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9305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6-1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信息社会畅想
信息社会畅想
纸笔书写生存空间
纸笔书写生存空间
法国拒绝数字革命
法国拒绝数字革命
网络公共性与私密性
网络公共性与私密性
网上公共领域
网上公共领域
数字社会可见性
数字社会可见性
屌丝之城
屌丝之城
后工业时代产品
后工业时代产品
哈尔登监狱
哈尔登监狱
数字遗产继承
数字遗产继承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数字人类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数字人类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斯坦福女人类学家Genevieve Bell

最近有IT公司高薪寻找人类学研究员,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是人类学研究员?为什么一定是学人类学的,心理学、社会学不行么?人类学毕业后又有多少人在IT行业就业呢?“我们学人类学的,在IT企业中能做些什么啊?”即便是我的人类学同学,也这样问我。

简单来讲,人类学者在IT行业能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用户研究方面,但是,数字人类学,不仅仅是用户研究。

数字人类学是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步兴起而出现的,最初是用人类学的方法来考察人们如何使用新的科技产品,类似于科技人类学对古代工具的探寻一样,通过解释人们使用工具的意义来理解社会文化。从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的猎杀野猪的3种不同陷阱,到摩洛哥的传统水车,再到Facebook,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人类工具使用的进化史。

随着数字产品的普及,社会形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数字人类学者要解决的不再仅仅是人们如何使用数字产品的问题,更要洞悉手机、电脑、互联网这些数字工具如何“Use”使用者、进而在整个社会层面产生怎样的质的变化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微软、谷歌等公司都会聘请人类学研究员来主持产品策略等战略性工作的原因。数字人类学家Michael Wesch教授使用Web2.0工具对新媒体的社会影响进行开拓性研究,在2007年被《连线》杂志誉为互联网的“解释者”。

斯坦福女人类学家Genevieve Bell在2010年成为了Intel交互体验部的掌门人,她被誉为Intel的秘密武器,率领数十名社会科学家、设计师、研究人员和行为工程师致力于研究全球各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家电产品,为Intel的“数字家庭”项目提供战略意见。

毕业于UC Berkeley的Danah Boyd主要关注社交媒体中的青年亚文化,她认为“人们以一种非常合理、理智的方式对互联网结构情况作出应对”,而数字人类学家的职责是“发现它,并以一种让你明白的方式将其阐述出来”。扎克伯格曾请她喝咖啡讨论青年人在线上社区的隐私保护问题,而她现在以社交媒体研究员的身份在微软研究院工作。

除了IT公司,社交媒体、人力资源及数字营销公司也都需要人类学研究员,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如何由于不同的兴趣和想法聚集而来。每一个社交网络平台都有不同的社会圈子,这些不同线上社群之间有着怎样的行为模式,又如何解释他们的行为规则,甚至他们的欲望又是什么?虽然进来“大数据”的解读层出不穷,但是也有业界人士抱怨大数据并不能有效帮助提高转化率,更很少有人可以深入解释这些数据背后的行为密码。如果能洞悉这些“密码”,并将其转化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便能为互联网行业开掘到新的“金矿”。

数字人类学家又有哪些开矿的法宝呢?其实数字人类学家和传统的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并无特别不同之处。他们通过参与式观察(PO)、深度访谈(IDIs)、卡片分类法(Card Sort)、故事版(Story Board)等方法,对使用数字产品的用户进行民族志研究,从而发现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并在具体的时空语境中解释这些行为,挖掘用户深层次的消费需求和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受,为产品开发和交互设计提供可靠的灵感依据。

当然,这些方法也会为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所用,但是数字人类学最独到的地方,是拥有人类学的独门秘籍:“反身性”,即能够对研究者的研究行为本身进行研究。换句话说,在人类学研究员的眼中,研究者便是一个研究工具,就如同化学家手中的试管一样。这个肉身“工具”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如何影响研究对象的表现,如何推动研究的整个进程,都是人类学研究员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正是拥有“反身性”这个方法论,让人类学研究员从事IT行业时,能够发挥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深描”(TD)能力。

作为一枚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人类学门徒,希望通过【数字人类学】这个专栏,和大家分享数字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让更多的人了解人类学,了解数字人类学,让人类学者可以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寻找到更多的“金矿”。

丹纳•博伊德的数字人类学观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就是明知故问。”丹纳·博伊德(danah boyd)说,在微软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她交叉着腿、光脚坐在荧光绿的椅子上,俯视窗外结冰的剑桥马萨诸塞州查尔斯河。她的雪地靴被踢在一边。这位33岁、体型娇小的互联网和年轻人研究专家穿着一件蓬松的棕褐色毛衣,银质耳坠在她耳朵上摇晃着,头上戴着一顶有如波西米亚小白狗耳朵的绒毛帽子。

为什么她名字开头是小写呢?这可不是印刷错误。在2000年从布朗大学获得电脑科学学位毕业后,她就依法改了名字,因为她“从政治角度反感大写化的重要性”。

你可以不屑一顾或是大笑,但博伊德是个非常抢手的人种学家,她帮助科技公司针对青少年用户开发在线产品和制定隐私政策。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也是她即时聊天工具上的好友。她曾在Friendster、谷歌、雅虎和英特尔等公司工作。每年她都花数月时间进行“实地研究”,调查美国的青少年如何使用科技——她好比是青少年们的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美国女人类学家——译者注)。在2009年,博伊德成为发现受过教育的白人和亚洲人正在远离社交媒体网站MySpace、转投Facebook现象的第一人。

对于互联网剧烈地改变着文化这个传统观点她并不认同;我们只是在寻求通过数字的方式复制离线行为。“我们有关科技的问题甚少是与科技本身有关的。”她说。目前她即将完成一本于2012年出版的书籍写作,这本书揭露青少年和社交媒体之间的误区(误区五:小孩子并不重视隐私)。马克·扎克伯格应该会去买一本,“他非常聪明,但是我们对关于世界的某些哲学观点存在根本差异。”博伊德说——实际上就是两人对待隐私的态度(扎克伯格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她的名字在科技领域一直都被提及,且往往伴随有虔诚的感情,”问答网站Formspring通信部门主管莎拉简·沙切蒂(SarahJane Sacchetti)表示,“她组建的青少年焦点小组使她了解年轻人如何使用互联网,并且她能以缜密和合理的方式对此进行探讨。”

博伊德拥有伯克利大学信息研究博士学位,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凭借与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和互联网社交权威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的辩论崭露头角。特克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卓越的均衡器,在其中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构自己的性别和身份。博伊德回应称种族和阶层的差别在数字空间同样存在。

在新出版的书籍《一起孤单》(Alone Together)中,特克采纳了反乌托邦主义的观点,谴责机器扰乱人类相互间的关系。博伊德在此问题上再次与其针锋相对。“科技只是反映和放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好的、坏的和丑的。”她这样说道,并以目前困扰社会的网霸(cyberbully)问题为例,“恃强凌弱问题现在并没有恶化。科技只是使其更加容易被显现,并留下证据。”

这并不是说青少年在上网时所做的一切都很明显。当青少年在Formspring网站上遭遇匿名网霸问题时——“为什么你不憎恨克里斯丁(Kristen)呢?”或者“为什么你这么淫荡?”——博伊德对此进行了分析。她分析了Formspring的登录数据,认定部分恶意问题是由一些遭受攻击的年轻人所提出的。博伊德推测这是在唤起关注,是一种聚集朋友们来维护自己的方法。她将这种行为称为“数字式的自我伤害”。

博伊德在微软研究中心的工作类似于在学院的工作。她所获得的奖金取决于她撰写的文章的曝光率或其所获得的奖项。她能够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年还能有一个月的电邮公休假,期间她不仅无视所有收到的电子邮件,还将其全部删除。

如果你想看到博伊德生气的话,只要在她面前提及扎克伯格所说的“隐私不再是一个社会准则”就行了。他们两人在2004年时就已经相互添加对方为即时通信软件上的联系人,当时扎克伯格特意邀请博伊德去喝咖啡以了解她对Friendster用户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观点。她表示,人们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举例说,一个她认识的少年在Facebook上活动后,不是退出账户,而是直接撤销。

博伊德认为国会应该关注在线隐私。“Facebook是一个社会机构,机构要被规范”——但是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一项保护未满13岁儿童隐私的法律行不通,因为孩子们会谎报自己的年龄。

“人们以一种非常合理、理智的方式对互联网结构情况做出应对,”博伊德说,“我的职责是发现它,并以一种让你明白的方式将其阐述出来。”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socialbeta.cn/articles/column-digital-anthropology-1.html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102/0007496_2.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数字人类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