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684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2-09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Snap上市
Snap上市
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功能
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功能
真实版《逃离德黑兰》
真实版《逃离德黑兰》
社交媒体文化症候
社交媒体文化症候
微信十条绑住自媒体
微信十条绑住自媒体
职业社交网站之争
职业社交网站之争
全球女性网民社交智慧
全球女性网民社交智慧
2014年社交媒体五大预言
2014年社交媒体五大预言
社交媒体实况转播叙利亚战争
社交媒体实况转播叙利亚战争
家谱社交
家谱社交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社交网络改变交流方式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社交网络改变交流方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虽然有关社交网络利弊的分析不绝于耳,但社交网络的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流、工作和娱乐方式,而且多数影响 都是积极的。社交网站的飞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关注,因为这些网站使得用户的个人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清晰可见,也更容易量化。

英国《经济学人》:社交网络改变人们交流方式

  社交网络改变人们交流方式 配图

  导读: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虽然有关社交网络利弊的分析不绝于耳,但社交网络的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流、工作和娱乐方式,而且多数影响都是积极的。对于全球互联的新时代而言,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发展现状

  正在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之所以享誉全球,是因为它能够将世界各地的政界和商界领袖联系起来,在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连接。但当与会人员回到自 己家中,即使想要让他们中的少数几个人再次聚到同一个房间里,也非常困难。为了让这些政界和商界领袖能够保持沟通,论坛组织者去年推出了一个测试版的网上 服务,与会者可以在上面发布迷你的个人传记以及其他信息,从而与其他用户构建各种各样的协作小组。这个被称作世界电子社区(World Electronic Community),或WELCOM的在线服务目前却只有约5000名成员。

  但是如果有一家服务能够获得如此崇高的头衔,那一定非Facebook莫属。下个月就将迎来6岁生日的Facebook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 球第二大网站,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的用户总量超过3.5亿,如果将它看成一个国家,将成为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全球第三人口大 国。这并不只是一组引人注目的商业数据,其用户目前每天发送的信息已经超过5500万条,每周分享的各类信息则高达35亿条。随着Facebook的飞速 增长,其触角也已经不再局限于美国市场,目前约有70%的Facebook用户来自美国以外。

  尽管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但仍然有其他很多国际化的社交网络。例如,专注音乐和娱乐领域的MySpace、专注职场人士的 LinkedIn、允许用户发布140个字符短信息的Twitter。按照每月的访客计算,所有这些网站都位列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除此之外,还包括 在印度和巴西市场颇受欢迎的谷歌Orkut以及中国的QQ等。在该榜单之外,各个国家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型社交网络,例如法国的Skyrock、俄罗斯的 VKontakte和韩国的赛我网(Cyworld)。而在一些特殊领域还有很多独特的社交网站,例如专门针对穆斯林世界的Muxlim和科研人员聚集的 ResearchGATE。

  走向主流

  以上的事例说明了网络社区的发展现状。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社区还只是一些极客的聚集地,而且他们通常都使用化名。随着界面易用性的增强以 及隐私控制的措施得当,社交网络逐渐向大众领域扩展,越来越多的人现在都不再担心在网上使用真实身份。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ocre估计,去年 10月,各大社交网站总共吸引了超过8亿名访客。咨询公司Altimeter Group分析师查琳·李(Charlene Li)说:“社交网站最大的成就是将人性引入到原本冷酷而且过于技术化的领域。”

  这些网站的另外一个伟大成就便是将自己打造成了优秀的大众交流工具。只需要在Facebook的个人页面上更新一下,或者发布一条Twitter信 息,用户就可以让自己网络中的好友知道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除此之外,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发送视频、图片以及其他多种内容。硅谷老兵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说:“这代表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能力的一种巨大而永久的变化。”安德森对Facebook、Twitter和Ning都有投资。 Ning为大约200家社交网站提供客户端托管服务。

  世界各地的网民也在熟练地使用这种能力。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估计,自2009年2月以来,网民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已经超过电子邮件,二者之间 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如果按照每个用户在社交网站上所花费的时间计算,澳大利亚人对这类服务最为热衷,其次则是英国和意大利。去年10月,美国社交网站用 户在这类服务上花费的时间达到6小时,几乎是2007年同期的6倍。借助Facebook与好友保持联系,甚至一起玩游戏的用户并不只限于年轻人。各个年 龄段的人都在大量涌入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的飞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关注,因为这些网站使得用户的个人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清晰可见,也更容易量化。它们还成为发布新闻和施加影响力 的重要渠道。由于在孟买恐怖袭击等一些重大事件中能够提供实时更新,而且有大量影视明星、作家甚至王室成员通过该网站发布信息,使得Twitter经常见 诸于各大媒体的头条。在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竞选美国总统并最终获胜的过程中,Twitter和Facebook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寄予厚望

  但是与奥巴马一样,社交网站如今也使得人们对其寄予厚望,并且要努力完成这些愿望。它们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确名副其实,它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创收能力能够对得起投资者给出的高估值。在这一过程中,它们还要确保不会因为追逐利润而侵犯用户的隐私。

  在商业世界中,“企业2.0”(Enterprise 2.0)同样是一个被大肆炒作的概念,这个词被用来描述将社交网络和博客整合到工作场所中的努力。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新的社交网络服务现在可以被用于 商业世界,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Yammer和Chatter就是两个受到追捧的服务。Yammer为用户提供企业版的Twitter服 务,Chatter则是由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商Salesforce.com开发的社交网络服务。

  反对者则认为,所有围绕Twitter、Yammer和Chatter开展的讨论正在制造又一个互联网泡沫。他们认为,即使Facebook这样的 大型社交网络也在为盈利苦苦挣扎,因为多变的网民不会长时间一直呆在一个地方,MySpace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一度是社交网站领域的领导者,但 MySpace却被后来者居上。作为新闻集团旗下的子公司,MySpace去年刚刚更换了CEO,并且裁员45%,希望借此重振旗鼓。批评人士还认为,社 交网络凭借广告获取收入的商业模式存在瑕疵。

  在企业内部,有很多人对工作中使用社交网络的做法提出质疑。招聘公司Robert Half Technology去年对1400名企业首席信息官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十分之一的受访者允许员工全天候随意访问社交网络,多数人都同时封锁了 Facebook和Twitter。企业高管最大的担忧是,社交网络将导致不作为。他们认为,员工会通过这些网站与好友聊天,而不是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 情。部分老板还担心公司会因此泄露敏感信息。

  《经济学人》为此撰写的专题报告将会从细节上审视这些问题。该报告认为,尽管并非每个网站都很繁荣,社交网络仍然比很多批评者所想象的更为稳固,而 且无论规模如何,社交网络技术将为拥抱它的企业创造可观的利益。最后,该报告还认为,在令人振奋的全球互联新时代中,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时代中,思 想和创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迅速。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社交网络改变交流方式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