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刘墉(1949年2月— ),生于台北,是知名的华人作家。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uyongblog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刘墉,1949年生于台北,号梦然,双鱼座,AB型;祖籍北京,画家,作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现任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专业作家、画家。 刘墉自述: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著有有声书《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飞扬》,《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及华文地区最畅销的励志书《萤窗小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文学经典作品《花痴日记》、《母亲的伤痕》、《杀手正传》、《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处世系列《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①②》、《把话说到心窝里》(合订本)、《不要累死你的爱》以及《刘墉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白云堂画论画法(中英文版)》《成长成功》等文学、艺术作品七十余种。育有一子刘轩(1972年出生)、一女刘倚帆(1989年出生)。夫人毕薇薇。 19岁进入师大美术系,23岁应国立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当代名家画展。25岁参加全国美展,29岁由新闻局及历史博物馆联合推荐赴美讲学。31岁成为纽约圣若望大学的专任驻校艺术家。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在感动别人之前,先感动自己”、“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据台湾最大连锁书店“金石堂”统计,刘墉为十六年来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在绘画方面,刘墉曾应邀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作品有台湾历史博物馆、美国诺克斯维尔市政府、德国亚东博物馆、美国加州工艺博物馆等地收藏。在新闻方面,刘墉制作并主持电视新闻节目“实事论坛”曾获金钟奖;并被台湾的综合电视周刊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在戏剧方面,刘墉曾主演《红鼻子》《武陵人》等多个舞台名剧,并获得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发的金鼎奖。在诗歌方面,刘墉在大学时期即获中国新诗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诗人奖”。 公益事业中的刘墉 在演讲方面,刘墉曾在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举行近百场巡回演讲,并透过义卖有声书,为慈善团体募得台币千万元。他持续不懈地从事公益活动,在台湾义卖画卡、办青少年免费谘尚中心,在大陆举行帮助下岗工人子女征文比赛、捐助两百多个大中学生就学,并捐建希望小学而今已达33所。近十年来,刘墉的足迹遍及两岸及东南亚,经常为公益举行巡回演讲,以他的版税收入帮助数十个台湾慈善群体,并在祖国大陆捐建了38所希望小学。 刘墉年表编辑本段回目录 1949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 1955年入台北市龙安“国名小学”。 1958年父亲刘世骏逝世。 1960年获台北市“教育局”办全市演讲比赛小学组第一名;代表台北市获“教育厅”办全省演讲比赛第三名。 1961年入台北市大同中学夜间部。 1962年家中失火,夷为平地。母子二人于废墟筑一草房以栖身。 1964年入台北成功高中,获全省学生美展教育厅长奖。 1965年获台北市“教育局”办国语竞赛演讲第一名; 因肺病休学,在家自修绘画及诗。师从郭豫伦先生学习素描、水彩。 1966年复学,任《成功青年校刊》编辑及设计。 1968年以第一志愿考取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1971年获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 与师大同学毕薇薇结婚。 主演“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舞台剧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金鼎奖”。 1972年获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教育部”长奖。 “听蜀僧浚弹琴图”由“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此后均应邀) 主演“武陵人”舞台剧。 应聘为成功高中美术教师。 育子刘轩。 1973年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 应聘为中视新闻部记者。 出版萤窗小语第一集。 代表出席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 应“国立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第二届当代名家画展。(此后数届均应邀) 1974年应邀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此后数届均应邀) 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奖助出版萤窗小语第二集。(此后每年或隔年出版一本,至82年共七集) 应“国立历史博物馆”邀请参加中国名家美国巡回。 1975年应邀参加中国名家日本巡回展。 举行首次个展。(此后在国内个展三次。国外至89年共30余次) 1976年制作中视“时事论坛”节目。获金钟奖。 “萤窗小语”由“国防部”选印为国军官兵优良读物。获“国防部”荣誉纪念奖。 与周澄、林千乘、李义弘、涂灿琳合组西窗雅集画会。 1977年出版诗画散文集“萤窗随笔”。 获综合电视周刊选为“最受欢迎电视记者”,旋即辞去中视记者工作。 1978年赴美。 应聘为维州丹维尔美术馆艺术家,并于全美各地展出。 应聘为中视驻美代表。 1979年入纽约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版译作“死后的世界”。 1980年出版与西泠教授合著之“牡丹芍药画谱”。 应聘为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教授。 1982年离台4年后首次返国。 出版“春之烦”。 出版诗画、散文、小说集“真正的宁静”。 1983年出版“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1984年出版“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幽默散文集“小生大盖”由皇冠杂志社出版。 1985年出版“翎毛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 1986年出版“点一盏心灯”散文集。 出版“唐诗句典”。 出版小说散文集“姜花”。 应聘为全美水墨画协会年展主审。 1987年出版“白云堂画论画法”。(中英文版) 1988年出版“林玉山画论画法”。(中英文版) 1989年出版小说散文集“四情”。 出版散文集“超越自己”。 育女刘倚帆。 出版“刘墉画集”。 1990年再赴大陆黄山写生。移居纽约长岛。 应广电基金邀请返台,为制作“中国文明的精神专辑”进行评估。 应有熊氏艺术中心邀请举行“黄山归来”个展。 1991年向圣若望大学请假三年。 应财团法人广播电视发展基金邀请返台,“中国文明的精神专辑”脚本编撰工作。 成立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携子刘轩赴中国大陆考察研究。 1992年画作入藏纽约保华文化中心。三赴大陆考察研究。 “中国文明的精神”编撰工作完成。 1993年应邀参加中正纪念堂中正画廊开幕“当代名家国画油画大展”。 携子刘轩参加“永不遗忘的心情”活动,为台南瑞复益智中心募款。 当选中国美术协会理事。 简体字版《萤窗小语》一二三集。《点一盏心灯》、《四情》。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由北京友谊出版社出版。赴英法瑞德比写生。 1994年辞圣若望大学教职。 义卖与刘轩合作完成之《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有声书,为台南德兰启智中心募款。 与刘轩展开“从无声的爱到有声的爱”募款活动。 获台南市长施治明颁“台南市钥”。 赴挪威写生。 成立水云斋青少年免费谘商中心 简体字版《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及 《萤窗小语)四、五、六、七集由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 1995年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邀请,前往吉隆坡、新山、双溪大年为侨社义讲。 应邀(兔审查)参加全国美展。 简体字版《人生的真相》、《冷眼看人生》、《冲破人生的冰河》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应统一企业邀请举行全省巡回演讲。 将《在生命中追寻的爱》版税及演讲收入72万元及画卡24万张捐赠 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并举行为残障人义卖募款活动。 赴意大利写生。 义卖有声书《这个叛逆的年代》(马来西亚董总出版。收入作为董总推展侨教之用。) 应马来西亚南洋商报邀请开辟专栏。 1996年当选金石堂“年度风云人物”。《迎向开阔的人生》获选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 义卖有声书《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出版。收入作为伊甸照顾残障人之用。) 授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我不是教你诈》、《迎向开阔的人生》、 《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在生命中追寻的爱)。 应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邀请,前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学校义讲。 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邀请,前往巴生、槟城等地作募款义讲。 应新加坡世界书展邀请,前往新加坡演讲。 将《我不是教你诈②》版税50万元及绘画原作等捐赠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并举行为残障娃娃家庭 社区服务专案募款活动。 担任花旗银行“电话送爱心”为残障小朋友募款活动代言人。 获内政部颁发“特别志愿服务奖章”。 经金石堂统计为十年来台湾最畅销作家。 1997年应中国大陆全国性刊物《中学生月刊》邀请撰写专栏。 稿费捐赠希望工程。 《杀手正传》(摘录)于中国时报连载。 应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邀请,前往沈阳、长春、北京演讲及签名。 并决定将汉大出版诸书之今后全部版税捐赠希望工程。 为盲人制作《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附点字有声书,交爱盲文教基金会赠与有人。 《我不是教你诈①②》由国防部印供官兵阅读。 为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在全马作五场巡回募款演讲。 义卖画卡为美国“美华防癌协会”募款。 录制《在灵魂居住的地方》附点字有声书,交爱盲赠与盲人。 1998年出版《我不是教你诈3》、《对错都是为了爱》。 当选“中国美术协会”理事。 赴九寨沟写生。 1999年出版《做个快乐读书人》、《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捐赠六万张画卡给“美华防癌协会”义卖。 2000年母亲陈淑华病逝于纽约长岛犹太人医院,享年九十二岁。 出版《把话说到心窝里1》、《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 2001年出版《我不是教你诈4》、《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携刘轩应邀赴北京接受中央电视台《聊天》等节目访问并演讲。 2002年出版《把话说到心窝里2》 在四川、贵州续捐建六所希望小学。 当选“中国美术协会”监事。 2009年12月7日,刘墉参加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1],主题是成功育儿经。 2009年12月14日,刘墉再次走进湖南卫视百科全说[2],主题是畅谈说话的艺术。 刘墉[台湾] - 公益事业编辑本段回目录 5月12 日,著名作家刘墉有声图书《在灵魂居住的地方》、《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版税捐赠仪式暨首发式在中国残联机关会议室召开。 著名作家刘墉、WHO(身份)、WHO(身份)及部分残疾人代表参加了图书发布会。 刘墉先生将出版此套有声书所得的全部版税收入50万元人民币悉数捐助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其他慈善公益团体。(残联的WHO)代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接受了捐赠,并回赠给刘墉先生,对刘墉先生的善行义举深表谢意。 据出版该套有声图书的中国盲文出版社社长张伟介绍,刘墉先生曾在国内出版过多部畅销作品,但此次应中国盲文出版社之邀,在祖国大陆推出有声图书尚属首次。此套有声图书系刘墉先生耗多年心血、举数年功力著就,是刘墉先生研精覃思,对人生大彻大悟的智者感言。书中的配乐朗诵CD由刘墉先生朗诵,刘墉先生之子刘轩作曲,刘墉子刘轩、女刘倚帆联合演奏,刘墉先生的太太毕薇薇女士总监统筹,乃刘墉先生举家制作的铭心精品。 此次纯公益项目可以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读”到刘墉的作品,激励他们自强自立,走向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动员全社会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关爱残疾人,热心公益事业;对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创建和谐社会,使正常人与残疾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使全社会成为和谐、安定、美好的大家庭等,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为配合该书的宣传发行,刘墉先生于2005年4月30日抵京,开展了一系列全国助残公益宣传活动。目前已经在北京、保定、无锡、常州、南京、昆明、沈阳等城市进行了演讲和签售活动,截至5月11日,已举办专题演讲8场,五千余人次参加,反响非常热烈。之后刘墉先生还会到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西安、兰州、成都、广州、深圳等地举行演讲和签售等各种宣传活动。 刘墉的著作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艺理论: 《中国绘画的符号》(《幼狮文艺》?1972) 《诗朗诵团体的建立与演出》(联合报1981) 《花卉写生法TheMannerofChineseFlower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3) 《山水写生法TheThousandMountains(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4) 《翎毛花卉写生书TheMannerofChineseBirdandFlower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5) 《唐诗句典(暨分析)》(纽约水云斋?1986) 《白云堂画论书法InsideTheWhiteCloudstudio(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林玉山画论书法TheRealSpiritofNature(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8)(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中国绘画的省思》(专栏系列)(中国时报?1990) 《艺林瑰宝(专栏系列)》(《财富人生杂志》?1990) 《内在的真实与感动》(联合报?1991) 《中国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万字)》(广电基金?1992) 《属于这个大时代的丽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专刊(1995) 画册及录影: 《欧洲艺术巡礼》(中国电视公司播出?1977) 《芍药画谱》(水云斋?1980) 《ThReaITranquility(英文版录影带)》(纽约圣若望大学?1981) 《春之颁(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真正的宁静(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TheMannerofChineseFlowerPainting(英文版录影带)》(纽约海外电视25台播出?1987) 《刘墉画集(中英文版)》(纽约台北水云斋?1989) 《刘墉画卡(全套三十四张))(水云斋?1993?1994?1995?1996?1997) 有声书: 《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刘墉?刘轩演讲专辑)》(台甫德兰启智中心?只供义卖?1994) 《这个叛逆的年代(刘墉演讲专辑)》(马来西亚华侨董事会联合总会?只供义卖?1995) 《在生命中追寻的爱(刘墉演讲专辑)》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只供义卖?1996) 《在灵魂居住的地方》(2005年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附原声朗诵CD) 译作: 《死后的世界(瑞蒙模第原著)》(水云斋?1979) 《颤抖的大地(刘轩原著)》(水云斋?1992) 诗、散文、小说: 《萤窗小语(第一集)》(水云斋?1973) 《萤窗小语(第二集)》(水云斋?1974) 《萤窗小语(第三集)》(水云斋?1975) 《萤窗小语(第四集)》(水云斋?1976) 《萤窗随笔(诗画散文集)》(水云斋?1977) 《萤窗小语(第五集)》(水云斋?1978) 《萤窗小语(第六集)》(水云斋?1979) 《萤窗小语(第七集)》《真正的宁静(诗画散文小说集)》(水云斋?1982) 《小生大盖(幽默文集)》(皇冠?1984) 《点一盏心灯》《姜花》(水云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云斋?1989) 《创造自己》《纽约客谈》(水云斋?1990) 《肯定自己》〈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水云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爱恨一念间》(水云斋?1992) 《冷眼看人生》《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改写?改写?刘轩原著)》《离合悲欢总是缘》(水云斋?1993) 《冲破人生的冰河》《作个飞翔的美梦》《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水云斋?1994) 《我不是教你诈》《迎向开阔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寻的爱》(水云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缘》《抓住心灵的震颤》《我不是教你诈②》(水云斋?1996) 《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杀手正传》《在灵魂居住的地方》(水云斋?1997) 《创造双赢的沟通》(水云斋·1997) 《攀上心中的巅峰》《我不是教你诈3》《对错都是为了爱》(水云斋·1998)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一生能有多少爱》《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面对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水云斋·1999)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爱何必百分百》《把话说到心窝里》《你不可不知的人性2》(水云斋·2000) 《爱又何必矜持》《我不是教你诈4》《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因为年轻所以流浪》(水云斋·2001) 《把话说到心窝里2》《不要累死你的爱》《创造超越的人生》(水云斋·2002)《捕梦网——生命的启示》(超越·2002)《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散文选集·九歌·2002)《拈花惹草》(2002) 《教你幽默到心田》《母亲的伤痕》《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靠自己去成功》《爱不厌诈》(水云斋·2003) 《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爱,因为抓不住》《点燃快乐的炉火》《平凡一点多好》(后两本为《萤窗小语》六七改编)(水云斋·2004) 《花痴日记》《跨一步,就成功》《爱为什么总矛盾》(水云斋·2005) 《以诈止诈》(水云斋·2006) 另外还出版有《藏在故事背後的心灵》(大陆版书名为《不负我心》) 《说话的魅力》 《再试一次就成功》《一生能有多少爱》 《做个积极寻梦的人》 (《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再试一次就成功》为成功三部曲) 《我不是教你诈5》 医疗真实面(水云斋·2007) 《爱要一生的惊艳》《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世说心语2: 刘墉教育秘笈》《世说心语3-刘墉成功秘笈》(接力出版社·2008) 《奋斗书——刘墉父子谈人生》(接力出版社·2009) 《啊啊》(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 《啊啊》的图片 《寻找心灵深处的感动》2011 《寻找心灵深处的感动》图书封面 《人生百忌》 ( 接力出版社: 2012 ) 支持电视节目 中国电视公司益智节目《分秒必争》(播出期间:1971年11月30日至1974年4月5日)。 凤凰卫视中文台谈话节目《世说心语》(播出期间:2008年7月21日~播映中)。采取深入浅出和很生活的方式谈处世、教育、爱情和励志,第一集到第三十六集为处世系列中的“说话篇”。 刘墉之子—刘轩编辑本段回目录 刘轩,一九七二年出生于台北。天秤座。美籍作家刘墉之子,哈佛大学心理学的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作品有《Why not? 给自己一点自由》、《寻找自己》、《颤抖的大地》、《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等。曾任波士顿慈善教育机构Citystep音乐 指导及剑桥 WHRB电台Rhythm 95节目制作主持人。 相对于子之青春勃发,刘墉经验阅历已抵峰值;相对于父之业绩赫赫,刘轩大有青出于蓝之潜质……耀眼的教育经历、前卫的艺术修养以及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使他成为台湾新时尚的代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收藏到:
![]()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