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889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1-0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夏培肃
夏培肃
思想个体户刘军宁
思想个体户刘军宁
庄礼伟
庄礼伟
智效民
智效民
张海迪
张海迪
张放
张放
袁伟时
袁伟时
余习广
余习广
于丹
于丹
杨奎松
杨奎松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饶毅,神经生物学家。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曾任教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美国西北大学,2007年9月接受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聘书,全职回国担任院长。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5至1991年在旧金山加州大学读研究生,1986年起随美国科学院士Y. N. Jan和L. Y. Jan教授做博士论文研究,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果蝇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
至1994年在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作博士后, 随美国科学院士D. A. Melton教授,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至2004年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

 美国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杂志》、日本的Neuroscience Research 《神经科学研究》、瑞士出版香港科技大学主编的NeuroSignals《神经信号》、荷兰出版美国主编的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发育脑研究》、中国的《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英国的生命科学网络评论刊物Faculty of 1000 《千位教授》。主持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三十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学术机构演讲(包括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校区、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

教育经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Education:
  1978-1983 江西医学院学士MB, Jiangxi Medical College, China
  1983-1985 上海第一医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 MS Student,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1985-1991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博士 Ph. D. in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 USA
  1991-1994 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Postdoctoral Fellow,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工作经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07-present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 Dean of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2006-present 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2006-present 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Director of Research,Feinberg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4-present 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2004-present美国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教授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Chicago, IL, USA
  2004-2006 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4-2004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 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Neurobiology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 Missouri, USA
  2001-2006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美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2006-present Developmental Biology (美国)《发育生物学》编委
  2002-2005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美国)《发育脑研究》编委
  2006-present Brain Research (美国)《脑研究》编委
  2000-present Neuroscience Research (日本)《神经科学研究》编委
  2006-present PLoS One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杂志》编委
  2001-2006 Faculty of 1000 (英国)《千位教授》 成员
  2001-2008 NeuroSignals (瑞士和香港)《神经信号》编委
  2003-200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 《科学通报》   
编委
  2006-present Cell Research (中国)《细胞研究》编委
  2005-present 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1999-present 《二十一世纪》 (香港) 编委
  2004-present 《科学文化评论》(中国) 编委
  2004-present《科技中国》 (中国) 编委
  1998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副主席
  2000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主席
  2003 主席,国际脑研究组织皮层发育和进化会议Chair,IBRO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ortical Specification
  1999-200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发育神经生物学评审委员会 委员Panelist,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Panel, NSF
  1998-2000 杰出青年基金B类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2004-prese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2006- present 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2-2005 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2002-present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1999-present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理事会成员
  1999-present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6-1999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995-1996 讲课: 发育神经生物学 华盛顿大学
  1996-1999 主持: 分子 华盛顿大学
  1997-1999 主持: 神经发育原理 华盛顿大学
  1999-2004 讲课: 细胞神经生物学 华盛顿大学
  1997 主持: 分子发育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1998 讲课: 发育遗传学 北京大学
  2000-2002 主持: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3-2004 讲课: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2001-2003 讲课: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
  2002-2003 讲课: 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005-2006 主持: 发育神经生物学 美国西北大学
研究领域
  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

饶毅: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编辑本段回目录

  饶毅 1962年出生,江西人,著名生物学家,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饶毅2007年从美国全职回国,被看成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

  这个美国梦,不仅用来激励移民和普通人,也用来说明美国体制对于个人发展的优越性。

  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

  在这个前提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回国:失去的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获得的是以个人与群体共同幸福为自豪的“中国梦”。

  在这个前提下,我也希望归国者和国内的人成为同志:摒弃以关系为导向的旧习性,建立以事业为导向的新文化,携手并肩共同探索新道路。

  如果大家携手并肩,有可能以中国为基点推动人类进步。

  我记得,文革末期,我生活的江西南昌连蔬菜都要定量,肉类已经极其缺乏多年,中秋月饼也要定量,每年春节才有按家庭人口供应的所谓“年货”,不过是目前的常见食品腐竹、香菇、木耳、冰糖等。通过中国人民30多年的努力,中国不仅远离经济崩溃的边缘,而且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起飞。我相信,中国还能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的进步并非无可挑剔,应该欢迎继续批评。中国有时还有退步。比如,我回国后才知道现在有的大学的政治课所要求的科目比文革时期还多,十分令人不解。显然,中国大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从政者,政治课更不能比文革时期还多。中国的缺点当然不止这一点。但是,正因为中国的进步有限、不如意处还很多,所以才需要吸引更多的人、需要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人做好各方面工作。

  毋庸讳言,许多人出国的一个原因是以为美国代表人类发展的理想。这样的想法,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国的华人中大概不是少数。而如果纵观世界历史、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可能: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基础、包容传统,结合中西的理性思维,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不同于受宗教极大影响的西方模式,也许优于西方的模式。

  中国的缺点众目睽睽,好像从来不乏国内外的批评。中国的优点,有些却没有得到冷静的挖掘。有位尚未回国的学者说:如果中国可以自由买卖枪支,将比美国乱很多。我想说:如果美国没有宗教,腐败和道德问题可能比目前中国还多。一个不依赖宗教而建立了道德体系的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突出的成就。

  很多海外华人批评中国的问题,有些非常中肯。但是,与其在国外批评、抱怨,不如在国内批评、在国内扎扎实实做工作。在国外批评勇气不需要很多,而且起的作用不大。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人能像梁漱溟、马寅初那样有脊梁。在国外不是不能为中国做事,但不如在国内做的多。目前,还没有人能赶上“两弹一星”时期科学家,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却为中国做出很重要的贡献。

  中国肯定应该改进缺点。但是,批评中国的华人,也不妨想想西方是否有些根本性质的问题没有解决。宗教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宗教对美国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华人能理解和接受的程度。迄今为止、以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一个美国总统是不信基督教的(而且除了一个天主教徒外,其他都是新教徒)。华人批评中国有些事情过分政治化,不无道理。但是,同样的华人,有几个要求自己的子女不屈服于公众压力而拒绝在中小学经常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拒绝用带有“上帝以下的国度”(one nation, under God)的誓词?

  这样的说法有些华人为美国开脱成不重要的表面文章,其实是表明宗教势力强大。我曾在芝加哥参加过一个上千人的中学生科学竞赛,开场竟然也要用同样的宣誓,我坐下来拒绝宣誓,成为全场的异数,而其他人无论是否信上帝,都没坐下。这样的宗教影响,对个人还有很多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国家长期的副作用,也常常有例子。美国宗教势力不懈地压制生物课讲进化论,不断创造名目不同的神创论名词塞进正规教育体系。美国对非犹太基督教国家的态度,没有脱离宗教的潜台词。

  毋庸赘言,如果和西方相比,中国在许多方面还落后、甚至很落后。但是,如果我们努力,中国不仅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且也可能在多方面超越西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诸方面。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中国也将在学习、吸收的基础上,探索超出西方的模式。

  中国还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尚未通过艰难的坎,既有勇气问题,也有具体怎么过的问题,但是,中国已经从近代最严重的外忧内患(日本入侵、文化大革命)中走出。中国还有人权问题,但是中国近年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而布什当任总统期间美国的人权退步到践踏几十年前签订的《日内瓦公约》。奥巴马也慑于国内压力,并没有向伊拉克人民、向世界道歉当年美国国家对联合国撒谎、对国际公约的肆意曲解。

  我认为,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根本是优点。中国不热心侵略是优点。中国不依赖宗教来约束人民是优点。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根本上优于西方经宗教深刻改变后的传统。中国的诸子百家,是民主、平等、和平、理性的探讨。没有宗教的吓唬人,没有强求他人信自己才能得救,没有故意以谎言、欺骗为基础。在美国的生活告诉我,宗教在西方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影响,消失将相当缓慢。宗教的负面影响去除的过程,会慢于中国现有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大毛病改变,而且会慢很多。海外华人并不能影响美国宗教副作用是否消失、多快消失,而回国来参与工作,却可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我们今天可以说:“不仅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ask not only what problems China has, but also what problems you can solve for China)。(饶毅)

饶毅:中国科学界的“鲶鱼”编辑本段回目录

饶毅(姜晓明) 饶毅(姜晓明)

  饶毅 中国科学界的“鲶鱼”

  本刊记者  李珊珊  发自北京

  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共同署名的社评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文中,两位科学家指出了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的问题:“关系”起了太大的作用。他们认为,科研经费分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在减缓着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其中的问题,一部分要归结为体制,一部分要归结为文化”。

  据说,该文3天内由中央财经工作小组翻译并交给了温家宝,并很快得到了总理的关注,温指示相关部门提出有关基金分配体制改革的建议,之后,众多普通学者和一线科学家都表示了支持意见。然而,到了11月,科技部忽然宣布:“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在科技部声明后,接受《科学》杂志记者采访的饶毅很吃惊,他说:“我们的文章并没揭露什么新东西,只是公开了一些在中国,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这并不是中国的科学家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对科技政策的第一次批评。

  2004年11月18日的《自然》杂志中国特刊上,刊登了饶毅、鲁白、邹承鲁3位知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文中,作者认为:“中国科技管理体制迄今远落后于经济,没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科技进步就被体制延缓。”除了直陈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他们甚至提出了解决方案:取消科学技术部管理研究经费的权力,让科技部成为一个咨询机构。然后,刊发批评文章的那期《自然》杂志在中国大陆被禁止发行。

  2007年9月,神经生物学家饶毅还是放弃了自己在美国西北大学的讲席教授和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位,接受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聘书,全时回国担任院长。

  作为生命科学界第一位放弃了美国名牌大学讲席教授职位、全时回国效力的科学家,以及以直言著称的科技政策批评者,饶毅对当时前来采访的媒体说,他回国的原因是3个字:归属感。

  中国科学界的文化冲突

  饶毅,江西人,16岁入大学,是1978年的大学生;1985年,他接到了哈佛大学、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圣迭哥加州大学(UCSD)、爱因斯坦医学院4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选择了旧金山加州大学,因为在那里,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结合得很好。

  初到美国,最让饶毅觉得幸福的一个细节是:“可以自己住一个房间”。更独立的空间让这个“从小就是不大喜欢被人灌输权威思想的人”更蓬勃地生长着。他的活泼、勤奋使美国大学教授发现中国学生不都是默默动手的、不活跃思考提问的刻板印象,虽然,这位学生的直爽有时也会让教授不太高兴。

  回到中国的第一年,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饶毅说,回国后,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教育。对教育的兴趣,一方面来源于,“教育是有长期影响的工作”,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坚持每天早上步行送儿子去北大附小上班的父亲。在一本黄色封皮的文集中,这位父亲讲到了自己去儿子的小学里客串的经历,他感慨:“谁要是说中国人没有原创性、不活泼,让他们到中国的小学里看看。”但他也有担忧,“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知识枯燥、刻板化,不要让他们变成低头背书的人。”

  这几年,这位院长的博客更新不慢,他希望能够用那些文章传播一些东西。“博客文章需要多发,因为改变风气不能靠一两篇文章,得经常、不断地提醒。”

  归国3年,被饶毅不断“提醒”的一个词是professional,他认为这是中国研究者缺乏的东西, “体会到Professional,做事就不会太幼稚。”

  Professional中,有理性的成分。在浙江大学年轻的海归教师涂旭新自杀后,这位和浙江大学毫无关系的科学家说,抑郁症有一定发病率,而且相当高,如果已经多次诊断过的忧郁症病人出现问题,不能诉诸群情激奋。饶毅理性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慎防廉价炒作

  避免伤害死者冤枉活人”。并指出,不顾事实骂用人单位的舆论形势走下去,会让单位不敢雇佣有抑郁症倾向的雇员,造成对病人的歧视。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这位自称立场“中左”的科学家进行了他认为必要的改革,不强求速度,但温和地坚持推进,“虽然有各种矛盾和利益,还是要坚持,慢改革比不改革好”。

  2008年,当饶毅准备关闭一个植物形态研究实验室时,实验室的原负责人,退休教师崔克明利用博客进行了反击。这位退休教师认为,关闭自己的实验室,是学院的短视,是不重视“基础学科”。也是用博客,饶毅作出了回应,学校给PI(实验室负责人)资助的要求是研究者要达到一定学术标准,而且,实验室负责人的决定权应该在学院,而不是由原负责人个人提拔。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实验室顺利关闭,原有人员在实验室关闭后都得到了妥善安排,但故事本身却因其时髦的对话方式引起了科学家圈子的广泛关注。《自然》杂志认为,这是一场“中国科学界的文化冲突”,并评论说:“这一争论凸显出中国大学亟需修改其聘用政策”——是否要延续由接班人继承实验室的做法?

  “做科学,要有点品味”

  关于这个人,一位会议上邂逅过他的同行说,这是个“风趣的科学家”,“做科学不像是累死了要吃饭、要出名,而是举手投足之间透出对科学的兴趣。”

  他的学生告诉我:“饶毅老师在科学上的点子都很fancy,就是都会很好玩,虽然不一定都能做成”。出入实验室,他偶尔会吹口哨。高兴了,在学生面前直接就唱起歌来,唱的是什么,大家却记不起了。他会鼓励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允许学生放着音乐做实验——只要不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这种情况,在其他实验室“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面前的这位“风趣的科学家”却是严肃的。或者,像一位最近与他接触过的记者所言:“一开始会觉得挺严肃的,但接触之后会发现挺好打交道的”——她始终未用“有趣”来评价这位科学家。

  对科学,这个科学家很挑剔。他说,“做科学,要有点品味”,要知道什么是好的科学。

  那么,什么叫“科学的品味”?

  “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有不boring的,比较有趣比较有创造性的东西,思路方法很巧妙的,就比较有品味。”

  那么,什么叫思路方法巧妙?

  “我们发现slit作用时,想证明是蛋白质浓度梯度而非绝对浓度影响神经细胞的导向。当时的一个问题是:浓度梯度如何获得?"

  “在琼胶上摆了两个产生蛋白质的源,将神经细胞放在两者之间,只要不是正中央,就有个浓度梯度……既不用复杂的方法,也不用原有的方法,简单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科学的品味还在于,不能只想着发文章,到好杂志去发文章,而是要想,如何试图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

  “发表文章,发表好杂志的文章,其实比真正做好的发现要容易。有新鲜东西出来,你马上跟一下也可以把文章发表在好杂志上,但你并非original,意义不大。为了挤到某个好杂志的文章,需要很耐心地去回答审稿者的问题,如果都回答了,最后人家没办法,也会发你那篇文章。”

  “把绝对配不上那本杂志的文章发表在那个杂志上,这样做,看上去很好看,好像很‘聪明’,其实很愚蠢。”他说,“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这种粉饰太平的事情上,作为谋生还行,但不能经常这样做。因为这是在浪费智能、浪费资源,甚至浪费生命。”

  “这样做,外行好糊弄,但是在同行中声誉却下降。”他说。

  人物周刊:先从您跟施一公先生的那篇《中国的科研文化》谈起吧,有没有想过,在国际刊物发表这样一篇批评文章是否适当?

  饶毅:没什么不适当的,在国际刊物讨论中国体制欠缺,代表中国的自省,在国际刊物讨论中国文化中的“关系”问题,代表我们的自信。自省和自信有益于我们和国内其他科学工作者一道参与和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

  人物周刊:但除了科技部的回应,好像有些人还认为《科学》是美国刊物,在《科学》发表这种文章,是挟洋自重、家丑外扬,您怎么看?

  饶毅:我和施一公都不认为外国人比中国人高明。说得不客气一点,我们都做过外国人的老师,所以在国际刊物发文章,不是求助于外国人。有些人是知道的,我在国外至少两次公开批评过外国科学家做得不对的事情。我们这次写文章,是在外界看到中国发展很快的时候,我们自己可以平心静气地说,其实中国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人物周刊:除了在学术杂志上批评,您好像还很喜欢在博客、大众媒体上说。

  饶毅:嗯,有些人总觉得,说是说空话,做才是做事情。其实,说的事情只要是有道理有内容的,说就是做。我写文章或是接受采访,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是表达观点,要说的是意见、事情。从前大家习惯性地觉得好像上报纸就是宣传——谁成就了什么,谁多刻苦,诸如此类的,但我不感兴趣。我接受访谈是谈我认为,我希望……

  人物周刊:国外的科学家都埋头做研究吗?

  饶毅:我见过的、直接接触过的科学家不算少。科学家历来多种多样,中国介绍的科学家不过是少年儿童版。有些科学家说的东西比我多,多很多。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Brenner,不说话就不能理顺思路,也是一个特色。有生物学家还写长篇文章分析德国攻破法国防线的军事策略。智识分子,自然可以对超出自己研究的东西有观点。在中国,初级知识分子把对科学家不了解而画出来的科学家漫画形象,反过来罩在科学家头上,以为那就是科学家,其实比较可笑。

  人物周刊:说说您在北大进行的改革吧,您好像说过,北大生科院里的经费分配要按照国际惯例,而不是按照发表论文的情况。这个惯例是什么惯例?

  饶毅:系里的钱与国家的研究经费不同。系里给钱,一方面是启动时要给钱,另一方面是平时给——当你觉得这个人值得支持,外面支持的经费又不多时,系里该给些支持。这些经费支持,启动时大家都一样不行——做的事情不同,为什么启动经费要都一样。另外,平时的支持也不能说谁文章发得多,给他钱就多。他如果能申请到大笔的外面经费,系里还给他做什么?这就是国际惯例,系里的经费支持,要成就一个科学事业,而不是给一、二年级小学生发奖。

  人物周刊:但如果没有硬指标去分配经费,必然会有争议。

  饶毅:所以不能怕争议,要承担责任,作出决定。

  人物周刊: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饶毅:我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哪些事情做不到,哪些可以争取。

  要做事情,就不能怕矛盾。怕矛盾,不敢担责任,那容易,但那不是做事的态度。要做可能会有争议,会有人不高兴。还有,我觉得对的也说。有些人做了不说,因为怕说了就会被人揪住,说他错了。

  人物周刊:您这几年经常说,中国文化缺乏Professionalism的概念,而且说,中国学术界缺乏Intellectual的气氛。能具体说说吗?

  饶毅:Intellectual被译成“知识分子”,是对这个词最大的误读,它该是“智识分子”。知识只是Knowledge,它是必须的,但仅有知识还不足以成为智识分子。智识分子享受经常的智力生活、智力刺激。在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一周有3次很好的学术报告,我很享受。国内很多学生一周听不到一次学术报告,就该觉得智力饥饿。如果不饥饿,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做科学。

  至于Professionalism更是个很大的题目,它和Intellectual都是中国没有的概念,所以我也就无法翻译这个词。它的中文解释——专业主义、职业主义,抽象到等于没说。举个例子:两个人有不同意见,争论起来,Professionalism就是不能把这种冲突扩大化,发展到打击报复。公事、私事要分开,Professional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体现,体会到了这个词,做事就不会太幼稚。

  人物周刊:除了曾经谈到过的,还有什么样的科研文化您觉得是中国特别缺乏的?

  饶毅:合作。从前强调这一点比较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是中国急需的东西。国内的合作气氛一直比较差,合作这个概念在中国经历过矫枉过正,曾几何时,中国不能用竞争这个词。但现在是处处竞争,很多单位间竞争,单位内竞争。在科学界,竞争导致了合作很困难,有时合作成功了,可是为了争论文署名又出现矛盾和合作危机。

  我是极力主张推动国内合作的,研究方面的合作,学生培养的合作。我申请的973,主要是给心理系和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实验室,他们研究做得很好,经费增加可以加强他们的研究。我们学院争取国家支持建立的研究平台,我主张和化学、工学、分子医学等其他院系共享,即便本学院老师有微词。其实,应该以经费使用对国家的效果来看,而不拘泥于学院利益,有其他院系参与是好事,可以使国家经费得到更好的应用。学生教育方面,我联合施一公、王晓东建立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学院3个单位联合PTN研究生计划,改革研究生培养,而且让学生共享这3个研究结构的师资和资源。

  (问答部分内容是综合近两年对饶毅先生采访所得,未经受访者审阅)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10-15/1912459.shtml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2-17/145221661013.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饶毅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