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
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 |
摄影记者(press-photographer)是以摄影手段进行新闻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摄影的能力和记者的能力并存。也就是说,不但要会摄影,对于新闻采写也要能拿得起来!
工作职责编辑本段回目录
摄影记者的工作职责 |
1、负责集团媒体产品图片拍摄、图片选择和图片后期处理工作.
2、负责拓展媒体图片资源,逐步建立媒体视觉图片资料体系.
4、负责集团网站新闻图片的的拍摄和选择.
5、负责集团日常工作所需要新闻和资料图片的拍摄和处理工作.
6、领导交办的临时性摄影和图片工作
素质编辑本段回目录
摄影记者的素质 |
一、政治理论文化素质
常言道:一图胜千言。新闻图片在视觉上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优势。摄影记者的责任就是通过照片引起读者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让读者感受到新闻发生过程的精彩瞬间,感受到新闻事件的运动节奏,使读者身临其境。一张(组)新闻图片能否达到这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本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文化修养,新闻图片的背后蕴涵着作者的理论知识储备,体现着作者的政治文化理论修养。因此,摄影记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摄影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掌握了解多门类学科知识。如:哲学、逻辑、文学、绘画、心理学等,各类学科相互渗透。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告戒其子:“汝果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实践证明,摄影记者的功夫不全在于摄影本身,而在于摄影之外。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摄影记者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激情,遇到新闻事件,才能运用储备知识迅速做出判断,并能采取相应措施。
摄影记者的内在素质始终体现在新闻摄影创作的立意、构思、画面构图和内容主题的提炼及表现形式等各方面。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想和视野自然会开阔,报道手段自然会增多。进入新世纪新闻摄影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只会拍照的照相师、摄影匠成不了真正的摄影记者。
二、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
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是辨证统一的,作风促进业务,业务改进作风,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发展。
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的事物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摄影记者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领导和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说摄影记者应做到“三勤”,即“脑勤、腿勤、耳勤。
脑勤,即:勤学习、善思考。勤学习善思考是认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摄影记者的思维应围绕摄影报道的特征展开,在进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同时应注重瞬间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和视觉方式,追求一切突破常规视觉的可能,培养独有的新闻敏感性和观察力。摄影记者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思路和习惯,善于抓形象的关键所在,把抽象的主题通过形象表现出来。
腿勤,即:“勤跑善抢”,摄影记者只有主动深入基层走到百姓身边,体察百姓疾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经常使自己处于捕捉新闻信息的良好状态,在跑动中发现新闻。哪里有新闻,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才能把鲜活、视觉独特、动感强烈、新闻点突出的新闻摄影作品奉献给读者。如果说新闻照片拍得不够好,苦恼于没有好新闻,那是因为你的腿不够勤,生活贴的不够近。
耳勤,即:多听多看,不耻下问。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等信息网获取新闻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但不能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对听道看到的事情能够具体分析,能透过事物表象看到本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影响客观事物的主要因素,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从平常的一些闲谈中能分析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没有快捷、灵通的信息网络,不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即便是新闻发生在眼前也有可能和新闻失之交臂。
三、熟练掌握现代数字网络技术
二十世纪末,数码相机、电脑网络的诞生与广泛应用给新闻摄影带来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摄影记者的思维理念、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等都要深刻变革。数码照相机和传统照相机相比,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快”是新闻的生命,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数字化新闻摄影明显优于传统新闻摄影。数字网络摄影记者如虎添翼,但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摄影记者要不断进取,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数字技术,能够随时随地能通过网络向编辑部传输图文。今天跟不上数字网络发展的步伐,那么明天就会在新闻摄影领域落后于他人。
危险编辑本段回目录
摄影记者避免伤害和侵权 |
人们心目中,记者职业所具有的危险性大多指战地记者面临的生命危险、突发事件可能碰到突发情况、灾难报道中的灾情以及舆论监督可能面对的人身威胁与迫害等。
有一种无形的危险也越来越不能忽视:因侵权而被告上法庭。
在摄影记者中,这种危险往往被忽视,导致其在不经意之中变成现实威胁,给摄影记者带来意外干涉甚至伤害。
肖像权:显眼却相对安全
在新闻摄影容易涉及侵犯的诸多权益中,“肖像权”恐怕是提及率最高、因而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种。人们几乎都知道保护自己的肖像权。那么怎样才是真正侵犯肖像权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不难看出,侵犯公民肖像权有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先说第一要素“未经本人同意”:对于以抓拍见长的新闻摄影来说,在拍摄每一张照片前,都要征得被拍摄者同意,显然不现实。那么第二要素“以营利为目的”呢?法律把新闻摄影行为界定一种为公众服务的信息传播行为,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因此,新闻摄影工作是出于一种社会公众利益需要,它可以不受肖像权的限制。
因此,侵犯肖像权,虽因其公民认知度较高,而经常被提起相关诉讼,但我们只要把握一点:即照片是用于正常的新闻报道,就是安全的。
但当你的新闻摄影作品被转作商业用途时,你就会面临侵犯肖像权的危险。
比如一个长年坚持锻炼的“老寿星”这样一张新闻照片,发表在在报纸上,这当然与侵犯肖像权无关。但如果有一天,在告知你用途的情况下,这张“老寿星”照片放在介绍一种滋补品的广告版上,那你的麻烦就大了!尽管,照片还是那张照片,报纸还是那张报纸,但由于照片用途发生变化,它不再是属于新闻报道,而是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的一部分,又未经老寿星本人同意,那么你侵犯老人家的肖像权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新闻照片转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还有其它种类:产品宣传册、明信片、挂历、贺卡等等。有一张传世名作——法国著名纪实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拍摄的《市政厅广场前的爱吻》,就曾卷进了这样的官司。照片摄于1950年的巴黎街头,画面中一对法国青年男女深情拥吻。这张照片被美国《生活》杂志和各国报刊广泛采用。可令作者没想到的是,在半个世纪后的1992年,年过八旬的他因为这张照片而成了被告。原因是几十年来,这张照片被无数次地印成无数张挂历、明信片等商业画片,一对夫妇就此向杜瓦诺提出了侵犯肖像权的指控。这场官司让国际摄影界感到震动。
名誉权:镜头有时也会失真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从以上的法律表述中可以看出,构成侵犯名誉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捏造、伪造或失实,二是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三是传播并造成影响。
人们习惯于把新闻摄影当作是现实的忠实复制,其真实性和形象性备受读者推崇和喜爱。真实性确实是新闻摄影的立足生存之本。但我们千万不能过分迷信摄影与生俱来的“真实性”,以为摄影不会捏造、失真。事实上,新闻照片会在很多种情况下造成失实或失真,进而形成诽谤,构成对公民名誉权的侵犯。
一、文字说明不当
文字说明是新闻图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照片画面一起陈述事实、揭示主题。造成文字说明不当的最常见情况有两种:一是事实错误。比如1994年2月8日,《陕西工人报》刊登的通讯《中国国宝恐龙蛋化石大劫难—震惊世界的南阳恐龙蛋化石文物被盗掘走私始末》,文中有一幅配图文字说明为:“走私犯在洞内进行罪恶交易。”而事实是:照片上是文化局长带领部下在调查盗挖恐龙蛋情况。这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一场名誉权官司。
还有一种情况是文字说明中使用污辱性语言。新闻照片以形象说话,作者的评价要通过画面自然流露出来,而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用文字来作倾向性甚至是侮辱性评价容易出现问题。
二、配文照片不当
现代报纸越来越多地引用插图、压题等形式的配文照片。配文照片运用不当,也会造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美国新闻界有一句警句:“不使用与文章无关的照片来配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在一些批评性、揭露性的报道中,运用配文照片尤其要小心,切忌随意地把与文章的负面内容无关的照片拿来,这样极易给读者造成歧义,从而给照片画面中的人物造成名誉损害。
慎重的图片编辑是不会随意、滥用配文照片的;小心的摄影记者,在编辑向你要配文照片时,一定要问清楚照片用于什么内容的文章。聪明的现代报纸编辑,已经知道在与文字并非同一新闻事实的配文照片旁,加注“此照片与文章内容无关”,这不失为一种保护报纸、保护记者和编辑的好办法。
三、摄入无关人员
照相机会不加分辨地把它所“看见”的一切,忠实而完整地记录下来。在拍摄一些揭露性题材时(如凶杀、赌博、卖淫嫖娼、吸毒等),摄影记者可能会无意中拍进路过的、或看热闹的无关人员。而这样的照片传播以后,很可能会给画面中无关人员的名誉带来损害。
这一概念,美国纽约的新闻摄影学专家斯科特·马丁表述比较清楚:“新闻摄影还必须注意,照片常常将与事件无关的人拉入画面中……报道可能会无意中侵犯了这些人的名誉权。”
为避免“伤及无辜”,惹上这样的官司,摄影记者首先要在照相机的取景框中尽量避开无关人员,或者通过后期裁剪加以去除。如果实在避不开、裁不掉,就要在仔细核对身份后,告诉图片编辑,或对照片画面上每个可以辨认的无关人员作出注解“此人与本事无关”,这才是万无一失的做法。
四、镜头产生的变形
照相机的镜头有时会使人物形象变形、丑化。
首先,运用广角镜头过于靠近拍摄、或把被摄人物置于画面边缘,都会造成人物形象的夸张失真、严重变形。《每日商报》2004年6月17日的一组照片《玩具“谋杀”眼球》(右图),主照画面中男女的形象因为广角镜的缘故而严重变形。被摄者有理由因在镜头下变得畸形、丑陋而对媒体提出侵犯名誉权。
其次,摄影者在被摄者的一系列动态中抓取不适当的动作、表情,使被摄者看起来愚蠢、可笑、卑鄙,有明显的丑化情形,也可能遭到侵犯名誉权的指控。
其实早在1906年,美国大法官温斯罗就作出过这样的裁定:“配有文字和不配文字的漫画、照片和肖像,使被摄(画)者看起来被丑化了是卑鄙的或滑稽可笑的,都是诽谤。”
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对照片中人物丑化程度的判断和把握上还很难有细化、客观的衡量标准。但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首先不要在主观上存有不良动机,因为司法非常讲究一点:那就是主观动机。
五、保护特殊群体
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问题,就是对犯罪嫌疑人的名誉保护。
很多报纸时常会刊登一些“严打”“专治”告捷的照片:警务人员雄纠纠地押着犯罪嫌疑人(以前甚至直接叫“罪犯”)在记者面前亮相,摄影记者一片快门声,然后第二天堂而皇之地把嫌疑人的“尊容”上了报。试想:根据“无罪推定”,在法院判决之前,他们是无罪公民,这样不光彩地被曝光,可能会给他们的名誉带来损害。摄影记者应该出于人道主义保护的考虑,不拍摄、不传播罪犯形象,或在传播中采取隐去其面部特征等措施,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隐私权:蛰伏的隐形杀手
确切地说,中国民法通则上并没有对隐私权的规定,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立法的疏漏”。
后来,最高人民法院以变通的方法,对此立法疏漏进行补救(即本文前面提到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按照这样的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承认公民享有隐私权,只是在保护上,适用名誉权的保护方法。这就是所谓的“间接保护方式”。
另外,在以后颁布的一些涉及民事权利的新法律中,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都对相关群体的隐私权作了明确规定。
那么,什么是公民隐私呢?按照法律解释,隐私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主要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
私人信息是指个人的一切情报和资料,如身高、体重、生活经历、电话号码、患病经历等;私人活动是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生活、婚外行为等;私人空间也称为私人领域,是指个人居所、隐秘部位等等。
由于新闻摄影出于对新闻价值的发掘和对公众知晓权的满足,有的摄影记者时常会游走在侵犯公民隐私的边缘,因此,很有必要弄清楚新闻摄影与侵犯隐私相关联的几个理念:
一、公众视野无隐私
“公众视野”,是指“公众都能自然地看见的范围”,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公共场所。摄影记者可以拍摄处于“公众视野”内的任何人,而无须顾忌侵犯公民隐私权。任何人只要在公共场所出现,其行为无保密性可言,也就不属于隐私范围。这一点任何人不难理解。
二、公众人物隐私受限制
“公众人物”指知名度高,又与公共利益相关联的社会名流。这部分人主要包括政府高官、文体明星、其他社会显要人物等。国际法学界有一个普遍性原则:公众人物的隐私要受到限制,他们受法律保护的隐私权范围要比一般民众小。
政府高官和显要,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特殊的权力和控制力,他们的社会活动乃至私人活动往往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他们对公共利益负有特别责任,因此公众有权对他们进行了解和监督。美国民主党最热门的总统候选人哈特,就是因为被人拍下了与摇滚歌星幽会的照片并在报纸上曝光,而最终被迫退出竞选。
至于演艺、体育界明星,由于他们的行为与公众兴趣有关,公众有对其社交、私生活等个人隐私关注及了解的欲望。众所周知,公众兴趣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况且,演艺界、体育界明星往往还有相当的形象价值,因而成了新闻摄影热衷追逐的目标。文艺、体育人士一旦成为公众瞩目的明星,这就意味着他(她)必须放弃部分个人隐私。
但摄影记者不能据此而毫无顾忌地追逐、挖掘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导致侵犯公众人物的人身自由权。如果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一些读者不健康的阅读趣味,那就是格调低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公众人物的隐私虽然受到限制,但对其不涉及公众利益又无明显报道价值的个人隐私,摄影记者还是不要去拍摄、去传播为好。
三、越界,极易造成侵犯隐私
越界,是指摄影记者在拍摄照片时,所处位置不是公共场所,或者身处公共场所却使用了不当的拍摄手法。摄影记者在“越界”情况下拍摄公民私生活照片并加以传播,将会被认定侵犯公民隐私权。摄影记者可能出现的“越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经主人允许,进入私人场所进行拍摄。摄影记者无权擅自闯入私人场所并进行强行拍摄和传播,否则可能面临双重指控:侵犯隐私和私闯民宅。
2.隐瞒身份进入私人场所进行偷拍,可能会侵犯隐私权。新闻界有一种时常采用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在新闻摄影领域表现为偷拍。记者往往以假身份或其他方法获取主人许可进入,以期达到曝光、揭露或其他报道目的。但如果偷拍的内容是无报道价值、且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传播了就会有麻烦。
3.身处公共场所,却以特殊手法拍摄个人隐私,也视为侵权。有时摄影记者虽然身在公共场所,却利用长镜头吊拍私人领地里的个人私生活,这也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
4.在限制摄影的公共场所,强行拍摄也属侵权。许多公共场所都作出了限制摄影的规定,摄影记者的采访拍摄必须得到许可方能进行拍摄。这些场所通常包括:法庭、监狱、医院、博物馆等等。尤其要警惕的是医院,因为患病属于个人隐私。
在西方新闻界,到医院拍摄新闻照片,一般都要经过病人或其监护人的同意。与之相关的,个人生理缺陷也属个人隐私,未经允许不得拍摄与传播。因此,在智障学校、聋哑学校、盲童学校、福利工厂等场所拍摄,一定要得到本人或家长、监护人的同意。
一、征得被摄者同意
获得被摄者同意拍摄和发表的照片,通常不会侵权。这里的“许可”,一定要是有效的,如果被摄者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则许可人是家长或其监护人。另外,许可最好是书面形式的。
二、采用隐性表现形式
在新闻照片涉及侵犯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的认定上,还有一个必要因素,那就是:照片上的肖像是可以辨认的。如果摄影记者在拍摄时,通过拍摄技法和构图取景,有意识地虚化或避开人物脸部,或是在拍摄后,通过暗房或电脑技术处理,虚化和隐去人物面部主要特征,起到“对事不对人”的效果,就能避免对新闻当事人造成直接伤害。
中国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摄影记者中国发展史 |
我国早期报刊上的照片,多不署名,1907年在上海创刊的《神洲日报》打破了这个陈规,多次刊出李少穆拍的署名新闻照片,有的报刊史学家认为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武昌起义时,原在汉口开照相馆的共进会会员李白贞在汉阳前线从事战地摄影,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是我国最早从事战地摄影采访的记者之一。民国初年,高剑父组织“中华写真队”,随孙中山活动,并派员随军摄影,部分新闻照片刊登在《真相画报》上,这个写真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官方新闻摄影机构,其成员履行摄影记者的职责,专门从事摄影采访工作。
我国第一个正式新闻摄影机构,是“五四”运动时期创立的中央写真通讯社,它为我国报刊开辟了一条新闻照片来源的新渠道。这个通讯社发布新闻照片,不署个人的名字,无论它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没有摄影记者一事是匆庸怀疑的。
但是“摄影记者”这个名称出现的时间还要晚一些。清朝末年,称摄影记者为“照相者”。例如1911年10月清廷陆军部在河北永平举行演习,准许京、津、沪、汉四地报馆“公同各派主笔记者二人,照相者二人”前往采访,这“照相者”即指的是摄影记者。当时各报馆尚未设专司摄影的人员,报馆需与照相馆合作才能获得新闻照片,所以在一个长时期内,摄影记者的大部分工作是由照相馆的摄影师承担的。《真相画报》上有些照片注明为“本社记者摄”,但也无摄影二字。1926年上海《天民报图画周刊》刊登启事,以现金征求新闻照片,并招聘“特约摄影记者”。它说国内外摄影人员均可应征,但须寄最近新闻照片二次,合格者则下聘书,酬金从丰。这说明当时报纸对时事照片的重视,同时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已涌现出一些能从事新闻摄影的人才。“摄影记者”一语大概也是在这前后流行起来的。
特约记者因系兼职,或本埠或外地,联系诸多不便,除报馆函约某项摄影题材外,多根据自己的意趣猎取新闻,时间上既无保证,又不能全力为报馆工作。因此后来报馆乃自设专职摄影记者,以便及时获得紧要新闻的照片。
我国报纸之有职业摄影记者,比较可以肯定地说是在二十年代末期。1926年,戈公振在谈到摄影记者问题时说:“我国报馆,尚未知养成此种专材,故多与照相馆合作。”戈公振当时任《时报》主笔,并潜心于中国报学史料的搜集与研究,对报界情况相当熟悉,他的论断是有根据的。同年冬,上海《新闻报》照相制版艺徒马赓伯,受命拍摄孙传芳部下砍杀一名逃兵的镜头,披露于报端,画面恐怖,引起读者的震骇。从此他在《新闻报》开始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生涯。1928年《时报》聘请郎静山、蔡仁抱二人为摄影记者。他们到处去拍摄,每天可拍各类新闻照片一二百幅,报纸只刊用三五幅。这是中国报界聘用摄影家任专职摄影记者的开始。在这之前的1927年初,《时报》已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照相室,由唐僧(镜元)主持其事。此后,《图画时报》上不断刊出署名“时报唐僧摄影”的各种照片。因此,唐僧可以说是《时报》实际上最早的摄影记者。
不久之后,《新闻报图画附刊》创刊,第一期刊登启事,招请摄影记者,每埠一人,“专任摄取有关新闻性质之各种照片”。应聘为之工作的有鉴英、祁学章、霁明、魏守忠等人。这件事说明专职摄影记者已满足不了报纸对新闻照片的需求,特别是外埠新闻照片须依赖特约摄影记者供给,因此采取了二者相结合的形式。这时其他报纸也陆续增设摄影记者之职,《申报》还建立了新闻摄影部,除供给本报照片,并对外发稿。
职业摄影记者发源于上海,到二十年代末已成为一支活跃的力量。当时的报人张友鸾评论说:“吾国报纸,近年亦知图照重要,故略具规模之新闻社,必皆设立摄影制版部。上海以《时报》图照为最佳,《申报》、《新闻报》之制版部,亦甚完备。而年来摄影记者之专门人材亦辈出”。北方的一些大报、画报和通讯社也先后配备了摄影记者,如北平《世界日报》的魏守忠,《晨报》的宗惟赓,天津中外新闻社的方大曾等,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在其他一些地方,如西安的《西京日报》、杭州的《东南日报》等也都有了自己的摄影记者。到三十年代,我国摄影记者队伍已逐步形成,他们的活动,对发展我国的新闻摄影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摄影记者工作
摄影记者的工作紧张,有趣,且富有意义,有时更需“冒险”精神。有位摄影记者在谈到自己对摄影工作的认识时说,摄影记者可以“多见”、“先觉”,是一种有趣的职业;摄影记者“用镜头忠实地摄映出活动的景象,或用镜头来暴露苦难民众……的剪影,使读者知道奋发,知道替沉沉酣睡的被压迫同胞表示同情。”这种观点代表了多数记者的看法。报馆的摄影记者一般人数都很少,承担着繁重的采访任务,工作十分辛苦。上海《时代画报》是个八开本的大型刊物,每期出三十二页左右,只有一个专职摄影记者,该刊所用摄影图片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是自已拍摄的,其活动力之旺盛与工作之劳苦于此可见一斑。
当时新闻照片大都为名人肖像、合影一类,即使是现场摄影,也多半是摆好姿势照的,真正是现场“猎取”的镜头则很少。国民党第二届执委会第四次全会召开时,中委何香凝、陈果夫等,皆不愿意照相,看到照相机即转过头去避开,只是由于摄影记者的耐心和机智,才终于捕捉到何、陈的照片多幅,而他们并未察觉。这是我国二十年代“抓拍”摄影的一例,比德国人沙乐门创造的“堪的”摄影还要早四五年。但是抓拍只在不得已时偶然用之,没有上升为理论,形成一种自觉的摄影方法。
为了得到重要的材料,记者有时不得不冒险去工作。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时,万国新闻社记者王小亭在济南摄影,曾受日军监视,他不顾危险摄取日军暴行的镜头,其中有被日军惨杀的我同胞的尸体共10余幅,这组难得的新闻照片后来刊登在《良友画报》第26期上。当时北伐军中有一个人在济南事件中,冒着枪林弹雨到火线摄影,撞入日军防线,被扣留,后来在济南又被日军包围,他急中生智,脱去军服,换上山东平民服装,逃了出来。
著名摄影记者
在二三十年代的摄影记者中,王小亭是有口皆碑的风云人物。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摄取了大量有历史意义的新闻照片,建树颇丰。
王小亭于1900年生于北京,早年任职于英美公司电影部,做了两年摄影师,是中国人投身于新闻电影界之鼻祖。1923年,随美洲探险团赴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考查,历时两年多,他“渡漠越岭,饱受风霜,始得将此地风土名胜,拍成影片。”返沪后,受万国新闻通讯社的聘请,任该社摄影记者,作美国摄影师范济时的助手和中文秘书。他在蒙古和新、藏一带拍摄的部分照片,发表在《良友画报》第4期,题为《王海升探险记》。不久,北伐战争开始,王又奔赴前线摄影。1929年5月,参加迎榇宣传列车摄影队,从南京到北平,沿途摄取盛大隆重的迎榇活动。同年,发生蒋冯战争,他赴河南前线拍摄了反映这次战争的《西北战事真相》。后来,王小亭受聘《申报》,任新闻摄影部主任。1931年该报派王小亭、刘硕甫为川边旅行纪者,到西昌、雪马屏峨一带少数民族地区采访。“九·一八”事变后,他又到东北锦州前线摄影。察哈尔、绥远、热河等地也都留下他的足迹。王小亭的摄影作品很多,散见于《良友画报》、《申报》、《世界画报》、《时代画报》、《北晨画刊》、《战事画刊》等很多种刊物。梁得所主编的《大众画报》从创刊号起,连续刊载王小亭的专题摄影《中国游记》,每期一个专题,其中有《三峡天险》、《蜀道难》、《贡噶雪山》、《男惰女勤之打箭炉》(即康定)、《失去的热河》、《北平印象》等,内容博大精粹。至第12期续完。他用对比手法拍摄的《世界最胖女人》,被举为“新闻摄影佳作”。“八一三”抗战开始后,他在上海火车南站拍摄的一个小孩坐在被炸毁的月台上大哭的照片,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至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照片发表后引起国际反应,美国对日本杀戮无防御能力的男女老幼一事提出抗议。这就激怒了日本人,诬蔑他的照片是假的,并悬赏通辑他,王小亭被迫携家逃到香港。有人在谈到怎样做一个“新闻摄影家”时,指出:“富有新闻知识而摄影技术又复精明,能于最短时间供给照片且具有……新闻摄影十项知识者,方为合格。目下吾国此项人才极缺,万国通讯社黄海升君则其一也。”王小亭的出色摄影业绩,使他在二十年代即享有盛名。1981年3月9日,王小亭在台北逝世,终年81岁。
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黄英,广州人,出身于富裕人家。在学生时代,16岁那年因参加革命党的秘密活动,被官厅拘捕,险些遇难。后来,他开了一家洋行,自己做大班,把生意交给一个外国人管理,因经营不善,两年就倒闭了,他把行里卖不出去的摄影机扛回家去。虽然做生意赔了本,但从那个外国人那里学会了照相和拍电影,为后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创造了条件。当时有人请他为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拍新闻记录电影,因为他有“开末拉”。于是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在军校门口拍了蒋介石从里边走出来的镜头,回去冲出来一看只有16英尺,不能放映。这是他对新闻摄影的第一次尝试。黄英爱好戏剧,有表演才能,他自己组织了一个剧团,到黄埔军校演出时,校方认为剧情很富于革命精神,受到器重,被留在学校里工作。1926年参加北伐,当时他是军校“血花剧社”的演员,一面沿途为民众演出革命戏剧,一面随军拍摄战事影片。他摄取的汀泗桥战役一组照片,引起《良友画报》编辑的重视,认为类似这样好的新闻照片是“稀少可贵”的。他随军活动,沿途摄影,拍了几百幅照片,这些照片后来被收入《北伐画史》,是我国现代史上一部有价值的新闻图片集。在国民党中央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广州家里,他不愿过养尊处优的清闲生活,一心想做新闻摄影工作,于是跑到香港,做了摄影通讯员,租借一家汽车公司停车房的一角作为栖身之地。后来他曾对友人说,在香港“那几个月纯粹新闻记者生活,是一生最穷亦最乐的一段。”以后,他到了上海,继续从事新闻摄影活动。在沪不久,又到南京中央宣传委员会任职,负责电影工作,1933年10月创办国际新闻摄影社,翌年筹建中央摄影厂,对中国新闻摄影做了不少工作。1934年10月24日逝世。
魏守忠是北方著名摄影记者之一,1904年生于北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在中学读书时就爱好摄影,在一次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拍了不少比赛照片,这是他对新闻摄影的第一次尝试。二十岁时,开始给报纸、杂志投稿。其初,冲卷、印片都委托王府井南口王兴照相材料行代做,后来为争取时间,尽快寄出照片,就在家里装了一个小暗室,自己动手洗印。他工作勤奋、出色,几年后受聘为《世界日报》和《晨报》的摄影记者,又任职《新光画报》做编辑工作。他在谈到他初进报馆的情形时说:“他们把我找去,每月给以少数固定的车马费,然后再以刊用照片多少付给稿费。我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月进入《世界日报》刊用照片结算,就超出老板预想的数目,他大为不满。”当时许多报刊,如北平的《世界画报》、《日曜画报》、《霞光画报》、《新光画报》、《安琪儿画报》、上海的《良友画报》、《时代画报》、《中国学生》、《申报图画周刊》、《中华画报》、天津的《北洋画报》、《常识画报》等都曾刊用过他的摄影图片。他涉猎广泛,消息灵通,是当时“旧部名摄影记者”之一。魏守忠献身新闻摄影工作,几十年如一日,贡献殊多,对事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
当时活跃在新闻战线上的摄影记者,除了前面介绍的以外,还有上海《时事新报》的吴宝基,《申报》的俞创硕,《时报》的唐僧、张有德、《新闻报》的马赓伯,《中国学生》(画报)的张源恒和杨端午,《大众画报》驻北平摄影记者司徒光,北平《晨报》的宗惟赓,天津中外新闻社的方大曾等。经常向报刊提供新闻照片的有李尧生、赵澄、楮保衡、丁宝全、黄启荣、田野等。一些美术摄影家和照相馆也都兼摄新闻照片。
网络时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摄影记者的网络时代 |
面对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于一身的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的摄影记者如何快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图片传播需要,已成为摄影记者“突破瓶颈”的当务之急。网络时代摄影记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综合素质。未来新闻摄影的竞争决不是器材和技术的竞争,而是摄影记者综合素质的较量。一名好的摄影记者不但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摄影技术和新闻采访以外的一切有用的社会知识。摄影记者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新闻敏感、从业经验等等都会对其新闻摄影作品产生影响。真正高素质的摄影记者,无论是使用数码相机还是传统胶片相机,都会捕捉到精彩的新闻瞬间,他们的“真功夫”体现在新闻摄影作品上。在网络时代,新闻摄影记者对新兴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新闻采访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更为扎实的理解,应该熟练掌握电脑和网络发稿技术,练就“倚马可待”的功夫。
2、提高自身的文字水平。随着数字技术的流行和网络的普及,影像的获得越来越快捷方便,很多时候新闻图片不是来自于职业摄影记者,人人都可以是摄影记者。因此,摄影记者必须抓紧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不仅能拍,更要会写、会采访,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使自己成为文字、摄影一肩挑的“两栖”记者。作为新闻摄影记者,首要的学习内容应该是时事政治、新闻理论和新闻采写知识等,摄影记者只有及时掌握当前报道的中心和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新闻采访和拍摄。
3、强化瞬间抓拍的能力。新闻摄影记者不但要有一身过硬的摄影技术和对事件的现场观察、迅速分析判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现场摄影纪实”能力。因为新闻摄影是瞬间完成的,在实际操作中不允许长时间构思,所以摄影记者需要不断提高抓拍的能力,使抓拍的新闻瞬间形象自然、真切,信息含量大,为读者喜闻乐见。抓拍要求记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迅速、果断、敏捷的反应能力。
4、勇于创新拍摄意识。随着新闻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非专业人员的参与,媒体在内容上想做独家新闻很难,很多情况下,要看能不能做到影像上的独家,也就是说,要强调独到的观察、独到的判断及独到的摄影语言,否则就会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新闻摄影记者要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超越别人,超越自己,才能拍出好照片。网络使新闻摄影的表达越来越多元化,新闻摄影记者要尊重自己的影像表达风格,明了自己的长处,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读者理解你的照片,最起码要能打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拍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时代的新闻摄影佳作。
5、坚持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为某些不良企图者制造虚假照片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早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新闻摄影报道中伪造事件、违背常规、违背事实、移花接木等假照片就已存在,而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数字摄影作品造假更容易。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拍摄和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本身无可厚非,也不能否定这种处理的创作性,但不同类别的数码影像作品有着不同的评价要素,《洛杉矶时报》的摄影记者因电脑合成伊拉克战争照片而被“炒鱿鱼”,原因很简单,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要素首先是真实性,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违反新闻道德造假,是对读者、对同行的欺骗和亵渎,更是摄影记者的最大禁忌。
代表人物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 罗伯特·卡帕 |
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是匈牙利人,1913年生于布达佩斯,原名安德烈,卡帕是他的笔名.他17岁时就立志要当摄影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在柏林大学求学后,先在柏林一家通讯社做暗房工作,后到巴黎当记者.由于他的摄影作品受到一家摄影杂志社的重视,他便被委派到战地进行采访。
1936年西班牙内战,卡帕在西班牙战场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这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作品以《西班牙战士》、《战场的殉难者》、《阵亡的一瞬间》等标题发表,立刻震动了当时的摄影界,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和卡帕一起到西班牙采访的还有他的年青女友,德藉女摄影家葛尔德o达娜.他们共同奋不顾身地出没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达娜不幸死于坦克履带下.悲伤的卡帕,从此永远凝视关注着战场.他一生的摄影创作多取材于战争.他把照相机作为揭露战争的武器.卡帕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第二年卡帕与《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一同约定赴延安采访,但是到了西安,受到国民党的阻挠,卡帕未能成行,当时他是抗日战争中唯一能在中国战区采访的盟军战地记者.他在上海等地,拍摄了许多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的新闻照片,公诸于世,后又去英国、北非、意大利进行摄影采访.1944年,他随联合国部队开辟第二战场,参加了在法国北部诺曼第的登陆战,拍摄了极为精彩的报道照片.
1946年,卡帕与波兰籍的西摩和法国籍的布勒松在纽约相聚.他们组成了"梅根"摄影通讯社,在巴黎和纽约设办事机构.后来陆续加入一些其它著名摄影家,如美国的罗嘉,瑞士的比索夫等.在"梅根社"成立后的三十年中西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大事,都有他们的摄影记者在场.他们以忘我的热情,甚至不惜以鲜血和生命深入到第一线去拍摄,为新闻摄影的形式和内容树立了新的典范.
1954年,卡帕不顾亲友的劝阻,悄悄来到越南战场.他用照相机反映了《越南的悲剧》(卡帕的最后一幅作品题名),不幸误踏地雷身亡,时年四十一岁.
1954年6月25日,美国各晚报都登出卡帕的死讯.第二天《每日新闻》用大标题报道"关于卡帕之死",纽约各地电视台,电台和时报也以极大篇幅刊登报道,一致赞扬他是一个最勇敢的战地摄影家.为了纪念他,世界上曾举办十三次卡帕个人作品展览,许多有世界影响的摄影书刊都介绍过他.卡帕的作品在美国,英国,法国出版过专集.1955年美国《生活》杂志和"海外记者俱乐部"设立了"罗伯特o卡帕金质奖",用以鼓励在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1966年,美国成立了"关心人的摄影基金会",以纪念卡帕及其它梅根社牺牲了的摄影家们。
“我憎恨战争”
1936年,法西斯主义在许多国家相继抬头.西班牙佛朗哥发动内战.与当时许多著名人士一样,卡帕参加了人民战线的情报部.战争是艰苦的,一天,卡帕正在第一线的战壕.一名战士跳出战壕,准备向敌人发起冲击,突然,他的身体停住了,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卡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条件反射的按下了快门.这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悲剧英雄色彩的照片.因这张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照片,卡帕扬名天下.但卡帕憎恨战争,他决心终生将战争作为他采访的题材.不是为了追求刺激,而是为了揭露战争的残酷.
1943年春卡帕来到非洲的阿尔及尔,拍摄沙漠,枪炮,死尸.1944年6月6日他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计划.以后他又拍摄到巴黎,柏林.一个正在用机枪射击的年轻班长,站了起来,象是要确认自己是否能成为照片的主角.他看了卡帕一眼,无言的倒下了.鲜血从两眼之间涌了出来.死亡与生存间就是这么简单.
二战之后,他接着拍摄战争和废墟,和废墟上的人们.当他在印度支那拍摄的时候,踩响了地雷.越南,终年41岁.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用生命赌影像”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创造自己的人:‘我认为战地记者比起军人来看,能获得较多的酒、较多的女人,较好的收入以及较大的自由,然而就这场游戏而言:拥有选择立场的自由且被准许做个不受制裁的懦夫,却能叫一个战地记者备受折磨。战地记者的赔本:生命,是操在自己手中的。他可以拥在选定的注上,也可以在最后一分钟把它收回口袋里。’”。
罗伯·卡帕(RobertCapa,1913-1954)比谁都有资格代表战地记者发言,表白出用生命换取影像的心境和代价。他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战地记者,他的摄影生涯就如同赌命一样,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北亚战争、意大利战争、诺曼第登陆战、法国解放战—…·的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格格底片。他从来就没有将赌注在最后一分钟从牌桌上抽回,一直抱着不输即赢,孤注一掷的豪情与认命,等着轮盘上的珠子落停在那一个号码上。卡帕赢得了迄今依旧无人超越的战争照片,然而却在一九五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的一场小得不能再小的锗局里,赔上生命——误踩地雷,被炸得尸骨不存。罗伯·卡帕这位出生入死的影像兵士,永远烙在人们的心灵上,他的照片已成为人类和战争的象征,他一生痛恨战争,想借影像来唤醒人们的良知,不再彼此杀戮。他的死就是为人类提出的最后谏言。看卡的照片仿佛可以听到子弹疾飞、炮弹隆隆的声响,每一帧都是人类愚蠢行为的明证。
用生命赌影像《我——安德烈·弗列德曼》(Andr6Friedmann)是一篇自叙体的散文,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卡帕老兄。弗列德曼怎么变成卡帕的经过,倒是摄影史上绝妙透项的趣闻。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弗列德曼,在中学时对政治极感兴趣,曾有意加入共产党,在一次入党的秘密会面时,他将赌注在最后一分钟收回口袋,转身走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被政府当局盯哨跟踪,而家人也跟着被盘问,弗列德曼不得不立刻偷渡出国,前往德国求学,从此永远和故乡亲人告别,那年他才不过是十八岁而已(1931)。弗列德曼到了柏林,半工半读,在照相馆里做师傅的助手,就这样和摄影结了缘,三年后他到巴黎闯天下,并且制造出一位世界最著名的莫须有摄影家——罗伯·卡帕。满脑子鬼主意的弗列德曼和西班牙籍的女友姬达·塔罗(GerdaTalc后来成为卡帕的太太)在巴黎租了间办公室,号称是美国一位年轻富有的影像好手——罗伯·卡帕的经纪代理公司。弗列德曼负责制造照片,塔罗则用她长袖善舞的手段推销出去,说是由于这位“卡帕”先生富有得不得了,不屑用照片糊口,因此每张照片非要一百五十法郎不可,否则免谈,爱买不买悉听尊便。这个价码三倍于当时最高的行情,然而硬是让塔罗给—一推销出去了。几个月后,市面形成了一股“卡帕热”,欧洲重要报刊都争相索取这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摄影家”的照片。另外,塔罗对美国新闻机构耍了同样手腕,号称“卡帕”是巴黎年轻富有的影像高手,搞进了不少钞票。当然啦,这不只是走运而已,弗列德曼高人一等的摄影动力才是成功的主因。不过,这个骗局终于被《考察》(Vu)杂志的图片主编程克(MLaderVogel)拆穿了。日内瓦有个国际会议发生了暴动事件,所有的记者都被瑞士警察粗鲁地赶走,唯独弗列德曼混了进去,拍到了独家特写镜头。说巧不巧,这一幕情景被在旁的提克看得一清二楚。三天后,那些照片被送到通克的办公桌上,他拨了个电话给“卡帕”的经纪人,塔罗这么回话:“卡帕先生的这批独家照片,一张要三百法郎。”握充回答:“有关卡帕的事倒是挺鲜的,不过,请你转告那位穿着脏皮夹克,到处乱拍照的荒唐小手弗列德曼,明天早上九点到我的办公室报到。”就这样,安德烈·弗列德曼不得不以罗伯·卡帕正式亮相。而今天大家几乎都忘掉卡帕的本名。
卡帕现形之后更加走红,加上世界各地的战事逐渐升高,他就开始终年在外奔波,和枪弹比快地猛按快门。一九三六年首度造访美国;一九三八年到日本与中国大陆;一九三九年到欧洲并再赴美;一九四一到四五年就开始专门为《生活》杂志在欧洲各战区拍照。这些作品都是连底片都还没冲洗,就随军机空运回美,而由别人放大。卡帕往往要在数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才会看到自己的品,他整天在战壕里,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名气已响遍全球。卡帕几乎变成战地记者的代名词了。除了以战争摄影影响了无数后进之外,卡帕在摄影史上最大的建树,就是创办了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组织——马格兰(MAGNUM)。一九四七年,卡帕把几位同好——布列松、大卫·西摩(DavidSeymour),乔治·罗杰(GeorgeRodger)拉在一块儿,打算成立一个代理公司,专门负责发行乱世影像的照片。正当他们为公司名称大费周章时,卡帕灵机一动,取了个香按酒名——“马格兰”。“马格兰”是一种两夸脱装的大桶香摈酒,为好友们庆祝生还的聚会上经常喝的,这一点也正反映了卡帕的诙谐性格和乐天知命的人生观。卡帕直到去世为止,一直是“马格兰”的领导人物,没有他,这个团体就不可能到今天还存在,成为世界所有报导摄影顶尖高手的云集地。在草创时期,卡帕经常得靠赌马来周转员工和同仁的薪水,布列松就常因自己的酬劳被卡帕挪用去当赔本,和他大吵一番。不过大家都知道卡帕是为了整个团体的存亡而赌,也就不太在意了。卡帕几乎没有为摄影艺术发表过什么创作观,文采甚高的他,在战壕里仍保持写札记的习惯,不过都是一些当时的记事,和自己对人生、命运、战争、友谊、感情等的文字,他最出名的一句摄影名言就是:“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他的照片让人不觉得技巧的重要性,而是显露出一段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这种大勇的精神使他的照片被任何派别的人都奉为经典,没有人会批评他表现得够不够精致、传达得够不够有力、裁切得够不够紧凑、快门机会够不够恰到好处、调子够不够丰富。他最出名的照片《中弹了》,品质相当差,而另一帧《诺曼第登陆》甚至是模糊不清,焦距、光圈、快门在他的照片里都是无用的名词,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用机器,因此卡帕是被一般人称作“伟人”的唯一摄影家。
伟大心灵的见证很少人讨论卡帕的作品,却很多不用讨论,光看就够。本文也不免俗家对他的评词,来为卡帕的人格作证谈论卡帕的人格,因为他的照片直接引叙当代文学家、诗人、摄影。海明威(E.Heminyway):“卡帕,他是一位好友,一位伟大及非常勇敢的摄影家,对所有的人来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而碰到了‘万一’都是霉运,而对卡帕更是倒霉,他是活生生的,想着他死了的这天,又长又难过。”史坦贝克(J.Steinbeck)“对摄影我全然不懂,关于我必须谈的卡帕,纯粹是从一个门外汉的观。走来看,专家们得容忍我了。对我来说,卡帕的确是摒除一切疑虑地证明了相机不必是个冷冰冰的机器,像笔一样,用它的人有多好,它就有多好,它可以成为头脑和灵魂的展现。卡帕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并且当他找到之后知道如何处理。举例来说:战争无法被拍摄是因为它大致来讲是种‘激情’,可是他的确在战争当中拍到了“激情”,他能在一个孩童的脸孔上显示整个民族的优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张伟大心灵及不胜悲焾的照片,无人能取代他的位置,我们幸运地拥有他照片里人类的品质。”阿拉贡(L.Aragon)“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勇气和消耗不尽的精力,那)L有战争,那儿就有他。他奔驰于乱世各地,就好像觉得有份使命感,要永远用他的相机去捕捉生与死的一线之隔。在我们这个分裂血腥的年代里,人类成为不外事件的牺牲品,他是这类故事的一个现身说法。欧文·肖(I·Shaw)“他活着像最好的士兵一样,遵守最严厉的军法,他总是驶向枪声。在罗伯·卡帕的时光里,枪声总是风景里永远的特征。”史秦钦(E·SteiChen)“罗伯·卡帕了解并憎恨战争,在他生动、真实的照片中,如同哥雅(Gova)的名画《战争的灾难》一样,宣泄出人类诚挚而强烈的真情,他纪录了战争的恐怖和荒诞的愚蠢。”
卡帕一向以走运出名,同行的其他记者给了他一个浑号“走运·卡帕”,在他死亡那天,他的葬身之地(ThaiBinn)正是战火初熄的时刻,几位记者一同走出战壕在外面散步,背着相机的卡帕说他要到附近走一走,看有没有什么可拍的。不久,这些记者朋友听到自卡帕走去的方向可预见力量所造成意传来爆炸声,大家不由自主的这么说着:“他妈的,又让走运·卡帕抢到好镜头了。”结果是地雷格走了卡帕的生命!自此,世界又失去了一位伟人安德烈·弗列德曼。
【语录】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光有才华是不够的,你还得是个匈牙利人。”
“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
“这场战争(指二战)就像个正在变老的女演员,越来越不上相了,也越来越危险。”
柳军—当代中国第一军事摄影记者
1988年3月在艰巨里程全国摄影大展中,解放军基层摄影干事,名不见经传的业余记者柳军脱颖而出。他的战争记实组照《不要忘记他们》,最近距离的记录了1986年5月至1987年5月,我军在云南前线进行的大搏杀。毫不避讳地记录了战争的残酷。摄取了残酷战争环境中战士血肉丰满的形象。当人们为每一个悲惨壮烈的瞬间而震撼而战栗的时候,也许不曾想到,照片的作者是怎样一次次从死神的指缝里滑过,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才把这些非凡的时刻,作为对死者永远的纪念,留存在胶片上。
向导演摆拍“战地新闻”之风挑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官兵和摄影同行都在议论,部队新来的这位满脸落腮胡子,不善言谈的小个子战地摄影记者是个怪人。到不是因为他性格孤僻,秉性古怪,而是因为他所在部队无参战任务,却拼命要求上前线,而部队在文山训练基地热火朝天的近四个月临战训练中,几乎所有的同行都在尽情拍摄那些后来被冠以“老山前线战地摄影作品”之名,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镜头时,他竟未按动一次快门,他就是柳军。
柳军漠视将临战训练演化为直接的战斗场面摄影的做法,引起了同行们的不满和指责。有位上级机关的摄影干事竟然指着柳军说:“你小子这么做,拍拍良心对的起谁?”你还是人吗?”柳军不吭声,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象这样制造出来的战场摄影,在临战训练中,轻易创作出来“抢救伤员”,‘监守哨位,’‘跳出战壕’,面对照相机镜头向“敌人”扫射的作品,以至导演出双眼蒙上纱布“拼死不下火线”,移植出沂蒙山抗战时期英嫂给战士喂奶等内容的镜头,才真正对不起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良心,对不起那些为保卫祖国捐躯的烈士。
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偏要去1986年4月6日,柳军的帐篷里钻近来一个陌生的客人,即将要开上老山前线的二连副连长林芳。“哥们,给我一台傻瓜相机,咱自己记录自己,也省的你们这些长兔子腿的上去挨枪子。”柳军不解的问:“我上去给你们照就行了,要什么照相机?”“什么,你们去?别让人笑掉了大牙。”林芳一脸轻蔑。原来林芳要去的405阵地是前沿上最恐怖的地段,自1985年12月2日被我军收复后,还没有一个正连职的干部上去过,更别说机关干部了。林芳把嘴一撇:“别他妈吹大牛了”柳军一下子被激怒了。他愤然指着林芳的鼻子,大吼:“我柳军要不上你那阵地,就不算一条汉子。要相机,你甭想”。
5月24日夜他听说一营三连遭敌偷袭,有个战士受了致命伤,第二天凌晨,炮火刚刚平息,柳军就冒着小雨,光着膀子爬向三连。伤员周争拾已从前沿哨位被抬到了三连部。双腿数条血管被手榴弹炸断。敌人夜里偷袭不成,丢下两具尸体后便用及猛烈的炮火覆盖阵地直到凌晨。由于卫生员上不去,已经失血过多牺牲了。柳军双眼瞪着头垂在担架下面,看着两腿血肉模糊的尸体,听着抬担架的战士诉说周争拾昨晚被炸伤后,惨叫不止的情景,心理十分难过,这目睹的死亡,对他刺激太大了。当晚,他不听任何人的劝阻,痴呆呆的竟摸进了踞敌300米的144阵地,并要求去全团最危险的阵地-距敌仅6米的哨位——405阵地8号哨位。吓得连长当晚命令战士们绝对死死看守他。上了阵地还受人监视柳军心里极端痛苦。他象喝醉了酒,胡话不止。生命已成了一个无关的符号,可有可无,几十名战士看了他一宿,生怕他闯出去。
在距敌人仅六米的哨位第二天一早,柳军偷偷叫了一个架线兵,要求陪他穿越60多米的死亡地带,去143阵地。这60多米没有任何屏障。三面环有敌人迫击炮,直瞄火炮,机枪,狙击步枪,冲锋枪等火力交叉控制。地面是一片焦土和被炸的粉碎的石灰岩。炮火每天都要把这里疏松几遍。柳军和架线兵身穿破烂的作战服,确定危险不高于50%后,一前一后跳出工事,疯狂的蛇形急奔。大约敌人折腾了一夜,早上也迷糊了。竟未发觉,他一头撞进了143,5号哨位。这个哨位是一片乱石支撑,四面透风,由四个战士常年监守。洞内石壁上都是从不同方向射入的枪弹留下的班驳的白点。柳军倚在一个被石头堵住的射孔上休息。战士警告他,那里常有敌人狙击步枪的子弹打近来。心绪烦乱的柳军说,打吧,本人命大,死了活该。傍晚他拍下了战士坚守洞穴生活的照片。9点又开始向405阵地运动。143与405阵地间隔一片数百米裸露的上下山坡。这里的经验是当望见越方境内小青山上一片被炮弹打成焦土的黄色地带,渐渐被夜幕完全吞噬后,敌人的炮火便要封锁覆盖这片敌我阵地衔接的暴露地带了。目的是怕我军埋伏下来进行偷袭。最佳的穿越时间是,天刚黑下来,敌人炮火尚未开始前的大约20分钟。柳军要去405阵地让人慌了神,经反复请示研究后,决定将他夹在4名运物资的军工之间过去。这段路上前不久曾发生了两件可怕的事情。一次是5名军工半夜运物资回来,突然变成了6个人,这无疑是跟上了越军特工人员。军工不敢轻易开火,怕西面八方的火力压过来,谁都难逃厄运。因此,极为紧张的变换各种危险的动作,企图甩掉或擒拿这个钉子。狡猾的越南特工,经验十分丰富,几次在军工欲动手时,躲了过去,直至军工走入我方阵地,才幽灵一般的消失。随后,几十名侦察员在此埋伏了一个星期,再未出现上述情况。另一次也是军工半夜运物资归来,突然遭到敌人几处火力交叉袭击。时间掌握之准确,行动之突然迅速,火力网配备交叉范围之明确,险些使军工丧命。这证明,越军特工在此做了大量工作。从此,谈虎色变的恐惧,一直笼罩于此地。柳军要和军工穿越此地,简直是吃了豹子胆。
5月27日晚上,天色阴沉,5个人的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行动似兔子一般敏捷,才闯过了这道鬼门关。当他一头栽进距敌仅六米,林芳坚守的8号洞穴哨位内,简直惊呆了。8号哨位是一块伫立在山顶上的巨石构成。我方在岩石上部掏的洞里隐进5个战士。越军在岩石下面掏的另一个洞里钻进了6、7个人,上下两个洞仅距六米,堪称世界战场上寸土必争的奇景。下边越军洞里的烧饭味,潮湿的霉味,尸体腐烂味,大小便的恶臭,汗臭,死老鼠的臭味全绞在一起冲进上方的洞里。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林芳和4个战士全都赤条条,一丝不挂,积压在不足2.5平方米的洞里。耐着30—40度的高温,几乎难以喘息。烂挡,烂胯,周身皮肤发炎长疮,使这些战士坐不得卧不得,还得应付随时爆发的战斗。柳军坐在洞内哗哗流汗,林芳却因为怕敌人听见把头捂在能挤出水的被子里打电话。143阵地的哨位报告,柳军刚离开5分钟,越军的狙击步枪就打在他刚呆过的地方,称他真命大。
半夜1点,敌人大约觉察出上面洞里有异常情况,便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柳军起初还以为是老鼠在洞口折腾发出的声音,要去看看,林芳死命用身子压住他,警告他别动。外面的声响不断加剧,值勤的战士已经从洞口撤回洞内。柳军开始紧张起来,他甚至想到自己今晚必死无疑。2分钟后,临近的几个哨位也相继报告发现异常情况。这时柳军所在的8号洞口出现了剧烈的摩擦声。5个战士全部手持武器,做好最后的准备,林芳在电话中命令6号哨位拉响设在8号洞口的光荣弹,那边猛一拉,无效。肯定光荣弹的拉线被敌人搞断了。林芳又命令拉响另一个,也不响。这证明事态极为严重。如果压在洞口的越军不受到突然打击,我军贸然出动,必定伤亡惨重。况且被堵住的洞口,随时都有被塞进炸药报手榴弹,造成全军覆没的危险。无奈,林芳又紧急命令洞口没有情况的哨位向此投弹。话音刚落,两颗手榴弹就相继在洞口炸开了。洞内的战士一拥而上,各种火器向外齐射。紧接着,整个阵地上各种枪炮声响成一片。柳军想钻出洞外拍照,被一个战士拼命拖住,还挨了几脚猛踹。第二天早晨,洞口发现两枚未引爆的苏制手榴弹,没有发现越军的尸体。3班长李树军右臂被弹片击伤,林芳用镊子给他取弹片时,柳军拍下了他痛的呲牙咧嘴的照片。接着他又拍下了这个洞穴的**官兵。
柳军此时已奠定了要献身前线战士的感情基础,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超越。不过,和那些记者根本的差别是,这种拍摄不是在百里之遥的后方,而是在敌人眼皮底下的前沿。
1986年10月25日。柳军钻进三面受敌,距敌三十几米,战事频繁激烈的左二阵地哨位里。拍下了战士惠帮利默默无语的愁容。惠的爷爷住院欠债,父亲和叔叔为了承担老人2000元债务而发生口角,母亲被叔叔打伤住院,哥哥为此出走新疆。
1987年1月5日凌晨三点,奇袭队在夜幕的掩护下,顶着飘洒的小雨全副武装,缓慢小心的爬向敌阵。在距敌哨位洞口仅2-8米之间埋伏下来。在此期间,我军不时地零星发射炮火,造成与往日一样无战事的夜间态势。柳军带着两台分别装有24毫米镜头,28-100变焦头的理光和一台傻瓜。多口袋的帆布作战背心中插满了备用胶卷,止血带,急救包。一颗随时准备引爆身亡的光荣弹吊在胸前。他夹在第一突击队32名战士的中间爬上阵地,他们将在这里潜伏到黎明。大约6点55分,越军向突击队潜伏的地方发射了一颗威力颇大的枪榴弹。紧接着阵地上窜出来6个越军,又向我潜伏阵地发射了6发枪榴弹。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奇袭的计划就有可能暴露。前沿指挥所当即决定,立刻发动攻击。这时天刚蒙蒙亮。奇袭队长在7点07分时准确的打了一梭曳光弹,给我方直瞄火炮指示目标。顿时,几十门直瞄火炮疯狂的横扫敌山头的强火力点。柳军这时慌张的将相机快门调到B门,头部紧顶在一块石头上,拍下了战斗打响的瞬间场面。突击队员如饿虎扑食,跃向敌哨位洞口,关门打狗。两分钟之间,我军强大的炮火压住了越军310阵地周围4个阵地的10几个强大的火力点。突击队迅速将炸药包,手榴弹和在喷火枪一齐投向穴居工事内鬼哭狼嚎的越军。此时,战区一片火海。8分钟后,我军已全部占领敌人的表面阵地,开始了搜剿打洞。绝望的越军后方已意识到前沿阵地丢失,迅速的将覆盖我军前沿阵地的炮火移向了我军占领的敌人阵地。柳军此时发现突击队员李涛越入敌工事,端着冲锋枪向企图逃跑的越军扫射。他马上拎起装有28-100的相机跟上去。趴在石缝中拍下了李涛劲射的身影。仅一分多钟,阵地上涌起的硝烟,淹没了李涛的身影。不过三天之前,柳军还为李涛拍摄过一张照片。那时他正把冲锋枪抱在怀里,抽着烟,等待上车去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四个突击队员,不顾一切地拖回李涛的遗体,柳军跑过去倒退着步子,用24毫米广角镜头连续拍下这一悲壮场面。敌人发现这一支搬运遗体的队伍,调集了强大火力进行覆盖,空爆和地爆弹在这支队伍周围狂飞,我军炮火立即迅猛还击。敌人的反扑开始了。空爆弹在10几米的低空频频爆炸,沙子般散开的弹片铺天盖地,将数名突击队员击翻。柳军藏在一个岩石缝隙中躲避着炮弹,寻找机会。敌人的炮火越打越烈。
8点多,一发炮弹打在柳军身边,气浪将他掀起近一米高,绑在手腕上的傻瓜机被气浪掀飞。5分钟后,震昏过去的柳军爬起来。摸摸背上没有鲜血,才知道侥幸没有负伤,他爬起来抱着相机向后撤退。这时我军前沿观察所内的高倍率望远镜,已死死盯住柳军。当炮弹爆炸将他身体掀起后,指挥员们都认为他确死无疑,立刻命令数十门直瞄火炮瞄准他到下的地方,防止越军上来抢夺柳军的尸体。5分钟后柳军奇迹般的爬起来,被惊呆了的前沿观察哨兵颤抖着,结结巴巴地报告柳军还活着,千万别开火。柳军死里逃生奔回我方阵地后,在被炸开顶的屯兵工事外,发现了突击队员宋建平被空爆弹炸成筛状的遗体。也是在三天前,奇袭队集结开上前沿,柳军拍下了宋在布满伪装网的运兵车上探头向战友告别的镜头,那一刻当然没有料到,这位年轻勇士的笑容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暴光。指导员汤健康和一名突击队员正在用棉被冒着敌人的炮火掩盖上宋的遗体,以免在遭炮火伤害。柳军冲过去,拍下了宋遗体的惨状和掩盖遗体的瞬间。这便是那组捍人心弦的优秀作品—《不要忘记他们》。这是中越战争9年间,涌现出的最出类拔萃的战地新闻摄影佳作。战争对人类对军人对和平的威胁和后果尽在不言中,老山前线的日日夜夜做为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留给人们的思索和怀念却是永远的。
摄影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节摄影的史前史
人类最初对影像(Imaging)的认识,始于公元前四世纪。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的墨翟就已经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他把他的发现记载在了《墨经》之中:在一间黑暗的小屋的墙壁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外面阳光下的景物就会倒立地呈现在小孔对面的墙壁上。墨子不仅发现了这个现象,而且对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光线象箭一样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例如屋外站立一个人,他头顶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到墙壁的下方,而他脚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到了墙壁的上方,因而人像是倒立的。这是人类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最早的记录。墨子所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比欧洲整整早了2000年。
到了11世纪,阿拉伯有一个叫阿尔哈赞的学者对日蚀有了较详尽的说明,这一点成了欧洲学者培根的研究线索。公元16世纪培根发现用小孔成像的方法可以观测日蚀,而且不刺眼。然而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直接用肉眼观看的日蚀现象的影像相反。他的发现被荷兰医生兼数学家波利辛斯(Prisins)用图解的方法于1545年发表在他的著作《宇宙之光和空间几何学》中。
在此之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的学生提萨利诺(Cesaliano)已将小孔成像的理论写在他1521年版的《建筑学》里,他的理论受益于达芬奇的影响。
到了16世纪中叶,由于凸透镜的发明,人们开始用凸透镜镜片来代替小孔。他们发现用凸透镜所成的影像比用小孔所成的影像明亮得多,也清蜥的多。
1558年拿泼里的科学家波尔塔在他的著作《科学魔术》中介绍了一种辅助绘画工具,被称为暗箱(CameraObscure)。借助这种装置,即使不会绘画的人也可以轻易作画,只要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影像,用铅笔一描就行了。后来米兰的物理学家卡尔达诺(Cardano)极力推荐这种暗箱,并对暗箱进行了改革。这种暗箱一直到1920年还被伟大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aipule)使用过。
17世纪中叶,这种暗箱被改进得小型化了。1657年彪尔次堡大学的教学教授萧特(Schott),在他的《光学魔术》一书中,介绍了一种手提式暗箱,用大小两个箱子套在一起组合而成,通过控制箱子的伸缩来调节焦点。
1676年,阿道夫大学数学教授休士伦(Srurm)在他的《实验与好奇》一书中,主张在暗箱中加入一块45度角的反光镜,在暗箱上方加一块透明玻璃,玻璃上可以放上半透明的油纸,可以用来绘画。1685年彪尔次堡的修士查恩(Zahn)进一步对这种小型反射式暗箱进行了改进,使得这种暗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直到19世纪这种暗箱仍在使用。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大量使用。这对画家直观地掌握透视、远近关系、大小比例等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摄影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18世纪,暗箱的使用已成为知识阶层的普遍时尚,凡是跟光学或绘画有关的论文都有各种关于暗箱的使用和改进论述。到19世纪初暗箱的发展已成潮流,正象现代的照相机一样,各种各样的暗箱遍及欧洲及世界各地。前面我们提到的法国摄影博物馆里的藏品就有一大批这个时代的暗箱代表。这种相机一直延续到达盖尔时期。
第二节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19世纪以前尽管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暗箱,但它们只是用来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已,它们仍然不能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摄影”。也就是说不能通过把某种可以“感光”的材料装入暗箱,从而把影像记录下来。然而摄影的发源正是起源于这种“用光线来作画”,以至于英语中的“摄影”一词PHOTOGRAPHY,正是由前缀“用光线......”(Photo-)和后缀“......绘画”(-graphy)所组成。
从18世纪初开始人们就在苦苦地思考,怎样才能把通过暗箱所成的影像长久地固定下来。1725年阿道夫大学的解剖学教授舒尔策(Schulze)已发现了银盐(就是我们目前仍在采用的感光化学药品)受到光照以后可以变黑的现象,并用它形成了字形影像,只是这种影像见光后转瞬就消失了。瑞典的化学家雪勒(Scheele)和瑞士的图书馆馆员塞内比(Senebier)先后发展了休尔采的理论,为摄影术的最终诞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此时已经到了18世纪末。
1800年,一位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韦奇伍德(Wedgwood),将不透明的树叶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然后在阳光下曝晒,结果被光照射的皮革变成深黑色,而树叶下未被曝晒的地方,留下了树叶的白色影子。韦奇伍把这种影像叫做“阳光图片”(SunPicture)。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曝光”(Expose)实验。然而同以前的许多实验一样,阳光图片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是那些未被曝光的白色的树叶影子,仍然有感光能力,在观看时的光线照射下,不久就全部变黑了。
世界上第一位把暗箱所成的影像成功地固定下来的人,是法国的退役军官尼普斯(Niepce)。1816年,尼普斯也曾用氯化银涂在纸上制成了“第一张”黑白负像(图像的黑白与所看到的影像正好相反,相当于现在的底片),与韦奇伍德同样的命运是这张黑白负像由于继续感光而未能保存下来。
时间已经到了19世纪的20年代,尼普斯想在一块金属板上得到一个正像(黑白与所看到的影像相同),以便腐蚀刻画后能用油墨印在白纸上。他经过多次实验,最后用一种油溶的白色沥青,涂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他把这块金属板放入了暗箱,镜头对准他的工作室窗外的一个鸽子棚,整整曝光了八个小时,见到光的沥青硬化了。这时他从暗箱中取出金属板,放入熏衣草油中,把未被硬化的白沥青洗去。这样,影像明亮的部分变成了白色,而未见光部分露出黑色的金属板底色,一张黑白正像“照片”便成功地拍摄下来了。尼普斯把他的这种方法称为“阳光摄影法”(Heliography)。尼普斯用阳光摄影法拍摄的鸽子棚照片,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826年。然而摄影术的诞生并没有从这一天算起,原因是尼普斯的阳光摄影法,光敏度太低,没有实用价值。后来经过改进,为当时的印刷制版所采用。
现在人们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从1839年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开始的。路易斯·达盖尔(LouisDaguerre,1787-1851),是法国巴黎的风景画家和舞台设计家,是当时法国很有名的艺术家,他与尼普斯有过很长时间的合作。达盖尔最初就是用查恩式暗箱进行精心绘画的,当他得知了尼普斯的阳光摄影法之后,与尼普斯通信,并与他合作共同探讨新的摄影方法。但尼普斯没有同意达盖尔的主张,用银盐做进一步的实验。因此直到尼普斯去世,阳光摄影法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直到1837年达盖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的实验方法,来彻底改进摄影的技术。
1838年,达盖尔用一块表面镀了银的铜板在暗室中用碘蒸气进行薰蒸,以使其表面产生一层碘化银。碘化银就是我们目前所用的银盐的一种(银盐也被称为卤化银,它包括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它有感光特性,见光后会分解出银。他把这种涂有碘化银的铜板,放在萧特式暗箱里曝光,曝光大约15分钟,然后取出铜板放在水银蒸气上再次熏蒸,被曝光后拍摄下来的影像就得到了加强和显现,但此时的影像还不能观看,否则又会重复以上的“悲剧”。因此,这时的影像被称为“潜影”。以上的过程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显影”。最后用次亚硫酸钠(硫酸苏打)固定影像,即把未感光的碘化银溶解掉。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定影”。以上过程都必须在暗室或专用的显影暗箱内进行。经过显影和定影的铜板最后用蒸馏水把药剂洗干净,这样一幅“照片”就形成了。达盖尔把它的摄影方法称为“达盖尔式摄影法”,而现代人则把达盖尔的摄影方法称为“银版摄影术”。
由于资金问题,达盖尔无法继续改进他的摄影方法。通过多方奔走,他的发明受到了法国政府的重视,并获得了国家津贴奖。为了报答政府的关怀,达盖尔于1839年把他的全部技术专利公布于众,无偿地献给人民。因此摄影术的诞生从1839年算起。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发明不久,迅速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并得到了多次改进。达盖尔的摄影术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旅游业以及铁路交通的发展。
与达盖尔同时,英国的一位地主兼业余科学家塔尔博特(Talbot),也进行过类似的摄影尝试。他把氯化银涂在纸上作为感光材料,然后将已曝光的氯化银纸浸在浓盐水中,以防止影像的进一步黑化,最后将显现出来的负像通过光线曝光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形成正像。只是塔尔博特当时没有申报专利,才使得他的摄影方法没有得以流传。塔尔博特的摄影方法,被称为卡罗式摄影法。
达盖尔之后,在欧洲的多数国家和美国的主要城市中,都建立了像摄影室(PortraitStudio),这些摄影室被称为“达盖尔式摄影室”(DaguerreamParlor)。当时拍摄一张达盖尔式照片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曝光。由于达盖尔摄影术的发展,使得照相机制造业和感光材料制造业都得以迅速发展,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老相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前后的产品。
19世纪50年代,摄影术又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一种被称为“火棉胶”(Collcodion)摄影法或“湿板”(WetPlate)摄影法的摄影方法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这种方法比达盖尔式摄影法与卡罗式摄影法更为复杂,但却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因此迅速普及开来并延续了很长时间。
达盖尔摄影法因用镀银铜板而价格昂贵,卡罗式摄影法显然便宜,但因为用于“拷贝”正像的负像“底片”是纸介质,不透明,因而影像不清晰。于是人们尝试把氯化银涂在玻璃上做为底片。但这必须找到一种胶合剂,使氯化银能牢固地附着在玻璃上,不然很容易被水冲走。于是人们开始想到用鸡蛋清做胶合剂,但蛋清中能混合的感光化学药品是有限的,这影响了玻璃底片的感光敏感度,使曝光时间过长。
1851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高峰时期,一名伦敦雕塑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火棉胶”的粘性液体,可以作为感光材料的理想的粘合剂。这种火棉胶是用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清中制成的。把它和感光药品混合后涂在玻璃上,通过光敏化后,装入照相机进行曝光,曝光后立即进行显影、定影和水洗,于是一张玻璃底片就产生了。
而代表现代摄影术的“干板”和胶片则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了。
第四节从湿板到胶卷
一、从湿板到干板
火棉胶的发明是促进了湿板摄影的发展,湿板摄影大大缩短了曝光时间,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湿板摄影也大大促进了摄影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掌握了这一技术。在欧洲和美国由于湿板摄影技术的传播,掀起了一股肖像摄影热,越来越多的照相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湿板摄影也带动了一个业余摄影的群体,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接触摄影。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志立于摄影的人,他们拍摄了一大批那个时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拍摄了一大批著名人物的肖像。这些照片为人类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早期摄影纪录。
湿板摄影同样也带动了摄影器材,主要是照相机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两个镜头的立体照相机,也出现了四个镜头的多底照相机。
然而湿板摄影法过于复杂,外出摄影必须带一大批附属设备及药品,还要携带作为暗室用的帐篷,这一切都阻碍了湿板摄影法的进一步普及。湿板摄影法是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它最终被更加先进的干板摄影法取代了。
第五节、照相机的发展
照相机的发展 |
一、木制后背取景式照相机
自从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以后,人们就开始把用于绘画的小型暗箱,纷纷改装成密封性能更好,可以安装感光板的照相机。最初的照相机都是后背取景式的带有皮腔的木制照相机。因为不需要水平方向的绘制图像功能,所以去掉了暗箱内部45°角的反光镜。这种照相机,因为取景后背玻璃上的影像特别暗,所以摄影者在拍摄时,必须用一块大黑布把照相机连同人的头部一起罩起来,只把摄影镜头露在外面。这种照相机从1860年一直生产到20世纪中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末,这种照相机的改进型也一直在生产。20世纪中期,人们仍然可以在照相馆见到头顶一块黑布拍摄的人像摄影师。直到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代,一大批喜欢使用大底片拍摄风光照片的摄影师仍然在使用后背取景照相机,用黑布遮住头部取景拍摄。著名的美国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就是使用后背取景相机拍摄黑白风光照片的典范。
最初使用干板拍摄的木制后背取景式照相机是折叠式的,它比达盖尔时期使用的木制相机并没有根本的改进。摄影师拍摄前事先把干板装在木制的暗盒里,以便于携带。干板的常用规格为120×170mm(俗称“1/2板”)和85×120mm(俗称“1/4板”)。拍摄前先用黑布盖住头部,用放大镜在取景后背的磨砂玻璃上对焦,磨砂玻璃上的影像是倒置的。焦点对实以后先将镜头上的快门关闭,然后将干板暗盒放在磨砂玻璃的位置上,抽掉暗盒前面的遮光档板,此时即可打开快门拍摄。早期的木制相机使用气动快门,先拉动一条细绳给快门上弦,然后用手压动橡皮球,用压缩气体使 快门打开再关闭。快门的开启时间完全用手压气球来控制。
早期的木制折叠相机使用的镜头是“达戈”(Dagor)消像散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8,后来才改用三片三组的“柯克”(Cooke)式镜头,它的最大光圈达到了F4,进光量比原来提高了4倍。后来生产的这种座机使用各种德国名牌镜头,如蔡司、罗敦司得施和耐德等于镜头,但由于成像面积和移轴的需要,这些镜头的最大光圈仍然维持在F4.5至F5.6左右。直到2000年,我国仍在生产这种经过多次改进的木制折叠式后背取景座机。
摄影记者在工作 |
二、从单镜头反光相机到傻瓜相机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照相机的发展也一样。在摈弃了45°角反光镜的绘画暗箱之后,人们发现倒立的影像对于取景来说显得太不方便了,尤其是人像摄影,人物的面部表情在倒立的状态下总是看不清楚,也不习惯。于是人们又开始考虑在照相机内加装45°角的反光镜,由立式取景改为俯视水平取景,这样从取景器上看到的影像虽然左右仍是相反的,但总算是“正立”的了。由于相机内部有了45°角的反光镜,所以不仅可以从上方的磨砂玻璃上很容易通过一个四面遮光的取景看到影像,而且也保护了放在反光镜后面的胶片,使它不至于感光。拍摄时,先将镜间快门关闭,再把反光镜抬起,最后再把镜间快门打开、关闭,使感光胶片曝光。
这就是最早的单镜头反光相机,这种单反相机最初使用85×120mm的“1/4板”干板,后来使用90×140mm干板和120胶卷。快门也从原来的镜间快门改进为翻斗快门或帘幕快门。120胶卷宽60mm,最初的拍摄画幅为60×80mm。相机的镜头从最初的薛瓦利埃(Chevalier)二片一组消色差镜头发展到20世纪初四片三组的天塞(Tessar)镜头。我国北京照相机厂目前仍在生产一种类似于早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120单反相机。
大约到了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了135单镜头反光相机。最初的单反相机仍然是使用45°角反光镜的俯视取景相机,直到1949年,瑞士的阿尔帕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采用屋脊式五棱镜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这种相机的特点是在把俯视取景改为平视取景的同时,不仅影像是正立的,而且左右也是与人眼看到的一样。这种相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盛行至今不衰,成为专业摄影师的首选机种,也是“发烧级”摄影爱好者所钟爱的机种。
也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种装有广角镜头使用塑料机身的自动化、半自动化袖珍相机开始风靡世界,这种相机被称为小型化智能相机,由于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者不用动脑筋即能拍照,所以被戏称为“傻瓜相机”,意思是:即使是傻瓜也能拍照。不料这一俗称成了小型化智能相机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这种相机从成为绝大多数非“发烧级”摄影爱好者购买相机的首选机种。
除了单反相机和傻瓜相机以外,无论是135相机还是120相机,平视取景相机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一直是很多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所偏爱的机种。
三、世界上的著名照相机公司
照相机的发展带动了镜头的发展,也带动了世界光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前后,一些世界著名的光学公司纷纷开始研制照相机镜头,并转而成为专业生产照相机的公司。
在世界历史上各照相机公司和光学公司之中,最著名的当属德国的卡尔·蔡司(CarlZeiss)公司。19世纪中叶,德国人卡尔·蔡司在耶那建立了一个镜头公司,并资助欧内斯特·阿贝和奥托·绍特研制新型光学玻璃,这种玻璃后来对镜头的设计和生产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卡尔·蔡司去世后,阿贝成为公司的董事长。当时蔡司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是保罗·鲁道夫,正是他后来设计出了举世闻名的天塞(Tessar)镜头和普拉纳(Planar)镜头.这两种镜头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蔡司公司不仅生产照相机镜头,也生产显微镜、望远镜和其它各种大型的军事领域和科研领域应用的光学仪器。1926年蔡司公司和康特萨—内特尔、伊卡、格茨和埃纳等公司合并,成立了蔡司伊康·公司。20世纪30年代,蔡司·伊康公司生产的三种牌号相机深受用户欢迎,它们是伊科弗莱克斯、康太弗莱克斯和康太克斯。
二次大战后,东西德分裂,联邦德国在科亨建立了卡尔·蔡司公司。而民主德国则在耶那恢复建立了卡尔·蔡司耶那公司。两德合并后,公司也随即合并,仍名为卡尔·蔡司公司。现在卡尔·蔡司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135、120相机镜头和座机镜头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名牌镜头。目前蔡司公司的135相机名牌——康太克斯相机已由日本京磁公司设计生产,而由蔡司公司提供玻璃原料和设计要求。康太克斯目前已有120相机问世。
在光学镜头的制作水平上能够排名世界第二的是德国的徕兹(Leitz)公司.在1870年至1880年的10年间,德国人厄恩斯特·徕兹(ErnstLeitz)在德国的韦茨拉尔(Wetzlar)将一个小小的光学商店改建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光学仪器造厂之一。在当时的欧洲乃至全世界,徕兹公司是仅次于蔡司公司的第二大光学公司。1924年徕兹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相机,从那时起,135相机至今风靡世界70多年不衰。徕兹公司把这种135相机命名为“徕卡”(Leica)。徕卡是徕兹(Leitz)和照相机(Camera)两个英文单词字头的缩写组合。著名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gliKadiaiBulesong)就非常喜欢用徕卡相机拍照。
瑞士的阿尔帕(Alpa)公司的前身是1918年靠近瑞士瓦洛布(Valcrbe)附近的一家钟表维修公司,1933年生产第一台摄影机。1996年,阿尔帕公司被瑞士的两个银行家柯伯尔(Capaul)和韦伯(Weber)购买,专门生产专业级别豪华120相机。
瑞典的哈色勃莱德(Hasselblad)公司成立于1948年,它的创始人维克多·哈色勃莱德(VictorHasselblad)是一位鸟类学者和鸟类生态摄影家。他对于当时市场上的所有照相机都十分熟悉,并决心制造出一台自己的,使用120胶卷的,可以更换镜头的照相机。经过他与工程师的五年合作,1948年世界上第一部120单反相机诞生了。至今哈色勃莱德相机(简称哈苏相机),仍是世界上最好的120单镜头反光相机。1999年哈苏公司推出了第一部135相机。
在欧洲享誉世界的照相机还有瑞士的仙娜(Sinar)和德国的林豪夫(Linhof)专业大片幅座机和罗莱弗莱克斯(Rolleiflex简称禄莱)专业120相杨。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的照相机工业很快发展起来,其中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两大公司即为尼康公司和佳能公司。
尼康公司的前身是日本光学公司(NipponKogakuK.K.),于1917年成立,由当时日本的三家最大的光学公司合并而成。1932年日本光学公司开始以尼柯尔(Nikkor)的牌子生产镜头,很快风行一时。直到1948年该以司才第一次以尼康(Nikon)的牌子生产相机,并一举成名。尼康公司也以此时作为正式命名。至今尼康公司生产的F5专业单反相机已是世界顶级相机之一。
佳能公司的两个创始人是日本的吉田五郎和内田三郎,他们看到当时的徕卡和康太克斯相机如此精良,下决心生产出日本自己的更加优良的相机。他们于1933年创办了“精机光学研究所”,1934年开始研制生产第一部相机,1937年这台命名为“观音”(Kwanon)的相机诞生了,这是一部完全仿徕卡的相机,这就是佳能相机的前身。1935年精机光学研究所正式以佳能(Canon)为商标,佳能公司亦由此时诞生。现在佳能相机和尼康相机一样,都是世界著名品牌相机。尤其是佳能的EOS系列相机,更以其精密的电动对焦系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日本的照相机除了佳能和尼康两大牌号以外还有很多著名品牌,例如宾得(Pentax以前译为“潘太克斯”)、美能达(Minolta,以前译为“米诺尔塔”)和奥林巴斯(Olympus,以前译为“欧林帕斯”)都是照相机的著名品牌。此外还有亚西卡(Yashica)、柯尼卡(Konica)、富士(Fuji)、理光(Ricoh)、玛米亚(Mamiya)、勃朗尼卡(Bronica,香港译为“碧浪之家”)和骑士(Horseman也有的译为“豪斯曼”)等。目前日本的京磁公司与德国的蔡司公司合作生产原德国的品牌康太时(Cantax以前译为“康太克斯”)相机。玛米亚相机和勃朗尼卡相机,都是120专业相机的世界名牌。而骑士相机是大型专业座机的世界著名品牌之一。目前勃朗尼卡公司与日本的腾龙公司合并。
俄罗斯的也是一个照相机大国。二战胜利以后前苏联把德国蔡司公司和徕兹公司的很多生产设备连同技术人员一起带到了国内,以至于在20世纪的40~60年代,前苏联相机一度成为仅次于德国甚至可以与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名牌照相机。当时的佐尔基、基辅和菲特尔是苏联照相机的三大著名品牌。但是随意日本照相机工业的迅速崛起和前苏联计划经济下管理体制的日益落后,日本相机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超过前苏联相机。前苏联解体后照相机工业更加落后,而日本相机则始终在大踏步地前进,成为世界上产品质量仅次于德国,甚至在某些方面(如电子化、自动化方面)远远超过德国的照相机生产大国,尤其在产品种类和生产数量上更是大大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照相机生产第一大国。这使得历来趾高气扬的德国照相机著名生产厂家,如徕兹公司和蔡司公司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开始与日本合作,生产某些普及型自动化相机。而目前被统称为“俄罗斯”相机(有些不是在俄罗斯本土生产)的前苏联的一些相机品牌,如基辅和泽尼特(前佐尔基)相机,与日本相机和德国相机的差距则日益拉大。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太慢,产品品种单一是俄罗斯相机的通病。然而俄罗斯相机又毕竟有前德国相机的技术和传统,所以在光学方面和机械方面,仍有某些优势存在。俄罗斯相机笨重、结实、成像质量好、价格便宜,很适合我国工薪阶层摄像爱好者的需求。
除了日本、俄罗斯以外亚洲的韩国三星公司也生产相机,但是以小型自动化袖珍相机即傻瓜相机为主。目前三星公司与德国的禄莱公司合作生产禄莱小型相机。而亚洲的其它一些国产,如新家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则以照相机加工业为主。
在欧洲,除了德国、瑞典、瑞士生产几种高档豪华相机以外,英国、法国、意大利、捷克、也都有自己的照相机工业,但都没有世界范围的影响。
世界上除了照相机厂家以外,还有一些著名的专业镜头生产厂家,如法国的安琴(Angenieux)、德国的蔡司(Zeiss各种相机用镜头)、徕兹(Leitz徕卡相机专用)、潘太康(Pentacon)、罗敦司得(Rodenstock)、施耐德(Schneider)、日本的骑士(Horseman大型相机用)、塞柯(Sekor马米亚用)、吉野(Zenzanon勃朗尼卡用)、兹伊柯(Zuiko奥林巴斯用)、赫泽侬(Hexanon柯尼卡用)、尼柯尔(Nikkor尼康和其它大型相机、放大机用)、富士侬(Fujinon富士和其它大型相机、摄象机用)、考西侬(Cosinon确善能用)、理开侬(Rikenon理光用)、启侬(Chinon企诺用)、腾龙(Tomron)、适马(Sigma)、图丽(Tokioza)和美国的威达(Vivitar)、英国的柯克(Cooke)等。
四、我国摄影器材工业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照相机工业起步较晚。1958年我国才成立第一家照相机厂—上海照相机总厂,开始生产上海牌照相机,后改名为海鸥牌。1965年由上海照相机二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和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等五家企业联合而成立了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开始生产照相机,开始也叫海鸥照相机,后更名为凤凰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受世界照相机发展的影响,我国先后有十几家照相机厂和光学仪器厂开始生产照相机。如南京电影机械厂生产的紫金山牌照相机,重庆光学仪器厂生产的长江牌、华山牌、珠江牌135照相机,北京照相机厂生产的长城牌照相机,天津照相机厂生产的晨光牌和东方牌照相机、哈尔滨照相机厂生产的天鹅牌、熊猫牌和孔雀牌照相机,常州照相机厂生产的红梅牌照相机,苏州照相机厂生产的虎丘牌照相机,甘肃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甘光牌照相机,华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华光牌照相机、青岛照相机厂生产的青岛牌照相机、丹东相机厂生产的牡丹牌照相机,广州照相机厂生产的珠江牌120照相机等。此外文革期间上海照相机厂还仿照德国的徕卡和瑞典的哈苏生产过红旗牌135相机和东风牌120相机。这些照相机厂和光学仪器厂生产的形形色色的照相机曾经在我国的照相机发展史上留下过光辉的篇章。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生产能力不强的弱小照相机企业纷纷“关停并转”,目前只剩下两家比较有影响、有实力的照相机生产企业。这就是由原上海照相机总厂发展起来的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和由原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发展起来的上海凤凰光学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仍在生产较高档次的专业单反相机,而且品种系列较为齐全。而其它公司不是已经倒闭,就是只生产一些简易傻瓜相机。目前北京照相机厂、甘肃光学仪器厂、重庆光学仪器厂仍在生产相机,但品种十分单一。此外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一些小型照相机厂仍在进行来料加工制作。
第六节、数码影象技术的发展
从法国人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以后的160多年里,人们一直沿用以卤化银为感光材料的摄影技术。然而正是这种摄影技术,在20世纪末,受到了来自计算机领域的,足以威胁到它的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这就是最新概念的数码影像技术,它引发了一场摄影领域的划时代的革命。人类从十九世纪初开始的摄影尝试,终于在二十世纪末,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影像技术必将更加完善。这种全新概念的摄影系统,比传统的银盐摄影系统,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传统影像是利用卤化银的感光特性,使通过镜头的光线射到感光胶片上形成“潜影”,再通过暗房加工的方法,将潜影显出来成为正像或负像。而数码影像技术(DigitalImagingTechnology)是利用一种光电耦合器件(CCD),将镜头所成影像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再把这种电信号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记录下来,最后通过计算机和其它专用设备,再把这些数字信号还原成光信号,把影像再现出来。这种成像技术被称为“固体影像传感技术”,也就是“数码影像技术”。
用来把光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暂时记录下来的这种新型照相机,就是现代数码相机。它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电荷耦合器件,被称为CCD芯片(CCD为ChargedCoupledDevices的缩写,意思是可充电的电荷耕合器)。这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器件。它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光电耦合元件组成,每个光电单元的大小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一个CCD芯片就是由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到上亿个这样的光电单元组成,而面积不过几平方厘米到几十平方厘米。而这个CCD芯片,则被放在传统照相机放胶片的位置上。
摄影阶段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阶段(1893年—1924年)
这一阶段,照相机的机身由木箱改变为金属机身,镜头由单片新月形透镜发展为校正像差的多组多片正光镜头,镜头上设置了光圈和快门,以控制曝光量。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安装胶卷的方箱照相机,对摄影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13年德国蔡司显微镜厂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nark)研制成使用35mm电影胶卷的135照相机。
第二阶段(1925年—1953年)
1925年德国莱茨公司改进了巴纳克照相机,生产出采用埃尔玛镜头的平视取景的135照相机,命名为徕卡I型。徕卡135照相机便于携带和抓拍,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和摄影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
1929年德国罗莱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照相机,命名为罗莱弗莱克斯。
1932年德国蔡司公司和伊康公司生产出装有硒光电池测光表的照相机—康太克斯I型135旁轴取景照相机。
1948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头反光135照相机—康太克斯S型照相机。同年,瑞典生产出可更换镜头和片盒的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哈斯勃莱德(哈苏)照相机。
在此阶段,镜头单层镀膜技术得到推广;变焦距镜头诞生;照相机性能进一步完善;德国照相机的质量和产量在当时均有明显的优势,徕卡照相机和罗莱弗莱克斯照相机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
第三阶段(1954年—1984年)
1954年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有镜头外测光功能的阿克发EE(电眼)型135平视取景照相机。从此,电子技术应用于照相机领域。
1959年阿克发公司生产出具有自动曝光(AE)功能的照相机—奥普蒂马照相机。
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生产出第一台自动调焦(AF)照相机—柯尼卡C35AF型平视取景照相机。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出用磁盘记录影像的静态视频照相机—马维卡(Mavica)照相机,把光信号转变成模拟的电信号记录在软磁盘上,为数字影像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1982年尼康公司推出的FM2全手控机械照相机,最高快门速度达1/4000秒,闪光同步快门速度达1/200秒。该机型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众多专业摄影者的首选机型。
1983年尼康公司生产具有分区评估测光功能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尼康FA型照相机,使测光精确度大大提高。
这一阶段,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照相机领域,使自动测光、自动调焦、自动曝光成为现实。光学传递函数理论的推广,新型光学材料的开发和光学加工技术的提高,使镜头质量得以改善。非球面透镜崭露头角,镜头向系列化发展。日本照相机后来居上,在自动化程度和产量上开始占有优势。
第四阶段(1985年以后迄今)
1985年2月和9月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135单镜头反光AF照相机—美能达X7000型、X9000型照相机的问世,标志着照相机制作进入以电子技术为主导、并逐步智能化的阶段。
1986年4月日本尼康公司生产同时具有单次AF模式和连续AF模式的尼康F501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可与非AF镜头的通用,使用户在照相机的更新换代中减少损失。
1988年5月美能达公司推出智能化的Dynax7000I型135单镜头反光AF照相机。该照相机能根据动体速度提前调焦至拍摄位置。
1988年12月,尼康公司推出尼康F4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尼康F4型几乎将当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有的功能集于一身,它具有AF焦点预测、l/8000秒高速快门、自动包围曝光、高光/阴影控制、陷阱调焦等功能。因此被美国航天总署装备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
1995年柯达公司推出623万像素(2036×3060)的柯达DCS460型数字照相机,将CCD的影像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记录在磁盘上,该照相机使用尼康F90照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数字照相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进人照相机领域。
1996年尼康公司推出了采用1005像素CCD作测光元件,可评估景物各部分亮度,在追踪AF条件下每秒钟连柏8幅的尼康F5型照相机。
1996年5月由美国柯达、日本尼康、佳能、美能达、富士五大公司联合推出APS(先进摄影系统)胶卷、照相机、冲扩机系列产品。APS胶卷片宽24mm,体积小,安装快捷,不伤胶片,胶片上的磁性涂层可记录拍摄和冲扩的有关信息。
这一阶段,由于不断采用最新的电子科技成果,照相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方便。数字影像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虽然数字影像在分辨率、宽容度、感光度等方面还不如银盐影像,但由于其传输快捷、处理方便,已经在新闻业、广告业以及军事和科研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从色彩效果看三大阶段:
一、黑白阶段
二、彩色阶段
三、变色阶段
从光的技术手段也可分为三阶段:
一、原始闪光阶段
二、手动调光阶段
三、自动调光阶段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中国摄影家》 作者—罗小韵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媒体记者调查》 作者—凌非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3]《世界摄影》 作者—紫图大师编辑部 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