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是基于RFID开发的涉车信息资源的应用技术,该项目是由国家公安部组织研发,经国家科技部认证后列为2007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中进行的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编号为2008BAF31B00)。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的开发将推进“车联网”和RFID产业化进程。
“车-路”信息系统一直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国际上,美国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统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而Wi-Fi、RFID等无线技术近年来也在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如在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号优先、智能停车场管理、车辆类型及流量信息采集、路桥电子不停车收费及车辆速度计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据了解,未来车联网将主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GPS技术及传感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在未来的车联网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之间会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当汽车处在转角等传感器的盲区时,无线通信技术就会发挥作用;而当无线通信的信号丢失时,传感器又可以派上用场。
作为众多无线应用的代表,车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更多无线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我们也再一次看到了移动宽带需求的指数性增长。尽管无线和有线运营商们还无法确定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投资,以及投入多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移动宽带的需求正在增长,而且增长会非常迅速。
目前,通用汽车已经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通过其3G网络为用户提供车载信息服务,并逐步建设车联网。当用户量还不具备规模的时候,现有的运营商网络可以承载各项服务;但当用户数大幅增加时,网络也将受到考验。
运营商正在经历移动宽带数据流量的井喷式增长,因为他们需要增加容量来减少网络的堵塞,提高消费者的QoE。分组网络,尤其是电信级以太网,可以非常经济地扩展到高带宽,并处理突发的数据流量。分组网络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称为“伪线”的隧道协议来做到TDM业务和突发数据业务的混合传送。所有这些因素都使电信级以太网成为经济有效地应对激增的移动宽带数据流量的新架构。
过渡到电信级以太网只是第一步,但这还不足以在新的环境下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运营商还必须充分地了解它们所提供的应用,以便为它们的用户提供最大的价值。这种智能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是采用称为深度数据包检测(DPI)的技术“看透”数据包,以及确定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下一代设备可以在这些数据包穿越网络的时候,快速窥探到数据包,确定其流量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把用户、位置、使用的手机类型等分组核心信息结合起来,获得更全面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包括使用地点以及设备类型等,这样运营商才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来改善客户的体验,同时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1]
国际趋势
“车-路”信息系统一直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国际上,美国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统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实现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RFID技术近年来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如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号优先、智能停车场管理、车辆类型及流量信息采集、路桥电子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及车辆速度计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2009年9月,在深圳全国第四届GPS运营商大会和11月广州全国汽车用品大会上,汽车俱乐部专家王景东先生在大会报告中首度提出车联网概念,得到广大专业人士的认同。
未来体验
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又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另一个标志。
到上海世博会园区里的热门场馆——“上汽-通用汽车馆”,看一部科幻大片《2030》,就可以超前体验到20年后的汽车生活。 在片中,2030年的上海拥有5层立体交通网络。人们驾驶着EN-V、叶子和海贝这三种未来车型出行,任何人都可以开车,车速飞快,而且在“车联网”的保护下实现了零交通事故率,堪称绝对安全。 通过“车联网”,汽车具备了高度智能的车载信息系统,并且可以与城市交通信息网络、智能电网以及社区信息网络全部连接,从而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即时资讯,并且作出与交通出行有关的明智决定。 外形小巧时尚的EN-V将可以实现智能停泊,通过建筑外墙的轨道直接停在自家阳台上,或者进入高速火车的车厢中。由于每辆车都采用了自动驾驶技术,盲人也可以开车穿行于城市中。智能的“车联网”,甚至可以帮助司机订票、寻找停车场,以及自己找到充电站完成充电。
如何改变
20年后,我们驾驶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在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描述了这样的都市交通景象:繁忙的城市中,车辆在智能交通网络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穿梭移动,即便是盲人,也能自如地驾驶;汽车不再“喝”油,绿色充电站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可以随时为爱车充电。“‘车联网’技术将重新定义汽车NDA。”甘文维说,未来的汽车将依靠纯电力驱动,纯电力或氢气是汽车的燃料,由精密电子设备和软件整体操控。借助无线通讯,城市内车与车之间,车与建筑物之间,以及车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这就如同一个蝙蝠定位系统,在接收到局部信息后,迅速地传递到范围更广的网络中,帮助交通系统将车流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内。” 再加上高智能的车辆驾驶系统,车辆如深海中的鱼群快速地游动却彼此永不相撞。未来汽车所具备的3D智能导航系统,就像一个智能机器人,能与交通设施、其他车辆进行信息交流,自动引导汽车行驶,不需人驾驶。 而一份来自通用汽车的调查显示,目前,在超大型城市,30%的石油浪费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造成车主每月多支出336元,七成车主每天至少碰到一次停车困难。传统汽车需要超过10平方米的车位,90%的时间处于停车状态。 “中国有潜力在全球领先应用车联网。”甘文维认为,上海乃至中国将成为未来个人汽车解决方案的最先尝试者,因为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在进行强有力的政策鼓励,中国更有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有强大的汽车产业研发能力。 “电气化、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目前都已经存在,但是,要实现未来交通的愿景,一方面需要汽车生产商和政府、城市规划者以及基础设施专家,共同创造适当的应用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持建立城市虚拟信息基础设施。”甘文维说。 不过,在眼前,新能源汽车的高昂价格还令消费者难以接受,望而却步。甘文维预计,20年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只有传统汽车价格的五分之一,运行成本压缩到四分之一。按目前的电费标准,行驶2.4万公里仅需花费840元。
智慧城市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邬贺铨在世博会主题论坛上指出,由“物联网”衍生的“车联网”,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什么叫智慧城市?邬贺铨说,一个定义是运用智能技术,使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组成服务,使城市的服务更有效,为市民提供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人与人之间有互联网,物与物之间有物联网,车与车之间有“车联网”。 正如互联网能让人们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交流,“车联网”也能让车与车“对话”。专家指出,未来具备了“车联网DNA”的汽车不仅高效、环保、智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交通安全保障,甚至可以将汽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降低为零。目前,全球一些主要汽车品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据介绍,通用EN-V车型是基于车联网理念设计的。它整合了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支持“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它能获得实时交通信息,自动选择路况最佳的行驶路线,大大缓解交通堵塞。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些著名汽车厂商都意识到,下一个能为改善交通安全带来重要推动力的就是汽车与汽车间的“交流”。如果汽车能互相进行信息沟通,即使危险尚处在下一个弯道甚至更远,驾驶员也能提前识别防范。 未来汽车将具备行人探测功能,不用司机踩刹车,车辆可以实现自动刹车、紧急停车。在第80届日内瓦车展上,装配带全力自动刹车功能行人探测系统的沃尔沃S60已经推出,它可以探测走入车前路面的行人。在紧急情况下,系统首先向驾驶员发出声音警示,并在挡风玻璃上显示闪光信号。如果驾驶员仍未对警示做出反应,碰撞即将发生时,汽车会自动进行全力制动。 警示系统预防疲劳驾驶,帮你赶跑开车时的瞌睡虫。疲劳驾驶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丰田的车内智能安全网络也能及时纠正驾驶员失误,通过方向盘监测驾驶者脉搏,发现驾驶员疲劳驾驶时,便启动警告系统。最初只是摇晃驾驶座位,当驾驶者仍无反应时,系统就会自动熄灭而强行停车。
车联网概念股
经媒体报道车联网将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后,车联网概念股于股票市场反响极大。昨日(11月1日)车联网概念股大幅上涨,银江股份、启明信息一度涨停,皖通科技涨7%,交技发展涨2%。
中信金通证券报告显示,物联网相关的个股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包括宝信软件、川大智胜、银江股份、交技发展、皖通科技、亿阳信通,第二类是车载端信息系统,包括启明信息、四维图新;第三类是自助缴费系统,包括新国都、新北洋等。
“车联网”概念横空出世编辑本段回目录
“前景虽然诱人,按目前研发能力,大面积铺开至少还需六七年”
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元级别,预期2020 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 亿。
受到该消息刺激,11月1日车联网概念股大幅上涨,四维图新(002405)、银江股份(300020)双双涨停,启明信息(002232)也一度涨停。
车联网到底为何物?其中又蕴藏着哪些投资机会?
物联网的重要分支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给了汽车业前所未有的反思:汽车如果兼收并蓄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技术后,或许能够别有洞天。
车联网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以及道路两旁的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利用,并根据不同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瑞银投资相关负责人刘东升介绍,所谓车联网,实际上是物联网在分支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目前在国外也受到极高的重视,被认为是射频物联网技术的一项重大应用。
车联网(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就像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将各自独立的电脑连接在一起,车联网是通过汽车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城市网络实现互相连接,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
事实上,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已经给人们展示了车联网的世界:在2030年的道路上,没有信号灯,汽车高速行驶,路上没有堵塞,更没有事故……如此完美的驾车生活,全靠一张无形而又作用巨大的网络在调控,这张网就是车联网。
“车联网将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模式,重新定义汽车的DNA。实现车联网技术的未来城市交通将告别红绿灯、拥堵、交通事故、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并实现自动驾驶。”在今年6月上海“直达2030”可持续交通系列论坛的“车联网—网联城市智能交通”论坛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甘文维解释道。
国金证券研究员易欢欢表示,交通状况的不断恶化将大大延误城市化进程从而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大目标。
“物联网”概念自去年诞生以来,市场表现火爆。但由于行业标准尚未确定,需求较大但没有形成较为规模的市场。
车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物联网以及智能化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获得政府的重要支持。政府将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初始投资的方式发展车联网,前期投资近百亿元。
美日车联网已经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应用,中国车联网刚刚起步:美国提倡的智慧地球,已经发展成为 2000亿美元的市场,日本的VICS系统已经形成广告、增值等商业模式;中国车联网市场在各个环节尚待完善,但未来将长期保持较高增速。
智能交通将拉动多个产业
在10月28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表示,设立车联网项目的初衷在于公共交通安全,并将拉动多产业联动发展。
“我们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做智能汽车前景远大,如果我们大力发展汽车内部智能控制部件,相关产业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并一举开拓国民经济在新型智能领域的经济增长点。”何积丰说。
对于车联网的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邬贺铨深信不疑。车联网的发展将串起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涵盖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网络供应商等多个领域。
不过,邬贺铨表示:“车联网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特别是汽车电子产业,正面临国际巨头的竞争,国内公司进入这一领域还需克服一定的困难。”
车联网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将面临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根据国外发展经验,车联网将分为汽车导航、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交通信息化、车联网应用几大子板块,车联网是系统性解决方案,将带来整个行业的繁荣。
车联网实际是要构建一个智能交通网络。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美国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统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
通用如今所倡导的“车联网”就是其已经开始着力创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去年末,通用汽车在中国推出的新技术安吉星(OnStar)车载信息服务就是其布局“车联网”的一枚棋子。这一技术可以提供基础设施信息和导航咨询,可以为汽车提供远程诊断,如果车被盗,它甚至可以使被盗车辆失去动力。市场上与安吉星类似的产品就是日系车企的G-Book技术。
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中,必须要用到RFID技术。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是基于RFID开发的涉车信息资源的应用技术,该项目是由国家公安部组织研发,经国家科技部认证后列为2007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中进行的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编号为2008BAF31B00)。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技术的开发将推进“车联网”和RFID产业化进程。
RFID,即射频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简单说,就是在道路、停车场等场所内安装识别系统,而所有车辆都安装具有唯一性的电子标签,这样,所有车辆的信息就都汇集到终端平台,由于车联网是交互式的,城市的交通管制中心可以通过它来疏导交通,司机也可以通过它来了解道路、停车场的实时情况,并可以减少事故发生。可以说,车联网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作为众多无线应用的代表,车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更多无线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目前,通用汽车已经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通过其3G网络为用户提供车载信息服务,并逐步建设车联网。
公路信息化市场空间1260亿元
中信金通分析师熊适时估计,未来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场空间在1260亿元左右。通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投资占整个基建工程投资额的1%~3%;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6000万~8000万元的投资及信息化占比2%来进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投资在120万~160万元。
根据国家和各省的规划,我国未来尚有9万公里高速公路需要建设,对应的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场规模约在1260亿元(高速公路信息化投资我们取平均的140万元/公里×9万公里=1260亿元).
熊适时预计,现有高速公路信息化需求每年的市场空间在百亿元以上。主要来自现有信息化建设追加投入、系统升级改造及运行维护三个方面,预计每年的市场规模分别在36亿元、70亿元和10亿元。
与此同时,建设车联网必备的另一个信息是地理信息。国金证券研究员易欢欢认为,天地图是国家战略方向。
10月21日,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天地图”正式开通。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三个版本,“天地图”就是公众版成果,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地图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关系到国土安全。
国金证券研究员易欢欢表示,天地图系统是国家战略举措。天地图作为国家大“金字工程”的战略举措,是国家地图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未来的国土安全、发展战略起着重要作用。天地图把全国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的“一体化”公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形成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分建共享、联动更新和协同服务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未来地图资质将控制得更加严格,央企背景的‘国家队’将占据行业绝大多数份额:未来测绘局将更加严把市场准入关,测绘资质证书的获得将更加具有难度;服务器方面也明确指出,该企业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需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及提供服务器公网IP地址,因此对Google等外资企业影响较大,外资将逐渐退出。预计所有的企业和政府将使用天地图的服务。”易欢欢透露。
四维图新(002405)为天地图提供基础数据,天地图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四维图新等公司参与建设,其中四维图新是天地图数据的唯一提供商。
“我们认为未来四维图新将成为稀缺性的资源性公司,理应享受高增长高估值;同时我们认为参与天地图平台制作的超图软件也将受益。”国金证券研究员易欢欢透露,四维图新是车联网的龙头。作为国内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全行业最全的地图库,多年来一直占据国内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绝大多数份额。导航电子地图是车联网软件部分的核心。从提供行车路径导航,到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四维图新的产品和服务为车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主要涉及三大板块
除了上文提到的RFID、地图信息等行业,车联网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都将受益。
大通证券分析师许鹏介绍,一旦技术获得突破之后,要想实现车联网,需要采购大量设备,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网络供应商等多个领域都将从中获得大额订单。同时,汽车服务领域也将由此获得飞跃式发展。
许鹏透露,A股中车联网主要涉及三大板块。
首先是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像宝信软件(600845)、川大智胜(002253)、银江股份(300020)、交技发展(002401)、皖通科技(002331)、亿阳信通(600289)等。
第二类是车载端信息系统,包括启明信息(002232)、四维图新(002405)等。
第三类是自助缴费系统,包括新国都(300130)、新北洋(002376)等。
大通证券分析师许鹏提醒广大投资者:“车联网所具有的美好前景虽然诱人,但按照目前的研发能力,车联网相关设备采购真正大面积铺开至少还需要六七年时间,因此,这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式炒作,投资者应把握短线操作原则,快进快出。”
国金证券研究员易欢欢认为,在投资策略上应紧扣汽车导航、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交通信息化、车联网的综合应用五大主题,继续给予整个汽车物联网板块行业“增持”评级。
在具体策略上,按照受益的时间先后来判断投资时点,汽车导航、物联网设备将最先受益,汽车电子受益于消费升级和高端需求的增加,交通信息化是车联网的后台,最终将以车联网综合应用的方式呈