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人才缺口60万编辑本段回目录
虽然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还存在不同意见,但新媒体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手机媒体、网络电视台等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让相关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
■ 名词解释
新媒体
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据百度百科)
新媒体人才缺口60万
曾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3到5年内,中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之多。
职酷网职业规划发展专家Vicky说,中国年轻一代对互联网依赖越来越大,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应用,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两类新媒体能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对新媒体的消费越来越多,新媒体市场将从资源扩张变成价值扩大,给用户带来更有价值的内容,而同时,又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将钱花在新媒体上面。因此,整体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前景,有很多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进入该行业,人才的紧缺也由之而生。
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是全球第一,而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2010年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新一轮的整体上升势头。据职酷网后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互联网、计算机类人才新增职位需求为339154个,其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类职位排名前三的是销售类、设计美工类,编辑类,手机软件开发及应用类人才的需求也很大。
据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分析,目前手机媒体人才需求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但增长很快,其中技术开发类和市场推广类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另外,也有很多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向新媒体行业发展。
要有复合型媒体素质
以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及支撑为主要业务的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奇回忆说,公司2007年1月成立时,招人非常困难。“新媒体是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我们当时缺少的主要是技术人才,包括信号处理、计算机处理等人才,而运营类员工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实,到目前为止,这三类人才也很紧缺。”
“目前,我们对新媒体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三方面。”赵建奇说,“除了有网络传输等专业技术外,我们希望招收的人才能有创新意识,因为新媒体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可参照的东西很少,我们需要新媒体人才有创新的勇气,能够捕捉用户的心态,引导用户的潜在需求;此外,我们希望招收复合型人才,他既要懂技术,又能把握市场的动态,了解用户的心态。”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建议,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其次要培养高超的编辑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有效甄别、选择和组织,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资讯。此外,还要训练对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如3G技术,对其不仅要了解,还要会操作。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也认为,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要具有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素养,只有传统的采写、编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等能力。“现在分析能力往往还不被提及,但我认为以后它会受到重视。将来现场采访已经不够了,用新媒体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包括数据库的使用将会变得很重要。”
随着新媒体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许多高校都推出相关专业,并以许多创新的教学方式迎合新媒体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而一些热门留学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院校的新媒体相关专业,也为希望从事这一行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上的选择。
■ 国内高校
现状 新媒体专业与实践基地纷纷兴起
“大概在2000年初国内开始培养新媒体人才。现在像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都有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我们从前年开始到这些大学去招收学生。”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奇说。
记者了解到,现在国内很多大学都建有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或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设有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设有新媒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有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设有新传媒系等等。今年6月,重庆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新媒体学院。
除设有新媒体研究中心或相关专业外,一些高校还以校企或中外合作的模式来培养新媒体人才,如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南开大学与日本索浪株式会社、数字好莱坞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合作开展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深圳大学与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国内首家“新媒体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新华视讯手机电视台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华社手机电视动漫频道;清华大学与德国汉堡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联手,开展面向数字奥运、培养中国广告业策略创意与高端设计人才的战略合作等等。
思考 教学如何与企业需求挂钩
“国内对于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与产业的结合还是不够密切,而且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指向也不是很明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挂钩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赵建奇评价道,“去年我们与深圳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有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我们公司基地实习,师生可以针对一些新媒体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还可以输出给我们,我们也会招收他们的毕业生。除高校外,我们还会与一些培训机构合作,对一些软件人才进行定向培训。”
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思想、知识和方法,而不是一味教授给他们应用性的技能,因为技术总是会落后的,何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又是如此迅速。“我认为教学总是会滞后于发展的,教育也不是技能的对应,我们要教给他们的是怎样自发地进行学习,碰到新的东西后要有学习的能力。”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则表示,新媒体发展很快,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来培养人才,就要颠覆传统的理念,“比如过去的文科不需要实验室,而现在,我们正在探索性地利用实验室来进行教学。”杨溟说,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紧跟业界最新发展的潮流,进行最前沿的研发工作,保持动态的成长。
采写/本报记者 缪晨霞 孔悦 图/CFP
■ 留学通道
英国 媒体公司与大学合作
●Cathy He,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项目经理
根据全球学生留学决策调查,英国的传媒专业一直深受中国学生欢迎。而随着数字媒体、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英国学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比如英国伍斯特大学和胡弗汉顿大学,都在21世纪初就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媒体教学中心,还吸引了3M、BBC等多家媒体公司和大学进行合作。此外,纽卡斯尔大学、伦敦都会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等众多英国大学也开设了数字媒体的讲授式或研究类硕士课程,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同时,又融入了移动传媒、互动系统等媒体新方向和趋势。
从申请情况看,研究生课程的申请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的硕士学位课程要求申请者具备相关专业(媒体研究、广播、新闻、影视、广告)的学士学位。当然,相关工作背景也可以弥补学历的不足,也有一些大学可以接收本科阶段没有传媒专业背景的学生。某些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如广播方向)需要提供个人作品(录音带或稿件)。英语要求一般为IELTS 6.5-7.0分。
【留学建议】
首先,选择你想要从事的媒体方面的职业,如数字媒体、新闻学等;
其次,了解何种课程在国内及英国是最受欢迎的,申请时是否需要相应的学位或工作实习经历等;
第三,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访问包含有这种职业信息的网站及了解更多相关行业;
最后,要了解学位课程还是实用课程更适合自己;如果希望在英国获得相关工作经验,可以考虑三明治课程,或者参考学校是否提供实习的机会等。
美国 新媒体专业分为三类
●乔美华,嘉华世达美国项目部副总监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新闻最发达的美国,创意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极大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对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媒体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形态: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点的数字技术院系,以创意艺术为目的的数字艺术院系,以及以实用工具为需求的数字应用院系。
就申请要求而言,新媒体专业分三类,一类是跟影视传媒相关,申请这些专业的学生需要考托福、雅思或GRE考试,托福要求在90分以上,本科的加权平均分需要在80分以上,本科学传媒专业的学生在申请中比较有竞争力。如果是转专业学生,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也能得到校方的关注。
另一类是跟计算机相关,学生需要相关的计算机背景和数学背景,语言要求托福90分以上,GPA80分以上。
最后一类是跟艺术相关、偏设计类的专业,申请这些专业的学生除了托福、雅思或GRE成绩,还要根据学校要求准备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
【院校链接】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有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学院设有传媒艺术与科学系;
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中心;
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是比较前卫的数字艺术学科。
高薪诱惑成新媒体吸引高端人才主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见习记者 郭钇杉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机遇,已经形成了吸引传统媒体人才的“洼地”。事实上,这些现象背后,其实是新媒体巨大的广告收入和前景,正逐步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
搜狐公司对外宣布原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将于近日正式加盟搜狐,担任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主要负责搜狐视频的内容和媒体业务。刘春的跳槽再次引发了对传统媒体人跳槽新媒体的热议。
据记者了解,刘春的跳槽已经不是个案,2005年开始,各大门户网站进入扩张期的时候,就有过一波传统媒体高管跳槽新媒体的浪潮,现在坐镇三大门户的搜狐主编于威、网易主编李甬、腾讯网主编陈菊红均来自传统媒体。
刘春:从央视辗转凤凰到搜狐
在加入凤凰卫视之前,刘春一直在央视《新闻调查》工作,有“评论部四大才子”之称,其人反应灵敏,对社会问题的新闻挖掘能力极强。
2000年刘春从央视《新闻调查》辞职加入凤凰卫视。2007年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刘春时表示,离开《新闻调查》到凤凰卫视的主要目的是换环境。
从凤凰卫视助理总策划、助理台长、副台长、执行台长等职务到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刘春11年的凤凰生涯即将结束,开始新的媒体的职业生涯,刘春当初可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但这似乎早有暗示。
刘春在200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因为新媒体的冲击,最可悲的不是纸媒体,而是电视媒体。电视媒体的变革远未开始,而新媒体是伴随新体制、新运营模式成长的。电视人仍以为自己站在媒体中心、时代前沿,夜郎自大的幻觉在电视界是普遍的。
有了之前对新媒体的认知,刘春这次加入搜狐就不显得偶然和惊讶。任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的刘春,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力军。
搜狐娱乐传媒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执行官邓晔对媒体表示,选择刘春主要是由于他的自身才能与搜狐视频现有的业务相契合。在她看来,视频业务具有类电视的属性,需要有视频运营的经验,而刘春拥有丰富的电视媒体运营经验,多年来在电视领域的产业积累和媒体创新、管理经验,将更有助于搜狐视频媒体化运作的纵深发展。
搜狐视频有着良好的上市前景,有了刘春的加入,外界普遍猜测,将会大踏步地前进。
李甬:高薪抑或新媒体的魅力
当初网易总裁丁磊给出了一个数字——2004年11月独立访问网易网站的人数高达3900多万,这让当时还是《环球企业家》执行主编的李甬毫不犹豫地从传统媒体进入互联网。3900多万,这个数字激发了李甬的兴奋之情和好奇心,也促使他离开耕耘多年的传统纸媒体,出任网易副总裁、总编辑。
李甬的跳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李甬曾在《工人日报》、《财经》、《南方周末》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当时加入新媒体工作,对李甬和网易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超越。
在李甬加入网易的时候,业内曾流传着李甬的高薪数额,颇被同行妒忌。据媒体报道,李甬得到的许诺是:月薪5万元,每月可执行期权3万元,加上部门奖金总额的 20%,还有充足的办公费用。由此估计,李甬年收入总数将在2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相对于传统媒体还是事业单位的工资来说,一定是有着相当大的诱惑。
如今,出任6年网易副总裁、总编辑的李甬在上个月已经不在兼任总编辑,网易晋升李甬为门户事业部总裁,全面负责门户的销售、市场和内容工作,并兼任网站部总编辑职务。
于威:魅力,来自一颗不蒙尘的心
于威在加入搜狐之前,先后做过书商、办过网站,曾就职于通讯社、杂志等不同媒体。2001年加入经济观察报社,先后负责评论部、要闻部的工作,2004年任总编辑助理。她主创并领导的“观察家”版组,为《经济观察报》提供了具有鲜明风格的内容和独特的影响力。2005年参与创办《生活》杂志,同时兼任《东方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2007年搜狐宣布,于威出任搜狐内容总编辑,全面负责和领导搜狐文字内容的建设、规划和管理。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于威加入搜狐的时候表示,相信于威对新闻的独到见解和独立思考以及在传统媒体数年的宝贵经验,将进一步提升搜狐内容品质和影响力,为网民提供有责任感、高质量的网络新闻,做受人尊敬的网络媒体。
于威加入搜狐以后一步步做到了张朝阳所说的每一点。于威曾对媒体说,在她多年职业生涯中,渐渐地悟出:生命之力就在于心灵。用心灵去触摸,去感受世界,前提是要有一颗不蒙尘的心。微澜下的狂涛,细雨中的风暴,平淡中的奇观,宁静中的惊雷——这些都源自心灵的感应,生命的力量越强大,生活的质量就越高。
业界专家认为,由于传统媒体人才相对过剩,人才的使用率不高,让一部分人才难以更好地发挥价值,所以选择职位变动。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大量的传媒人才,媒体人才流动属于正常现象,加快人才的流动,加快媒体融合,最终受益的还是受众。
对于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来说,几大门户网站的广告收益屡次突破瓶颈,用高薪吸引传媒人才已经是其一大优势,但是与之相对的高薪和高压、高工作量是成对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