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724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30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阿杰伊-巴特
阿杰伊-巴特
史蒂文·阿普尔顿
史蒂文·阿普尔顿
托利·里德
托利·里德
江上舟
江上舟
马宏升
马宏升
理查德·泰普里顿
理查德·泰普里顿
柯福林
柯福林
王山
王山
王宁国
王宁国
陈兆良
陈兆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Heinrich Welker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947:点接触晶体管的发明

(图)Heinrich WelkerHeinrich Welker

John Bardeen& Walter Brattain于1947年12月在锗点接触器件中获得晶体管效应。
1948:结型晶体管的概念
William Shockley设想出了一种基于对p-n结效应理论理解的改进型晶体管结构。
1948:欧洲晶体管的发明
Herbert Mataré和 Heinrich Welker在法国独立创造了锗点接触晶体管。

1948年7月1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了一条简短的消息: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一种叫做晶体管的元件,这种元件将可能替代电子管在电子设备如收音机等中的应用。1956年,贝尔实验室的William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不为大家所知的另一个事实是:同一年在法国巴黎另有一个德国研究小组也独立做出了晶体管的原型,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发布。今天,晶体管依旧是各种电子设备组成中独一无二的基石,并且至少在几十年内没有实质的对手。仿佛老子《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小小的晶体管激发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也记住这个德国小组成员的名字吧:Heinrich Welker和Herbert Mataré。

  千百年后,我们这个时代可能和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一同出现在历史教科书的同一页,并且被冠之以:晶体管时代。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Heinrich Johann Welker (September 9, 1912 in Ingolstadt, Germany – December 25, 1981 in Erlangen, Germany) was a Germa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physicist who invented the transistron. He did fundamental work in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s, and paved the way for microwave semiconductor elements and laser diodes.

(图)Heinrich Welker两人的发明Heinrich Welker两人的发明

Starting in 1931, Welker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under Arnold Sommerfeld, and was granted a Ph.D. in 1936.The book Electrodynamics - Lectures on Theoretical Physics Volume III by Sommerfeld was based on lecture notes prepared by Welker during the winter semester of 1933/1934.[2]Welker was granted his Habilitation under Sommerfeld in 1939.

During the war years, 1940 to 1945, Welker worked at Luftfunkforschungs Institut in Oberpfaffenhofen, but still maintained association (1942 to 1944) with the physicochemical institute of Klaus Clusius at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After the war, 1947 – 1951, he took a job at the Westinghouse subsidiary in Paris, Compagnie des Freins et Signaux Westinghouse.From 1951 to 1961, Welker headed of the solid-state physics department of Siemens-Schuckertwerke, in Erlangen, where he developed the new, III-V compounds, to replace silicon semiconductors. His work resulted in large-scale use of galvanomagnetic and optoelectronic effects, as well as new switching circuits in microelectronics. Welker and his department paved the way for microwave semiconductors and laser diodes. He was the director of the Erlangen Siemens-Schuckertwerke research laboratory from 1961 to 1969. From 1969, until he retired in 1977, Welker was director of all the company’s research laboratories.

While at the Westinghouse subsidiary in Paris, Welker and German physicist Herbert F. Mataré, just months after Bell laboratory scientists announce the demonstration of a point contact transistor in 1948, applied for a patent on the same type of device on August 13, 1948. On 18 May 1949, this European invention coined as the "Le Transistron" or the "French transistor" was presented to the public.This development was an outgrowth of work done by the two independently in Germany in programs to develop German radar. The French patent was granted in 1952.

Welker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 in 1977.

Siemens AG, Munich, in 1976 established the Heinrich Welker Memorial Award to honor Welker’s pioneering work in III-V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elopment

专利编辑本段回目录

FR patent 1010427 H. F. Mataré/H. Welker/Westinghouse: „Nouveau sytème cristallin à plusieurs électrodes réalisant des effects de relais électroniques“ filed on August 13, 1948
US patent 2673948 H. F. Mataré/H. Welker/Westinghouse: „Crysta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means of a solid semiconductor“ french priority date August 13, 1948

半导体激光器解析 编辑本段回目录

  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晶体管的发明,使科学家们早在50年代就设想发明半导体激光器,60年代早期,很多小组竞相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方面,以莫斯科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尼古拉·巴索夫的工作最为杰出。 在1962年7月召开的固体器件研究国际会议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两名学者克耶斯(Keyes)和奎斯特(Quist)报告了砷化镓材料的光发射现象,这引起通用电气研究实验室工程师哈尔(Hall)的极大兴趣,在会后回家的火车上他写下了有关数据。回到家后,哈尔立即制定了研制半导体激光器的计划,并与其他研究人员一道,经数周奋斗,他们的计划获得成功。

(图)Heinrich WelkerHeinrich Welker

像晶体二极管一样,半导体激光器也以材料的p-n结特性为基础,且外观亦与前者类似,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常被称为二极管激光器或激光二极管。 早期的激光二极管有很多实际限制,例如,只能在77K低温下以微秒脉冲工作,过了8年多时间,才由贝尔实验室和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约飞(Ioffe)物理研究所制造出能在室温下工作的连续器件。而足够可靠的半导体激光器则直到70年代中期才出现。

半导体激光器体积非常小,最小的只有米粒那样大。工作波长依赖于激光材料,一般为0.6~1.55微米,由于多种应用的需要,更短波长的器件在发展中。据报导,以Ⅱ~Ⅳ价元素的化合物,如ZnSe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低温下已得到0.46微米的输出,而波长0.50~0.51微米的室温连续器件输出功率已达10毫瓦以上。但迄今尚未实现商品化。 光纤通信是半导体激光可预见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一方面是世界范围的远距离海底光纤通信,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地区网。后者包括高速计算机网、航空电子系统、卫生通讯网、高清晰度闭路电视网等。但就目前而言,激光唱机是这类器件的最大市场。其他应用包括高速打印、自由空间光通信、固体激光泵浦源、激光指示,及各种医疗应用等。 晶体管利用一种称为半导体的材料的特殊性能。电流由运动的电子承载。普通的金属,如铜是电的好导体,因为它们的电子没有紧密的和原子核相连,很容易被一个正电荷吸引。其它的物体,例如橡胶,是绝缘体 --电的不良导体--因为它们的电子不能自由运动。半导体,正如它们的名字暗示的那样,处于两者之间,它们通常情况下象绝缘体,但是在某种条件下会导电。

对半导体的早期研究集中在硅上,但硅本身不能发射激光。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William Schockley,Walter Brattain 和 John Bardeen 发明的晶体管。这一发明推动了对其它半导体裁的研究发展进程。它也为利用半导体中的发射激光奠定了概念性基础。1952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 Heinrich Welker指出周期表第III和第V列之间的元素合成的半导体对电子装置有潜在的用途。其中之一,砷化镓或GaAs,它在寻找一种有效的通讯激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砷化镓(GaAs)的研究涉及到三个方面的研究:高纯度晶体的叠层成长的研究,对缺陷和掺杂剂(对一种纯物质添加杂质,以改变其性能)的研究以及对热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的分析。有了这些研究成果,通用电器,IBM和麻省理工大学林肯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在1962年研制出砷化镓(GaAs)激光发生器。 但是有一个老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过热。使用单一半导体,(通常是GaAs)的激光发生器效率不是很高。它们仍需大量的电来激发激光作用,而在正常的室温下,这些电很快就使它们过热。只有脉冲操作才有可能避免过热(脉冲操作:电路或设备在能源以脉冲方式提供时的工作方式),可是通过这种工作方式不能通讯传输。科学家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驱热一例如把激光发生器放在其它好的热导体材料上,但是都没成功。

(图)晶体管晶体管发明

然后在 1963年,克罗拉多大学的Herbert Kroemer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的方式--制造一个由半导体"三明治"组成的激光发生器,即把一个薄薄的活跃层嵌在两条材料不同的板之间。把激光作用限制在薄的活跃层里只需要很少的电流,并会使热输出量保吃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样一种激光发生器不是只靠象把奶酪夹在两片面包那样,简单地塞进一个活跃层就能制造出来的。半导体晶体中的原子以点阵的方式排列,由电子组成化学键。要想制造出一个在两个原子之间有必要电子键连接的多层半导体,这个装置必须是由一元半导体单元组成,我们称之为多层晶体。

1967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Morton Panish 和 Izuo Hayashi 提出了用GaAs的修改型--即其中几个铝原子代替一些镓,一种称为"掺杂"的过程-- 来创造一种合适的多层晶体的可能性的建议。这种修改型的化合物,AlGaAs, 的原子间隔和GaAs相差不到1000分之一。研究人员提出,把 AlGaAs种植在GaAs 薄层的任何一边,它都会把所有的激光作用限制在GaAs层内。在他们面前,还要有几年的工作,但是通向"不间断状态" 激光发生器-在室温下仍能持续工作的微型半导体装置-的大门已经敞开了。 还有一个障碍:怎样发射跨过长距离的光信号。长波无线电波可以很容易穿透浓雾和大雨,在空气中自由传播,但是短波激光会被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其它颗粒反射回来,以至于不是被分散就是被阻挡住。一个多雾的天气会使激光通讯联络终断,因此光需要一个类似于电话线的导管。

晶体管电子学的发展里程碑编辑本段回目录

(摘自《贝尔实验室》杂志,1975年1月,P74)
1948 - 点接触式晶体管
1950 - 单晶锗
1951 - 生长结晶体管
1952 - 合金结晶体管
1952 - 区域熔化和提炼
1952 - 单晶硅片
1955 - 扩散底层晶体管
1957 - 氧化物掩蔽
1960 - 平面型晶体管
1960 -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1960 - 外延型晶体管
1961 - 集成电路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Heinrich Welker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Heinrich Johann Welker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