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传播本拉登死讯途径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5月8日上午消息,本周许多媒体报道了Twitter率先报道美军击毙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消息,而社交网络平台SocialFlow日前发布了一张图片,以视觉形式展现该消息是如何通过Twitter传播的。
引发该消息在Twitter上疯狂传播的中心人物是凯斯·厄本(Keith Urbahn),厄本是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 拉姆斯菲尔德 (Donald Rumsfeld)的一名前参谋长。他在Twitter上说:“一位有声望的人刚刚告诉我,他们干掉了本·拉登,太棒了!”。
SocialFlow称,尽管厄本在政治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知名度并不高,但迅速赢得1000多名粉丝,一分钟内这条消息被转发80次,转发者包括《纽约时报》记者布莱恩·斯特尔特(Brian Stelter)。
厄本的消息被斯特尔特转发后,斯特尔特的5万多名粉丝中有数百名再次转发了该消息或对该消息进行了回复。2分分钟后,有300多人转发了厄本的消息。
SocialFlow最后称:“厄本并不是第一个传播拉登可能被击毙的消息,但他的消息被认为是可信度最高的一条,正是基于此,再加上适当的时机和有社交专业意识的用户,最终导致了这条消息的大爆发。”(李明)
拉登之死体现Twitter新闻传播七阶段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GigaOM今天刊文称,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被击毙的消息引发了Twitter和Facebook用户的大量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微博时代新闻的7种阶段。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当地时间周日晚间,美国政府宣布了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在这起事件中,Facebook和Twitter与真实世界产生互动。尽管这不是第一次,但相对英国王室婚礼和中东地区动荡,本·拉登被击毙是一个更具全球性的事件。
尽管有许多美国人是在周一上午才看到这条新闻,但也有上百万人周日晚间通过Facebook和Twitter获知了这一消息。而尽管有许多人会收看相关的电视新闻,但也有很多人通过白宫网站、半岛电视台网站和CNN网站收看了实时新闻。Twitter表示,在奥巴马相关演说结束之后,Twitter的消息发布速度达到每秒约4000条。
自Twitter上第一条消息出现后,有大量Twitter和Facebook用户发表相关消息,或是等待更进一步的确认信息。这些消息分为7个阶段:
兴奋
在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刚刚发布之后,许多人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表达兴奋之情,并对首先报告这一重大事件感到激动。
质疑
消息发布后,许多人对消息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一些用户开始等待他们信任的新闻来源发布消息,其他人则开始等待美国总统的确认。
求证
许多人希望这条消息是准确的,但同时又担心这是一条虚假消息。于是,他们开始登录半岛电视台网站或纽约时报网站,查看相关的详细报道。
补充
白宫做出了确认后,随后人们开始搜索各类分析、数据以及玩笑。
调侃
在消息得到确认之后,人们开始开各种玩笑,例如申请特殊的域名和Twitter帐户(例如@ghostosama)。与此同时,谷歌地图进行了更新,显示本·拉登被击毙的确切地点。
行动
Facebook等社交网站在这一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开始向好友寻求更多信息,以及了解在纽约Ground Zero等地点是否有集会。人们可以获知这些新闻,并进行一些实际的活动。
分析
这些分析并不在Twitter上,但许多Twitter消息提供了指向博客或报纸的链接。(维金)
由Twitter率先披露拉登死讯浅析网络信息现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日,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本•拉登身上,本•拉登又“被死亡”了吗?不是,本•拉登这次确实死亡了,美国时间1日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至此所有的猜测都烟消云散。
最早披露拉登被击毙的消息来自Twitter,这一消息由凯斯•厄本(Keith Urbahn)披露,他是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 (Donald Rumsfeld)的一名前参谋长。他在Twitter上说:“一位有声望的人刚刚告诉我,他们干掉了奥萨马•本•拉登。太棒了!”。
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在Twitter上发布以后,众多网民相继转发评论,这些评论中既有兴奋、激动,也有对此猜疑的,人们之所以对消息产生质疑,一 是因为之前已经传出过多次本拉登死亡的消息,导致出现狼来了的现象,二是因为当前互联网虚假信息泛滥,网民不敢轻易相信。
前段时间虚假信息如碘盐预防核辐射,钱云会案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大,应引起人们的反思。笔者认为社交类网站谣言不断的主要原因是:Twitter、微博等社交类网站只要是注册用户就可以发表言论,不论真实与否,无需负责任。
除了社交类网站之外,互联网上还充斥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如笔者曾遇到过虚假网站事件,前段时间笔者经常收到齐鲁人才网发来的邮件,让笔者 登陆,可真正打开之后却发现此“齐鲁人才网”非真正的齐鲁人才网。笔者在仔细搜索后发现,原来是某网站冒名模仿了已经进行商标注册过的“齐鲁人才网 www.qlrc.com”,并以相近的网址来混淆众人。此类事件影响比较大的还有真假开心网事件。
因此如何鉴别信息成为了现在网络上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对于社交类的虚假信息,网民完全可以自己甄别出,在接触到不确定的信息后,不要盲目相信, 先查看一下权威网站的报道与评论,便可以分辨出信息的真伪。而对于那些冒牌的虚假网站,个人在警惕这些网站之外,还可以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反应,让国家进 行监督和管理。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法律法规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是随着国家对互联网行业的重视,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会逐步的完善,当前虚假信息泛滥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改善。
拉登之死报道社交网站发挥重要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纽约时报》日前撰文分析了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被击毙的消息是如何一步步公布于众的,这其中社交网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文章全文:
美国白宫通信部主任丹·普费弗(Dan Pfeiffer)于美国东部时间周日晚9:45分(北京时间周一上午9:45)在Twitter上表示:“总统奥巴马将于10点30分发表全国讲话。”与此同时,白宫的记者团也获知了这个信息。
据NBC Nightly News主持人布莱恩·威廉姆斯(Brian Williams)披露,一些记者只收到了一条由三个词语组成的邮件-“去工作”(Get to work)。
美国各大电视台、报纸编辑起初都不知道奥巴马要宣布拉登死讯的消息,这个消息代表了美国反恐十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但是华盛顿的记者立刻就猜疑这个宣布将和拉登有关。
不过这个猜测还没有立即在电视中传播开来,但是它却已经在Twitter等其它社交网站中大肆传播。有关拉登死讯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网络,然后在晚上10:25分,这个消息几乎被确认。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参谋主任凯斯·厄本(Keith Urbahn)在Twitter上说:“一位有声望的人告诉我,他们干掉了奥萨马·本·拉登。太棒了!”。不过他又迅速补充道:“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几分钟后,五角大楼和白宫的匿名人士就通知了记者, ABC、CBS、NBC电视台几乎在同一分钟中断了电视节目插播本拉登的死讯报道,ABC新闻通信记者玛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报道称:“我们绝对听到了政府的欢庆声。”
威廉姆斯表示,当国会工作人员开始打电话时,拉登已死的消息就开始在坊间大范围传播。
奥巴马原定于10:30分的演讲一拖再拖,CNN报道称他正在为自己写演讲稿。到11点时,奥巴马还没有发表演讲,但是这个拉登已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世界。Facebook上每一秒钟就有十几条有关本·拉登的帖子。
奥巴马终于在11点35分确认了本·拉登的死讯,当时媒体们又推测奥巴马是否会出具拉登已死的证据。
一名加利福尼亚Twitter用户表示,包括他们9岁儿子在内的全家都在观看奥巴马的演讲,他的孩子在9.11过后的几个月出生,需要向他解释这个奥萨马·本·拉登到底是谁。(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