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驱逐CEO梅森:股价收跌24%盘后转涨4%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日凌晨消息,Groupon周四称,该公司已驱逐CEO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任命执行董事长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和副董事长泰德·莱昂西斯(Ted Leonsis)进入新成立的首席执行办公室,将开始寻找新的全职CEO。Groupon周四股价原本暴跌24%,在驱逐CEO的消息传出后,Groupon盘后股价则上涨4%以上。
过去几个月中,投资者一直都期盼Groupon驱逐梅森。Groupon在2011年11月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当时表现强劲,但随后股价一路下跌,原因是投资者怀疑其业务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能否带来长期增长。此外,投资者还怀疑Groupon是否不仅能扩大用户基础,同时又能提高每用户收入。
在宣布驱逐梅森的一天前,Groupon刚刚发布了季度财报,在财报中作出的业绩展望不及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促使投资者担心人们已对Groupon提供的团购交易失去兴趣,且拓展至电子商务领域的努力未能取得回报。
业绩不及预期
Groupon周三发布了201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Groupon第四季度业绩和第一季度业绩展望均不及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周三盘后股价重挫逾27%,市值蒸发近四分之一。在今天的常规交易中,Groupon股价再度暴跌逾24%。
Groupon第四季度净亏损为8110万美元,每股亏损12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也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2011财年第四季度,Groupon净亏损为6540万美元,每股亏损12美分。财经信息供应商FactSet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Groupon第四季度每股收益3美分。
Groupon第四季度营收为6.3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922亿美元增长30%,但略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FactSet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Groupon第四季度营收为接近6.4亿美元。
在整个2012财年,Groupon营收为23.3亿美元,比2011财年的16.1亿美元增长45%;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740万美元,比2011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3.735亿美元减少了3.061亿美元;每股亏损为0.10美元,2011财年每股亏损为1.03美元。
Groupon预计,2013财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6亿美元到6.1亿美元,同比增长0%到9%,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运营利润为-10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3960万美元。FactSet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Groupon第一季度营收为6.468亿美元。
容易复制
Groupon拥有率先进入团购行业的优势,这意味着其品牌认知度和投资者需求较高。但是,Groupon的业务模式很容易复制,因此在2008年该公司推出这项业务以后,许多公司都已复制其模式,进入团购市场,如创业公司LivingSocial以及谷歌和亚马逊等知名公司。
此外,Groupon还面临其他问题,如营销支出较高、庞大的员工基础以及用于计算营收的会计方法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自IPO以来Groupon股价已经下跌了约77%。
根据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修正后的预期,Groupon的EV/EBITDA(企业价值与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的比率)约为20倍。EV/EBITDA倍数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水平较高通常说明高估,较低说明低估。
当日,Groupon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1.45美元,报收于4.53美元,跌幅为24.28%;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6:38(北京时间3月1日5:38)的盘后交易中,Groupon股价上涨0.20美元,至4.73美元,涨幅为4.42%。过去52周,Groupon最高价为19.89美元,最低价为2.60美元。(唐风)
福布斯力挺Groupon创始人梅森:开创团购模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络版今天发表署名克里斯托弗·斯泰纳(Christopher Steiner)的文章称,虽然刚刚离职的Groupon前CEO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及其创造的团购行业屡遭非议,但回顾这家公司过往的发展不难看出,作为创始人,梅森的确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以下为文章全文:
我2007年认识安德鲁·梅森时,Groupon还不存在。梅森当时经营着一家名叫ThePoint的创业公司,专门以某些理由将网民们聚集在一起。梅森信心满满,这成了他今后事业成功的基石。
自从Groupon拒绝了谷歌2010年秋发出的60亿美元收购要约后,梅森便时常在科技行业遭遇非议。有些是嫉妒,有些是对这家年轻企业发自内心的不信任,硅谷的一些人则认为Groupon与当年的Webapp相比没有丝毫创新,它的崛起并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销售(这种成长模式在硅谷不受欢迎)。但Groupon 2011年上市时,梅森遭遇了更多批评,这一次则是来自华尔街分析师和记者。
但很多人所忽视的是,短短两年间,梅森就把Groupon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打造成收入超10亿美元的网络企业。当Groupon最脆弱时,他带领公司击败对手,打造了全世界最值钱的电子邮件列表。
Groupon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出改变,但梅森已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所能做的:他有创新,也有建设。
当年成立最初的Groupon模式时,梅森就已经展现出一个伟大的创始人所应有的创新嗅觉——但由于这是一款营销工具,所以并未得到公平对待。在Groupon出现前,从没有任何东西能给小型地方企业带来如此强大的力量。它或许并不适合所有人,但从我所在的社区的情况来看,的确有很多企业反复参加团购,表明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企业都很适合这种模式。除了创新外,梅森还建设了Groupon。在他和公司董事会拒绝谷歌要约后的两年内,他们加强了平台的地位。
Groupon面临的最常见的一个批评是,它所创造的行业没有门槛,这种观点在硅谷尤为流行。批评者说,你只需要一个网站和一部电话,就能做一家团购企业。曾几何时,Groupon在美国的山寨者多达500家,他们都提供相同的优惠,采用相同的模式。但这些网站现在几乎都已销声匿迹。
作为Groupon最大的对手,LivingSocial最近甚至陷入了更加糟糕的境地,凭借着刚刚获得的1亿美元投资苟延残喘。但Groupon仍在增长。它的电子邮件列表最初是为了方便人们享受本地优惠,但现在却成了一个销售各种商品的高效渠道——Groupon Goods的快速增长便是最好的例子。
梅森离开了,但他留下了全球最强大的电子邮件营销引擎,留下了一张不断增长的利润表,还留下了一张拥有12亿美元现金的资产负债表。这位来自西北的音乐男孩儿从2007年一直飞奔至今,或许,他确实该休息一下了。
回到2007年我与梅森相识之初,他的ThePoint的财务业绩还没有崭露头角。但到2010年夏,当我与梅森聊天时,我看到了令人震惊的画面:在芝加哥河北社区的一个旧仓库里,足足有600人坐在大屏幕前不停敲打着键盘。我知道Groupon干了件漂亮的事情——但我还不知道具体规模。
那一天,安德鲁向我透露,按照当时的速度计算,Groupon年底的营收将突破10亿美元。我知道,当时的股市,没人能对Groupon的营收指手画脚,也没人知道它已经做到这么大。我告诉我们在纽约的编辑,我要以此为题写一篇报道。两周后,梅森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标题是《下一个网络宠儿》。
我们没猜错,梅森的确成了网络行业的下一个宠儿。(书聿)
梅森败走Groupon探因:与魔鬼投资人共舞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The Verge今天刊文称,Groupon上周宣布解雇CEO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而外界对梅森的评价大多为负面。实际上,Groupon另一名履历不佳的创始人埃里克·列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也应当对Groupon当前状况负责。与列夫科夫斯基相比,梅森没有从Groupon得到太多好处,但却承受了大部分指责。评论认为,梅森实际上被耍了。
以下为文章全文:
梅森个性鲜明,常常不愿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事情,同时也经常以幽默来化解紧张气氛。他的辞职信再次体现了这一点。梅森的做法最初令人感觉有趣,但考虑到Groupon的财务状况、运营状况和会计行为,梅森的行事方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不过,作为Groupon这家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公司的代言人,梅森也成为了媒体和Groupon另一名创始人埃里克·列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之间的缓冲带。列夫科夫斯基是Groupon的投资人。而根据他的过往履历,在投资获利并退出之后,他所投资的公司往往会陷入麻烦中。
很多人都知道梅森是谁,他就是Groupon的面孔,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然而,甚至在科技行业投资者之中,也很少有人熟悉列夫科夫斯基。这令人遗憾,因为一旦你熟悉他的过往履历,那么将会非常明了当前Groupon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伪善的商人“列夫科夫斯基”
对列夫科夫斯基最好的一篇报道来自《财富》杂志,这篇报道发布于Groupon上市的几个月之前。根据这篇报道,列夫科夫斯基是一名伪善的商人,是芝加哥“最成功、最知名的互联网创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曾许诺推动实体零售行业的大幅转型的破坏性投资者”。
列夫科夫斯基建立的第一家公司是Brandon Apparel,他自己也承认这家公司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根据他的说法,“我们过度利用了这家公司,最终公司被巨额债务压垮”。列夫科夫斯基坦率地承认了失败,但Brandon Apparel的倒闭过程更是一片混乱。他遭到了银行的起诉,最终需要向银行赔偿1100万美元。他随后又以行为不当对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提起诉讼。Brandon Apparel的前所有者,以及NFL和MLB也起诉了列夫科夫斯基。最终,芝加哥市政府向他借贷,帮助他建设新工厂。
他的下一家公司Starbelly创立于“互联网泡沫”的鼎盛时期。列夫科夫斯基再次获得了巨额投资,这一次主要为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0年1月,Starbelly被以2.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拥有50年历史的Ha Lo,而此时距离Starbelly的创立还不到1年时间。然而到2000年底,Ha Lo由此前一年的盈利转为了亏损6400万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收购Starbelly带来的4800万美元成本。2001年,Ha Lo申请破产,列夫科夫斯基随后再次遭到了一系列起诉。
列夫科夫斯基随后建立的两家公司,包括打印采购服务InnerWorkings和供应链管理服务Echo Global Logistics表明,他的行事方式有所改变。这两家公司都实现了上市,目前仍在继续开展业务。
扶植梅森和Groupon
不过对于Groupon,列夫科夫斯基故态复萌。当他会见梅森时,后者还是一名年轻、志向远大的创业者,正忙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即众筹平台The Point。The Point类似目前的Kickstarter和IndieGoGo。列夫科夫斯基看见了梅森的潜质,给了他数十万美元来发展The Point。然而在几个月之后,列夫科夫斯基变得没有耐心。梅森曾对《芝加哥杂志》表示,列夫科夫斯基“开始催促我,让我指出The Point如何才能赚钱”。最终,The Point转型成为了Groupon,梅森成为了公司CEO,而列夫科夫斯基则是位于幕后,拥有大量股份和投票权的人物。
Groupon随后成为了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公司,在建立17个月之后就获得了10亿美元营收。Groupon的发展再次落入了列夫科夫斯基的旧套路:由海量投资驱动的高增长公司宣称将利用高科技变革传统行业,这里所说的是优惠券和积分卡。
在Groupon上市之前,列夫科夫斯基曾接受彭博社的采访。他表示Groupon将实现“巨额盈利”,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随后要求他收回这一说法。很少有记者对列夫科夫斯基的过往履历提出质疑,大部分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Groupon不可思议的高速增长、以及梅森的笑容之上,而梅森也成为了Groupon这家年轻公司的代言人。
在上市之后,Groupon的表现开始一落千丈。该公司没有实现巨额盈利,反而出现了稳定的亏损。在账面赤字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诉讼也接踵而至。这些诉讼一部分来自自称遭到误导的投资者,一部分来自认为薪水不公平的员工。SEC也被迫评估Groupon采用的不常见会计指标。坏消息纷至沓来,梅森因此饱受批评,而列夫科夫斯基仍躲在幕后。
执掌Groupon大权
在梅森离职之后,列夫科夫斯基将成为Groupon的联席CEO,与副董事长泰德·莱昂西斯(Ted Leonsis)共同管理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列夫科夫斯基最终仍需要面对公众。
与他以往所建立的公司类似,Groupon的运营状况对列夫科夫斯基本人的影响远远小于对其他人的影响。他和他的家人已在Groupon上市之前,在最后一轮风投融资中出售了3.82亿美元的Groupon股份。而在Groupon上市时,内部人士再次出售了公司股票。当时Groupon的市值达到128亿美元。而就在Groupon上市后不久,关于该公司股票增发的消息就再次出现,这将帮助Groupon内部人士再次抛售股票。
在Groupon上市的16个月之内,该公司股价下跌了超过80%。目前,Groupon市值约为30.9亿美元,约为谷歌2010年提出的收购价的一半。Groupon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每股亏损12美分。
在告别信中,梅森表示他将暂时休息,参加“减肥训练营”,随后再开始新的工作。不过当他再次创业时,毫无疑问他已有特定的声誉。他在告别信中表示:“在担任Groupon CEO繁忙而精彩的4年半时间之后,我决定与家人共度更多时间。开个玩笑,我今天被解雇了。如果你们想知道为什么,那么说明你们还没注意到。我们S1表格中存在争议的会计指标,我们的业务表现疲软,过去两个季度我们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而目前股价仅为发行价的1/4,过去1年半中发生的事已经不言自明。作为CEO,我需要负责。”
毫无疑问,梅森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在离开Groupon时,他拥有了巨额财富,并且比大多数人都更加有名。尽管通过Groupon赚到的钱不如列夫科夫斯基,但他做得也不错。在最后一轮风投融资中,梅森出售了约1000万美元的Groupon股票。而在Groupon上市之后,毫无疑问他也抛售了部分股票。因此他被贴上了“不负责任”、“糟糕的CEO”等标签。他的名字将永远与Groupon这家充满争议,被投资者、员工、消费者、商户和媒体所讨厌的公司捆绑在一起。
事情已不能更糟,因为梅森实际上被耍了。与列夫科夫斯基相比,他只得到了很少的好处,但却承受了大部分指责。芝加哥当地媒体指出,梅森拥有Groupon的超过20%投票权。而由于两级的股权结构,列夫科夫斯基持有20%股票,但却拥有28%投票权,他的生意合伙人布拉德·基维尔(Brad Keywell)则拥有另10%投票权。他们两人合伙能很容易压倒梅森。
梅森是一名理想远大的年轻创业者,但却与一名履历不佳的投资人上了同一条船。当船起航之后,梅森已经很难全身而退。(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