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070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1-2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世界盗版电影大调查
世界盗版电影大调查
思路网被查封
思路网被查封
微软恐吓营销
微软恐吓营销
创新与盗版
创新与盗版
Hackulous关闭
Hackulous关闭
迅雷去盗版化
迅雷去盗版化
六振反盗版计划
六振反盗版计划
版权警告系统
版权警告系统
美国六振警告系统
美国六振警告系统
法国Hodopi法案
法国Hodopi法案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世界盗版电影大调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世界盗版电影大调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名鼎鼎的海盗湾是美国盗版电影爱好者的天堂

当特种部队逮捕胖子黑客时,他主动承认自己经常下载盗版(《变形金刚》第一集剧情)

凤凰网娱乐讯(策划/秦婉 文/红袖添饭、海盗豚、宋点、陀螺凡达可、Lola、李子峘、蔡嘉苓、吃软糖不粘牙) 

月初,迅雷与美国电影协会签署协议,将建立内容识别技术系统,以确保通过迅雷下载的影视作品版权合法,打击美剧与美国电影的非法下载。虽然此举与迅雷欲在美上市不无关系,但从用户角度来说,无疑又少了一个盗版资源获取渠道。

联系到前些日子,“问题”美剧被下架、快播公司被查处、一些网盘开始禁止分享资源,国内的“净网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反盗版、提高版权意识一直是理应倡导的观念,但不可否认,不少中国内地影迷很大程度上要靠网络下载和分享来观看国外的影视剧,这样的观影需求,莫非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网友中就没有共通之处?美国网友难道从不下载盗版资源?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网友又如何呢?

凤凰娱乐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就盗版资源下载一事进行调查,各地记者和网友也对此提供了自己的观察和看法。

【美国篇】

采写/红袖添饭、海盗豚、宋点

——有盗版吗?——有!

部分美国网友、片厂内部人士热衷传播影片资源

首先肯定的是,美国存在盗版,而且程度不轻;否则,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和美国电影协会(MPAA)就不会成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关于美国盗版的形式,和中国一样,以网络为主要载体。以实际物理载体为盗版交易标的的方式,除了在亲朋好友之间承担二次传播功能之外,目前基本上已销声匿迹。而根据美国电影协会委托全球知名的艾意凯咨询公司做的调查,在2005年的时候,有六成以上的盗版是以实物形式(如DVD)进行的。

网络数字形式的盗版传播,又分三种:一对一的网络即时聊天(IRC),多对多的对等网络工具(P2P),以及一对多的文件传输协议(FTP)。从趋势和现在规模来看,IRC和FTP并非美国电影盗版的主要渠道,基于P2P协议的BT才是最大众的盗版及分享方式。

从奥斯卡颁奖季资源的发布情况来看,部分有内部渠道的美国网友,还热衷充当盗版的源头。以BT为形式的盗版传播,甚至在高喊捉贼的各大电影制片厂内部也大量存在。知名BT博客TrorrentFreak的数据分析表明,来自派拉蒙、华纳、索尼、二十世纪福克斯、迪士尼等各大片厂的IP地址用户,公然在上班时间分享、传播受版权保护的影视文件。有趣的是,他们的分享显然不是出于彼此竞争的见不得人的暗招,因为分享对象不受片厂限制,片厂员工对自家影视作品,传播起盗版来一点也不客气。

——大多数美国人下过盗版吗?——下过!

下载盗版资源逐渐被优质付费内容取代

在笔者随机采访的几位美国人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曾经有过下载盗版电影的经历。据那些曾经下载过免费电影资源的人介绍,他们主要是从功能相当于BT种子搜索引擎的网站寻找资源,然后通过相匹配的下载器(如Frostwire和Transmission)进行下载。受访者提到的种子资源网站有大名鼎鼎的海盗湾(Pirate Bay),isoHunt,Demonoid,eztv,TorrentZ,TorrentFreak等,另外还有许多屡次被禁止又以其他域名重生的在线观看网站,比如Alluc,Tube+,movie4k,yify,primewire,crackle等,在Youtube上有时还可以找到一些非英语影片的完整版。据悉,这些网站下载下来的影片质量都不错,电视剧资源基本是从电视机上转录下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受访的美国人都表示,他们现在已经不再下载电影了,上一次下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主要是因为现在美国有了Netflix,Hulu,iTunes,Google Play,亚马逊的即刻视频(amazon instant video),还有各家电视台自己开发的资源平台,他们已经不需要再费力自己去寻找种子资源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付费服务的价格是一般美国家庭可以负担的起的,比如像Netflix的最基本的月套餐仅7.99美元(约50元人民币)。而受访的两位五十岁以上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电脑和互联网都不甚了解,所以从来没有下载过盗版电影或购买过盗版DVD,他们仍然会买票去电影院看电影。

谈到对盗版的态度,几位二三十岁的受访者表示不是很在意,因为他们觉得会去下载盗版的人已经是很少一部分人,基本对票房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他们认为那些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原因而去寻找免费资源的人就算找不到资源,也不会买票进电影院看;而大部分人已经把进影院的体验当作一个习惯,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项特别的活动,是无法替代的。而几位居住在洛杉矶的电影工作者则表示对盗版深恶痛绝,其中一位受访者向笔者透露,他曾经拍过一部小成本的西部片,最后连本都没有收回来,导致他把房子都抵押出去了,但几年后他的朋友居然从网上发现了这部电影的视频,这让他很气愤。

——下载违法吗?——违法!规范虽严但受罚者不多

一妇女非法下载罚金高达百万美元

单纯从逻辑来看,人们是否选择正版,是基于一系列判断如:盗版被抓风险、惩罚严厉程度、正版获得渠道是否廉价方便等。前两项在美国比较复杂,尽管规范严格,但实际查处并宣判的并不多,而且宣判后真正得到贯彻执行的更少。

美国的版权信息中心(The Center for Copyright Information, CCI)于2012年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了它的新版权警报系统(Copyright Alert System)。据CNN称,美国的几大网络运营商AT&T,Cablevision,康卡斯特(Comcast),时代华纳(Time Warner)和威瑞森(Verizon)都已与版权信息中心合作,使用一款被称为MarkMonitor的服务来探寻非法网络活动的IP地址,这些活动和地址会被自动上报给网络运营商,但个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被暴露的。

根据联邦版权法的规定,非法下载媒体内容的惩罚是每个作品750美元到3万美元之间。但这还只是基本规定,法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更改罚金上限。CNN的新闻中曾报道过一位32岁的明尼苏达州妇女被发现非法下载过24首歌,被施以每首歌8万美元的罚款,累积罚金高达190万美元。

不过,这样被重罚的人似乎还是少数,对公众的影响也不算太大,在受访者中,只有一位二十几岁的美国女生谈到害怕下载盗版电影被抓的问题,她在大学住校的时候,有一位同宿舍楼的朋友曾因为非法下载英剧《唐顿庄园》而收到警告。

——对正版的影响大吗?——很难判断!

盗版人群样本调查不足,票房损失无法界定

解决方式:好莱坞目前更多尝试的并不是严厉封杀一切盗版网站平台,而是希望为观众提供更方便的正版选择

那么,美国到底有多少人在网络上参与过传播盗版呢?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监测手段,目前已有数据,基本上都是根据并不很精确的抽样调查而得。前述艾意凯报告中,曾指出美国大学生的盗版行为,占美国电影协会因盗版而造成的总损失的44%,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整个年轻人(16-24岁)团体,在各种调查中都是盗版的主体。不过,这些调查,都没法提供美国盗版人群的实际样本大小。

美国盗版严重程度,也可间接的从被盗对象所受损失来评估。2006年,一项由美国政策创新研究所(IPI)执行的研究表明,盗版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200亿美元,而早前艾意凯估计的损失为每年60亿左右。不过,对这两项研究,很多评论指出其方法论问题不少,比如在界定损失的时候,如何证明“盗版者本有意去看电影,却因为下载了盗版而不贡献票房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即使没有盗版,很大一部分观众也未必会去影院。也就是说,研究所示损失,很可能是不存在的。这种情形,就像指责中国网民的盗版行为损害了好莱坞片厂在中国的票房利益一样——可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本来就无法在中国上映,何来票房损失?也许是基于研究的复杂性,美国电影协会至今没有推出一份更新的盗版报告。

在票房之外,DVD的销售曾经是电影产业的救命良药。然而盗版的出现使得DVD的销售和出租连年走低,搞垮了Blockbuster等一大批实体碟店。然而卡耐基梅隆大学2009年一项研究表明,盗版下载和DVD购买是两个不同的消费者族群,盗版的出现并不直接影响DVD的销量。同时,许多研究都表明,在有方便低价的合法途径时,大多消费者不会选择盗版。电视公司更加方便的电影点播,iTunes,Google Play,Amazon等影视购买出租平台,以及Netflix和Hulu等正版在线观看网站,都是电影产业在探索从盗版手中抢回观众的方式。事实上美国的正版电子影视拷贝销量在2013年第一次超过10亿美元,正版的影视下载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实体碟片销售惨淡的窟窿。

对于让人头疼的盗版,影视行业里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绝命毒师》、《权利的游戏》等一系列话题美剧的主创甚至曾公开表示过感谢盗版。因为盗版资源的零成本,使得许多观众更加容易尝试观看剧集,并更方便在错过电视播放窗口后赶上进度。这一批被盗版引进门的忠实观众此后会为了更好的加入到实时讨论,更方便的观看等等原因而回到正版的观看渠道中,而使得创作者收益。在所有影视公司都在努力挖掘系列电影的金矿时,盗版也使得许多影视产品的品牌价值更加深入人心,使得一些原本被票价等其他原因挡在门外的观众也成为影视粉丝。如何衡量盗版对正版的影响一直都是研究的难题,然而好莱坞目前更多尝试的并不是严厉封杀一切盗版网站平台,而是希望为观众提供更方便的正版选择。

 

  

日本多家网络公司将用断网严惩用户盗版

【欧洲篇】

文/陀螺凡达可、Lola

德国人老实严谨,非法下载将收巨额罚单

正版状况:电影只要存在就找得到正版,不会做任何删减

与美国相比,欧洲多个国家在盗版管制方面的情形不算一致,这也与各国人的民族性格相关。如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的网络盗版就非常强大,而德国人则是出了名的老实、严谨,这使他们在面对盗版问题上不得不持反对态度,专业人士对盗版尤其恨之入骨。

面对网络盗版,很多德国年轻人认为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一件很酷很爽的事儿,但是讨论起版权话题,他们还是会承认不应该这么做。德国15至25岁的年轻人叛逆思想很严重,尝试一切的不可能、不被允许的东西是他们的人生目标,所以在看电影方面也会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目的其实主要是反抗合法。

在德国,看色情片有专门的色情网站,看似可以免费注册登录,但多数是骗局,因为之后有可能会收到天文数字的账单。看院线新片,可以从周边国家的网站下载,这方面做的最凶的就是俄罗斯的盗版网站,幸运的话,电影上映后一周,就会有德文配音,相对高清的版本可以下载(德国人不太喜欢看配字幕的原声电影)。这类网址比较地下,就像买大麻一样,要口口相传才会知道。

笔者在德国生活了十年,在身边的德国人朋友那里,不曾获得任何购买盗版碟或者在网上下载盗版资源的信息。德国是一个网络监控很严密的国家,登录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类型的网站都是自由的,一旦出现了下载,包括不实名注册等类似问题,就会在一周后收到几百欧元的账单,而且完全是无法赖帐的,所以对于德国人来说,与其冒风险,不如再等一个月看正版的配好音的高清碟片。

德国的正版工作做的很完善,电影只要存在就找得到正版,而且不会做任何删减,正版碟根据清晰度不同价格在15-50欧元之间出售,出租也很便宜,大概2-5欧一天。此外,保护版权的协会也很多,多数是电影业内人士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主要工作就是抓盗版,和正版影片的放映权。一部正版电影的放映权其实就几十欧元,而未经许可在公共场所放电影的罚款将会是巨额的,规规矩矩的德国人会觉得得不偿失。

法国人温和宽松,美国大片被盗版更严重

正版状况:法国收费电视台努力引进原片

相比而言,法国就不太严格,除了一天之内下载数十上百部电影,或者分享热门电影资源才可能会引来警方上门之外,一般都不会有问题,甚至在巴黎的一些地铁站内都会出现卖盗版电影DVD的地摊商。

2008年前法国最流行的下载方式是P2P,而如今大多数选择网络盗版的法国人都更倾向于在线观看或网盘下载。法国很多年轻人都会通过这两种途径来下载和观看盗版影视资源,但主要是针对法国不能同步播出的美剧或者其他国家的电视连续剧。不过针对这一点,法国不少收费电视台已经在努力弥补,例如OCS电视台目前已经可以在美国播出的24小时内播出英语原音法语字幕版的《权力的游戏》,这样也就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盗版下载量。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影迷会下载一些法国未发行的电影,例如一些亚洲电影,或者一些美国独立电影等。同样对于一些比美国本土上映日期延迟过久的电影,不少心急的法国影迷也会先下载盗版先睹为快,例如一些奥斯卡热门电影。

整体上来说,比较美剧盗版在年轻人中的流行,法国电影盗版其实算是比较“温和”的了,每周十多部的新片上映量,加上多个电视和网络平台提供的丰富VOD电影点播库,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正版。法国被盗版最严重的一般都是美国大片,或者特别热门的法国电影,所以选择盗版的人大多都是几乎不进电影院的人。就笔者接触的法国中,不少人都是网络盗版下载的“小白”,有什么盗版网站或者用什么软件下载他们都一窍不通,这当然也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高有关。所以如果一部电影会在短期内在法国电影院内上映,想要看这部电影的大多数法国人都是不会选择下载盗版的。

如果说法国电影票房受到网络盗版的冲击相对来说较小,那么DVD发行则是网络盗版的最大受害者。近年来DVD的市场份额持续大降,就算蓝光DVD和VOD点播在最近两年来的成绩节节上升表现喜人,都仍然不能弥补DVD所受到的冲击。

【日本篇】

文/李子峘

——为何日本无盗版?

——电脑技术渣、坚信便宜没好货、可以向中国同学要本国爱情动作片

和想象中一样,日本对于版权的管理比较严格,在日本,盗版对正版的冲击几乎是感受不到的,因为民众有着比较健全的正版消费意识,通过正规手段完全可以满足消费需求。而且,日本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是:便宜没好货,有时候甚至会刻意购买价格更贵的以追求质量。

就笔者所知,日本网友几乎不使用盗版软件和盗版出版物。同样的,日本大学生中,对电脑特别熟悉的人都不及国内多,只会使用office系列的人数并不少,有不少日本人竟然不知道有“居中”这个按键。就拿PS这种在中国已经成为修图代名词的软件来说,在日本通常只有专业人士才会使用。所以,相应的,日本人对于下载盗版的基础——p2p技术的熟悉度和使用度都非常低,更不用提破解软件了。日本也没有大规模的盗版网站,这应该是日本法律对侵害著作权行为打击力度较大的结果。

大部分日本人对盗版不太接受,极端点的还有刻意炫耀自己使用正版软件的。在出版物方面,正版电影的票价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不算很高(约100元人民币左右一张,一个高中生打工两小时可以挣到),而且很多正版内容会附加抽奖活动,奖品很吸引人。此外,日本影像制品的回收出租业务非常发达,以很低廉的价格可以在茑屋书店这样的地方租到正版的出版物制品。

不过,说“日本人完全没人用盗版”可能过于武断。一些知道以关键字“Crack”搜索就能得到破解信息的人,和一些接触过外国人的人还是会用盗版软件和看盗版音像制品的。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若想下载片源,就只能依靠国内网站。身边某些日本小伙伴曾经很激动地向笔者要他们自己国家的爱情动作片的盗版下载,对于这种行为我只能说:收好链接,1024!

【港台篇】

文/蔡嘉苓、吃软糖不粘牙

台湾网友依靠大陆看盗版,若封禁会怨声载道

在台湾,下载盗版片源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网友通常会去论坛下载,最多使用的叫伊莉论坛,网友会将影片制作成avi格式,直接在上面搜索文件名就可以下载,而用得比较多的下载工具是Gogobox,Bt,比特彗星等,基本上都是采取点对点、p2p的方式。若说回七八年前,台湾网友更多用foxy,不用去论坛搜寻,只要在软件上搜片名,就可以下载,载点数越多,下载速度越快。

而当台湾网友找不到某些影片时,很自然地就会到香港或大陆的网站寻找资源,但其实现在很多人不会去下载影片,首先耗费的时间太多,网速没快到3分钟下载一部,另外,大陆有很多视频软件都可以直接看片,下载的需求自然就会减少。

盗版对正版的冲击一定存在,台湾影院每周都有四、五部电影同时上映,而一张蓝光碟也要五六百元,一位非常热爱买dvd收藏的网友喳喳表示,自己8成的片子都是购买正版光碟,但他发现有时候盗版的品质还远远高于正版,“有些盗版商非常专业,他们可能比较了各国的影片画质,例如英国版的画质最棒,他们就会使用该版本,再另外加上中文字幕,这等于集结了各个优势,是否买正版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当然,喳喳承认,电影产业还是需要支持,付钱通过正常渠道来收看影视剧,才能让产业蓬勃发展。但是提到大陆可能会封锁各种盗版网站时,喳喳坦言,这对台湾观众是一大冲击,“很多电影或电视剧台湾不一定有播出与上映,台湾网友都是到大陆的网站来看,如果真的封掉,台湾网友肯定会怨声载道,不知道该去哪边看了。”

香港反盗版法规严格,观众对影院粘性高

在香港,正版是主流。2014年6月,香港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获得了全球反假冒组织办法的2014年度全球反假冒物品大奖的奖项,表扬的就是本港在打击冒牌及盗版活动的杰出成就。香港盗版业不发达的程度,从日常生活就能体现,比如香港KTV里的歌曲又旧又少,是因为版权问题;又比如香港不允许随便下载盗版软件,因为这也是违法行为。

香港相关法规更为严格,社会上和学校中反盗版的宣传做的较好。其中,《版权条例》规定,版权毋须在香港注册,也可受香港《版权条例》保护。侵犯版权有民事负任和刑事负任。在香港输入或输出盗版物品、制造器材作盗版用途等,均属刑事罪行,一经定罪可被判处罚款及监禁。

香港观众整体的正版意识较高,但有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香港青年协会和香港城市大学2013年7月做的一个调查显示,76.6%受访青少年承认曾进行非法下载。

 

(图片来源:2013年7月香港青年协会和香港城市大学《青少年网上罪行研究》)

当然这也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有些香港人完全不看盗版的,几十元的电影票钱对香港市民来说并不高,而且在香港,各类国内外大片都能公映,他们更愿意去影院获取更好的观影体验。

但在贪图便宜的心理下,或者在没有其他正版资源的情况下,有的香港人也会选择看盗版。例如,《来自星星的你》在香港大火的时候,根本没有正规正版渠道可以看,也没有人去指责看盗版这件事。

大多数香港人很现实,正版和盗版同时存在时,则取决于两者价格差距。价格差不多的时候,香港人会考虑多花些钱买正版,比如通过香港有线电视的正版点播功能,40多港元在48小时内可以看一套正版电影,很多人就懒得再去下载,花钱买个心安理得。

香港下载盗版资源方式分三种:第一,本地网站,例如tvboxnow、discuss、uwants等都有影视下载区,有些转帖的也是内地的资源。第二,内地网站,例如快播(被“封杀”之前)、千寻影视、百度影音、风行、迅雷等。第三,直接google片名,搜索到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片源结果,例如直接搜索“xman+torrent”,出来的结果就是xman的bt下载种子,大部分是英语版,还有德语和法语的版本,然后再网上搜索外挂中文字幕就万事大吉了。

而对于盗版与正版的关系则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当一部大片火热上映时,是不大会受到盗版的冲击的,香港市民对影院的粘性较高,盗版对电影票房的冲击不大。在电影上映期间,也不会有清晰盗版出现,一般只是枪版,很多观众都难以忍受这种粗糙的画面和音质。

但对于经典电影正版碟的情况却不会这么乐观。正版碟的价钱较贵,一般一百港元左右(当然有时也会有折扣或捆绑销售),有些人就会上网下载盗版来看。

迅雷反盗版注定是个前奏,未来中国网络世界不利于普通盗版爱好者

点击图片进入:曝迅雷与美方合作 禁美剧和电影非法下载

【众说“迅雷事件”与“反盗版行动”】

覃宏(星美影业总裁):

作为内容生产方,所有电影公司都会旗帜鲜明的反对盗版,国内的版权意识也应该提高,有时候上映之前我们还会找一些黑客公司去封一些盗版网站,做好反盗版的应对工作。

蔡嘉苓(驻港记者、媒体人):

作为影迷和媒体工作者,我认为“反盗版”的初衷是令人赞赏的,有利于版权保护、维护创作者的利益和激发创作者的热情,但实际效果令人堪忧,目前看来清除的只是旧的东西,不太能防止新东西的产生,而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中,旧的去了很快就有新的来,只要网上有对盗版的需求,网络就不太可能完全被净化。所以在打击盗版资源的同时应该开放更多的资源(包括付费资源),鼓励竞争,让影迷可以获取便利的影像资源。

海盗豚(驻美记者):

首先从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反盗版行动”当然是值得大力提倡,并希望力度大到能基本根除伤害电影人利益的一切行为,最终改变国人的观影习惯。但从一个影迷的角度来说,花不花钱不是最首要的问题,资源能不能无障碍地以个人需要的方式得到才是我最关心的。这里说的资源不只是近期上映的电影,还有很久以前的老电影,甚至黑白电影,以及日本、韩国、欧洲甚至南美洲、非洲的电影电视(还要配上中文字幕);原本的电驴和各大BT网站是完全可以满足影迷各种需要的,而且提供的视频质量还特别高,各种格式都有——这些资源如何以合法的方式呈现是眼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味地打击盗版而不提供可靠的合法平台也是对影迷的一种伤害。

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尚且没有艺术院线,而进口片要进影院也有限额,还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机制,所以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电影观众是没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的,即使我们愿意付钱观看也恐怕没有途径。希望尽快可以有能替代盗版片源的高质量观影渠道诞生,届时相信影迷朋友也会举双手欢迎的。

红袖添饭(驻美影评人):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打黄扫非”从来都是个政治概念,其精髓不在于“净网”的结果(这些要净的对象,要真能净,早就净了),而在于让世人了解:谁拥有“净网”的能力?又是谁掌握着“净网”的标准?网之净与不净,看似很直观浅显的物理问题,背后其实是玄之又玄的道德伦理、甚至是意识形态问题——那些就不是我这样愚笨的影迷脑袋所能想清楚的。

悦电影(内地资源帝):

我觉得还是得辩证一点,提倡正版固然是好事,也是趋势,但是对影迷当下的情绪上还是有打击。迅雷作为一个下载工具走在了资源的前面,是跟不上节奏的体现,而且很多网友付费充值了迅雷的会员,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会觉得很不公平。对我们这些传播资源的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网盘的没落,直接影响到了资源本身。刚开始我对“净网行动”持乐观态度,但是如今有点出乎我的预料。

陀螺凡达可(驻法电影人):

我很反对这件事。盗版的危害在于对正版的冲击,但是国内目前根本不能提供90%以上的电影和美剧正版,那么盗版在这个时候,对于影迷来讲,只能是利大于弊。所以如果真的要“反盗版”,那至少得先打开国门,让影迷有选择正版的可能性,否则就是消极行动。我平时也会下载盗版,大多数都是下载美剧,有时也会下载老电影。但是只要能在巴黎电影院看到的电影,我都会尽量去电影看。相信等中国哪天也能像法国这样每周10多部电影的上映量,再来说反盗版的问题吧。

李子峘(驻日记者、电影人):

作为一个普通影迷对此真是喜忧参半,道理上支持正版就是支持创作者的劳动,这是毋庸置疑。但是“净网”之后没得看的话也很惆怅!如果在净网之后依然能下载到正版的各类东西(以付费形式也OK)的话其实比较理想。对于中国网民,特别是电影电视剧爱好者来说,盗版的意义,免费还在其次,这么多年的盗版把大家的眼界和口味都提到了一个很可怕的高度。

日本人整体观影量低,观影风格狭窄,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他们恐怕在日剧上的观影量都不如国内的日剧迷,更不用提美剧了。只有发烧友级的电影爱好者才会有较大的观影量。而在中国,由于有盗版的存在,随便是谁,都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年代,各种风格的有名的没名的作品。像我一样,看美剧又看日剧,既追动画也啃塔可夫斯基,商业实验都收的网友绝对不是少数。这好比一个免费的视觉盛宴,这个便宜占习惯了,一时间要砍掉,岂能说习惯就习惯呢?

小结:对于观影的需求,全世界的人都有相似之处,但区别是,开放的市场里,创作者有权利有机会获得报酬,版权意识相应提高,但在不够开放的市场里,若没有先引进再保护的顺序,让网友去维护那些正版途径看不到的作品的知识产权,恐怕是有些困难的了。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世界盗版电影大调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