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2009年里,我们当中相当数量的人可能伴陪着互联网渡过了不少时光。但是,由此就说我们了解2009年的中国互联网,就难免有些盲人摸象的感觉。也许,在不经意间,中国互联网的某个角落,已经变得让我们感到陌生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DCCI的数据中去从高处俯视一下中国互联网,从中发现一些我们不曾关注的讯息。
2009,中国网民超过美国总人口数
不经意间,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了3.82亿,位居全球之最。也许我们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但以美国3.08亿的人口数量来说,中国的网民数已经超美国总人口数近7400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却还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一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3.82亿人只占了总人口数量的不足四分之一,因此中国互联网目前还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与日本的50M带宽、美国的100M带宽相比,中国的互联网在质量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而从国内网民的分布情况来看,类似于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60%,但全国的普及率只有28.6%。由此看来,如果我们在2010年末发现中国网民突破五亿时,我们不用感到惊异。
2009,视频网站成第四大网络应用
如果你梳理一下自己的网络行为,除了上门户网站看看新闻,发发邮件,用搜索引擎查查实用信息之外,你用的最多的网络应用是什么呢?也许你的选择是顺应潮流的,就是上网找找视频看,从而,你更多地与视频网站相伴。
事实上,来自DCCI的统计数据表明,在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之后,视频网站成为了第四大网络应用。到2009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网络视频受众规模达到了2.57亿人,增幅达37.7%。或者换句话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两个人在2009年通过视频网站欣赏视频。
而与这一事实相伴随的,还有视频网站市场格局因竞争激烈而带来的动荡。从盛大收购酷6网,到视频网站版权问题之争,再到视频网站国家队的出现,视频网站产业在2009年渡过了一个多事之秋。
视频网站的火爆还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这就是尽管带有许多无奈的强迫性,但视频贴片广告在2009年,首次超过图片广告成为网民关注最多的广告形式。
2009,网民网购支出超过7000亿
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几个起伏,从拿几十张马粪纸印上“电子商务”的书名就能引来一堆买主,到电子商务一度成为只存在于某些人头脑中的信仰,电子商务的先驱马云也只能顶着“骗子”的称号到处奔波。到了2009年,电子商务在中国,真的“井喷”了。
DCCI的数据表明: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人均月度网络消费支出仅170元,同比下降15%,但网络消费总规模还是突破7160.4亿亿元,增长了23.1%。DCCI认为人均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网民的消费预算有所下降。那么,当2010年经济开始回暖以后,你能预测这一数字将达到多少吗?
2009,搜索引擎成网民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媒介
DCCI 2010 Netmonitor网络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搜索引擎行业月均到达率高达97.6%,已成为受众到达最高的网络媒介领域。
而在搜索引擎产业内部,也是狼烟一片。百度到达率(85.4%)、人均搜索次数(53.6次)和人均月不重复搜索关键字数(43.7个)三项指标均居前列,腾讯搜搜三项指标分别为45.1%、7.5、5.9,而谷歌为42.0%、9.0、7.5。接下来,谷歌就算留下来,也不仅要面临百度的打压,也面临腾讯搜搜的直面竞争。
2009,移动互联网仍处市场起步期
2009年年初3G发牌,曾引得国人欢呼声一片。但DCCI的数据表明,平均每两天至少通过手机上网一次的人占移动网民的39.3%,其他近六成用户手机上网的频率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尽管越来越多人习惯通过手机上网,但67.6%用户通过手机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62.4%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简单页面。
由此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初期导入阶段,相比传统互联网, 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用户上网可访问的内容也有待丰富。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后,应该从中找出2010年的规律。毕竟,趋吉避凶的演进,也要在“变易”的大环境下进行。明白了这一点以后,就让我们把2009年的中国互联网,看得更入微一些吧。
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 手机网民去年增长1.2亿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浪科技讯 1月15日下午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京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手机网民达2.33亿,去年一年增长1.2亿。
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去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网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
手机网民年增过亿 网民结构不断优化
经历了多年的迅猛发展,面对2008年接近3亿的网民基数,我国网民规模的增幅已经有所放缓,但整体来看,仍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
尽管增幅放缓,但是我国网络用户的结构却在不断优化。数据显示,我国宽带普及率继续提高,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46亿人,较2008年增长了7600万。此外,农村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同比增长26.3%。
由于3G牌照的颁发,手机上网用户在2009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3070万,占整体网民数量的8%。对此,CNNIC分析师表示,随着3G业务的持续开展,手机上网将成为刺激我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的新增长点。
商务交易类应用增幅达68% 中国互联网市场价值可期待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提高,互联网正在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CNNIC《报告》调查显示,在家和单位上网的网民比例在2009年有了明显的提高,有83.2%的网民选择在家上网,另有30.2%的网民选择在单位上网,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工具的价值正在日益提升。
2009年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甲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但是商务交易类应用增幅“异军突起”,CNNIC《报告》调查显示,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达到了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旅游预订、网络炒股、网上银行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分别增长了77.9%、67.0%、62.3%和45.9%。据CNNIC调查,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2010年网购物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应用正显出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的显著趋势。但是和美国相比,中国网民在互联网应用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美国互联网在网络消费指数上得分几乎是中国的三倍。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我们中国的网络消费增长还有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