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7764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吴佩慈
吴佩慈
汪峰
汪峰
罗大佑
罗大佑
母亲
母亲
故乡
故乡
黄述国
黄述国
《重庆野玫瑰》
《重庆野玫瑰》
《从侧面爱你》
《从侧面爱你》
《锉冰进行曲》
《锉冰进行曲》
《一个人的冬天》
《一个人的冬天》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显示全部]

音乐乐理音乐编辑本段回目录

音乐的发展是没有限制与范围的,但是音乐是有时间性的,所以若只靠口耳相传,难免会有一些差错,久而久之,便无法保持原来乐曲的原味。因此,前人便发明了各种音乐符号,利用这些符号组成了乐谱,后人就可以利用这些谱,演奏出与作者意思相同的音乐,而记录在乐谱上的各种符号及规则,就称为乐理。
  中国古代音乐属于五声音阶体系,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被称为“五声”,即(do)、(re)、(mi)、(sol)、(la)。比较著名的中国古代音乐有《广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等。

音乐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音乐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说法很多。种观点认为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非视觉或其它什么感觉的艺术。把乐音(有时也适当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这种艺术就叫音乐。

音乐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音乐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音乐家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
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音乐家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
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极大量的音乐流派已经发生变化。人种音乐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这些流派起源及发展的学科。

音乐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音乐按照风格、曲目、格式等标准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类为:
拉丁音乐【Latin】
流行音乐POP
MV卡拉ok
影视音乐【Soundtrack】电视原声、电影原声(Movie Soundtrack)
儿歌胎教【Children's】胎教音乐、儿童歌曲
动漫音乐【comic】
民族音乐【Traditional Music】中国民族乐曲、中国民族歌曲、电子乐(Electronic)、欧美民间音乐
音乐教育【Educational】
舞曲【Dance】
节庆音乐【Holiday】
摇滚乐【Rock】英式摇滚(BRITROCK)、朋克/新浪潮(PUNK & NEW WAVE)、先锋/实验器乐、视觉摇滚、另类摇滚(Alternative)、金属乐(METAL)、先锋/民族民谣、Indie
乡村音乐【Country】
古典音乐【Classical】:器乐演奏(Instrument)、成人声乐(Mature Vocals)、童生声乐(CHILDREN VOCALS)、歌剧(OPERA)。
民谣【Folk】
轻音乐【Easy Listening】世界音乐(World)、新世纪音乐(New Age)、自然音乐(Nature Music)
嘻哈/说唱音乐【Hip-Hop&RAP】
宗教音乐【Religious 】
其他类别【other】

音乐四要素编辑本段回目录

【音乐要素】

音乐
音乐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 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1、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2、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旋律: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

音响声音的四要素
音强音高音色波形包络。现将它们的含义分述如下:

音乐

1.音强
音强就是人们在听闻时感到的响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重,轻。它是人耳对声音稳弱的主观评价尺度之一。其客观评价尺度也即物理量测量,是声波振幅。音强与振幅并不完全一致或成正比,在声频范围的低频段相差很大,高频段也有相当的差别。
声频范围也就是人们可以听到的声振动频率范国,为20到20千赫。20赫以下称为次声,20千赫以上称为超声。在声频频率范围内,人耳对中频段1~3千赫的声音最为灵敏,对高、低频段的声音,特别是低频段的声音则比较迟钝。人耳还有一种特征,对很强的声音,感觉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

?音乐
大,或者说同振幅的各频率的声音,听起来响度差不多.但对低声级信号(即很轻的声音),感觉到它的响度与频率关系甚大:对于同样振幅的声音,低、高频段的声音听起来响度比中频段的轻。声音振幅愈小,鸡种现象就愈严重。对1千赫的声音信号,人耳所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X10(负4次方)微巴。微巴是声压的单位,,它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面积上具有1达因压力。电声工作者把这一声压称为声压级的0分贝,通常写为O分贝SPL(SPL是声压级的缩写),正如把0。775伏定为在6OO欧电路中的0分贝一样。不用声压而用以对数表示的“声压级”来表示声音振幅的大小,有明显的好处。这是因为人耳能听闻的声压范围很大,可由2X10(负4次方)微巴到2XlO(负四次方)微巴,相差一千万(1C)倍。对如此大范围的变化,计算很不方便,用声压级表达就比用声压方便多了。另外由于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是非线性的,用对数来计量更接近于人耳的主观特性。当声压级达120分贝SPL时,人将感到痛楚,无法忍受,因此,人听闻的动态范国由0~120分贝SPL,在音乐厅中听乐队演奏,音乐的自然动态范围是多少呢?对大型交响音乐,最响的音乐片段可达115分贝SPL,最弱的音乐片段约为25分贝SPL,因而动态范围可达90分贝。当然,这是很少有的情况。通常交响音乐的动态范围约为50~80分贝,中、小型音乐的动态范国约在40分贝左右,语言的动态范围约在30分贝左右。
因此,要求家用放音设备能够尽可能地再现:
1〕上述音乐或语言的自然声级动态范围。
2〕音乐或语言的自然声压级。对于家庭内常用的放音音量,平均声压级对音乐来说约为86分贝SPL,对语言则约为70分贝SPL左右。

2.音高、

?音乐

音高或称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评价尺度。它的客观评价尺度是声波的频率。和音强与振幅的关系不一样,音高与频率基本上是一致的。当两个声音信号的频率相差一倍时,也即f2=2f1时,则称f2比f1高一个倍频程。音乐中的1(do)与i,正好相差一个倍频程,在音乐学中也称相差一个八度音。在一个八度音内,有12个半音。以1?i八音区为例, 12个半音是:1—#1、#1—2、2一#2、#2一3、3一4、4一#4,#4一5、5一#5、#5一6、6一#6、#6一7、7一i。请注意,这12个音阶的分度基本上是以对数关系来划分的。
各种不同的乐器,当演奏同样的频率的音符时,人们感觉它们的音高相同,这里指的演奏的声音具有同样的基频。但乐器每发一个音,这个音除了具有基频fo,以外,还有与fo成正整数倍关系的谐波。前面说过,每个音的音高感觉由fo决定,而每种乐器的不同各次谐波成分,则决定乐器特有的音色。那么,音乐的自然基频范围是多少呢?乐器中,基音频串范围最宽的是钢琴,由27.5~4136赫。管弦乐交响乐基音范围是30~60OO赫。我国民族乐器的基音范围则为50~4500赫。 顺便介绍一下,现代电声学研究说明,乐音的自然频率范围已经超出20~20000赫可闻声频串范围之外,例如某些非洲鼓的基音在次声频频段,而某些中国木管的谐波(泛音)可达25千赫之高。次声信号虽不能为人耳所感闻,但可为人的皮肤所感知。另外,语言画基频在150~3500赫范围内。

?音乐
3.音色
人们除对响度、音高有明显的都别力外,还能准确地判断声音的“色调”。单簧管、圆号虽然演奏同一音高(基频)的音符,但人们能够明确分辨出哪个是单管管,哪个是圆号,而不会混淆。这是由于它们的音色、波形包络不同。音色决定于乐音的泛音(谐波)频谱,也可以说是乐音的波形所确定的。因为乐音的波形(可由电子示波器上看到〉绝大多数都不是简单的正弦波,而是一种复杂的波。分析表明这种复杂的波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正弦波,这些正弦波中有基频f0,还有与f0成整数倍关系的谐波:f1、f2、f3、f4,它们的振幅有特定的比例。这种比例,赋予每种乐器以特有的“色彩”一?音色。如果没有谐波成分,单纯的基音正弦信号是毫无音乐感的。因此,乐器乐音的频率范围,决非只是基频的频率范围,应把乐器乐音的各次谐波都包括在内,甚至很高次数的泛音,对乐器音色影响仍很大。高保真放声系统要十分注意让各次泛音都能重放出来,这就使重放频串范围至少达15000赫,要求潮的应达20千赫或更高。另外,语言的泛音可达7~8千赫。

音乐
4.波形包络
乐音的波形包络指乐音演奏()每一音符时,单个乐音振幅起始和结束的瞬态,也就是波形的包络。有些乐器,在弹、吹、拉、拨的开始一瞬间,振幅马上达到最大值,然后振幅逐步衰减,有的乐器则相反,在开始的瞬间振奋较小,然后逐渐加大,再逐渐衰减。这些波形包络变化也影响乐器的音色。 显然重放设备也要求有较好的瞬态跟随能力,不然就会引起乐音自然包络的畸变。

音乐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古音乐——两千年的理论探索与十二平均律的诞生

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遗产中,有一门科学,自公元前7世纪起便有人开始探究。其后2600余年,绵延不绝,一直持续到今天。它就是一度被学术界称为“绝学”的“律学”。
律学,即研究乐音体系中音高体制及**互的数理逻辑关系的科学。它是音乐声学(音响学)、数学和音乐学互相渗透的一种交叉学科。在有关音高体制的研究与应用中,律学规律几乎无处不在。例如:旋律音程的结构与音准;调式与和声理论中的和谐原则;多声部纵向结合时的各种音程关系;旋宫转调;乐器制造及调律中的音准与音位的确定;重唱重奏、合唱合奏中的音准调节,都与律学有直接关系。因此,一部“廿四史”,除了“乐志”,每朝都立“律志”、“律书”及“律历志”之类的篇章。
“律学”遗产之丰富,它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地位,便可想而知了。
中国乐律史上最早产生完备的律学理论,称为“三分损益律”,它大约出现千春秋中期。《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分别记述了它的基本法则:以一条弦长为基数,将其均分成三段,舍一取二,“三分损一”,便发出第一个上五4度音;如果将均分的三段再加一段,“三分益一”,便发出第一个下4度音,用这种方法继续推算下去,可得12个音,称“十二律”,每律有固定的律名,即:

黄大太夹姑仲蕤林夷南无应
钟吕簇钟冼吕宾钟则吕射钟

因为这种“生律法”是一步步推算5度音,所以又叫“五度相生律”。管子稍晚,希腊数学鼻祖毕达哥拉斯(约前580一前501)也以同样的方法推算出“十二律”。
“三分损益”虽然推演出“十二律”,但计算到最后一律时却不能循环复生,哪它是一种不平均的“十二律”,各律之间含有大、小半音之别。因此,为了寻求一种可以自由地旋宫转调的平均律制,就成了两千多年来乐律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理想。
汉代著名律学家京房(前53“色育”律时,己基本还原到出发伟“黄钟”(欧洲在16世纪时也出现过53平均律)。
他最后算到60律,后世称“京房律”。表面上看,京房推算60律的繁复律制,与简练的十二平均律理想南辕北辙,但如果抛开它神秘主义的外衣,他在运算过程中得到的许多律高,都可以在曾侯乙编钟所体现的“钟律”上予以印证。南朝的钱乐之、沈重在京房60律的基础上继续按“二分损益法”推演生律,直至更为周密的360律。他们把还生黄钟本律的音差数缩小到最少程度,从而为从其中选择十二平均律各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同时沿此途求解十二平均律的探索也步入“山穷水尽”的困境。
不无巧合的是,与钱、沈同时代的乐律学家何承天(370一447)大胆提出一种“新律”。他的作法是把第十二律不能还原所剩的误差数,分作十二份,每律增补一份。
十二次相生后,正好回归黄钟律。这可以说是天才的十二平均律构想,何承天在当时几乎就要叩开这一高深莫测的律制的大门了,可惜他不是按频率比计算,而是依弦长计算,难题再度搁浅。隋代刘焯(581一618)摆脱“三分损益律”的羁绊,以振动体长度桐邻律之间的差数相同,推算出“十二长度等差律”。王朴(905一959)于959年又提出一种“新律”,以倍半关系的八度音程硬性调整各律。他清楚地认识到,解决不平均律的矛盾只能在12律范围内进行,但他的基本方法还是在“三分损益法”上修修补补。
经历乐如此漫长的探索和徘徊,至明朝中时,皇族世子朱载堉(1536一1611)终于成为登上律学的宝塔顶摘取“十二平均律”明珠的第一人。他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第一次解决乐十二律内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实现了千余年来无数律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他的“新法密率”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作为一位艺术史上的巨人,朱载堉在科学、文化特别是传统乐律学理论方面都有建树。他积终生而著的《乐律全书》囊括了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微。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终于未能付诸实践,被藏在一函书籍之中而束之高阁,成为反映封建帝国扼杀天才的一个悲剧性的侧影。

上古音乐——发展史音乐
先秦典籍《吕氏春秋》里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远至何时,史无确载,但不断发现的音乐文物,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它的“由来”之远。
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安阳殷墟“商代虎纹大石磐”出土,证明中国乐器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五十年代中,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一音孔陶埙”,乐器曳一下子上溯到6700余年前;七十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又发现大批7000多年前的“骨哨”和一件“陶埙”……中国音乐确实像一条历史的长河,这条河曲折婉蜒、多姿多彩,永不止息;这条河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近些年,河南舞阳贾湖村的一次考古发掘使它再向更古老的年代延伸……
中国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尽管关于黄帝的传说夹杂着后人的理想成分,并有不少神怪内容,不完全可信(例如说黄帝时代建立了“十二律”,就是把后来的创造归功于黄帝的说法,与现代科学考古发现不合。)要把黄帝作为中国音乐的源头,也嫌太晚了:现代考古发现已把中国音乐的历史,从黄帝时代大大向前推进枣其历史远比黄帝时代古老!
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这些骨笛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孔,在有的音孔旁还遗留着钻孔前刻划的等分标记,个别音孔旁边另钻一小孔,应是调整音高用的。这些情况起码说明,那时人们已对音高的准确有一定要求,对音高与管长的关系也已具备初步认识。经音乐工作者对其中最完整的一支所作测音可知,号称以五声音阶为主的中国,其实早在七、八千年之前,就已具备了有着稳定结构,超出五声的音阶形态了。(这一历史事实雄辩地说明,中国音乐后来以五声为主,并不象有人臆想的,是所谓“音阶发育不完善”,而是一种历史的、审美的选择结果。)这也证明当时的音乐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之前,中国音乐一定还存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段时间以千年还是以万年计,现在难以猜测。
除骨外,新石器时期乐器,还发现有骨哨陶钟等。这些乐器分布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时间跨度也很大,说明它们是中国原始时期的主要乐器。其中钟、磬、鼓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于埙和哨,还有与骨笛形制、原理相同(今天称为“筹”)的乐器,甚至直到今天仍存活于民间。
埙是一种很有特点的乐器,用土烧制而成,外形似蛋(或作各种变形),其大小近似中人的拳头,中空,顶端开一吹孔,胸腹部开一个或数个指孔。埙是除骨笛之外,已发现的原始时代乐器中唯一能确定地发一个以上乐音的乐器,原始时期的埙只有1-3个音孔,只能吹出2-4个音,(这很可能与在不大的形的埙上开孔,比在管状的笛上开孔要难以计算有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音阶发展的进程,尤其能揭示出在中国音阶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音程关系;当今有学者指出,那就是从只能发两个音的一音孔埙起便一再被强调的小三度音程。这一观点对于认识中国音阶的发展,音阶音之间的律学关系,乃至中国的七声音阶仍以五声为骨干现象的内在机理,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这大概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共有的现象,中国也不例外。最迟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称这种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形式为“乐”,甚至在音乐舞蹈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之后,“乐”仍既可以指舞蹈,也可以指音乐,一直保存着它的模糊词义。今天“乐”已专指音乐,所以学者通称原始时期的“乐”为“乐舞”。现存的有些原始岩画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原始乐舞的场面,那是一种群体的歌舞活动。据后来文献保留下的片断“记忆”可知,原始乐舞的举行跟祈求丰年等祭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因此其中必然包含有生产活动的再现成份。
原始时期,乐舞并不成其为社会分工对象,原始社会不存在专职的乐工,乐舞一般是部落社会的全社会活动。因此,原始时期的乐舞,并没有以专门的艺术形式的面貌和身份,从社会上独立出来。
严格地说,到大约公元前21世纪夏代建立以后,乐舞才真正作为一种社会分工,从社会中取得独立。传说夏代初期的国君启和最后的国君桀,都曾用大规模乐舞供自己享乐,说明终夏一代,社会已造就出一大批专职的乐舞人员,这正是乐舞作为艺术而独立于社会的标志。
由于原始乐舞即和原始巫术祭祀等活动结合无间的缘故,人们对乐舞乃至一些乐器所抱有的神秘思想可能产生得很早。国家产生以后,统治者便会利用和加强音乐神秘观,以便操纵、控制乐舞,用来加强其统治。保存下来的一些音乐神话故事便是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产物。传说分为章节的大型乐舞《九辩》、《九歌》都是夏代国君启从天上得来的。我们从出土的战国初年(公元前5世纪)的乐器上,还能看到启的图象,似乎他那时已具有司音乐之神的地位了。又传说黄帝得到一种长得象,名字叫动物,便用它的皮蒙鼓,用雷兽的骨头作鼓槌,敲打起来,“声闻五百里”,黄帝用这面鼓扬威天下。夔和雷兽都是想象中的神奇动物。那时的鼓,实际上和后世一样,多蒙牛皮,但也不乏用(今称扬子鳄)皮的,因此也成了神话材料。后来,夔转化成为主管音乐的“人”(神)。蒙鼓的夔成为主管音乐的神,应该看作是支配节奏的鼓这件乐器在乐舞中具有主宰作用的曲折反映。

贾湖骨的出土地点,靠近传说中夏代的夏台,这告诉我们,夏代的活动区域,正是中国音乐高水平发展的地区。传说中夏代乐舞明显超越前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剥去上述《九辩》《九歌》是启从天上得来的神话成份,那么,就只剩下现实中的《九辩》《九歌》确实无比瑰丽优美这一点了。唯其如此,才足以引发人们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的遐想,并由此而进一步创造出神话来。

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史

音乐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它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要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皆可归为浪漫派。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
音乐
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舒伯特和柏辽兹可谓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传统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在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地位
浪漫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浪漫主义音乐也是一座桥梁:韦伯接受了格鲁克和莫扎特的传统,传至近代的瓦格纳;舒伯特在器乐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后又与近代法国的印象主义相关联。

音乐的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音乐的作用,在于改善生活物质生活当然离不开金钱,但精神生活却只有音乐来支持.任何有节奏有旋律的音符组合都可以带给人感觉,或是激动或是腻味,但都是感觉.是发自自己身心里的幸福,快乐,痛苦,无奈,寂寞,紧张,彷徨等等感受,是一个精神上的发泄和寄托.

音乐


音乐对人心理的作用:音乐疗法
人类用音乐进化自己起源于远古,原始人用人声或乐器来模仿和再现自己在自然界听到的声音,这是人类试图使自己的行为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最早的一种尝试.随着历史的发展,心理学家,医学家们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按照音乐的生理,心理,神经,社会效应,用音乐健身,舒缓压力,治疗疾病,提高智力,增进修养。
例如,专家们会建议用类似下面的方子来调节人们的身心:
安神镇静 《春江花月夜》 《月夜》 《催眠曲》
兴奋开郁 《喜相逢》 《喜洋洋》 《假日的海滩》
宣悲消气 《红河水》 《小胡茄》 《二泉映月》
养心益智 《阳关三叠》 《江南丝竹》《空山鸟语》
娱神益寿 《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 《百鸟行》
从临床实践上来看,西医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者只能在症

音乐

状的层面进行疾患的处理;心理学的心理测量效度和信度,往往值得推敲;中医虽讲整体观,本体观,可当我们去看医生时,操作上的原因,一般我们得知的还是一个次整体,次本体的动态病因,因为医生要解决的是首要问题,有时首要问题并不一定是本质问题.自然而然上面所开的方子,有效性是可以再提高的.
从酷爱音乐的角度来看,这类人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情绪和思维方式来聆听音乐,愉悦自己.这种选择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当自己的感觉,情绪和思维方式的生理机制是正确的,那么选择就是正确的,当机制是错误的,选择也不会正确.犹如前面提到的深圳B先生,在追求灵感和情绪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摧残自己.
从认同音乐的角度来看,这类人往往对音乐的感受性和对自己的感受性,不及上一类人,他们需要经过心理学上所说的学习,需要通过专家介绍,才能认识自己,认识音乐.一般情况下,谁也不会系统学习音乐,学习对自己的认识.音乐价值的利用,就取决于学习水平了.
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考察,如果把音乐比喻成服装,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其实是很难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衣服的.因为专家的判断未必准确,自己的感觉未必科学,自己的学习未必专业.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根据心理学和易经的理论,我们创立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多元归零技术[请参见相关资料],作为在音乐疗法上以及用音乐开启个体潜能的应用,我们探究的不仅是个体心理,行为等的过程和原问题,而且探究个体心理,

音乐

行为等的结果和原问题,以及这些原问题的一致性.怎么理解呢 比如一位心理学博士工作调动,他去抽了一个签.一位心理学博士请易经专家帮自己的小孩起名------他们并没有完全依靠心理学来成长自己或他人.原来,心理学只能解决个体的心理过程,他不能最终肯定个体的行为和发展结果,而后者才是人们关注的终极目标.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多元归零技术,就是在个体行为和发展结果的前提下,寻求心理过程,行为,发展结果的直接终极原因,并进行积极干预.
具体来说,就是测试出个体潜意识意象,认知结构,易经五行等三个方面的元点图式,进行完善,即:
1,通过对个体潜意识意象进行矫正,帮助求助者矫正生活经历的挫折;
2,通过对个体认知结构进行矫正,帮助求助者矫正思维方式的偏差;
3,通过对个体易经五行进行矫正,帮助求助者矫正遗传的缺陷
音乐编码的依据,就来源于矫正个体潜意识意象,认知结构,易经五行的参数.根据上述原理,可以为前面提到的深圳B先生开如下的音乐方子:
调式旋律及特点 心理反应 曲目及量次。

音乐

[徵音]
其声次短,次高,次清 活泼热烈,心奋,欣慰 《渔舟唱晚》 《高山流水》 《蕉窗夜雨》
[羽音]
其声极短,极高,极清 流畅,奔放,开阔 《寒鸭戏水》《小河淌水》 《梅花三弄》
《良宵》《飞花点翠》 《闲居吟》
[宫音]
其声极长、极下、极浊、冲和、沉静、庄重,典雅 《八月桂花香》《光明行》 《阳光三叠》《空山鸟语》
我们作为音响工作者,天天和各种各样的音乐打交道,谈谈音乐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听音乐就像治病用药必须对症一样,听音乐也应因人而异;如高血压病人就不宜听节奏过快的兴奋音乐,忧郁悲伤者应避免听低沉,伤感的音乐;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具体的来说,什么样的音乐类型对人有怎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大概大家不一定很清楚,这里建议大家来讨论讨论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超d鬠最好是依你个人的看法谈的具体些.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高血压病人血压明显下降;忧郁病人每天听优美的轻音乐,症状可以明显减轻;传统民乐《梅花三弄》可治疗烦躁不安,广东民乐《喜洋洋》则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一

音乐

剂良药;《步步高》则使人精神振奋,对精神压抑和过度悲伤皆有良效.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精神压抑.心里郁闷时听听摇滚乐或去夜场蹦蹦节奏欢快的DISCO可以缓解郁闷,释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等等.
有的音乐可以让人延年益寿,有的让人疯狂, 有的要让人要自杀,比如:在烦躁的时候听点轻音乐不是很爽嘛?在DISCO里的音乐很让人疯狂。
音乐有他的好处,但是各种音乐针对的年龄层次也有所不同。但是要是没有了音乐,世界肯定会乱套的 至少搞音响的会失业了。
音响本来就是一门交叉学科,他涉及到音乐,电子,建筑,电声,一个好的音响师必然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同样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音响师,就得要有好的耳朵和音乐素养.所以多听好的音乐,我们才能建立自己的标准,才能调好音响.
在睡觉前听《《Kingdom Of The Sun God》里的一曲〈Dream Catcher〉;她给人如同在冬天的太阳下晒晒,沐浴和洵的阳光,偶然有点微风寒冷的那种感觉,让我疲惫的神经和肉体得到完全的放松------
聚会时,来点Disco.聊天时,来点New Age.看书时,来点器乐.上网时,来点Hip-Hop.烦闷时,来点弦乐独奏.

音乐

快乐时,来点大部头交响.夜深人静时,京韵永流传.
什么是New Age?
New Age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 NEW AGE可以是纯 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 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New Age音乐通常被视为颇俱中产阶级的音乐, 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乐手有 Enya, 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音乐给人的感觉都是心理暗示,一个人想要哭的时候,就算放着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他也当是哀乐了,做为大师级的音乐,说实话,在坐的有几个人能听懂.所以如果在不告诉一个音乐的内容时,大多数人都是照着自己的喜好瞎蒙,这也足以证明心理暗示要强得多.

音乐

你对音乐的理解是受心理暗示的作用,这一观点从某个角度来说我是支持和赞成的.但我不完全赞同,而且对"做为大师级的音乐,说实话,在坐的有几个人能听懂 "该观点有所质疑.
之所以赞成是因为我们对音乐的喜欢.了解.理解与爱好.欣赏.鉴赏之间是有个层次和水平的差别;作为普通的听众,只要爱好.喜欢,或进而想了解.达到一个能独立欣赏的状态;而我们作为音响工作者或是声频工作者,就必须要对音乐有个客观的了解和唯美的欣赏水平,进而在老师的帮助下有一定的鉴赏和理解音乐的能力;而对于高级的音响技师或录音技师来说对一个作品看不懂总谱.不理解作品内涵.没有一个很好的鉴赏能力是不可可思意,也是不容许的.所以说,在一个人对音乐认识在初级阶段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音乐知识的灌输的,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在这方面,心理暗示是很有益的;故赞成你的观点.
不赞成和质疑是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对音乐的爱好就像人一出生就能找奶吃,和动物一样是一种本能.但谈到理解一个音乐作品,那就如一个人要能独立生存是需要学习语言.与人沟通.谋生技能等等,是个累积和培养的过程;像《海上钢琴师》的主人公或像贝多芬一样能在小孩时无师自通就能弹钢琴的天才是极少极少的,几百年难出一位.

音乐

而对你的"如果在不告诉一个音乐的内容时,我指作者表达意图,大多数人都是照着自己的喜好瞎蒙罢"一说,我认为对于普通的听众,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就普通听众的角度来说,听音乐像吃饭一样,没必要了解或理解好吃的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口就足够了.至于怎么样作饭菜是我们这些音响工作者和音乐家.歌唱家.等文艺工作者的事.
记得有位音乐大师曾说过:我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感受.对某个事物的感动化成音符,变成音乐让人们分享我的快乐和感动;但我不会.也没有把我的意识强加给我的听众,我只是通过音乐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动和快乐及对生活的热爱(记不起是那位大师.也忘了原文,该论点是我理解后自己总结的);所以说音乐是唯美的东西.我认为人对音乐的美的看法就像人们对初恋和爱情的看法一样,10000个人会有10000个不同的看法,如同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但核心和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美丽。

音乐乐器编辑本段回目录

西洋乐器:
有调打击乐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
无调打击乐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铁(Triangle)、铃鼓(Tambourine)、响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Cymbals)、(Gong)。
键盘乐器: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手风琴(Piano Accordion)、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
管乐器: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长号(Trombone)、圆号(French Horn)、大号(Tuba)。
唇鸣类:长笛(Flute)、短笛(Piccolo);
簧鸣类:单簧管(Clarinet)、双簧管(Oboe)、英国管(EnglishHorn)、大管(Bassoon)、萨克斯管(Saxophone)。
弓拉弦鸣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电贝司(Electric Bass);
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它(Guitar)、电吉它(Electric Guitar)。
中国乐器:
(1) 吹奏乐器:芦笙排笙葫芦丝管子巴乌唢呐,等。
(2) 弹拨乐器:琵琶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等。
(3) 打击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等。
(4) 拉弦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等。

音乐
贝多芬最后使用的钢琴

钢琴
钢琴是所有乐器中的国王钢琴的琴键所带出的感受有流利畅快之感,力道强。
著名的曲子有《致爱丽丝》《月光曲》等。

小提琴
小提琴是所有乐器中的王后。小提琴的音域广,声音细腻,行云流水,富有感染力。
著名的曲子有《梁祝》《流浪者之歌》等。钢琴和小提琴都适合合奏及协奏曲,可以说他们俩形影不离。

笛子
别称雅号:竹笛;横笛;“横吹”
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结构组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 由笛头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后出音孔(1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和笛尾组成。

中国民族特色乐器
中国少数民族以能歌善舞称著于世,千百年来创造了灿烂辉煌而又各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民族乐器,作为音乐文化的载体,造型独特,做工精细,风格古朴,不仅能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民族工艺品。
音乐音乐音乐音乐音乐
            芦笙                     木制唢呐                      葫芦箫                        八郎孜阔木        象脚鼓琴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珍藏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乐器。这些民族乐器大多来自民间,包括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及弦乐器等,多用于少数民族自娱及舞蹈伴奏。有些仍保持其古老风貌,如:回族黎族的"打叮咚"、鄂温克族的鹿哨、羌族的羌笛、朝鲜族奚琴等,堪称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料。而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木唢呐民族芦笙葫芦笙傣族巴乌等乐器特色鲜明,为各少数民族所独有。

音乐的魅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喜欢音乐,因为简简单单的几个音符,却展现了它奇特多彩的个性,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空旷。音乐高远、飘渺、若有若无的曲调如天空一般宽广明亮。那延长的降调是天空的基色——蓝。时而浅,时而深,是滑音的连接,长短音的排音,轻轻的蔓延,好似一片片轻云,悠然的悬挂,飘荡。那是圣·桑斯的《天鹅》,缓慢的节奏假装白云的闲散。心间似乎有一股暖流游动,灌进全身的每一根血管。柔和的颤音似天鹅拍动翅膀的声音,离地飞翔,拥抱宽广无边际的蓝天。音乐飘散着安详,弥漫着深远悠长。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浑厚、低沉。它如一座大山坚实的耸立着展示它的雄伟挺拔。那浑圆的巨石,坚不可摧,似一个个重音,稳定着基础。那山间的几丛深绿,似一个个点缀,使山更显苍劲。嶙峋的岩壁,有如一双双重奏,让山更显巍峨。那是大师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一段段重复而有节奏变化的曲调像山腰系的烟雾,优雅大方;深不见底的内涵,就如顶峰直插云霄,拥有无尽的韵味。音乐的山峰凝重厚实,似乎能辟出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直伸入心灵的最深处,令人颤动,令人震撼。

音乐,无须阐释。它是永恒的,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展现着它的魅力。

 

音乐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著名音乐家有: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萨拉萨特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维俄当布鲁特

音乐
贝多芬——凭记忆作曲

贝多芬(1770──1827)是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有着坎坷的人生,因此创作的曲子多是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带着强烈的悲壮色彩。他一生作的交响曲并不多,只有九部,但影响深远。
贝多芬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他出生在波恩,父亲是波恩科隆选侯宫廷歌手。贝多芬自幼跟父亲学音乐,少年生活很不幸福。他早年就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一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对现实的憎恨,和对自由、欢乐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命运的搏斗,都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他的作品有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歌剧等,他的交响曲达到了古典主义的最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九部交响曲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
贝多芬全凭记忆指挥演出
1818梍1820年间,贝多芬完全失去听觉,但他仍顽强地从事创作,用他的心灵创作,在1824年那次著名的演奏会中,他站在乐队前面,既不看面前的乐谱,也听不见琴声,全凭自己丰富的音乐记忆指挥演出。那是他的《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这幅画反映的正是贝多芬全凭记忆指挥演出的情景。

巴赫是著名的奏鸣曲作家,他的第一首曲子是在月光下的屋顶上诞生的。曲调欢畅流利,轻盈非凡。
萨拉萨特浪漫派作家。他的曲子都积极向上,奔放豪迈。
莫扎特,奥地利被誉为“神童”的天才音乐家。他的作品属于古典主义
舒伯特,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家“歌曲之王”。
李斯特匈牙利浪漫主义音乐家。
柴可夫斯基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家,他给俄国音乐带来了世界声誉。
维俄当布鲁特追求的是技术技巧,因此他们的曲子一般缺少柔美与情感,但难度高。

中国现代当代名流音乐人

蒋大为罗大佑彭丽媛邓丽君张学友那英周华健伍佰刘欢周杰伦周传雄王力宏蔡依林刘德华梅艳芳张宇
音乐音乐音乐音乐音乐
         周杰伦                 蔡依林                 张学友                 彭丽媛                刘德华
音乐音乐音乐音乐音乐
        邓丽君                罗大佑                 梅艳芳                    伍佰                     那英

东方神起 BOA  H.O.T  神话  李纹 周杰伦 蔡依林 浜崎あゆみ

相关条目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音乐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