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美国亿万富翁案例编辑本段回目录
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就像成为一个摇滚明星一样。
我们这个崇拜金钱的社会总是颂扬巨大的财富,往往将其与杰出的才能、创新和成就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叹为观止的财富数量更有可能来源于时运、残忍、欺骗,以及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地点充分利用由别人的思考与努力。
显然没有迹象表明,今天的精英成员在才能、创造力或勤奋程度上能与上一代人相比,而后者只获得了其中一小部分的回报。
如果今天的富人表现了任何非凡的才能的话,那也不过是表现在操纵规则、为自己谋利。
接下来让我们快速考察一下十位亿万富翁,揭露一些他们很有可能不想让你们知道的事实:
1、约翰•鲍尔森
2006年,对冲基金(hedge fund 其操作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经理约翰•鲍尔森发现,数百万美国人签下了他们负担不起的房屋抵押贷款,并且马上就要开始拖欠还款,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因此,他对一些由各种贷款抵押捆绑组成的股票(之前已卖给投资者)进行“保险”。鲍尔森甚至与高盛投资公司联手创建新的股票,由他来选择不良的贷款抵押,然后对它们办理“保险”。这就像先让汽车制造商在其他人的汽车刹车上做手脚,然后对其办理保险一样。于是房地产市场一倒塌,就引发了华尔街的崩溃,而鲍尔森则从中获利37亿美元,创造了“从他人的痛苦中谋利”的历史记录。
2、拉里•埃里森
软件制造商拉里•埃里森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到2010年,他已经积蓄了270亿的净资产,足够他每星期花5100万美元,或每小时花30万美元——甚至不需要动用他的本金。然而就在2008年,他对其23英亩加州地产的税单提出质疑,并经判决获得300万美元,由学校董事会与管理层负责赔偿。位于加州北部的波托拉谷校区偿还了他大约25万美元,相当于够学校聘请三至四名新教师。而这笔退款对埃里森来说不过是零花钱而已,使他那个星期的每小时开销从30.3万美元增加到了32.1万美元。
3、史蒂夫•施瓦兹曼
华尔街巨头史蒂夫•施瓦兹曼在经过一番苦战后,才终于抓住一个税收漏洞,使许多像他那样的私人股本经理人从中获利。他甚至称奥巴马试图填补这些漏洞的努力是“一场侵略战争,就像希特勒侵略波兰一样”。施瓦兹曼的净资产有47亿美元。对于削减财政赤字他有更好的办法——向数百万因为收入过低而不用缴纳所得税的美国人征收所得税。尽管这些贫穷的美国人缴纳了足量的就业与销售税,施瓦兹曼还是抱怨说,免除他们的所得税等于是给予他们“特惠”。因此在施瓦兹曼看来,取消优待富人的课税形式是希特勒式的,而取消优待穷人的课税形式则正是合理的政策。
4、马克•扎克伯格
作为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似乎配得起亿万富翁的身价。但是他真的配得上175亿美元吗?(随着Facebook挂牌上市,还将不止这些)扎克伯格的贡献其实是微乎其微的。技术突破带给了我们财富,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之前的个人电脑、大型机算机……一直到车轮,而扎克伯格只不过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一技术突破,并使之适应一种特定的社会需求罢了。据估计,今天90%产生的财富都来源于过去的“知识遗产”,因此,难道不应该通过税制使社会从中分得更大一杯羹吗?然而,就在扎克伯格为发展Facebook而摸爬滚打时,他似乎并不用担心为之后难以想象的财富缴纳多少税款。此外,即使他放弃了自己的财富追求,他的竞争对手们也会很乐意来接他的活儿。
5、桑迪•韦尔
对他自己以及其他在近些年大发其财的人,前华尔街大亨桑迪•韦尔评价颇高:“我们从不依赖他人的帮助来建设我们所建设的东西。”是的,韦尔在创造他自己的巨大财富时确实起到了作用——通过在上世纪90年代的游说活动中打头阵,将自30年代以来施行的合理金融管制一一废除。这为之后华尔街的银行合并铺平了道路,包括银行业巨人花旗银行的诞生(以韦尔为首)。在兜售以次贷为基础的不良股票时,韦尔当然也没有依赖任何人的帮助。这导致了巨额的亏损,而花旗银行则被视为“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获得了3450亿美元的政府援助。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韦尔最终还是靠了别人的帮助呢?并不完全是。那时他已经退休,而在之前的十年里他已经捞到了9.53亿美元。
6、J. P. 摩根
事实上,90年代因放松金融管制而引发的灾难只不过是之前由J. P. 摩根主持的反金融管制的重演。摩根是20世纪初最有权力的银行家。他为人专横,经常对下属咆哮,却与英国皇室一起度假。1911年,当塔夫特的共和党政府开始加强银行业管制时(在接下来的50年里一直禁止了银行的风险股票买卖),摩根感觉受到了侮辱。他与石油、银行巨鳄洛克菲勒一起,向白宫派去两名密使,直接向总统抗议他对银行业的打击。塔夫特立即屈从,承诺消除一条关键性的银行保障条款,从而使摩根与洛克菲勒能够联手炮制一场近20年的金融浩劫,直到1929年的崩溃顶峰。
7、查尔斯•怀利
已故的德克萨斯州亿万富翁查尔斯•怀利所引以为傲的是他对“社会事业”的慷慨支持。怀利家族的网站记录了他在参加童子军时就如何乐于助人,并总自认为是“一个快乐的施舍者”。但是有一项社会事业他并不怎么乐于对之作出贡献,那就是国家公库。一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发现,查尔斯与其兄弟山姆制造了了一套“精心设计的冒牌货”,涉及58家信托机构与空壳公司,以此隐瞒7.5亿美元的税款。委员会试图追回5.5亿美元,却遭到了一大群律师的阻挠。当查尔斯2011年去世时,媒体因其巨大的商业帝国和大量的慈善捐赠缅怀他,却忘记了他那套精心设计的避税阴谋。
8、克里斯蒂•沃尔顿
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总是引人关注。但是沃尔顿的继承人们提醒我们,许多财富依然是靠继承的——沃尔顿家族继承的就是山姆•沃尔顿创建的沃尔玛连锁超市(以其反劳工的行为而臭名昭著)。拥有247亿美元的克里斯蒂•沃尔顿是全世界第11富有的人。全部加在一起的话,沃尔顿家族的财富超出660亿。显然,美国的房地产遗产税没有给这笔“肿胀的财富”(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语)施加多少负担。近些年来,房地产遗产税严重削减,而美国的富人为彻底废止它已经付出了超过5亿美元的政治活动经费。如果他们成功的话,克里斯蒂与她的家族将不用再担心他们“肿胀的财富”会流到其他美国人那里。
9、大卫•科赫
由于茶党在2009年2月异军突起,一股新的力量似乎已经自发地涌入了美国的政治舞台。事实上,大卫•科赫与其兄弟查尔斯(每人净资产达342亿美元)在为右翼活动团体的资金提供方面扮演了幕后中心角色,而正是这些团体组织了茶党运动。为逆转战后初期实现更大经济平等的社会潮流,科赫家族从70年代以来一直是“保守主义革命”的主要资助者。奥林、库尔斯和梅隆家族财富的继承人对这场反潮流运动也助力颇多。但是没有人能与科赫兄弟相比,他们广泛建立的代表美国富人的游说网络在十年前被人们称为“科赫八爪鱼”。
10、沃伦•巴菲特
在众多亿万富翁之中,只有巴菲特还算金玉其中。这不仅因为他作为巨富投资商却竭力支持对富人进行高额赋税(包括他驳斥高税收破坏投资积极性的论证),还因为他嘲笑富人配得财富的观念。他认为,富人大多只是“卵巢彩票”的幸运儿,即出生决定命运。如果他出生在一个不同的时代或地区,他指出,自己的特殊才能——分配资本——将毫无价值。事实上就像他意识到的那样,凭他那点可怜的视力与身手,在远古时期他很可能最终成为其他野兽的午餐。
赏一卿译自《赫芬顿邮报》网站5月30日文章《10 Things Billionaires Probably Don't Want You To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