的网页类型中可以看出,他们还经常访问色情与社交网站,但没有一般网络用户那么频繁。他们访问的网页是一般维基百科网友的三倍,是从不访问维基百科网友的九倍。总之,作者写道,维基百科的编者“比一般网友更熟练”。

Wikipedia, despite its faults, is a special place, one where this new definition of "expert" is conceivable and can exist alongside more traditional notions. This seems less the case outside of Wikipedia's sprawling lands, where expertise is as fraught as ever, and web clicks alone don't buy you much in the way of respect.

 维基百科是一个很特别的网站,尽管有其瑕疵之处,但在这儿,对于“专家”一词拥有一个全新的定义是可能的,而且也能与众多传统教条同在。这似乎与在维基百科之外是截然不同的,那儿的专家依旧像呆滞的货物,而在这儿,只需网络点击,不会要求你过多的尊重。

维基百科和专家之死编辑本段回目录

维基百科和专家之死

作者:玛丽娅·布斯蒂略斯

译者:译言协作翻译第三组【liuliuliuliuwingsuhelensheh土拔鼠山峦zzard花落人际(按先后顺序排列)】

校审全部译者cms_kbobbymacnjweili

“学习要主动,不是被动接受。”—— 沃尔特·翁,《我的老师马歇尔·麦克卢汉:未来都会成为过去》

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英文百科全书,对它说三道四也该消停了,反之,我们应该弄清楚这种迹象预示着什么。首先,维基百科迫使我们面对思想中固有的悖论:作为学习者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但是如果学习者确实是主动学习的话,那么他们应该向谁学习呢?似乎还得向他人学习,就好像以前的学习模式一样又成为了被动接受者。

五年前《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发现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在准确性上几乎没有区别。虽然大英百科全书的老大们对该项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火冒三丈,《自然》却支持该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并且很多后续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发现。只考虑内容的一般准确性时,维基百科可以与按照常规编纂的百科全书相提并论,包括大英百科全书。

《自然》杂志事件之后又出现一系列风波,最引人注目的还数2007年明德学院历史系禁止学生在论文引用维基百科内容的事件。这次争论还是起到了作用,很多图书馆馆长们最后站出来说,“嘿,别急,先等一会儿,各位淡定。本科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不应该引用任何百科全书内容,早就该提出来了。”

到2009年,对维基百科的指责声多多少少有所减弱,现在你能看到大学图书馆馆长在博客中不断地重复大家都已熟视无睹的那一套:“维基百科是一个能让你了解更多信息的优秀工具,它是你前进的道路上的不可缺少的,它非常有价值。”

维基百科的狂野骑士

维基百科为什么没有变成一个巨大的涂鸦场所呢?如果没有很多的信息高速公路志愿警长们的话,现在当然早都变成了一个涂鸦场所。这些志愿者们日夜不停地巡逻以防乱涂乱画。

维基百科专门有一个非常复杂且十分强大的系统来处理上面的错误和争议。它有专门的工具提供给志愿者,以防止有人在上面乱涂鸦,减少管理成本,像 回退员,自动巡查员 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近二千管理员,他们有权”保护,删除和恢复页面,移动页面重定向,隐藏和删除对页面的修订,并屏蔽其他的编辑."

如果情况更复杂的话,那就得 美国卫生部出面,这是一个调解委员会,然后有仲裁员(这时只是他们中的16名成员)处理更严重的申诉。仲裁员的门槛是很高的。候选人只限于那些做出了几百个小时贡献的人者,他们靠这些贡献来赢得名气。可以看一下维基百科现在对仲裁员的要求的页面,它详细的给出了需要仲裁员解决的各种争端的类型和他们解决时用到的方法。

这个庞大而松散的靠热情管理的组织的顶端是维基理事会,目前是一个拥有10名成员的组织,包括“名誉主席”吉米·威尔士,。其中有3人是由社区成员选出的,其中包括目前的主席陈霆。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对维基感兴趣的个人,在他们自己长期的志愿服务和较深的专业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它专业知识。他们由维基社区的“活跃成员”选出。(“活跃成员”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维基百科的词条进行了相当数量的编辑的人)

另一方面,与之并​​行的控制系统在维基百科也壮大起来,例如自发形成的像 维基方案这样的“项目”:在医药领域,任何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帮助提高有关医学方面文章的质量。

总之,在维基百科上面有一群如同拜占庭武装军队似的力量为了文章的准确性和 防止维基上面出现编辑战争和马甲等等而努力。  (伊拉·马特斯基是维基百科的一位仲裁员,他在维基上面以纽约布莱德名字出现。如果你注意到更多细节的话,他在2009年5月 Volokh Conspiracy(美国一知名博客网站)上面发布了针对维基百科管理程序的一个很长的也很有意思的解释。)

它当然并不完美,但任何由人类编纂的资料亦然,如果要这样说的话,理应包括印刷的百科全书或书籍。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维基百科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这是因为有很多人(事实上是数不清的无数人)努力而使其然。

反应更快,容量更大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比先前的纸质百科有三点优势:

1. 维基百科提供了引用于网上和现实中的更丰富广泛的书目、资料,因此为严谨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入手点;

2. 它能够及时对新的发展做出反应;

3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可以揭开维基百科“神秘的背后”,来研究任一词条存在争议或疑惑的方面。我说的是维基的每一个网页右上方都有“查看历史”按钮,点击它,你立刻可以看到维基上对有异议的话题曾做出的修改和讨论。(在极少数情况下,比如编辑战争,此时维基管理员可能会删掉一些材料,但这几乎从未发生过。)因此,大家都能随时了解这种冗长繁复的讨论过程。当然,那上面也会出现很多蠢话和胡言乱语,我们要正视这一现象,图书馆中的很多书也不类外,任何题材的书都会遭到恶评,不像网络这样方便发表看法,后者要采用更正式的方式。

以历史学家丹尼尔·乔纳·戈德哈根为例,他曾著有《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一书,这本书研究了二战期间普通德国民众助纣为虐的暴行。戈德哈根教授的维基页面自2004年创建以来,已经被修改了607次。一些人每周或每两周就登录教授的页面,通常他们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有所选择地修改上面的褒贬之词。(尽管不赞同教授很多的时政观点,但我个人还是这名争议颇大的作者的书迷。)丹尼尔·乔纳·戈德哈根这一词条的页面目前为“可修改”,但那上面也完全没有任何怪异、粗鲁或者错误的话。事实证明,这种辩论并不需要调停人或者公断人,而且通过阅读所有的编辑记录,可以让人清楚地明白近年来针对该主题的所有争论点。像这种表明对戈德哈根两种不同态度的编辑历史页面,展示了人们正试图达到观点上公正的平衡。此外,戈德哈根的界面上还提供了一些很棒的拓展阅读资源,包括47份参考资料,,10条有关作者文章和网站的外部链接和13种参考书目的收录。

维基百科靠这第三点创新使自己不仅仅开启了研究的大门。的确,无论是纸质还是网上的百科全书,它们都做不到这一点。与其说维基百科只是出版业中的一场疾风骤雨,倒不如说它是引发认识学习方法变革的前震,它将挑战约翰尼斯·古登堡大约在1439年发明的出版印刷术。

鲍勃·斯坦是图书未来研究所的创始人和公司主管,同时也是1984年标准收藏公司的合伙创办人。多年来,他就维基百科的这种特点写了很多令人信服的文章。最近我向他询问他目前的观点,他就建议我,要是真想明白维基百科的重要之处,就去读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书。

“回去研究下人们交流方式的转变,也就是麦克卢汉的’转向印刷’”,他说,“一个独立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麦克卢汉的天才洞察力之一就在于他对口传文化到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文化的转变的理解,他认为正是这种转变产生了“个人”这一现代概念。

鲍勃解释道,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思想所有权”不可避免地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诞生了,正如麦克卢汉预见的那样,这是我们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说出版业赋予了个人发布思想的权利,那么数字世界就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毗邻剑桥

“专家们极具破坏性的权威是麦克卢汉一生的主题。”——菲利普马尔尚,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

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的中心是,科技不仅仅对文化的内容有着极大的影响,也对创造文化以及感受文化的思维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他认为科技会改变认知,其改变深入到认知过程中最深刻最基本的阶段。

他1962年出版的《古腾堡星系》一书晦涩难懂,杂乱无序,带有奇怪的预示性还常让人眼花缭乱。读起来就如同在坐一辆陈旧的木质过山车,在每个拐弯都有散架的危险;这本书没有章节也没有流畅有序的论点;书中的观点能在各个方面给人带来启示的火花。表面看来,《古腾堡星系》写的就是一个从流畅的、具有权威性的印刷式思维到协作的、具有集团性的数据式思维的演化过程。

麦克卢汉用各种令人惊讶的方式预言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如他在1969年的《花花公子》杂志的采访中说到的一样:“因此,电脑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由技术而引发的普遍共识和统一;电脑也使人们能够全神贯注于逻各斯(the Logos,逻各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一中哲学概念)中,这种思想能将人类融入同一个家庭并创造永恒的和谐与安宁。

麦克卢汉成长于现代文学评论的摇篮-剑桥,在那个开创性的时代,读者的角色和整个世界突然成为了研究文学的学者们的兴趣所在。就像新批评派的人在美国会做的一样,剑桥的这伙人在文章的自身和其向读者传递信息的方式中,找到了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在这些理性主义者出现之前,文学评论中存在一中根植于浪漫主义中的神秘特质。这种浪漫主义来自于如沃尔特·佩特之类的人,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写作和阅读都出产自某种灵感,而这些灵感又来源于某个近乎神圣的机构。(“紫色散文(purple prose,紫色散文指辞藻华丽的散文)”一词或许就是为佩特创造的,他沉溺于“永远如这坚强且如宝石般的火焰一样燃烧,永远保持着这样心醉神迷,这就是成功的人生”这类的词句。)从拉斐尔前派到奥斯卡王尔德之类的艺术家们,都接受这种极为华丽的对艺术和文学理解方式,但这并不适用于理性主义者们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的需求(尽管我们还不能完全摆脱靠类似于丘比特之箭的东西来打动我们的缪斯,但却有哈罗德·布鲁姆这种人永远都在调侃佩特)。

顽固的学者似乎相信英国文学止步于17世纪,现代批评主义的诞生同样归因于这种看法造成的挫折。曾在剑桥教过麦克卢汉的一位影响力很大的批评家F.R.里维斯,是敢于将庞德和艾略特两者与米尔顿相提并论的先驱之一。因而,在大西洋两岸,人们对于学术成就的看法就成了——终其一生却仅是为了掌握米尔顿思想奥秘中的乐趣;那才是在真正地对文学进行学习研究,而在我们有生之年才写出来的东西什么也不是。这需要一些严肃的英语学院叛徒们去改变这种断言。在剑桥,在里维斯的教育下,麦克卢汉第一次开始反感那些会给他的作品打上某种特征的“专家”和“权威”。

然而,麦克卢汉将里维斯的方法远远拓展到文学领域之外。在里维斯看来,就如一首诗歌会将自身的设想加于听者身上并创造自己的世界一样,一种交流方式也会将自己的交流方法强加到人类的思维中。已故的一位加拿大神学家大卫洛克海德做了项出色的工作,解释了麦克卢汉在1994年提出的方法。

被机器改变的不仅仅是周围的物质世界。我们将科技置于灵魂的最深处。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的表达方式,我们对身份的认知,都被那些得以在我们自身和这个世界间充当媒介的科技所改变着。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机器,相应地,它们也用它们的方式重新塑造着我们。

机器使我们得以完成仅靠自身无法完成的事情。机器改变着我们的感官感知未知世界的方式。机器向我们展示着我们自身的形象——就如同纳尔科索斯(纳尔科索斯,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因自恋水中自己的倒影,相思而死)水中的倒影一样,让我们一直自恋无比。
麦克卢汉从很多资料中汲取精华来阐述他的想法,加拿大的政治经济学家和媒介理论家哈洛德·英尼斯的著作对此功不可没。 英尼斯的技术决定论,像麦克卢汉的一样,放弃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或放弃努力去“证明”什么,取而代之的是把一堆似乎一开始就不可调和的不同学科的观点结合起来;然而,合二为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 结果以及一系列新的见解。

我们熟悉的有,线性辩论方法,它好比作者是审判员而读者是陪审员,是单向性的。相比之下,麦克卢汉/英尼斯方法更像是把读者扔到直升机上,把他带到某个遥远的地方,让他暴露在全新的大环境中。这些作者并不想制造和推销自己的“见解”,而仅是为了给你带来一次精神享受罢了。

正如麦克卢汉在《古腾堡星系》中所写:
英尼斯放弃权威的观点以及对声望的渴望,来换取深刻的洞察力...在他采用口语化的方式阐述蒸汽压缩机的发展与民族革命兴起的联系时,没有重复任何人的观点,更别说他自己的了。他正在建立马赛克结构般或者说星系般的洞察力体系...英尼斯英尼斯无意挑明星系中各部分的关联。在他后来的著作里,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DIY套件,就如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或者抽象派画家。

所有这些因素——对权威观点的放弃,对研究当前状况的一如既往的迫切意愿,向任何有能力出借的人们借取智慧和学识,去理解那些我们本就该理解的机制的渴望——在互联网时代,是知识创新的基石。特别是“著作权”的解放(由蜂群智慧的出现带来的)带来直接的影响,表明事实跟麦克卢汉的预言完美切合。他的著作是新批判主义概念的集成,在他的著作里我们可以找到那些已经开始叫做文化评论与/或媒介理论的东西。

在维基百科上,它是怎样有序的结合变成一个微妙的、令人惊讶的公共知识决策的新增值的呢?毫无疑问,麦克卢汉是一名互联网守护神。

可以说,一切并非偶然,麦克卢汉从研究生开始就一直参加合作项目,涉及到不同的学科、机构、各种各样的学生还有不同的探索路径。如果结果是混沌状态的(常常如此),那也是至关重要的,扣人心弦的。与他共事过的有教育家、公司高管、计算机科学家和管理学家。他帮忙开发过高中媒体教学大纲,设计研究了读写障碍与看电视间的联系,还指导过IBM的感应测试。(想对麦克卢汉进一步了解,我强烈推荐菲利普.马尔尚为他写的传记《媒介及信使》。)

麦克卢汉洞悉到,虽然每天都被数以百万计的信息包围,但想要充实自己需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过已经确定的是,拥有其他众包来源的维基百科正在利用麦克卢汉的某些学说来对“权威”、“著作权”、甚至“知识”的传统观念进行解构。

互联网把我们变成毛主义
虽然大体上,图书管理员和研究院保持一致,但通常,作为一种文化和知识力量,仍然有大量的批判性的声音反对维基百科和互联网的传播和影响。

2006年Edge学院的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即“在数字毛主义:新联机集体主义的危险”中,贾瑞恩.拉尼尔写道:“蜂群智慧的大部分是愚蠢和无聊的”,而且他宣告全智集体的概念不仅风行,而且是错误和危险的。他表示出对“集体主义”保守的蔑视(其中多少有点“暴民”的意味),以及坚信“著作权”和“个性”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来自同一篇文章:“互联网的奇妙在于它把人们联系到了一起。价值存在于他人。“如果我们相信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传播思想的实体,那我们就正一步一步地让别人贬值,也让我们自己显得像傻瓜。”好吧,我猜如果我们已经开始相信互联网在自己编撰维基百科,那么我们可能有麻烦了,或许我们会变成罗德.塞林,我也不确定。

自2006年以来,有很多事都发生了变化,但拉尼尔先生的想法却不在其中。说真的,读他所写的东西就像看一个在轮盘赌中连衬衣都输掉的人,仍会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压在同一个号码上。拉尼尔的逻辑与那些反对互联网的人是那样的相似。尼古拉斯卡尔:互联网使我们愚蠢;叶夫根莫罗佐夫:互联网比无用的政治更糟糕;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请不要让我沾染互联网;雪莉‧特克:互联网正在让我们变得更加孤独。

所以,在他2010出版的《汝非小玩意》写到:

拉尼尔一直在对维基百科和其他形式的众包进行攻击。以下是2010年对他的一段采访: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反智产物,因为web 2.0的集体主义已经扼杀了个人的声音。现在,对任何话题都要深度描写分析,这令人越来越产生沮丧感,因为人们只会读那些从搜索引擎里直接搜出来并且靠前的信息链接,这些信息通常是维基百科的集中展现。

不要总说“维基百科”!无论如何我们很难看出拉尼尔、卡尔等人是怎样将这样的事情坚持那样长的。迈克尔.阿格尔对拉尼尔的书提出了批判,他说道:“拉尼尔的批判,最终只是一个势利的特定品牌。他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自命高雅的人,他相信个体的天资和创造性,无论是史蒂夫·乔布斯掌控一个公司去创造iphone的奇迹亦或是或一个女孩在地下室用不寻常的乐器创作歌曲,都是他所推崇的。

2006年,鲍勃斯坦已经做出非常好的“数字毛主义”的“百果馅”?我们为什么还要讨论这些。但斯坦因的意见几乎被忽视的症结是什么呢?

传统的百科全书里,专家撰写的文章会永久地并以权威的版本的形式存在。书写和编缉都在幕后,这样可以有效地隐藏发表文章编写的进程...贾瑞恩着眼于“成品”,也就是维基百科文章的最新版本。事实上,最具启迪意义的词条通常是在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反复讨论中产生。我觉得通过对不同观点的研究会学到很多东西...

贾瑞恩主张的核心是维护独立作者的传统地位,特别是在层次结构中呈现的作者的重要作用,读者是作家智慧的被动接受者。贾瑞恩让那些能引领网络智慧的新兴作家作维基百科的版主。

我们需要更多的关于理解模式实际工作的建议。我们对著作权的认识正在朝比我们所广泛讨论的更深入和更微妙方向发展。就像斯坦说最近对我所说的:“一个学科、思想或历史事件的真相存在于间隙之中。如果你想理解一些复杂事物,最好去看那些不断引起争论的声音和观点。”

不久前发生的事件已超越了“独立作家”的界限。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我们是不是喜欢,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我们怎样利用这个与我们的利益利利息息相关的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一点尤为重要。
真理的终结
在对事物的理解和决定之间存在巨大的区别,只有在做决定时,必须权衡下,再做出选择。维基百科像一个实验室,运行着以理解为目的的公共论证模式。同时它也是一个扩展的多边会谈,把每一个读者拉进一个无界、无止境的辩论中。维基百科给你自己找答案的工具,而不是直接告诉你“权威”的答案。

我们可以把这种看事物的新方法称之为后线性或者甚至于“后事实”,就像克莱·舍基将这些运用到了最近对我的一场充满了紧张感的面试中一样。(这就屈服于哈德·曼约奥,他在《千真万确:学会在后事实社会中生活》一书中就全然反对后事实的理念。)舍基自己就有麦克卢汉式的身影,他就是一个快言快语的健谈者,他的言论就好比一个可以洞察所有的来回撞击的发球机器。

舍基说:“那些抨击维基百科的人都是些持有简单 ‘真理’想法的人。”回到早期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与维基百科的争论,作为“一个痛苦的权威结论...这个权威结论没有对真理作任何保证。”

他继续说:“维基百科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威胁不是提供信息的方法的问题。如果维基百科比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得更好,那么它不仅将威胁到大英百科全书作为信息来源的权威,还会威胁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建立的知识理论体系。在维基百科,‘作者’是分布式的,这点就能消化现在的思维模式。

“维基百科强迫人们接受冷酷的令人不快的事实,即知识是通过争论产生和构建的,而不是来自神的启示。”他接着举了炼金术的例子来解释这句话。

舍基说:“炼金术士一直对他们的操作保密。炼金术与化学之间的转变不是因为这些从事者,也不是因为所使用的工具。区别在于化学家有意愿向他们的吹毛求疵的同行展示他们的方法与结论,并接受他们毁灭性的审查。化学家会说:‘我们不能接受不正确的东西,你们的工作不经过别人的检验,就不是真理。’这种怀疑的推动力促使产生了很多东西,如同行审查、重复实验、现代科学的基础。”

通过赋予读者和观察者简单地利用可以得出结论的工具的能力,而非向专家们那样高高在上广播式地传递教义式问答,用这种方式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都能步入一个早已结出丰硕成果的知识民主社会。不仅在维基百科而是通过大量的合作项目,从古腾堡项目到洋葱路由器,再到Linux操作系统都能体现这种能力。

但是专业知识本身就存在问题的观点仍旧受到抵制。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抵制还会继续下去。可以理解的是,被贬值使专家们感到恼火和不快。并且还有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去向专家提出疑问。并且还有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去向专家提出疑问。

专家、天才、权威和“作家”,我们被教导要相信这些是应受质疑的,但是至今我们往往找不到质疑他们的方法途径,只能寻求并用他们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检验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相信专家并不是协作研究员,那么专家的观点就会奇妙地成为权威的观点。哪怕有再多的时间证明与事实不符都不会挑战他们的权威。对我们来说,以任何方式拥有这种“个人主义”的奇妙想法都是有害政治,有害智力的。那也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尊重那些言论的引导者。用鲍勃·斯坦的话说,我们真的非常需要那些“能够引领网络智慧的人”。但是他们可能更像音乐广播人员,从大量的元素中收集观察事物的新方法,而不像审判神秘、意见神圣的法官。

还有比这意味着更多的。如果我的观点不需要立刻驳倒你们的观点。不管是在政治上,艺术上还是文学批评领域,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争论而只是在比较。如果知识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有空间和呼吸,我们会在这里对罗蒂大喊一声),这对于我们的论述质量意味着什么,对于随后的文字及“理解”的质量又意味着什么呢?


维基百科形成的过程就对这种观点的最好证明。毫无个人感情色彩的权衡矛盾双方观点而不想最后分出胜负对认真地解决问题毫无价值。现在许多事情都非常清楚了,维基百科还有很多实用的政治、教育和认识论方面的益处还有待发掘。

现在,“学习”不再意味着坐在演讲厅中,电视机前,图书馆里被动的接受那些专家认为非常“权威”、"非常向上(即能引导人)"的东西。就如同被基督徒奉为至上的圣饼一般(圣饼,基督徒在圣餐时会吃,教徒都会非常虔诚)。网络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现在已发展成为能承载无数信息的媒介。通过它,”学习”就意味着你可以直接推特Twitter来了解埃及人对穆罕默德· 巴迪拉的看法(并得出答案),向某个作者或批评家就你认为他可能没有提到的地方寻求解释,或者在无数论坛发表你的见解。这些见解会被别人看到,一些人欣赏,一些人批评(或被全盘否定)。信息正变得越来越多渠道化,并具有极为迅速的参与性与合作性。

这些合作所带来的结果,例如维基百科,不仅展现新的信息包装方式,同时也是“信息"的一种新的呈现,这很像马歇尔· 麦克卢汉所说的“智慧的荟萃”。

鲍勃 · 斯坦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就是会受到个人主义的束缚。”但就在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受到这种束缚吗?(完)

 

欢迎加入译言协作翻译第三组交流


原文链接:http://www.theawl.com/2011/05/wikipedia-and-the-death-of-the-expert

协作地址http://sync.in/vlanh3OXtS

统词表:

Bob Stein :鲍勃·斯坦
Byzantine array of forces :拜占庭帝国武装军队作战阵列,其作战方法包括攻防战、经济战、心理战、政治战等,其作战阵列多种多样,非常强悍
Clay Shirky :克莱·舍基
Daniel Jonah Goldhagen :丹尼尔·乔纳·戈德哈根
Digital Maoism :The Hazards of the  New Online Collectivism:数字毛主义:新联机集体主义的危险,作者:贾瑞恩.拉尼尔
ElBaradei :穆罕默德· 巴迪拉(埃及人,现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
Evgeny Morozov  :叶夫根.莫罗佐夫(作品:《网络妄想症》)
Farhad Manjoo :哈德·曼约奥(苹果精神)
Harold Innis :哈罗德.英尼斯(加拿大、经济史学家、麦克卢汉的老师)
hive mind :蜂群智慧、群体智慧...
Ira  Matetsky :伊拉.马特斯基
Jaron Lanier :贾瑞恩.拉尼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Jimmy Wales :吉米·威尔士(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Johannes Gutenberg :约翰尼斯·古腾堡(出版印刷术发明人)
Maoism :毛泽东思想、毛主义
Malcolm Gladwell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纽约客》专栏作家、畅销书作者)
Marshall McLuhan :马歇尔·麦克卢汉
Michael Agger :迈克尔·阿格尔
Middlebury College :美国明德学院
Mr. Lanier's :拉尼尔先生
Nicholas Carr :尼古拉斯.卡尔(美国作家)
Rod Serling :罗德.塞林 (美国剧作家、小说家、电视制作人)
Sherry Turkle :雪莉‧特克(MIT教授、研究领域:社会学、心理学)
The Gutenberg Galaxy :古腾堡星系,作者:麦克卢汉
The Medium and the Messenger :媒介及信使,作者: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的传记)
Ting Chen :陈霆(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现任主席)
Twitter :杰克·多西等(美国)创办的社交网站,创办于2006,公司总址旧金山
Volokh Conspiracy :美国一知名博客网站
Walter J. Ong  :沃尔特·翁
Wikipedia :维基百科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93794/269303
http://select.yeeyan.org/view/231604/199503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专家定义的变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维基百科和专家之死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