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机制”,一个热门词语 |
机制本来是物理学术语,后来引用到生物学、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之中。“机制”的思维方式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论”的逻辑。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从机制着手”、“建立新机制”成为社会变革的主题,因此“机制”一词成为热门词语。“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成为政治活动、学术活动中高频率词语。
语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 |
实验:车轮与铁轨 |
其在《辞海》中的几个解释分别是:
1、用机器制造的;
2、机器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3、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4、某个复杂的工作系统或某些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
在Merriam-Webster词典中,“机制”的主要解释是“涉及或导致某些行动,反应和其它自然现象的一系列相关的基本活动或过程”(第11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p455)。
专业术语的扩散编辑本段回目录
“机制”原本是物理学术语,指一个系统中,满足其必要条件,就可以得到符合物理性质的状态或结果的现象。
后来,生物学、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它们的“机制”就是生物(包括人)的功能,也包含它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
于是“机制”泛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广泛应用。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逆向机制等。
歧义分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热门词语在使用中往往会出现歧义。“机制”也是如此。在社会科学方面,使用“机制”一般有以下5种含义:
一、机制即制度
2005年12月15日《慧聪网》《慧聪网广电行业频道》:《2005年广电行业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回望2005年,我国广播影视取得事业和科技发展巨大成绩的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提高了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机制即体制
李树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决策机制》:“一条值得重视的经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里,在重大政策制定和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学界、党委和政府部门、地方、基层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原载《炎黄春秋》2008年第4期)。
三、机制即经常性的会商渠道
2003年6月7日中国新闻社报道:“日韩双方希望能够参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协商机制。”
《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转自:互联网时间:2008年4月11日
“从三方协商机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现实和长期运行实践的客观效果看,政府、雇主、工人的相互合作,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减少了劳资纠纷,保护了工人的一些权益,稳定了劳动关系,这对于维护社会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机制即渠道和规则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世界贸易体系经济学》(作者:(美)贝格威尔,思泰格尔著,雷达,詹宏毅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内容简介:“关贸总协定(GATT)的继承者——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各种规则支配着国际贸易。WTO为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规定了行为准则,也为解决各种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一个多国协商的场所,而且还为解决争端建立了一套规范的机制。”
五、机制即机理
《新华网》报道:《治理商业贿赂:把握着力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原载2006年04月26日《瞭望》杂志)。
机制与机理是有区别的。机理是指事物变化的理由与道理。在化学动力学中,所谓“机理”是指从原子的结合关系中来描绘化学过程。在化学气相沉积中,机理的含义更加广泛。如果其过程是动力学控制的,机理是指原子水平的表面过程。
本质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 |
招考改变了用人机制 |
所以不管对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而言,对机制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构造、运行及功能。
构造涉及到要对象的组成,该组成决定了运行的情况和功能的本质。如石头放在阳光下不发生光合作用而树叶可以发生,根本原因是其构造不同。
运行指因为构造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体现的一种特有的秩序。
任何机制必然导致某种功能,没有无谓的机制。
在社会科学中,“机制”即指一定机构或组织的机能,以及这个机构或组织与其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经济学中,“机制”范畴的使用,一方面表明把社会经济活动当作一个生命机体看待;另一方面表明,经济研究由抽象的经济关系拓展到经济机体及其机构、机能问题研究。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百年物理学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2005年05月31日中国科学院网站
二、《辞海》1999年版
三、2006年04月26日《瞭望》杂志
四、《世界贸易体系经济学》(作者:(美)贝格威尔,思泰格尔著,雷达,詹宏毅等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氢气法的物理机制决定了它的查漏可靠性为100%,从而避免了昂贵的长距离路面开挖和大量维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