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569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07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网络文化经典书籍之书评
网络文化经典书籍之书评
《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
《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
《最后期限》
《最后期限》
《信息崇拜》
《信息崇拜》
《印度虎》
《印度虎》
《走近诺基亚》
《走近诺基亚》
《大教堂和市集》
《大教堂和市集》
《人月神话》
《人月神话》
《德鲁克思想入门》
《德鲁克思想入门》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网络文化经典书籍之书评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网络文化经典书籍之书评编辑本段回目录

南华大学传管所  孙彬训

Timothy Garrand, Writing for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Training, Advertising, and the World Wide Web. Focal Press, 1997. Reviewed by Ira Nayman.

 

写作因为多媒体而有巨大的改变,书的大小由 10个不同的多媒体工作的制造程序和审美的价值个案研究组成。个案研究,举例说明多媒体广泛的多样性,这本书包含许多例证和摘录。 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非线性媒体是他们提供新的结构可能性。作者列举多媒体的写作一些可能性,多媒体包括多种媒体,通常以数字形式一起带来。举例来说,互动电影剧本通常拿与传统的电影剧本类似的一种形状,所以作家应该熟悉电影剧本形状。

 

多媒体游戏得到最大多数的注意,在多媒体中的另外一个值得注目的发展叙述是人格的持续。在传统的互动故事中,其它的人格只存在到人格表现,书中也提到雷射唱碟在多媒体中的运用。

 

David Lyon and Elia Zureik, editors, Computers, Surveillance, And Privac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Reviewed by Kent A. Ono.

 

书整体上而言提供一个警戒的讯息:雇主、公司和政府能获得关于人们的个人信息和使用它的法律权利。 Gandys 基本前提是个人的资料是一个能被识别、分类,而且经由通讯达到公司目标产品阅听众。

 

    书中介绍了许多隐私的各派别概念,并进一步介绍了许多隐私的各派别概念,以及许多不同学者的观点。这一本书有谈到计算机,监视, 和隐私及很多更宽广的主题。 举例来说, 书中提及了学习、合成物和谈天室的使用技术上的重要性、计算机病毒、虚拟真实的角色未来、计算机的使用追踪罪犯、人类基因图计划等等。 全书集中探讨计算机,监视, 和隐私,并试图与未来对话。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Anne Balsamo, Technologies of the Gendered Body: Reading Cyborg Wome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Reviewed by Andrew Glikman. Cyborgs

 

渴望捕获流行的想象、技术可能表示释放和新的希望,书中提及女性的健美健身、化妆品外科手术、生殖的技术、虚拟真实, 和 cyberpunk 小说。 在女性的健美健身方面﹐提及了奥运的女选手花蝴蝶,记者对她的重心不在于打破纪录,而在于手指甲的颜色、装扮等方面。 第二点,提及化妆用的外科医生的医学注视,举例说明文化的标准「美容等于健康」。书中也提及了许多女性的议题,有兴趣的人不妨一看。

 

Teresa Senft and Stacy Horn, editors, "Sexuality and Cyberspace: Performing the Digital Body," Special Issue of Women & Performance: A Journal of Feminist Theory, 1996. Reviewed by Bryan Alexander and Debra DeRuyver.

 

书中提及了性别上的男女平等主义的理论,探讨性别和网络空间的直接交集。 网络空间上的多产反映文件经验的富有等等相关内容。

 

Christopher Dewdney, Last Flesh: Life in the Transhuman Era. HarperCollins, 1997. Reviewed by Anna Cooper.

 

这本书介绍科技的乌托邦,及许多藉由计画的控制生活,进一步探讨不朽语言。

 

Julian Dibbell , My Tiny Life: Crime and Passion in a Virtual World. Henry Holt, 1998. Reviewed by Kalí Tal.

 

这本书介绍作家的旅程、分类 MTL、旅游文献等等内容,书被区分为 RL(真实的生活) 和虚拟实境章,内容相当深奥,有兴趣的人不妨一看。

 

 

南华大学传管所  王舜伟

 

Dave Barry, Dave Barry in Cyberspace. Fawcett Columbine, 1996. Reviewed by Sarah E. Skwire.

 

大部分的网站生命周期短,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网站死亡,并有一些全新的网址诞生。网际网络的技术快速。"因为在计算机革命中,每件事物太快地为人类

的脑改变方法了解 。   Barry 提到,当使用 MS-DOS 1.0,若打了某代号 你能够得到的结果为指令或文件名之外,而代号之外的意义,或许只有比尔盖兹知道他们的意义。在网络空间中的性别问题中,关切的为在此虚拟的世界中,人们的网络空间的视野扩大,是一种可怕地尝试cybersex,网上男女被当做货物。网际网络带人们的是对人的刻板印象完全转变。 人们在网上关系是填满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的空虚。如:cybersex 、cyberromance。而透过电子邮件的小说。虚拟或真实的爱行故事在网上流传。使用者之间形成特别的关系

 

Christopher Harper, And Thats the Way It Will Be: News and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World.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Reviewed by Vian Bakir.

 

作者认为在一个数字世界中,新闻和资料提供以截然不同。他以在政治的、经济的, 社会的, 技术上的和法律的议题面对数字化后,网上新闻业的快速发展。

大多数的网际网络使用者,知道网际网络是什么,而且利用它, 但是不确定它的社会冲击是什么,或它的发展细节。 

下一代,计算机将会是资料和娱乐的主要来源。在年轻人的族群中,网际网络成为发表意见的领域。由于信息的开放,传统的新闻媒体,其新闻记者的可信度跌落。数字新闻业允许使用者查询他们从传统的新闻得到的资料可靠性;而数字媒体能整合各种不同的媒体,提供新闻报导,相片,声频和录像带。

 而实时性与互动性是网际网络新闻业的特色。而传统报纸的另一冲击为,数字新闻它成本花办公室。如计算机。比较打印报纸便宜。数字新闻业的主要的提供者为包括比尔盖兹。 微软提供线上杂志。美国线上公司也是提供数字新闻服务。

 

Sadie Plant, Zeros + Ones: Digital Women + the New Technoculture. Doubleday, 1997. Reviewed by Patrice McDermott.

 

 美国在隐私和自由之间选择?.监视照相机的增加和记录的仪器。所谓的 "到处窥视技术",使大多数的罪行无所遁形。但是在公众的空间和私人的地方空前的监听费用。在透明的社会中争论,人像玻璃鱼缸一样的存在。从控制录像机到网络 "饼干" ,以及按键,。而每个人,政府有为对个人的资料,数据文件, 和立即的很多存取监视影像。照相机的侵犯和进入我们的个人的生活。是谁将会最后地控制社会的到处窥视技术。富者或有权力者?或你和我?

 

Darren Tofts and Murray McKeich, Memory Trade: A Prehistory of Cyberculture. North Ryde, Australia: G + B Arts International, 1998.

 

70 年代的法国理论的知识带来给读者一些对女性的反扑。镇压/ 抑制女人的迷思,于本书中表达。并研引同性恋的爱欲。并以历史为注意的焦点。

 

Ellen Ullman, Close to the Machine: Technophilia and its Discontents. City Lights Books, 1997. Reviewed by Edward J. Gallagher.

 

本书以媒体理论家 Darren Tofts 和数字艺术家 Murray McKeich 之间﹐对于虚拟文化之对话。 Tofts 编织不同的理论,他确的定义虚拟文化是什么。Tofts 最后定义虚拟文化为人类的和技术的交互作用的一个新的模态。他借着沟通和资料系统追踪它的系谱,检查他们如何有进展长久来说。承认虚拟文化是不同的次文化的一种光谱。

 

Ellen Ullman, Close to the Machine: Technophilia and its Discontents. City Lights Books, 1997. Reviewed by Edward J. Gallagher.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的故事。未来作者的生活。计算机不中立,系统中有本身之个性。 作者提出网际网络上建立的是 "华尔街".中心的消失。 "家" 办公室消失。此书提供一个充满幻想的未来世界。

 

南华大学教社所  袁薏晴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1997) http://www.otal.umd.edu/~rccs/books/jones.html

 

这本书是由Steven G. Jones所编辑的,而这篇Book Review是由David Silver写的。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新的规范将成形,虚拟文化中社群团体正透过不断的交互影响、人际情感、自我认同的作用在线上成长、茁壮、发展与凋零。 Jones以『网际网络和它的社会形貌』为文章的开头,他对于虚拟社群这样的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以「不连续的叙事空间」这样的说法而非社群,而且特别陈述了关于社会中的认证、占有、与交互影响之间的区别。

在第二章中作者讨论『虚拟意识形态和集体的原则实现』,探索并列出网际网络中反对个体的集体特征。下面一章『虚拟共通性: 寻找网际网络上的印度』。探索特殊的网际新闻群组,以soc.culture.indian为例,或是分析那些由社会边缘人所组织的网络社群。

第四章『结构的关系,电子的媒体,和社会的改变:群众的电子网络和失去实体的家』,探索网络虚拟社群转变为社区网络。主要是将焦点放在PEN这个虚拟社群的讨论的转变。

第五章『为什么有关于虚拟社群的争议:对于Phish.Net Fan这个社群的个案研

究』,主要是探索这个社群的文化型态,包括其中的网络术语。

第六章『网际同性恋的通讯:谈论网际空间中的性别与认同问题』,呈现同性恋社群中的特出文化。在接下来的章节分析一些个案,谈『传输型态的虚拟社群』说明网络社群市立基于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上。第八章『性爱女人再流行:在虚拟文化母体中的性别和文本形式』,并提到Donna Haraway的cyborg论述,Dietrich最后终结这样的争论女性即将占领网络空间并将耕植边缘人的电子文化,并将聚集各项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实验经验。

 接下来的的两章谈论到线上女性主义的线上活动,Susan Zickmund探究极右派者的线上讨论,并介绍了一些关于网络空间建立意识型态辨正过程中有贡献的人,提出类似的辨正过程有助于虚拟社群之间彼此的凝结力量。下一章谈到线上的犯罪行动;在最后的一章『在网际网络中的市民的社会、政治上的经济型态』。

 

南华大学教社所  黄琼仪

Lynn Cherny and Elizabeth Reba Weise, editors, Wired Women: Gender and New Realities in Cyberspace. Seattle: Seal Press, 1996. Reviewed by Janis Butler Holm

 

读者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入门书籍。两位作者在书中利用教育性的谈话以及个人性质的叙述交杂的方式,清楚的提供了许多数字世界中与性别相关的议题讨论与未来远景。 简单的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坏消息,网际空间确实是一个厌恶女性的文化所建立的城堡,有对于女性的支配与暴力在其中。它也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网际空间是无边界的,而女人正在其中努力的建立自己的房间,为这一个宣称是男性的领域重新定义。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女性大部分在网际网络中是经验丰富的先锋,他们认为女性一定要参与这次的电子革命,以确保女性在未来的发声权。

在一篇名为〈一千位婆婆妈妈与调制解调器〉的文章中,解释了特定的团体试着要聚集在一起的过程。表达了网际网络能够扩充并且提高对话的机会。接著书中谈到一个女孩利用电子邮件与一位不寻常的男性工程师谈恋爱,然后发现,他们的关系只能透过电子邮件,借着机械中的身体来维系。女孩一些关于线上对话较负面的描述,提及邪恶的与傲慢自大的男性战争。在『红字』社区中,苏珊探索线上女性的角色,发现她们逐渐成为新的幻想世

界创造者。而娜塔所提供的则是一个被骇客入侵骚扰的经验。但是也有一些好的论点,珍说:「我们是玩家,而且我们不是家伙。」他们也对那些认为女性在数学方面是弱者的论调提出反抗性的言论。在这本书中的第三部份提到,「网络创造了男人与女人」,提供了新闻群组一个关于性别行为与性别特征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大量的线上骚扰反映出审查制度的不周全,而在新闻群中大部分发表意见的都是男性,并且男女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是有着不同的反应的。 另外,本书也搜集了一些女性在泥巴(MUDS)中的经验,萝蕊认为女性很少出现在泥巴中是因为在泥巴论坛中怀有敌意与歧视的言论,于是有一些人组织女性的科技军队来对抗那些具有性别刻板印象与反对社会的泥巴使用者。 这本书提及这样一个女人必须要参与但却不一定感到舒服的新国度所带来的欣喜与危机,「未来正迈向网络世界,而女人在其中是得不到更好机会的」。

 

南华大学社会所  陈怡安

 

Victor J. Vitanza, editor, CyberReader 2/e. Allyn and Bacon, 1999. Reviewed by Joe Wilferth. October 2000。

 

本书探讨主题包括网络空间与虚拟真实、虚拟社群(社会与身分认同)、虚拟

书籍与图书馆(超文件、多媒体、版权问题)、网络自由与安全性……、


Cyberpunk及Cyberorgs等议题。 Vitanza给读者一系列如何运用网际网络相关信息的附加物,如何使用电子邮件及邮件列表、作线上研究、避免著作权之问题、如何使用适当的电子演说引证并提供一个线上写作实验室。

本书最后主要之焦点为计算机协助教育及计算机中介沟通,本书提出在MUD游戏中男性与女性行为特征的简略概述。透过MUDs及MOOs的游戏互动中,人们可探索身分认同的另一面。书中阐述在计算机中介沟通媒介中,对于性别概念的诠释有着书写形容上之不同表达方式。

 

南华大学教社所  石淑慧

 

书名:Politics on the Nets: Wir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作者:Wayne Rash, Jr.

出版商: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 1997

评论者:David Silver.

 

本书作者Rash是一个记者,同时也是资深技术编辑和Communication Week的专栏作家,他以美国1996年大选为本书起点,检视网络技术和美国政治之间的交互作用。

本书分为十章,每章都由细微的不同点切入。前两章提供各主题的脉络、以及网络的基本组成和特性﹔接下来三章分析不同派别的政治团体对网络的运用﹔六到九章检视网络对政治和媒体的效用与影响﹔最后一章以推论网络上的政治未来做结,并附有三个有用的附录。

在每一章,Rash都探讨了政治、政治家、和政治活动转换为网络力量的方法,同时,他亦检视网络改变传统政治的方法。Rash以提问和预言的方式呈现网络政治的现在状态和未来形势,这样的方式是受到欢迎的。

然而,本书也有一些缺点,最严重的问题出现在他的推论上「网络在将过去民主边缘外的族群带进更大的社区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Rash正确的指出网络提供接触或进入政治的技术途径,他却没有考虑到重要的经济因素。另一个缺点是讯息来源,书中引述Jork Gill(前白宫媒体事务部的成员)和Lisa McCormack(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出版刊物主任)所做的观察,这些观察虽然敏锐,却也有一些定义上的偏见。

除去这些缺失,Rash书末所附的三个附录「On-Line Services Where You Can Discuss Politics」、「Political Groups on the Internet」、「News Media on the Internet」这些网址的整理整合,不管对网络新手或是老鸟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藉由对网络族群在1996年总统大选的仔细分析,Rash已经开始了政治、政治组织、政治活动在网络上的探讨以及未来如何继续。至于未来的作者们该努力的,就不只是观察这股新兴势力的民主潜能,还要包括它的潜在危机。

 

南华大学传管所  李佳纯

2000年一月

书名:Virtual Realism

作者:Michael Heim

评论者:Steven J. Schneiser

 

Michael Heim是《The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1993)的作者,他是一位科技哲学家,着重于基本与虚拟世界之间平衡之必要,他认为虚拟入侵真实将威胁到人类经验的完整性。同时他也提出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本质是一种艺术,艺术是最高的规律。

五年后,Michael Heim在《Virtual Realism》(1998)书中提出VR宣言,其基本理论是「社会和科技的改变为未来带来争论」。一方面,网络理想主义者促进虚拟社区和全球信息的流动;另一方面,天真的现实主义者又将犯罪暴力和失业归咎于科技文化,两造之间运转着虚拟写实主义的狭窄通路。

《Virtual Realism》一书各章概述。

 

第一章「VR101」

 

Heim在书中写道:「虚拟真实属于未来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去了解它不只是因为它是一股影响文化发展的暗流,亦是因为一强而有力的科技自身的权利」。顺着这条思维,Heim为VR提出三个”I”--Immersion,Interaction和Information intensity。 Immersion:是一种起因于心里学/现象学手段的效果,所谓手段在「完全隔离感官意识让人的感觉传送到其它地方」。Heim承认,目前Immersion是「一种复杂而无可捉摸的现象」,然而思想浮动的比率符合不同媒体多样化的协议传送程度。Interaction: 在Heim的意识中,重点在于「计算机快速的能力改变画面的point-of view,如同人类有机体能改变它的自然位置和洞察」。而这端赖计算机有足够的力量去转换两端的资料,所谓两端指得是,由使用者这端输入,由虚拟世界端输出,反之亦然。 Information Intensity的概念指得是「虚拟世界能提供一特别的品质显现出某种程度的智能行为」。所谓「特别的品质」,Heim将之标示为「telepresence」,即一种实现在远程操作并保留浸入于拟态环境的能力。 Heim对虚拟真实的非科技介绍是有益的,评论者对其唯一的批判是认为Heim应对三个I的差异花更多时间让它更完备,讨论的概念应扩及三者彼此互助的范围。

 

第二章 「Virtual Realism」  

皆示Heim所谓超越「天真的现实主义者」和「网络理想主义者」的中间通路一说。为了「好好生存」,Heim相信我们必须了解「这个之于我们热情的双重本质」:

我们必得同它一道活着,我们必须在理想主义者对计算机生活的热情和将我们在原始真实中的需要压抑至深层的现实主义者之间取得平衡。这种不稳定的平衡我称之为「虚拟现实主义」。

要如何达到「平衡」?Heim称之为「technalysis」,是对科技的实践、批判和分析。为此,Heim提供我们一些沿路寻找虚拟现实主义的「路标」:这些路标的范围从平庸的到治疗性的,在在告诉我们,虚拟世界并非原始世界的再现。

 

南华大学亚太所  李佑蓉

作者:Martin T. Willis

篇名:Stacy Horn----

Cyberville: Clicks,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an Online Town. New York  

根据牛津英文辞典对仿真(Echo)此字的定义,它近似对已存在某些事物的模傲或复制,虽然Stacy Horn没有清楚地陈述,为什么她对纽约市的虚拟沙龙(salon)取为Echo,不过此定义具有非常地说服力是非常清楚。Horn坚定地相信她的虚拟城市是线上人类社会的精密复制品,且这本书大部分是站在这样假定的立场。当然辞典的定义也有轻视的涵义,且尽管一个精神上和积极的论点,Echo最后被认为比曼哈坦(Manhattan)的chattering classes更好。

前几篇文章,Cyberville是动人和公正的,Horn对她的线上城镇没有错觉,如她在批注清楚地指出:网络世界正如同在物质世界的任何小城镇。假如妳喜欢这个地方,妳不是解决冲突就是学习接受它们,线上,我们重新发现社会如何被建构和他们如何结合。每一个虚拟社区拥有自己的城镇怪人和醉酒者、精神病患者和圣人、好女孩、坏女孩、好家伙、坏家伙,我不是在寻找世外桃源。描绘Echo的起源(经过技术初期的困难、线上友谊建立和破裂,以及作者本身的成功和失败)是一个有教育价值想象的经验。在接下来的章节出现Echoid变形为由她们本身对白和Horn活泼地著述的虚构字母。可理解地,阅读这些计算机世界居民的私人讨论的确具有窥视的乐趣,这样交谈式工具只能以写字显示,带给读者疏远的感觉,且倾向非以不同的观点看讨论。作者对此似乎有所察觉,然而,并没有对那些感到失望,此方面是最重要,有时候性别明确或无耻地寻找刺激的叙述带给其观众:激情、个性冲突和暴力的内容。以道德与民主政治而奋斗是令其本身感到迷惑,例如:Horn对线上社区功能的未知性所作的反省,Cyberville是吸引人的,因为设立者不断制造亲近的途径,Horn就像它的支配者一样为Echo的公民,而且她的散文反应此分裂的个性。

      如同读者,我们被放置在观看的特权位置,不只是如同个别社区与Echo达成协议而且也涉及社区的领导能力的不同压力,当然接受此也意指我们必须接受似非而是的论点,Horn相信Echo绝对是真实城镇的线上翻版,不过她本人独特地位暗中破坏此,真实世界不允许这样容易在社会的高低阶级之间流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是贵族和工人阶级,例如:Echoid Horn容易地占有二个位置而没有冲突。 这些问题的根源也许是Horn对Echo的放纵,她的个人方式的确比一个组织者更能吸引更多成员,同时此使她对于评论有几分视而不见,而且对于说出反抗其社区的那人倾向用「我们和他们」的态度。若我们以历史或社会文件来阅读Cyberville,它是有用的,它有助于我们对计算机世界和其文化影响力的了解,不过对这些哲学问题的答案必须在其它地方寻找。

(图)NetizensNetizens

 

南华大学传管所研究生    黄才容 

On the History and Impact of Usenet and the Internet By Michael Hauben and Ronda Hauben, Netizens Los Alamitos, CA: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1997. Reviewed by Benjamin J. Bates  

随着网络即将进入到它的第三个世代,我们可以开始发现,书写相关议题的作者渐渐从仅是理论性的、推测性的视野,转到以历史取向来看待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发展及其影响。本书两位作者Michael and Ronda Hauben亦是采取这样的历史取向,同时引用了许多有趣的典轶文章以及他们自己在网络使用上的经验。他们的立论根据作者Haubens之前所提出的网络起源说,认为网际网络的出现是因为几股不同的科技发展及使用的趋势,包括一些早期的网络系统,像是BITNET, FIDOnet,还有发展成开放性平台的系统,像是UNIX,以及在使用上得到高评价的Usenet。

作者比较关注的是推动网络往前发展的力量而非是网络发展的最终结果,这样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强有利的基础,帮助我们去思考网络将会如何的发展、又将会如何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不过,这本书仍旧有它的缺点---它比较像是一本文献资料的集合而比较缺乏整体性。

本书可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提供一些关于他们历史的分析取向的基础,以Usenet作为例子,讨论网络作为一个交互式的沟通平台,以及建立于其上的虚拟社群。第二个部分的焦点转移到比较传统性的历史回顾。第三个部分又转回到一些新近的议题上,其中两个章节是讨论到网络转变到广告化及私有化的历史,另一个章节是响应NTIAs在1994年举办的“虚拟研讨会”,该会主要的议题是有关于普遍服务及开放近用。另两章是讲到网络与新闻,以及纽约新闻集团在网络上的一段小冒险。第四部分被称做“对于发展一个理论架构的贡献”,是由三段没有关联的但是属于理论性质的部分所组成。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网络文化经典书籍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