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拉隆功 |
现代泰国之父编辑本段回目录
![]() |
朱拉隆功 |
“四面楚歌”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泰国的西面,英国蚕食了印度,又通过两次英缅战争将缅甸纳入英属印度之中。在南面,英国在马来半岛上建立了“海峡殖民地”,紧逼泰国的南大门。在东边,法国也通过两场战争,使越南成为其“保护国”,并进一步将巨爪伸向柬埔寨。周边邻国一个个陷落,泰国似乎也难以自保。而泰国的国家机器仍然带着中世纪烙印,在无效率地运转。朱拉隆功艰难地周旋于英、法、德等国之间,利用英法两国都想吞并泰国,但都顾忌对方的形势,使泰国成为英法两国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暂时维持了独立。但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只有改革自强,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严酷的丛林法则中生存下去。朱拉隆功继位之后,因未成年,在摄政委员会掌管朝政,5年后开始亲政。朱拉隆功的改革,贯穿了他亲政的37年,由一个个相互交叉、逐步推进的法令组成,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国家维新编辑本段回目录
![]() |
朱拉隆功 |
另一个重点是官制的改革。朱拉隆功仿照西方成立了内阁,改革地方行政体制,取消了封爵搜田的封建制,该为发放薪俸,地方官员统一由中央任命和调动。一套近代化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来了。
在军事方面,朱拉隆功结束了落后的战时募兵,建立了一支常备军,并从1905年起实行义务兵役制。在丹麦人里舍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军校,并重点加强了海军。教育方面,对西方人创办的教会学校采取宽容态度,并创建了一批世俗学校、专门学校,到朱拉隆功晚年,平民教育在全国开始形成了热潮。财政方面,废除了各行各业中落后的包税制,杜绝了包税人中饱私囊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将王室府库同国库分开,避免了王室成员任意挥霍国家财产。到朱拉功隆晚年,尽管每年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但国家财政连年赢利,达到“既无外债,也无内债”。
此外,朱拉隆功还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司法体系,并大力修建铁路、公路,兴办邮电等。他的改革,涉及范围广泛,而且不乏某些根本性的变革,但没有因此引起动荡。他在位期间,国家在平稳中蒸蒸日上。
但朱拉隆功并不主张全盘西化。他曾说过“如果什么都跟西洋跑,就会不知道床头在哪一边,床尾在哪一边。比如,他鼓励英文的传播,但反对在日常生活中过多地使用英文词语,他坚持佛教的国教地位等。在东南亚各国中,泰国仍然是将东方文化保持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朱拉隆功多次派团出访西方国家,并打破了泰国国王不能出国的传统,两次赴欧访问,其目的除了开阔眼界、加强交流之外,还为了在西方国家中斡旋,以保护泰国的独立地位。
抵御列强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欧洲人咄咄逼人的气焰中,朱拉隆功还是未能全身而退。1893年,法国寻找借口挑起双方纷争,然后将炮舰开进曼谷河段,强迫泰方签订《曼谷条约》,将附属于泰国的老挝割让给法国属下的印度支那,并赔款300万金法郎。朱拉隆功为此大病一场,甚至一度拒绝治疗。1904年,又迫使泰国签订条约完全放弃湄公河以东的土地。朱拉隆功晚年,还以割让领土为代价,取消了英法两国在泰国的治外法权。国家独立的维持,是以丧失大片领土为代价而实现的。
朱拉隆功同日本明治天皇处于同一时代,两人有众多相同之处,都是少年即位,面对西方列强的进逼,在内交外困中开始了一场使国家脱胎换骨的改革运动,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涉及的范围都遍及国家的各方各面。相比而言,朱拉隆功在改革中的个人作用比明治天皇更大。
学习先进文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 |
朱拉隆功公寓 |
割让领土编辑本段回目录
1893年10月3日,暹罗被迫将湄公河东岸和河中全部岛屿割予法国,暹罗军队撤出河西岸的尖竹汶府,暹罗不得在马德望府、暹粒府(今均属柬埔寨)和湄公河西岸25公里范围内建设军事设施。暹法冲突结束后,英法两国就双方在中南半岛划分势力范围事宜进行多次谈判,1896年,两国达成协议,维持暹罗当时的边界,不允许任何第三国在暹罗挑起事端(也就是说将暹罗变为英法的禁脔)。1907年3月,暹罗又割让马德望、暹粒、诗梳风三府,以换取法国放弃在暹罗的治外法权,法国则将丹赛府和达叻府归还给暹罗,并从尖竹汶府撤军。这是拉玛五世外交路线的新变化:他以割让边远属地和附属国土地为代价,换取了法国从暹罗领土上撤军以及放弃法国公民在暹罗的治外法权,维护了暹罗在行政和法律上的独立。1909年3月,暹罗对英国如法炮制,以放弃马来省(包括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个土邦)的主权为代价,换取英国取消其公民在暹罗的治外法权。这些领土变更后来成为二战期间泰国同英法交战的根源。
出访西欧编辑本段回目录
1897年4月,拉玛五世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首位出访欧洲的君王,先后访问了法国、俄国、德国、英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时等国,还会见了丹麦和卢森堡的王族,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位东方国家的君主出访过这么多欧洲国家。在出访中,拉玛五世身穿西服,头戴礼帽,用流利的英语同各国国王和总统交谈。在法国,福尔总统与拉玛五世乘坐敞蓬马车经过巴黎大街时受到了法国人的夹道欢迎,法国人在暹罗那种趾高气扬的姿态不见了。在英国,拉玛五世与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相谈甚欢,还去温莎城堡拜会了年事已高的维多利亚女王。1907年,拉玛五世再次出访欧洲,回国之后颁布了与西方法律接轨的《刑法法典》和《民法典》。
深远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 |
朱拉隆功所建大学 |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资料库 http://olc.pku.edu.cn/filebase/show.aspx?id=137&c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