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5987 次
  • 编辑次数: 7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3-04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shyycc2008
shyycc2008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数学
数学
数论
数论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智慧产业
智慧产业
符号位
符号位
算法设计与分析
算法设计与分析
银行家算法
银行家算法
比例计算法
比例计算法
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
先来先服务
先来先服务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创新设计,是技术艺术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工业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工业设计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工业设计的主体是产品设计,随着工业加工能力的深入和系统控制能力的提高,工业设计的理念已经从产品性能研发、外观设计延伸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包括了平面设计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直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众多相关行业。

目录

[显示全部]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产品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初,欧美各国就先后建立了专门的工业设计教育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它所建立的工业设计体系和教学理念,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设计教育。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文革”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的轻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是中国工业设计专业的前身。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湖南大学和无锡轻工学院开办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后更名为工业设计专业。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工业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设计教育有了长足进步,根据教育部的2004年最新统计,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达219所,名列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的前8名,大大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传统专业。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院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专业膨胀。如何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满足国家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是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设计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但设计教育的水平和设计师的素质都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发展绪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业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工业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研究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由于工业设计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说明工业设计历史演化的特点,就必须研究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并把握工业设计的真正动力与源泉。这样做并不否认设计师工作的重要性,优秀的设计师正是将各种先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与个人的信念、天赋和技巧相结合,创造出富于个性的成功作品,从而推动工业设计的进步。
在工业设计史中,继承和变革这两个孪生的主题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并不时产生激烈的交锋。由于工业设计与传统设计文明的渊源关系,工业革命后,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手工艺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升华。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工业设计史,有必要考察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及其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制造商们并没有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显示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许多家用产品往往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例如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多数展品极尽装饰之能事而近乎夸张。这种功能与形式的分离,缺乏整体设计的状况,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如英国的拉斯金和莫里斯等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莫里斯身体力行,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来拯救设计的危机,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忠实于材料,反对过分装饰。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把设计水准的下降归于工业化本身,鼓吹回归到中世纪手工艺产品对于质量的尊重,这显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19世纪末一场名为“新艺术”的设计运动在欧洲兴起,设计师力图用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形式代替程式化的古典装饰。尽管他们的设计仍是形式主义的,但毕竟打破了古典的传统,为20世纪现代工业设计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以颂扬机器及其产品、强调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风格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于是以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便蓬勃发展起来,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但工业设计确立其在工业界的地位却是在美国。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和紧接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在幸存的企业中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当时的国家复兴法冻结了物价,使厂家无法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只能在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实际使用性能上吸引消费者,因此工业设计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以罗维为代表的第一代职业工业设计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方法广泛影响了欧洲及其他地区。无论是欧洲老牌工业技术国家,还是在苏联、日本等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工业设计都受到高度重视。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设计的关注。日本的工业设计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在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设计也深受重视。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于1956年应邀去我国台湾省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地区的工业设计运动,从而增强了台湾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大陆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在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过渡,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这一期间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多元化的格局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工业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工业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研究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由于工业设计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说明工业设计历史演化的特点,就必须研究工业设计发展的社会背景,并把握工业设计的真正动力与源泉。这样做并不否认设计师工作的重要性,优秀的设计师正是将各种先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与个人的信念、天赋和技巧相结合,创造出富于个性的成功作品,从而推动工业设计的进步。
在工业设计史中,继承和变革这两个孪生的主题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并不时产生激烈的交锋。由于工业设计与传统设计文明的渊源关系,工业革命后,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手工艺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升华。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工业设计史,有必要考察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及其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制造商们并没有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显示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许多家用产品往往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例如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多数展品极尽装饰之能事而近乎夸张。这种功能与形式的分离,缺乏整体设计的状况,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如英国的拉斯金和莫里斯等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莫里斯身体力行,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来拯救设计的危机,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忠实于材料,反对过分装饰。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把设计水准的下降归于工业化本身,鼓吹回归到中世纪手工艺产品对于质量的尊重,这显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19世纪末一场名为“新艺术”的设计运动在欧洲兴起,设计师力图用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形式代替程式化的古典装饰。尽管他们的设计仍是形式主义的,但毕竟打破了古典的传统,为20世纪现代工业设计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以颂扬机器及其产品、强调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风格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于是以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便蓬勃发展起来,奠定了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但工业设计确立其在工业界的地位却是在美国。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和紧接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在幸存的企业中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当时的国家复兴法冻结了物价,使厂家无法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只能在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实际使用性能上吸引消费者,因此工业设计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以罗维为代表的第一代职业工业设计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方法广泛影响了欧洲及其他地区。无论是欧洲老牌工业技术国家,还是在苏联、日本等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工业设计都受到高度重视。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设计的关注。日本的工业设计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在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设计也深受重视。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于1956年应邀去我国台湾省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地区的工业设计运动,从而增强了台湾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大陆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在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过渡,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这一期间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多元化的格局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教育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1.创造性
创造性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工业设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件工业设计作品的评价,创新总是第一位的评价要素。没有创新,就没有工业设计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创建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因此,工业设计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挑战传统的意识,勇于探索和自我否定,对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有高度的敏感。此外,教学中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教育教育体系本身也应该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2.实践性
工业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工业设计教育的体系中必须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早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中就明确提出了“干中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业设计教育的能力培养应该包括动手能力(草图、模型制作、CAID等)、分析和综合能力、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综合性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与艺术工程技术社会学市场管理心理学环境保护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工业设计教育也具有了综合性、跨学科的特征。如何在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将各种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对设计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多样性
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难以制定一个国家标准和统一的模式。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各个学校的历史和条件有较大的差别,各类市场对设计人员的需求各有侧重,这样就形成了设计教育体系非统一化的趋势。设计教育界已就此取得了共识:多样性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不同情况设立,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一种为应付变化的市场、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况之中。因此,分层次、分类型、针对性地进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发展趋势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发展

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以用户参与的设计的创新2.0模式也日益受到重视,“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工业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工业设计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设计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利,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也成为了设计的关键词,Fab Lab、Living Lab等国际上的创新设计模式的探索也体现了未来设计的创新2.0趋势。

当代工业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环境及社会效益。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人类物质环境的生活质量规划者的工业设计师,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负有重要责任。这就要求工业设计更加注重环境因素,树立设计中的环境意识,包括在设计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努力使人造环境更好地与自然环境协调起来,以及使产品与产品之间在功能和形式上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人造环境。环境效益也已成了评价设计的一项重要标尺。

用户设计与创新2.0编辑本段回目录

应对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以及知识社会来临的机遇与挑战,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对以用户参与为中心的创新2.0模式进行探索。中国正通过体验试验检验这“三验”机制的建设,探索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的应用创新园区AIP)模式,完善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中应用创新技术进步的“创新双螺旋”驱动。欧盟各国则斥巨资建设Living Lab让用户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参与共同创新,并将欧洲Living Lab网络的建设作为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条件下重塑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CBA)发起的Fab Lab则基于对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设计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设计制造环境。2006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对MIT研究人员围绕Fab Lab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努力和尝试进行了专题报道和讨论。

设计、发明、创造将不只发生在拥有昂贵实验设备的大学、研究和专业设计机构,也将不仅仅属于少数专业科研人员或专业设计人员,而有机会在任何地方由任何人完成,用户创新、用户设计就是Fab Lab的核心理念。相关构想和实践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参与设计创新的热情,丰富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的手段,构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MIT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一项新颖的实验——一个拥有几乎可以设计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的工厂。该中心主任Gershenfeld教授认为,迄今为止,数字革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个人通讯和个人计算。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的发展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无所不在的个人通讯网络及个人计算已经形成。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三次数字革命的前夕,在这次以“个人制造(设计)”为核心的革命中,相关的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露出苗头。从某种意义上说,Fab Lab正是这即将到来的用户设计与创新2.0革命大潮前跃起的浪花。

Fab Lab的最初灵感来源于Gershenfeld教授于1998年在MIT开设的一门课程“如何能够创造任何东西”,这很快成为他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没有技术经验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创造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如为鹦鹉设计制作的网络浏览器,收集尖叫的盒子,保护女性人身安全的配有传感器和防御性毛刺的裙子等等。可以设计制造任何想要的东西,学生们为此而兴奋,而这种可以实现随心所欲的个性化需求的目标, 也逐渐成为Fab Lab萌芽的用户设计与创新研究理念。

学生们的创新设计热情使Gershenfeld教授受到了鼓舞。Gershenfeld教授认为与其让人们接受科学知识,不如给他们装备、相关的知识以及工具让他们自己来发现科学[7]。随后,第一个Fab Lab于2001年在波士顿建立。第一间Fab Lab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拨款建造,旨在提供完成低成本制造实验的所需环境。在Fab Lab中,设计、创造自己想象中的事务的渴望激发着用户。这种用户也被称之为“领导者用户(Lead user)”, Eric von Hippel教授曾指出,“领导用户”领先于用户总体的主流,而且他们为了自己所遇到的需求,期望从设计一个解决方案中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领导用户”在Fab Lab、用户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人才培养编辑本段回目录

专业知识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但一个专业尤其像工业设计这样的专业往往牵涉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有一个长期学习和实践积累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利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而建立一个合理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就成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工业设计师需要的不是固化的知识,而是多学科的文化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国际上的相关调查和研究。

教育要求编辑本段回目录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工业设计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中国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曲折和艰难之后,逐渐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与20年前相比,中国设计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有了较大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家电通讯家具等市场上,中国设计已开始崭露头角。但是,由于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不高,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设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原因,工业设计的总体水平和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尽管中国的工业设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国际的角度来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工作还仅停留在为现有的产品设计色彩和造型。中国是出口商品大国,但不少为中国本土生产的产品都是从其他地方拿来的设计,离中国引领设计还有很长的路。

发展问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业设计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国际各种设计大赛中也频频获奖。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工业设计专业共219个(不包括艺术设计专业中设置的工业设计方向)。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呈现多样化趋势,美术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师范院校都有设置,在院校内部,既有单独设立的工业设计系,也有设立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之下的工业设计系或专业。近年来,不少院校获得了设计艺术学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设计教育的完整体系初步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达1万余人。从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实际上,由于不少工业设计专业是扩招后爆炸式地发展起来的,专业教学水平不高,毕业生难以胜任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导致部分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只能从事其他职业。另一方面,早些年毕业的设计人员存在知识和能力老化的问题,有必要建立终身教育的机制,提供为他们继续教育的机会。

战略措施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数量和招生规模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工业设计专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2004年工业设计专业的数量还不到50个,平均每一个工业设计专业只有100位本科生,每年每个专业平均有18位毕业生。而中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总数已达219个,且每个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多在50人以上。按此数字计算,中国工业设计专业的规模起码是美国的10倍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加(2002—2004年增加了28个)。这必然导致大量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无法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一方面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又造成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必须要对本专业的总量进行控制,同时按照《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规范》要求,对已有的专业进行专业评估,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专业要整改甚至淘汰,以保证教学质量。

走向综合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中国不少设计院系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在这些教学改革中,都体现出了一种共识,即必须将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全面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走向综合既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
适应设计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建立综合性的设计教育体系,应强调以产品设计为中心,即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设计课题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使学生在这些课题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的设计创造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先前被人为割裂开来的课程体系重新组合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系列化设计课题并不是面向设计对象的课题,而是面向设计的程序及方法论的课题,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着重设计过程的连续与完整,尤其是中国学生所缺乏的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模型制作、工程技术设计市场推广
 

流派组织编辑本段回目录


设计流派或组织 主要活动地区 主要活动时间 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义 欧美各国 1760—1880 
折衷主义 欧美各国 182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 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艺术运动 欧洲各国 1890—1910 吉马德,戈地
维也纳分离派 奥地利 1897—1933 霍夫曼
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 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
风格派 荷兰 1917—1931 里特维尔德
构成派 苏联 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
包豪斯学校 德国 1919—1933 格罗披乌斯
艺术装饰风格 法国 1925—1935 
流线型风格 美国 1935—1945 罗维,盖茨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 1930—1950 阿尔托
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商业性设计 美国 1945—1960 厄尔
有机现代主义 美国,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 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
理性主义 欧洲,美国,日本 1960— 
高技术风格 欧洲,日本 1960—1980 
波普风格 英国 1960—1970 
后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65— 文丘里,索特萨斯
解构主义 欧美各国 1980— 盖里,屈米
绿色设计 欧美各国 1970— 

 

中国工业设计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9年:12月12日台湾工业设计协会成立。

http://www.cida.org.tw/

1979年:8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中国大陆第一个。

1987年:深圳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4月8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工业设计组织之一。

1995年:经市政府批准举办了“深圳市工业设计市长杯评审活动”,开创了一个成功经验。

2004年:深圳工业设计协会更名为“深圳设计联合会”。
2007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词: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
2008年:12月,深圳被联合会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创建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全球创意产业领域最高级别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在全球选择创意城市并授予“设计之都”、“音乐之都”、“文学之都”等称号,旨在倡导和推动全球城市在不同创意文化领域的发展。目前,已有16个城市加入了该网络,已经命名的6个“设计之都”分别是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蒙特利尔、名古屋、神户和深圳。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工业设计 创新2.0 设计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