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6日小幅上涨报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幅上涨并再创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3年来首次收于4000点以上。
当天公布的楼市数据利好。美国商务部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反映未来新房开工走势的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环比大增6.2%,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势头。另外,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报告显示,9月份,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指数和10大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增长13 .3%,为2006年2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涨0.26点,收于16072.80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涨0.27点,收于1802.75点,涨幅为0.0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23.18点,收于4017.75点,涨幅为0.58%。
纳斯达克重回4000点 评论称互联网如今无泡沫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3年1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今日早盘时重回4000点大关。这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该指数13年后首次重返这一点位。
1999年12月29日,纳指首次收在4000点之上,随之而来的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牛市。互联网股票推动该指数在50个交易日内猛升24.9%,让1999年全年的回报率达到了85.6%。
为期50天的狂欢在2000年3月10日达到了高潮,当天纳斯达克收于史上最高点位,5048.62点。这之后股市一路向下,在2002年点一度跌至1139.90点。
昨日重现?
在周一早盘交易时,纳指攀升至4007.09点,创下2000年9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收盘时未能维持这一点位,回落至4000点之下。
在众人眼中代表高科技板块的纳斯达克,其最近的上涨主要仰仗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网络娱乐服务提供商Netflix等名牌企业。同时,老牌互联网企业亚马逊、雅虎等公司的逆袭,以及社交网络新星Facebook等公司也做出了贡献。
虽然纳指年内已累积上涨32%,且Twitter上市首日便猛涨73%,但这些在财富管理公司HighTower的常务董事德鲁·诺德烈(Drew Nordlicht)看来,并不代表股市重返到了90年代的情形。他认为该指数会缓慢地回升到5000点之上。
“如今的兴奋,不能与往日的喜大普奔相比,”他说。
在1999年,投资者对科技股神魂颠倒,就如同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一样。《时代》杂志将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评为年度人物,媒体大肆渲染“千年虫”的威胁,芯片制造商高通曾创下高达2619%的涨幅。
这并不意味着如今的纳斯达克无法创下新高。只是这一次,它不会再像2000年初那样,疯狂地达到顶峰。
媒体评论称,三大因素会延缓该指数的上涨。首先是不温不火的经济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要更仔细地挑选股票。与1999年时不同,当时的谷歌等公司有真正的盈利模式,而像LinkedIn和Facebook这样的股票,投资者只会在它们真正带来营收时才会进行选择。
其次是投资者的担心仍然存在,经历过互联网泡沫以及Facebook发行灾难的那些人会谨慎行事。第三则在于美联储的政策,削减购债规模会对所有股票产生影响。
理性的市场?
上述观点也得到了比较数据的支撑。《股市观察》的专栏作者马克·赫伯特(Mark Hulbert)认为,今日的股市在各种指标上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以标普指数为例(该指数被普遍认为能代表整个股市的情况),在1999年12月,整个市场的静态市盈率为29.7,而如今则为19.1。“希勒市盈率”即周期调整市盈率在1999年为44.2,目前为24.4。
而从市净率上看,当年的比例为5.1,今年则为2.6。在市销率上,1999年12月时测算结果为2.4,今天为1.6。
不过该作者也指出,考虑到1999年是美国股市估值过高最严重的一个时候,所以并不能因为上述比较就说明当今的股市不存在过高估值。
赫伯特表示,如果要看股市是否有泡沫,还需要在更多指标上进行比较。赫伯特本人并不认为目前股市存在泡沫。(亚比)
纳斯达克突破4000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纳斯达克指数周一开盘突破了4000点关口,创下2000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时期。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第N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提醒着投资者:美股距离泡沫水平越来越近了,或者说,泡沫已经存在了……
美国股市的上窜势头愈演愈烈,周一美股开盘再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14%至1807.29点,道指涨0.18%至16093.41点。
值得一提的是,纳斯达克指数周一开盘突破了4000点关口,创下2000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当时正是互联网泡沫时期。

更重要的是,2000年,美国的债务总规模只有5.7万亿美元,而如今已经达到17.2万亿美元,是那时的三倍多。
此前,对冲基金巨头Kyle Bass曾经警告:“我们都回到了泡沫时期,金融世界里人们总是健忘的,记忆只能维持两年而已。”
而一再上涨的股指让“泡沫恐慌”进一步加剧,上周花旗就通过其模型对市场进行警告市场的“兴奋指数”已经达到2007-08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