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0740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0-14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roin
ro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拉尔夫·麦克奎里
拉尔夫·麦克奎里
波尔多·耶多夫尼科维奇·波尔多
波尔多·耶多夫尼科维奇·波尔多
Bob Sabiston
Bob Sabiston
查尔斯·舒尔茨
查尔斯·舒尔茨
田村由美
田村由美
游素兰
游素兰
浦泽直树
浦泽直树
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
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
松本零士
松本零士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大友克洋(Otomo Katsuhiro,1954年4月14日-)为日本漫画家及动画导演,出生于日本宫城县登米市,代表作为自身担任导演及原作的《阿基拉》

(图)大友克洋大友克洋

  漫画家、动画制作人。漫画作品以精细的画面和巧妙的剧情铺陈在业界受到好评。对物体的质感与运动的速度感有着高超的表现力,对每一个场面都有着极为细腻的描画。对许多漫画创作者来说,其影响力仅次于“漫画之神”手冢治虫。1983年作品《童梦》获第4届日本SF大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之前该赏只颁给科幻小说家)。

  1983年开始连载代表作《AKIRA》 (《亚基拉》),并从1984年开始以每一年一卷的速度发行,各卷都在业界和读者中引起轰动。该作被翻译成6种语言发行海外,并于1988年由其亲自执导改编成剧场动画,大友克洋亦借此成为国际知名的动画制作人。

  之后《老人Z》 《MEMORIES》 《大都会》等剧场动画的制作中均担任了重要职务。2003年,为纪念《AKIRA》剧场动画公映15周年,资料集《AKIRA ANIMATION ARCHIVES》出版,其中收录了大友克洋亲自执笔的500余幅设定稿、600余幅原画等珍贵资料。2004年9月30日,由其担任原作、脚本、监督的剧场动画《蒸汽少年》公映。

  除了漫画和动画制作外,大友克洋还参与了三得利佳能的品牌代言人形象设计、书籍、录音带、录像带等的包装设计等各种工作。

目录

[显示全部]

详细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友克洋 Katsuhiro Otomo
  性别:男
  生日:1954年4月14日
  血型:A
  星座:白羊座
  出生地:日本宫城县登米市迫町
  出道:1973年在《漫画 ACTION》发表《枪声》

获奖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2年《战争的味道》获第13届星云赏
  1983年《童梦》获第4届日本SF大赏
  1984年《童梦》获第15届星云赏
  1984年《AKIRA》获第8届讲谈社漫画赏
  1991年获横滨电影节审查员特别赏
  1996年《MEMORIES》获第50届每日映画CONCOURS大藤信郎赏

漫画作品一览编辑本段回目录

  Short Peace(大友克洋自选作品集)(全1期)(双叶社
  HIGH STAR(全1期)(双叶社)
  GOOD WEATHER(全1期)(奇谭社
  韩塞尔与格雷狄尔(全1期)(CBS SONY出版)
  再见日本(全1期)(双叶社)
  已是战争的气氛(全1期)(双叶社)
  BOOGIE WOOGIE WALTZ(全1期)(奇谭社)
  童梦(全1期)(双叶社)
  AKIRA(全6期)(讲谈社
  仰望步行(全1期)(讲谈社)
  OTOMO KATSUHIRO ARTWORK KABA 1971-1989 ILLUSTRATION COLLECTION(讲谈社)
  大友克洋幻想集(全1期)(讲谈社)
  SOS大东京探检队(全1期)(讲谈社)
  THE MEMORY OF MEMORIES
  ZeD

动画作品一览编辑本段回目录

  1979 火球
  1983 童梦(监督、原作、脚本)
  1983 幻魔大战(人物设计)
  1986 迷宫物语(监督、脚本)
  1987 机器人嘉年华会(监督、原作、脚本)
  1988 阿基拉-AKIRA(监督、原作、脚本)
  1991 老人Z(原作、脚本、机械设计)
  1995 追忆三部曲-MEMORIES(原作、总监督)
  1997 未麻的部屋-Perfect Blue (协助监督)
  1998 遗迹守护者-Spriggan (总监修,构成)
  2001 大都会-Metropolis(脚本)
  2004 蒸汽少年(企划、原案、脚本、监督、美术设定、Layout)
  2006 虫师真人版(监督)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说宫崎骏是令日本动画迈向世界的先驱,大友克洋就是他的继承者。 80年代至90年代,他的作品同宫崎骏一样,受到国际注目。大友克洋的漫画创作,远比动画早,而且成绩不俗。他曾经先后得到多个漫画大赏,其中最特别的,是83年凭《童梦》得到「第4届日本SF大赏」。过往,这个大赏只会颁给科幻小说家,大友克洋成了首位获此名誉的漫画家。 大友克洋1973年以「铳声(枪声)」(『漫画Action』刊载)出道。其後集中在同杂志中发表多个短篇作品。自出道之後,其作品的细致描写和巧妙的故事发展都得到很高的评价。83年开始连载的「AKIRA ̄亚基拉」自84年发售第1期单行本以来,虽然是每年出版1期,但每期都大受欢迎。大友老师其馀的作品还有「童梦」、「已是战争的气氛」和「再见日本」等等。
  大友克洋表示,他的漫画和其他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说:「我的漫画,在人物、背景的细微部分都画得非常真实,动画也延续这个特色。我的作品,不会像一般漫画给人平板的感觉,而是有有深度的空间,产生慑人的真实感。」但作品太真实,大友克洋也意识到未必广为漫、动迷接受,所以他坚持「故事和主角突出,才能吸引读者。」结果,一如他所料,《亚基拉》、《童梦》主角性格突出,带给动、漫画界一个新的视野。 作品主旨深刻 大友克洋将漫画的生命力,延续在动画上,造成更大的震撼,这可能受宫崎骏的影响。大友克洋曾表示,他的新作《Steam Boy》在美术、时代风格方面和宫崎骏执导的动画《妙犬神探》有点相似。
  其实,即使二人作品风格截然不同,但二人同样将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在作品当中。 大友克洋在拍《阿基拉》时,曾有一次深刻的经历。他当时参加儿子就读小学的运动会,那些父母拿着照相机,影着小型赛跑,学校也阻止不了。大友克洋感叹道:「日本人连公德观念也没有。」 大友克洋代表作《亚基拉》中的主角金田和铁雄,虽然是破坏秩序的不良分子,但他们有意识去干,比起在无意识中破坏规则的人还好得多。作品主旨深刻,令到大友克洋作品的影响力,遍及欧美。 代表作品 《亚基拉》打破日本动画纪录,总作画数为15万张,花费10亿日圆,影片更模拟真人嘴形作画,未公映已引起话题。其后,更以6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公映,美国净收已有1百万美元。
  《Memories》是继《亚基拉》后,大友克洋和两位新晋动画家森本晃司冈村天斋集体创作一部3个单元的动画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亲自执导,22分钟的故事,以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交代,单是拍摄台都要长达10米,是动画史上的大胆突破。
  大友克洋除了创作漫画外,亦有从事插画和广告创作,其中《Kaba》画集,就收录了他出道至89年的作品,部分还未公开过。这本画集最近再度在日本重刊,但数量不多。大友制作的广告作品不多,图中就是大友克洋为Cannon相机炮制的海报,颇为珍贵。

日本动画的继承者——大友克洋编辑本段回目录

 代表作品
  ★ 《亚基拉》  
  原名《AKIRA》打破日本动画纪录,总作画数为15万张,花费10亿日元,影片更模拟真人嘴形作画,未公映已引起话题。其后,更以6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公映,美国净收已有1百万美元。

  ★ 《Memories》 
  继《亚基拉》后,大友克洋和两位新晋动画家森本晃司、冈村天斋集体创作一部3个单元的动画集。其中《大炮之街》由大友克洋本人亲自执导,22分钟的故事,以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交代,单是拍摄台都要长达10米,是动画史上的大胆突破。

  其他作品: 《PERFECT BLUE》、《老人 Z》……

  如果说宫崎骏是令日本动画迈向世界的先驱,大友克洋就是他的继承者。

  80年代至90年代,他的作品同宫崎骏一样,受到国际注目。

  大友克洋的漫画创作,远比动画早,而且成绩不俗。他曾经先后得到多个漫画大奖,其中最特别的,是83年凭《铳梦》得到"第4届日本SF大奖"。从前,这个大奖只会颁给科幻小说家,大友克洋成了首位获此名誉的漫画家。

  大友克洋表示,他的漫画和其他的有很大的不同。他说:"我的漫画,在人物、背景的细微部分都画得非常真实,动画也延续这个特色。我的作品,不会像一般漫画给人平板的感觉,而是有有深度的空间,产生慑人的真实感。"但作品太真实,大友克洋也意识到未必广为漫、动迷接受,所以他坚持"故事和主角突出,才能吸引读者。"结果,一如他所料,《亚基拉》、《铳梦》主角性格突出,带给动、漫画界一个新的视野。

  大友克洋将漫画的生命力,延续在动画上,造成更大的震撼,这可能受宫崎骏的影响。大友克洋曾表示,他的新作《Steam Boy》在美术、时代风格方面和宫崎骏执导的动画《妙犬神探》有点相似。其实,即使二人作品风格截然不同,但二人同样将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在作品当中。 大友克洋在拍《亚基拉》时,曾有一次深刻的经历。他当时参加儿子就读小学的运动会,那些父母拿著照相机,俨然小型赛跑,学校也阻止不了。大友克洋感叹道:"日本人连公德观念也没有。"

  大友克洋代表作《亚基拉》中的主角金田和铁雄,虽然是破坏秩序的不良分子,但他们有意识去干,比起在无意识中破坏规则的人还好得多。作品主旨深刻,令到大友克洋作品的影响力,遍及欧美。

废墟上的异能少年——谈大友克洋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宫崎骏凭借《千与千寻》走入奥斯卡的殿堂之后,突然间每一个娱乐媒体都开始对日本动画有了异乎寻常的关注热情,当那些电影节目开始亡羊补牢地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宫崎骏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内涵”或是“动画也能表现人文主题”的时候,大友克洋的Fans们想必都在暗中发出窃笑吧!在艺术成就上,大友克洋与宫崎骏堪称日本动画界的一时瑜亮,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同宫崎骏一样受到国际注目。如果说,宫崎骏的作品在阐述主题的时候还略带有一丝温情的话,大友克洋则让人感到冷酷,他的嘲讽就像一把挥舞的利刃,在影片的一开始即让你感受到刺骨的痛楚。

出手不凡
大友克洋出生于1954年,他以漫画家的身份出道,并于1973年在《增刊Action》上发表了处女作。但是让他的名字真正为人所注意的是1979年发表的喜剧漫画《火球》 ,这之后的大友克洋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 1980的《她的记忆》 (MAGNETIC ROSE)在《YOUNGER漫画》上发表,这是一部带有浓重大友风格的作品,故事讲述在2091年的一天,一艘太空垃圾处理船克罗那号因为收到一个奇怪的SOS信号而赶往宇宙坟场的一个内部被挖空的小行星,船员汉斯和麦罗走进小行星内部救人,最后他们却发现陷入了一个60年前的女歌星所制造的幻影中,这个女歌星因为受到事业失败、男友变心的打击,便杀死了男友,将家搬到这个小行星上,生活在用电脑制造出的回忆幻影中。当汉斯在幻影中也看到了自己爱女惨死的记忆时,愤怒的他击毁了电脑。回忆是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当汉斯击毁电脑之后,一切华丽的表象都变得破旧不堪,尽管回忆制造的假象是多么美丽,但是人终究还是生活在残酷的现实中的。大友克洋将这部出色的作品作为《Memories》系列的第一部,并于1995年和森本晃司、冈村天斋两位动画家推出了这一系列的剧场版。此系列的另外两部作品是《最臭兵器》和《大炮之街》,这两个以Video形式首次发表的作品同样杰出。

童叟之力
在80年代初,大友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了对老人和孩童世界的探索,在《明天的约会》中描述了一个孩童和老人一起对抗成人世界的故事,他们一起联合谋杀了孩子那自私贪婪的父母亲。这部作品似乎在宣告着了不起的《童梦》即将到来。1983年的《童梦》为大友赢得了下一年的“日本科幻大奖”,这也是这个奖项首次颁给动漫作品。在《童梦》中,大友继续刻画着属于老人和孩童的世界,不过已经由《明天的约会》中的联合转为了对抗。孤独的单身老人CHO具有异常的能力,他将一栋大厦界定为自己的世界,将20多人送上天台跳楼自杀,这是他自己的“游戏空间”,刚搬来的小女孩悦子破坏了他的世界,在二人的对抗中无数无辜者丧生,最终在母亲的呼唤下悦子悬崖勒马,召集其他孩子将CHO杀死。在这些作品中,大友刻画的孩童我行我素,在超越了表象之后,肯定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日本著名评论家川本三郎提出大友克洋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均质性,对孩童及老人的刻画尤其出色,而在这种均质性下老人和孩童的身份也很容易转换。
在《童梦》中,悦子和CHO的对抗令整个大厦遭到毁灭,在这里大友提出了孩童具有的强大能量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在接下来的《阿基拉》(AKIRA)中得到了再一次的验证,这部1982年在《YOUNGER漫画》上开始连载的漫画堪称是大友的代表作,1988年他以监制的身份将《阿基拉》动画化,打破了日本动画的数项纪录,其后以6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公映,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1992年阿姆斯特丹奇幻电影节银奖。

幽默下的正义
在某些人眼中大友是个幽默细胞十分强烈的家伙,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成名作《火球》是一部喜剧漫画,实际上真正杰出的喜剧作品都带有强烈的讽刺性,就像不朽的大师卓别林的作品,而大友克洋在数部作品中都表现出了他在这方面的天赋。《最臭兵器》这部极剧夸张效果短篇动画可以令每位观者瞠目结舌,在这部动画中,误食了生化武器的研究员田中变成了一个“人体兵器”,他身上散发的臭味可以将附近的人和动物全部杀死,当政府发现这一点后,立刻派出几乎可以攻克一个国家的军队对田中进行围剿,而对真相一无所知的田中却懵然地在蚂蚁也难逃生的枪林弹雨中向政府总部前行,居然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这部动画的夸张效果可以让人笑到跌倒,但是最终看到官员们面对田中的表情时,在好笑之余又令人深思,也许有极端者会拍案而起:“他妈的这么经典的结局为什么没有在现实中真的发生!”而《大炮之街》同样表现了大友对军国主义的反对立场。在这部动画中,有一个虚构的“大炮之街”,动画以这条街道上的某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展开描述:早上儿子醒来,然后上学去学习炮兵理论,父亲上班去开炮,母亲到工厂制造炮弹。晚上回家以后听的是敌情通报,而儿子睡梦中则梦想着成为将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整个故事非常简单,没有多少对话,也没有什么情节发展上的悬念,但是片子的精华却在父亲与儿子的一段对话中体现:当每天的电视广播反复向他们宣传要为国家战争做贡献时,天真的孩子问父亲:我们的敌人是谁?父亲无奈地回答: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动画对现实中军国主义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进行了艺术的夸张,实际上这样的生活在一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有真实的上演。

对于自己的作品,大友表示:“我的漫画在人物、背景的细微部分都画得非常真实,动画也延续这个特色。我的作品,不会像一般漫画给人平板的感觉,而是有有深度的空间,产生慑人的真实感。故事和主角突出,才能吸引读者。”当然,大友并不是表示他制作的都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带给观众虚构与现实交替的幻觉感,用虚幻的故事来嘲讽真实的世界。
你能肯定,大友的作品和这个世界,究竟哪一个更加真实呢?

花絮
1.曾经有人拿《阿基拉》给手冢治虫看,提出大友克洋刻画的主人公完全不像日本人的观点,手冢治虫表示这决非问题所在,对大师而言,重要的掌握如锋利的剃刀般的笔法,剖析出令每一个观者都能发现的实质,这样才能绘制出超越国界限制的漫画。手冢大师自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而大友克洋同样如此。手冢治虫的遗作《大都会》请来大友克洋担任编剧制作最新的动画剧场版,这也许就是大师之间的一种肯定吧。
2.大友克洋除了创作漫画外,亦有从事插画和广告创作,《Kaba》画集收录了他出道至89年的作品,但如[ALi:PAGE]今的大友克洋早已经脱离了当年漫画家的身份,从动画人慢慢转型到了动画电影人的角度,剧场动画《Perfect Blue》、《Spriggan遗迹守护者》是大友近年协助监督的作品,品质同样出色,而日本歌坛的天后滨崎步也打算邀请大友克洋为她炮制动画版的MV,而这对于大友来说,应该算是小菜一碟了。
3.作为一个日本动画人,大友克洋在好莱坞同样拥有不少的信徒,包括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隆在内。

大友克洋作品简介
《阿基拉》
“AKIRA”是什么?是一种力量?是人类无穷的想象力?
“AKIRA”存在在哪里?——每个人心中都有“AKIRA”,或者说,每个人都是“AKIRA”。
在故事的开头,大友克洋毫不留情的刻画了这样的背景:1988年7月16日,AKIRA引起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东京整个化为瓦砾(这部动画正是1988年上映的)。31年后的2019年,在新建立的东京里到处充满了飞车党、黑警察,民间的各种集结团体在表达着自己对政府的不满和对被拯救的向往。在政府控制的秘密研究所的地下深处,AKIRA在绝对零度的密封仓中沉睡着。一个叫做铁雄的飞车少年在无意中得到了复活的Akira能量,从小就被人欺负,就连做飞车党也是三流的他掌握了可以毁灭整个世界的能量,被压抑的欲望爆发出来,铁雄因为自己的超能力而变得狂暴。而这时他的好朋友,也是飞车党领袖的金田想尽办法要拯救铁雄,但是却无法停止铁雄的疯狂,于是朋友反目,金田为了阻止铁雄而不惜消灭他。但是铁雄的能量是不能被外人所打败的,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铁雄却因为无法控制超过临界点的AKIRA而产生异变,最终自我毁灭,并在AKIRA的力量下到宇宙间转生。
在这部厚重感十足的动画中,一个接一个的大友式概念纷沓至来。大友延续肯定了他对孩童拥有超能力的观点,在动画中还会出现数个被AKIRA所影响的儿童,他们都拥有强大的超能力,而这些儿童都长着如老人般苍老的面孔耐人寻味。大友借铁雄的手再次毁灭了东京一道,但是当暴戾的铁雄最终面临可怕的自身异变时,他仍然不免绝望而又惊慌的呼喊:“金田,救我!”,令人不禁想到在《童梦》中的悦子所说:“未来其实并不只有一条出路,异能者只是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能力。”无论如何强大,铁雄也仅仅是个孩子而已,当不会正确的运用自己的力量,也只能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当铁雄将新东京砸了个稀巴烂后,面对满目疮痍,动画中的将军喃喃自语道:“真美!”这也许是大友过于强烈的毁灭感的一个写照,生命在于他只是一项戏剧冲突的调味品,他会主动使用极端手段来反映现实讽刺主题。就如同宫崎骏所说:“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之上,人人都会说这是大友克洋。”

成长的大师--大友克洋的再度出山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宫崎骏宣布“封笔”封笔,人们在为这位大师的过早退隐而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开始寻找宫崎骏的接班人。而在众多的候选者里,大友克洋或许是离这个称号最近的一个。

  大友克洋(Otomo Katsuhiro)于1954年出生在日本宫城县登米市。1973年,十八岁的大友克洋来到东京。同年,他的漫画处女作《铳声》发表在漫画期刊《Action》上。此后,大友克洋又发表了多部作品,逐渐形成细腻精致的艺术风格。1979年,由他编绘喜剧漫画《火球》发表。

  1980年,大友克洋编绘的科幻悬念漫画《由她的思想中产生》在《青年人漫画(YOUNGER)》上发表。这部漫画的主角是一位因为失恋而变得厌恶人类的女性。为了彻底摆脱苦恼,她乘上飞船在太空中漫无目的的飘荡。在她死后,曾经为她效力的机器人重现了女主人的回忆。整部作品始终沉浸在一种空灵静寂的悬疑气氛里,直到最后才明白的交待了主人公的身世以及故事的前因后果。后来,根据这部漫画改编的动画片《回忆》,在故事情节上,则与原作略有不同。

  1982年,大友克洋的第一部长篇漫画作品,同时也是他的成名作《AKIRA 》在讲谈社的漫画期刊《少年MAGZINE》上开始连载。《AKIRA》于1993年结束连载,共完成六卷,其间仅漫画单行本销售量就超过420万份。1984年,《AKIRA》获得“第8回讲谈社漫画赏”。

  1983年,大友克洋应邀在动画片《幻魔大战》里担任角色设计,这也是他首次接触动画制作。同年,大友克洋以《童梦》获得“第4届日本SF大赏”。作为日本科幻界的最高奖项,此前这个奖项只颁给科幻小说家,而大友克洋是首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

  1988年,大友克洋正式进军动画领域。这年,他将自己的成名作《AKIRA》改编成同名的剧场版动画,并亲自出任脚本和监督的工作。该片片长124分钟,由著名BANDAI公司负责发行。

  所谓“AKIRA”,是对孩子的一种称呼,也可以用来描述持续不断的想象力。动画片《AKIRA》讲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军方在新东京的研究所里,召集了一群具有特异能力的孩子,准备用他们进行有关神秘生命体“AKIRA”的实验。飞车少年铁雄偶然卷入了这个危险的事件,结果因为体内的超能力被激发而变成了吞噬一切的怪物。同样具有超能力的少年金田前去解救铁雄,但是在变得狂暴的铁雄面前却束手无策,不得不与之展开激烈的搏斗。最终,铁雄由于突破了临界点而导致自我毁灭。在“AKIRA”的作用下,铁雄幻化成为新的超级生命体,以光粒的形式散布到宇宙空间里。望着远去的铁雄,金田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祝福。

  作为动画片《AKIRA》,与漫画版相比,在剧情上没有太大的出入,而且还延续了大友克洋在漫画作品里所追求的精细真实的绘画风格。另外,该片还采取了“音配像”的制作方法,即先进行台词录音,之后再制作画面,这与一般动画片的制作程序刚好相反。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法的使用还是收到了比较不错的效果。

  《AKIRA》的总投资高达310亿日元,其中作画总张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5万张,仅此一项的花费就超过了10亿日元。由于原作的影响力,该片在尚未公映前,便成为了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AKIRA》也果然不负众望,除在日本本土引起轰动外,还被翻译成六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上映。仅在美国,该片放映净收入就突破了百万美元大关。

  1991年,由大友克洋担任脚本和机械设定的剧场版机器人科幻动画片《老人Z》上映。该片片长80分,由北久保弘之任监督,饭田史雄负责作画,索尼音乐(SONY MUSIC)负责发行。著名漫画家江口寿史也参与了这部动画片的制作。

  故事的主角是装备了小型原子反应堆和第六代试验型计算机的老人看护机器人 “Bed Z-001号”。由于突然失控,看护机器人劫持了一位老爷爷。为解救人质,武装部队紧急出动,与看护机器人进行战斗。而在女主人公护士晴子的影响下,看护机器人逐渐形成了老奶奶的人格。事件得到了解决,原本冷酷的电脑也开始尝试理解人的情感。

 1995年,大友克洋再度出山,指导了根据他自己早年漫画作品改编的剧场版动画《回忆(MEMORIES)》。在后来发行的录像带版里,除剧场版的内容以外,还添加了两个平行的新故事章节:《最臭武器》和《大炮之家》。该片片长115分,监督由大友克洋、森本晃司、冈村天齐三人共同担任,BANDAI公司负责发行。

  第一章《她的回忆》改编自大友克洋的漫画《由她的思想中产生》。航行在太空里的垃圾处理船埃露娜号,突然接收到遇难求救信号。船员汉斯和他的同伴麦罗奉命前往发出信号的巨大太空浮游物内察看动静。不想却陷入了一个诡异的迷宫而难以自拔。原来,这个地方是很多年以前遇害身亡的著名歌剧演员加尔罗的女友艾娃,为了怀念自己的情人而创造出来的思维幻境。不久之后,汉斯终于明白杀死加尔罗的凶手其实就是艾娃。最终,汉斯摆脱了幻境的迷惑,在最后关头死里逃生。

  第二章《最臭武器》是以现实世界为背景的科幻作品。一天,在某化工集团生化研究所任职的研究员田中,因为身体不适,把放在上司桌子上的生化药剂当成感冒药吃了下去。然而,田中却并不知道,他服下的药剂其实是一种尚未完成的秘密军用化学毒剂。

  当他在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研究所其他同事全都无故丧命了。原来,在毒剂的作用下,田中的身上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气体,它能让闻到这种气体的人和动物瞬间毙命,杀人于无形之中。不知内情的田中马上把这里的情况向总部汇报,并奉命携带药剂和资料前往东京总部汇报。结果却造成沿途人畜大量死亡。

  后来,自卫队和驻日美军终于发现了田中的异常状况,并向他发动了攻击。但是由于药剂的作用,军方的进攻并未奏效。为此,美军不得不从本土调来最新式的宇航服,这才抓住了田中。哪知道,当身着太空服的一个士兵摘下头盔的时候,司令部里的人们却看见了田中的脸。顿时,在场的众人纷纷倒毙。

  第三章《大炮之街》描写了一个身处童话战争中的家庭。早上醒来,家里的孩子用过早餐后,便动身前往炮兵学校上课;父亲跟普通的上班族一样,乘车到自己工作的炮塔去开炮;母亲则到工厂去制造炮弹。如果不是因为大炮和战争,这一切都会显得的稀松平常。动画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被战争严重侵蚀后的生活画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纵观整部动画片,大友克洋一贯主张的细腻真实的创作风格得到了继续。而且,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动画片的画面效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编创者的创作意图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人物细节的刻画和个性的把握上,《回忆》相较于大友克洋以前参与创作的动画作品有了显著的提高。1996年,大友克洋因成功的指导《回忆》一片而获得“第50回每日映画观摩演出大藤信郎赏”。这让大友克洋离“大师”的称号又近了一步。

  1997年,大友克洋以助理监督的身份协助曾经《回忆》中担任动画监督的今敏先生完成了《完美的蓝色(PERFECT BLUE)》一片。该片的人物原形由江口寿史担任。与此前大友克洋擅长的科幻题材不同,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心理悬念片。

  艺名为“恰姆”的偶像组合成员雾越未麻,自从进入演艺圈后,就接二连三的被许多怪事困扰着。比如,个人隐私在网络上被曝光,收到含有恐吓内容的传真和电子邮件,时常发现有不明身份者跟踪等等。更有甚者,在她拍摄节目的时候,摄影师竟然神秘的遇害身亡。雾越未麻被恐惧团团包围着,她已经很难分清现实与梦境。然而,这一切其实都是雾越未麻在自己的畸形心态驱使下一手造成的。

  《完美的蓝色》是一部悬念迭起、动人心魄的影片。观看的时候,时常能给予观众强烈的压迫感。特别是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更是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和肯定。该片还曾经在柏林动画展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最近几年,大友克洋的创作仍然相当活跃。在1999年上映的剧场版动画片《遗迹守护者》中,大友克洋担任总监督和机械设定。而他的漫画新作《大混战(Mega Mix War)》则在讲谈社的漫画期刊《Afternoon》上连载。而以十九世纪英国为背景的动画片《蒸汽男孩(Steam Boy)》更是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总的来说,大友克洋是当今日本新生代卡通名家当中,距离“大师”称号最近的一个。不过,当宫崎骏携新片《千与千寻的神隐》复出之后,包括大友克洋在内的许多当红的日本卡通漫画家,一定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些来自“大师”的压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相信,作为新生代杰出代表的大友克洋终究会成长为新一代的卡通大师。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大友克洋 Otomo Katsuhiro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