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06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4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徐静蕾
徐静蕾
蔡澜
蔡澜
魏德圣
魏德圣
三池崇史
三池崇史
图说杰里米·艾恩斯
图说杰里米·艾恩斯
安东尼·霍普金斯
安东尼·霍普金斯
威廉·霍尔登
威廉·霍尔登
罗蜜·施耐德
罗蜜·施耐德
休·格兰特
休·格兰特
欧内斯特·博格宁
欧内斯特·博格宁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路易斯·马勒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路易斯·马勒路易斯·马勒

路易斯.马勒出生于1932年10月30日,是法国50年代崛起的新浪潮导演之一,其影片题材多样,几乎每部电影都力图探讨不同的领域.路易·马勒起步于法国的新浪潮运动时期,从1960年到1971年间,他指导了9部不同风格、类型的影片,有心理惊悚片《面对死亡》 (与费里尼、罗杰·瓦丹合导,1968),有根据Jacques Rigaut生平改编的传记片《Le Feu foulet》(1963),有描述印度农民贫穷生活的纪录片《Calcutta, l'Inde fant?me》 ( 1969),因此马勒始终没有真正参与到新浪潮运动中来,而是发展了自己的电影主题,走出一条与新浪潮导演不同而平行的创作道路。1995年11月24日马勒死于癌症。

目录

[显示全部]

人物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路易斯·马勒路易斯·马勒

路易·马勒生于法国北部,出身于法国正宗大中产阶级家庭,祖上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糖业公司创始人。在Alain Cavalier的介绍下,路易·马勒读了Nol Calef的一部犯罪小说,于是1957年,他与让娜·莫罗将其改编,拍摄了长片处女作《通往死刑台的电梯》 (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1957),在影片中表现出他对爵士乐的浓厚兴趣,影片配乐来自美国爵士作曲家Miles Davis。1958年,马勒与让娜·莫罗再次合作,拍摄了《情人》(Les Amants,1958),在影片中,马勒开始了他对大资产阶级生活的抨击,对大资产阶级生活和道德观念的批评,成为路易·马勒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1960年,他改编了Raymond Queneau的中篇小说,拍摄了反映巴黎现代城市生活的轻喜剧《地铁中的扎奇》(Zazie dans le métro,1960),影片中,由菲利浦·诺瓦雷饰演的加布里埃尔叔叔在遇到巴黎大塞车时,说出了:“这是新浪潮!”的台词,成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重要命名根据之一。 1971年,影片《心灵叹息》中涉及到的乱伦题材在法国引起争议,路易·马勒在争议中第一次流亡美国

人物生平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路易斯·马勒路易斯·马勒作品

40年前,正是法国一大批年轻电影人反抗父辈传统,掀起新浪潮的惊涛骇浪的"火红岁月"。路易·马勒,虽然与正宗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代表风格有着不大不小的差别,但他出道很早,可以称之为新浪潮的开山人物,同时马勒早期作品的商业成功也为新浪潮的年轻导演们开拍处女作、开创新风格奠定了一定的商业经验和经济基础。而且,马勒在此后的30多年里,高产优质地拍摄了多种风格和主题的剧情片和纪录片,成为法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在离开法国本土之后,马勒成功摆脱了好莱坞商业控制,继续自己的电影作家创作方式,殊为难能可贵,也是少数在美国还能保持影片水准的“国际导演”。

1932年10月30日,路易·马勒生于法国北部,父亲是法国北部闻名的实业家,母亲是著名糖业工厂的继承人。马勒从小在天主教的严格家教中接受教育。二战后爆发后的混乱时期,马勒随父亲辗转各地,这种童年的颠沛以及德军占领的影响,使得马了几乎从来没有固定的学校教育。马勒一向就对自己生长的富豪家庭怀有叛逆精神,因此在动荡的少年时代依旧沉溺于自己的孤独之中,这也成了他喜爱电影的原因马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发生在他12岁的时候。当时,他寄读于枫丹白露旁的卡尔穆·塔文学校。一天,德国盖世太保闯入校园,冲入课堂,抓走了三个犹太小伙伴,以及藏匿犹太少年的让·德·耶苏神父。小路易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令人恐惧的赤裸裸的法西斯暴行。在赴奥斯威辛集中营前,可怜的小同学凝望着大家,与伙伴们一一握别。那一刻让他永生难忘。每每谈及这段往事,他便怒火中烧,愤愤不已。这段深藏于内心的记忆或多或少为他长大后进入演艺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他晚年的《再见,孩子们》中予以再现。 马勒在14岁时就萌发了拍电影的愿望,19岁进入法国高等电影研究员,认真学习了2年电影。在研究院学习时,马勒对电影理论并不感兴趣,而是一味努力实践如何表现影像。毕业时,他拒绝向学校递交论文,表明了他重实践不重理论的观念。

马勒还在电影研究院时,得到一个机会,随格斯特上校拍摄了一些类似科教片的纪录短片,这给急于实践的马勒提供了方便。随后,格斯特上校筹备拍摄海底纪录片《沉默的世界》 ,这部影片使用了改进过的摄影设备,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水下摄影。马勒随同格斯特上校在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等水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拍摄工作,并自己下海拍摄鲨鱼镜头。1956年4月这部当时少见的影片上映时,片头注明是两人联合导演。影片不仅在票房上获得成功,而且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界最高大奖。年仅24岁的马勒,第一次站在了戛纳电影节的领奖台上。

人物风格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路易斯·马勒《耶路撒冷的爱希曼》

法国导演路易斯·马勒(Louis Malle)备受争议的代表作。根据导演德占时期经历改编。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的法国西南部小镇,中学毕业无所事事、个性躁闷、精力过剩的18岁农家浑小子在要求参加抵抗组织被拒后投靠盖世太保,最后被作为“法奸”逮捕和枪决的悲剧命运,其间穿插他与犹太裔巴黎裁缝之女的爱欲关系。不知所为的助纣为虐者,不幸被追究的“平庸的邪恶”。影射德占时期普通法国人既不积极反抗也不主动合作、随波逐流、苟且偷生的生存状态。无声惊雷,可悲可叹,低调出色,有理有趣。皮埃尔·布赖斯(Pierre Blaise)、奥萝尔·克莱芒(Aurore Clément)、霍尔格·洛文纳德勒(Holger L?wenadler)等主演。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马勒的意图非常明确,在一个孩子身上进行道德审判是徒劳的,为善与行恶的界限与他而言是非常模糊的。而在电影推出的十年前,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爱希曼》里提出的纳粹功能主义论断成了她一生洗之不去的污点,其中最受苛责的就是有关“罪恶的平凡性”的说法(banality of evil),纳粹的凶徒只是机器上的齿轮,屠杀具有和其他工作一样的特性,此言一出,举世哗然。Lucien显然就是一个实例(Philip French的Malle on Malle里曾提到电影的最初设想来源于马勒自己在报上读到过的一篇报道),他的行为可以被理解,甚至被同情,这个观点的提出也正是电影推出之后马勒被迫远走美国的原因,在电影拍竣的1974年,人们的创伤还远未平复,更没有准备好去正视这种特例里所包含的困境,马勒去触碰这样的灰色地带,结果常常带有毁灭性。福柯在看过电影之后激烈地指责马勒是“看门狗”,用小资情调美化强权,马勒在1978年回应道,刻画抵抗运动是没有阶级之分的(declassee)。

电影终归是电影,马勒思考更多的或许是在战时究竟有多少Lucien,维希政府这一时期始终是法国人非常敏感的话题,此间青年人的投敌行为或多或少是受了舆论的牵制,这一部分人在战后的话语权被剥夺是否可取,对于他们的审判是否要区分开来,诚然这是一群犯下极大恶行的罪愆者,然而天真与邪恶有时往往相隔不远。马勒从不是一个具政治敏感的导演,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实在过于辩证了,评论界无法接受这种暧昧,于是他只有出走。

(图)路易斯·马勒《好奇心》

马勒是新浪潮时期非常特殊的一位,新浪潮阵营里马勒的角色也相对特殊,毕竟除了一部《地下铁的沙琪》 ,马勒极少在电影美学上进行革新,这大概因为他是新浪潮小将里唯一一位接受传统电影教育的人,并且做过布列松的助手。

新浪潮里的其他人都只属于法国,马勒却属于世界,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在英语世界里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功的原因。然而作者论在马勒身上却颇具体现,所以在90年代初改编自爱尔兰女作家Josephine Hart的作品Damage里,会看到非常明显的大而不当。

关于马勒电影的争论往往围绕内容,比如《好奇心》《毁灭》里的乱伦,然而每次却能将其处理得分寸得当,毫不偏失,力度的精妙在于将话题的敏感性严格局限在导演可控制的范围内。

Lacombe Lucien也没有越界,然而话题本身是过于沉重了,马勒的中庸高估了三十年人们所受创伤的愈合程度,直到今天,在任何意识形态领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依然谨慎。

人物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路易斯·马勒五月傻瓜

泛雅在42街口/Vanya on 42nd Street(英国)(1994年).... .(导演)
毁灭/Fatale(英国)(1992年).... .(制片)
波希米亚人生/Vie de bohème, La(意大利)(1992年).... Gentleman.(主演)
五月傻瓜/Milou en mai(意大利)(1990年).... .(编剧)
Au revoir les enfants/Au revoir les enfants(西德)(1987年).... .(编剧)
Alamo Bay/Alamo Bay(美国)(1985年).... .(制片)
两光大笨贼/Crackers(美国)(1984年).... .(导演)
与安德雷吃晚餐/My Dinner with Andre(美国)(1981年).... .(导演)
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法国)(1980年).... .(导演)
艳娃传/Pretty Baby(美国)(1978年).... .(编剧)
Black Moon/Black Moon(意大利)(1975年).... .(编剧)
Lacombe Lucien/Lacombe Lucien(意大利)(1974年).... .(编剧)
好奇心/Souffle au coeur, Le(意大利)(1971年).... .(编剧)
面对死亡/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意大利)(1968年).... .(导演)
贼中贼/Voleur, Le(意大利)(1967年).... .(编剧)
江湖女间谍/Viva María!(意大利)(1965年).... .(编剧)
Feu follet, Le/Feu follet, Le(意大利)(1963年).... .(编剧)
Vie privée/Vie privée(意大利)(1961年).... .(主演)
死刑台与电梯/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法国)(1958年).... .(编剧)
移情记/Amants, Les(法国)(1958年).... .(编剧)
七海猎奇/Monde du silence, Le(意大利)(1956年).... .(导演)

路易斯·马勒参与的电影:

(图)路易斯·马勒《毁灭 Fatale 》

《泛雅在42街口 Vanya on 42nd Street 》 (1994) ...
《波希米亚人生 Vie de bohème, La 》 (1992) ...Gentleman
《毁灭 Fatale 》 (1992) ...producer
《毁灭 Fatale 》 (1992) ...
《五月傻瓜 Milou en mai 》 (1990) ...
《五月傻瓜 Milou en mai 》 (1990) ...producer
《孩子们,再见 Au revoir les enfants 》 (1987) ...
《孩子们,再见 Au revoir les enfants 》 (1987) ...producer
《阿拉莫湾 Alamo Bay 》 (1985) ...
《阿拉莫湾 Alamo Bay 》 (1985) ...producer
《街头浪子 Streetwise 》 (1984) ...thanks
《两光大笨贼 Crackers 》 (1984) ...
《与安德雷吃晚餐 My Dinner with Andre 》 (1981) ...
《大西洋城 Atlantic City 》 (1980) ...
《艳娃传 Pretty Baby 》 (1978) ...story
《艳娃传 Pretty Baby 》 (1978) ...producer
《艳娃传 Pretty Baby 》 (1978) ...
《黑月 Black Moon 》 (1975) ...
《拉孔布·吕西安 Lacombe Lucien 》 (1974) ...
《拉孔布·吕西安 Lacombe Lucien 》 (1974) ...producer
《好奇心 Souffle au coeur, Le 》 (1971) ...
《 "Inde fant?me, L'" 》 (1969) ...
《 "Inde fant?me, L'" 》 (1969) ...Himself - Narrator
《面对死亡 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 》 (1968) ...(segment "William Wilson")
《面对死亡 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 》 (1968) ...(adaptation) (segment "William Wilson") &
《贼中贼 Voleur, Le 》 (1967) ...
《江湖女间谍 Viva María! 》 (1965) ...
《江湖女间谍 Viva María! 》 (1965) ...&
《 Feu follet, Le 》 (1963) ...
《 Vie privée 》 (1961) ...
《 Vie privée 》 (1961) ...Journalist (uncredited)
《死刑台与电梯 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 》 (1958) ...
《移情记 Amants, Les 》 (1958) ...
《七海猎奇 Monde du silence, Le 》 (1956) ...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路易斯·马勒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