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四要素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新资源———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
●创新机构———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
●创新机制———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
●创新环境———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进入21世纪编辑本段回目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正是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而提出的。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战略。“以人为本”其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的创新理念。
创新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既是今天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早在1934年,奥地利共和国出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学家熊彼得(J.A.Schumpter)就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到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又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目前,已经有北京,重庆等城市提出并明确创新型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