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59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4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徐静蕾
徐静蕾
蔡澜
蔡澜
魏德圣
魏德圣
三池崇史
三池崇史
图说杰里米·艾恩斯
图说杰里米·艾恩斯
安东尼·霍普金斯
安东尼·霍普金斯
威廉·霍尔登
威廉·霍尔登
罗蜜·施耐德
罗蜜·施耐德
休·格兰特
休·格兰特
欧内斯特·博格宁
欧内斯特·博格宁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英格玛·伯格曼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英格玛·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瑞典语念作IPA:/??mar 'b?rjman/ ,也译作英玛褒曼,1918年7月14日—

 英格玛·伯格曼
2007年7月30日 )是一位瑞典电影导演。他在一个路德会传教士的家庭出生,所拍摄的影片中著名的有《第七封印》《野草莓》等。英格玛·伯格曼在剧作、戏剧导演和电视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被誉为近代电影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目录

[显示全部]

生平编辑本段回目录

早年

幼时伯格曼的父亲经常用自行车带着他去厄普兰地区的乡村教堂布道。当他开始布道后,小伯格曼就沉浸在教堂内部的象征世界之中,壁画、木刻生动而通俗地描绘了圣经故事。多年以后,伯格曼将其中一些早年记忆改造为一则名为《木刻画》的舞台剧之中。后来又成了电影《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的基本母题。其中有几个场景直接来自这些圣像画与宗教寓意画,例如骑士与黑衣死神对弈、苦修者的自我鞭笞游行、死亡之人在死神的率领下跳着轮舞翻过山岗……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然而,它们却源于这位艺术家的童年记忆。

10岁时,伯格曼得到他最珍爱的玩具:一盏魔灯(有点像现在的投影机)和一套木偶剧场玩具,他热衷于为木偶设计布景和道具,为他们写剧本。这两件玩具几乎预言了他的人生——电影大师和戏剧大师。他的一生几乎都没有跳出对“魔灯”的热情——在幻想和假设中寻找答案和安慰。他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就表现了自己难忘的童年生活;伯格曼晚年的自传名字也叫《魔灯》

 

爱情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丽芙·乌曼(Liv Ullmann)是挪威人,出生于二战前夕(1939年12月16日)的日本,父亲和祖父先后在战争中死去,她的童年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恐惧和悲伤,也养成了她在封闭的浴室里寻求安宁的习惯。

  一九六五年夏天,法罗岛。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四十七岁,丽芙·乌曼(Liv Ullmann),二十七岁。他们在岛上拍摄《假面》(Persona),公认的伯格曼的最神秘的电影。当时丽芙·乌曼是个已婚女人,丈夫是个精神病医生。英格玛·伯格曼则结过四次婚,有七个子女。从一开始,《假面》的另一个女主角,比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就试图告诉丽芙:远离这个男人。十年前的夏天,她和丽芙一样,曾经堕入伯格曼的情网。

  英格玛·伯格曼曾经说过:我们从来没有在法律上结过婚,但我在远离尘埃的法罗岛上造那

 英格玛·伯格曼
座房子,是打算和丽芙永远厮守的。其时,我甚至忘了问丽芙愿不愿意,我后来也没有问过她。1977年,丽芙出版她的自传《变》(Changing),我才了解了一些她当时的想法。当年,她应特鲁尔(Jan Troell)之邀去主演《移民》(The Emigrants),从此再没有回来。

  英格玛·伯格曼与丽芙·乌曼一起在岛上生活了五年。她逐渐发现他任性又自负,他也容易害怕,他年纪大了,他的头发稀疏了,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减弱她对他的尊敬。她知道这就是爱情。

  我们一起在岛上生活了五年。逐渐的,我发现他任性又自负,他也容易害怕,他年纪大了,他的头发稀疏了,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减弱我对他的尊敬。我知道这就是爱情。

  分手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谁也没有去说破它,大家都假装丽芙不过到挪威旅行一趟。她收拾了自己的衣服,但没有收拾琳的衣服,那样做太明显,太像分手了。然后,她离开了法罗岛。

  他需要一个更从容和更包容的女人。他们分手后不久,丽芙·乌曼又应邀出演他的《喊叫与耳语》(Cries and Whispers,1972),在摄制组,伯格曼很快便和另一个女演员英格莉·冯·罗森(Ingrid von Rosen)堕入爱河。英格莉成了伯格曼的第五任妻子。丽芙·乌曼的女儿琳很喜欢英格莉,她喜欢去法罗岛和伯格曼、英格莉一起过暑假。

  丽芙离开法罗岛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一半的记者在问:他们怎么了?当事人一声不吭,报界只好几十年如一日地从我们继续合作的片子里寻仇觅恨:1972年的《喊叫和耳语》,1973的《婚姻场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1976年的《面对面》(Face to Face),1978年的《秋天奏鸣曲》(Autumn Sonata),直到最近由乌曼导演的《背弃》(Faithless,2000)。

  英格玛·伯格曼承认,乌曼一直是他最喜欢的演员。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充满情感,洋溢着凄楚又平常的人世感。评论界经常责骂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冷涩难懂,但没有人骂乌曼迷离,她是人世里的女人,是妻子,是母亲。即使她歇斯底里地呼叫,观众还是喜欢她。

 戏剧生涯(30年代——60年代)

1937年,伯格曼进入了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他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他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

1944年,伯格曼离开大学,在哈尔斯林堡城市剧院(Halsingberg City Theater)成为一名职业导演。剧院正处于艺术与经济的双重倒闭的边缘,但是在两年时间里,伯格曼就将它转变成为一所非常成功的剧院。此后,他转移到了歌德堡城市剧院(Gothenburg City Theater),在那里,他的影响同样深厚。

1952年,他开始了在马尔莫城市剧院(Malmo City Theater)长达6年的导演生涯。那是现代欧洲最著名的剧院之一,他在那里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伯格曼时代”。以其精湛的室内剧演出及其从《浮士德》《风流寡妇》的高度平衡的保留剧目而名声大噪。马尔莫剧院的许多演员后来都成了伯格曼电影的最受欢迎的诠释者

1963——1966年,他成为瑞典皇家大戏院的院长,后来因为要专心创作而辞去此职务。

1985年,伯格曼重返舞台,导演了一些经典剧目。

导演生涯(40年代——21世纪)

电影的起步:40年代

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Hets(Alf Sjoberg导演)。

1945年独立执导了第一部影片《危机》Crisis。此后又接连执导了几部影片。

1948年《黑暗中的音乐》Musik i m?rker 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成熟:50年代,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

 英格玛·伯格曼
1953年《不良少女莫妮卡》Sommaren med Monika

1955年《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 是伯格曼拍摄的为数不多的古装影片之一。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赢得Best Poetic Humor Award。伯格曼惟一一部带有轻喜剧风格、有着圆满结局的影片。这个时期的伯格曼,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变成一位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所谓的现代派叙事大师。

1957年《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赢得评委会特别奖Jury Special Prize。

1957年《野草莓》Smultronst?llet 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赢得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影评认奖Italian Film Critics Award。大师地位开始被确立。

1958年《生命的边缘》N?ra livet 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赢得最佳导演奖

1958年《魔术师》Ansiktet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最终赢得评委会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

灵魂的世界:60-70年代

伯格曼电影在60年代发生了质的变化,他这个阶段的影片注重人物的心理,热衷于探讨灵魂问题;故事的视点更加散漫,靠情绪、视觉、直觉,较之以前远离了线性叙事。他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伯格曼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1960年《处女泉》Jungfruk?llan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赢得Special Mention;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61年《犹在镜中》S?som i en spegel 获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最终赢得OCIC Award;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62年《冬日之光》Nattvardsg?sterna 。这时他已经和男演员约瑟夫森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合作关系。这一直是伯格曼的一个特点,他总是和相熟的演员、摄影师共同工作。约瑟夫森后来回忆说,那时的伯格曼是一个孤僻的人,人们都不怎么和他说话,但是人们都能意识到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犹在镜中》与《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合称为“沉默三部曲”。

1971年伯格曼赢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972年《呼喊与细语》Viskningar och rop 赢得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Technical Grand Prize;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奖提名。争议最多的影片之一。

1976年《面对面》Ansikte mot ansikte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

1977年伯格曼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The Serpent's Egg

1978年《秋天奏鸣曲》H?stsonaten 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由英格丽·褒曼主演。

80年代以后:

1978年,伯格曼的创作被打断,关于伯格曼漏税的新闻铺天盖地占据了瑞典各种报纸的重要版面。伯格曼因此离开了瑞典。这是伯格曼生命中颇为尴尬的一段,一个具有国际声誉的电影人却失去了自己的祖国。5年之后,伯格曼终于回到祖国来完成他的告别之作,这就是《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1982年《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 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提名,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赢得威尼斯电影节FIPRESCI Prize。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97年伯格曼赢得戛纳电影节Palm of the Palms奖

1998年伯格曼因终身成就赢得戛纳电影节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奖

2002年的秋天,84岁的伯格曼破例出山,创作了120分钟的电视电影《萨拉邦德》

成就与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英格玛·伯格曼,自50年代登上影坛以来,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导演过62部电影,多数自行编剧,也导演超过170场的戏剧。他所喜爱合作的国际知名演员有丽芙·乌尔曼(Liv Ullmann)与马克斯·冯·赛多(Max von Sydow)。他大部分的电影都取景自故乡瑞典,主题多是冷酷的,处理痛苦与疯狂。

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电影的写实风格殊途同归,并且极大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
他一生获得了无数的奖项,1975年伯格曼因执导戏剧的杰出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伍迪·艾伦Woody Allen在伯格曼逝世时说:“因为我多年来对他的狂热赞美,当他去世的时候,许多报纸杂志约我做访谈。似乎除了再一次称颂他的伟大,我还能给这个噩耗带来什么价值。他们问,Bergman是如何影响你的?我说,他没有影响我,他是一个天才,而我不是。天才是无法学习的,否则其魔术就能延续了。

作品分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题材

 英格玛·伯格曼

伯格曼与友人

他的电影作品通常在处理失败、孤独与信仰的存在问题,他的电影作品也倾向直接表现而非明显的形式化。博格曼最知名电影中的其中一部作品《假面》(Persona),就是在博格曼作品中 同时包含存在主义与前卫风格的杰出作品。

虽然他电影作品中讨论的议题是理智的,性欲的处理在他大部分的电影作品中依然十分的明显突出,不管是中世纪的瘟疫(如《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或是20世纪初期乌普萨拉的上层阶级家庭生活(如《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或是当代的社会异化(alienation)问题(如《沉默》(Tystnaden))等等皆是如此。他电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比男性角色碰触到更多的性议题,而且她们并不害怕去公开表示这样的议题,有时候会用非常惊人明显的方式公开(如《呼喊与细语》(Viskningar och rop)),这样的形式也建立了伯格曼电影作品的风格。1960年时代杂志将他选入封面人物,他则在封面故事中称自己这样的风格为“影像的魔术师”(the conjurer)。在花花公子杂志1964年的专访中,他说到:“……性爱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一点都不想只拍纯粹理智的电影。我希望观众们可以去感受,去感觉我的电影作品。这个对我来说比起他们去理解我的电影作品来的更为重要许多。”伯格曼说,电影是他索求无度的情妇。而一些在他电影作品中主演的女演员后来也变成他真实生活中的与电影创作上双重的情妇。

爱情─疯狂的、挫败的、不明说的、厌恶的─是他许多电影作品的讨论主旨,这样的风格也许是从《冬之光》(Nattvardsg?sterna)开始的。他说,在这些电影作品中,他“将牧师所缺乏的信仰与他之前情妇的竞争作对比,将她的怨恨带点宗教色彩,去帮助他透过凡人的爱情去了解精神心灵上的辩解。”

主题

 英格玛·伯格曼
童年记忆

童年的不安全感导致了他通过电影来驱除心理阴影;伯格曼曾说“拍电影就是跃入自己童年的深渊”,他的童年成为创作时自己无意识的宝库。在伯格曼电影中,儿童总是生活在一个受折磨的天真世界中。同年主题贯穿了伯格曼的大部分作品。

宗教主题

“我的一生一直在跟上帝的关系问题作斗争。”伯格曼的电影倾向于忽略社会问题,他的基本心态是存在主义和宗教怀疑论。伯格曼既怀疑上帝的存在,也不愿否认上帝的存在,这种矛盾表现在电影力就成了痛苦的追问,永远没有答案。

性与爱

伯格曼电影大胆地讨论和表现性爱问题,但性爱只是隐喻,它的作用有两个,1、揭示人类对爱与交往的内在渴望;2、性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风格特征

戏剧感

他的作品有明显的舞台剧特征;伯格曼对自己的艺术历程有一句形象的描述———“戏剧是妻子,电影是艳遇”,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他曾在戏剧舞台上创造过辉煌的“伯格曼时代”,而到了70年代后期,他又越来越憎恨商业对电影的“败坏”,终于在80年代初宣布息影又回归了戏剧,尽管他在电影界的影响超过了戏剧界,但在他心目中,电影无法取代戏剧的地位,在法罗岛安度晚年时他一直很高兴自己的事业是以戏剧为终点,碰到人们景仰他的电影作品时,他会很不屑地表示:“不要跟我谈电影,我看自己的作品都觉得很可笑!”

梦与现实

梦和现实的交织构成他作品的一贯风格。

爱的匮乏

在伯格曼看来,爱是唯一能够拯救人类的力量,但是爱的匮乏是人类在文明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沟通带来误解、交流遭遇嘲笑、语言编制谎言、责任产生虚伪……他的作品种往往都有一个残疾角色或垂死的人,这些眼前的残疾和即刻的垂危,都是人们内心疾病的外现,人们丧失了爱和被爱的能力,失去了信仰和方向。

音乐

伯格曼还擅长在电影中用音乐传达驳杂的思想,他最喜欢巴赫的音乐,简洁而严整、单纯而又苍茫,能够传达出很多无法言说的思想。他甚至曾考虑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专门研究巴赫音乐。

拍摄技巧

成为一个导演,伯格曼拥有优秀的洞察力与才华,并愿意与演员互不侵犯的相处。伯格曼认为自己必须在他们身上负非常大的责任,将他们视为心理上时常受伤的合作者。他说导演必须要对演员坦承并支持,使得他们可以在他们的表演工作上表现到最好。博格曼鼓励青年导演不要执导任何没有“意念”(message)的电影作品,而是要等待“意念”的出现之后才执导,总有一天就可以承认他自己不是每次都能确定他电影作品中“意念”的呈现。

伯格曼通常自己写他电影作品的剧本,在真正下笔书写之前会构思数个月甚至数年,他认为下笔的这段时间是稍微有点冗长且乏味的。他早期的电影作品结构非常的精密严谨,这些剧本都是来自于他自己撰写或是与其它作者合作写成的。博格曼叙述他晚期的电影作品说,当重大场合时,他的演员会希望作一些跟他原本所期待不一样的表现,他会让他们自由发挥;而如果限制他们的发挥,这样的结果往往都是一场灾难。随着他的电影生涯的进展,博格曼增加让他的演员们即兴演出(improvisation)他们的对白。在他最后几部电影作品中,他只写下关于某个场景的意念讯息,而允许他的演员们决定确实的对白。

当观看日志时,伯格曼非常着重批判而非情感的重要性,他说他不会问自己这部作品是好还是坏,而是问自己这部作品已经足够了,还是还需要重拍。

作品列表编辑本段回目录

1946年 《危机》 (Kris)
1946年 《雨中情》 (Det regnar p? v?r k?rlek)
1947年 《欲望岛》 又名《开往印度之船》(Skepp till India land)
1948年 《黑暗中的音乐》 (Musik i m?rker)
1948年 《港口的呼唤》(Hamnstad)
1949年 《监狱》 (F?ngelse)
1949年 《三个陌生的情人》(T?rst)
1950年 《欢乐》 (Till gl?dje)
1950年 (S?nt h?nder inte h?r)
1951年 《夏日插曲》 (Sommarlek)
1952年 《女人们的期待》 (Kvinnors v?ntan)
1953年 《不良少女莫妮卡》 (Sommaren med Monika)
1953年 《小丑之夜》(Gycklarnas afton)
1954年 《恋爱课程》 (En Lektion i k?rlek)
1955年 《梦》(Kvinnodr?m)
1955年 《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
1957年 (Bakomfilm smultronst?llet)
1957年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
1957年 《野草莓》(Smultronst?llet)
1958年 《生命的边缘》 (N?ra livet)
1958年 《魔术师》(Ansiktet)
1960年 《处女泉》 (Jungfruk?llan)
1960年 《魔鬼的眼睛》 (Dj?vulens ?ga)
1961年 《穿过黑暗的玻璃》 (S?som i en spegel)
1962年 《冬之光》 (Nattvardsg?sterna)
1963年 《沉默》(Tystnaden)
1964年 《这些女人》 (F?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6年 《假面》 (Persona)
1967年 (Stimulantia)
1968年 《狼之时刻》 (Vargtimmen)
1968年 《羞耻》 (Skammen)
1969年 《安娜的情欲》 (En Passion)
1971年 《接触》 (Ber?ringen)
1972年 《呼喊与细语》 (Viskningar och rop)
1973年 《婚姻生活》 (Scener ur ett ?ktenskap)
1976年 《面对面》 (Ansikte mot ansikte)
1977年 《蛇蛋》 (The Serpent's Egg )
1978年 《秋日奏鸣曲》 (H?stsonaten)
1980年 《傀儡生命》(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
1982年 《芬妮和亚历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4年 (Karins ansikte)

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1955年,《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1957年,《第七封印》(Sjunde inseglet, Det),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58年,《野草莓》(Smultronstallet),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
1959年,《面孔》(Ansiktet),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60年,《处女之泉》(Jungfrukallan),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62年,《犹在镜中》(Sasom i en spegel),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72年,《呼喊与细语》(Viskningar och rop),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77年,《面面相觑》(Ansikte mot ansikte),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2年,《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外部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英格玛·伯格曼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