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424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8-0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天才网络梦》
《天才网络梦》
《虚拟革命》
《虚拟革命》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虚拟革命》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BBC 虚拟革命》(BBC The Virtual Revolution)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文名BBC 虚拟革命
英文名BBC The Virtual Revolution
资源格式720P
版本全四集/英文字幕
发行时间2010年
制作发行BBC 英国广播公司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简介

IPB Image
【类型】:纪录片
【影片长度】:每集大约60分钟,共4集
【字幕】:英文
【服务器】:常驻TVU服务器
【供源状况&分享时间】:一般每天9:00-23:00
【内容简介】

自发明网络后,20年过去了。本系列探讨了网络带来的深远影响——无论好坏,数字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呢?记者兼大学教师Aleks Krotoski博士走访全球,研究网络改变一切的意义,包括我们如何学习、购物、投票、交友等等。目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上网,本系列探讨了当世界剩下的四分之三的人将要上网时,网络又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呢?

纪录片之家(JLPZJ)倾情奉献!

Twenty years on from the inven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this major new series takes stock of its profound impact – how,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Over four themed episodes that criss-cross the globe, journalist and academic Dr Aleks Krotoski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a phenomenon that is transforming everything, from how we learn to how we shop, vote and make friends. With a quarter of the planet connected so far, this series examines what is in store for the remaining 75 per 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s they come online.

Part 1: The Great Levelling
In the first in this four-part series, Aleks charts the extraordinary rise of blogs, Wikipedia and YouTube, and traces an ongoing clash between the freedom the technology offers us, and our innate human desire to control and profit. Dr Aleks Krotoski looks at how it is reshaping almost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Joined by some of the web's biggest names - including the founders of Facebook, Twitter, Amazon, Apple and Microsoft, and the web's inventor - she explores how far the web has lived up to its early promise.

Part 2: Enemy of the State
Here, Aleks charts how the Web is forging a new brand of politics, both in democracie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Al Gore, Martha Lane Fox, Stephen Fry and Bill Gates, Aleks explores how interactive, unmediated sites like Twitter and YouTube have encouraged direct action and politicised young people in unprecedented numbers. Yet, at the same time, the Web's openness enables hardline states to spy and censor, and extremists to threaten with networks of hate and crippling cyber attacks.

Part 3: The Cost of Free
In the third programme of the series, Aleks gives the lowdown on how,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 commerce has colonised the web - and reveals how web users are paying for what appear to be 'free' sites and services in hidden ways. Joined by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usiness leaders of today's web, including Jeff Bezos (CEO of Amazon), Eric Schmidt (CEO of Google), Chad Hurley (CEO of YouTube), Bill Gates, Martha Lane Fox and Reed Hastings (CEO of Netflix), Aleks traces how busines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uccess, has attempted to make money on the web. She tells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gold rush years of the dotcom bubble and reveals how retailers such as Amazon learned the lessons. She also charts how, out of the ashes, Google forged the business model that has come to dominate today's web, offering a plethora of highly attractive, overtly free web services, including search, maps and video, that are in fact funded through a sophisticated and highly lucrative advertising system which trades on what we users look for. Aleks explores how web advertising is evolving further to become more targeted and relevant to individual consumers. Recommendation engines, pioneered by retailers such as Amazon, are also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between commerce and consumer by marketing future purchases to us based on our previous choices. On the surface, the web appears to have brought about a revolution in convenience. But, as companies start to build up databases on our online habits and preferences, Aleks questions what this may mean for our notions of privacy and personal space in the 21st century.

Part 4: Homo Interneticus
Dr Aleks Krotoski concludes her investigation of how the World Wide Web is transforming almost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Joined by Facebook founder Mark Zuckerberg, Bill Gates, Al Gore and the neuroscientist Susan Greenfield, Aleks examines the popularity of social networks such as Facebook and asks how they are changing our relationships. And, in a ground-breaking tes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Aleks investigates how the Web may be distracting and overloading our brains.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一场虚拟革命:互联网20年编辑本段回目录

BBC西班牙语 科学频道 2010年3月8日

20年前,英国人蒂姆·博纳斯李发明了互联网。“只是因为我自己需要,”他是这么对BBC说的。从那时起,世界不再是以前的世界。

“20年算不了什么……”卡洛斯·贾德尔在他充满深情的探戈曲《回归》中如此唱道。也许20年在世界历史上转瞬即逝,但全球互联网却在这20年间高速发展。

万维网或者说“网络”,改变了全世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很多人毫不犹豫的把网络革命与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对比。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部门,以爆炸性的速度并通过各种形式与网络联系在一起。尽管数字不一,但一些研究估计,约有17亿人,或者说近25%的世界人口,是网络用户。

网络“福特”

网络变得触手可及,引发了一场革命。

网络发展历程有点像20世纪初的汽车工业。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前,汽车已经出现,但直到有人明白将汽车大众化的方式之后,汽车的潜力才显现出来。

亨利·福特设计的T型汽车,使得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能买得起汽车。汽车不再只是单单为了满足当时百万富翁对机械好奇心。

同样,伯纳斯·李发明了互联网(www网络),网络立刻转变为数以百万计人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网络这项于几十年前美国国防部科学家发明,当时连科学家都对它提不起兴致。
互联网把全世界连为一体,在此之前只能通过复杂的计算机代码实现,而今只需轻轻一点。

网络巨人

谷歌是无可争议的网络巨人

像工业时代一样,网络时代也产生了企业巨头。工业时代催生了像洛克菲勒、范德比尔特、卡内基、福特等赫赫有名的企业和人物,网络的发展也催生了网络时代的巨型企业。

也许没有公司能与谷歌媲美,它在网络经济、文化领域的扩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谷歌创始于1996年,两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在听取了导师的建议之后,通过这款搜索引擎迅速占领了互联网搜索市场。用户可以利用谷歌探索几乎无限的互联网世界。2004年,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的这个学术项目的市值就达2亿3000万美元,而今还在继续增长。

谷歌通过搜集网页把分散的网民集合在一起。今天,在广告业、媒体业、商业、甚至是文化界,谷歌都被视为行业巨擘。因此,世界上的一些语言研究机构把“谷歌”吸收为他们语言中的一个动词也有道理。

双刃剑

“打开了一个世界,但又使人产生恐惧。”

像当年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革命既有它的支持者,也有它的批评者。

一方面,网上经济的发展对网下经济有大冲击。由于简单便捷的网络购票网站的出现,数以百计的机票代办机构被取代。亚马逊的扩张使得成千上万的书店倒闭。像如唱片业、报业等拥有完整链条的产业,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由吉米·威尔士领导的维基百科在不断扩张,大大降低了传统百科全书的吸引力。

在文化和政治领域,互联网的作用同样有利有弊。Twitter的创始人艾文·威廉穆斯和比斯·石,已经把Twitter看成在封闭国家帮助抗议活动的一项发明,而一些人也称Twitter为民主的工具。

但是一个人拥有他人没有的话语权,意味着一些被视为不可取甚至是危险的想法,传递给更多人,网络使得这些危害社会的人联系起来。

互联网如同一个城市

网络如同一个城市,有危险的地方,也有神奇之处。——史蒂芬·弗莱,作家

与此同时,在网络社会,人们不分人种、阶级、出生地,而是共同的价值观、爱好和兴趣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然而,很多人抱怨网络使得现实中的社会交际失去意义,最能说明这一点是Facebook,而且,网络上Facebook的数百万用户的隐私受到威胁。

网络同印刷业起到的作用一样,信息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变得多数人触手可及;而且网络比印刷业还要强大,它打开了一扇门,信息来源因此成倍增加。

然而,很多人考虑的是泛滥的色情信息、以及对社会有害的信息,这些信息已经引起人们对未成年的担忧。
由于网络有如此明显的利弊,英国知识分子史蒂芬·弗莱的建议也许是明智的:像现实世界那样,设计虚拟世界。网络如同一个城市,有危险的地方,也有神奇之处。

本周,我们将邀请大家,与我们一同探讨网络20年来产生的影响,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这种改变是永久性的。

BBC纪录片《虚拟革命:大平台》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近在看《BBC 虚拟革命》(BBC The Virtual Revolution),发现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给予我们的很好的启迪,和分享下这个纪录片的字幕,希望你给大家一些想要的东西。本字幕由channx翻译、校对,cnhawkorg编辑。

这是第一部分:《虚拟革命:大平台》。

The Great Levelling

In the first in this four-part series, Aleks charts the extraordinary rise of blogs, Wikipedia and YouTube, and traces an ongoing clash between the freedom the technology offers us, and our innate human desire to control and profit. Dr Aleks Krotoski looks at how it is reshaping almost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Joined by some of the web’s biggest names – including the founders of Facebook, Twitter, Amazon, Apple and Microsoft, and the web’s inventor – she explores how far the web has lived up to its early promise.

非洲, 人类的发源地.不过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怀念过去而是为了未来.非洲已经接入了宽带,网络在这片大陆上成长蔓延,它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加纳的Abiriw小镇是最近加入网络大家庭的.现在我将与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一起旅行.在他发明网络20年后的今天,在数字时代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界线越来越小.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我想网络是与人连接在一起的.全世界有20-25%人的正在使用它,那么剩下的那80%的人呢?
在这个社区中心可能看不出来,但这正是虚拟革命的新领域.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这有点像人们第一次接触到网络.一开始我们不可能一昧谈论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如何才能保证网络
能够到达非洲农村最远的地方?”
但是过去的20年我们创造的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有线数字世界是福是祸呢?如果网络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扎根非洲,那么它将是下一个被数字革命改造的大陆.
不过网络诞生的这20年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对于这里的人的将来又意味着什么?对于还没有与网络连接的世界上的大多数人
又意味着什么?
网络是影响我们一生的技术革命.近20亿的人现在正在线上.作为一名记者,10年来我一直学习网络,为它著述。我见证了它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革.网络创造了难以想象的财富同时也鼓舞了数百万的人为它免费工作.网络挑战权威,政治刺探,挑战前所未有的网络审查.它被指责制造了网络成瘾的一代,同时也打开知识的新领域.在这个系列中,我将会晤所有的开拓者和主要参与者,他们来自Google,Facebook,Twitter,Amazon.他们带来了似乎不可阻挡的开拓文化以及价值观带给我们日常生活巨大的影响.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Co-founder,Microsoft):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方式.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Co-founder,Apple Computer):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Former US Vice President):
它还会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比其他任何工具都更强大的工具.
Fackbook 创始人&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Co-founder & CEO Fackbook):
这个世界就是要保持越来越开放,这里有世界万物的所有信息.
斯蒂芬·弗雷(STEPHEN FRY):
这是惊人的技术,我们应该花一点时间来赞美这力量以及它赐予我们的一切.
这就是网络的故事.但也许还不仅仅如此.这还是一个网络如何重塑我们世界的故事.
我们已经有2个世纪没有看到过同等规模,同等速度的变革了。这一次是网络带来的.蒸汽技术驱动了工业革命.现在网络将成为
下一次伟大革命的先驱.
为什么? 因为它带来了信息,就像蒸汽带来了动力,同等的地位网络允许全球的任何人即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软件,并且这一切近乎免费.
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使用网络.英国每天,有超过3500万人登陆网络.独一无二的数据样本,跟踪了800万人是如何使用网络的.
网络是个花钱的地方,大约1亿英镑1周.英国人是最狂热的网购者?在斯温席(Swansea,威尔斯南部一海港).奥克尼郡(orkney)的柯克沃尔镇(Kirkwall)位列第二.

网络使我们坠入爱河,每个月有500万人使用约会网站.曼彻斯特(Manchester)和伦敦市中心(central London)是在线人数最少的地方.

在网络上我们享受性的愉悦.调查显示有40%的英国男性,浏览过色情网站.访问密度最高的成人站点是Harrogate,Bromley紧随其后.

网络也是我们表达想法的地方.1800百万的人阅读博客.邓弗里斯(Dumfries)最少,伦敦西部(west of London)最多.
网络是一场革命.它被喻为人类最伟大的开拓.网络是一个让我们拥有平等使用,平等话语,平等能力的崭新领域.先驱们为我们铺平了网络思想道路,网络是终极强大的工具。它以思想为包裹,这种在线的思想将带给人们力量.
互联网是一种叛逆.网络上的人们反对等级制度和权威.这些创造了互联网的人,原本就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现在他们将继续在网络上不安定下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由主义者总是会找到一个让他们说出自己想法的完美空间.
网络推开了一条通往自由交流与合作的道路.网络是一部伟大的推土机,当然,这只是它的目标之一.
在这部电影里面, 我想探索开拓的梦想是如何通过网络进行的.它是如何推翻长期以来禁锢在人们思想里面的所有权,价值以及专业知识、它是怎么挑战传统商业模式的。
带着人的本性的网络冲突是如何实现着它的平等承诺,我们的天性本来就是自私和喜欢控制的,这就是冲突,冲突帮我们创造了网络,现在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网络充满了纷杂的,诱惑的,强有力的现象.网络的开放使它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最终极的索取工具。
为了找到答案,我来到了美国教育机构新支柱中的一个.不过, 不是像哈佛,普林斯顿那样的常春藤盟校,这里是新墨西哥州的狄克逊镇,他们正在庆祝劳动节.我来这里是为了会见Einar Kvaran.今天,他正在他的乐队里演奏鼓乐.但是在家里,他可是个安静的潮人.
Einar 是一个杰出网站的成员,他为之而努力。这个网站允许普通人创造异乎寻常的东西.他是维基百科(在线百科全书)
传奇而又多产的贡献者,维基百科正在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源.
EINAR KVARAN(Wikipedia confributor):
当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世界上最疯狂的事情,这最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你怎么可能会想到,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编辑同一篇文章?如何信任它?甚至是文章里的每一个标点?
每个月全球有超过6500百万的人使用维基百科.不仅仅只是访问知识库,你甚至可以写作和编辑.网站的1400百万篇文章都来自匿名贡献者。像Einar这样的人,甚至都不需要正式的资格.
维基百科贡献者EINAR KVARAN(Wikipedia confributor):
我有超过1000篇文章的列表.任何人编辑了这些文章都会出现在我的清单中.如果我不同意别人的编辑, 我就会取消它,如果编辑者不同意我的做法也可以取消.全世界任何人,通过访问电脑编辑这些信息都需要遵循这个前提.
错误的知识会被正确的替代,正确的会被专家通过并由精英保留下去,专家和精英会从群众中慢慢的自下而上的产生.但这挑战了已经存在了数世纪的奖金制,这种依靠群众力量的方式带来了不少口水战.
《与机器对抗:论在电子暴徒时代里如何做真正的人》的作者李·西格(LEE SIEGEL,Author,Against the Machine’):
我鄙视维基百科.我讨厌维基百科.我被维基百科吓到了.我每天都用它.我认为这个网站…方便就是最伟大的奇迹。但是他们为了这个网站能够高效运转已经投入的资金可是实打实的.
斯蒂芬·弗雷(STEPHEN FRY):
我要求每个人都去寻找更好,更快,完美,可用的知识来源。作为普通公民,几乎所有的用途都是你需要的.
网络是如何接纳我们每一个人的维基百科作了一个好榜样.它提供免费的知识,拒绝权威,它能够让普通人在一起重新创造知识.换句话说,它实现了网络之父的开拓梦想.我们必须理解,理解网络的成长,就理解了维基百科。网络植根于一个充满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的文化氛围当中这种氛围可以追溯到40年前:
# There’s something happening here
# What it is ain’t exactly clear… #
开拓在线世界的野心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反文化的核心就是嬉皮士唯心主义?旧金山.
# Stop, children, what’s that sound?
#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
没人知道旧金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开拓就在那里发生了.传统家庭的出路,就是今天幸福的嬉皮士们的发源地。谁破坏了美国的唯物主义曼妙轮廓,是终极武器-爱.
# Stop, hey,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
在一片发酵的田地,一种特别的自由主义哲学开始扎根.插上双翅的思想拒绝受到控制,拒绝法律制度以及审查。那时就已经强调个人自由思想的重要性.
当然反文化的梦想在现实世界中最终会破灭,20世纪70年代,不大可能找到一个让这种思想蓬勃发展的地方.
以前, 计算机只有政府,军队和大集团才拥有不过现在不同了,更小,更便宜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首次掌握在了普通人的手里.
精彩的事情发生了.反文化自由主义者在早期的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个新家.
《门外汉的崇拜:今日的互联网如何扼杀我们的文化和危害我们的经济》(The Cult of the Amateur: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 and Assaulting Our Economy)的作者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Author,The Culf of the Amateur’):
反文化最具体的遗产就是互联网.价值观, 组织,反叛, 抵抗,当然互联网也包含了权威.
一台便宜的计算机就可以让第一批在线社区发展起来.存活时间最长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社区是The Well.
是的,现在它还是叫The Well.
这个社区于1985年就已经在旧金山创立了.如果没有The Well,Facebook, Twitter, MySpace以及所有的网络社区也许都不会存在.
许多人都知道The Well这么个地方,不过他们生活并存在的这个地方并不是真实的,它只是一种信息流.
在The Well上我还遇见了一个叫感恩至死的会员.
The Well上的一些人,我认为是不够聪明的,因为他们只为自己工作.
The Well就是线上的自由主义.除了The Well的创始人-Stewart Brand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影响力可以驱动这种非凡的载体.Stewart Brand曾经出版过反文化圣经“地球目录”.他参与过合法的迷幻药学习,还拿黑豹做了实验.这里就是The Well的发源地,就是这里帮助定义了整个网络世界.
当时, 这个星球上一小部分的人遇到了互联网.The Well让许多人第一次尝到了网络空间的甜头.
是什么感觉呢?在那一刻你肯定有一种想要改变世界的感觉,革命性的交流方式,知识,社区就是你全部的家当?

The Well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Co-founder The Well):

我想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了这场革命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当然并没有人强迫你必须这样做.我想大多数人对此还是非常好奇的。
试试看?你会在这里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我们要做的事情简单到只是一个情景对话。就这么简单,人们在这里交汇。他们既不富裕,也不强大,但是他们充满活力。一个巨大的机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通常我会先看看新闻,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然后再去一个充满争辩的地方.
在办公室吃午饭,我甚至都不愿意出去遛遛.我会登陆到The Well看看我的宠物和我的猫聊聊.
如果今天我感到压力比较大,我会去参加一个奇怪的网络会议,在这里人们什么都可以谈论.
这里也有3-4个不同口味的性话题网络会议,从最粗暴的到最有礼貌的,应有尽有.这里也有真心话网络会议,在这里人们绝对不会讲别人的是非,不管你到底做了什么也不管你承认与否.
人们对The Well的信任为早期的在线世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就是网络对待任何事情的态度.但是对我来说真正加剧了这种挑战权威的态势的是The Well的会员们把这种态度发展成为网络自由的宪章.
这对于创造今天我们熟悉的网络是相当关键的.网络空间上有一个预言家.John Perry Barlow,他是60年代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他的许多自由主义的思想被The Well上的人们拥护,并整理成册.他的出现导致The Well的会员数急速上升.在The Well上可以与感恩至死乐队的人聊天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粉丝蜂拥而至.
60年代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John Perry Barlow:
感恩至死的粉丝们终于可以在最早的网络上交流了.他们都在网上干点什么?仅仅只是与其他人讨论不同的话题而已.
噢, 这就是你所知道的互联网!
Barlow已经开始相信互联网是对传统权威的挑战,信息是免费的,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
60年代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John Perry Barlow:
你没有必要控制别人的想法,当然也没法控制.你也没有必要控制别人想要访问的资源,当然也没法控制.你也没法控制别人想知道什么,剩下的就很简单.
在Barlow的帮助下,一个有影响力的在线自由社区数字前沿基金会(EFF)诞生了.这个社区植根于信念同时Barlow也发表了网络空间独立宣言.
“Governments of the industrial world,you weary giants of flesh and steel, I come from cyberspace.The new home of mind.On behalf of the future,I ask you of the past to leave us alone.You are not welcome among us.You have no sovereignty where we gather.It wasn’t so much as,Let the people go,it was a statement saying,Hey, we’re already gone, dude.”
你应该知道.这是最好的年代,加入我们吧.
“Your legal concepts of property,expression, movement and context do not apply to us.We will create a civilisation of the mind in cyberspace.May it be more humane and fair than the world your governments have made before.”
Barlow的宣言指出自由主义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同时他也相信自由流通的信息可能会面临挑战.
今天全球化的博客,在线日记以及传统的新闻都表明自由表达最显著的革新就是可以很容易的回复一些漫无目的的琐事.全球130百万的博客当中估计有不少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全球讨论方式.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Former US Vice President):
网络允许人们表达自我,获得新的点子,并和其他人一起讨论,反思然后接受那些看起来还不错的点子.那是一种令人兴奋的,革命性的前景.
当然要使用在对的地方,网络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环境.
Ory Okolloh是一名肯尼亚博客,她为公民权利而战.但是很快她就发展出一种令人瞩目的使用网络为现实提供文件约束群众力量的新方式.她的动力来自于2008年肯尼亚选举之后的恐怖暴力事件.
肯尼亚博客Ushahidi创始人Ory Okolloh:
当时, 我必须回家为选举投票.实际上这是我第一次投票.不仅如此,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时刻。期间,我也在我的博客上
领导这场运动.这是一场非常有争议的选举.我想没人会想到这场选举的影响力.
虽然期间也贯穿着选票舞弊指控,但选举的结果是不可争议的.种族暴力在竞争者的支持人群中爆发了.官方媒体试图掩盖
危机的蔓延.
肯尼亚博客Ushahidi创始人Ory Okolloh:
但是人们的信息来自于家庭成员他们把这些信息发给了我也发给了当地人,我意识到我从当地市民了解到的信息根本就没有被官方媒体播出.当我打开电视机时,我到底看到了什么.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清楚的了解这一切,我们在官方媒体看不到的真相还在继续着.
Ory拉了一帮人创建了一个叫Ushahidi的网站.Ushahidi在斯瓦希里文里面的意思是目击者,它允许普通人快速报告流血事件,上传这场动荡的快照.给人们一种声音, 向肯尼亚当局施压让他们采取行动阻止这场暴力事件.
肯尼亚博客Ushahidi创始人Ory Okolloh:
能够引起如此惊人的关注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很快意识到,我们需要这个平台.我们也意识到把这个平台变成一种人人可用的工具是必须的.
在早期的网络上Ushahidi一直提醒着我.对于我来说使用像这样的网站我们就会真正意识到科技的力量以及全世界正在努力改变的
就是这全部的意义.网络史无前例的为数以百计的普通人提供巨大力量的能力必将永载史册.伟大的开拓梦想在这一刻成为现实,唯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打印机的发明.
我现在谈论的这个网络(即万维网)和互联网看起来是一个意思,实则不然.这里的网络是指以网页形式传达的链接和信息,而传输这些信息的基础设施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当时,军队和大学的主机需要通过电话系统联系在一起.电子邮件诞生于1965年,通用标准开始允许文件在多个不同网络之间传输.
但是要想获取信息就非常困难了.用户需要知道文件存储在确切位置然后告诉他们的电脑找到文件, 当然你还要拨号到这台一台电脑.
现代的网络就简单多了,世界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任何存在的东西.
在网站诞生以前,网上冲浪的你被局限在一个小小角落.当然现在你我都知道使用一种简单的语言就可以创建一个网页.网络把存储在全球计算机里的数据连接到了一起.
万维网之父说:
我发明网络,仅仅只是因为我需要它,让人沮丧的是,网络其实并不是真实存在.
网络只是创造了一个人人可用的信息网而已.网络会成为一种开拓科技么?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这里是坐落在日内瓦(Geneva)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简称CERN),离法国(France)边境很近.1954年, 欧洲12国开始了一个合作项目这个项目是撞击原子并揭开微小粒子核心构成的面纱.1980年蒂姆·伯纳斯-李就工作在这里.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这里有让人激动学术氛围,这里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科学家,各式各样的人工作在一起.由于他们不是为同一个公司工作,所以他们不会买相同的软件相同的计算机,他们的计算机五花八门,使用的软件也大相径庭.所以他们的文件都存在不同的系统中.这就导致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与其他人一样获取到同样的信息.你不得不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信息,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
蒂姆·伯纳斯-李决定发明一个新的系统这个系统将把这些五花八门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这个系统很快就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
流行开来.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提交了一份标题看起来有点普通的报告,标题是《信息管理: 建议》.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我还写了一个关于这个想法的备忘录然后就放在那儿了.然后我的上司在报告上方写道, “模糊不清但让人兴奋”.那就是说他可能批准了,我在业余时间做这个项目.
蒂姆·伯纳斯-李创造了让人激动的软件工具,它是革命性的.就是他“模糊不清但让人兴奋”想法创造了万维网.
1991年8月6日,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第一个网站上线了.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我想你们都希望听到这句话吧,我把所有的东西用网线连起来一个硕大的交换机诞生了当我们运行这个交换机的时候,灯光暗了一小会但是马上一切就正常了.伴随着高亢的轰鸣声,网络运行起来了,全世界的人都登陆进来以超文本的方式输入信息, 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所有的超链接在全球扩展开来的力量.我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接着BBC和纽约时代周刊就开始报道这则消息了.这个世界上又有大事发生了,这一次股票市场站到了难以置信的上风口.但是很快我们就关掉了网络.不, 我的意思是, 嗯…也许网络运转的有点匆忙.
接着蒂姆·伯纳斯-李的系统就变成了连接计算机的通用工具.他的这个想法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超文本,超文本就是使用互联网协议连接文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必须确保每个文档都只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或者也可以叫它为URL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 统一资源定位符).第一个网页使用一种通用语言创建这种语言叫做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 超文本标记语言),一个网页可以与其他网页连接无论是何种计算机系统, 也不管它在哪里,都可以.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任何人只要有计算机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广阔无垠的信息.
斯蒂芬·弗雷(STEPHEN FRY)说:
像是开拓了一个新世界.更像是一种民主,全世界的人都联合起来了.太奇妙了,这是距1450年约翰内斯·古滕贝格(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发表古滕贝格圣经和活字印刷术以来最让人激动的非凡发明.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Co-founder,Microsoft)说:
全世界人们联合起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你知道, 我们正在路上.让人们分享信息的时刻到来了.
网页设计能力是一种不需要巨大财富和力量就可以与其他人连接在一起的能力.今天,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连接在一起.就像Kudjo Agbevi,一个加纳的农民.
来自加纳的农民Kudjo Agbevi说:
起初我对互联网的使用一无所知.但是我的便宜把它介绍给我然后教我怎么浏览网页找到我需要的东西.
Kudjo通过网络学习种庄稼更加有效与其他农民相比他就更具竞争力.
来自加纳的农民Kudjo Agbevi说:
我通过互联网寻找商品的价格寻找可以方便买到更加便宜的商品的市场.产品的管理和市场营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世界互联的感受.
但网络可不仅仅是个获取工具.它也是对抗权势的强大结构.网络被设计成人人平等.你不需要任何权限就可以访问网站,
也可以创建一个网站.网络上,没有政府,没有制度,没有法规.这里没有中心,没有控制权.这是最终极的开拓.万维网的诞生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成就了嬉皮士的网格之梦.
小小的发明,  居然冲击了传统观念中的社会秩序何社会等级.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说:
网络最革命性的地方就在于让人非常自由,这里没有太多的约束力.你可以发布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也可以发布任何形式的东西.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切都是在服务器上完成的.无需询问其他人,不强迫注册.
感恩至死乐队的作词者John Perry Barlow说:
对于大部分的西方历史而言,权威的条条框框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上帝在最上面而你在最下面,父亲,教皇,国王,不管你是谁,在哪里都要遵循这些条条框框.突然之间权威作为一个技术问题, 政治问题摆在了你的面前.
当你追寻蒂姆·伯纳斯-李这样的人所有剩下的那些人,就会明白这种理想化的概念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个去中心化,不可控的东西.创造它的理由就是人们反对等级,权威,这不是偶然的.他们创造了他们的理想.
最后一件事就是把网络建设得固若磐石,网络威胁社会和20世纪的经济体制.它是自由的馈赠.
斯蒂芬·弗雷(STEPHEN FRY)说:
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的东西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但是他本人并未因此而获利,我想我们应该赞美他,赞美他的智慧,赞美万维网。因为是他创造了万维网,因为是他让万维网免费为我们所用.从这点上来讲,这是真正的开源.那些从万维网获得欢乐和财富的人应当每天都感谢蒂姆·伯纳斯-李。为他的无私和慷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We think》的作者李德彼特(CHARLES LEADBEATER,Author,’We-think”)说:
如果你喜欢,蒂姆还为万维网创造了一整套有用的工具对于赐予世界的这一切。他说,”虽然我发明了这套工具,”但是用它们干什么我却不是很清楚,我希望看到你们有所作为.”赐予要比使用简单点的多,他开启了社会与文化巨大革新的进程.
网络的成功之处在于唤醒了一大批人.网络是一个创意空间,人们可以平等参加,受到平等的对待,通过完全不同的模式网络更擅长的也许不仅仅是分享而是买卖.周而复始的技术革命和反文化革命至今仍影响着网络.
要理解这场冲突的本质,就要追溯到过去.1975年, 平克 弗洛伊德(英国摇滚乐队)还在玩无线电,大白鲨还只出现在电影里面, 越南战争也刚刚结束.在这一年一个叫比尔·盖茨的哈佛辍学生来到了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盖茨来新墨西哥州是给一家叫MITS的小公司打工.
30年前,MITS的很多大客户都是业余火箭爱好者.
我们想要做的可不只是发射火箭,我们还想把火箭回收回来。这家小公司生产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仪器包这些仪器可以获取数据,就像现在插个优盘到计算机上读取数据那样.
MITS很快就转向生产更加先进的电子产品,它生产了最早的个人可以负担得起的计算机家用电脑,Altair 8800诞生了,MITS还帮助人们熟练掌握它个人电脑的诞生对于今天的网络世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Co-founder,Microsoft)说:
个人电脑是网络的基石。你可以使用这些数以万计的个人电脑干任何你想干的事情.
比尔·盖茨还为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那时他就发现软件可以挣大钱,不过那时大多数个人电脑用户还热衷于获得免费的软件.
盖茨终结了美国西海岸的计算机平衡。我记得这家伙的,现在我们都在买卖软件了,我记得这个家伙穿了一套西装到处宣扬,嘿!你不应该随便分发软件,你应该从软件开发者那里付费购买.我们都嘲笑他.
你呢? 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现在他发了大财了!
盖茨为Altair电脑里安装的软件都设置了版权.所以,当他发现加利福尼亚的自制计算机俱乐部的家伙们分发盗版软件的时候,他就相当愤怒了.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Co-founder,Apple Computer)说:
现在我们知道了图书馆俱乐部里的每个磁带拷贝都是买来的,所以购买吧.俱乐部的某个人借了某个磁带2个星期.当他还回来的时候,也许已经复制了4份了.比尔·盖茨寄给我们一封信, 所有这一切结束了,版权来了,你不可以复制软件,因为这是自然而然的。嘿!想用你就必须付费.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Co-founder,Microsoft)说:
当我们创立微软的时候仍然有人复制带有BASIC程序的磁带,我在信里说,嘿!如果有人付费,我们会生产更多的软件.有些东西必须是免费的,而有些东西必须付费.
20年后的今天,盖茨和微软将重返网络战线.万维网上的软件再次免费分发。因为蒂姆·伯纳斯-李, 这个早期的领路人,坚信网络上的一切都必须是免费的.而对比尔·盖茨, 和像他那样的人来说,本世纪最大的商机来了.
《Lift,lnc》作者Douglas Rushkoff说:
在早期的网上生意与传统行业完全不一样.在网上做生意是另外一种体验,花钱赚吆喝的买卖,真的很难想象.当商业遇到互联网,游戏的规则就成了把吆喝声变成钱.
在有万维网之前, 互联网被公共机构管理着,商业化是绝对禁止的.一直到1994年这种情况才改变,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为了互联网的精神开战了.1995年这种冲突更加激化了,当时微软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这款网页浏览器打败了所有的竞争者.微软与计算机制造商达成协议在所有的销售的个人电脑中预装IE.从无到有, 微软占据了90%的浏览器市场.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Co-founder,Microsoft)说:
嘿, 这就是软件.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
只有政府采取法律行为才能阻止完全的垄断,冒进的网络居然变成了宣传微软品牌的工具.
政府官员说:
微软成了垄断帝国,它一直为了那些竞争者疲于奔命。微软毁掉了创新限制用户的自由选择.
但这里不只是谈论微软得官司,而是关于网络应该是怎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
我想, 从一开始就有了两种互相竞争的关于网络的游戏规则的观点,一直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其中之一是网络是合作者的家园,
这里所有的信息都是分享的免费的,人们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创作,分享.这种精神深深的嵌入到自制计算机俱乐部那些嬉皮士极客们的心里,这种精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萌芽了.另外一种观点则代表了,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这一派,等等,你是如何支付贷款?
法律的裁决意味着微软不得不截断它的翅膀.商业思想,在这里蓬勃发展起来了..com的时代到来了,网络的商业化已经成熟了.
但没过多久的平衡力再次转移了.IE的流行, 为网络带来了成千上百的网民,人们开始学习使用网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网络的潜力,我们的潜力,将带来一种特殊的挑战。它将挑战所有权,创造力和权力的传统观念.网络的反商业开拓出新力量的能力
将以令人震惊的新方式再次出现.这将破坏流传了数百年的版权和财产的旧观念.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还在读大学的18岁孩子.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很精彩的。
一开始这只是一个小的项目.虽然许多年后这个创造数亿美元的小项目结束了,但是它子孙后代却还活跃在网络上.
它允许人们在线下载重金属音乐.
他们想起诉13岁到30岁之间所有的人?我可不这么想.
Napster作者肖恩·范宁说:
如果我说我没有在线下载过音乐我想我肯定是在撒谎,不害怕是假的,要知道真的会进监狱的.
音乐产业让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了网络的力量它可以摧毁所有传统的商业模式.
1999年, 肖恩·范宁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叫Napster的小软件.早在大学时期他就有了开发这个软件的想法.
Napster作者肖恩·范宁(Sean Fanning,Co-founder Napster)说:
我和一个喜欢饶舌音乐的室友一起写了这个软件,你知道, 那时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写一个小软件,而这个软件可以让人们分享他们收藏的音乐.
Napster注意到音乐从CD格式转变成像mp3这样的数字格式的好处,那样就会很容易复制和交换全世界的网友就可以非法的分享音乐免费下载,而不再是购买.这个软件收集了所有与之相连的每台计算机里的音乐信息.用户可以搜索这个巨大的数据库,搜寻音乐.当人们利用Napster找音乐的时候,Napster就会连接那台存储了人们所需音乐的那台计算机,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世界各地的盗版音乐就源源不断的来到你的面前.
开拓网络分享的梦想,产生了一个更坏的结果那就是第一次鼓励成千上万的人破坏法律.重金属乐队必将成为音乐产业
最靠不住的的喉舌.他们的音乐是狂野的,混乱的但是处在最顶端的重金属乐队却认为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当粉丝们免费下载音乐的时候,重金属乐队生气了.
重金属乐队成员LARS ULRICH在2000年说:
如果你有免费下载我的音乐的权利,那么我们假设你是一个伐木工,汽修工,或是其他什么职业,然后我也有权利让你过来为我免费伐木,免费帮我修车免费根本就说不通.
Napster作者肖恩·范宁(Sean Fanning,Co-founder Napster)说: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Napster会在这一层面改变音乐产业.
音乐被数字世界强行发行实在让他们头疼.打了两年的官司后,Napster于2001年被强制关闭.但是其他同种类型的更加聪明的服务
取代了它的位置.今天的英国, 娱乐音乐产业已经向95%的网络盗版索赔.非法下载电影, 软件,电影,音乐的总数达到了5.31亿英镑.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Co-founder,Apple Computer)说:
我们的计算机技术让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复制很多东西.这是非常可怕的, 这意味着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拿了就跑的新世界诞生了.也许我们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结束这一切.
网络已威胁到任何一种传统产业,网络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的交易.但是,这戏剧性的转变,还不仅仅是盗窃和盗版行为,网络的出现还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反对权威的开拓思想.设计一个简单网页,就可以快速的几乎不计成本的在全球分享信息,不受转述者,代理商,出版商,报纸编辑的控制.它允许人们直连在一起,让每个人都受到关注,成为明星.在这个勇敢的互联新世界,你不必为其他人而活.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Co-founder,Apple Computer)说:
网络的到来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网络让你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发布你的信息.这个新世界极少数的布道者说,”我可以去这里,也可以去那里,”你被限制了.
现在人们可以使用iphone向其他人发布视频,播客.任何人只要使用计算机作为通信方式,就可以与他们的潜在观众连接.
“用户产生内容”成了这场革命中的创造性术语.估计网络上五分之一的内容是业余爱好者创造的.人类与动物的生活都在这里.最大的发行商之一是YouTube,这个网站允许任何人把视频放到网上.
YouTuBe创始人兼CEO乍得·贺利(CHAD HURLEY,Co-founder & CEO,YouTuBe)说:
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想以前,这样的生存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想这不一定有利于社会和谐。因为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小部分人有了创作内容的权利,也有了传播的权利.
Youtube于2005年上线.现在这个网站每天有1亿次的访问量,它也有了自己的明星.
YouTuBe创始人兼CEO乍得·贺利(CHAD HURLEY,Co-founder & CEO,YouTuBe)说:
我总是告诉他们Youtube是舞台,网民是艺术家.我从来不把我们提供的服务看成是一种应用.我们只是试图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机会.
从表面上看, 像Youtube这样的网站承诺的“五分钟你就成名”刚好证明了网络的推动力.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网络缺少很多经典的革新思想,更多的关于是如何用这个系统进行工作的新的方法.
像Master Shortie这样的人,刚刚获得黑人原创音乐(MOBO)奖,网络是完美的晋级工具.
黑人原创音乐(MOBO)奖获得者Master Shortie:
现在, 你想提升自己的地位,自己开拓市场吧.互联网是如何创造了一条你从未体验过的道路?我认为重点在于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我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提高我的音乐找到制作人发行音乐,开拓市场,我想那就是我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也许网络还充满了,你知道… 它是音乐爱好者的天堂.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线上社区这里充满了崭露头角说唱歌手,歌唱家, 音乐家, 制作人.满载的人挤在一起,一动也不动.
冷静的看看吧,这个用户产生内容,自我提升的世界不仅仅挑战了传统行业,更像是一个觅食地.
在这里新生力量被发现并组合到一起.你可以打破等级,比如音乐买卖的等级.但是最后还要提醒一下,你必须注册一个像美国偶像那样的录音棚.
旧的等级制度还存在着,他们正在争先恐后的适应这一新环境.网络最拿手的就是创造与分享,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是民主化的创造力.仔细研究一下,更令人有趣, 不安的东西,开始出现了.
这就是博客.曾几何时博客只是那些想发出自己声音的人的专利,不过现在博客成了主流.这样的变化告诉我们周而复始的技术革命和反文化革命仍是影响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想见见新媒体的主要参与者.Arianna Huffington喜欢别人把她当成网络民主化最大的倡导者.
Arianna Huffington说:
噢, 我对网络很乐观.我认为网络为数百万的网民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这样人们的交流就不会被任意锁定这是难以置信的.
但是阿里安娜·赫芬顿发布的真实网站看起来更多是为了驯服数百万网民杂乱无章的声音而非拥抱民主.赫芬顿邮报是一个著名的信息聚合网站,它免费整理并过滤网上其它人发布的信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赫芬顿邮报越来越有影响力,它越来越像一份老式报纸.
我觉得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杂乱无章的未来,在那里我们混合了最好的传统媒体,它们准确, 公正, 最好的新媒体,它们透明,即时,有责任心但是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都有平等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的编辑过滤并排查各种意见.这个混乱的未来包括数以百计的声音,但是编辑不会消失,编辑将会比以往更加重要.
网络开拓者希望它可以解放数以百万计的新声音.不过像阿里安娜·赫芬顿这样的人就像是一个新的守门人,试图重建旧的秩序.
我想像阿里安娜·赫芬顿这样的缺乏最基本互联网知识的人终将成为一个符号这就是革命的本质.她是一个有趣的女人,但她就像我的狗那么顽固.
当网络的开拓者不停的谈论网络的永不停息,纷杂, 创造力,事实表明却表明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比如,博客正经历着一场危机.自2002年以来有超过1.3亿的博客活跃在网上,不过现在估计超过90%的博客都已经停止更新了.
这种巨大的变化并不是个案.这是网络的独特性导致的结果.早期的支持者相信没有规则和控制的空间会变得平等很多.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平等的事情正在网络上上演.监管手段的缺乏导致资源不断膨胀喊得越响, 就越有名气, 说话就越有用,就越能把握网络资源的分配,网络空间和现实又有什么区别.
这是第一次为英国的网络流量做精确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少数大型品牌占据了主导.每个月,我们访问Google达3800万次.每3个人就有1个使用Facebook.访问eBay达2100万次.Amazon达1600万次.网络有搜索引擎,有市场, 有书店更妙的是还有社会网络.
我想在公司你也经常访问Google,Youtube这样的网站.新的财富和权力聚集在这里当然主要是来自硅谷的那些精英们.仔细想想你会发现Facebook没有竞争者,这很奇怪.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是由竞争的,本田与丰田竞争,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竞争.这是否证明了,
互联网只是一个充满大公司外交辞令和自由文化的小地方?
互联网是权力最纯粹的表达方式.它更倾向于政治,更倾向于精英阶层.干这些事互联网相当在行.2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向网络靠拢了,可是发明它的却开始担忧起来了.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说:
我开始担忧起网络的中心化控制。在某些国家是政府控制网络,而在其他国家则是大公司控制网络.我想我们必须警醒,整个网络舞台正在变得可怕.
没有新的力量加入网络改变世界的日子将不复存在?网络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平等空间将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力里?这个男人拥有雄心勃勃的改变世界的梦想.我的旅程又回到了起点,再谈谈维基百科.它的创建者希望依靠人民民主的力量释放人类所有的知识.吉米·威尔士是用户产生内容的源头.维基百科打破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层次思想.当有更多人参与就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评价别人高质量的劳动成果比关注别人的各种证书要有用的多.像维基百科那样成长吧,同时它一直努力维系着控制的梦想.采取强制措施,防止网页被篡改.维基百科需要真相,但是也需要监督.我们曾经被批评过于平均主义,现在我们被批评过于精英主义.平等与权利共存,现在一切都很好没有人会再注意到这些.
为了准确性和权威性维基百科的整个系统都在演变,开放与控制并存.编辑可以锁定页面,几千名管理员可以删除错误的内容。12位仲裁委员会对会员的争端作出裁决.当然最上面的则是吉米·威尔士.
事实上与其他制度相比我们更像是英式的.这样说的意思是这里混合了民主,权贵,监督和平衡.
所以你认为这是人性深处精英思想的自然呈现?
嗯,我不太喜欢你提的这个问题.
因为当我们谈论精英和等级的时候,人们也在思考,或者说他们也在思考在这种专制结构中,自己所处的上下位置.而我看到的情况是,社区走到了一起,建立规范和标准,建立处理这些事情的机构.当你说的话被别人斥为毫无建设性,不真实的时候
维基百科至少可以给你点帮助我们可不希望你来找维基百科.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Napster猖獗的盗版行为,博客和Youtube的创作自由,维基百科上的业余选手可以改变世界.网络空间和反文化的革命必将产生大量的追随者.网络也涌入了新的掌门人和新的精英.对我来说真正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网络的本质是否是不平等的,因为它折射了现实世界的不平等和等级制。
你知道有些人必须要担起责任.这就是我在军队所学的,我相信它.有些人必须要担起责任。承担起这套系统所有的正确与错误.新的结构将再次出现.这是一个没有等级之分的新世界.
我认为网络必将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化.有层次,有精英.就像所有的技术革新, 互联网并没有治愈人的孽根性,它是对人性的放大,人性的一切都将在这里展示。
当然我只是谈论网络的开放,免费,自由,以及分散.但是我想这样谈论是错误的,因为至少当你连接国家网络时它是平等的.
对我而言, 最重要的问题是今天网络的理想化开始偏离网络的发展历史.我可不这么想, 因为我相信网络是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一个简单的反思.它会不断的重塑自己通过给予这些使用网络的人强大的力量,每当网络的某个部分被关闭被移植,被控制时,技术革新就会开辟一片新疆界.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空间.没人可以阻止它,但我们确实需要照料好它.
这场虚拟革命是了不得的,挑战与责任并存,同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机遇.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shorer/94011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3715/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虚拟革命》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BBC虚拟革命》,BBC The Virtual Revolution,The Virtual Revolution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