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555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7-23
zhanghongmei
zhanghongmei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王小谟
王小谟
郑也夫
郑也夫
吴稼祥
吴稼祥
王世保
王世保
栾轶玫
栾轶玫
李钟琴
李钟琴
解玺璋
解玺璋
黄章晋
黄章晋
黄纪苏
黄纪苏
韩毓海
韩毓海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人物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程万军,资深传媒人、知名作家。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库伦旗, 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2000年开始涉足传媒,历任《华夏时报》评论员、《记者观察》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夏活传媒负责人、《中华建筑报·发展报道》主编、国家发展报道网总编辑。新浪、搜狐、凤凰网专栏作家,2011——2012,两上湖南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中国式命运怪圈》及《逆淘汰——中国人才流失之谜》。
  著有《血性》、《破解中国历史十大死结》、《逆淘汰》等。均为卓越当当上榜图书。其中《逆淘汰》荣登卓越畅销榜政治类第一名、当当新书热卖榜历史类第二名,《北京晨报》连续整版专访、《作家文摘》系列连载,中央电台、各大门户网站广为品读。主张“用通俗语言表达不俗思想, 为无解之题探索有解答案”,作品力现“理想与忧患并存,激情与锋芒永在”之独特文风。

主要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学作品系列:
  2008年出版《血性:时代缺失的隐痛》
  2009年出版《破解中国历史十大死结》
  2010年出版《逆淘汰》
  电视演讲系列:  
  2011年 《中国式命运怪圈》12集
  2012年 《逆淘汰——中国人才流失之谜》12集

名作博文编辑本段回目录



  博主本色  
 理想与忧患并存,激情与锋芒永在!
  不做“纯文人”,赞赏“文以载道,道以实行”!
  拒绝幼稚,坚持率真。先天下忧,先天下乐!
  独立经济地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死结
  世人皆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殊不知离开了独立经济来源(稿酬)的鲁迅,骨头还能硬多久?当前“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是要不要与市场结合否则“饿死活该”的问题,而是目前的“市场”给了知识分子多大的寻求“经济独立”的空间?因为市场经济“不完善”,所以知识分子要想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即便接近,也难免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真正”二字便无从说起。
  在以往大一统的大体制框架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经济地位”缺少最根本的支柱。即便是在今日中国有史以来经济最活跃的时代,经商“下海”的知识分子虽然也有一些取得了成功,但由于他们的发展受到国内金融等“瓶颈”的必然限制,所以想成为世界重量级的经济人物恐怕不是量的差距。“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给大多“下海”知识分子带来的总体生存状态不是“独立”而是“飘摇”,所以,在现有状态下,“经济独立”于大多知识分子而言,仍是奢望。
  在飘摇的生存状态下,那些自诩为精英的知识分子,大多还是安于且力争留在“体制内生存”,批判社会的“良知力量”,却留恋或不得于不寄于“公家”篱下,想来真是一件“精神分裂”的怪状。篱下知识分子,图求人格的完全不依附,确是一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难事。
  胡胜华先生在谈胡适的身份意识一文里,有一句话问得极是:试问有多少知识分子可以不倚仗政府、不倚仗公家、不倚仗体制而能够我行我素,批判社会?试问又有多少知识分子为了挤进政府、挤进公家、挤进体制而不遗余力,争得你刀我枪……?
  如果把“公家”视为圈里,“市场”视为圈外,那么通过现实中的比较,不难看出知识分子的总体经济状况之端倪,虽然无论圈里圈外,中国知识几无真正的“经济独立”,但仅从收入与福利两项指数对比,圈内知识分子仍具有圈外无法企及的稳定与优裕。如果把他们可有一比,圈外知识分子似享有家猫的地位,他们不必为酒饭发愁,因为早已有“主人”拌好上等的猫粮,他们往往在酒足饭饱之后,充满同情地看着那些“找市场”的同类。而圈外知识分子呢,由于先天本不是“野猫”的成份,而后天又缺少森林的庇护,所以其状态只堪比“流浪猫”——先天不“野”,是从家猫堆里跳出或被赶出来的;后天找不到森林,因为一方水土缺乏成林的气候条件;故而,他们只能充当“流浪猫”,在“流浪”中以饥一顿饱一顿的代价换取有限独立自由的空间。
  当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屡遭质疑时,当他们渴望“豢养”的“科举心态”总是挥之不去时,我们不能不从“经济地位”这个基础上寻找答案。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封建专制社会,用俸禄的饵食把知识分子牢牢限制在“圈中”,即使在动乱年代,因为他们找米下锅的依赖性,所以不是为地主所用、就是再次转而依附在造反的农民身上。如此的经济弱势地位,深化的是“求用于老爷”的意识形态;巩固的是先天的软弱与依赖性。
  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本质仍扒不掉“儒生”与“士大夫”这两张皮,而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在小农经济中,只有地主阶级才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而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其他阶层只不过是附在地主阶级上的毛,知识分子概莫能外。“求用”与“不为用”成为知识分子(儒生)得志与不得志的一生最大价值体现。当“士为知己者死”的口号叫得山响之际,其精神本质与“有奶就是娘”的孩子已无泾渭的分明。儒生被大地主用则为“士大夫”,不用则为“腐儒”,这就是历代知识分子独木桥上的非此即彼的选择。
  “十年浩劫”期间受难的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为什么丧失了独立人格?正如被当时红卫兵都指责为“软骨头”的郭沫若,为什么他们在新民主主义运动时期能够傲骨临风?除了政治高压指数,若干年后失去独立经济地位正是一个致命因素,当个体的经济不复存在,只有集体(单位)才能领到一口饭吃的“大锅饭”时代降临时,人们所失去不仅仅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独立的经济生活来源——举国“入瓮”即时上演,嗷嗷待哺的个体何需“请君”?打破头皮,挤进“公家”门坎,是一条光明的“养命”之路,在一个只有“圈养”的时代,恐怕只有退化为“家畜”才能够生存下来。
  2000年以来中国知识阶层虽有变迁,但若以“中产”的标准观之,恐怕仍大多没有完成这一质的演变。当今知识分子,信步“中产”占多大比例?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们,从收入讲或许已跃“中产”,但从独立经济地位而言,或许与古代豪绅豢养的“食客”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距离,否则,就不会动辄以“利益共同体”的代言人身份,以扭曲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权贵的“巧取豪夺”现象“正常不过”。这是知识分子渴望“收买”的精神发扬。
  在“公家”篱下发出“呐喊”的知识分子,大多还是如鲁迅先生所言的“老爷,您的衣服破了”式的依附与幻想。“公家”就像一根放飞风筝的线,知识分子只能成为“公家”收放自如的风筝,何时可如大雁般自成队列,领飞翱翔?!
  古代官场竞争  为何庸人往往大获全胜?
  任何一个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能认识到:历代官场中最成功的官员,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会做人”,而不是能做事。
  所谓“会做人”,并非是指普通意义上的人品高尚,而是在上级面前“值得信赖”,上级的嘉许高于一切口碑。
  为何上级的嘉许高于一切口碑?因为官出上级的人事体制。
  在中国政治中,有一个遗产是代代相传的,这就是各级官员的层层任命制。各级官员即便是“考”出来的,那也只不过是当官的“资质”而已,并不表明获得权力,真正的官衔最终要由上级任命。所以,上级能不能发现你、任用你,成为仕途“临门” 关键一脚。 
  于是,官场中的官员,为奔一个好前程者,显然不能把 “为民干实事”作为当官的宗旨,而是要把 “为上级服务”作为核心任务。
  当然,既能做事,又会“做人”的成功官员也不乏成功先例,但这绝不占那些“成功官员”的主流。不做事只“会做人”的官员照样升迁,而能做事而不“会做人”的官员,升迁无望。
  这是因为,古代官员的考核与任免,主要不在于他们能做出多少政绩,而在于他们与上级的关系密切程度。能搞定上级的,就能飞黄腾达,就能戴稳乌纱,而与上级关系疏远者则鲜有升迁的机会。凡能在领导生活圈里如鱼得水能够呼风唤雨者,无不得到提拔重用,仅限于在领导工作圈里折腾的,其升迁的机会寥寥。 
  由是,你对逆淘汰过程中“说假话的战胜说真话的”就很好理解。下级对上级 “报喜不报忧”,一切皆因用人体制使然。正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人事制度的确立,才导致下级只对上级负责,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为避免常理的逆向人才淘汰,对上谄媚,对下轻慢,必然成为古代各级官员相处、相交时的常态。
  如果失去了制度合理这个前提,从人的欲望角度深究“逆淘汰”成因,则“逆淘汰”甚至有“存在合理之处”。
  因为在人性中,有一个人人都有的弱点,那就是都喜欢听悦耳的好话,喜欢别人奉承和拍马。而人才们往往仗着自己的才气和清高不屑于投机钻营,庸人们则不靠拍马逢迎就无以生存。
  这就决定了后者必然会把自己的全部才智用在迎合上级,笼络上级上。在以人身依附为特点的官场格局中,做长官的十有八九显然更欣赏后者的表现。
  这就毫无疑问为那些把才智和精力用于迎合上级、笼络上级的平庸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升迁机会。如此这般逐级淘汰的结果,必然是庸人们大获全胜。
  ……
  (全文内容请见程万军博客)
  古代奇才为何多是 “山野村夫”?
  中国古代尤其在乱世,出现不少奇才,他们大都来自民间。一言以蔽之,曰:人才在野。
  孔明得以在腐朽的东汉末年冒出头来,首先要感谢的贵人不应是刘备,而应是董卓。
  没有董卓乱京,群雄并起,他孔明还在家乡务农,充其量得个民办教师的“讲台”,才干到哪里发挥?哪个卖官鬻爵的大员会选用一个田间吟诗的农民为官呢?
  是“董卓之乱”成就了孔明之类的民间奇才,是这些民间奇才风云际会、群策群力,才推翻了旧世道,建立了新政权。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并起,到后来三国时等于只剩三路,看看胜出的人才,多是 “山野村夫” 出身。 在起初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领军人物是官宦子弟袁氏二兄弟:袁绍与袁术。然而,这两位贵族之后最后无一成事。真正成事、成为日后三国之主之一的,反倒是不被他们看好的、起于民间的鞋匠刘玄德。
  后来的三国之主,在十八路诸侯中都算不得什么 “巨头”。曹操还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一路,孙权的父亲孙坚只不过是居中的一路,而刘备刘玄德虽打着“皇叔”的旗号,其社会身份不过是个民间鞋匠,他的左膀右臂,一个卖绿豆的关羽,一个杀猪的张飞,他们当时仅带着一小路人马、只能依附在公孙瓒那路,是一路诸侯中的一支小分队,谁会料想这只“民间小分队”以后会得到三分之一天下呢?
  ……
  (全文内容请见程万军博客)
  记者节,你为何被人淡忘?
  第十个记者节,许多媒体同行竟忘了今天是我们共同的节日,记起是在相互提醒下。这一天显然缺乏节日的气氛与热度,记者节越来越淡了,甚至被社会乃至记者遗忘……
  在曾经一个时期,人们对“无冕之王”的期望值是超乎寻常的。许多正常领域不正常的作为,人们都希望媒体介入“立竿见影”。而今,炙手可热的传媒时代虽然仍在持续,但是人们对媒体的作用已经有了更冷静的认识。
  2009,中国媒体改革动作频频,媒体的企业化既是事业单位减轻负荷的不得已,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记者的处境与地位并没有由此上升,而是生存与采访环境越发严峻,你如果不是栽花而是来挑刺,那么被采访者可是连真记者与假记者都敢打……
  当记者连饭碗与安全感一并受到威胁时,他们或许被迫转入“经营之门”,退求“宣传之道”。
  当一个社会没有“白衣天使”,也没有“人类灵魂工程师”时,“无冕之王”或许与医生、老师共同拥有的是一个统称:生意人。
  尽数的“生意人”令这个社会留下的,是无限且唯一的经济想象力。
  ……
  (全文内容请见程万军博客)

媒体采访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晨报就《逆淘汰》专访作家、独立评论人程万军
    程万军:中国人才是怎么被毁掉的
  他在网上看到了《中国顶尖人才流失率居世界首位》一文,文中引用的统计数字表明,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 
  这一数字对于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剩下的那20%左右的人才,真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了吗?
  2005年,程万军开始想写一本书,来探讨中国式人才成长的困境与问题。“逆淘汰”,是程万军最终为他的书定下的名字。“在下水道里,只有老鼠和苍蝇才能活得最好,在那里,真正的人才无法生存。”望了一眼窗外,程万军的话意味深长。
  2008年,在电视上看到美籍华人钱永健获取诺贝尔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钱永健表示:“我是美国科学家,这一点很确定。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这段话让程万军感慨万千。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这一现象频频发生?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美国教育更发达,培养的人才更多,可现实却是,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大量人才反而流向美国。即使留下来的人才,也往往不能做到人尽其用,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要么能力下降,要么干脆被“废掉”。 
  “中国的历史,就是人才流失史。”程万军抛开了手中的《二十四史》,开始大声疾呼:“再不重视人才流失的问题,再不改善人才的生存环境,我们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人才退化令人忧  晨报:
您为何特别关注人才的话题?
  程万军:我大学毕业后在国有单位工作,当时单位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无处施展,终日只能养尊处优,几年下来,能力不仅没提升,反而下降,这促使我去思考:人才究竟应放在什么环境中才能增长本事?为什么许多人才几年后不仅没进步,反而退化了?
  晨报:为什么呢?
  程万军:因为我们的用人体制有问题,在传统“大锅饭”体制下,企业与个人利益不统一,领导考虑更多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而非企业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人唯亲成了常态,人才反而是多余的。当一个企业的资源都被领导占据时,那么,在这个企业中的人才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逐渐退化,而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都被少数人占据时,那么,这个社会中人才就经常被废掉。
  晨报:从那时起,您就开始研究“逆淘汰”了吗?
  程万军:那时只是有一些感受,思考并不深入,几年后,我又回到了这样的氛围中,发现情况和10年至20年前完全一样,没什么改变,有想法的年轻人在这种环境下很痛苦。按说那样一本杂志,对质量要求低,工作量并不大,可那么多人居然完不成。我去以后,一个人承担一半以上的工作,可我只用忙半个月,剩下的半个月基本在休息。
  ▲个人才华可能被埋没  晨报:
从何时起,您觉得应该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
  程万军:2009年,两件事给我的震动特别大,一是钱永健先生获奖,另一个是公务员报考热。媒体报道,竞争最激烈的职位,甚至达到了4000多比1,这种年轻人集体奔仕途的现象,真是好事吗?大家都在往体制里挤,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在现有体制诸多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对于个人生活来说,那里可能是福地,但对他们的才华而言,那里可能是坟地。种种原因,促使我下决心,把这么多年的思考写出来。
  ▲为什么人才会流失?  晨报:
人才流失增加,是否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副产品?
  程万军:不是这样的,人才流失在中国一直存在,并非今天才出现,比较著名的例子有范文程,正是他献了“反间计”,诱使崇祯杀掉袁崇焕,在消灭明朝的战争中,范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范文程是汉人,你可以说他是汉奸,但你不能说他不是人才。
  晨报:为什么范文程要去帮别人呢?
  程万军:因为他在官场中得不到重用,即使勉强被人用了,他的才华也会很快别体制废掉。因为传统的政治体制是基于血缘建立起来的,通过血缘政治,既得利益者可以把已得的利益固化。皇帝的儿子天然就是皇帝,宰相的后代,必然是身居要职,而老百姓的孩子,机会寥寥。血缘政治的根本是任人唯亲的,远离公平,只要奴才,不要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没什么硬关系的范文程当然要投靠别人了。你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三国、战国等战乱时代,反而人才辈出,而和平年代,才人调零。为什么?因为战乱打破了血缘政治格局,平民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在和平时期,在血缘政治的压迫下,有的能力退化,成了庸才。
  晨报: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明朝灭亡,范文程仍无发挥的空间?
  程万军:是的,这是传统政治体制所决定的,可怕的是,这种体制超稳定,非战乱很难打破。
  ▲可怕的文化败血症  晨报:
是不是可以这样看,范文程这样的人才,反而会期望战乱的格局?
  程万军:是的,当社会固化时,越是下层的人才,会越希望乱,因为只有乱他们才有翻上来的机会,于是,周期性的战乱不可避免。但问题是。虽然战乱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格局,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血缘政治的格局。
  晨报:为什么呢?
  程万军:因为血缘政治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传统中国人有家无国,他们愿意为家庭牺牲,却不愿意为国捐躯,这就形成了私民社会,而非公民社会。不仅皇帝在搞家天下,每个官员也都是围绕家族来分配资源的,普通人也如此,变来变去,还是血缘政治那一套,较难建立起一套公平的用人机制,这就是“文化败血症”。
  ▲官出上级还不如考试  晨报: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人才被毁的情况呢?
  程万军:根本在于改革用人机制。我们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应更多采取考试制,减少推荐制。事实上,考试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是公平的,比单一的推荐制更好一些,只要官出上级的状态不变,“逆淘汰”就不可避免。
  晨报:官出上级的弊端在哪里?
  程万军:官出考试,人们只需要考出一名合格的负责人就可以了,搭班子是他的事。而官出上级,就是要平衡各方利益,结果班子中往往聚合了多种政治势力,表面上似乎照顾了内部民主,可事实上,导致了许多单位正职和副职之间在窝里斗,这种情况在古代就很普遍,正职不能免副职,这种用人体制太落后,造成内耗。
  ▲应建立独立的考试院  晨报:
我们国家目前不是也有公务员考试吗?
  程万军:但问题是,考试的权力究竟在谁手里?目前公务员考试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出现了一些怪题、偏题,我的建议是,应把考试权更加集中,考试权过于分散,管理不便,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我认为应成立独立的国家考试院,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晨报:可考试院在国外并不普遍?
  程万军:这要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西方文官体制比较成熟,有没有独立的考试院并不重要,中国大环境还存在缺陷,考试院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小环境,这也可以有效避免“逆淘汰”,更好地保护人才。
  以上选自: 2010年1月18、19日《北京晨报》 记者陈辉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文化人物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