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75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0-10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数字油田
数字油田
大数据颠覆银行信贷业
大数据颠覆银行信贷业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忍者方块
忍者方块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寂寞物联网
寂寞物联网
实体物联网
实体物联网
物联网成都样本
物联网成都样本
思科物联网信息图
思科物联网信息图
车联网
车联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中国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市场研究报告编辑本段回目录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它是促进全球信息化发展,构建智慧地球的核心,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是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企业确立业务发展战略,寻找产业投资重点,实现良好效益和快速成长的战略性选择。

    物联网是一个已经探明储量的巨大金矿,但矿产资源很分散,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眼下还难以集中开采,物联网万亿蛋糕巨大。物联网其实已经成为一个中国制造概念,物联网的技术和理念以及应用早已在各行业存在,局部应用已经成为常态,但共性特征未被总结提炼出来。

    作为长期关注中国ICT行业的专业机构,近期正式推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建立在第一手详实、权威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对全球及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领域的观察和调研,辅以我们专业客观的分析、深刻独到的见解为行业内人士提供理性、建设性的决策依据。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基本建立,但是由于技术、标准、应用、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业链的完整性、内容丰富性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另外,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各环节市场发展速度、竞争形势、成长空间等都各具特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市场研究报告》从产业和应用角度,对物联网产业各个市场进行了研究,对市场发展现状、市场发展机遇、竞争格局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企业访谈对重点企业的发展动态、发展策略、发展规划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对所处市场的理解和看法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本报告资料来源正规可靠,分析系统全面,数据来源真实权威,本报告可借鉴性强、科学指导性高,针对性强,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集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于一身的可贵资料。

第一章 物联网与RFID概述
  1.1“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1.1.1 内部因素
    1.1.2 外部因素
  1.2 物联网的概念与内涵
    1.2.1 物联网的发展简介
    1.2.2 物联网的定义
    1.2.3 物联网的原理
    1.2.4 物联网的步骤
    1.2.5 物联网的标准体系
    1.2.6 物联网的应用
  1.3 物联网的特征
    1.3.1 全面感知
    1.3.2 可靠传递
    1.3.3 智能处理
  1.4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简介
    1.4.1 RFID技术
    1.4.2 WSN技术
    1.4.3 4G技术
    1.4.4 ZigBee技术
    1.4.5 UWB技术
    1.4.6 云计算
  1.5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1.5.1地区物联网架构—分层架构图
    1.5.2地区物联网架构—功能架构图
    1.4.3地区物联网架构—功能模块图
  1.6 RFID的概念与构成
    1.6.1 RFID的概念
    1.6.2 RFID系统的构成
  1.7 RFID的技术简介
    1.7.1 关键技术
    1.7.2 RFID测试技术
  1.8 RFID的标准
    1.8.1 电子产品编码标准
    1.8.2 通信标准
    1.8.3 频率标准
    1.8.4 RFID标准战略
    1.8.5 RFID标准制定进展

第二章 全球物联网行业发展概述
  2.1 全球物联网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2.1.1 全球物联网行业发展历程
    2.1.2 全球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3 全球物联网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2.2 全球物联网行业市场情况
    2.2.1 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2.2 全球物联网行业研发动态
    2.2.3 全球物联网行业挑战与机会
  2.3 主要国家与地区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2.3.1 美国:物联网产业的发起者
    2.3.2 日本:物联网产业的探索者
    2.3.3 韩国:物联网产业的探索者
  2.4 主要企业物联网发展概况
    2.4.1 IBM:全球物联网的引领者
    2.4.2 恩智浦(NXP):全球最大的RFID芯片提供商
    2.4.3 德州仪器(TI):全球第二大RFID芯片提供商
    2.4.4 其他物联网参与者

第三章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中国发展物联网发展的必要性
    3.1.1 物联网实现信息采集是新的革命
    3.1.2 物联网已成各国未来战略共识
    3.1.3 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大势所趋
    3.1.4 我国推广物联网的条件日趋成熟
    3.1.5 物联网将促进多行业领域信息化整合
    3.1.6 物联网建设符合科学可持续发展观要求
  3.2 中国发展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意义
    3.2.1 助力产业升级
    3.2.2 带来庞大产业集群效应
    3.2.3 开拓经济危机中新的市场
    3.2.4 加快聚合服务时代进程
  3.3 国际环境分析
    3.3.1 世界将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
    3.3.2 发展物联网中国与发达国家面临同等机遇
    3.3.3 中国成为物联网行业重点竞争市场
    3.3.4 日本物联网国家战略经验借鉴
  3.4 政策环境分析
    3.4.1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规划纲要》
    3.4.2 《2009-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3.4.3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3.4.4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3.4.5  其他相关政策
  3.5 经济环境分析
  3.6 社会环境分析
    3.6.1 中国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6.2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3.6.3 我国信息化水平持续快速发展
    3.6.4 M2M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3.6.5 物联网对当代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
  3.7 技术环境分析
    3.7.1 发展物联网的技术环境已基本具备
    3.7.2 云计算的兴起为物联网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障
    3.7.3 互联网技术与短线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物联网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章 中国物联网行业与产业发展概况
  4.1 中国物联网产业概况分析
    4.1.1 产业分布
    4.1.2 产业规模
    4.1.3 竞争特点
    4.1.4 发展阶段
    4.1.5 重点地区产业发展
  4.2 中国物联网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4.2.1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迅猛
    4.2.2 中国物联网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4.2.3 中国物联网标准体系确立初步框架
    4.2.4 中国物联网进入“应用启动”阶段

第五章 中国物联网行业技术发展研究
  5.1 中国物联网技术进展简析
    5.1.1 中国不断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步伐
    5.1.2 政策支持促进中国物联网技术革新
    5.1.3 信息高速公路是物联网发展的技术基础
    5.1.4 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仍有待突破
  5.2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概况
    5.2.1 技术简介及研究现状
    5.2.2 中国RFID技术应用概况
    5.2.3 中国RFID市场规模
    5.2.4 中国RFID与物联网标准现状与发展
    5.2.5 209年发改委发布首批信息化试点RFID单位名单
    5.2.6 中国射频识别(RFID)产业软件产品化策略
  5.3 中国二维码技术发展概况
    5.3.1 二维码技术介绍
    5.3.2 二维码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5.3.3 二维码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5.3.4 中国二维码技术标准简述
    5.3.5 二维码技术驱动手机二维码发展
  5.4 中国电子代码(EPC)技术发展概况
    5.4.1 EPC与物联网
    5.4.2 EPC技术介绍
    5.4.3 EPC系统介绍
    5.4.4 中国发展EPC技术的措施建议
  5.5 中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概况
    5.5.1 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5.5.2 无线网络技术的主要标准
    5.5.3 中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简况
    5.5.4 对当前各种无线技术融合发展的思考

第六章 物联网应用市场研究
  6.1 物联网应用发展历程
  6.2 中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6.2.1 应用市场规模
    6.2.2 应用市场结构
    6.2.3 应用特点
  6.3 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研究
    6.3.1 食品行业应用
      6.3.1.1 发展概述
      6.3.1.2 主要技术及实现模式
      6.3.1.3 主要服务商案例分析
    6.3.2 交通行业应用
      6.3.2.1 发展概述
      6.3.2.2 主要技术及实现模式
      6.3.2.3 主要服务商案例分析
    6.3.3 物流行业应用
      6.3.3.1 发展概述
      6.3.3.2 主要技术及实现模式
      6.3.3.3 主要服务商案例分析
    6.3.4 安防行业应用
      6.3.4.1 发展概述
      6.3.4.2 主要技术及实现模式
      6.3.4.3 主要服务商案例分析
    6.3.5 电网行业应用
      6.3.5.1 发展概述
      6.3.5.2 主要技术及实现模式
      6.3.5.3 主要服务商案例分析
  6.3.6 健康行业应用
      6.3.6.1 发展概述
      6.3.6.2 主要技术及实现模式
      6.3.6.3 主要服务商案例分析
  6.4 物联网应用影响因素研究
    6.4.1 企业应用占据高端应用需求
    6.4.2 个人用户需求凸显应用需求新蓝海
    6.4.3 标准化建设指导技术融合
    6.4.4 政策引导与市场配合
    6.4.5 产业应用发展存在四大瓶颈因素
  6.5 物联网应用发展趋势研究
    6.5.1 两化融合催生新兴应用
    6.5.2 物联网将走垂直应用到应用集成的道路
    6.5.3 传感网与互联网融合带动开环应用发展
    6.5.4 垂直行业应用不断深化
    6.5.5 技术的融合和交叉应用更为普遍
    6.5.6 智能化应用创造新兴需求
    6.5.7 信息交互和增值服务将成为物联网价值链核心
  6.6 典型应用定位投资机会研究
    6.6.1 3G视频监控:典型物联网应用已迎来增长爆发期
    6.6.2 智能交通:向纵深发展
    6.6.3 GIS位置业务:物联网基础应用前景广阔
    6.6.4 智能电网:能源问题下的物联网优先议题
    6.6.5 手机支付:必然的发展方向
    6.6.5 其他典型应用投资机会分析

第七章 物联网产业链发展分析
  7.1 物联网产业链构成
  7.2 全球物联网产业链特点
    7.2.1 物联网产业链是在通信和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
    7.2.2 物联网产业链纵向发展较为均衡
    7.2.3 全球物联网产业链国家横向对比,美国最强
    7.2.4 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均有机会
    7.2.5 中国有强有弱,RFID/传感器突破最快,系统集成增长空间最大
  7.3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特点
    7.3.1 整个产业链主导推动力:政府及产业联盟
    7.3.2 国内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起步阶段,定位比较专,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技术水平低,多为代工
    7.3.3 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其中华为中兴国际知名,盈利能力较为稳定,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7.3.4 国内中间件、软硬件集成、应用开发划分不清晰,同方为国内目前最大综合平台提供商,运营商也在涉足
    7.3.5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
    7.3.6 产业联盟的建立和主要推动力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
    7.3.7 从客户角度,中国市场仍处于培育和认知阶段
    7.3.8 导入期仍需较长一段时间,企业需调整视角及行动措施来推动产业发展
  7.4 感知层:在初期享受出货量高增长
    7.4.1 总体特点
    7.4.2 传感器市场
    7.4.3 RFID市场
  7.5 网络层: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仍待确定
    7.5.1 总体特点
    7.5.2 M2M市场
  7.6 应用层:将是未来物联网主要价值所在
  7.7 重点环节投资价值分析
    7.7.1 从产业链受益顺序寻找投资机会
    7.7.2 RFID企业投资机会分析
    7.7.3 运营商投资机会分析

第八章 物联网产业链下游运营商分析
  8.1 运营商与物联网
    8.1.1 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定位
    8.1.2 电信运营商受益物联网发展
    8.1.3 运营商抢滩物联网商机,高成本制约商业模式平台
    8.1.4 运营商与M2M网络融合的必要性
  8.2 国内运营商策略比较特征分析
    8.2.1 国内运营商比较重视物联网发展,并已经初步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方向
    8.2.2 从应用和领域有一定差异,但高度雷同
    8.2.3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市场和相关应用开发方面相对领先
  8.3 国内运营商策略比较特征分析
    8.3.1 国内运营商比较重视物联网发展,并已经初步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方向
    8.3.2 从应用和领域有一定差异,但高度雷同
    8.3.3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市场和相关应用开发方面相对领先
  8.4 国外运营商策略比较特征分析
    8.4.1 国外运营商总体策略分析
    8.4.2 战略定位及目标分析
    8.4.3 业务和市场推广策略
    8.4.4 技术和平台策略分析
    8.4.5 端到端解能力打造策略分析
    8.4.6 主要收入来源分析
  8.5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5.1 中国移动业务发展现状
    8.5.2 中国移动的探索与实践
    8.5.3 中国移动发展物联网的挑战与优势
  8.6 中国电信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6.1 中国电信业务发展现状
    8.6.2 中国电信的探索与实践
    8.6.3 中国电信发展物联网的挑战与优势
  8.7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7.1 中国联通业务发展现状
    8.7.2 中国联通的探索与实践
    8.7.3 中国联通发展物联网的挑战与优势
  8.8 Orange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8.1 发展战略
    8.8.2 重点发展领域
    8.8.3 业务模式分析
  8.9 Telenor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9.1 发展战略
    8.9.2 重点发展领域
    8.9.3 业务模式分析
  8.10 Verizon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10.1 发展战略
    8.10.2 重点发展领域
    8.10.3 业务模式分析
  8.11 NTT DoCoMO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11.1 发展战略
    8.11.2 重点发展领域
    8.11.3 业务模式分析
  8.12 Japer Wireless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12.1 发展战略
    8.12.2 重点发展领域
    8.12.3 业务模式分析
  8.13 Wyless在物联网领域的运营模式研究
    8.13.1 发展战略
    8.13.2 重点发展领域
    8.13.3 业务模式分析

第九章 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及规模预测
  9.1 制约物联网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9.1.1 标准问题
    9.1.2 技术问题
    9.1.3 成本问题
    9.1.4 安全问题
    9.1.5 行业互通问题
  9.2 推动物联网产业和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
    9.2.1 泛在的网络改变世界
    9.2.2 物联网与信息化进程一脉相承
    9.2.3 物联网助推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
    9.2.4 “感知中国”上升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9.2.5 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9.2.6 物联网市场空间远大于当前互联网和通信网
  9.3 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9.3.1 产业技术趋势
    9.3.2 产业成长趋势
    9.3.3 产业分布趋势
    9.3.3 产业热点趋势
  9.4 发展规模预测
  9.5 产业结构预测

第十章 贝叶思策略建议

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编辑本段回目录

【报告描述】:

    目前广泛认为物联网最早是由麻省理工于1999年提出。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才将这个概念推向了世界。物联网又称“传感网”。物联网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互联网结合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作为前沿交叉领域,物联网同时涉及芯片、传感器、嵌入式智能、无线传输及实时数据交换等多种技术。

    物联网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物联网不仅能服务于全球各行各业的信息共享需求,同时一些新技术产业作为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产业,其本身也将创造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2002年4月,韩国提出e-Korea(电子韩国)战略;2004年,日本提出“U-Japan”计划;2006年6月,新加坡公布了“智慧国2015”大蓝图;2008年底IBM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2009年6月欧盟启动“物联网行动计划”等,都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突破互联网的物理限制,以实现无处不在的物联网络。目前世界各国正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中科院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目前正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2009年10月,中国研发出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唐芯一号”。2009年11月7日,总投资超过2.76亿元的11个物联网项目在无锡成功签约,项目研发领域覆盖传感网智能技术研发、传感网络应用研究、传感网络系统集成等物联网产业多个前沿领域。2020年之前我国已经规划了3.86万亿的资金用于物联网研发。

    中国已具备推广物联网的条件。从2008年底到2009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半年增长2375万个,目前已经达到2.05亿。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扩大到8788万;网络支付应用增长较快,2009年上半年增加的用户数达到2371万人。

    此外,部分省市将传感网列为全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2008年广东率先启动了南方物联网的框架性设计,现正在加快试点骨干的建设,计划在5年内真正建成南方物联网。2009年,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也都着重推出了自己的物联网应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众型物网联投入应用。

    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件进入全智能化。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这份报告共十一章。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通信管理局、产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原理、应用及特征等方面内容,接着全面阐述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然后深入分析了中国物联网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介绍了物联网相关技术的进展情况,并对物联网设备、运营商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行细致透析。最后,报告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了趋势研判以及探讨思考。是物联网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战略投资者、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准确了解当前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决策依据。您若想对中国物联网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物联网相关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目 
第一章 物联网相关概述 13
  1.1 物联网的概念 13
     1.1.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13
     1.1.2 物联网的定义和体系架构 13
     1.1.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14
  1.2  物联网的应用 15
     1.2.1 物联网的工作原理 15
     1.2.2 物联网的工作步骤 16
     1.2.3  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16
     1.2.4  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17
  1.3 物联网的设备构成简介 17
     1.3.1  二维码标签和RFID标签 17
     1.3.2  传感器 18
     1.3.3  识读设备 18
     1.3.4  传输网络 18
     1.3.5  信息处理中心 19
第二章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20
  2.1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20
     2.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20
     2.1.2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21
     2.1.3 《2009-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3
     2.1.4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23
     2.1.5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 25
  2.2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26
     2.2.1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6
     2.2.2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30
     2.2.3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发展形势 42
  2.3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44
     2.3.1 中国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44
     2.3.2 2008年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45
     2.3.3 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6
     2.3.4 2009年M2M技术在中国应用广泛 47
第三章  2008-2009年全球物联网发展态势分析 49
  3.1  2008-2009年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49
     3.1.1  物联网成为全球第三次信息化产业浪潮 49
     3.1.2  全球物联网的四大发展阶段分析 50
  3.2  2008-2009年全球物联网兴起的因素分析 51
     3.2.1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 51
     3.2.2  经济危机催生新技术产生 51
     3.2.3  人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52
  3.3 2008-2009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
     3.3.1 2009年美国“智慧的地球”战略 52
     3.3.2  日本积极实施“u-Japan”国家战略 54
     3.3.3  韩国计划2012年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 60
     3.3.4  欧洲主导物联网实行“14点行动计划” 61
     3.3.5  新加坡正推进“智慧国2015”计划 63
第四章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 67
  4.1 中国发展物联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67
     4.1.1 物联网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67
     4.1.2  物联网对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68
     4.1.3 中国已具备推广物联网的条件 69
     4.1.4 发展物联网中国与发达国家面临同等机遇 69
  4.2  2008-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70
     4.2.1  2008-2009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概况 70
     4.2.2  2008-2009年中国互联网分类基础资源现状分析 70
     4.2.3  2008-2009年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概况 74
     4.2.4  2008-2009年中国宽带和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分析 76
     4.2.5  2008-2009年中国网民规模增长因素分析 77
     4.2.6  2009年中国网民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应用规模分析 78
  4.3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82
     4.3.1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82
     4.3.2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84
     4.3.3  2009年中国物联网高校研究进展分析 85
     4.3.4  中国物联网技术的演进路线分析 86
     4.3.5 2009年中国成为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国 87
     4.3.6  2009年中国加强物联网领域的国际合作 87
     4.3.7  2009年中国研发出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唐芯一号” 89
  4.4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南方试点的运营情况分析 89
     4.4.1  物联网南方试点概况 89
     4.4.2  物联网南方试点的开环与闭环问题分析 90
     4.4.3  物联网南方试点中的成本矛盾分析 91
  4.5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评析 91
     4.5.1 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分析 91
     4.5.2 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92
第五章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分析 95
  5.1  中国物联网的应用现状分析 95
  5.2 中国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分析 96
     5.2.1 物联网食品追溯应用案例分析 96
     5.2.2 物联网安全防范的应用案例分析 98
     5.2.3  物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 98
     5.2.4 中国汽车工业应与物联网融合 99
     5.2.5 中国将启动电网智能化应用 100
     5.2.6  医药流通物联网的建设方案分析 101
  5.3  物联网与多个行业信息化的关系分析 105
     5.3.1  物联网与零售、物流的信息化 105
     5.3.2  物联网与公共安全领域的信息化 106
     5.3.3  物联网与交通运输的信息化 106
     5.3.4  物联网与医疗的信息化 106
     5.3.5  物联网与制造业的信息化 107
     5.3.6  物联网与家居生活管理的信息化 107
  5.4  物联网与行业信息化的营销策略 108
     5.4.1  运用物联网概念 108
     5.4.2  扩大客户群范围 109
     5.4.3  品牌发展策略 109
     5.4.4  与广泛的价值链体系结合 109
第六章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的主要省市发展态势分析 111
  6.1   2009年江苏省物联网发展动态分析 111
     6.1.1  江苏省重点发展物联网产业 111
     6.1.2 2009年江苏无锡建设物联网产业创新基地 111
     6.1.3  无锡传感器产品成功应用于上海浦东机场 112
  6.2  2008-2009年上海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动态分析 112
     6.2.1 上海市物联网发展须政府统一规划 112
     6.3.2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众型物网联投入应用 113
  6.3  2008-2009年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4
     6.3.1  广东省落实《纲要》发展“物联网” 114
     6.3.2  2009年广东省着力打造特色物联网 115
     6.3.3  2009年广东移动开启物联网战略 115
  6.4  2008-2009年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7
     6.4.1  2008-2009年浙江省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分析 117
     6.4.2  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119
     6.4.3  杭州市企业积极拓展物联网的应用 119
     6.4.4  2009年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措施分析 120
  6.5  2009年中国其它省市物联网发展动态分析 121
     6.5.1  2009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 121
     6.5.2 2009年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起步 122
     6.5.3  2009年重庆市物联网建设进程分析 122
第七章 中国物联网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125
  7.1 中国物联网技术进展简析 125
     7.1.1  国外物联网技术发展历程分析 125
     7.1.2  中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现状分析 126
     7.1.3 中国政策力促物联网技术革新 127
     7.1.4 信息高速公路是物联网发展的技术基础 127
  7.2 射频识别(RFID)技术 128
     7.2.1 RFID技术简介 128
     7.2.2 RFID技术是物联网核心技术 128
     7.2.3  RFID(电子标签)与二维条码的比较 129
     7.2.4  中国RFID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129
     7.2.5  中国RFID研发关键技术介绍 131
     7.2.6  中国RFID技术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33
     7.2.7 中国RFID技术发展战略分析 134
  7.3 二维码技术 135
     7.3.1 二维码技术介绍 135
     7.3.2 二维码技术的特点 136
     7.3.3 中国二维码技术标准简述 137
     7.3.4 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概况 137
     7.3.5  中国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138
     7.3.6  二维码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分析 139
  7.4 电子代码(EPC)技术 140
     7.4.1 EPC与物联网 140
     7.4.2 EPC技术介绍 141
     7.4.3 EPC系统介绍 142
  7.5  传感器技术 142
     7.5.1 传感器相关概述 142
     7.5.2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介绍 144
     7.5.3 中国传感器技术发展历程分析 145
     7.5.4  中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145
     7.5.5  传感器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分析 146
     7.5.6  汽车传感器的智能化研发现状分析 147
  7.6 无线网络技术 149
     7.6.1 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149
     7.6.2 无线网络技术的主要标准介绍 151
     7.6.3 中国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类型分析 157
     7.6.4  无线宽带助推数字家庭的3C融合 158
     7.6.5  无线自组网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分析 160
     7.6.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现状分析 161
第八章 2008-2009年中国物联网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163
  8.1 物联网设备行业发展综述 163
     8.1.1  中国物联网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163
     8.1.2  中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的关键领域 163
     8.1.3 2008年中国RFID产业发展概况 164
     8.1.4 物联网将促进射频识别设备业的发展 167
  8.2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8
     8.2.1  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分析 168
     8.2.2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9
     8.2.3  2008年汽车传感器市场现状分析 170
     8.2.4  物联网中MEMS传感器的应用分析 173
     8.2.5 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176
  8.3 中国智能卡芯片及控制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77
     8.3.1  智能卡及其芯片相关概述 177
     8.3.2  2008年中国智能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78
     8.3.3  2009年中国RF-SIM卡手机钱包兴起 180
     8.3.4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81
  8.4  中国物联网信息传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83
     8.4.1  本地传输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3
     8.4.2  下一代传输网的发展方向分析 184
     8.4.3  2008-2009年中国综合布线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86
     8.4.4  中国光纤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88
第九章  中国物联网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191
  9.1  物联网产业重点企业概述 191
  9.2 新大陆 191
     9.2.1  公司简介 191
     9.2.2  新大陆的二维码技术简介 193
     9.2.3  新大陆的电子回执业务分析 194
     9.2.4  公司动物溯源专用智能识读设备分析 195
     9.2.5  2008-2009年公司经营情况 196
     9.2.6  2008年新大陆技术创新成果介绍 199
  9.3  深圳市远望谷 200
     9.3.1  公司简介 200
     9.3.2 2006-2009年远望谷RFID业务发展分析 201
     9.3.3  远望谷市场竞争力分析 202
     9.3.4  2008年远望谷经营状况分析 204
     9.3.5  2009年远望谷经营状况分析 205
  9.4  上海贝岭 206
     9.4.1  公司简介 206
     9.4.2  2008年上海贝岭经营状况分析 207
     9.4.3  2009年上海贝岭经营状况分析 208
     9.4.4  贝岭阿法迪完成多项图书馆RFID项目 210
  9.5 厦门信达 210
     9.5.1  公司简介 210
     9.5.2  2008年厦门信达经营状况分析 211
     9.5.3  2009年厦门信达经营状况分析 212
  9.6  东信和平 213
     9.6.1  公司简介 213
     9.6.2  东信和平智能卡研发能力分析 214
     9.6.3  2008年东信和平经营状况分析 214
     9.6.4  2009年东信和平经营状况分析 216
     9.6.5  2009年公司芯片卡产品市场动态分析 217
  9.7  大唐电信 218
     9.7.1  公司简介 218
     9.7.2  2008年大唐电信经营状况分析 220
     9.7.3  2009年大唐电信经营状况分析 221
     9.7.4  2009年大唐电信电子阅读器与TD网络融合 222
  9.8  长电科技 223
     9.8.1  公司简介 223
     9.8.2  长电科技技术发展历程介绍 224
     9.8.3  长电科技核心技术竞争力分析 225
     9.8.4  2008年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226
     9.8.5  2009年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227
  9.9  拓邦电子 228
     9.9.1  公司简介 228
     9.9.2  拓邦电子家电控制器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229
     9.9.3  2008年拓邦电子经营状况分析 230
     9.9.4  2009年拓邦电子经营状况分析 231
  9.10  延华智能 232
     9.10.1  公司简介 232
     9.10.2  延华智能的核心技术分析 233
     9.10.3  公司建筑智能化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235
     9.10.4  2008年延华智能经营状况分析 235
     9.10.5  2009年延华智能经营状况分析 236
  9.11  浙大网新 237
     9.11.1  公司简介 237
     9.11.2  2008年浙大网新经营状况分析 237
     9.11.3  2009年浙大网新经营状况分析 239
第十章 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下游运营商发展动态分析 241
  10.1 运营商与物联网的关系分析 241
     10.1.1 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定位 241
     10.1.2 物联网的推广是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机遇 242
     10.1.3  2009年电信运营商推动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热潮 243
     10.1.4  电信运营商应对物联网的发展建议 243
  10.2 中国移动与物联网 245
     10.2.1 中国移动加速研发物联网的技术创新M2M 245
     10.2.2 中国移动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现状分析 245
     10.2.3  中国移动发展物联网与TD的结合 246
  10.3 中国联通与物联网 247
     10.3.1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中的优势分析 247
     10.3.2 中国联通创新物联网的行业应用 247
     10.3.3 中国联通拓展企业级市场推进物联网应用 248
  10.4 中国电信与物联网 249
     10.4.1 中国电信推出平安e家涉足物联网领域 249
     10.4.2  中国电信探索物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应用 250
第十一章 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前景及投资分析 251
  11.1 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51
     11.1.1 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51
     11.1.2 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 252
     11.1.3 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前景展望 253
  11.2 2009-2013年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54
     11.2.1 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普及 254
     11.2.2 物联网引起的商业模式变革分析 254
     11.2.3  物联网将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255
  11.3  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256
     11.3.1  技术风险 256
     11.3.2  政策风险 256
     11.3.3  经营风险 257
     11.3.4  资金筹集风险 257
  11.4  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资建议 257
     11.4.1  电信设备行业 257
     11.4.2  医药流通领域 258
     11.4.3 电子产品消费领域 259
     11.4.4  安防家居领域 260


图表目录
图表 1  物联网的结构 14
图表 2  物联网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16
图表 3  中国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15大重点技术列表 21
图表 4  2004-2008年中国GDP增长趋势图 26
图表 5  2004-2008年中国居民销售价格涨跌幅度 27
图表 6  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27
图表 7  2004-2008年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 28
图表 8  2004-2008年中国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8
图表 9  2004-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9
图表 10  2004-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9
图表 11  2004-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30
图表 12  2008年中国人口数及其构成 30
图表 13  2006-2009年中国季度GDP增长率 31
图表 14  2008-2009年中国三产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 32
图表 15  2008-2009年中国CPI、PPI运行趋势 32
图表 16  2008-2009年中国进出口走势图 33
图表 17  2008-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 34
图表 18  2009年中国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 35
图表 19  2008-2009年中国中央与地方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 36
图表 20  2008-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图 37
图表 21  2008-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走势图 37
图表 22  2008-2009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图 38
图表 23  2008-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走势图 39
图表 24  2009年三季度中国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 39
图表 25  2008-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 40
图表 26  2008-2009年中国存贷款同比增速走势图 40
图表 27  2008-2009年中国月度新增贷款量 41
图表 28  2008-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美国国债量 41
图表 29  2009-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测 42
图表 30  2002-2009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物联网行动计划 49
图表 31  日本从e-Japan向u-Japan演进示意图 54
图表 32  日本u-Japan构想示意图 56
图表 33  韩国u-Korea策略图 60
图表 34  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四大战略板块 64
图表 35  2008年新加坡资“智慧国2015计划”实施情况统计 64
图表 36  2008-2009年中国大陆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标统计 70
图表 37  2006-2009年中国IPv4地址数统计 71
图表 38  2006-2009年中国IPv4地址数增长趋势图 71
图表 39  2009年中国大陆分类域名数统计 71
图表 40  2009年中国大陆域名数分类结构图 72
图表 41  2009年中国大陆分类CN域名数 72
图表 42  2005-2009年中国网站规模统计 73
图表 43  2005-2009年中国网站规模增长趋势图 73
图表 44  2005-2009年中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统计 74
图表 45  2005-2009年中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增长趋势图 74
图表 46  2005-2009年中国网民规模统计 75
图表 47  2005-2009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增长趋势图 75
图表 48  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互联网普及率统计 75
图表 49  2008-2009年中国大陆宽带网民规模 76
图表 50  2008-2009年中国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77
图表 51  2009年中国网络应用使用率分类和排名 79
图表 52  2008-2009年中国网络搜索引擎用户规模统计 79
图表 53  2008-2009年中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统计 80
图表 54  2008-2009年中国网络商务交易用户规模统计 80
图表 55  200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统计 80
图表 56  2008-2009年中国网上旅行预订用户规模统计 81
图表 57  2008-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统计 81
图表 58  2008-2009年中国网络炒股用户规模统计 82
图表 59  物联网影响到的产业列表 108
图表 60  RFID(电子标签)的比较优势列表 129
图表 61  二维码与一维码的技术比较 136
图表 62  EPC物联网工作流程图 141
图表 63  EPC系统的构成 142
图表 64  2004-2008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与增长情况 165
图表 65  2004-2008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图 165
图表 66  2008年中国RFID市场分类产品规模 166
图表 67  2008年中国RFID市场产品结构 166
图表 68  2008年中国RFID市场应用结构 167
图表 69  2008年中国RFID市场应用结构比例图 167
图表 70  MEMS不同应用领域比例结构图 174
图表 71  2004-2008年中国智能卡市场规模统计 178
图表 72  2004-2008年中国智能卡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图 178
图表 73  RF-SIM手机智能卡技术原理图 180
图表 74  中国物联网产业细分及代表企业列表 191
图表 75  国际上拥有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六家制造商 193
图表 76  新大陆电子回执业务链 194
图表 77  2006-2009年新大陆电子回执业务条码流量 195
图表 78  2006-2009年新大陆动物溯源专用智能识别设备销售量 196
图表 79  2008年度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196
图表 80  2008年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197
图表 81  2008年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197
图表 82  2009年上半年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199
图表 83  2009年上半年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199
图表 84  2009年上半年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199
图表 85  2008年远望谷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204
图表 86  2008年远望谷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205
图表 87  2008年远望谷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205
图表 88  2009年上半年远望谷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205
图表 89  2009年上半年远望谷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206
图表 90  2009年上半年远望谷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206
图表 91  2008年上海贝岭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208
图表 92  2008年上海贝岭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208
图表 93  2009年上半年上海贝岭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209
图表 94  2009年上半年上海贝岭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209
图表 95  2009年上半年上海贝岭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209
图表 96  2008年度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11
图表 97  2008年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业务情况表 212
图表 98  2008年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12
图表 99  2009年上半年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业务情况表 213
图表 100  2009年上半年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13
图表 101  2006-2008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投入统计 214
图表 102  2008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产品登记项目统计 214
图表 103  2008年度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15
图表 104  2008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215
图表 105  2008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16
图表 106  2009年上半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16
图表 107  2009年上半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216
图表 108  2009年上半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17
图表 109  2009年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各类卡市场份额 218
图表 110  2008年大唐电信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220
图表 111  2008年大唐电信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221
图表 112  2009年上半年大唐电信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222
图表 113  2009年上半年大唐电信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222
图表 114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225
图表 115  2008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227
图表 116  2008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27
图表 117  2009年上半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227
图表 118  2009年上半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28
图表 119  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家电控制器产品分类图 229
图表 120  2008年度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30
图表 121  2008年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231
图表 122  2008年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31
图表 123  2009年上半年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31
图表 124  2009年上半年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231
图表 125  2009年上半年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32
图表 126  延华智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和信息流程优化解决方案列表 234
图表 127  2006-2008年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费用统计 234
图表 128  2008年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36
图表 129  2008年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36
图表 130  2009年上半年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36
图表 131  2009年上半年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36
图表 132  2008年度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38
图表 133  2008年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38
图表 134  2009年上半年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240
图表 135  2009年上半年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240

物联网发展报告编辑本段回目录

发展战略部  2010年3月

目 录
一、 概述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2
二、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4
(一) 物联网的相关定义 4
(二) 物联网市场发展分析 5
(三) 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7
(四) 主要电信运营商物联网业务应用现状 10
(五) 物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15
三、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17
(一) 主要设备提供商 17
(二) 主要系统集成商 19
(三) 电信运营商 23
(四) 我国物联网发展需要应对的问题 28
四、黑龙江物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29
(一) 黑龙江移动物联网应用现状 29
(二) 黑龙江物联网应用前景 31
(三) 黑龙江物联网发展战略路径 32
五、黑龙江物联网发展策略分析 34
(一) 对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34
(二) 黑龙江移动物联网发展规划 35
结束语 40
一、 概述
(一) 研究背景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2008年底,IBM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战略,2009年6月,欧盟提出了“物联网行动计划”,2009年8月日本提出了“i-Japan计划”。在中国,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建立“感知中国”中心的工作,北京成立了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无锡建立了“感知中国”中心园区,着重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T时代的相关技术研究,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在2010年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栗战书强调,大力发展物联网这一新型产业,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并对黑龙江物联网发展研究做了重要指示。
未来10几年内,物联网将会像现在互联网一样高度普及,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物联网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空间。
本文将从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黑龙江物联网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二) 研究意义
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产业,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走产业高端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物联网有效推动社会生产效能,改善经济结构
物联网是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物体的连结,达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等同于物理世界与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等同于传感网、通信网和应用系统的有机组合;物联网整合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的互联,从而能有效推动社会生产效能,改善经济结构。
2、物联网将有效促进全社会信息化发展
(1) 政务信息化方面
提供了便捷透明的政府服务。政府服务在网络上无处不在,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政府效率,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公正;提供高效的市政管理,物联网带来智能化高效的水、电、燃、供热等公共事业管理;提供了智能高效、无处不在的安全、交通保障,提供信息支持的城市规划和决策分析。
(2) 产业信息化方面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渔业/林业/牧业智能应用和信息专家服务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升农/渔/林/牧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各类行业物联网应用促进新产业发展,企业应用和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帮助新产业落地和集群。
(3) 社会信息化方面
提供智能化的便民服务。智能小区,随处随时的生活信息和多种支付方式带来安全便捷生活方式;文教卫生资源共享,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各类智能应用提升百姓教育和医疗质量;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让广大农民享受信息时代硕果,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寻找就业机会,加快从农民到市民转变。
3、物联网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
目前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费不断下降,运营商利润空间不断减小,以人为基础的通信市场正在趋于饱和,物联网对运营商来说是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物联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市场的优势将完全体现,将有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以各种商业模式进入物联网市场,未来几年将在物联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7.2亿移动电话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也超过了3.38亿,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移动通信网由于具有无线覆盖的广域性、移动性、随时随地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快速渗透、广泛应用的重要推动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固定互联网,成为具有成熟商业模式,推动产业商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可以说,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为物联网发展提供了的重要基础。
二、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一) 物联网的相关定义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技术也称为传感网技术(Sensor Networks),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高新技术,它综合了现代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等,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实时监测和采集各种被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三元世界连通。
物联网主要通过无线传感、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传感器等技术,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M2M是实现泛在网络、物联网的第一步,是信息化的手段之一,而信息化是M2M实现的结果。
2、物联网的结构特征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上对应三个层次:
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各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图1 物联网技术的构成
与此对应的,物联网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传感网络,即以传感器、RFID以及各种机器终端为主;
二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
三是应用和业务,即通过手机、PC等终端设备实现所感知信息的应用服务。
(二) 物联网市场发展分析
1、M2M企业分布集中在欧美地区
目前欧美地区M2M技术已经实现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而且拥有众多专门提供M2M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由M2M产业界权威杂志M2M Magzine评出的2009年M2M产业100强企业北美地区占了81个,欧洲地区占了18个,而亚太地区只有1个。
2、南北美洲以汽车通信信息业务为主
目前,M2M在北美地区最主要的应用是汽车信息通信。通用汽车提供OnStar技术,为所制造的汽车提供跟踪和应急响应服务;而ATX和CalAmp公司也专门为汽车生产厂商提供汽车信息通信技术支持。
一些大的企业也纷纷采用M2M技术改善经营效率:通用电气采用了物品跟踪和安全系统;泰科国际采用了安全防护系统;卡特彼勒使用了设备监测的卫星系统;太平洋燃气电力公司则采用了自动抄表技术。除了业务应用外,北美目前也是大型M2M企业的集中地。
在南美地区,巴西已经应用汽车信息终端和安全跟踪系统;智利的电力公司采用了自动抄表技术。但南美地区总体发展程度比北美地区差很多。
3、欧洲地区市场成熟,发展均衡
欧洲M2M市场比较成熟,尤其是西欧市场,已经实现了安全监测、机械服务、汽车信息通信终端、自动售货机、公共交通系统、车队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城市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与西欧市场相比,东欧市场虽然用GSM及GPRS方式的产品带来了利润,但总体尚处于发展阶段。在车辆信息通信领域,欧盟制定并推广了eCall计划,旨在降低车辆事故数目和加快事故反应时间。
4、亚洲地区日韩发展较快
虽然亚洲地区一些主要的运营商很早就开始关注M2M,但推出的M2M业务少,只是在小范围内实现应用。总体来说,亚洲地区M2M市场只是刚起步。日本和韩国的M2M市场发展较快,日本实行U-Japan和I-Japan的泛在网络战略,重点发展汽车信息通信系统以及智能家居,除此之外还有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韩国政府实行U-Korea的泛在网络计划,其中也包括很多M2M的内容,如智能交通、自动监测、智能家居等,韩国的SK电讯也推出了较全面的行业解决方案。虽然日韩M2M业务应用市场情况较好,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M2M产业链。
(三) 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传感器网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最早用于战场信息的收集。从21世纪开始,传感网引起学术界、军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和欧洲相继启动了许多关于无线传感网的研究计划,特别是美国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防部等多种渠道投入巨资支持传感网络的研究。
2002年8月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DARPA、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等12个重要研究机构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召开了“未来传感系统”国家研讨会,旨在探讨未来传感器系统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沿发展方向。在随后的几年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多个实验室开始了关于无线传感网络及其相关的工作,从不同角度对无线传感网络进行大量开创性的研究。
国外各大知名企业也都先后参与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克尔斯博公司是国际上率先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先驱之一,旗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产品众多(包括IIRIS, MicaZ, Imote2, TelosB, Cricket等),为全球超过2000所高校以及上千家大型公司提供无线传感器解决方案。目前Crossbow公司与微软、传感器设备巨头霍尼韦尔、硬件设备制造商英特尔、网络设备制造巨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德州仪器、微处理器制造商Atmel等也都在传感器网络领域投入极大的资金和科研力量。这些都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进一步发展以及最终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4月韩国提出了“U-Korea”战略,2004年,日本提出了“U-Japan”,2006年6月新加坡公布了“智慧国2015”大蓝图等,都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突破互联网的物理限制,以实现无处不在的物联网。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联网就是这些所谓智慧型基础设施中间的一个概念,这一新技术也被赋予带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使命。2009年6月,欧盟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行动计划。因此,机器对机器间的信息交流的需求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
2、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化
(1) 一些公司和组织正在制定M2M国际数据标准,但目前影响力不大
M2M数据标准,是指M2M行业应用设备和应用平台的数据标准。目前比较多的公司和标准组织都是基于XML来制定,比如OASIS的oBIX标准、BITX的BITXml标准,国内有同方的oMIX标准。其中BITXml标准比较受到国际认可,有成为国际主流标准的趋势。BITX由意大利M2M厂商Your Voice 发起,并有一些西门子、爱立信等M2M领域知名厂商参与,专门针对M2M应用开发数据标准,并对其代码开源,以便于标准的共同完善。虽然数据标准目前已经有国际标准出现,但目前解决方案和应用软件设备商还是更愿意使用自行开发的数据标准,或者面向不同的应用及用户需求而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因此兼容性不强,并且增加了开发的成本。
(2) 其他标准以各企业自行设计为主
不同企业提供的M2M解决方案系统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设备也会不同,因此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也无法统一。目前M2M应用缺少专门的安全标准,主要还是使用通信技术中原有的安全标准,也有企业自行设计一些用于M2M的安全技术,但远没有到行业标准的程度。
3、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从技术的角度物联网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之前单体互联,主要是RFID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第二阶段是物体互联,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会大规模应用,主要是恶劣环境、环保和农业的大规模应用。第三个阶段是半智能化,物体和物体之间实现初步互联,物体信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手机或互联网等终端设备上,实现信息共享。第四个阶段是,2020年之后,物件进入全智能化,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物联网”。
表1:物联网发展阶段和趋势
2010年之前 2010-2015年 2015-2020年 2020年后
发展趋势 单个物体间互联;低功耗、低成本 物与物之间联网和传感器联网 半智能化无线传感网 全智能化传感网
标准化 RFID安全及隐私标准;无线频带;分布式控制处理协议 针对待定产业的标准;交互式协议和交互频率;容错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标准;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和系统 智能响应行为标准
产业化应用 RFID在物流、零售、医药产业的应用;建立不同系统间交互的框架 增强互操作性,分布式控制及分布式数据库,待定融合网络;在恶劣环境和环保、农业中的应用, 分布式代码执行;全球化应用;自适应系统;分布式系统;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处理,物体与移动手机、互联网等网络连接。 人和物服务网络的融合;产业整合;异质系统间的应用
器件 更小,更廉价的传感器、标签、主动系统;智能多波段射频天线;高频标签、嵌入式读取终端。 提高信息容量、感知能力;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速率和数据吞吐量,片上集成射频;与其他材料整合。 超高速传输;自主智能标签、低功耗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更廉价材料;新物理效应。可生物降解器件;纳米 处理组件。
功耗 低功耗芯片组
降低能源消耗 改善能量管理;提高电池性能 可再生能源;多种能量来源。 能量捕获,生物降解电池;
(四) 主要电信运营商物联网业务应用现状
1、Orange
(1) Orange的M2M业务
Orange公司是法国电信子公司,2004年,Orange开始进入M2M市场,是最早开始关注M2M的运营商之一,并推出了M2M Connect、Cell ID 等多项M2M业务。目前,Orange在29个国家拥有移动网络,在2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无缝的固定网络,而M2M业务方面在欧洲已经拥有超过100万的M2M SIM卡,是欧洲M2M业务的领导者。Orange与索爱、Wavecom、eDevice、西门子、阿尔卡特等设备厂商合作,建立了M2M业务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Orange推出了多项业务,并且基于Orange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跨国的M2M管理。Orange在M2M业务上的策略是自行开发,虽然在也会和企业合作,比如argyll和Sorin,但在业务推广和运作方面就几乎与其他企业无关了。
(2) Mobistar是Orange的M2M业务推广主力
比利时子公司Mobistar从2002年开始运营M2M业务,业务涉及领域包括:信息通信,遥测和移动支付。其解决方案覆盖车队管理,遥测和远程维护,业务部门和企业。目前,许多客户已经选择了Mobistar的M2M解决方案。截至2009年3月底,Mobistar销售的M2M SIM卡已经超过11万张,占当地市场份额的50%以上。Mobistar的成功在于拥有丰富的市场知识,以及正确的判断能力,以满足使用技术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无论是在比利时和国外,Mobistar对M2M产业链已经有了透彻的研究,为其决策作为参考。
(3) 建立国际M2M中心
Orange认识到目前M2M全球应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生产通信模块的地区往往和使用地区不一样,二是一些业务中(比如车队管理)会经常跨国,尤其对于跨国公司。2009年5月,Orange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其子公司Mobistar范围内开放国际M2M中心(IMC)。IMC集咨询、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系统集成为一身,将提供全球M2M连接服务和实时解决方案。其中连接服务会根据业务、企业的不同而改变,但将与地点无关,重点服务跨国企业和拥有M2M技术的原始制造商。另外IMC还将为客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时解决方案,这对于Orange的实时解决方案战略来说,是一个里程碑。Orange 此举除了希望成为M2M业务国际化的先锋和行业领导者外,还将为Orange带来就业和额外的收入。目前IMC已经迎来了瑞士IT服务商I-Axes。
(4) 与大学合作,建立M2M实验室
Orange与DeMontfort大学合作,在计算机学院建立了M2M实验室,实验室的工作任务是进行M2M技术研究并建立M2M相关的网站,然后在学校内开设M2M信息通信相关课程。Orange此举旨在加强M2M研发能力,并且加大对Orange的M2M业务和策略的宣传力度。
2、Vodafone
Vodafone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其网络直接覆盖26个国家,并在另外31个国家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网络服务,全球用户超过3亿。Vodafone拥有完备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在增加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上拥有较强的优势,沃达丰的全球策略是涵盖语音、数据、互联网接入服务,并且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Vodafone进入M2M领域很早,从2002年就开始推出M2M业务,目前是提供M2M业务最全面的传统运营商。
(1) 完善的技术支持平台
Vodafone的M2M技术支持包括移动定位系统、GPRS网络、网关服务、数据安全保障技术和短信平台。其中移动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基站实现定位,同时可以告知周围的银行、酒店等信息,将来还会兼容APGS(Assisted GPS),为更精确的定位提供保障。网关服务可以提供企业级的接入网关,是M2M业务的应用保障。Vodafone还推出了安全保障技术网络Paknet,基于X28技术,而运行于Vodafone的X25数据通信网络上,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加密和实时通信,适用于安全监测以及移动POS等业务。基于这些技术再加上覆盖广阔的GPRS数据通信网和短信,Vodafone能够推出几乎覆盖全行业的M2M业务。
(2) 全面的M2M业务
表2 Vodafone的M2M业务

来源:www.vodafone.com
Vodafone目前业务面向金融、零售、工业、农业、交通、建设、娱乐等行业领域,拥有的M2M业务包括车队管理、安全监测、自动抄表、零售和设备跟踪,在不同行业领域的业务针对具体应用会有所不同。
(3) 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和其他运营商一样,Vodafone也和企业合作开发M2M业务,比如Spectre和Movactive。Spectre和Movactive分别是比利时和卢森堡的M2M系统集成商,都是专门为Vodafone开发M2M业务的公司,他们的任务是集成各种设备和软件为一个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兼容Vodafone 的技术和协议。除此之外,Vodafone还使用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移动虚拟运营商推动者(MVNE)。Vodafone支持MVNO(虚拟移动运营商)和MMO(移动M2M运营商)使用它的网络来运营M2M业务,同时还与MVNE签订协议支持MVNO和MMO的业务方案制定和运营。当MVNO和MMO有新业务需求时,MVNE可以为他们提供系统、计费和维护、客户管理、SIM卡管理、用户界面等支持,甚至有的MVNE还拥有自己的通信网络,直接就可以为MVNO和MMO提供服务。

图2 Vodafone与MVNO和MMO的合作模式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Vodafone爱尔兰与荷兰的MVNE ASPIDER签订了协议,为当地的MVNO和MMO提供系统、技术、网络、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支持。ASPIDER拥有众多国家运营商的网络使用权,可以帮助MNVO和MMO建立覆盖宽广的M2M业务,并且能够就MVNO和MMO提出的新业务需求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方式可以保证MVNO和MMO在Vodafone网络上运行的业务的质量和推广,也为Vodafone的网络流量和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3、其他电信运营商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五) 物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M2M市场的服务提供有以下5种商业模式:
模式1: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连接,收取流量费用,M2M服务商在其网络上运行业务。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不管对M2M是否感兴趣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
模式2:电信运营商直接提供给已经使用了M2M业务的企业所需的数据流量,而不通过M2M服务商。例如Verizon直接为通用的OnStar业务提供数据流量,然后收取费用。这种模式适合一些有实力自行定制M2M业务的大企业。
模式3:电信运营商在一些应用领域挑选系统集成商的合作伙伴,由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和售后服务,而电信运营商负责检验业务在网络上的运行情况,并且代表系统集成商进行业务推广,以及计费收费。这种模式电信运营商占主导地位,而合作的系统集成商多为小型企业。目前这种模式是运营商进入M2M市场的主流方式。
模式4:电信运营商自行开发业务,直接提供给客户。电信运营商制定全套业务和解决方案,直接提供给客户,不与其他企业合作。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电信运营商包括Orange、NTT DoCoMo、Telefonica等。
模式5:电信运营商为客户量身制定业务。M2M业务范围非常广,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往往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就需要电信运营商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而特殊制定M2M业务。Orange将M2M系统分成了很多的应用模块,以此为基础提供定制化的业务。

图3 M2M商业模式
从电信运营商的M2M业务拓展角度来考虑,模式5是最好的,从M2M服务商的角度考虑,模式1是必须的。从M2M市场的发展阶段来看,模式1、3、4、5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模式2会比较少。随着M2M产业的发展,M2M将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技术,届时模式1将成为主流,而电信运营商与M2M服务商之间将出现一系列的产业整合,M2M服务商将成为M2M产业的主导。
三、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一) 主要设备提供商
我国在通信芯片领域实力不强,国内较大的芯片厂商比如展讯、联发科在国际上影响力都不大,相对来说,在M2M通信模块领域影响力较大,有芯讯通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以及一些参与此领域的大型通信设备制造商,比如华为。
1、芯讯通
芯讯通拥有多年的无线模组设计和制造经验,主要产品包括SIM300、SIM548C、SIM700、SIM5210等系列,产品通过ISO9000、ISO14000和ISO18000的审核,符合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强制认证要求。SIM Com的研发和运作总部位于上海,通过其分布亚洲,欧洲,美洲的办事处和代理商网络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
(1) 与应用平台提供商合作,拓展全球M2M市场
2008年芯讯通和Sensorlogic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广双方的产品解决方案。Sensorlogic和SIM Com将为M2M行业应用客户提供整套行业解决方案,包含了移动设备终端和M2M支撑平台,这样就从根本上降低了客户行业应用开发的难度和时间。目前,M2M行业应用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开发、测试和试运行。而这个优化解决方案将在SIM Com的M2M移动设备终端内匹配Sensorlogic提供的M2M托管服务,客户可以在几天内轻松拥有一个高品质、值得信赖的网络版M2M行业应用系统,无需经年累月的研发测试。通过此举,芯讯通扩大了业务领域,提高了在M2M市场的地位。
(2) 与软件提供商合作,增强无线通信模块产品竞争力
2009年2月,芯讯通批准移动软件管理(MSM)领域的市场领导者Red Bend Software的vCurrent(R) Mobile固件无线更新(FOTA)软件应用于其M2M产品组合。FOTA更新已经成为了先进模块应用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d Bend的vCurrent Mobile用于支持M2M设备,使模块及时更新,与不断变化的标准和客户需求保持同步,以及通过安全的方式进行更新。FOTA技术使得制造商能够对软件进行无线升级,而无需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支持,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通过这项新技术的引进,芯讯通进一步增强了其产品的竞争力。
2、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以及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核心网网络、电信增值业务、终端等领域。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研究所,已连续成为世界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华为目前在通信设备领域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爱立信。
华为在移动宽带的领先优势,已经延伸至模块产品领域。华为2008年正式进军模块市场,凭借主打产品EM770的出色性能,华为迅速与多家著名电脑厂商达成合作,携手开拓了全球“上网本”的蓝海市场;此外,华为M2M模块产品也已在车载、电力、安防监控等行业实现了广泛应用;另一款支持4频的产品EM770W,则是目前世界上少数能支持全球漫游的模块产品之一。而其最新研制的“三防”模块MU103,该产品具有防潮、防尘、防静电的功能,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工业级3G模块产品,其可支持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广达零下30°C至75°C,为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华为在通信模块领域入行较晚,但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迅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二) 主要系统集成商
由于缺少专门开发M2M应用软件和设备的厂商,国内的系统集成商或者自己开发M2M应用平台和设备,或者购买国外的产品。同方和宏霸数码是国内最早提供M2M解决方案的厂商,在M2M概念还没有传入中国前,它们就已经在提供监控系统类的解决方案了。
1、同方软件
作为国内从事M2M业务的知名企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包括:软件股份、eCity数字城市、能源环境、水务、照明、RFID、人环等在内的多家子公司和部门,其业务均涉及M2M领域。在同方多家子公司中,软件股份作为M2M的突出代表,其主营业务就是M2M——包括M2M中间件,M2M垂直行业应用,政务业务平台及OA。
(1) 看好M2M市场,确定横向市场目标
同方软件很早就看好M2M市场,在实现M2M使命方面提出了DCM(Device,Connect,and Manage)核心理念,即通过一些现场总线,把包括3G的、GPRS、CDMA的设备连接起来,做远程监控、智能报警、联动、诊断、维护。而同方软件的工作内容集中在上层,做新技术应用和整合,同方软件希望通过横向相通技术来做这种软件销售和运营模式,其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大的 M2M 行业产品提供商和服务商。可以看出,同方软件已经对M2M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预判,不止在纵向市场,同时也希望在横向市场有所发展,这是其推出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
(2) 利用软件优势,开发应用软件平台及组件产品
同方软件开发的ezONE业务基础平台是一个高度模块化,构件化和标准化的业务基础平台,其核心构件包括:ezPortal企业门户、ezFramework企业框架、ezCMS内容管理系统、ezWorkflow工作流系统、ezStudio开发工具、ezBI商业智能构件、ezESB企业服务总线、ezGIS地理信息系统、ezGateM2M网关、ezDI数据集成等模块,功能覆盖整个应用集成领域。十个系统模块可独立和组合使用。ezONE平台是国内目前功能最完备、覆盖面最广的业务基础平台之一。


图4 同方软件的M2M平台
来源:www.thtf.com

(3) 面向行业应用,组合应用平台
同方软件目前推出的解决方案有:人员定位解决方案、车辆定位解决方案、实时信息监控管理解决方案、节能管理解决方案、环境综合信息管理解决方案、工商行业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地级市电子政府解决方案等。同方软件根据不同的行业应用开发不同的软件组件,在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时在ezONE平台上搭载。例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解决方案中只包括了ezGATE、ezHMI组件,而这个解决方案已经在大庆油田、河南电力等企业和部门实现了应用。通过这种组件的方式,同方软件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全行业应用集成到一个系统中,便于横向市场的拓展。
(4) 通过合作,进行优势互补
同方软件拥有众多合作伙伴,对其解决方案开发以及产品销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方软件主要合作伙伴有重庆金鹰、易程科技、河北世窗、Echelon、Salesforce、Kimoce等。
2、亚太安讯
亚太安讯网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GPS及网络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高科技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系统集成、网络运营于一体的高新企业,是GPS和安全监控系统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目前在重大行业信息系统集成化、GPS卫星定位产品、视频监控产品、红外线夜视产品等领域已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及市场份额。目前亚太安讯是北京市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参编单位,是北京市安防协会会员,并且北京市安监局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的总技术指导单位。
(1) 以GPS解决方案为基础业务,同时向安防领域拓展
亚太安讯的基本业务是GPS设备和行业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有GPS终端和天线,主要解决方案有公交、出租车和物流行业的GPS解决方案。近期亚太安讯正在向安全防护领域拓展,推出了视频编解码器、视频管理平台等设备,以及整套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视频监控虽然不是亚太安讯的基本业务,但其应用成果已经远多于其GPS业务,可以看出亚太安讯在M2M纵向市场上的战略调整。
(2) 与RCG合作,加强国内市场
2008年,亚太安讯与RCG(宏霸数码)合作,共同开发国内M2M市场。RCG是国际领先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及安防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商,一直专注应用生物识别及RFID等各类世界尖端技术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在为国际市场提供的诸多数字化系统中,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防、RFID等,已渗透和体现出M2M技术的应用和理念。RCG长期的国际城市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研究为亚太安讯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保障,尤其在医疗信息化领域,而亚太安讯也为RCG开拓中国市场打下了基础。
(三) 电信运营商
1、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以建设开放统一协同的M2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为目标,发展宽带、泛在网、融合的无线网络,同时希望借此平台实施标准化的行业应用。中国移动在2006年与Moto、华为、深圳宏电、北京标旗公司进行M2M开发合作,2007年前后开始大力开拓基于GPRS的M2M行业应用市场,涉及电力、交通、制造、金融等行业,实施省市包括北京、山东、浙江、广东、重庆等地。
(1) 中国移动重视M2M产业,是国内的领头羊
中国移动制定了M2M发展规划,第一阶段是单一客户的单一应用,在第二阶段,传感器网络由专用网络向公众网络过渡,到了第三阶段,全社会的通信网逐渐建立起来,最后形成一个泛在网。中国移动已经将全网的M2M运营中心建在重庆,托付重庆移动运营,重庆移动将以M2M技术为契机整合全国资源,借此带动重庆IT产业的中心地位,而重庆移动在2008年又成为了国家新设立的M2M产业基地的产品研发中心。除此之外还建立了专门的M2M门户网站ChinaM2M来推广其M2M业务,可见其对M2M产业的重视程度。
(2) 推出多种M2M业务,满足国内行业需求
目前中国移动的M2M业务产品有神州车管家、电梯运营管理系统、企业安防监控管理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管理系统、路灯监控系统、危险源集中监控系统等。
表3 中国移动现有物联网(M2M)产品一览

来源:www.chinam2m.com.cn

(3) 目前应用以集团客户为主
目前中国移动的M2M业务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应用,其中大部分是集团客户。
表4 中国移动主要应用案例

M2M的优势首先表现在企业运营的效率提升上,因此对企业客户吸引力要明显大于大众客户。在业务推广中,中国移动开展各种交流会,为企业介绍和展示M2M技术和业务,以招揽企业客户。
(4) 推出了wmmp平台及认证测试服务
WMMP(Wireless M2M Protocol)是中国移动开发的基于GPRS的应用平台协议,规定了终端与M2M平台、M2M平台与M2M应用之间的交互接口。基于这个协议,中国移动开发了WMMP控制平台,这是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为了提高自身数据业务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稳定的数据服务所推出的一个通信管理平台,主要实现对远端通讯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目前已在多个行业推广应用,并获得良好反馈和经济效益。中国移动要求在WMMP平台上使用的终端设备必须通过WMMP测试,才能够入网使用。
2、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充分利用综合资源,提供端到端的综合服务,提供高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行业解决方案专家。2006年在浙江、广东、北京、江苏、和山东五个地区开发M2M业务,Moto、SK、深圳宏电公司为其合作开发商。2007年后,中国联通基于CDMA 1X先后开发了海洋新时空、警务新时空、国防新时空、能源新时空、金融新时空、物流新时空六大行业应用产品,应用领域涉及电力、水利、交通、金融、气象等行业。2009年中国联通将CDMA业务给中国电信以后,是以针对企业的M2M应用业务为主。随着中国联通WCDMA的部署,中国联通会利用3G宽带网络发展M2M业务和应用。
表5 中国联通主要应用案例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3、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2005年受中国电信集团委托开始立项研究M2M产业,并在2005年底对中国电信进入M2M产业运营模式提出建议。中国电信2007年底开始M2M运营平台的建设,于2008年底除计费系统外基本建设完成。基于这个平台,中国电信目前在全国开始推广全球眼监控、智能家居、水电抄表、远程无人彩票销售系统等业务。但是只有全球眼是大规模的推广,并提供网上管理界面和专门的网站,其他的都属于集团客户信息化的小范围应用,而智能家居目前还只在通信展上展出过,没有推出相应业务。
(1) 大力推广全球眼业务
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业务是典型的面向视频监控的宽带M2M应用。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是由中国电信推出的一项完全基于宽带网的图像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新型增值业务,该业务系统利用宽带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象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各行业的管理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观的,扩大视觉和听觉范围的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通过二次应用开发,为各行业的资源再利用提供新的手段。随着2008年移动全球眼以及2009年3G全球眼的推出,全球眼的业务将覆盖到更广阔的区域。全球眼是中国电信在M2M领域唯一大力推广的业务,目前已经在各地得到了应用。
表6 中国电信全球眼主要应用案例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2) 制定M2M市场发展规划
中国电信将大致分三个阶段拓展M2M市场: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切入市场,第二阶段将重点提高M2M业务的附加值并建立起M2M业务管理平台,第三阶段,中国电信则将致力于为政企客户提供真正的泛在网络。简单说来,即快速切入、提升价值统一推进和泛在网融合这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国电信提出,要注重差异化和有效益的规模化。因此,提出了首批关注的“3+2”领域,即在公用事业、交通、无线商圈三大成熟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同时重点拓展若干第二梯队行业应用方案。目前,中国电信正积极筹备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省市的M2M业务试点,近期将启动相关工作。
(3) 优势与劣势并存
作为后进入者,中国电信在M2M市场优劣势并存。CDMA M2M终端普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CDMA M2M终端价格往往明显高出同种类的GSM终端,这使得中国电信在竞争中面临压力,而GSM前期的巨大规模也使其形成了一定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另一个劣势是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只有全球眼一项,难以在M2M市场上取得优势。
中国电信的优势也同样明显。就技术而言,CDMA数据传输质量更稳定,数据安全性更高、基站覆盖范围广,因此在需要保障数据稳定、安全传输的领域具备优势。在客户资源方面,中国电信此前在政企客户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客户资源,中国电信可以将M2M纳入为他们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去。在服务支撑能力上,中国电信具有国内最庞大的大客户经理队伍,并具有丰富的政企客户服务支撑经验。
(四) 我国物联网发展需要应对的问题
从以上对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分析来看,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仍有众多问题需得到解决:
1、资金和成本问题,实现物联网,首先必须在所有物品种嵌入电子标签等存储体,并需安装众多读取设备和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而这必然导致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物品附属存储体也将导致物品成本的上升,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2、技术标准问题。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而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国RFID标准已提及多年,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这正是限制RFID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认为物联网的各类技术标准有待中国、日本、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共同协商,其发展之路仍很漫长。
3、产业化问题,物联网的产业化必然需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
4、提升中央处理能力。物联网智能化处理需要通过不同功能的M2M系统间的信息链路共享,由中央处理单元协同各系统共同运作,将智能感应融入到整个社会的运转之中。中央处理单元应建立在分布式的云计算基础上,以提供高速计算能力和容灾备份功能,保障整个物联网络的正常运转。
四、黑龙江物联网发展前景分析
(一) 黑龙江移动物联网应用现状
1、深化“平安龙江、节约龙江、效率龙江、品牌龙江”工程
全面助力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以“无线城市”为推进核心,在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民生三方面积极推动,以移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进程,为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贡献力量。
无线政务方面:满足政府在日常办公、行政管理、城市运转等方面对无线通信的需求,实现“监督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如:移动OA、政府手机网站、移动办公等。
无线民生方面:依托TD和WLAN高速网络,将无线应用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娱乐等需求,享受无线城市带来的精彩生活。如:无线旅游门户、移动商旅、数字图书馆等。
无线产业方面:全面推进我省工业、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产业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加强监测控制手段,促进安全生产;注重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和消耗;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多渠道、低成本营销和客户服务。如:油井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移动车辆定位等。
无线城市方面:将无线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市行政区域,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电脑终端获取信息的服务。
2、积极探索无线传感网应用
 黑龙江移动在电力、交通、环保、水文、市政公用、金融等行业广泛提供各类无线传感应用,发展10多万用户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 远程抄表、车辆定位、人员定位、路灯监控等项目已有成熟案例,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油井监控、瓦斯监控、煤矿风扇监控等项目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难题;
 动物溯源实现家禽从出生、饲养、运输、屠宰的追溯。为了进一步保障肉内等食品安全;截止目前,纳入管理的牲畜超过15亿头,全国动物溯源终端已经超过7万台。
黑龙江移动2010年将以建设美好龙江为主题,在农业、林业、石油、煤炭等四大行业开展精品工程项目,力争打造全移动系统内的行业示范基地。
(二) 黑龙江物联网应用前景
1、国家政策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1)温家宝总理2009年8月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提出要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并表示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感知中国中心。当前要着重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T时代的相关技术研究,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11月江苏考察中,要求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发展,并明确提出要将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物联网应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2009年10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题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的署名文章。这是李毅中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传感网络”,并将其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副部长奚国华用“产业革命”形容物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物联网是“万亿级”产业。
2、黑龙江物联网应用前景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绵延2800多公里的水界和200多公里的陆界中俄边界线,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油田产地和农业大省,我省物联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技术可涉及多个应用领域。

图5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 黑龙江物联网发展战略路径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需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产品研发和重点应用突破阶段、规模应用阶段和普遍应用阶段。

图6 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
1、技术研发和优先应用领域突破阶段
中国水处理市场规模将从2005年的442.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73.8亿元,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和非常高的经济效益。黑龙江省经济近年来取得了平稳快速的发展,但是环境保护问题也日趋严峻,尤其是松花江的水质污染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将会给黑龙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我省工业的节能减排,向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和石油是我省的主要经济支柱,建议在发展环保领域的同时,同步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油田、物流管理的示范应用,通过该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加速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推广应用阶段
2015-2020年,是物联网技术在我省发展的推广应用阶段,物联网技术在政府的支持下,随着技术的演进,进一步扩大物联网信息化应用的深度、范围和规模,显著提升物联网应用的信息化份额,形成物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互动的发展格局。在先期优先发展的物联网产业基础上,将该技术拓宽到数字化油田、智能交通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物联网产业的应用领域。
3、广泛应用阶段
在黑龙江省城乡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普遍信息服务体系,建成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布局,确立我省在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传感器实现物与手机、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形成国内具有竞争性的物联网产业,将我省的物联网产品逐步打入国际市场。
五、黑龙江物联网发展策略分析
(一) 对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但由于物联网产业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建议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物联网发展:
1、组建物联网产业联盟:政府主管部门、相关厅局(农委、工信委、安监局、交通局等)参与,政府主导、产学研用、运营商参与的产业联盟;推进黑龙江物联网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计划、提供产业政策支持,推动应用发展。
2、定期组织“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群策群力,推动产业发展。
3、结合黑龙江经济发展情况,确定重点应用领域,明确责任厅局,成立项目团队,打造示范性应用项目,通过政策性倾斜,分阶段推动物联网广泛应用,促进物联网的规模推广。
4、在政府主管的公共事业、控股的国有企业领域,率先推动物联网的应用。
5、政府主导,在精细农业、物流、环保等领域积极加快TD与传感网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6、建议进行物联网战略性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前瞻性技术研究、创新产品开发、专利池建设、实现规模化应用。
7、联合承担国家、地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培养人才、共同打造品牌。
8、建议政府主导积极推进WMMP行业标准、M2M终端通信模块和应用模块分离,促进规模化。中国移动研究成果对实现应用规范化、降低终端成本、推动产业规模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 黑龙江移动物联网发展规划
黑龙江移动将聚焦十大重点行业,推动物联网发展
通过政府推动,行业主导、移动参与、厂家支持的模式,共同打造行业内精品工程;满足节能减排、安全控制、提高企业效能,优化产业结构。

图7 黑龙江移动物联网发展规划

1、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精细农业、畜牧业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土壤养分、墒情监测:传感器置于不同的地点和深度,通过数据卡将各项数据传送到管理平台并延伸至管理员的手机上,为农民的作物选择和耕作方式提供指导。
 粮情信息监测:粮食局或各级粮库合作建设粮情信息监测系统,运用第四代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和粮囤内设立测温点,为监管部门的科学决策保护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同时可利用GPRS/EDGE技术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同步取得各项监测数据,实现移动监测管理。
 农业大棚温室监控、田间自动化管理:在农田内建立多点监控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对土壤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根据土壤湿度管理平台发送指令到滴灌控制器进行多点同时补水。优化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 二维码动物溯源:为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的信息,让监管部门、消费者通过查询食品追溯标签即可了解所购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检疫情况等关键信息,帮助消费者安心选购健康食品,实现”品牌龙江“。
2、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煤炭、安检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煤炭产量监控:在矿井出口安装传感器,通过SMS的方式,向监控中心实时传输煤炭产量信息,政府进行税收监控。
 井下作业安全监控:在矿井作业平台,部署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监测设备,首先通过有线的方式将信息送至地面,再经由GPRS/EDGE通道送至指挥中心,做到实施监控,保证安全。
 电梯卫士: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3、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环保、水文、气象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环境监测:提取和采集污染物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信息监控中心,实现集中监控。
 雨量监测: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雨量监测和气象观测资料收集与传输。
 掌上云图:气象台向市民提供的手机彩信气象服务,手机定制用户可以与气象人员同步掌握天气的瞬息万变。
 气象通:气象局配备短信平台,市民通过短信定制,短信平台定期发送气象预报信息。
 水量监控:在江河湖畔设置监测点,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水量和水位信息。
4、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交通物流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车务通:出租车、长途客运、公交车、中小型物流、客运公司,及有位置服务需求的零散车辆。
 位置服务:对有定位需求的重点行业,为其度身定制解决方案。
5、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政府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平安城市:城市视频监控。
 节约城市:看天烧火,自来水监控。
 数字城市:城管通,移动即时通。
6、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结合国家智能电网改造要求,重点推广设备监控类应用,包括电能量采集及运行管理系统项目和GPRS配网(变压器)设备监控系统项目。
 与省电力公司合作,在全省实现规模化的推广。
 吸引电力监控设备厂家,共同推动项目进程
7、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石油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油井监控:监控终端采集数据,利用GPRS网络将数据上报到监控中心,可时刻监测抽油机的工作状态,迅速准确地分辨出单相、过载、欠载、停机、停电、接触不良等故障类型。
 油井变压器监控:前端设备将采集到的测量信息(变压器的各类工作参数)、故障检测与报警等数据通过GPRS无线网络+移动专线传送到电力监测服务器上,实现实时监控,对于突发现象则有声光告警。
 油井管道监控:分析油井传输管道压力、温度等各项指标,防止偷油。
 无线视频监控:在重要地点安装无线摄像头,利用无线视频监控技术便可实时对一些重要的设施进行视频监控,起到防盗防破坏的作用,同时视频监控录下的内容还可作为犯罪证据。
8、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林业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管护人员定位调度:采用GIS、GPS、GSM/GPRS等多种现代先进技术,建立可视化的管护经营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管护人员车辆定位、跟踪、管理和指挥。
 防火车辆定位:防火车辆安装卫星定位模块,接收位置信息,经由SMS/GPRS/EDGE通道传送至信息中心,在GIS系统支持下,实现定位。
 防火视频监控:在火灾多发区域及重点防范区域安装摄像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送至信息中心,做到远程监控。
 防火调度指挥:以防火车辆定位和人员定位为基础,通过通讯手段实现物资和人员的调动。
9、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重点推广项目:
 保单录入。
 无线ATM。
 无线POS。
10、黑龙江移动推动物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措施
拟推广项目:
 中小学校:中国移动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基于手机终端,利用短信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的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 高校:为打造校园信息化,推动基于RFIDSIM卡的一卡通项目落地。

结束语
目前全球物联网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物联网的建设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总体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对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黑龙江物联网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物联网发展策略建议。
下一步将在本研究基础上,对黑龙江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物联网产业链合作、物联网数据中心和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7159a0100mted.html?tj=1
http://www.5ykj.com/Article/zjbgdybg/57122.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中国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