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558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27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信息社会畅想
信息社会畅想
纸笔书写生存空间
纸笔书写生存空间
法国拒绝数字革命
法国拒绝数字革命
网络公共性与私密性
网络公共性与私密性
网上公共领域
网上公共领域
数字社会可见性
数字社会可见性
屌丝之城
屌丝之城
后工业时代产品
后工业时代产品
哈尔登监狱
哈尔登监狱
数字遗产继承
数字遗产继承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互联网总统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奥巴马获选总统,成就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的美国梦,他的成就也代表了广告,营销,公关手段的进化和发展,伴随着新媒体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竞选也以更深入和互动的方式建立起与选民之间的关系,获得选民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奥巴马的胜利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第一个拒绝使用政府提供的公共竞选资金(8400万美元)的总统,甚至奥巴马还成为了美国第一个“互联网总统”——因为他的竞选极大地利用了互联网Web2.0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长尾”和草根力量,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目录

[显示全部]

“互联网总统”奥巴马 编辑本段回目录

   

《Second Life》中的奥巴马竞选专区
   47岁、黑人后裔、毫无从政经验……如果不是大选结果已产生,麦凯恩怎么也不会想到打败他的竟是这样一个充满“弱点”的对手。美国大选历来都是全球最激动人心的营销活动,而对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应用是奥巴马连续淘汰希拉里、麦凯恩等强有力竞争对手的法宝之一。

  早在2005年小布什就曾表示,自己不发送电子邮件,甚至不给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发,因为他担心这会公开“我的个人隐私”。与之不同,奥巴马竞选阵营则第一时间向美国数以百万计的支持者发出一封短信和电子邮件,宣布奥巴马已经挑选了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拜登作为自己的竞选搭档,也就是副总统候选人。并公开表示将选举美国首席技术官鲍尔默贝佐斯为候选。

  竞选期间奥巴马阵营开发了名为“奥巴马08”的iPhone软件,此举也被业内人士看作拉拢年轻人选票的手段之一。工作人员还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网站上,替他与支持者保持沟通,广泛应用了很多高新科技。

  事实证明,47岁的奥巴马的确比72岁的麦凯恩更能接受新事物。当麦凯恩辗转在各个演讲台、主持脱口秀的时候,奥巴马和他的团队却在互联网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在硅谷公司捐赠竞选资金数这一项中,奥巴马总共获得1,434,719美元,而他的最大竞争对手麦凯恩只有267,041美元。在谷歌趋势曲线中,奥巴马的检索量和新闻引用量均一路领先于麦凯恩,前者是后者的3倍。

  奥巴马尤其重视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博客等新营销工具的使用,奥巴马的募款共计6.4亿美元,其中87%通过互联网募集得到,而且更是将82%的网络营销费用投入搜索中, 谷歌 CEO施密特和Facebook创始人克里斯·休斯也被“特聘”为其网络营销顾问。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投票,你我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奥巴马是谁?有何政见?现在要使这两个问题得出结论,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守在收音机前不停地调频,或者等待在电视前留意节目预报?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到两位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肯尼迪。弗兰克林·D·罗斯福是第一位掌握电台技术和人们听广播的氛围的总统。他的演讲过程日后被人们称之为“壁炉聊天”的广播方式,他用对话的音调对美国人讲话,就像他突然造访,告诉他们华盛顿发生的事情。

  另一位肯尼迪则是驾御电视的大师。他是第一位允许电视台直播他的新闻发布会的总统。在当时,这被认为是极其自信和有勇气的举动。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总统独自一人,像角斗士一样,将记者们如利剑般的难题优雅熟练地抵挡掉。

  而如今的奥巴马可以说是第一位真正借助新兴媒体成功选举的美国总统。“我命令你们,4个月时间,花掉这300万美金,全部用到搜索引擎上。‘全部’的意思就是一分不剩!” 在过去的两年中,谷歌、雅虎比任何一个代言人都不厌其烦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选民。通过搜索引擎,人们逐渐认识了这个出生在夏威夷的黑人小伙。奥巴马十分懂得一个道理:搜索引擎决定你是谁,而“你是谁”很大程度决定了未来的美国总统是谁。

感受奥巴马的“网络营销”编辑本段回目录

奥巴马YouTube竞选专区
视频网站传播——新媒体力量的生动化运用

奥巴马曾经是一个社区创建者,深知网络力量的他在本次竞选中也操起了老本行,他的竞选团队创建了一个社交网络来增进奥巴马在网络的影响力。奥巴马在Facebook拥有一个包含230万拥护者的群组,而在最流行的视频类网站YouTube上,仅仅在一星期,其竞选团队就上传了70个奥巴马的相关视频。

这些在网络上的竞选视频,开拓了除电视媒体外更广阔的广告平台,这些看起来非常草根的网络节目,实际上是由专业的奥巴马竞选团队量身定做的。但它们看起来更平实而更叫人容易接近,所以实际上这些视频所获取的关注不比那些制作精炼的电视广告差。其中奥巴马关于种族问题的37分钟演讲,自从3月上传至网络以来查看率已经超过500万次,使他成为网络“红人”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奥巴马Facebook个人主页
关键词购买——搜索引擎广告的精准狙击

大家广为熟悉的搜索引擎广告也没有被奥巴马忽视。奥巴马购买了Google的“关键字广告”。如果一个美国选民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BarackObama,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以及对竞争对手麦凯恩政策立场的批评等。

奥巴马购买的关键字还包括热点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一搜,即知道奥巴马对这些敏感问题的观点评论,有助于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位竞选人

可以想象,美国人日常搜索的关键词都打上了奥巴马的烙印,想不关注奥巴马都难。这可难为了同台竞争的麦凯恩,麦凯恩在互联网的信息,就这样轻松的被狙击了。 

网络口碑营销的最高境界——激发病毒营销的传染力

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甚至发动了病毒营销这种形式。一封名为《我们为什么支持奥巴马参议员——写给华人朋友的一封信》的邮件到处传播。邮件内容甚至非常有针对性的采用了中文,非常详细的阐述了奥巴马当选对美国当地华人选民的好处,最后他们说“请将这封信尽快转送给您的亲朋好友(http://tea4soul.org/supportobama/index.html),并烦请他们也能将这封信传下去。这是您在最后几天里所能帮助奥巴马参议员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奥巴马竞选官方博客
博客战争——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媒体

博客一开始是网民共享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在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高级媒体,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甚至正式裁定政治博客属于媒体,按照这一裁定,博客已经被列入媒体的范畴。并将拥有媒体活动豁免权,不受到竞选募款法案的限制。

而本次的总统选举则给我们上了生动的“关于博客的媒体作用”的一课。

奥巴马的竞争者之一希拉里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布了自己的竞选宣言,并且不断通过博客这一窗口展示着自己的政见和观点。选民可以在她的博客发表对她的看法,希拉里的团队则会选择好的博客放在首页进行推广。

而善于学习的奥巴马则通过自己在网络的博客为自己鲜明地树立起清新、年轻、锐意进取的候选人形象。拉近了选民与自己的距离,更具亲和力更有竞争力。

无论是希拉里还是奥巴马,都生动演绎了博客在总统竞选广告战中的重要性。 

总统大选已然结束,奥巴马的胜利代表着太多太多的革新了,尤其是网络互动的应用。奥巴马筹集的超过5.2亿美元的竞选经费,据估计超过85%来自互联网,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足100美元的小额捐款。凭借着网络的力量,奥巴马互动的手法赢得的不仅仅是捐款,更是一张张珍贵的选票,以及伟大的美国梦的传奇。

奥巴马的多重胜利,代表了这个时代最“生鲜”最互动最民主的一面,否则NIKE也不会选择他的头像作为新款鞋的图纹。 

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巴马不单单是一个成功的总统,更是美国最出色的广告人! 

Web2_0的胜利:“互联网总统”奥巴马编辑本段回目录

奥巴马竞选官方网站
       CHANGE——奥巴马一直宣传的理念,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就是改变了传统的竞选推广方式。如果说罗斯福是第一个广播电台总统,肯尼迪是第一个电视总统的话,奥巴马则成为了第一个互联网总统。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0月3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10月份以网络为首要渠道获取选情信息的美国民众占33%,是2004年同期的3倍。网络已经成为美国民众获取选情信息、参政议政的另一个舞台。皮尤研究中心今年6月的一份调查显示,11%受访的美国人曾在网上转发过关于选情的消息,5%曾在网上发贴评论大选,6%曾通过互联网向竞选阵营或候选人捐款。

奥巴马显然比至今不知道如何上网的麦凯恩更懂得“网”络民心。

     2007年,facebook创始人之一chris hughes离开公司,加入奥巴马竞选团队,并为其在facebook上建立了竞选网站,吸引了100万“粉丝”。而麦凯恩在facebook上只有不到20万的支持者。
    “我等不及2008年大选,宝贝,你是最好的候选人!你采取了边境安全措施,打破你我之间的界限。全民医疗保险,嗯,这使我感到温暖……”这是视频网站Youtube上《奥巴马令我神魂颠倒》的一段歌词。在视频中,身着比基尼的演唱者埃廷格搔首弄姿,在奥巴马照片旁大摆性感热辣造型,毫不掩饰地表达着自己对奥巴马的倾慕之情。据统计,这段视频在Youtube已被点击超过900万次,并且被无数的网站和传统媒体转载。
 

MySpace中的奥巴马竞选专栏
    奥巴马在Myspace空间上有41.5万个朋友。在奥巴马的竞选网站上,网民注册后立即就会收到奥巴马团队热情洋溢的电子邮件。网民不但可以加入社群,还可以在线购买奥巴马标记的产品,甚至下载奥巴马的演讲作为手机铃声。
     奥巴马总共筹集竞选资金6.415亿美元,花费5.64亿美元;而麦凯恩加上公共竞选资金才筹到3.58亿美元,花费2.62亿美元。奥巴马所募集的大量款额,高达87%是通过网络募来的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捐款。网民在奥巴马的竞选网站注册后,就会收到邮件请求“在下周一前捐款15美元或更多”,因为“周一将看到我们的捐款总数,看我们能否与麦凯恩的竞选活动相竞争”。捐款链接也附在邮件里,点击即可进入。就算没有大财团的支持,黑人奥巴马一样也能筹到竞选需要的巨额资金。
     奥巴马阵营利用的新媒体平台包括在大网站投放广告、在YouTube网站发布视频、向支持者发送手机短信等。这其中,YouTube在2004年选举时根本还不存在;网上广告和手机短信的投放频率、使用力度也远超以往。他还在更是在游戏广告方面大有动作,《第二人生》背景里就有他的广告牌,甚至角色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他的阵营还将广告投放到新的Xbox赛车游戏Burnout Paradise上。
 
Twitter中的奥巴马竞选专栏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1月至4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共支出了347万美元的互联网广告费用。而Google获得了其中的280万美元,位居各网站第一。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文件显示,奥巴马将82%的互联网广告支出投放在Google上。其1至4月的互联网广告支出总额分别为64万、190万、88.8万和23.4万美元。其中4月份的数据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部分商业广告不同,奥巴马竞选团队更注重广告效果,并从其他网站购买了“以行动收费(cost-per-action)”广告。这些包括雅虎搜索广告,以及来自SpecificMedia、Pulse360、DrivePM和Quigo等广告网络的广告。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对于生活在美国的人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奥巴马当选后,一句名言再次想起:“我有一个梦想!”奥巴马的当选——登上美国最高权力宝座——将给互联网带来新的启示和巨大的希望!

美国总统大选:互联网影响下的深刻变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麦凯恩恶补互联网入门傻瓜书
·美国总统大选:互联网影响下的深刻变革
  “我并不了十分解他,但6个月来,我每天都看到一则奥巴马的互联网广告。”简单的一句话就道出了奥巴马大选取胜的关键:互联网。

·奥巴马的胜利得益于《长尾理论》
  黑人、女性、互联网、墨西哥裔、摩门教徒……这些都是这届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过去和“总统”这个名号似乎难以扯上关系,然而这一次却都得到了粉墨登场的机会,第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然而,大浪淘沙,流光散尽,当总统大选最终尘埃落定时,最后只剩下了两个关键词:黑人和互联网。这两个关键词都属于同一个人,他就是奥巴马。

·奥巴马的当选是互联网的胜利
  奥巴马非常聪明,他深知,打赢2008年的竞选,网络的力量非借用不可,于是,很早他就延揽了一批互联网营销方面的专家,其中克里斯•休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SNS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有了这样的一个强大的网络营销幕僚团队,奥巴马的全部规划仅仅围绕互联网展开,他是怎么

奥巴马总统竞选广告惊现网络游戏
做的?

·竞报:奥巴马当选仰仗互联网技术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而他赢得的这场选举却有些与众不同。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彻底改变了大选的游戏规则:如何游说选民,如何募集资金,如何组织支持者,如何操纵媒体,如何跟踪和制造公众舆论等,这些都与互联网的运用密切相关。而在四年前,民主党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

·借用网络入住白宫 看奥巴马如何玩营销
  在说奥巴马之前,看看他们曾经说的话吧:
  布什总统曾经发誓要戒掉电子邮件,因为他担心信息泄露。
  在2007年2月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比尔·盖茨宣称:互联网5年内“颠覆”电视。言犹在耳,这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互联网的惊人力量已经显现出来,正是依靠互联网的力量,这位黑人走向了美国总统的宝座,突破了肤色和种族的偏见,跨越出了历史的重要一步。
  2006年,Google埃里克:互联网将决定美国大选结果,如今的结果,已经再一次的印证了埃里克的话。

·李志起:解读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届“网络总统
  奥巴马的当选创造了一个从来没有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靠“网络化生存”的总

奥巴马总统竞选Banner广告
统。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正是互联网帮助奥巴马筹集了巨额竞选经费,让他不仅打败了财大气粗的希拉里,也最终打败了只能用公共财政经费竞选的麦凯恩。截止10月15日,奥巴马已成功募款6.4亿美金,要知道,这其中的87%是通过网络募来的!

·奥巴马赢了,中国互联网输了
  一个专业的网络营销团队,里面包括FACEBOOK的创始之一,通过互联网,为奥巴马赢得竞选做了三件重要而十分有效的事情:募捐筹集资金,即时通报选情,打造奥巴马的明星形象。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但让支持自己的人多了很多,而且让原本并不想去参加投票的公民也去投票了,网络轻易地做到了传统竞选方式高成本才能做到的效果。从这个事情中,我们能看到了中国互联网与世界互联网的差距在哪里?

·奥巴马——利用互联网工具成就美国黑人总统梦
  今天当选美国总统的黑人奥巴马是如何宣传竞选的呢?这离不开网络……
  1、奥巴马创办自己的官方网站,整合网上宣传工具,宣传竞选理念:Change We Need
  2、在美国知名社交、视频、图片分享等web2.0网站上争取支持者
  3、利用iPhone免费软件争取人气
  4、奥巴马在美国知名网站,甚至网络游戏投放广告

奥巴马竞选团队1~3月份互联网广告投放分布 编辑本段回目录

奥巴马在此次总统大选中,采用了电子邮件广告、Banner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网络游戏内置广告等形式。在2008年第一季度,奥巴马竞选团队的网络营销支出就高达347万美元。截至10月15日,奥巴马已经成功募款6.4亿美元,其中87%是通过网络募来的。 

互联网公司 1月 2月 3月
Google 507,000美元 1,755,500美元 679,000美元
雅虎 77,000美元 173,000美元 100,500美元
Right Media 23,560美元 -- --
微软 22,000美元 15,000美元 30,500美元
Pulse360 4,000美元 32,500美元 --
Quigo 2,500美元 22,500美元 --
FaceBook -- 9,000美元 17,000美元
Broandband -- -- 80,000美元

硅谷公司捐赠竞选资金数目对比(部分) 编辑本段回目录

奥巴马互联网广告一季度支出达347万

公司名称 奥巴马 麦凯恩
安捷伦 14,300 4,940
AMD 5,900 6,100
苹果 98,023 16,950
美国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9,464 1626
卡尔派集团(Calpine) 10,700 2,300
思科 149,078 80,676
EBay 46,660 4,150
富兰克林资源公司(Franklin Resources) 12,210 4,700
吉利得公司(Gilead Science)  26,258 1,500
Google 485,961 20,600
惠普 148,057 15,750
Intel 84,710 29,663
甲骨文 134,421 36,586
Rpbert half 6,650 8,050
新美亚电子(Sanmina-SCI) 250 2,800
赛门铁克 38,123 5,100
Sun 63,678 21,500
雅虎 100,276 4,050
总计(单位:美元) 1,434,719 267,041

透视奥巴马当选背后:网络总统凸显互联网力量编辑本段回目录

 轰轰烈烈的美国总统大选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名字——贝拉克·奥巴马。他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第一位拒绝使用政府提供的公共竞选资金的总统候选人,更成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互联网总统”。

  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近乎完美地利用了互联网的种种助推功能——为自己塑造了无比亲民的网络形象,筹得了超乎想象的巨额资金,更有力地在网络平台上给了对手重重的打击。不出各方的意料,这位网络高手凯旋,同时也赢得了“互联网总统”的称号。而这也凸显出在科技盛行的时代,互联网正在传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形象之战:“超级奥巴马”打败“满脸皱纹的老头子”

  同时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相比,四十多岁的奥巴马也许在使用互联网方面并不是非常时尚,但是同年过古稀的麦凯恩比起来,奥巴马则要在行得多。于是,人们通过网络看到了一个活力十足、异常亲民的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也凭借这一成功的网络形象获得了大量的拥趸。

  在宣布竞选之时,奥巴马内容丰富的网站就已经上线了。他的网站设计大量利用了社交网络和互动元素,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开展讨论组、自己举办筹款、观看视频等。在美国最大的两个交友网站MySpace和Facebook上,奥巴马就像普通人一样不时记录着自己的最新动态、心情,闲暇时候偶尔也会说说自己的星座。这样的网民作风为奥巴马赢得了不少的正面评价,他的MySpace也因此被数万人列为好友。2007年底,最火爆的视频网站YouTube公布了当年最热门的视频,一个名为“奥巴马女孩”的视频位列其中。该视频描述的是一位年轻的美女歌手表达自己对奥巴马的热爱,点击率迅速突破上千万,网友回复达数万条。

  同奥巴马相比,麦凯恩在网络形象构建方面则重重地摔了几跤。看到奥巴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如此得心应手,麦凯恩的团队心急如焚,也想如法炮制。今年初,麦凯恩的一位经济顾问在一次记者会上,拿着自己的黑莓手机宣称“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黑莓奇迹,是麦凯恩协助发明的”(黑莓实则是加拿大RIM公司的产品)。对于几个月前才对网络有所了解,刚刚学会使用电子邮件的麦凯恩来说,这无疑成了一个笑话。在科技盛行的今天,类似的事件使得麦凯恩在选民中的形象大受影响,由于其传统、老套的形象,有人甚至将麦凯恩叫做“满脸皱纹的老头子”。

  即使在奥巴马胜选后,他的网络支持度依然高涨。近日,美国一家企业以他为主角推出一款电脑网络游戏,名为“超级奥巴马”,基本沿袭了“超级玛丽”的游戏模式。据称,这款新游戏备受美国民众的期待。8

  资金之战:85%竞选资金来自网络

  美国总统大选向来是资金交锋的战场。在这场选战中,奥巴马更是凭借互联网赢得了重要的筹码。由于通过网络打造了颇为成功的形象,拥护者的捐款从网上不断涌来。尽管捐款多是低于100美元的小额资助,但是由于支持者众多,奥巴马的网上募捐最终聚沙成塔,总额突破了5.2亿美元,是历史上筹集竞选资金最多的总统的数倍之多。在美国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奥巴马是首位将募捐渠道转至互联网的总统候选人,同时也是首位成功利用网络募捐的候选人。自参选之初,奥巴马在筹款集会上一般就不接受现金,选民只需留下E-mail地址,他每周都会给选民发送有吸引力的竞选内容。

  美国联邦选委会规定,在党内初选期间,个人对于特定总统参选人的捐赠上限是2300美元。奥巴马获得的捐赠多半是小额捐赠。以今年1月份通过网络转账的捐赠为例,有40%是25美元以内的捐款。这些小额捐款人多半是自发性地上网转账,与在造势大会上募款及举行募款餐会的传统模式大不相同。而当时同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希拉里的捐款来源则仍靠传统募款模式。

  根据选举中心的数字,在上半年,奥巴马通过互联网赚了1.05亿美元,而麦凯恩仅仅斩获了7600万美元。在奥巴马胜选后,有媒体报道称,奥巴马所募集的资金中超过85%来自互联网,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足100美元的小额捐款。而这些捐几十美元的人和捐几千美元的人的投票权是一样的。

  手段之战:借助网络发动草根力量

  “没有人知道网络视频的影响有多大,但是它肯定已经改变了政治世界,案卷保管人和看门人的角色已经被转移到访问互联网的每个人身上。”面对这场网络时代的选举,维克森林大学的数字政治教授阿兰作出了上述感叹。的确,网络时代开启了一个草根政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言论开放、观点自由的时代,任何一个善用网络的人都可能成为影响选战的重要人物。奥巴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最为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

  在党内竞争阶段,奥巴马的一个平民支持者曾经制作了一段名为“不同的选举”(Votediffer-ent)的视频。该视频用奥维尔小说《1984》为背景,暗喻希拉里上台将成为小说里独裁的“老大哥”。自从去年3月上载以来,这段74秒的视频,获得了上千万的点击量。在谈到它的影响时,《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豪尔德·库尔特一针见血地说:“网络时代,一个稍懂技术的平民,就能让政客学富五车的顾问自愧不如。”

  正是认识到了草根力量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奥巴马从始至终都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战场。奥巴马认为宽带是每个美国人都需要的服务,提倡不分穷人富人、不分城市乡村地普及网络,甚至暗示可能将宽带作为公共服务提供,因此深受网民爱戴。他在Google的一个广告产品“关键字广告”上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如果一个美国选民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一个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奥巴马购买的关键字广告不仅包括自己的姓名,还包括热点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

  在党内竞争阶段,美国多次的全国民调显示,希拉里一度领先奥巴马达两位数之多。然而,希拉里最终却没能笑到最后。Google的政治广告团队负责人彼得·格林伯格认为,希拉里输给奥巴马和她不重视使用Google关键字广告不无关系。

  奥巴马对网络手段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他积极发动广大网民方面,同时,他也通过更多立场鲜明的表态赢得了科技行业的拥护。硅谷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圣何塞水星报》与政治反应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披露,在这次竞选中,硅谷营业收入排名前20位的科技公司共向奥巴马捐赠143.4万美元,麦凯恩则从中筹集到26.7万美元,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在这20家公司中,支持奥巴马和支持麦凯恩的企业数分别是17家和3家,局面非常悬殊。

  互联网参与总统选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力四射。回首美国历次大选,一场科技的变革轨迹异常清晰:18世纪末,美国总统竞选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竞选信息主要经由报纸、演讲、集会等形式传播;二战前后,新的通信方式广播问世,罗斯福抓住时机,通过“炉边谈话”深深地打动了美国选民;20世纪60年代,新兴传媒电视在美国日趋成熟,1960年,美国历史上首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应运而生,成为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开始崭露头角;而在最新的这次选举中,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美国总统大选舞台上事关成败的因素。(郭庆婧)  来源:人民邮电报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奥巴马 互联网总统 网络总统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网络总统,新媒体总统,多媒体总统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