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2983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12-3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蓝色森林
蓝色森林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屏奴
屏奴
科技时代的约会
科技时代的约会
脱网一年
脱网一年
数字产品与职业病
数字产品与职业病
自拍
自拍
第一代数码族
第一代数码族
夜店生态圈
夜店生态圈
春节拜年信息格局
春节拜年信息格局
三线城市数字生活
三线城市数字生活
未来的家
未来的家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如今,有很多社会学者都在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毒品,使人们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将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者们呼吁人们尽可能的减少使用互联网,重新走进现实生活,并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对此,国外科技网站TheVerge撰稿人鲍尔·米勒(Paul Miller)就用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们,当一个生活在数字信息时代的人离开了互联网,他的生活将会发生何种变化。鲍尔·米勒(Paul Miller)在经历了一年的脱网生活之后,重返互联网。

他表示,开始脱网最初的几个月,生活出现很大变化,变得更加积极。但随着时间的深入,自我的最恶面显现,好的习惯被抛弃,恶习出现。米勒表示,互联网并不是个人诉求,而是集体互动的产物,不能自己的问题而去责怪互联网或是任何环境。

目录

脱网一年再上线之感悟编辑本段回目录

科技网站TheVerge撰稿人鲍尔·米勒(Paul Miller)在经历了一年的脱网生活之后,重返互联网。他表示,开始脱网最初的几个月,生活出现很大变化,变得更加积极。但随着时间的深入,自我的最恶面显现,好的习惯被抛弃,恶习出现。米勒表示,互联网并不是个人诉求,而是集体互动的产物,不能自己的问题而去责怪互联网或是任何环境。

一名互联网工作者一年脱网生活的感悟

互联网工作者一年脱网感悟:生活变化很大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我错了。

一年前,我告别了网络,那时的我认为,互联网毫无意义可言,降低了我的工作效率,并且“在腐蚀我的灵魂”。

我上次“上网”、“查邮件”或“赞”距今已有一年时间。我竭尽所能保持“断网”状态,正如我所计划的那样。我脱离了互联网。

而现在我想要告诉脱离互联网是如何解决我所有的问题的。我本就应该如此文明。现在,我应该更加的“真实”。更加完美。

虽然现在已经晚上8点,但是我却刚刚起床,我睡了一整天,被8封朋友和同事发给我的语音邮件吵醒。我去咖啡店吃了晚餐,看了一场尼克斯队的比赛,还有两份报纸和一份《纽约客》杂志。现在,我在看《玩具总动员》,并且会时不时的看一眼文档的中光标,希望文档可以自动生成,希望奇迹显现。

在我这一年的“断网之旅”的最后,我并不希望看到自己变成这个样子。

2012年初,当时我26岁,但却倍感疲惫。我希望能够离开现代社会,获得一小会儿清静。不停有新邮件出现的收件箱,如洪水泛滥般的网络信息,完全将我淹没,让我丧失理智。我想要逃脱。

我觉得,互联网对我们人类,或者至少对我而言,是一种反常状态。或许我“添加”过多,导致我无暇处理,又或者我太过鲁莽而不能更好的现实我对互联网的使用。从我12岁时起,我就一直在不间断地在使用互联网,而且自我14岁起,我便开始靠互联网营生。我从一个报童,变成了网页设计师,又在10年内成为了一名科技写手。除了无处不在的连接和无止尽的信息,我完全不了解自己。我在想生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或许,“真正的生活”正在网页浏览器的另一边等着我。

我本来的计划是辞掉工作,搬去父母那里,读书写书,好好享受我的空闲时间。只需要一个动作,我就能够在青年危机到来之前解决所有问题,我会找回真正的鲍尔,远离喧嚣,完善自我。

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The Verge希望我能够有偿“脱网”,我可以留在纽约,分享我的发现,将我的“脱网生活”写出来,为网民们“点缀智慧”。

作为一名科技写手,我的目标是找出这些年来互联网对我的影响。为了弄清互联网,我对其进行了“远距离”研究。我不能只是让自己更加升华,我要帮助所有人提升。只要我们搞清楚互联网是如何服饰我们的,我们最终就能够进行回击。

2012年4月30日晚上11点59分,我拔掉了网线,关掉了路由器,把我的智能手机换成了最简单的一款。这种感觉很好,我觉得自由了。

几个星期之后,我成为了6万名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中的一员,涌进纽约市的花旗球场(Citi Field),听全球最受尊敬的拉比(译者注:犹太人对有学识人的尊称)讲述互联网的危害。在体育场外,我被认认出来了,他当时正谈论着我所写关于离开互联网的一篇文章。他看到我非常兴奋,我选择避开互联网,而原因正如他的宗教信仰对于现代社会所发出的众多警告相同。

“它(指互联网)再重新设置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我们的感官。”一名拉比在集会中说道,“它毁掉了我们的耐心。它让孩子们变成了‘点击机器’”。

那位我在会场外认识的新朋友鼓励我尽可能地利用好我这一年,“停下来,闻闻花香。”

这一切将变得令人惊奇。

我曾有梦

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开始。我确实停了下来,闻到了花香。我的生活充满了意外:现实生活中的会面、飞盘游戏、骑脚踏车还有希腊文学。我的小说已经写了一半,几乎每周会向The Verge交一篇稿件,我完全不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在“脱网生活”刚刚开始的某个月里,我的老板还曾小小的抱怨过我写的太多了,而这种情况以前没有甚至从未出现过。

我不知不觉就瘦了15磅(约7公斤),为此我还去买了新衣服。大家都在说我看起来气色很好,很开心。我的理疗师还曾为此自夸过。

我觉得有些无聊,有些孤单,但是我发现这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在去年8月的时候写道,“正是因为无聊和缺少刺激,才促使我去所以写我真正在意的事,比如写作和与他人相处等。”我很确定,我明白了所有,并且告诉了每一个人。

我的头脑清晰,注意力扩大。在脱网生活的头一两个月,只读10页的奥德赛(The Odyssey,古希腊史诗)对我来说犹如长征,但现在,我可以坐在那里读100页,如果内容不难,而且我真的看入迷了,几百页也不在话下。

我学着去领会那些冗长博文的中心思想。远离互联网文化让我的想法能够像新方向扩展。我感觉有点不一样,有点怪,但是我喜欢。

若没有丢掉智能手机,我不得不在一个困难的环境中与人交往;若没有持续不断的分散注意力,我会不断意识到别人的存在。我再也不能通过Twitter与他人进行互动,我得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他们。我的姐姐一直在尝试跟我谈话,而我则总是一边对着电脑,一边听她说话。而现在,她喜欢我跟她说话的方式。她说我没那么疏远了,更关心她的健康。其实就是说,我不再那么混蛋了。

另外,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有关联,但是看《悲惨世界》的时,我哭了。

这样看起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的假设是正确的。互联网让我远离真实的自我。我要拔掉插头,寻找光明。

重返现实

当我离开互联网时,我期望我的日记中记录内容是这样的:“我今天用了纸质地图,真好玩!”,或者是,“纸质书?是什么东西?”,亦或是,“谁有离线版维基百科借我用用?”但事与愿违。

大多数时候,脱网生活的这一年里,所有的实践性环节都“悄悄的走过,没留下一丝痕迹”。我的方向感帮我在纽约找路,我买纸质地图是为了去其他地方。而且,纸质书的感觉真的很棒,买机票我也不会货比三家,我只需要打电话给达美航空,有什么就买什么。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互联网连接,我所学到的大多数实行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使不是成年累月的上网,你要也知道你的姐姐是有情感的。

不过,最大的改变还是邮寄信件。我有了一个邮政信箱,看到信箱里塞满读者来信的那种愉快地心情,我无法形容。这是实实在在的,是电子卡片无法比拟的。

一个姑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件书写整齐,字体也很可爱。她在信中写道,“谢谢你离开互联网。”这不是辱骂,这是称赞。那封信对我极为重要。

但随后,我感到有些难过,因为我从来不回信。

之后,由于一些原因,去邮局这件事都变成了一项工作。我开始惧怕这些来信,甚至开始憎恨。

结果,一周十几封的来信几乎与一天上百封邮件一样,几乎将我淹没。这与我之前的生活几乎如出一辙。无论我上网与否,读一本好书都还是需要动力,出去和人们闲逛也需要勇气。

到2012年末,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的错误脱网生活方式。我放弃了那些积极的离线习惯,发现了新的离线恶习。我开始转向被动消费和社交恐惧,而不是将无聊和缺少刺激转化为学习和创造。

一年里,我并没有经常骑车,我的飞盘也落满了灰尘,多数时间我不会和人们出去闲逛。沙发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把脚翘在咖啡桌上,玩着视频游戏,听着有声书。我选择了《无主之地 2》(Borderlands 2)和《滑板 3》(Skate 3)这种无脑游戏,脑子里边想着有声书的内容,边漫不经心的打游戏,而有的时候大脑则是空白一片。

需要他人的人

所以,没有互联网,道德选择也没有太大区别。地图和离线购物这种实际的事情,并不难适应。人们总是愿意只因你去正确的方向。但是没有互联网,想要找人就很难了。打电话要比发邮件难得多。发信息,在SanpChat上发照片,或者进行FaceTime通话,这些都要比送某个人回家要容易得多。不过,这些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我最初克服了,只是没有持续很久。

想要说清什么发生了变化,这很难。我想,最初几个月之所以感觉那么好是因为,我觉得我离开了来自互联网的压力。我获得了真实的自由。但是当我停下来回想“我不能使用互联网”时,离线生活就开始变得黯淡无光,而我最糟糕的一面也开始显现。

我会连续几天待在家里不出门。我的手机会没电,谁都找不到我。有时连我的父母都懒得去管我是不是还活着,或者让我我姐姐来公寓看我。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就可以确定我依然活蹦乱跳,方便我与同事进行工作,让我很容易就能够接触到社会。

很多人都在嘲笑“Facebook好友”这个虚概念,但是我要告诉你,“Facebook好友”聊胜于无。

我最好的远距离好友,多年来,我们每周都会通话,但是今年他搬去了中国,自那以后我就没能跟他通话。我在纽约最好的朋友渐渐融入了自己的工作,而我则未能继续维持我们之间的互动。

我感觉,我无法融入生活。

讽刺的是,今年3月,我参加了纽约的一个会议,名为“论网络”(Theorizing the Web)。大会充斥着各种复杂的研究式论文,内容都是关于现实的定义和后数字时代的女权主义等。最开始,我有点自鸣得意,因为我觉得他们只是在纸上谈兵,互联网的定义充斥于万物,而我自己就体验到了生活的不同。

网络理论家纳森·哲根森(Nathan Jurgenson)是大会的组织者之一,我与他交谈时,他指出,虚拟世界中有很多“现实”,而现实生活有很多“虚拟”。当我们打电话或用电脑的时候,我们仍是活生生的人类,占用着时间跟空间。当我们在某个旷野嬉戏,远离电子产品,互联网业仍在影响着我们,比如“我回去的时候是不是该发条推文?”

我的计划是离开互联网,借此找到“真正的”鲍尔,与“真实的”世界接触。但是真实的鲍尔和真实的世界早已与互联网紧紧相连。并不是说没了互联网我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而是说这不是真实的生活。

家庭时间

几个星期前,在我的兄弟被美国空军派往卡塔尔之前,我去科罗拉多州看望了他。他的孩子刚刚出生5个月,名字叫卡西亚(Kacia)。

我与我的兄弟呆了一天,第二天早上便和他一起去了机场。他和妻子孩子吻别的时候,我看呆了。他的离开看起来似乎并不公平,对这些孩子来说,他是个英雄,让他与他们分离6个月,这件事让我厌恶。

我的同事乔丹和史蒂芬和我在科罗拉多见了面,准备一起经历一次公路旅行,返回纽约。在我们离开之前,我花了些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并尽我最大努力帮助我的弟妹,做一个超级舅舅。

不过,我们必须要走了。在回纽约的路上,乔丹和史蒂芬问了我一些关于我自己的问题。“你有没有觉得你对自己太严苛?”是的。“这一年成功吗?”不。“当你重返互联网时,你想做什么?”我想为其他人做点事情。

我所知道的是,我不能因为我的问题,而去责怪互联网或者任何环境。我有太多与离开互联网之前相同的优先事项,比如家庭、朋友、工作和学习。而且,我也不能保证当我重返互联网时,我会继续和他们在一起,说实话,或许不会。但至少我会知道,这并不是互联网的错。我知道谁将为此负责,而谁可以纠正这个错误。

两周后,我会重返互联网。我感觉很失败,我觉得我又一次选择了放弃。但是我知道,互联网才是我的归属。

2013年5月1日凌晨0点

我读了很多的博客、杂志文章和书籍,内容都是描述互联网是如何让我们变得孤独、愚蠢或者又蠢又孤独,而我开始相信这些内容了。我想要找出互联网“对我做了什么”,所以我能够回击。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个体需求,它是我们与他人互动的产物。互联网是人们所在之地。

在科罗拉多州的最后一个下午,我和5岁的侄女坐在一起,尝试向她解释什么是互联网。她从来没有听过“互联网”这个词,但是她用起Skype来却是得心应手。我问她,有没有奇怪为什么我这一年都没有跟她Skype?她说有。“我以为是因为你不想。”她说道。

我眼中含泪,给她画了一张图,告诉她什么是互联网。图里画着由各种线连接在一起的电脑、手机和电视。这些线就是互联网。我画上了我的电脑,画了一根线,然后擦掉了那根线。“我一年没有使用互联网,”我对她说,“但现在我回来了,我又能跟你Skype了。”

当我重回互联网只是,我或许无法得心应手。我或许会浪费时间、分身,或者点错链接。但是,我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阅读、总结或者写一部伟大的美国科幻小说。

但至少,我将重新上线。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脱网一年 一年脱网 一年脱网感悟 脱网一年再上线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一年脱网,一年脱网感悟,脱网一年再上线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